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草原的散文篇一
一
那一望無際綠
直到天地重合的地方
明凈的四月
瓦藍白云虛幻
肩上的.風(fēng)兒奔跑
草兒舒展腰肢
滿眼碧意欲滴
仿佛那個五顏悠長
所欲六色的花兒伴雪
駿馬矯健縱情馳騁
羊群白寶石撤在綠毯
氈房星羅祺布
這時的呼倫貝爾草原
驚艷到文人墨客的哭
二
北方的菜盤超大
蔥爆羊肉不咂舌
滿州里的清花餃子館
全是俄羅斯土豆泥
手抓肉還有孜然味
紅色的裙子
沒帶走藍,綠,白的主色
不過大風(fēng)吹怕的帽子
說草原溫差
是雨澆春
三
呼倫貝爾湖泊
象畫家的人
各種美都有
臨江騎馬
牽到山上小河邊
感受村子的遠
一路游客
花了不少騎馬錢
日出看草原
那種震撼一輩子相信
日落裝進疲于奔命
一段不會重復(fù)的時光
呼倫貝爾載著兒子跳躍
妻子相信一周綠風(fēng)之行
我們文友的身體
再次滿血復(fù)活
草原的散文篇二
山坡的傍晚,扯下最后一絲縷斜陽。木蘭草原迎來夜幕絢麗燈光。
露天廣場上集結(jié)了很多人,是參與秋季木蘭草原登山的愛好者。白天木蘭草原忙碌的身影和喧嘩的聲音,這時更是不亦樂乎。牧民早早圍坐舞臺一側(cè),像是聆聽久別老友的傾訴,嘰嘰喳喳聊著木蘭草原的趣聞,人人臉上洋溢著興奮,個個細(xì)說彌戀木蘭草原這世外桃源。
城市蟻族,在這里早就忘了都市的喧囂。說是登山,名副其實的郊外度假,同樣也參加木蘭草原的篝火晚會。草原的露天舞臺,是晚會的主場,牧民和登山愛好者,坐的站的形成半開式,將舞臺圍住。舞臺準(zhǔn)時扭開炫麗的彩燈,接著主持人穿著牧民盛裝,用漢、藏兩種語言講解晚會的議程。攀頂爬山的喧嘩場景,被這時絢麗美妙的音樂掩埋了。
木蘭舞曲在空曠的夜空飛絮,遠處山影黑坳坳的,像是一幅連綿起伏的素描,也像被喧嘩吵鬧聲弄得疲倦了,悄悄地進入夢境。踩踏的金黃葉片,給廣袤的大地裝點出金色的秋裝。
你剛剛那噴嚏,表明,那是有人在想你!懂么?一旁的伙伴接上話茬。而周圍個個側(cè)身詭異地笑著。這時,他不再說話。環(huán)顧一圈,自己此刻好象就是草原的篝火。
舞臺音響響起,思緒回到白天的情景。
一路跟隨講解員走進木蘭草原,映入眼簾是浮雕門樓,它是木蘭草原的標(biāo)志。講到替父從軍的巾幗英雄花木蘭。木蘭草原與她有段淵源和傳奇:木蘭小時候酷愛騎馬,經(jīng)常狂奔在家鄉(xiāng)的草地上。替父從軍來到邊疆,與將士一道浴血奮戰(zhàn),保家衛(wèi)國。當(dāng)她凱旋故里,一起生死相伴的將士也隨她來到家鄉(xiāng),并在家鄉(xiāng)的地土上,建起了自己幸福的家園。一日,朝庭一欽差大臣拜訪木蘭,當(dāng)他瞧見這里有郁郁蔥蔥的草地,又想到木蘭將軍的傳奇故事。于是,他逐將這里命名為木蘭草原。
敖包是木蘭草原的風(fēng)景,也是木蘭草原隨即搭建的,既美觀又是山丘的一道亮點。草原牧民是隨著水源、牧草不斷遷移,蒙古包便成了牧民棲身之處。山丘上的蒙古包,就是木蘭草原的演藝廳,一歌舞團在這里為民做專場演出。涌入包里的人,是草原音樂的歌迷。
馬頭琴是蒙古包里最動人的音樂。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叫蘇和的小牧童,他精心照料一匹迷路的小白馬。在一次那達慕大會上,蘇和和他的小白馬贏得桂冠。誰知,王爺蠻橫地要強行霸占小白馬。四蹄生風(fēng)的馬駒,將王爺甩下。王爺心里想:得不到你,你也休想活在我的草原。便派人射死了小白馬。蘇和瞧見這般場景,悲痛不已。日潮夜思忍受煎熬的蘇和,后來用小白馬的骨頭作了一把琴,又在琴柱頂端照著小白馬的樣子嵌入一個馬頭,從此與馬頭琴形影不離。馬頭琴發(fā)出的旋律優(yōu)美、迷戀。
廣場燃起熊熊的篝火,空曠的山丘夜空繁星點點。夜幕下的人,圍著篝火隨曲起舞。既來之則歡之,隨眾牧民笨拙歡快地扭動,盡情地拋開沉積的煩惱,優(yōu)美的歌聲在山凹凹里回蕩。
草原的散文篇三
我來了輝騰錫勒大草原,這海拔2100米的高山牧場,我從城市的喧囂中來,從你的晨光中來,“黎明這時間的新嫁娘”,昨夜的初雨把你滋潤,今朝的紅花為你開放,輝騰錫勒,今天你是天使打扮出來的新娘!
青藏高原不知能否承受得了突如其來的喧囂,帕米爾高原還是冰雪般清高。戈壁阿爾泰山領(lǐng)著巴丹吉林遠望天邊的綠洲,這里輝騰錫勒高山牧場,正在展示她冷俊的美。
這是一片藍色的蒙古高原,站在如茵的草地上,伸展雙臂極目遼天,潔白的霧紗被晨風(fēng)的柔指輕輕撩起,草尖上露珠閃著金光,草兒用翠嫩的小手奮力托起沉甸甸的太陽,向上向上,一下子變成數(shù)萬個太陽,遙看四天云接地,碧草紅花數(shù)羊歡。
悠揚婉轉(zhuǎn)的蒙古長調(diào)時而低沉?xí)r而憂郁時而高亢,仿佛在訴說他們的歷史:在蒙古人的心中,凡是馬兒能跑到的地方都是他們的家園,而長天是無邊的,大地是無垠的,所以草原上的匈奴人在公元一世紀(jì)把他們的家從亞洲遷到歐洲,公元420年建立了西達萊茵河畔,南至阿爾卑斯山,北至波羅的海,東至里海以北強大的阿提拉帝國,他們的帝國加速了腐朽沒落的羅馬帝國的滅亡,打破了歐洲原有的政治格局。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高原,他的臣子旭烈兀完成了蒙古歷史上的第三次西征,他們的鐵騎從中原出發(fā)經(jīng)阿拉伯半島進入埃及,把蒙古帝國的版圖擴展到北至北極、南到印度洋、西至歐洲中部、東至東南沿海的廣闊地區(qū)。在人類沒有機械力幫助的歷史上,只有成吉思汗的鐵騎走過長達7000多英里的路程!
?。∷{色蒙古高原,藍色不僅是天空的顏色,也是蒙古人心中如奔馬般放達的情懷!
一曲嘹亮的蒙古歌,一碗奶酒,一束潔白的哈達,仿佛給了我一次心靈上的凈化,從中可以看到傳統(tǒng)的待客方式與現(xiàn)代旅游景區(qū)高額收費形成鮮明對比--商業(yè)化的草原人,但我仍然從你們沉郁的眼神、嘹亮的歌聲、傳統(tǒng)的裝束和特有的'體魄中看出一種崇拜,能改天換地的偉大力量!
天空少女般的柔美,綠草更加撫眉,鶴立鶯舞,我心飛翔!讓高原輕寒的風(fēng)吹透我的心肺,讓長眠著先人骸骨的土地賜予我力量!“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入夜,草原上燃起了熊熊篝火,我們圍在火的周圍,跳起了歡快的舞,雖然沒有彩燈沒有激光,但在火的周圍人們都變得異常興奮,也許是火煥起了人們遙遠的記憶?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也曾在這樣的一個夜晚圍在火的周圍分享著他們的食物,那時曾出現(xiàn)過一個原始共產(chǎn)主義階段。也許是這給人們溫暖光明的火讓大家拋棄“小我”的思想打開心靈的門窗聚在一起,把個人的渺小置于自然的偉大中,在火面前敞開了自已最美最真的一面!
夜深了,草原上黑漆漆一片,除了風(fēng)聲什么聲音都沒有了,白天看到了些什么也無法形容,只是一片空曠廣闊,在這片空曠廣闊中似乎隱藏著大思維大智慧大意像大胸襟,這些都不是用“小我”的思想能想像得出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是需要多么大的智慧意像來包容天地萬物?。∵@時我忽然明白了電影《英雄》中秦始皇說過的話:天下是手中無劍心中無劍,以大胸懷包容一切,那就是不殺那就是和平。只有把個人情感上升為大眾情感民族情感才能走出“小我”,才能有這么大的氣魄。而就是這比天空還遼闊的大草原讓我走出了“小我”看到的不再是城中密密樓群上的那一小片藍天。
草原的散文篇四
攝影家王金約一起我去豐庫牧場,瞬間有些猶豫。二十年前,我曾經(jīng)幾次路過那里,印象并不好。記憶里冬天的豐庫是一片荒涼的鹽堿灘,一片凸凹不平的土地,裸露出白花花堿土的大地上稀稀拉拉地長著枯草,滿眼荒涼破敗的景象。
豐庫牧場離科左中旗旗委所在地不遠,過了??垫?zhèn)向北不遠就到了牧場境內(nèi)。一路上,新修的公路兩旁綠樹繁茂,一片片莊稼、牧草平展展地伸向天邊,草灘上有牛羊悠閑地漫步在草灘上。路旁不時閃過耀眼的火紅,在綠樹和茂密的莊稼地的間隙形成一道奇特的景致,十分養(yǎng)眼,那就是萬壽菊,有的在玉米地里間種、套種,有的在種在地邊,還有的見縫插針,在林間空地里這里一塊,那里一塊,橙紅、橘黃色的花朵開得正艷,像一塊塊絢麗的織錦,像一片片熱烈的火焰??粗@豐收的莊稼和連片的牧草,這景象和二十年前留在腦海里的印象無論如何也聯(lián)系不到一起。
在公路轉(zhuǎn)彎處,有一片濕地,茂密的蘆葦圍著一片水域,叫蘆葦湖。湖水湛藍,和藍天是同一種明澈的藍,讓人想起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句子。湖水中間有一抹金黃,長長的一道,江湖水一分為二,那是水草在陽光下變幻出來的顏色。金黃、碧藍、青翠,構(gòu)成一幅斑斕的畫面。一些草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枯黃了,只有蘆葦還挺拔著青翠的腰身,陽光下的蘆花閃耀著銀亮的光芒。還有一群白鵝,有的在岸邊戲水,有的像紳士一樣在岸上散步。事后聽牧場書記介紹說,要是春天來,還能看到天鵝,成群結(jié)隊的天鵝聚集在這里,或展翅翱翔,或在水中嬉戲,是一道美麗的風(fēng)景。湖的對面已經(jīng)建起幾座蒙古包,和紅色屋頂?shù)?房子,在艷陽下十分醒目。不用說,這一定和開發(fā)旅游度假項目有關(guān)。
抬頭仰望天空,驚異會是那么藍,諾大的瓊宇好像是一塊碧玉打造,不含一絲雜色。這是秋天的天空,是草原的天空,深邃,曠遠,寧靜,直透過人的心底。在堅硬的鋼筋混凝土的圍墻里生活久了,心,也漸漸變得粗糙,變得堅硬。靜靜地躺在草地上,用漫不經(jīng)心的眼神環(huán)顧一汪止水似的天空,原本煩躁不安的心慢慢平復(fù),變得舒爽,透明。
但我還是喜歡看秋天草原上的云,那如棉絮般的云變幻莫測,或是靜止的高懸在頭頂,或無聲的在草地上劃過??墒菦]有,草原的秋天就是這樣,或許只需一絲風(fēng)刮過,一朵,或成群結(jié)隊的云彩就會幻影般出現(xiàn)在天空上。
時至中午,迫不及待地想品嘗天然水域里的鮮魚。果然,午餐以魚為主,都是剛剛路過的那個湖里的魚,紅燒、干煎、清燉,無論哪種做法都沒有一點土腥味,是那種天然的、純粹的鮮香。
下午到牧場西北面另一個濕地,東面與吉林省相連。放眼望去,白云與綠草相接,湖水與藍天輝映,牛羊在湖邊漫不經(jīng)心地飲水,在午后的陽光下,微風(fēng)徐來,草稍搖動,湖水無波,藍天如洗,空氣中彌散著濕漉漉草香,浸潤得滿心舒暢,呼吸每一口空氣都覺得舒服。
秋草成熟了,低低的垂著頭,好像在思索一個的深刻的命題;吃飽了的牛也在默默不語地思索,好像是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哲學(xué)家。成熟了的草原更加博大,穩(wěn)健而深沉。
今年雨水少,水的面積并不大。裸露出來的空地上長著茂密的青草。大片鮮綠的草地上鑲嵌著不規(guī)則的金黃色和褐色色塊,那是枯黃了的草??莶莅甙唏g駁地夾雜其中,使草原顯得于浩瀚中透出幾分詭譎。好像一幅天然的俄羅斯風(fēng)景油畫。
不知不覺間,瓦藍瓦藍的天空上白云悄然而至,它們不張揚,不炫耀,無聲無息地自由來去。云彩并不在乎自己的存在,愜意而自然,任風(fēng)隨心所欲地雕刻著自己的姿勢,靜靜地掛在天幕上。不知它們從何而來,也不知它們要到哪里去,看它們悠閑自得的樣子,好像一點也不擔(dān)憂自己的歸宿。連自己的命運都不在乎,活得才會無憂無慮;花開花落,云卷云舒,一切順其自然,這才是正正的自由!極目遠望,不由得身心舒暢,一切繁雜的念頭都隨風(fēng)而去。這是真正地投身自然。
人活在喧囂嘈雜的世界上,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矯情,一方面爭相享受現(xiàn)代化帶來的便利與實惠,一方面又抱怨尾氣、添加劑和越來越多的不知名的污染;滿心歡喜地擠進都市,混雜在如蟻的人海里,又要不辭勞苦地走進山野,尋找寧靜閑適的空間。到大自然里去。和云對話,與鳥談天,是心中的渴望,但終究抵御不住車水馬龍、燈紅酒綠誘惑。
不過,還是難舍豐庫這片綠草藍天,難舍這片湖水。這里是一片干干凈凈的處女地,是上天遺落的一顆明珠。是一片心靈棲息的凈土。
草原的散文篇五
盛夏的草原是綠色的,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景象,真正是生機盎然的寫照。遼闊的草原到處呈現(xiàn)勃勃生機,這是草原一年之中最美的季節(jié)。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fēng)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百鳥唱,一灣碧水映晚霞,駿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啊——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p>
這首草原贊歌充分體現(xiàn)出盛夏草原真實的容貌。七月盛夏的草原正如歌曲所描述的那樣,雨水充沛,牧草覆蓋了大草原,到處呈現(xiàn)牧業(yè)豐收的景象。郁郁蔥蔥的牧草在微風(fēng)的吹拂下,掀起碧波千頃,鮮花在盛開,五顏六色的花朵隨風(fēng)搖曳,嫵媚動人;彩蝶,蜜蜂飛舞編織出一幅迷人的畫卷;聆聽那百靈鳥引領(lǐng)著合唱一團一,謳歌草原的美麗,訴說著草原的風(fēng)情;濕地與湖泊組合成草原的明鏡,無數(shù)的水禽棲息在湖泊中,那是水禽的快樂天堂,繁衍生息,呈現(xiàn)出別樣的境界,讓人駐足欣賞,仿佛置身于仙境中。夕陽斜下,余暉映入湖泊中,水天交一融,絢麗的色彩勾勒出一幅激|情昂揚的水墨國畫,讓人陶醉于這獨特的風(fēng)景中。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的牧羊姑娘騎著駿馬驅(qū)趕著那散落天際的牛羊,緩緩回歸牧場。面對豐收的珍珠般的牛羊,喜悅之情悠然而升,用富有草原魅力的歌喉,悠揚的蒙古長調(diào)抒發(fā)著內(nèi)心世界美好憧憬,把富饒的草原歌唱,贊美草原,贊美家鄉(xiāng),向往著美好的未來。
草原的盛夏的確是美的,就是一位知名畫家來草原寫生,也會被美麗的草原緊緊地吸引,用手中的彩筆盡情的勾勒。充滿神奇的草原,蘊含一著無窮的魅力,只有把愛心投入到美麗可愛的草原中,才能感受到草原的魅力所在。四、五月份草原漸漸地恢復(fù)綠色的容貌,綠茵如地毯般覆蓋住灰暗的地表,那綠是生命的寫照,有不可阻擋的勢頭,迅速蔓延,不久把整個草原掩映,綠色成為草原的主宰者,萬物綻露出旺盛的生機。這時是牧業(yè)豐收的季節(jié),羊羔,牛犢全部接完,看著鮮活的成群豐收產(chǎn)物,牧民心花怒放。從此,歡騰的草原邁出了腳步,到處是喜悅的笑容,春風(fēng)得意絕對不是夸張,而是現(xiàn)實草原的實況。豐收帶來的是無限的激|情,慶典豐收成為牧民的心聲。那達幕大會,祭敖包是草原文化盛事,這是草原歷史傳承下來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特別是祭祀敖包形式各異,但中心內(nèi)容不變,大同小異。慶祝草原豐收,祈禱蒼天保佑,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家庭安康,人畜興旺,草原繁榮,國泰民安。在祭祀敖包的形式上分家庭敖包,村級敖包,鄉(xiāng)鎮(zhèn)級敖包,旗縣級敖包等,級別不同,規(guī)模也不同。祭祀敖包一般是在農(nóng)歷五月十三開始舉行,以后因為各個敖包祭典的日期不同,草原祭祀敖包活動相繼拉開序幕,依次按著日期進行著。家庭敖包是依幾個家庭形式祭祀,邀請周邊牧人來參加祭祀活動。在這里把草原的文化因素展現(xiàn)出來。祭典敖包是莊嚴(yán)的,心誠則靈,在這里不容褻瀆神靈的。祭祀結(jié)束后,文化娛樂活動盡數(shù)展開,摔跤,賽一馬,射箭,唱歌,跳舞。大家盡情地玩樂,抒發(fā)著個人的情感,把愛撒向草原。無限的真情感動蒼天,天地包容著草原人的成功與失敗,把寬廣的胸懷敞開,用大愛哺育著草原人民,保佑著草原人民的安康,經(jīng)濟實力不斷拓展,年年有新的成果展現(xiàn)。
歡騰的草原展現(xiàn)在世人的眼前,經(jīng)濟繁榮,社會和諧發(fā)展,草原兒女快樂地生活在祖國大家園里,分享著時代進步帶來的愉悅。
千里草原如花園一般,歡樂的歌聲飛向四面八方,謳歌草原,贊美祖國,歌唱共產(chǎn)黨的英明領(lǐng)導(dǎo),構(gòu)建了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國泰民安,草原各族人民幸福生活在歡騰的草原中。
草原的散文篇六
朋友,你去過草原嗎?如果你走進草原,那么,你看過草原日出嗎?
草原日出、日落,還有草原的月色,真的很美。
中秋時節(jié),再次走進霍林郭勒這座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通遼西北部的邊陲小城。原本計劃一睹它具有代表性的大露天煤礦的風(fēng)采,只因天公不作美,時斷時續(xù)的小雨稀稀落落飄灑了三天,結(jié)果未能如愿。計劃的改變讓我走進草原,走近蒙古族白色氈房,走近敖包,走近蒙古族青年男女。
秋雨浣洗過的阿古拉草原,氣溫驟降,夜里頗感寒冷。清晨,走出氈房,遼闊無垠的草原覆蓋著薄薄的、淡淡的一層白霜。一團團耐寒的綠葉植物,點綴在黃橙橙的草地上;一株株牽?;ǎ谇謇渲幸运B強的生命力綻放著紫色浪漫。
阿古拉草原是塊十分完整的原始濕地,位于科爾沁草原腹地。它黑土肥沃,水草豐盈,距通遼七十公里,是純粹的蒙古族人的聚居地。雙合爾山在草原上突兀拔起,端座在白音查干淖爾湖畔,美麗壯觀、雄偉莊嚴(yán)。它占地百余畝,山高百余米,以“天下第一大敖包”之稱。
日出
科爾沁秋的早晨,清冷而寧靜。當(dāng)太陽穿過夜色殘留下的薄幕,雙合爾山卻遮掩住它投向阿古拉草原的笑臉。于是,那單純而熱烈的晴光為雙合爾山脈鑲嵌了一道銀邊,白白的、靚靚的。瞬息間,白光便溶入了平坦而遼闊的茫茫之中,那樣的寂靜,那樣的純?nèi)?。慢慢地、慢慢地,它與銜著雙合爾山峰的白云相連,云光一體,唯美極至,草原閃爍一片耀眼的'白光。
天邊的白云漸漸消褪,山脈的銀邊泛起淡淡紅暈,不過一刻鐘的功夫,太陽象個紅紅的火球從雙合爾山后露出半個頭,繼而緩緩爬過山頂升上天空。
太陽為晨曦中的阿古拉送去光輝,送去溫暖。雪白的氈房零零散散點綴著草原,鐵皮煙囪伸出圓圓的、尖尖的氈頂?;馉t里燃著干牛糞,裊裊炊煙在朝陽的光線里,愈發(fā)顯得輕描淡寫而更具草原氣息。肥美的手把羊肉;爽口的人工炒米;醇香的風(fēng)味奶茶;甘甜的自釀米酒,彰顯著蒙古族悠久的歷史文化,鮮明的民族特色以及濃郁的民俗風(fēng)情。
霜花在陽光下融化閃爍著晶瑩,駿馬在鋪滿陽光的草原上馳騁,藍天、白云、草地、牛羊和氈房,這幅唯美的畫卷是篇靚麗永駐的“朝陽賦”
勤勞善良的阿古拉人民,迎著草原日出,走進生活中的感動,走進陽光下的美好……
日落
阿古拉草原的日落,美的像首飄逸的抒情詩;更像是幅優(yōu)雅的風(fēng)景畫。讀它、品它、賞它,令人身心走進忘我的超然。
夕陽下的阿古拉草原,秋色更加濃郁,它沐浴在淡淡的金色中。暮藹中的夕陽不再耀眼炫目,它在地平線上短暫的逗留,像是要給人們多些光輝燦爛,讓草原上的人們領(lǐng)略它晚夕的風(fēng)彩。
當(dāng)夕陽的金黃慢慢變幻成淺淺的緋紅,靜靜佇立在晚霞余暉中的阿古拉草原,被秋天的落日映得一片橘紅。一會兒,它的顏色又漸漸被加深。夕陽燒著天壁,紅紅的、艷艷的大火球離阿古拉草原的盡處似乎不過幾尺,走過去仿佛可望而又可及。
眼前,迷人的景色令人神往。抹紅了的阿古拉草原有詩一般的氣質(zhì),全然一曲拔動心弦的洞簫,感人而陶醉。
月色
傍晚,慢步在阿古拉草原上,月色下的剪影更加惟妙惟肖,耐人尋味。
眉痕的月兒從鮮紅的云縫里姍姍而出,最后一抹玫瑰色云霞轉(zhuǎn)瞬而逝。隨之滿盈的月兒匆匆走出天幕,圓潤而恬靜,把清輝灑在阿古拉草原上。
秋的氣息帶著襲人的薄寒,走進阿古拉草原的夜晚。草原上的青年男女身著鮮艷厚實的蒙古袍走出氈房,走近敖包。
敖包,是蒙古人祭祀神靈的地方。在地勢相對較高處由五層石塊堆砌而成,頂端插上五顏六色的旗幡。它奪目的光彩中蘊藉著肅穆、神圣,可謂蒙古民族歷史文化的一個亮點。
皎潔的月光下,蒙古族青年男女相會在敖包旁,小伙子那深邃智慧的眸子閃爍著激情,姑娘那溫柔明澈的目光楚楚動人,敖包的莊嚴(yán)見證姑娘和小伙子訂下終身,敖包的圣潔醇化姑娘和小伙子的愛情,敖包帶他們進入一個美麗的、忠貞不渝的愛情世界。
氈房不遠處,牧民燃起篝火仿佛欲與皎月爭輝。蒙古族老人拉起古老的馬頭琴,大人和孩子們在悠揚的琴聲中載歌載舞,真是一幅草原月光下的美麗剪影。
如果秋天的草原像金色的海洋,那么秋夜的草原更像白音查干淖爾湖銀色的湖水,水月交融,明澈而閃光。
草原的散文篇七
置身于一片綠色的海,不由得你不發(fā)呆。最美的季節(jié),展現(xiàn)著只有仙人才能染出來的那種綠,飄蕩著別有天地非人間的那種香,十分的情緒,倒有八分的醉了!余下的兩分呢,也被草原那特有的粗獷所壓迫著。當(dāng)然,是輕松和愉悅的壓迫。
凝眸草原,我在心中撫弄著它那未經(jīng)雕琢的天真……
草原的散文篇八
舊詩詞歌賦里,關(guān)山常做關(guān)隘山嶺理解,朱希濟《謁金門》寫“秋已暮,重疊關(guān)山歧路。嘶馬搖鞭何處去?曉禽霜滿樹?!贝祟愒~句先入人心,再聽到關(guān)山的地名,便容易使人萌生豪情,以為是個險要的去處。我這里所提的關(guān)山,只不過是渭北普通的一個鎮(zhèn)點罷了。我生長在這里幾十年,哪里見到過一山一隘,也從未曾思考過這個地名的由來,腦海里滲透的都是生活的痕跡與記憶,在心里只有鄉(xiāng)土與親切。蘊意尚且不知,至于名字所闡發(fā)的詩情,只能交于有心人去琢磨了。
要說關(guān)山名稱的發(fā)端,大概要與荊山相關(guān)聯(lián)。荊山橫亙于閻良富平之間,說是山,其實就是一道塬。黃土阡陌,溝壑縱橫,綿延十里有余,對于西部黃土來講,這樣的地貌并不稀罕,只是擱在一馬平川的渭北平原之上,一下子就長出山的氣勢了。早年沒有高樓喧囂,觸目處村莊散落如棋,高低起伏可一望無余,山水風(fēng)物當(dāng)是自然中的絕對主角。古時先賢登臨,憑風(fēng)而立,想必能遠眺渭水奔流,遠綴在一片沃野之中。有這風(fēng)景足已神暢,加之風(fēng)脈說辭,荊山因此不同尋常起來。但我倒是常覺得荊山對望驪山,論秀逸講典故都不及對方,說出去多少讓人氣短。荊山以前蒼涼,樹少草長,唯獨劉邦將父親埋身于此,算是歷史最有力的一聲余響,激起斯地生人的一絲雄氣。
歷史的演進常常跳脫凡人思維。試想當(dāng)年始皇帝何其煌煌,奉法家之言,收繳兵器,焚書禁言,謀求萬世基業(yè)。實則死后不過三五年,三世子嬰便把玉璽交給了劉邦。二世葬始皇于驪山,選址精心,工程浩大,卻也只是將一段歷史定格在驪山腳下。劉邦將父親葬于驪山對望的荊山之上,想必不是草率為之。雖說《史記》里有“分一杯羹”之說,似乎講劉邦寡情,其實劉邦稱帝后就把父親接到未央宮養(yǎng)老。得知老漢思鄉(xiāng)情切,劉邦筑新豐以迎太公,老漢自此以斗雞、蹴鞠為歡。歷史的玄機總是不為后人所識,但透過事實可以肯定的是,山水相依,荊山不是孤獨的存在。
關(guān)山固守荊山余脈,要說特殊,大概區(qū)劃置于富蒲臨渭交界,所以占據(jù)地利,交通縱橫,先前視為門戶要塞,筑有城墻守防。歷朝歷代,也出文人大賢,遺澤后世;民國前后,亦有強人過境走動,留下不少頗有幾分草莽味道的.故事。當(dāng)然,這些都是從老人們的嘴里得來的,口口相傳下來未必全是真實面目了,而那時候所聽也是圖一時新鮮,并沒把這當(dāng)回事。到后來,講故事的這些老人也都離世。
我曾在閑暇時去尋訪腦海里的舊關(guān)山影像,似乎只剩下一截子土城墻,掩于一戶人家的后院之外。記憶的蒼白與歷史的缺失足以使人恍惚與不安,盡管這恐慌不至于影響到我的當(dāng)下,但內(nèi)心仍是希望能多了解這個生地的過去,如同期望她的未來一樣。這或許也是凡人最普通的情感期許,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懷念逝去的親人沒有兩樣。情感這東西割不斷,歷史的記憶也是割不斷的。
關(guān)山這幾年的變化大,我常擔(dān)心遺失的東西會越來越多。前幾日回家,看到街道上有標(biāo)注好的故舊遺址牌子,還有正建的護城河與保護起來的城墻殘垣,仿佛有了些古舊的模樣,雖說不知同原來有幾分相似,但仍使人心里安靜了幾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草原的散文篇九
如果你沒有去過草原,那是一件相當(dāng)遺憾的事。
如果你去過草原,那就有了段廣闊的美麗記憶。
那是大約10月份在北京上班的時候,公司組織去公費旅游一番。中午發(fā)車,上了高速,過了連綿的盤山路,半夜才到達目的地。在北京還穿著單衣,結(jié)果一下車穿羽絨服都嫌不保暖。那可真是夜色深深,寒風(fēng)呼嘯,偶有飄雪,四野凍人。草草吃完夜宵洗漱完,就鉆到農(nóng)莊房間的火炕上的厚重棉被里入睡。
騎馬
第二天是個晴朗的好天氣。圍桌吃完美味的農(nóng)家早餐后,同事們都開始選馬騎,騎馬半天要80元。有的早有準(zhǔn)備,護膝頭盔什么的樣樣俱全;有的躍躍欲試也真上了手;有的另雇了工作人員牽馬走。我本來不想騎,但是同事們很熱情要強行替我付款我才決定騎吧,所以我是最后才選的馬,也就剩它了。它是一匹臀部超大整體也超大超壯的棕色大馬。同事們都起哄:“嘿,你這么小的個子卻騎最大的馬,要不要跟我們換?”我笑著搖頭。當(dāng)時并不知道騎馬其實是件瀟灑又痛苦的事,直到當(dāng)天過后,我才感覺渾身真的散架了,真實不適的感覺過了一周才好些。挽著韁繩,慢慢騎著馬,隨著隊伍行進在廣闊的草原上,啊,感覺很不一般,恍惚擁有了廣闊天地。初次單獨騎馬不是很好控制,算是不得已地信馬由韁,也就是馬愛跑哪兒跑哪兒,自己只能抓緊馬韁,馬走得太快了就本能地使勁扯。還好,馬也算群居久了,沒有跑散,都是大家慢則慢,大家快則快。慢行則顛顛地悠閑穩(wěn)實,快行則顛簸動蕩難受些??煲仓皇且话憧欤因T馬快跑的'同事們都是只余一口氣地邊喘邊呼“好爽”“過癮”。確實,看著那如離弦之箭般恣意奔遠的一人一馬們,都覺得痛快。
草原
草原溫差大,夜晚和白天最高相差20多度,中午騎馬歸來的時候都已經(jīng)滿頭大汗。在陽光燦爛的午后,我們自由活動。農(nóng)莊后面是一座不高的山,高度約100米的樣子。爬上去,遠望周圍,大都是起伏不大的廣闊草原。碧草藍天,一望無際,如此的廣闊讓人激動震撼,非得親臨其境才能體會。但是,在遠處碧草青青很好看很詩意,走到近前都會發(fā)現(xiàn),不少的草皮已經(jīng)坑坑洼洼的不完全了。一位牽著一頭駱駝供游客拍照的漢子說現(xiàn)在是旅游旺季,馬匹牛羊多,游客也多,把不少草地都踐踏得過了頭,草原只能勉強承受著。記得上午騎馬走過不少山坡草地,大多還是比較好的,草也是有短有長,偶爾還有些不知名的野花,因此聽了人家的這番話我還有些暗暗地可惜和僥幸。因為草原和戈壁以及沙漠的界限很模糊,草原如果保護不力很容易就會沙化,所以我們都希望草原能得到好好的呵護,永遠豐茂美麗。
湖泊
離農(nóng)莊不遠,走路40分鐘左右有一個彎彎的大湖泊,湖面很廣的樣子。湖水比較清澈,波光粼粼,整個湖像一彎肥肥的銀色弦月臥在了廣闊的碧色草原里。湖上有不少娛樂項目,可以漂流、玩水什么的。同事有去租了船漂流兩圈的,乘風(fēng)破浪的那種。有工作人員幫著操縱,還贈送本人漂流照片,大概要100元,看著十分激情。同事渾身濕透,抹著額頭上的水,大笑著喘氣,也是稱好不斷。湖邊有不少休閑娛樂設(shè)施和服務(wù),都挺有創(chuàng)意的,具體的我記不起來了。
美食
在這邊住了兩夜一天半,每頓都是帶著草原風(fēng)味的農(nóng)家美食,就連最一般的饅頭小菜都很具特色。我們敬愛的經(jīng)理還教我把雞蛋轉(zhuǎn)圈在桌上敲碎了再剝皮會又快又好。第二天的夜里我們吃的是烤全羊。我開始以為是一群人圍著一只火架上的烤全羊各自撕扯著吃,結(jié)果卻是盛在盤里端上桌,黑乎乎的條狀物就是了,不過味道卻不錯。院子里點著了篝火,開著音響,放著焰火,會跳舞的同事都去湊著熱鬧,年輕的笑臉上都是紅光滿面。呵呵,晚上在房間也熱熱鬧鬧地笑語不斷。隨后的第二天上午,我們就啟程返回北京了。路上還在京郊的一個飯莊撈魚吃魚,也是別有一番風(fēng)味。
那是我第一次去草原,跟著親愛的同事們,這一段旅程加深了我們工作之外的友誼,留下了藍天碧草的回憶。真誠感謝同事們,感謝這次草原之行。謝謝!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73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