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篇一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瓶、碎、承、謊、郵、遞”6個字。
2、了解故事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敢于承認錯誤,做誠實的孩子的好品質。
3、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并能用恰當?shù)恼Z氣朗讀課文。
1、學會本課的生字。
2、明白要做誠實的孩子的道理。
生字卡片。
2課時
教學內(nèi)容:識記生字
一、簡介列寧
二、學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讀準記住
三、檢查識記生字的情況
1、齊讀生字卡片,教師注意糾正個別讀音。
寧:鼻音。聲母是“n”,不是“l(fā)”。
誠、床:讀翹舌音。
2、同桌檢查生字讀音,互相訂正。
3、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姑、妹”,請同學介紹自己是怎樣學習這兩個字的。
(姑媽和妹妹都是女的,所以是女字旁)
(2)出示“誠”字卡片,請同學介紹自己是怎樣識記這個字的。
(3)出示“互”字,你覺得寫這個字要注意什么。
(教師指導筆畫筆順:橫、撇折、橫折、橫。第二畫“撇折”從豎中線起筆,字要寫在田字格中間)
(4)出示“寧”、“客”,你認為寫這兩個字要注意什么?
(寶蓋頭要寫得合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p>
(5)出示“間”、“床”。
教師告訴同學,這兩個字屬于半包圍結構,“床”字的“點”要寫在豎中線上,左上要包住右下。
四、學寫生字
1、學生在課后練習第2題的田字格里練習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2、同桌互相檢查評議。
五、讀課文,思考問題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列寧是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為什么?
(下節(jié)課解答)
教學內(nèi)容:理解課文、擴展練習
一、復習生字
二、繼續(xù)上節(jié)課的學習
1、上節(jié)課大家已讀了課文,并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思考?,F(xiàn)在請同學們再讀書,在書上找出簽字。
(1)列寧是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你是從哪里知道的?(讓學生談自己的看法,并能說出根據(jù)課文是從哪里知道的)
(2)同桌討論一下,這篇課文除了列寧寫信給姑媽承認打碎花瓶的事以外,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
2、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能夠說明列寧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的詞語。把它寫在小紙條上。
3、教師從紙條中篩選后板書:
低聲說沒有笑不說話(不高興)寫封信承認
4、請同學們想一想,打碎花瓶后,列寧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表情和語氣怎樣。自己邊讀邊體會。
5、指板書小結: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打碎花瓶后心中很不安,姑媽問起時沒有承認(低聲說),當姑媽說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時候,別的孩子都笑起來,列寧(沒有笑),列寧回家后,心里很難受(不說話),后來給姑媽(寫封信)(承認)了錯誤。
三、進一步理解
2、教師檢查。
3、小組討論:花瓶自己會打碎嗎?姑媽為什么要這樣說?
4、小組推選代表介紹討論的意見。
四、指導朗讀
1、教師引導:列寧打碎花瓶后心里很難受。姑媽知道列寧一向不愛說謊,出于愛護,才說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想一想,該用怎樣的表情和語氣來讀列寧和姑媽的話。
2、自己試著讀一讀第3自然段,然后同桌再互相分角色讀一讀。
3、教師扮姑媽,學生自愿扮列寧,全班同學扮表兄弟表姐妹,讀課后練習第4題的句子。
五、學生自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1、想一想,列寧給姑媽的信會怎么寫?請你把列寧給姑媽寫信的內(nèi)容寫下來,等會兒念給同桌聽一聽。
2、指名讀給同學聽。
3、聽了xx同學讀的信后,大家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4、齊讀姑媽的回信。
六、聯(lián)系學生生活進行拓展
1、教師用紅粉筆板書: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每當同學講完自己的故事時,全班同學用掌聲鼓勵他)
3、小結:我們大家都喜歡誠實的孩子。做錯了事并不可怕,只要能夠認識錯誤,承認錯誤,就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篇二
徐悲鴻畫馬
《徐悲鴻畫馬》是本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寫的是徐悲鴻刻苦練習畫馬,獲得成功的故事。本文篇幅短小,作者選取最典型的材料來表現(xiàn)文章主題,并通過細節(jié)描寫把徐悲鴻刻苦畫馬的精神和他偉大的藝術成就表現(xiàn)得十分深刻。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理想,堅定刻苦學習的信念,形成頑強不息的意志品格。
本課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主體,以文本為依托,采用變序教學策略,用自讀、自悟、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突出學生的多元朗讀,個性理解,引導學生快樂閱讀,自由想象,心情表達,深刻感悟。
感悟《奔馬圖》,感受和學習徐悲鴻專心致志,刻苦努力的精神。
一、激趣生情,賞畫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生:喜歡。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环?,一起來欣賞吧:
【課件出示八駿圖】。
師:讓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八匹馬。這是八駿圖.它是我國畫家徐悲鴻的代表作之一。你們看,畫上的八匹馬形態(tài)各異,飄逸靈動,宛若真馬一般。那么徐悲鴻為什么能把馬畫得這樣栩栩如生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到《徐悲鴻畫馬》這篇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和老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強調三聲馬)
二、自主閱讀,整體把握:
師: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可以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出示詞語】
生:自由讀詞。
師:覺得自己都能讀準的孩子舉手?這么有自信呀。從你開始領讀第一行,如果他讀對了,請大家跟著他一起讀。
師:認識了這些詞語朋友,相信你們再讀課文的時候,一定會流利多了,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分段讀讀課文吧。老師想請五名同學來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師:他已經(jīng)去世很多年了。你可以去查一下資料,你會了解有關徐悲鴻更多的事。
三、研讀課文,品味“成功”
1、問題牽引,理清思路。
(1)師:從剛才的匯報中,老師感覺到你們對課文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徐悲鴻是一個很有名的畫家,人們對他及他的繪畫作品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那么課文中哪兩個自然段是對徐悲鴻的人和他的作品進行評價的呢?是怎樣評價的?誰知道答案?請你來告訴大家。
生回答:
師出示課件:
【開頭:徐悲鴻是一位舉世聞名的畫家,他擅長畫馬?!渴裁唇信e世聞名?
師:出示課件【結尾一句】板書:藝術珍品.??
2、直奔重點,體會“成功”。
出示閱讀提示
生:自由讀文。
師;讀完的孩子動筆畫一畫,畫好了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找到的句子一樣嗎?生匯報,師出示句子:
課件:他畫的馬,不論是奔跑的,還是靜立的,不論是單馬、雙馬還是群馬,都充分表現(xiàn)出了各種馬的神態(tài)。
師生練習讀句子。師指名讀。
生:想
師出示課件并解說:【各種馬,伴著馬蹄聲】看屏幕,馬已經(jīng)向我們跑來了:奔馬騰空而起,立馬側頭遠望,單馬鬢毛飛揚,雙馬相映成趣,群馬疾馳而過,真是姿態(tài)各異。
正如文中所說:他畫的馬,不論是——,生接讀這句。
(2)師:在這眾多的作品中,被稱為藝術珍品的《奔馬圖》更是別具特色,請大家再看第四自然段,這幅《奔馬圖》什么樣?文中怎樣描述的?誰找到了這句話,站起來讀一讀?師指名讀句子,出示句子。
指名讀。師范讀,齊讀。師生交流
課件【奔馬圖】:
師:你們看,這就是《奔馬圖》,畫中的馬骨骼勁挺,肌肉發(fā)達.它昂首揚尾,四蹄騰空,從神態(tài)氣勢上看,這真正是一匹駿馬。這就是:他畫的《奔馬圖》——(生接讀句子)
師:這幅圖畫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一次會戰(zhàn)中我軍失利,長沙被日本鬼子占領,此時的徐悲鴻正在馬來西亞舉辦畫展為中國的抗戰(zhàn)募捐經(jīng)費,聽到國難當頭,他心急如焚,連夜畫出這《奔馬圖》以抒發(fā)自己的憂國之情。這就是:他畫的《奔馬圖》——(生接讀句子)
師:這幅畫不僅表現(xiàn)了馬的神采和特征,還賦予了畫家的個性和理想,更體現(xiàn)了一種勃發(fā)向上的民族精神,一看到它,就會讓人熱血沸騰,充滿力量。這就是:他畫的《奔馬圖》——生接讀句子。
3、回讀“當年”,感悟“刻苦”。
(2)生讀文后匯報。(師生交流)。
師生交流讀第三段。
師:你們知道得真多。在他們的身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靠自己的勤學苦練,功夫下到了,最后自然就取得了成功。這就是文中所說的“功到自然成”。
板書設計
功到自然成。
四、拓展延伸,實踐導行:
1、師講解
2、師小結
是呀,同學們,“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如果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做事都肯下足功夫,像徐悲鴻那樣勤奮、專注,相信我們就一定也能有成功的那一天。因為:(齊讀:功到自然成)。
縱觀整篇文章,第四自然段是寫徐悲鴻畫馬的特點以及《奔馬圖》的,這一段詞句優(yōu)美,適合訓練學生朗讀和積累。而這一段在內(nèi)容上,也是激發(fā)學生對徐悲鴻的敬佩之情的一個重要所在,所以在這節(jié)課上,我大膽地取舍,在初讀、理清思路后,直奔重點,體會“成功”。在此,我采用個人練讀,指名讀、評讀、引讀、教師范讀等多種讀書形式來訓練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進而加強對文本的理解和語言的積累。在讀的過程中,我特別注意將圖與文結合在一起,看圖理解句子,看圖朗讀句子,看插圖理解詞語。圖文對照,相得益彰,這種方法比較適合低年級學生。
在這節(jié)課,我覺得教師的話說得有些多,朗讀的指導還應再具體一些。對徐悲鴻畫馬的“癡迷”理解不夠深刻,學生互動交流的比較少,老師的評價語還應加強。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篇三
1、學習字詞句,增長見識。
2、積累成語和《三字經(jīng)》中的幾句。
3、學寫鉛筆字,認識先左后右的筆順規(guī)則。
4、口語交際:指路。
學習字詞句。
口語交際。
教具教學掛圖、投影片
情景再現(xiàn)、背、讀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到過什么車?
今天,我們來認識幾種車。
二、新授
1、指名讀題。
(出示掛圖)圖上的汽車你認識嗎?
同座位之間可以相互討論。
2、指名說,其它學生補充,糾正。
3、讀一讀書上的詞語。
4、把詞語和相應的車相連起來,齊讀一遍。
5、這些車各有各的本領,你知道嗎?
四人一組討論討論。
6、指名回答,相互補充。
7、你會填空:指名口頭填空。
8、打開書,寫不來。(生直接在書上填寫)
9、師巡視指導,及時批改。(1)自讀。
(2)指名讀,評議,糾正,師重點提醒:
平舌音:灑、藏;
翹舌音:水、車;
后鼻音:冷、藏、公、共、防。
(3)齊讀。
出示;消防車是用來()的。
救護車是用來()的。
()車是用來()的。
教學步驟第二課時
一、教學法第二題
1、教學第1小題
2、指名讀題。
3、學生自讀成語。你們聽了故事后,覺得精衛(wèi)、愚公值得我們學習嗎?為什么呢?
4、齊讀: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5、有感情朗讀。自背,指名背,齊背。
二、教學第2小題
1、指導看圖。圖上畫了誰?他在干什么呢?
2、讓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詩句。
3、這兩句詩句講的是什么意思呢?師作適當點撥。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指導背誦。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齊背。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認讀三個生字。
3、這三個生字都有一個相同點,是什么呢?
4、寫左右結構的字時,我們通常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先左后右)
5、怎樣把字寫美觀呢?
展示:一部分寫得好的學生的字,評議。
再展示:一部分寫得不規(guī)范的學生的字,生評議。
第三課時
一、審題
談談口語交際的要求。
二、指導看圖說話
1、一位小朋友在放學路上碰到了誰?這是一位什么樣的人?他在干什么?
2、叔叔向小朋友問起了個什么樣的人?3、
(1)你懂得其中哪條成語的意思?
(2)師講述《精衛(wèi)填?!贰ⅰ队薰粕健返墓适?。
(如有學生會,讓他們自己講更多。)
5、
(1)生相互討論交流,師巡視指導。
(2)伯、聽、池:左窄右寬。
(3)師示范寫“伯”,生描紅、仿寫。
(4)生描紅色,仿寫其他的兩字,師巡視指導。
教學步驟三、指導練習說話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輕聲讀練習中的對話材料,弄清問路人和帶路人說話的內(nèi)容和相互的問答關系。
2、指名分角色朗讀,師生評議鼓勵。
四、練習
2、各組自編內(nèi)容表演,師巡視指導。
3、請代表上臺表演。同學們,對剛才同學的表演還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4、如指的是有關學校各辦公室的路,則可以讓學生親自走出教室實踐一下,弄清學校各辦公室的路到底怎么走。
5、現(xiàn)在都有明白了吧!同學們真聰明!通過自己走一走,認一認,體驗體驗,就能清楚地為一些問路的人指路,當好一個小向導了。(提示學生注意用禮貌用語和說話人的態(tài)度表情,必要時師可作示范)
板書設計練習3
學用字、詞、句
讀讀背背
寫好鉛筆字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篇四
一 授課時間
二 課題:識字六
三 教學目標:
1 初步認識9個生字。
2 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初步感知詞語的反義關系。
四 學習重點:識字
學習難點:較流利地朗讀
五 學習準備:音樂磁帶
六 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為主
七 學習過程:
(一)談話引入
1 講一講平時看到的認為美的或丑惡現(xiàn)象的例子。
2 引導歸納,談話導入
(二)朗讀課文
1 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圈出生字學一學
(2)朗讀展示,把自己最喜歡的內(nèi)容讀給同伴聽。
正音,評議
(3)引讀課文,感受詞語的意思及反義詞的特點
2 再讀入情
(1)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2)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3)講講身邊助人為樂的人和事。
(4)朗讀單元引言
(三)指導認字
1 小黑板出示相關詞語,認讀正音
2 小組自學要求認識的字
3 交流識字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
(四)熟讀課文,鞏固識字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 鞏固生字,會寫8個字。
2 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在識字,朗讀的過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樹立關愛他人的感情。
四 學習重點:朗讀
學習難點:朗讀感悟
五 學習方法:朗讀
六 學習準備:田字格小黑板,生字卡片
七 學習過程:
(一)復習回顧
復習字詞
1 抽讀詞語卡片,評議糾正
2 多種形式讀詞語
3 抽讀其他生字
4 組詞,擴展說話
(二)誦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誦讀課文。
1 同桌讀
2 自由選擇伙伴讀
3 讀給伙伴聽
4 自己小聲讀
邊讀邊品位課文的思想和韻味
(三)指導寫字
1 結合范寫,觀察字形
2 書空,描紅,臨寫
3 展示,評議,提高
(四)擴展活動
收集反義詞,試著組成幾句對子。
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篇五
出示圖,觀察。師:誰能說一說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描寫山寨的詩歌。
板書:山寨
1、自由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小組合作認識課后字條里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3、檢查識字情況。
(1)讀詞語。(2)讀生字。(多種方式)
4師:我們把生字娃娃放到詩歌里,看看你們還認識嗎?
1、自由讀詩歌,選擇喜歡的一節(jié)多讀幾遍,也可以按自己的理解畫下來。
2、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喜歡的部分。
3、班內(nèi)匯報:你喜歡那一小節(jié)?并展示自己的畫。
(1)學生匯報第二節(jié)時,指名在黑板上畫山路,并指生表演,體會“小路七拐八彎”。
(2)出示:“分明是到了寨邊,怎么一戶人家也不見?”
引導學生練習說話:分明——,怎么——?
(3)匯報第三小節(jié)時可畫出圖,幫助理解課文內(nèi)容。
4、相機指導朗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1、山寨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能為這首詩再寫一小節(jié)嗎?
1、出示要求寫的字,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你認為哪個字最難寫?
3、教師指導難寫的字。
4、學生練習。
1、把這首詩背給爸爸媽媽聽。
2、畫一幅完整的山寨圖。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篇六
1、輕聲自由讀第一段。
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為什么喜歡?記住這一句。
2、分角色朗讀。
說說三個角色各要讀出什么樣的語氣?
“撒嬌”、“央求”各是什么意思?
3、指導朗讀。(練讀、朗讀)
1、輕聲自由讀第二段。
6
劃出最喜歡的句子并記住。
2、筍芽兒聽了雷公公的呼喚,她怎樣向竹媽媽表示?
“沉不住氣”什么意思?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3、分角色朗讀。
說說三個角色各要讀出什么樣的語氣?
“嘮叨”是什么意思?表演。
4、指導朗讀。(練讀、朗讀)
5、分角色朗讀。
1、輕聲自由讀第三段的10、11自然段。
劃出最喜歡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并記住。
2、筍芽兒遇到了誰?小草對她說了什么?(指名讀)
3、筍芽兒怎么說,怎么做?最后結果怎樣?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篇七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作業(yè),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了一樣特殊的作業(yè)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學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2.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yè)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板書:3詠柳)
3.全班齊讀課題。
4.我們以前還學過一首古詩,叫詠……(學生答:詠鵝)
5.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文中的圖)你們在圖中看到了什么?(詩人正看著柳樹,贊美柳樹)
7.這首詩的作者是:賀知章。(板書:賀知章)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l.詩人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去讀一遍古詩,邊讀邊把課后的五個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2.學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讀得好的當老師帶讀。
(2)開火車讀。
(3)全班讀。
4.從讀“詠、妝、絳”三個字。要求學生會讀,讀準確。
5.學生再自由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每個字音。
6.指名讀,請其他學生正音。
7.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l)(放遠看柳樹的圖片或錄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樹)從遠處看柳樹像什么?倒垂下來的柳枝又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揮)
(3)詩人從遠處看到柳樹,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飾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4)指名讀。老師相機指導: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一”字讀第二聲,可讀重些。“綠”字也可讀重點。
(5)全班看著圖片吟誦這兩句。
2.自讀第三、四句。
(l)接下來,詩人又是怎么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們和同桌去讀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
(3)指名讀,相機提問: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哪里讀得好?你為什么這樣讀。
(4)讀到第三句的時候,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5)讀到第四句的時候,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
3.全班齊讀。
4.能背的站起來背。
四、指導說句,寫句
1.詩人用古詩贊美了柳樹。你們能用自己的話來贊美柳樹嗎?大家下去和小伙伴們互相說說柳樹的樣子。
2.指名說。
3.和同桌說。
4.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業(yè)
1.回家修改自己寫的句子。謄寫工整。
2.背熟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
1.開火車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講評
講評學生寫的關于柳樹的句子(課前收好,批改)
l.選出優(yōu)秀的到臺上讀。
2.指出不足之處。(注
意字要寫正確,句子要通順)
三、指導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五個字。學生觀察討論:哪些字好記好寫。
2.學生提出難寫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的筆順要多次書空,讓學生記牢、寫的時候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字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qū)別:一捺改成了一點。
“剪”字下面是個“刀”不要寫成了“力”。
3.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四、板書設計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教案點評:
古詩《詠柳》,通過描寫在春風吹拂下,柳樹迷人的姿態(tài),贊美了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春天。教學中以學生實踐導入,并通過溫故知新,從以前學過的“詠鵝”理解“詠柳”就是贊美柳樹。并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初讀課文,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chuàng)造力”。課堂練習突出對學生說和寫的鍛煉。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篇八
1、知識目標:通過學生的朗讀,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2、能力目標:知道做事情要多動腦筋,多為別人著想,才能把事情做好。
3、情感培養(yǎng):結合課文內(nèi)容,展開想象,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滲透做事要想到別人,多動腦筋的道理。
朗讀課文。
理解“為什么猴子當上采購員食品店辦得紅紅火火?”的'道理。
(一)交談引入
老師聽說你們特別喜歡小動物,是嗎?那你們都知道那些小動物呀?(在學生們爭先恐后的回答之后)老師接著說,這些動物都生活在一個大森林中,你們看它是誰?(課件出示:小熊、兔子、松鼠、小猴子的圖片)
學生看屏幕回答問題。
小熊開了一個食品店。(板書:小熊開店)齊讀課題
估計學生有人認識多半是通過預習課文知道的,也有小部分是家長告訴的。
對策:表揚能夠自己主動學習。
認真觀察字形結合筆順跟隨記一記。
指名學生回答。
估計學生回答:廣字頭下面加一個雨點的“點”去掉四點底,就讀商店的店。
師:同學們記字方法很不錯,那在田字格中怎樣把字寫漂亮呢?快觀察觀察書上的范字。
學生自由觀察后發(fā)言,示范寫提示書寫要點。
學生描紅后臨寫。(學生獨立寫字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
過渡:那食品店辦的怎么樣呢?答案就在書中我們趕緊看一看。
(二)初讀課文
1、自己讀一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標出有幾個自然段。
學生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同桌同學交流。
教師出示詞語:食品店歡迎蘿卜顧客滿意辭退
意見擺滿稱贊采購員紅紅火火
誰愿讀給大家聽一聽?
指名讀詞語(好、中、差各一名),齊讀詞語。
2、同桌同學一起讀一讀課文,(1)互相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
還有那些不明白的互相問一問。
估計學生會針對詞語質疑:采購員辭退松子顧客貨架稱贊
對策:學生互相解答,全解答不出的老師幫助。
(三)熟讀課、理解內(nèi)容
1、讀一讀第2、3自然段,說一說。
提問:為什么一開始到店買東西的顧客只有兔子和松鼠?
估計學生會回答:因為兔子采購的是各種各樣的蘿卜,松鼠采購的全是松子,所以一開始到店里買東西的顧客只有兔子和松鼠。
板書:堆滿各種蘿卜擺滿松子
教師:各種各樣的蘿卜,指哪些蘿卜,你能說說嗎?(隨著學生的回答電腦出示各種蘿卜的圖片。)
2、指導書寫“蘿、卜”
先指導“蘿”字結合筆順跟隨記一記。
指名回答。
觀察田字格中的占格你能說說在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嗎?
指名回答后教師范寫同時說明書寫要點。
學生描紅后臨寫。(在學生獨立書寫的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
3、結合你對兔子和松鼠的了解,你知道它們?yōu)槭裁粗徊少徧}卜和松子嗎?
估計學生能回答因為蘿卜和松子是兔子和松鼠愛吃的東西。
從書中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蘿卜和松子是兔子和松鼠愛吃的東西。
4、指導朗讀問句。
大屏幕出示:“什么東西歡迎呢?對,一定是蘿卜?!?/p>
請同學們小聲讀一讀,想一想第二句應該怎樣讀?
引導讀出肯定的語氣。
誰愿讀給大家聽?
出示:“什么東西歡迎呢?對,一定是松子?!?/p>
學生自己讀后讀給小鄰居聽。
5、出示:“歡迎”結合課文想一想,什么是歡迎?
(樂意買的意思,生活中還有很高興得迎接的意思。)
想一想:你們在什么時候,都歡迎過誰?
先組織好語言,然后說給小鄰居聽。
誰愿說給大家聽一聽?
指名發(fā)言。
教師:是呀,兔子和松鼠所以采購的全是自己愛吃的東西,那顧客們滿意嗎?
6、讀一讀:第3自然段,
說一說:“其他顧客”指哪些顧客。
你扮成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打算怎樣給小熊提意見?
7、小組內(nèi)學習第4自然段
(1)組內(nèi)一起讀讀第4自然段
(2)討論討論:猴子當上了采購員后,食品店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估計學生能回答出:不久,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食品。食品店辦的紅紅火火,受到了大家的稱贊。因為,小猴子采購了各種各樣的食品。
板書:各種各樣的食品
估計學生會回答出:店里有熊貓愛吃的嫩竹子;店里有小貓愛吃的魚;店里有大象愛吃得香蕉等。
估計學生可能會說:大森林里有許多小動物,他們的口味各種各樣,只有采購他們愛吃的食品小動物們才會滿意,食品店才活紅火。
教師:小猴子的想法可真妙,一下子把食品店辦得紅紅火火。
8、自己讀讀2、3、4、自然段說說“兔子采購了這么多蘿卜,松鼠采購了那么多松子,小熊為什么還辭退它們?”
估計學生可能會回答:兔子和松鼠只采購自己愛吃的東西,結果到店里來的只有兔子和松鼠。
板書:只想到自己
讀后填空:小熊請了()、()、()當采購員,對()的工作比較滿意,因為()。
多動腦筋,多為別人著想
學生通過對比學習懂得做事要想到別人的道理。
(四)結尾延伸
齊讀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話,想一想假如你是森林中的一只小動物會怎樣夸獎它?
(1)自己說說組織好自己要說的語言。
(2)在組內(nèi)分角色說一說。
(3)以小組為單位在班上進行表演。
(五)課后小結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6小熊開店
兔子堆滿各種蘿卜
只想到自己
松鼠擺滿了松子
猴子各種各樣的食品多動腦筋,多為別人著想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篇九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體育、操場、滿頭大汗、講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感動、連蹦帶跳、感激”等詞語的意思。
2、能照樣子,給句子加上合適的詞語,把句子寫具體。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能看圖復述圖意。
4、通過學習,知道賴寧苦練跳繩是為了學好體育,鍛煉身體,努力成為一名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課文的第2-3段是教學的重點,應抓住課文中“滿頭大汗、一拐一拐、不好意思、腳腫、連蹦帶跳、感動”等重點詞語的理解,從中體會賴寧勤學苦練的精神。指導學生利用插圖和重點詞復述課文。
2、難點:(1)詞義辨析:感動和感激(2)教學學生要學好所有功課,做一名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
教學準備:圖片、投影片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理解“操場、一拐一拐、連蹦帶跳”的意思。
2、通讀課文,初知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這篇課文寫了誰學跳繩?他是怎么學跳繩的?
2、學生匯報后,教師簡述賴寧事跡。
二、學習生字新詞的讀音。
1、出示帶有生字的新詞,請學生各自拼讀生字的讀音。
2、交流自學情況
3、開小火車認讀生字、詞語。隨機理解“操場、一拐一拐、連蹦帶跳”的意思。
(1)用句式理解“操場”:什么時候,我們在操場上干什么。(從操場的作用理解操場的意思)。
(2)請學生用動作“一拐一拐、連蹦帶跳”的意思。
4、練習鞏固:課后練習2、3(校對)
三、朗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標好自然段,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四、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理解體會賴寧苦練跳繩的重點詞句。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賴寧是怎樣苦練跳繩的?培養(yǎng)學生把問題回答的清楚、完整。
(3)比較句子,史學生懂得運用恰當形象的詞語把句子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齊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二、教師簡述這節(jié)課的目標:學習課文1-3自然段,重點學習賴寧是怎樣苦練跳繩的。
三、學生默讀第一段,思考:賴寧上小學時,學習情況怎么樣?學生匯報后,教師請學生說一說:我們要學習哪些功課?賴寧的工科學的怎么樣?從中理解“功課”和“其他......只有......”的意思。
四、為了學好體育,賴寧是怎么刻苦練習跳繩的?帶著問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邊聽邊劃:這段話共有幾句話?哪一句寫了賴寧刻苦練習跳繩?
2、出示第3句
(1)齊讀,說一說,那個詞語寫出了賴寧學跳繩很刻苦?為什么?
(2)比較句子體會用上“滿頭大汗”有什么好處?(可以形象的表現(xiàn)出賴寧苦練的行動;又使學生初步懂得加上適當?shù)脑~語可以把句子寫具體。)
3、第4句寫了什么?(老師幫助賴寧學跳繩。)
4、自由讀第2段,說一說:這段話寫了賴寧在什么地方怎樣的苦練跳繩?
五、默讀第3段。
1、邊讀邊劃:從那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賴寧在家中也苦練跳繩?
2、學生匯報后,齊讀第1句和賴寧的話,出示句式說一說:因為(),所以他走路一拐一拐了。
3、郭老師是被賴寧什么精神感動了?(勤學苦練、不怕苦、不怕累、肯下苦功夫)
4、教師針對賴寧的精神進行品德教育。
5、指導朗讀對話,注意郭老師奇怪的語氣和賴寧不好意思低聲回答的心情。
6、齊讀第3段,說一說:這段話寫了賴寧在什么地方怎么樣的苦練跳繩。
六、齊讀2、3段。說話訓練:賴寧是怎么苦練跳繩的?
(各自準備--指名說,反饋評價--同桌互說)
七、教師小結。(結合2、3兩段課文,教育學生學習賴寧肯下苦功夫,勤學苦練的精神。)
八、練習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課文第4段。
(1)理解“感激”、辨析“感激”和“感動”。
(2)通過朗讀,體會賴寧獲得好成績的喜悅心情。
2、正確朗讀課文??磮D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
2、齊讀課文2-3段,說一說:這兩段的主要內(nèi)容。
二、學習第4段。
1、指名朗讀,邊聽邊思考:賴寧苦練跳繩,結果怎樣?哪個詞寫出了他很高興?
2、比較句子,體會用詞的準確性。
(1)齊讀兩句話,找出不同點。
(2)討論:加上“連蹦帶跳”和“感激”有什么好處?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的那句話。
3、賴寧為什么能在跳繩考試中獲得好成績?口頭回答
4、教師小結:
只要勤學苦練,肯下苦功夫,學習才會進步,成績才會提高。
三、齊讀全文,有感情。
四、看圖復述課文,教師提示學生仔細觀察畫面,結合半數(shù),用自己的話把賴寧學跳繩這件事說一遍。(各自準備,指名說,評價。)
五、總結全文。
以來寧學跳繩這件事中,你覺得應該向賴寧學習什么?(四人小組討論)
六、練習:選詞填空。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篇十
1、同學們喜歡爬山嗎?能介紹一下給你印象最深的一次蹬山見聞嗎?
(生七嘴八舌介紹自己的見聞)
2、你認為山寨是個什么樣的地方?(生根據(jù)預習情況自由談)
3、交流搜集山寨的有關圖片、資料。
看來我們對山寨還不是完全了解,今天的學習我們的收獲一定很大。
1、運用掌握的識字方法自由讀兒歌,努力讀準字音,讀通兒歌。
2、把兒歌讀給同桌聽,注意糾正字音。
3、標出生詞,多讀幾遍。然后讀給同桌聽。
4、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條中的生字。
可以組長領讀、可以組內(nèi)開火車讀、可以搶讀……
5、師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1、自讀自悟。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小節(jié),認真讀讀,根據(jù)理解給兒歌配上畫。然后再美美地讀。
(學生一邊讀文,一邊作畫,畫過又讀,讀過再改,在鉛筆的沙沙聲中,翻書的嘩嘩聲中,關注文本中展現(xiàn)的畫面。)
2、小組合作交流。
在小組中讀讀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其他同學的補充下加以改進。
1、師生互動,全班交流。
結合學生的興趣點,任選一節(jié)作為指導理解的切入點。
(1)例如,生:我喜歡第二小節(jié),這是我的作品,請大家欣賞,展示并介紹自己的畫。
(2)還有哪些同學也喜歡這一節(jié)?可以補充,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指名在地板上畫山路,集體評選出最符合詩意的小路。)
(4)播放歌曲《山路十八彎》請一名同學當詩人,邊走邊說出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5)生談感受。
小組內(nèi)交流,評議。
(7)出示重點句“分明是到了山寨,怎么一戶人家也不見?”
首先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讀自悟的主動性,結合上下文理解山寨獨特的美——掩映在蔥蔥蘢籠的山林里;然后練習用“怎么”說話;最后感情朗讀。
2、同法略學其他兩小節(jié)。
3、感情朗讀全文。
4、通過閱讀想象,你對山寨的印象又是什么樣的呢?
1、繼續(xù)搜集有關山寨的圖片、資料,與小伙伴交流。
2、試著補充文中“……”的內(nèi)容。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篇十一
師:你們課前都聽了《神筆馬良》的故事,聽完故事后,你們覺得馬良的神筆神在哪兒?
生:馬良的神筆神在它畫什么,什么就能變成真的。
師:你認為馬良是個怎樣的孩子?
生:是個善良的孩子。
師:你們想不想也有一枝馬良這樣的神筆呢?
生大聲答:想
師:有一位小朋友也非??释麚碛幸恢︸R良的神筆,來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愿望,她把自己的心愿寫成了一首詩,題目就叫作——《假如》。起來把課題讀一遍吧。
生(齊讀):23、假如
師:請大家?guī)е钋榈淖T冈僮x一遍。
生(深懷地):假如
設計意圖:通過講述孩子們較熟悉的神話故事導入,既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又讓學生明白學習的內(nèi)容。
1、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的字可怎么辦呢?
生1:拼拼音、問同學。
生2:查字典、問老師。
師:同學們的主意真好,那就趕快開始吧。
(學生讀課文,自學生字,師巡視指導。)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指名讀、帶讀。
(2)出示沒有拼音的生字卡片,學生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讀(小組開火車讀生字,讀得全對的小組能得到小蘋果)
(3)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馬良的神筆、縮著身子、到遙遠的地方去尋食、餓的哭泣、健康的身體、在操場上奔跑。
師:哪個同學能站起來讀句子?
(指名幾位學生讀)
3、再讀課文。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句子放到課文中,小聲讀課文邊讀邊想:小作者想用馬良的神筆來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愿望,那么她都給畫了什么?拿出手中的筆畫出來。
(學生自學,教師指導。)
師:誰來說說小作者都給誰畫了什么?
生:畫了太陽。
師:把句子說完整。
生:給小樹畫了太陽。
師:還給誰畫了什么呢?
生:給小鳥畫了谷粒。
生:給西西畫了一雙好腿。
(師根據(jù)學生說的相機板書:太陽谷粒好腿)
設計意圖:在認讀生字中鼓勵學生以主人翁態(tài)度對待學習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比賽也是學生喜歡的方式,而小組比賽更有助于培養(yǎng)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學生通過兩次不同要求的讀,對詩歌有了整體感知,接著讓學生說清了詩的大意,把感知的課文與課文與聽說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
師:我們天天生活在快樂與幸福中,但是世界并不是處處都美好,還有許多不幸需要我們?nèi)リP愛,去幫助。出示句子:“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p>
“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谷粒?!?/p>
“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p>
(一)第一小節(jié)
(1)我給小樹畫了一個什么樣的太陽?我為什么要給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呢?
反饋交流:冬天,小樹不會覺得冷了,可以快活地成長。(答案多元化)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篇十二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16個,會寫其中的8個。
2、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品味大自然的美,引導學生做一個誠實的人。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
難點:理解內(nèi)容。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1、播放大自然美麗風光,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2、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播放錄音,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錄音,說說你聽懂了什么?
2、利用拼音,自由讀課文,標出課文中的生字。
三、認識生字,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面,學生試認。
2、教師領認,強調讀音。
3、用自己的方式記住生字讀音。
四、指導書寫,鞏固識字。
1、觀察各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議一議,哪些生字需要注意。
3、教師指導難寫的生字的書寫。
五、學習生字,讀準生字。
1、出示認讀卡片。教師領讀,學生跟讀。
2、學生試讀,齊讀,開火車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懂得大自然的美是要靠大家去保護,要有環(huán)保意識。
3、品味大自然的美,引導學生做一個誠實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內(nèi)容。
難點:理解“當著百靈鳥的面……我覺得羞愧”的意思。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檢查,復習舊知
1、聽寫生字。
2、抽查認讀生字。
二、播放錄音,感知課文。
1、聽錄音,說說你聽懂了什么?
2、畫出本課生字新詞。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畫出課文中有多少個自然段。
2、讀第一自然段,說說本文中講了哪兩個人?
3、教師范讀2-4自然段,回答問題。
(1)他們到森林里去玩,帶了什么?
(2)他們聽到了什么?
4、默讀第5-8自然段,理解莉莉說的話。
四、讀讀課文,感悟升華。
1、你從課文中體會到了什么?
2、在今后,我們的行為舉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篇十三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語文學習呼喚著學生主觀感受的表述,內(nèi)心情感的流露,個人見解和智慧的展現(xiàn)。正因為如此,教師該如何把課堂中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該如何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好好讀書的空間,處處給他們心靈的自由,讓他們在一個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中,興致勃勃地去探索,去研究,并且學有所得,學有所悟呢?下面的教學片段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課例:浙教版小學語文十一冊《了不起的女孩》教學片斷:
生:行。
師:你可以選一個角色,為李歡現(xiàn)身說法,可以當她的親屬,像爸爸、媽媽、爺爺?shù)鹊?,也可以當她的同學、老師,推薦時,有兩點要求:第一,抓住李歡的事跡,想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你得理解它,然后用自己的話向我推薦。第二,抓住李歡的情感,用有感情的朗讀來感動我,這樣對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我為李歡的到來毫不猶豫地投贊成票。
(邊說邊出示)
要求:(1)抓住事跡--理解--推薦曉之以理
(2)抓住情感--朗讀--感動動之以情
生:(自學)
師:可以與周圍的小伙伴合作,選擇相關的內(nèi)容來準備,文中沒有詳細寫的內(nèi)容,可以聯(lián)想。先介紹一下自己的身份,再推薦。
生:評審員,您好!我是李歡的同學,我要推薦她。因為我非常敬佩她。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我們一般同學都要七八點鐘完成,而她患了"肌肉營養(yǎng)不良癥",她每寫一個字都要用出吃奶的勁,常常到了十一二點鐘還上不了床,我覺得她是一個頑強的女孩。(生板書:頑強)
生:評審員,您好!我是李歡的同學,我經(jīng)常到她家去玩。有一天,我到她家去玩,看見李歡摔了一跤,可她不讓媽媽來扶,而是自己艱難地爬起來。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要叫媽媽幫我扶起來,還要哭著撒嬌。但她非常堅強,她媽媽還對她說?"我們的生命……"李歡懂事地點點頭。我覺得李歡很了不起,很懂事。(生板書:懂事)
生:我是李歡的老師,她每門功課成績都很好,是三好學生。有一次我去家訪問時,看見她的床前貼滿了剪紙作品,很出乎我的意料。(生板書:有出神入化的剪紙技巧)
生:(描述剪紙作品),理解。
生:我是李歡的爸爸,有一次她從床上摔了下來,我在后面偷偷地看著,而她媽媽也鐵了心,沒有去扶她,而是讓她自己從地上爬起來,使我明白了她媽媽這樣做的目的。
師:在你眼里,你的女兒怎樣?
生:非常有毅力,很堅強。
生:(一名男生)我是李歡的媽媽,有一次,她躺在病床上,要我把課本念給她聽。我看她那虛弱的樣子說:"算了,我們不學了。"她搖搖頭說:"媽媽,你念吧,我將來還要考最好的大學呢!"我很感動,她雖然患的是絕癥,但不放棄學習,對前途充滿樂觀。(生板書:前途樂觀)
……
生:(齊讀第七自然段)
反思:
小語教材中的課文一般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有的讀起來瑯瑯上口,有的聽起來感人肺腑,有的講起來繪聲繪色,有的演起來惟妙惟肖。然而總有一部分同學不喜歡語文課,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每篇文章的教學都是一個套路,老師講,學生記,老師問,學生答。正如一首順口溜唱的:一本教材一支筆,先分段落后釋義,中心思想字詞句,學生不辨東和西。確實,傳統(tǒng)閱讀教學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方法是帶著問題讀書,教師講什么,學生就做什么,教師始終處于領導者的地位,牽著學生走。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被動思考狀態(tài),談何研究、發(fā)現(xiàn)。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是的,學生需要研究學習,他們渴望開放與挑戰(zhàn),他們需要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不拘泥于標準答案。試想,如果造物主把人都造得一模一樣,這個世界肯定不精彩,語文課的教學也是如此,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讀書空間,讓他們興致勃勃地去參與、去研究、去發(fā)現(xiàn),讓他們潛心讀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多好!上述的教學片段就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學生們在課堂上如癡如醉地探究、體驗、交流、訴說。
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開放教學思想,解放學生頭腦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受到了廣泛的批評,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語文教育思想的落后,走向了繁瑣分析的誤區(qū)。課堂上,教師滿堂講,滿堂問;課堂外,……一個墨守成規(guī)的教師往往按照教參,不敢越雷池半步,"皰丁解牛"式地串講課文,把生動的課堂教學變成枯燥的純技術訓練,在一次次對學生答案的規(guī)范中扼殺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創(chuàng)新的意識。其實語文學習是極具個性的,我們首先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我們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悟性,激發(fā)學生的靈性為目的。上面的.教學片斷中,執(zhí)教者能跳出以課文解讀課文的小圈子,設計出富有創(chuàng)意的教法,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讓學生自主研究,自主發(fā)現(xiàn)。在進行重點研讀,感受李歡的精神時,沒有像以往那樣,提一些問題,由學生劃詞句,談理解,而是讓學生選擇一個角色,以她的親人、老師、同學或朋友的身份向評審員(老師)推薦,為李歡現(xiàn)身說法。可以抓住事跡說服人,也可以用充滿感情的朗讀來打動人。這里沒有一問一答,沒有肢解課文,課堂氣氛是那么融洽、和諧。也正是因為有了寬松的課堂氣氛,有了濃濃的研究氛圍,學生才能學得興致盎然,才能迸發(fā)出思維的創(chuàng)新火花。我們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靈性,怎能不細心地呵護他們?只有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地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自在地在課堂內(nèi)外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讀書、去感悟、去研究、去實踐、去創(chuàng)造、去表現(xiàn),學生的潛能才能得到發(fā)揮,才會學有所成得。
2、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開放教學形式,吸引學生探究
"你告訴我,我可能會忘記;你給我看,我可能會記不住;你讓我參與,我可能會明白與發(fā)現(xiàn)?"這是美國教育方法的藝術。心理學家也認為:興趣和情緒,這些人的主觀內(nèi)部狀態(tài),對人的注意力分配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對于少年兒童而言,更表現(xiàn)出好奇心、求知欲,以及一種追新逐異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教學策略,設計出學生喜聞樂見的教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渲染起熱烈的學習氣氛,促使學生滿腔熱情、興味盎然地投入探索研究活動,同時增加他們自由活動的時間,盡可能地多留給學生動眼、動腦、動口的時間。老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參與、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質疑問難,同時也支持學生互相幫助,互相配合,合作學習與創(chuàng)造。
課例中,執(zhí)教老師在教學時不是繁瑣地提問,而是注意根據(jù)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緒,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研究體驗:如果你是李歡的親人、同學,你們會怎樣向評審員推薦?怎樣用事跡來說服評審員,用感情朗讀來感動評審員?過去依靠問答才能說出的內(nèi)容,現(xiàn)在完全由學生口中自主說出;過去由老師指導的"有感情朗讀",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現(xiàn)在學生為了感動別人,自發(fā)地努力讀好,從由"讓我讀"變成了"我要讀",而且"我要讀好";過去是教師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現(xiàn)在變成學生向老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學生為了把理曉通,把情動真,就需要努力,這種努力,完全是學生自發(fā)的,自主的。他們的發(fā)言句句在理,他們的朗讀聲情并茂。在課堂上,面對形式多樣的情境,面對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學生更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整個研究活動中。教師也不再是一錘定音,至始至終是個傾聽者、點撥者,這樣的語文學習也變得更有效。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給學生機會,讓他們?nèi)L試、去研究。他們會是最好的參與者、發(fā)現(xiàn)者,他們的研究成果往往也是豐碩、獨到的。
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開放教學內(nèi)容,拓展學生視野
有位教育改革家說過:"如果在封閉的低層次環(huán)境里嘔心瀝血,充其量嘔出?"遺老遺少",就像嬰兒被狼叼走后養(yǎng)大,再勤奮也不過是狼孩的智能。"語文課的空間是很大的,在課堂上,學生把本該教師提問的內(nèi)容通過自主讀書與自主研究完全主動地說了出來,再加上有感情的朗讀貫穿于其中,課堂氣氛是一般的問答所不能達到的。由于留給學生閱讀、思考、表達的空間很大,學生有機會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nèi)容,也可能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來表達學習成果。此時,學生的心靈沒有壓抑和束縛,他們的思維就像草原上馳騁縱橫的駿馬,較好地體現(xiàn)了學習的自主權。對于枯燥乏味的事物,人的情緒總是消極與被動的,如果能夠主動發(fā)現(xiàn),往往會是風光無限,其樂無窮。在上述的教學片斷中,學生的情感來源于課文,靈感來源于課文,但又都高于課文,這是在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中,潛心研究得來的。有一位男生在發(fā)言時說自己是李歡的媽媽,沒有深刻的體會,沒有認真地研讀,學生會有這樣的感受嗎?在為李歡現(xiàn)身說法時,有人說是李歡的鄰居、朋友、醫(yī)生、護士、剪紙老師等等,這些角色書上都不曾提到,但正是學生有了深切的情感體驗,有了深入的思考研究,他們才會想到那么多的角色。在自己被李歡的精神深深打動之后,他們才能對評審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此時此刻,學生已經(jīng)不僅僅是在學習課文了,而是在以自己的情感在和"李歡"對話。正如葉老所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那就應該為我所用,而不能為文所困,這樣的課堂才能充滿活力和魅力,才能讓學生興味盎然地在廣闊的語文天地里自由馳騁。
問答出來的感覺是干澀的,而研究出來的味道是滋潤的。語文的天地很大,學生所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個標準答案、一本本語文書。讓我們營造一個開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憑籍他們的聰慧,他們的熱情,去盡情發(fā)揮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在語文學習的天地里,出現(xiàn)一道道"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亮麗風景。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篇十四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規(guī)范寫日記的格式。
分小組閱讀質疑,在閱讀中探究、討論、交流。結合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懂得關心有困難的人;繼續(xù)培養(yǎng)寫日記的`興趣。
1、課前布置學生在地圖上找貴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況。
2、準備生字卡和相應的一些課件。
本課教學需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再讀課文,認識生字。
(常規(guī)讀文識字法)
四、流利讀文,熟識生字。
五、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六、鞏固生字,寫字指導。
1、鞏固13個生字。
2、指導書寫8個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自讀自悟,探究發(fā)現(xiàn),朗讀深悟。
1、自讀自悟,自己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感悟,與小組同學交流。
3、小組匯報,點播導思,感悟朗讀。
(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匯報
1、“我”做了什么夢?夢想成真了嗎?
2、“我”的夢沒實現(xiàn)的心情讀出來。
3、引導體會二則日記,“我”的心情并指導朗讀,并相機出示課件,幫助感悟。)
4、朗讀全文,體會感情。
三、延伸拓展
1、出示日記格式,規(guī)范日記寫法。
2、指導學生按正確格式寫日記。
3、組織學生準備展示自己的日記。
四、板書設計
24日記兩則
我
夢想白紗裙—媽媽不給買—不讓媽媽買
(喜歡)(生氣)(高興)
教學反思
略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人教版篇十五
教學目的:
學習列寧細心觀察,善于根據(jù)事物之間的關系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
了解題目與課文內(nèi)容之間的關系,懂得重點詞語的意義,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學會漢字“引、養(yǎng)、叢、仔、采、志”及偏旁“弓”。
教學重點:理解列寧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
教學準備:電腦、圖片、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師:電腦課件(先出示“小密蜂”再出示“引路”二個字。你們認識它嗎?你知道它能為人們做些什么?“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齊讀密蜂引路),今天我們就學第16課--密蜂引路。
指名讀文:(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理解第一自然段中的詞語:當?shù)?,派人,聊天?/p>
用“附近”說一句話。
師:你覺得列寧是個什么樣的`人?
4、師:我們看看這位偉人與密蜂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生:自讀第二自然段,并說說寫了什么?
5、學習第三、四自然段:電腦示出問題:
1)列寧一邊走一邊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
2)結果怎樣?
3)請你試著畫一畫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養(yǎng)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學生分成小組學習,相互交流。(讀、說、畫)
6、學生匯報學習的情況:并請同學到黑板畫出來,貼圖片。
7、分角色讀他們的對話。
8、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他是個什么樣的人?說說你的感受?
9、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第二課時
一、讀詞語:電腦
引路養(yǎng)蜂花叢仔細采蜜同志
加點的字教讀音指出是本文要學的漢字。
二、學寫生字
1、生:分析每個字形結構及怎么記
2、師:范寫,強度筆畫。指名到黑板寫,生糾正,評議。
3、組詞,擴句。
4、課后習題第2題。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1975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