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年級語文畫風教案設計通用(七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30 17:15:47
2023年二年級語文畫風教案設計通用(七篇)
時間:2023-03-30 17:15:47     小編:zdfb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二年級語文畫風教案設計篇一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能認識生字“宋、濤、陳、丹、趙、藝、顯”,會正確書寫“藝、濤”。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讀、議、畫中理解課文,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4、了解風是一種自然現象,學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觀察和發(fā)現。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法。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圖畫、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趣

1、板書:風,這是什么?齊讀“風”

哪些小朋友知道有關風是詩句?

指名說

2、關于風,你還知道哪些知識?

指名說

3、我們知道風聽得見,感受得到,可以唱一唱、寫一寫,那么風能畫嗎?

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是:畫風

齊讀課題

二、質疑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怎么畫風的?)

三、識字

1、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還請了3位新朋友,想認識一下沒?是誰呢?自己借助拼音讀準他們的名字。自讀,當小老師領讀。

2、出示沒有拼音的名字:沒有拼音的幫助,還能叫準他們的名字嗎?男女賽讀。

3、出示單獨的生字:這就是我們這一課的生字。

(1)讀給你的同桌聽,有困難的相互請教。

(2)怎么住這生字的?

讓陳的學生說怎樣記“陳”,想讓其他小朋友牢住你的姓嗎?這也是我們要會寫的字。請一個姓陳的學生說:要寫好這個字要注意什么?

還有哪些字和“陳”字一樣是左右結構,書寫后兩排生字。同桌相互欣賞。

其他字怎么記?

4、出示圖片和詞語:你們到底記住沒有,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

自讀,齊讀。課文里還藏著一個生字“顯”拼讀三遍,怎么記?

5、再讀一遍他們的名字。

四、學習課文

1、三個孩子怎么畫風的,課文給我們做了生動的描寫。

愿意把課文讀好嗎?你準備怎么讀好課文,給自己提要求?,F在就按照自己要求自讀課文。

2、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你想讀哪幾個自然段?

指名分段接讀課文。評議。

3、課文講了3位小朋友干嘛?(畫風)剛才_提出他們是怎么畫風的,現在我們就一起老解決這個問題。請小朋友默讀課文,勾出他們畫風的方法。

指名說,順序可亂。

4、老師還把他們的畫帶來了,想看看嗎?出示圖:猜猜這是誰畫的?你是從哪個自然段知道的?

(1)指名讀

(2)你讀的時候心情怎么樣?(為什么高興?或你從他的朗讀中聽出他是怎樣的心情?)

(3)現在大家都來扮演_,把你們的高興、自豪,通過你們的朗讀讀給在座的所有老師聽,讀的時候還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和表情。

5、喜歡3個小朋友嗎?為什么?

小結:是呀,三位小朋友愛動腦筋,善于觀察,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風都畫出來了,真能干。

五、拓展

我們班的小朋友也很聰明,現在就把你們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么畫風的?

二年級語文畫風教案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1、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3、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和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用具:實物投影、三個小朋友的頭像、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入課題

1、同學們喜歡猜謎嗎?老師出個謎大家猜猜:

耳聽嗚嗚叫,眼看樹枝搖,

要問他住哪,誰也不知道。

“他”是誰?(風)

2、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畫風》(板書課題),看到這題目你有話要說嗎?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感知,創(chuàng)設情境,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請同學們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弄清楚,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課文中的三個小主人公是誰,他們都想出了哪幾種畫風的好方法。

3、檢查初讀效果:貼出三個小朋友的頭像、他們的名字和三幅畫。結合課文幫助三個小朋友找到他們自己的名字,并說說三幅畫分別是誰畫的?為什么?

三、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識字

1、找三名同學分別戴三個小主人公的頭飾,手拿帶有名字的卡片。號召學生和他們三個做朋友,與他們三個打招呼,作簡要的自我介紹。(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過程中就會認識“宋、濤、陳、丹、趙、藝”六個字了。)

例如:宋濤、陳丹、趙小藝,你們好!我叫_×,很想和你們做朋友。

2、想一想、找一找:“宋、濤、陳、丹、趙、藝”這幾個字在我們身邊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現了?

3、用減一減的辦法識字:濕—顯

4、檢查識字效果:在游戲中繼續(xù)鞏固生字。

四、再讀課文,糾正字音。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注意語氣,語調。

2、自由組合。分角色練習朗讀。

五、指導寫字

1、出示漢字,引導觀察。注意每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逐個范寫,落到實處。學生認真觀察老師范寫,指出不足,老師逐步完善。

3、學生試寫,感悟交流。學生先描紅,再試寫,并且圈出自己寫得滿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學習。老師深入學生中間,挑選典型性作業(yè)用實物投影展示并評析。

六、課堂延伸

在大自然中不只有風看不見,摸不著,不能直接畫出來,還有聲音、氣味,但他們都可以通過畫與他們有關的事物表現出來。如果由你來畫,你會畫什么?讓我們一起去觀察,看誰的收獲。

二年級語文畫風教案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

2、通過學習,培養(yǎng)同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合作精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猜謎語:

動手摸不著,用眼看不到,花兒見它點頭,小樹見它招手。這是什么?

謎底:風

2、板書:

風。

3、那誰會畫風呢?想不想展示一下畫風的身手?(想)好,那俺們這節(jié)課就請同學們來展示自身畫風的身手。

4、板書:

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首先,俺們來展示一下你們自同學字的身手??纯茨銈兡馨堰@一課的生字讀出來嗎?

⑴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⑵出示卡片,全班齊讀生字。

⑶開火車讀,在就個別字組詞。

⑷做個小游戲。

⑸指導字“陳”的左耳旁由幾筆寫成?(二筆),筆劃讀成“橫撇彎鉤”;“藝”字的下半局部是由幾筆寫成?(一筆),筆劃讀成“橫折彎鉤”。

2、過渡:

看來,同學們的生字都掌握的不錯。現在俺來檢查你們的課文讀懂了沒有?請你說一說課文中的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先用筆畫出你自身的答案。同桌討論交流。(結合掛圖)

2、匯報:

⑴趙小藝:

句子:“只見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

體會:因為有風時,風吹動旗子,旗子才會飄起來。所以畫飄動的旗子,就畫出了風。

板書:旗子飄

⑵陳丹:

句子:“只見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p>

體會:風把小樹吹彎了,彎彎的小樹就表示有風。

板書:小樹彎

⑶宋濤:

句子:“他畫了幾片烏云,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說‘下雨了,風把雨絲吹斜了’?!?/p>

體會:斜斜的雨絲是因為有風吹。

板書:雨絲斜

⑷趙小藝:

句子:“風車在呼呼地轉?!?/p>

體會:風車轉動是因為風吹,畫出了轉動的風車就表示有風。

板書:風車轉

2、交流、討論:

通過對這三位小朋友畫風的學習,說說你們喜歡他們嗎?為什么?(三位小朋友善于觀察生活,遇到問題善于動腦筋。)

板書:敢想敢做,善于動腦。

3、現在呀,俺們要來展示你們朗讀課文的水平。誰想來展示呢?

⑴個別讀(分段朗讀)

⑵分角色朗讀課文(分小組朗讀)

4、剛才,同學們替課文當中的三個小朋友展示了畫風。現在阿,老師想讓你們也來展示一下你們自身是怎樣畫風的。不過,老師這一次要求你們展示的方法可有些特別,老師先不要你們說,也不要你們畫,而是讓你們把畫風的方法想一想,再寫下來。聽明白了嗎?

例:泛著波紋的湖水,放風箏的小孩,人頂風向前走。

四、小結

風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俺們可以用不同形式把它畫下來。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善于觀察事物,遇到問題要善于動腦筋,要敢于創(chuàng)新,向文中的三個小朋友學習,做個人見人愛的好小朋友。

五、板書設計

旗子飄

小樹彎敢想敢做

15、畫風雨絲斜善于動腦

風車轉

五、作業(yè)

1、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三個小朋友善于動腦的句子。

2、畫畫風,畫好后與同學交流。

二年級語文畫風教案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1、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3、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和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用具:實物投影、三個小朋友的頭像、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入課題

1、同學們喜歡猜謎嗎?老師出個謎大家猜猜:

耳聽嗚嗚叫,眼看樹枝搖,

要問他住哪,誰也不知道。

“他”是誰?(風)

2、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畫風》(板書課題),看到這題目你有話要說嗎?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感知,創(chuàng)設情境,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請同學們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弄清楚,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課文中的三個小主人公是誰,他們都想出了哪幾種畫風的好方法。

3、檢查初讀效果:貼出三個小朋友的頭像、他們的名字和三幅畫。結合課文幫助三個小朋友找到他們自己的名字,并說說三幅畫分別是誰畫的?為什么?

三、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識字

1、找三名同學分別戴三個小主人公的頭飾,手拿帶有名字的卡片。號召學生和他們三個做朋友,與他們三個打招呼,作簡要的自我介紹。(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過程中就會認識“宋、濤、陳、丹、趙、藝”六個字了。)

例如:宋濤、陳丹、趙小藝,你們好!我叫_×,很想和你們做朋友。

2、想一想、找一找:“宋、濤、陳、丹、趙、藝”這幾個字在我們身邊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現了?

3、用減一減的辦法識字:濕—顯

4、檢查識字效果:在游戲中繼續(xù)鞏固生字。

四、再讀課文,糾正字音。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注意語氣,語調。

2、自由組合。分角色練習朗讀。

五、指導寫字

1、出示漢字,引導觀察。注意每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逐個范寫,落到實處。學生認真觀察老師范寫,指出不足,老師逐步完善。

3、學生試寫,感悟交流。學生先描紅,再試寫,并且圈出自己寫得滿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學習。老師深入學生中間,挑選典型性作業(yè)用實物投影展示并評析。

六、課堂延伸

在大自然中不只有風看不見,摸不著,不能直接畫出來,還有聲音、氣味,但他們都可以通過畫與他們有關的事物表現出來。如果由你來畫,你會畫什么?讓我們一起去觀察,看誰的收獲。

二年級語文畫風教案設計篇五

學習目標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能認識生字“宋、濤、陳、丹、趙、藝、顯”,會正確書寫“藝、濤”。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讀、議、畫中理解課文,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4、了解風是一種自然現象,學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觀察和發(fā)現。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法。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圖畫、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趣

1、板書:風,這是什么?齊讀“風”

哪些小朋友知道有關風是詩句?

指名說

2、關于風,你還知道哪些知識?

指名說

3、我們知道風聽得見,感受得到,可以唱一唱、寫一寫,那么風能畫嗎?

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是:畫風

齊讀課題

二、質疑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怎么畫風的?)

三、識字

1、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還請了3位新朋友,想認識一下沒?是誰呢?自己借助拼音讀準他們的名字。自讀,當小老師領讀。

2、出示沒有拼音的名字:沒有拼音的幫助,還能叫準他們的名字嗎?男女賽讀。

3、出示單獨的生字:這就是我們這一課的生字。

(1)讀給你的同桌聽,有困難的相互請教。

(2)怎么住這生字的?

讓陳的學生說怎樣記“陳”,想讓其他小朋友牢住你的姓嗎?這也是我們要會寫的字。請一個姓陳的學生說:要寫好這個字要注意什么?

還有哪些字和“陳”字一樣是左右結構,書寫后兩排生字。同桌相互欣賞。

其他字怎么記?

4、出示圖片和詞語:你們到底記住沒有,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

自讀,齊讀。課文里還藏著一個生字“顯”拼讀三遍,怎么記?

5、再讀一遍他們的名字。

四、學習課文

1、三個孩子怎么畫風的,課文給我們做了生動的描寫。

愿意把課文讀好嗎?你準備怎么讀好課文,給自己提要求。現在就按照自己要求自讀課文。

2、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你想讀哪幾個自然段?

指名分段接讀課文。評議。

3、課文講了3位小朋友干嘛?(畫風)剛才_提出他們是怎么畫風的,現在我們就一起老解決這個問題。請小朋友默讀課文,勾出他們畫風的方法。

指名說,順序可亂。

4、老師還把他們的畫帶來了,想看看嗎?出示圖:猜猜這是誰畫的?你是從哪個自然段知道的?

(1)指名讀

(2)你讀的時候心情怎么樣?(為什么高興?或你從他的朗讀中聽出他是怎樣的心情?)

(3)現在大家都來扮演_,把你們的高興、自豪,通過你們的朗讀讀給在座的所有老師聽,讀的時候還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和表情。

5、喜歡3個小朋友嗎?為什么?

小結:是呀,三位小朋友愛動腦筋,善于觀察,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風都畫出來了,真能干。

五、拓展

我們班的小朋友也很聰明,現在就把你們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么畫風的?

二年級語文畫風教案設計篇六

【設計理念】

1、“以人為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參與式學習方式。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

2、“以讀為本”,加強讀書實踐?!缎抡n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边@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表現_,所以教師要采取鼓勵機制,激發(fā)他們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熱情。通過以往的學習,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能利用拼音把課文讀通讀順,具有初步的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指導學生閱讀這篇課文,可讓學生在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中,去體會課文中三個孩子的思想,去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xié)作的精神,想出別的、更多的畫風的辦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由閱讀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2.通過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兒童豐富的想象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要勤于觀察生活,遇到問題要動腦筋,善于合作,敢于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2.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重點難點】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培養(yǎng)孩子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方法】

1.教法:因為這篇課文淺顯易懂,所以我選用“全放”的教學方法。教師以一個教練的身份給學生加油,并作適當的引導,學生通過動手畫,動口說,以及各種形式的讀,在畫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說中訓練語言,讀中積累知識,感悟情境。創(chuàng)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2.學法:本節(jié)課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引導學生運用畫、說、讀、悟的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能悟課文中的主要內容,而且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手段】

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素材。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巧設懸念:

1.猜謎語(云兒見它讓路,花兒見它點頭,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謎底:風)

橫卷形:設計意圖:用孩子們喜歡的謎語導入,使學生一開始就對風的特點有所分析和了解,孩子們喜歡謎語,猜謎語的過程會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對課文產生極大的興趣,對畫風產生很強的求知欲,從而為下面的學習做好良好的鋪墊。

2.板書課題(“風”能聽得見,感受得到,那它能畫出來嗎?今天這節(jié)課咱們就來學習《畫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電腦播放畫像(標出姓名的課文中的三個小朋友,認一認,讀一讀,去掉音節(jié)讀,開火車讀,組詞讀字,認識其中的六個生字)

2.認讀字詞(出示課件指名讀、組詞讀、齊讀)

橫卷形:設計意圖:用本課三個主人公的頭像導入,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在識記生字時,采用多種形式識字并檢查學生的識記生字情況。

3.播放課文朗讀,生跟讀并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讀感悟,指導朗讀:

1.默讀課文(三位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

(1)找出文中的有關語句畫一畫,讀一讀。

(指導讀:趙小藝說“我能”這句話時,應該是非常自信的語氣,語調比較高,聲音較大。宋濤說“是風,風把旗子吹得飄起來了”這句話時,應該用驚喜的語氣,大聲地說。)

(2)閉上眼睛想一想,三個小朋友畫的風都是什么樣的?

(播放電腦課件,讓學生給畫配上課文中的句子,讀一讀。)

2.分角色朗讀課文

(1)自由組合,分角色練習讀文(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2)小組推薦代表分角色朗讀

(3)評議。

(4)范讀(指導:“誰能畫風?”要讀出疑問的語所來?!帮L,看不見,摸不著,誰也畫不出來?!币梅浅?隙ǖ恼Z氣讀。)

3.練習說話:

風來了,

風把_____吹_____了,

風藏在__________里。

橫卷形: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是為了更好的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重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弊寣W生采用多種方式的讀,深入理解課文內容。說話練習既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做到語文課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綜合運用。

四、馳騁想像,描繪美景。

1.你們喜歡課文中的三個孩子嗎?為什么?

2.你們想畫風嗎?說一說怎么畫?

3.出示課件,了解生活中的風。

4.小組合作畫風,再寫一寫畫的什么?

5.展示評價作品。

橫卷形:設計意圖:為了拓寬學習空間,增強學生語文實踐活動的能力,讓學生畫風,把自己的奇思妙想繪出來。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運用于實踐。利用動口說,動手畫的環(huán)節(jié),在說中訓練語言,畫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造了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法的全過程。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培養(yǎng)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五、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的收獲可真多,既讀了課文,又學會了畫風希望你們也做個勤于觀察生活、遇到問題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六、布置作業(yè)(出示課件)

【板書設計】

旗子──飄

小樹──彎

雨絲──斜

風車──轉

二年級語文畫風教案設計篇七

教材簡說

“畫風”,這個題目引起了課本中的小朋友思考,也引起了我們的思考。風看不見,摸不著,怎么畫呢?課文中的三個小朋友一起畫畫,本來陳丹說:“風,看不見,摸不著,誰也畫不出來?!笨戳粟w小藝的畫后,陳丹卻說:“我也會畫風了?!比齻€好朋友互相啟發(fā),互相激勵,結果他們用不同的辦法畫出了風。

學生分析:

學生喜歡宋濤,因為他敢想。善于提出問題;我們也喜歡陳丹,她敢于修正自己的錯誤認識,善于向別人學習;學生更喜歡趙小藝,你瞧她,“眨眨眼睛,想了想”,她敢于迎接挑戰(zhàn),善于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讓我們的學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中,去體會課文中三個孩子的思想;去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xié)作的精神;想出別的、更多的畫風的辦法。

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了解風嗎?能說說你感受到的風嗎?有風的時候,會出現什么不同的景象呢?風是什么顏色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畫風》這個故事

二、識字

1、粘貼三個小朋友的頭像,說說他們的名字。學生讀課文找答案,教師在頭像旁寫上他們的名字。號召學生和他們三個做朋友,與他們三個打招呼,作簡要的自我介紹。例如,宋濤、陳丹、趙小藝,你們好!我叫_×,很想和你們做朋友。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過程中就會認識“宋、濤、陳、丹、趙、藝”六個生字了。

2、想一想、找一找:“宋、濤、陳、丹、趙、藝”這幾個字在我們身邊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現了。

3、用減一減的辦法識字:濕—顯

三、寫字指導。

(1)正確書寫。

不要多筆畫:“丹”字只有一點。“烏”字中間沒有點,加迠就成了“鳥”字。“絲”字上邊的兩絞絲沒有點。

不要少筆畫:“忽”字下面的三點,不能少?!罢!弊筮吺悄孔峙?,不能少一橫?!皾弊肿筮吶c,右下還有一點。

(2)美觀書寫。

觀察結構特點:如,“顯”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長;“忽、絲”二字上長下短。“桿、眨、濤”左窄右寬;“桿”左高右低,“眨、濤”左短右長。

比較借鑒:烏—鳥丹—舟濤—壽陳—凍

示范:“藝”字草字頭的橫宜略長,下面的“乙”字“折筆”應盡量向左邊斜,“彎”應寫平,“鉤”直上。

第二課時:

一、情景引入,巧設懸念

1、情景激趣。今天咱們一塊兒去“旅行”。去之前老師有一個要求,你們要根據老師的描述,把你們看到和聽到的用筆畫出來。

2、學生拿出紙筆作畫。請幾位學生上黑板作畫。

3、教師描述。今天天氣真好,藍藍的天上飄著朵朵白云。你們朝遠處看,那兒有一座青山,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房前屋后種著果樹,一條小溪從門前流過。趕快把這優(yōu)美的景色用畫筆畫下來。

4、學生邊聽邊根據自己的想象作畫。

5、教師繼續(xù)描述:你們聞到了嗎?沒有?趕快深呼吸,聞到了嗎?這是什么香味?你們聽到了嗎?遠處傳來了什么聲音?多好聽啊!趕快把這些讓人陶醉的香味和美妙的聲音畫下來。

6、學生質疑:聲音、氣味看不見,摸不著,怎么畫?

7、小結: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容易畫,那么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能不能畫呢?

二、質疑解難,探究學習

1、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讀書情況。你讀后知道了什么?想說些什么?

3、學生自由說,教師根據學生的`發(fā)言隨機播放電腦、課件。

(我知道紅旗在飄說明有風……教師播放紅旗飄動、風車轉動、雨絲斜斜等電腦動畫、課件。)

4、小結。紅旗在飄動、小樹彎彎腰、風車在轉動、雨絲斜斜,都是因為有風的緣故。風雖然不能直接畫出來,但可以通過畫與風有關的事物表現出來。

5、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為什么?

(我們喜歡這些小朋友,是因為他們愛動腦筋,遇到困難不退縮,積極思考。)

三、朗讀感悟,深入理解

1、自由組合,分角色練習朗讀。

2、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3、小組推薦代表朗讀。

4、評讀:用什么語氣?什么語調?

(提示:宋濤應該用疑問的語氣說“誰能畫風”這句話,而且說的時候心里應該很得意,因為他認為風是畫不出來的,他其實想為難一下陳丹和趙小藝。陳丹說“誰也畫不出來”這句話時,應該帶有為難的語氣。趙小藝說“我能”這句話時,應該是非常自信的語氣,語調比較高,聲音較大。宋濤說“是風,風把旗子吹得飄起來了”這句話時,應該用驚喜的語氣,大聲地說,因為他是受到小藝的啟發(fā)突然明白原來風是可以這樣畫的,所以他非常高興。)

5、表演示范朗讀。

(四)馳騁想象,描繪美景

1、展示刮風圖,感受風的魅力。

2、動手畫風,展示學生畫風的作品。

3、啟發(fā)想象:聲音、氣味與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們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如果由你來畫聲音、氣味,你會畫什么?請你們把自己的奇思異想用五彩畫筆描繪出來。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00098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