最新書店散文詩(實用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20 16:48:02
最新書店散文詩(實用8篇)
時間:2023-12-20 16:48:02     小編:XY字客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書店散文詩篇一

以前,我在鄉(xiāng)下居住時,每逢進(jìn)城,總忘不了去逛一逛書店。

書店坐落在縣城的繁華地段,她像一面迎風(fēng)招展的旗幟吸引著來來往往的行人。推門走進(jìn)書店,街上喧囂而吵嚷的聲音頓時消失了,迎面而來的是一排排陳列齊整的書籍,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我漫步在書叢中,隨意翻閱著那一冊冊裝幀精美,散發(fā)著油墨香的圖書,總是愛不釋手。徜徉于書山勝水之間,別有一番情韻,令人陶醉,又引入遐思,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記得曾經(jīng)有人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古代封建的科舉制度下,那只不過是封建統(tǒng)治者招攬人才,籠絡(luò)讀書人而打出的一塊耀眼的黃金招牌而已??墒?,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時代,熱衷于科舉考試的讀書人一心埋頭于儒家之學(xué),爛熟于“四書五經(jīng)”之中,“十年寒窗”燈下苦讀,有朝一日“一舉成名天下知”而光宗耀祖,享盡榮華富貴的又能有幾人呢?曾有多少的讀書人象孔乙己一樣“名落孫山”,以至于熬白了頭發(fā),耗盡了心血而變得窮困潦倒……那個黑暗的封建時代,真不知摧殘了多少人的身心,扭曲了多少人的天性和靈魂??!

歷史的車輪馬不停蹄地向前行駛。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jìn)步,使得書籍不再是少數(shù)人的專有品。“知識就是力量”,巨人的聲音橫空傳來,響徹整個世界,人類遙遙地召喚著新時代的到來。我們每個人從小就在學(xué)校里伴著瑯瑯的讀書聲長大起來。當(dāng)人類跨入現(xiàn)代社會的門檻,書籍如同空氣和陽光一樣已走進(jìn)現(xiàn)代人的生活,開闊著視野,豐富著心靈,啟迪著智慧,優(yōu)化著品質(zhì)。這正如莎士比亞說過的話一樣,“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現(xiàn)在,搬家進(jìn)城居住后,逛書店就更加方便多了。每隔一段時間,我就到書店去逛一逛,看又有來了什么新書。可是,在物欲橫流的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中,書籍也同其他的商品一樣,價格昂貴得令人望之興嘆。盡管如此,我仍然喜歡逛書店。每當(dāng)看到書時,我就象和老友重逢,驚喜之中倍感親切?!伴_卷有益”,書已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我愿與書相隨相伴,直到永遠(yuǎn)!

書店散文詩篇二

一有空閑時間常去新華書店轉(zhuǎn)悠,輕然推開玻璃門,迎面就撲來新書的香味,這種感覺仿佛突然間回到了學(xué)生時代。我從前最喜歡聞聞書本的味道,它的那種香味是特殊的,在我的感覺里,那是文章的升華味,是知識的新穎味。各色書籍整齊有序的擺放在自己該有的位置,或橫擺;或豎立;如此合乎條理,井然有序,在里面看書的環(huán)境是優(yōu)雅舒適的,因此心情也格外的舒暢輕松,讀起書來自然容易吸收。

現(xiàn)在市場上最暢銷的是網(wǎng)絡(luò)小說,可是我竟一本也未曾看過,始終覺得這類書籍永遠(yuǎn)合乎不了我的胃口。書店里看書的人很多,買書的倒是沒看見,當(dāng)代人愿意把金錢投資在網(wǎng)吧打游戲和看電影,也不愿掏腰包買書看。倘若實在無聊,只好來書店打發(fā)時間,有的人進(jìn)門隨手就可以拿起一本書看至臨走,有的人是晃悠了半天也挑選不出自己適合的讀物,磨磨腳跟聞聞書香倒也揚長而去了。

看書者的姿勢更是五花八門,有趴在書堆上的;有靠在書架上的;有蹲在地板上的;也有隨便走動的,我所看的幾類書,要么是有關(guān)成功學(xué)的,要么是有關(guān)歷史和文學(xué)的',很少去動其它類型書籍?!队嗲镉晡募泛汀吨熳郧迳⑽摹芬约啊遏斞肝募废騺硎俏业淖類郏紶栆部纯错n寒的作品。他的《零下一度》我是較為欣賞和喜愛的,在南方城市能見到路遙和賈xx的文章是我感到最為欣慰和激動的事,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豪,也許正是因為我是陜西人才有了這種自私的沖動。路遙先生和賈xx先生是我崇敬的文學(xué)大師,他們的很多作品我都很仔細(xì)地拜讀過。前不久,平凹先生的長篇小說《高興》正式和讀者見面,因為各種因素至今尚未閱覽拜讀,一個文人在書店里找到靈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每次離開書店都要回味良久,然后總結(jié)整理思緒,最后靈感就催促著筆在紙張上留下一天的收獲。

書店散文詩篇三

網(wǎng)絡(luò)里待久了,腦袋就像生了銹,琢磨點事情就像老屋的門,年久失修還開合不暢,吱吱呀呀的令人連個頭緒也沒有。好在住的離書店不遠(yuǎn),穿過繁華的市區(qū)路口,路邊就有一家新華書店。環(huán)境清幽,多是看書的初中學(xué)生和帶孩子買書的家長。于是沒事就假裝買書,書店里去換換腦子,白看書還能享受書店里冬暖夏涼的好“福利”。

魯迅文集是去歲秋冬看完的,倚在墻邊的窗下,站累了蹲著,蹲累了站著,家中電腦上有數(shù)字圖書館,里面比書店的書還全,可是讀書也要看個環(huán)境,這不斷斷續(xù)續(xù)的下來,魯迅的`文集就看完了。電腦上費眼力還分心,萬難會有如此讀書的成果。魯迅文集中的一些文章此前讀過很多遍,如今再讀,年齡的問題吧,有同意的有不同意的,好在魯迅先生早就走了,無從辯論也就省去了打嘴仗的麻煩。讀梁實秋先生的文字,也是在書店看的,一套梁實秋文集,套裝6冊,其散文集《雅舍小品》讀來別開生面,老先生一生著作等身,文字寓莊于諧,很是對我的胃口。

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已說:“偷書不叫偷,叫竊?!毕胂胱约撼36毫粲跁?,不僅大有得色,至少比孔乙已有公德多了。又想想梁實秋先生在《雅舍小品·詩》中的一段話:“詩不能賣錢。一首新詩,如拈斷數(shù)根須即能脫稿,那成本還是輕的,怕的是像牡蠣肚里的一顆明珠,那本是一塊病,經(jīng)過多久的滋潤涵養(yǎng)才能磨練孕育成功,寫出來到哪里去找顧主?!崩舷壬嗽捯仓鴮嵙钤娙藗?,本來詩人們就見風(fēng)流淚,見景生情的,一想到詩還被我這種人白看了,一定傷心的還要寫出一大溜詩歌來。慚愧慚愧,都如我光看不買,詩人該餓死了。

書店讀書的日子,是網(wǎng)絡(luò)與現(xiàn)實的交換,確切點說是在網(wǎng)絡(luò)的虛化里步入現(xiàn)實的虛幻里。大概愛讀書也得算一種病,不然這孤僻不問世事的毛病者多了,誰經(jīng)濟現(xiàn)實生活呢?一日與友人聊天,友人說凡事都得講究個氣場,書店繁多的書籍,當(dāng)然是讀書的氣場了。如此氣場讀書,當(dāng)然更是讀書人的造化了。想起《紅樓夢》林黛玉與賈寶玉并坐于花蔭下讀《西廂記》,不禁會意的一笑,兩個意中人讀愛情書籍,這氣場真足得讓人羨煞。

書店里很靜,工作人員大概也是潛移默化熏陶出來的,連找書翻書都近乎無聲,偶爾兩個工作人員聊天,也近乎竊竊私語。這里面的靜與外面街巷的喧嘩兩相呼應(yīng),猛然間從書中神游出來,就有些恍然隔世的感覺。搖搖頭想想,剛才梁實秋老先生說什么呢?忽然一下子轉(zhuǎn)回魂兒,哦,已經(jīng)是中午了。有時候也帶兒子來書店,兒子一個人四爪著地爬在書店的地上,抱著兒童漫畫看得"咯、咯"之樂,不僅心情也大好起來。

書店是個歇心的好去處。比如老婆有時候發(fā)火了,一會兒半會兒的看戰(zhàn)斗不能停息,“三十六計走為上”,于是穿上外套,借個由頭就溜到書店,找個武俠小說先走趟絕世武功,想著可愛的俠女,把自己想成俠客,多少煩惱事,都云天九霄外去了。有人說,難得有愛好。想想自己,也就是愛寫上幾筆半通不通的文字,這愛看書也是衍生出來的愛好,如此春秋日長,歲月悠悠的過著,權(quán)且把這書店當(dāng)成人生小憩的驛站,悠閑讀書去,滿腹詩書回。悠哉樂哉!

書店散文詩篇四

1.青春的尾巴

“我想在回一次梧桐樹下,那暖暖的風(fēng),和單純的我們”

韓朗的書店搬到了學(xué)校附近,有了新的環(huán)境,簡單的擺設(shè),二樓他做了一個免費開放的咖啡屋,在城里小有名氣的他讓這樣的休閑吧非常熱鬧。

我沒去過的地方是哪?有一天韓朗問我。

大概是北方,又或者西北。你想去哪?

我想去那顆梧桐樹下,我想去那年夏天,我想校園門口老李頭賣的冰棍,看他還在不在。

再次站在學(xué)校前的二人早已不是少年模樣,就像這座城,他從矮矮平屋到處處高樓大廈。有時也會認(rèn)不識路,找不到那家三塊錢一份的鴨血粉絲湯。

“即使我現(xiàn)在梧桐樹下,那時的伙伴在那?那時我們追逐的女孩在那?你看那汽水瓶它在梧桐樹下。但早已不是了,他還叫雪碧。它還是那個我喝過的嗎?”

我不知如何作答,青春每個人都有,說是千變?nèi)f化,卻又大同相近,他撿起操場邊的籃球,投了個籃。沒進(jìn)。

下午于韓朗在店里閑聊……

你為什么非要去那顆梧桐樹下

韓朗的憂郁與生俱來連回答也是憂郁的

“我想去看看那顆梧桐樹,那年穿著白色短袖的我們和一份奮不顧身的愛情,吹著暖暖得風(fēng),好像那時的.我們,明天就能擁有整個世界,娶她回家,那種單純善良的想法。”

寄語:三十而立前每個人都在想著抓住所謂青春的尾巴,有的放肆追逐,有的隨波逐流,有的無所畏懼,有的畏畏縮縮,大勢所趨,每個人也都將步入長大,無論尾巴是甩了你一耳光還是將你輕輕推走。你終會帶著一臉無邪天真,走向成熟。

2.閣樓下的風(fēng)鈴

“我喜歡看著風(fēng)吹動風(fēng)鈴,發(fā)出滴滴的響聲,讓我覺得風(fēng)的聲音是最愛你的溫柔”

韓朗很喜歡閣樓,甚至于這兩層的書店也能被他折騰出一個天窗閣樓來。時常找不見他,來到這里他或許在慵懶的睡著午覺,天窗下有個風(fēng)鈴,風(fēng)輕輕吹過,發(fā)出滴滴響聲,而他微笑著像個玩累的孩子沉沉睡去。

“你為什么不去換個大一點的房間睡覺”

“我喜歡閣樓,他很小只能放下很少的東西,而我有張床就夠了,累了小休一會,靜靜聽著風(fēng)說的故事?!?/p>

一瞬間我發(fā)現(xiàn),在韓朗心中閣樓才是他的世界,他在世界外頭看著這浮躁的世界,從不說一句,只是默默聆聽風(fēng)帶來遠(yuǎn)方的故事。

南城最不缺的就是河流小橋,十步橋是韓朗經(jīng)常去的地方,他偶爾會獨自一人站在十步橋上很久很久,傍晚再帶走一握沙,任由它從指縫灑落,往回走著。時常也是還未到沙逃跑的無影無蹤。

將殘留指尖的沙一粒一粒擺放在天窗的邊緣,他說,我要這留下的沙跟著風(fēng)一起流浪。在外面的人會知道這是南城的沙土,他們有著獨特的氣息指引那些找不到家的孩子回來。

“我不喜歡風(fēng)鈴如此安靜,好像這城市安靜了,可我用手指撥動著它的時候,它始終默不作聲?!?/p>

那日,那時,那個午后。陽光灑的剛剛好在床頭。

一杯咖啡,一個慵懶的姿勢,一個天窗。給了一份安寧。

嗨,你聽見了嗎?是風(fēng)鈴的滴滴聲,它在訴說著風(fēng)和外面的故事!

寄語: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時候,想一個人逃出這個地方,無論去哪都好,無論是誰都行,在一條路上,一個背包,一個跟你聊不完的人。

聽聽風(fēng)鈴的聲音吧,它在等著你和他去遠(yuǎn)方看四季變換的我們。

書店散文詩篇五

出差途中,在長途客車上偶遇故鄉(xiāng)新華書店的老孫,老孫神情氣爽,言談舉止,還是一如過去儒雅大度。他在書店上班接觸人太多,僅僅看著我面熟而己,想不起我是誰了。同老孫相談中,得知他己退休十多年,從保定三十八軍轉(zhuǎn)業(yè)到西安兵工廠,一九八三年又回到鎮(zhèn)新華書店工作,一直到退休。

我的思緒卻回到了過去,小的時侯,村東鎮(zhèn)新書華店,是留戀的去處,在我們心目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經(jīng)常光顧,有時甚至一天好幾次。不開架售書,看到喜歡的書籍,便隔著柜臺同老孫招呼,他總是不厭其煩的把書拿給我們?yōu)g覽,職責(zé)所在,老孫不時和氣地提醒我們:要保護(hù)好書籍,畢竟不是圖書館,讀書時間長了,規(guī)定也不允許,新書褶皺了,也無法再賣。我的第一本科外書小學(xué)生作文選就是在這買的,至今還記得是1毛5分錢。讀課外書多了,作文寫的好些,老師便把我的作文在班上當(dāng)范文朗讀給同學(xué)們,并講解我寫得精彩之處,當(dāng)時自己心里那種高興勁就甭提了,有時還外出參加競賽。老師的呵護(hù)鼓勵,同學(xué)的羨慕贊揚,更增加了自己愛好讀書并且喜歡寫作文的興趣。

村東汽車站附近有流動小人書(連環(huán)畫)書攤,我同二弟去看小人書,讀一本是一分錢,為了省錢,兩人共同合讀一本小人書,讀得津津有味,有時候陶醉其中,讀得入了迷,竟然忘記回家吃飯。后來村東公路西側(cè)建文生書店,也在大型手推平板車上擺攤,老板文生喜歡讀書的緣故吧,頗通古今,健談,我們對文生非常欽佩,看書的間隙,喜歡聽他談古論今的發(fā)表些精辟的`見解。文生書店是幾十年來新華書店以外唯一天天營業(yè)的書店,鄉(xiāng)鎮(zhèn)周邊幾萬人的文化中心,有報刊雜志,各類書籍,當(dāng)然開架售書了,在那里看了不少書。散文、人民文學(xué)就是在文生書店閱讀后,感覺很好,才攢錢購買的,至今保存,已讀多遍。更重要的是文生書店出租書籍,在經(jīng)濟貧乏、書籍稀少的年月,渴求讀書的我在此讀了許多書刊。如今回到故鄉(xiāng),遇到很多似曾相識的朋友們,交談方知,過去經(jīng)常同在文生書屋蹭書看來,并且相互回憶著無限感慨。近年來,先是村東的新華書店關(guān)閉、又過幾年紅火多年的文生書店也改行了。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很快,人們讀書沒有直接顯現(xiàn)的經(jīng)濟效益可攀比,更因為鄉(xiāng)村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人們讀書的少了。

我這些年從事營銷工作行萬里路,卻未讀萬卷書,在外出差,我總是攜帶一本喜歡的書,讀書時旅行疲勞便沒有了。前些年書籍貧乏,讀書者稀少,乘車旅行時若拿著本書看有些與眾不同,讀書不易;這些年紙質(zhì)書電子書鋪天蓋地,人人都在埋頭閱讀,時間卻不易,那份安逸讀書的性情更難覓。尤其網(wǎng)絡(luò)書籍為了取悅迎合讀者,在內(nèi)容和文章的立意主題思想上,已與過去的紙媒相去甚遠(yuǎn),不是心靈雞湯或者養(yǎng)生傳言,就是通俗甚至低俗的網(wǎng)絡(luò)小說??v然過去的武俠、言情小說泛濫時,也都有個好的主題思想,大多是人心向善,善惡有報,誠信為本,好好做人。最近看到文章披露,世界上讀書排第一的是猶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讀64本,以色列圖書館有1000所,平均4500人就有一個圖書館,從而造就了猶太人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智商最高的民族。

書店散文詩篇六

星期天,我忽然想到三孝口新華店買幾本書。好多年沒到這個書店來過了,這里原先是科技書店,現(xiàn)在早與四牌樓新華書店合并為一家,站在書店的樓下,曾經(jīng)年少時在這里購買文具,挑選翻閱書的記憶,還歷歷如浮現(xiàn)在眼前。仰望這個三孝口商業(yè)圈的地標(biāo)式建筑,外顏內(nèi)貌卻已是煥然一新。

走進(jìn)書店的一樓,一層是“精品館”,設(shè)有咖啡區(qū),手機產(chǎn)品體驗區(qū),名牌手表展示區(qū),以及文具,工藝品,文房四寶等等。我沒有在一樓逗留,而是直接上了天橋轉(zhuǎn)進(jìn)書店二樓的大門,掀開嚴(yán)實的擋風(fēng)簾子,拉開玻璃門,門口"站著 "幾位嚴(yán)肅無情的門衛(wèi):“紅外線掃描儀”,這就意味著誰也甭想因為愛惜某本書,又沒有錢,或者根本不想付錢,而把書“竊”為己有的可能了。

三樓是“時尚館 ”:精美的陶藝,骨瓷,花卉和各種生活藝術(shù)品。因為沒有買禮品的需求,穿過回廊我直接踏上了往四樓的樓梯。記得以前的書店簡單粗陋,那些大理石的臺階,狹窄陡直,一不小心就會摔倒;現(xiàn)在是懸空的榆木花紋的木質(zhì)樓梯,平坦,清爽,美觀又大方,樓梯掩映在四樓高大的一排書架下,撫摸著光潔的欄桿,走在樓梯的每一個臺階上都仿佛能嗅出濃濃的書香味兒。

站在四樓的入口,“閱讀顧問”(以前的營業(yè)員現(xiàn)在都有一個親切的名字叫閱讀顧問)告訴我四樓至六樓是圖書區(qū)域,分文學(xué)和藝術(shù)等種類。我放眼望去,整個書店的風(fēng)格沒有了過去一點兒的影子。以前靠墻都是高大的一排排書櫥,中間是矮一點的書架,上面滿滿的書,每天來買書和看書的人擁擠不堪,看書的人站累了就直接坐在地板上。營業(yè)員經(jīng)常忙碌的在讀者和顧客間穿梭,書店的管理混亂,書籍分類混亂,又沒有防盜措施,盡管工作人員很多,只靠他們的一雙手和一雙眼睛是看不住那么多讀者的,很多書籍還是被少數(shù)懷著不良居心的讀者“竊”走。(呵呵,讀書人盜書不為盜暫且就認(rèn)為是“竊書”吧。)再看看現(xiàn)在的書店規(guī)劃有序,書籍分類明朗,一目了然,需要什么書籍直接就能找到,方便時效。閱讀顧問再也不用盯著每位顧客,只管做好導(dǎo)讀和電腦收銀。

大廳里非常安靜,輕緩的音樂飄蕩在書店的每個角落里,飄進(jìn)了每本書的扉頁。與傳統(tǒng)書店相比,這兒更強調(diào)圖書的人文特色,也更強調(diào)充滿人文關(guān)懷的閱讀體驗。靜音地毯令一切活動和諧有序,書架間的工藝小擺件兒不但增加了圖書的格調(diào),也讓讀者感覺這里處處體現(xiàn)著“文藝范”兒。隨處可見的座椅,書桌或古雅或時尚,書桌上的小筆筒還為讀者備了紙筆,公共區(qū)域有飲水機,書架旁邊有小巧精美的手推車,這些細(xì)節(jié)似乎都在為讀者營造一個更舒適,唯美,溫馨,浪漫的閱讀空間。

現(xiàn)在人的生活節(jié)奏快,壓力大,加上網(wǎng)絡(luò)的發(fā)達(dá),網(wǎng)上書店也方便快速,逛書店的人越來越少。雖然書店的環(huán)境是如此溫馨和優(yōu)雅,可是看書的人還是寥寥無幾,且大多是年輕人,他們(她們)有的.坐在角落的書桌邊或柔軟舒服的沙發(fā)里看書,一兩個干脆直接坐在靜音地毯上,斜倚著書架,低頭看著躺在腿上的書籍;竟然還有一個男孩坐在兩類書籍中間的地毯上,目不轉(zhuǎn)睛的在平板上玩著游戲,那神情比看書的人還要專注。

倘佯在書的海洋里,曾經(jīng)自認(rèn)為讀過不少書籍的我,一下子覺得自己孤陋寡聞的可憐;扎堆在書山間,才深切感受知識的匱乏。江山輩有才人出,如今的現(xiàn)代著名作家如雨后春筍,他們很多的作品我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流連在每一位作者的系列作品前,翻翻這本,看看那本,很多都是愛不釋手的,腦袋有點發(fā)脹,一下子就被塞得滿滿的。作為一個現(xiàn)代都市女性,忙碌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平時沒有時間來光顧這么美好的地方,可是又不能把每本都買回家吧,怎么辦呢?我決定挑選幾本自己喜愛和具有時代特色的書籍。

瀏覽到曾經(jīng)偏愛的女作家三毛,張愛玲,蕭紅,瓊瑤,······那些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作品在我眼前閃過,想想崇拜她們的我的那個年代已經(jīng)過去了,盡管現(xiàn)在依然欣賞,可是我沒打算買她們的作品。那些中國的古典名著,書名耳熟能詳,也不大記得書中的內(nèi)容或細(xì)節(jié)了;還有那些外國名著,一本本熟悉的名字跳躍在眼前,學(xué)生時代的自己花了多少時間去啃過,現(xiàn)在在腦海里都是煙消云散;再看看中國的現(xiàn)代文學(xué)作品,記憶把丁點的印象都還給了每一位文學(xué)前輩,作為一個文學(xué)愛好者,由于生活的忙碌和艱辛,已經(jīng)把很多對文學(xué)的記憶拋擲在腦后了,自己對當(dāng)代文學(xué)的了解幾乎成了盲點。

在書海里漫步,書是一個人的精神食糧。人這一輩子,物質(zhì)上的匱乏我們可以忍受,可是精神一旦匱乏了,人生也就失去了很多的意義。在這個物欲洪流的社會里,我們可以忍受物質(zhì)的貧窮,卻無法忍受精神的貧窮。人的物質(zhì)享受是沒有界限的,如果沒有能力滿足這種虛榮,那么我們還是在精神上充盈自己,讓這顆貧瘠的心靈浸泡在書籍的樂園,精神才會越來越豐滿。

終于在詩歌,散文,旅行,短篇小說集,70后長篇小說,古典詩詞解析,·······甚至連佛學(xué)也不忘選了一本星云大師的佛學(xué)經(jīng)典??粗鴿M滿一車子的書籍,還是不大滿足,自知書是貪多嚼不爛,看完了下次再買吧,在心里寬慰著自己。

由于時間緊迫,我不能在這里享受讀書的樂趣。付完款走出書店的大門,還不忘回頭羨慕又留戀的看看這個矗立在市中心,容文化,藝術(shù),生活與一體的現(xiàn)代化新概念書店,它的主旨是創(chuàng)造一個家,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間,在這里與音樂相伴,氤氳在茶與咖啡的香味中,陶冶著文學(xué)藝術(shù)濃厚的氛圍,感受現(xiàn)代化大都市的時尚氣息,在這樣一個如詩如畫,唯美藝術(shù)的境界里,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

書店散文詩篇七

北方的冬天漸漸寒冷了,落葉在風(fēng)中飄零,空氣稀薄而灰暗。裹緊大衣走在初冬的街上,心有種失意與茫然。已是年休假的第三天,沒有一點想法,整日睡到自然醒,隨意地弄點飯對付了胃,接著又躺倒,一本書又到了深夜,真是昏昏噩噩的假日。

地暖的溫?zé)嵊赡_底慢慢地暖了身,讓沉悶的心緒透出了縫隙。

隨著這縫隙越加裂開,就再也按耐不住出行的欲望。走,在這個冬日給自己一個溫暖的旅行,我要看藍(lán)藍(lán)的天,白白的云,綿綿的沙灘,碧藍(lán)的大海,還有綠色的椰林。

“我在八路(8路)上?!睋頂D的公交車?yán)铮@句話被男女老少通過電話傳遞給接待他們的對方,我默默地望向窗外黑黑的夜,咬緊嘴一點大氣也不敢出,我怕我會因了這句話噗呲笑出了聲,嚇著滿車如我一樣初來咋到的人。

“額正在8路的車上”。就在我為那些人的回答隱忍著笑時,我訂的酒店打來電話詢問行蹤,我下意識地操著滿口的陜西話回答了那個海南話的客服,瞬間我憋了一路的笑終于噴出了口。

入住的酒店說是臨海,可滿眼望去黑黑一片,我什么也搞不明白,但我也不糊涂,我鐵了心告訴前臺,先住一晚,等明天見了海再說。

一覺醒來,亮亮的陽光透了進(jìn)來,朦朧中,瞬間搞不清自己的方位,看看陌生的地方,這才明白,自己來到了千里之外的南方。

房間的朝向很好,站在陽臺上便看到了大海,那么近,幾乎都聽到了海浪聲了……

到一個城市,我不急于去看一個一個名勝古跡,因為現(xiàn)在世界相容性、兼容性太多了,幾乎都是時曾相識的模樣。所以我更喜歡悠閑的走在陌生的街上,看這里街上的人,體會這里的風(fēng)土人情。

酒店客服介紹的解放路步行街其實并不遠(yuǎn),但我還是選擇了打的去,司機說,到那邊要繞路,得十多塊,我想起客服說,只要八塊呀!司機說,那你到馬路對面坐8路車只要兩塊,呵呵,我這剛到南方就與8路沒完沒了,不,我就打的。我把頭偏向了窗外,這時,我看到不遠(yuǎn)的海面波光粼粼,真美。

步行街并不如客服描述的那樣如何值得去轉(zhuǎn)的,它更像一個多功能市場,雜亂而喧噪,當(dāng)?shù)氐娜?、南來北往的人穿梭其中,眼前一片紛亂的場景。

“這個帽子怎么樣?”因為沒帶太陽傘,我想買個大大的帽子,最起碼把臉遮住。

“這個你戴上就蠻好的,真的不騙你的”買帽子的小妹長得一般,笑起來帶點羞澀的模樣。

我看向她,也笑了。這是一頂橘紅色的大寬邊帽子,戴上后還有點時尚的味道。

有了帽子,就想給自己再配上一件,長長的花裙子,像街上那些個花枝招展的女人一樣,飄飄然地從街上漫過,就在我興趣盎然地左挑右選時,忽然想起三亞美女文給我開出的三亞攻略里有一條專門調(diào)侃街上那些穿著花裙裹著紗巾的標(biāo)志性女游客的形象畫面。我謝絕了店主讓試穿的熱情挽留,提著我的帽子逃到了樓下,雖然我并不排斥這樣的打扮,但滿街的模樣,我還是有點囧然。

順著海岸隨心走著,沙灘的沙子好燙,我連蹦帶跳的沖向海中,海水溫涼而舒適,腳底板一陣癢癢。

三亞第一市場的海鮮想必是大家一致認(rèn)可的吧,只要看攻略美食力推都是要去這個地方的。就連文也是詳細(xì)地給我了寫了如何去第一市場吃到最有味道的海鮮,并手繪了草圖供我尋找。

從住的地方去第一市場很近,坐八路車去只要七站,還沒想好要吃什么時,車就到站,車上去吃海鮮的'人不少,幾乎下了大半個車的人。

街邊涌上操著南方普通話的小販很多,他們爭先恐后的擠向你,告訴你他們家加工海鮮如何正宗地道,我因有了文的提示,便面帶微笑的從他們的包圍中穿過,直直的奔向右前方第二家“林姐香辣海鮮”,好像自己吃了好多次似的說,小妹,走,幫我挑海鮮去。

林家小妹并不多小,只是小小的個子罷了。我一邊與她走向市場,一邊問她,這個季節(jié)什么海鮮好吃?小妹嘰里呱呱啦的告訴了我一堆,我什么也沒聽懂,但我還是裝作很懂的樣子說,好吧,你挑,我付錢!

一只大大的龍蟹、五只大大的螃蟹、還有兩斤我叫不上名的貝。

林姐家加工的海鮮很地道,他們還幫我煮了鮮鮮的蟹粥,好鮮、好香的。螃蟹我是讓做了香辣味的,因為不喝酒,怕螃蟹太陰了。下樓時我還要了杯鮮榨的芒果汁,香香的,沁脾入胃。

吃罷海鮮,夜已深了許多,可三亞的夜剛剛開始,街上除了閃爍的燈光,更多的是街上匆匆的人和車流,讓我忽然有種流浪的感覺,盡管剛剛吃了好香的海鮮,也擋不住對家的想念,也許人在路上總會帶著一份思念。

海邊的夜色靜靜的,一彎月兒掛在海的上方。第一次走在海邊的月色里,月光在海水的映襯下多出了一份冰涼與孤寂,卻給了心恬靜。

去蜈支州島報的是一日游。導(dǎo)游是一個地道的南方女孩,黑瘦、精明。她一上車就在不停地推銷著各種島上的水上項目,她說,這個島是被私人化了39億買下的牛逼島,每個項目都要花錢,如果不花錢就上不了島。我無心聽她的碎碎念,戴上墨鏡正好補個覺。

的確坐輪渡上島后,如果不花錢還真不知該怎樣去享受碧藍(lán)的海水,就是你放眼望去的沙灘你也得花了錢才能坐擺渡車到達(dá)岸邊。

《私人訂制》的場景、親眼見了南山不老松,再然后就一直坐在沙灘邊吹著海風(fēng)看潮起潮落。

對北方人來說,對看猴是沒有太多的吸引力的,可我還是去了三亞的南灣猴島。

這是一幽靜的小島,上面住著兩千多只的各種品質(zhì)的猴子,導(dǎo)游介紹說,上島不能穿紅戴綠、不能拿吃的,要不會被猴子打砸搶的,于是穿了白裙裝扮樸素去與頑猴約會。卻不想,入島還遇到了舉著小旗迎賓的猴旗手,它們舉著小旗默默地盯著入島的游人,并沒有看出它們的歹意,反倒游人過于敏感了一些。

也許猴子早已習(xí)慣了各色游人,除了要進(jìn)行表演的馬戲團的猴子外,在島上轉(zhuǎn)了一圈才沒遇到三十只以上的猴子,難為了我的素裝出行了。

還沒從猴子的世界里出來,就進(jìn)入了溫馨浪漫的玫瑰谷。原想映入眼簾的一定是滿滿的一谷地的玫瑰花開,卻不想遇到了采摘季,成片的玫瑰被剪了下來,若要再見花開還需要等上一月的天氣。

好在,路邊的花農(nóng)有出售鮮花的。我的近旁一對夫妻正把大把的玫瑰抱在懷中,滿臉的幸福。其實,我也是想買了大把的玫瑰帶回雪花飄舞的北方送給親友們,可我前路還有好多天的行程,只好羨慕著眼前的那對夫妻,隨手為自己買了一支握在手中,心柔柔的。

到了三亞,不去天涯海角是說不過去的??捎稳藗兏髡f從紛紜,有的說,不去遺憾、去了更遺憾??晌揖褪且桓畹娜?,總喜歡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在離開三亞前的一天,我一大早就坐公交直奔天涯海角而去。

可真是天涯海角,光車就坐了半個早上,在景區(qū)前,我叫了一個導(dǎo)游小妹。她很乖巧,緊緊地隨在你身邊,細(xì)細(xì)地訴說著天涯海角的每一處景致,給我一種很安靜的感覺。走走停停不覺一個小小的地方,我竟然欣賞了三個多小時,這期間知道了許多人文歷史,也感觸了現(xiàn)代人的浪漫,小導(dǎo)游說,等到了12月19日天涯海角就會舉行盛大的國際婚禮,那才叫個壯觀呢。我是沒有那樣的眼福,在電視里看過楊威夫妻的婚禮不想在天涯海角就親眼看到了他們的愛情石,我也祝愿天下有情人??菔癄€情不變。

去了天涯海角,勢必是要去南山寺去拜海上觀音的。108米的海上觀音屹立在南海上,白天飛機降落時,你還能看到飛機會繞著觀音像飛行一周的。據(jù)說,南山與觀音,因緣殊勝。觀音菩薩有十二心愿,其第二愿就是“愿長居南?!保史Q南海觀世音。南山踞南海之濱,形似巨鰲,古稱鰲山,有觀音坐騎之相。瓊州歷來有觀音出巡南海之說,觀音菩薩在此尋聲救苦,普渡眾生之功德,童叟可頌。南山側(cè)望之東瑁、西瑁二島,相傳為觀音聞聲救難時擔(dān)土跌落而成。

站在南海觀音的腳下,望向浩瀚的大海、心此刻一塵不染……

再披上厚厚的披肩時,已到達(dá)了三亞機場,就要飛離這個熱烈而多情的浪漫之地了,雖然北方更加寒冷了,可這次遇見夏天的故事足已讓我在冬日里慢慢地去回味。

書店散文詩篇八

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來到息縣的新華書店,打算閱讀一陣子,再買幾本書。

我步入書店的大廳,這里各種書籍琳瑯滿目,無論是書架上還是桌子上,都排列有序。偶爾有翻亂的,立即有小學(xué)生走過去把它們重新整理好。因為是星期天,書店里人較多,但更安靜。

我從書架上找了一本《極簡宇宙史》,就坐在書店東邊的窗臺上看了起來。陽光隔著玻璃射進(jìn)來,即明亮又溫暖。開始,陽光斜斜地射入,落在身上感覺暖洋洋的。我一邊看書一邊享受這種溫馨和愜意。

太陽不斷地改變著位移,后來,射進(jìn)來的陽光讓人感到灼熱,窗臺上再也不是閱讀的理想境地了。我起身到書架上又找一本中短篇小說選《我這一輩子》(老舍著),打算到大廳里面。我拿著兩本書往里走,這里的每一個閱覽臺都坐滿了人,大都是小學(xué)生,也有一些來陪讀的家長。我實在找不到一個可供閱讀的`位置,于是坐在一根大柱子下。我剛翻開書,準(zhǔn)備繼續(xù)進(jìn)入宇宙的深處,這是一個小學(xué)生來到身邊說,老師,一下子不可以拿兩本書,請您看完再拿吧。看到孩子一臉的真誠與期待,我急忙站起來說,對不起,我把書送回原處。我把書放回到書架上,又來到柱子下,這時,那個孩子已經(jīng)走遠(yuǎn)了。他一會兒整理一下書架和書桌上有些凌亂的書,一會兒拿著拖把拖本來就很干凈的地面,有時候給在書架旁選書的小朋友推介那些適合閱讀的書籍。

因為書店里人多,閱覽臺少,所以不乏像我這樣坐在地板上的閱讀者。在和我相鄰的一根柱子下,有一個大約是三年級的女孩子的閱讀者,她專心致志地看了好久書,大概是累了,困了,她把書丟在地板上,人靠在柱子上休息。這時,一個女孩子走到她面前,聲音很低的說,請別把書放在地上,要愛惜書。那女孩兒急忙睜開眼,把書捧起來放在膝蓋上。

在離我不遠(yuǎn)的一張閱覽臺旁圍坐著許多孩子,還有幾個帶孩子的家長。大人們在看深刻一些的書,孩子們則看畫報,寓言之類淺顯的書。有一個約有三歲的孩子,胡亂地把一本畫報翻了一通,就丟開書大聲地嚷嚷起來,家長幾次都制止不了他說話的興趣。同桌的孩子勸也勸不了,他迫切地要表現(xiàn)他喧嘩的才能。這時,一個孩子手里拿著一本精美的畫冊走了過去,他把畫冊遞給那個說話的孩子說,小弟弟,這本書很好看,保管你沒有看過,給你看吧,別說話了,影響別人看書。得到畫冊的孩子一頭扎進(jìn)有趣的畫冊里,停止了喧嘩。家長看了看那孩子說,謝謝!謝謝!孩子一邊走往另一個閱覽臺一邊說,不用謝,別讓孩子把書弄臟了。

來書店看書的大多是孩子,和陪孩子的家長。在這些讀者中,有一個特殊的孩子尤其引人注目,她大概有四歲,還是一個幼兒園小班的學(xué)生。陪她來看書的大概是孩子的奶奶,孩子在一張書桌旁翻書,她就在一旁很有耐心的陪著。孩子挑了一本很厚很厚的醫(yī)學(xué)類書,一頁一頁專心地翻看,有時候一頁要看上很久才翻到下一頁。在書店維持秩序的那些孩子們多次走過她身邊,沒有制止她看這樣一本大書,也沒有給她拿適合小孩子看的畫報之類,并且對這個翻看醫(yī)學(xué)類書籍的孩子挺欣賞挺羨慕。這時,一個大人走過來,他是來書店買書的,挑好了書正準(zhǔn)備到前臺去付款。他看到女孩子在翻一本幾乎連她自己都拿不動的大書,驚訝地問旁邊孩子的奶奶,讓孩子看那本書,她能看得懂嗎?這時臨到奶奶驚訝了,她說,為什么要孩子看得懂呀?只要孩子喜歡書就行了,以后她會看得懂的。嗯,是啊,只要孩子喜歡書!

書店的人進(jìn)進(jìn)出出,秩序井然。有來買書的,挑好了書付過錢,走了;有來看書的,挑一本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聚精會神地看起來。像上面的女孩子和男孩子不停地穿梭在書店的各個角落,大概有四五人,我猜想這些孩子一定是趁星期天來這里做義工的。

后來,我的猜想得到了證實,原來這些孩子是縣第十一小學(xué)的學(xué)生,他們成立了微善社,在課余時間或節(jié)假日活躍在超市,商場,書店等各種場所。微善社的活動從沒有停止過。看到這些忙碌的小身影,我不禁對第十一小學(xué)的德育教育和良好行為習(xí)慣的養(yǎng)成教育肅然起敬!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723753.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