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積的近似數教學反思篇一
“商的近似數”這一內容主要讓學生經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數的過程,體驗遷移應用的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良好習慣。本節(jié)課我從生活的“真實”入手,從自然引入,還情境為生活本來的面貌,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自由表達的空間,讓學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實化的情境中體驗、感悟數學知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時,對教材進行處理,我有意識地開發(fā)生活資源。首先我講述生活中的實例,當我剛想提出要求時,發(fā)現有的學生已經做了起來。我并沒有阻止,而是繼續(xù)讓學生在計算中發(fā)現問題。算了一會后,發(fā)現有的學生抓耳撓腮,有的學生小聲的嘀咕,還有的干脆停下了筆看同桌的。當問題產生以后,解決問題便成為了學生學習的目標。但由于我沒有提供解決問題的統(tǒng)一方法,學生缺少了模仿和依賴的基礎,整個探究空間也有了較大的自由度。學生既可以結合已經有的知識經驗解決這一問題,也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方法來解決,在解決問題中體現了策略的多樣性。
舉出生活實例后,我出示例6:爸爸給王鵬新買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是12個,這筒羽毛球是19.4元,買一個大約要多少錢?并以自學的方式引出數學問題,營造一種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氛圍,使其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學生自學完畢,我問:“實際計算錢數時,通常只算到‘分’,應該保留幾位小數?除的時候應該怎么辦?(生:應該保留兩位小數,只要算出三位小數,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數。)聽后,同學們都明白了保留兩位小數的道理,使學生學會了根據實際生活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數。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問題,合作學習,讓學生經歷求商的近似數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讓他們嘗到自學的成果。
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于生活,學以致用。因此,在設計練習時,我設計了一系列與生活相關的題目,使學生體會點到“求商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用處,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解決問題的策略也就因真實的生活變得豐富多樣,讓學生拓展思維得到發(fā)展。
回顧這一節(jié)課,也存在一些不足:本以為求近似數是教學難點, 所以在新授前安排了大量相關知識的復習. 但在實際教學中才發(fā)現計算才是真正的教學難點,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多加強計算能力的訓練,充分調動學生對計算的興趣,做到“細心精準”。
積的近似數教學反思篇二
本節(jié)課教學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教材以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為素材,設計了三個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探索。先通過例1,引導學生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1.496精確到十分位,再通過例2,引導學生用同樣大方法把1.496精確到百分位,然后引導學生比較上面求出的兩個近似數,理解保留的小數位數越多,求出的近似數越精確。教材安排“試一試”與例題不同的是,這里取近似數的過程中需要把百分位舍去。并引導學生總結和歸納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
教學中引入生活實例,通過探究、互動、總結、歸納等活動,讓學生掌握求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要注意結合具體情境求小數近似數,讓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難點:理解保留的小數位數越多,求出的近似值越精確。
目標預設:1、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2.使學生初步了解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時表示的精確程度,理解求得一個小數的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
3、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數學的文化價值。
學生經驗:學生已經掌握了把大數目改寫成整萬、整億數和整數近似數的知識,為本節(jié)課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奠定了基礎。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學生回答后,問這個數據是怎么得到的?
今天我們學了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之后,你就會解決生活中這類現象了。(出示課題)
1.把下面的敘述換一種說法:
(1)1999年全國有小學生145371600人。也可以說:1999年全國大約有小學生(萬)人。
(2)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鐘299800千米。也可以說:光的傳播速度大約是每秒鐘(萬)千米。
(1)獨立完成。
(2)校對答案。
(3)說說求近似數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板書:求近似數一般用四舍五入法
(一)、出示例題:
例1.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大約是1.496億千米。
接著明確要求:
精確到十分位是多少億千米?
精確到百分位是多少億千米?
精確到整數是多少億千米?
然后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發(fā)表意見,說出結果及想法。
1、精確到十分位
思考:精確到十分位就是要保留幾位小數?
(1)學生獨立探索。
(2)小組交流。
(3)反饋:要保留一位小數,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數,要看百分位上的數。百分位上的9滿5,進一。
1.496億千米≈1.5億千米
講解:精確到十分位,就是保留一位小數。
2、精確到百分位
(1)獨立完成
(2)組織交流。
精確到百分位就是要保留兩位小數,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數,要看千分位上的數。千分位上的6,省略尾數后向百分位進1。百分位上9+1=10,滿十又要向前一位進一。
1.496億千米≈1.50億千米
問:近似數1.50末尾的0能去掉,為什么?
學生討論:明確:不能去掉,去掉就不符合要求了。
教師總結:0不能去掉,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3、比較精確度。
問:1.5和1.50哪個更精確?
學生討論后匯報想法。
想法1:1.5是精確到十分位的結果,1.50是精確到百分位的結果,所以1.50比1.5更精確。所以1.50末尾的0不能去掉。
想法2:近似值是1.5的兩位小數在1.45-1.54之間,而近似值是1.50的三位小數在1.495-1.504的范圍更大,所以1.50比1.5更精確。
4、精確到整數
(1)獨立完成
(2)組織交流。
精確到整數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數,要看十分位上的數。十分位上的4,
省略小數點后的尾數。
5、教學“試一試”
學生獨立解決,集體訂正。
引導學生比較與剛才例題的區(qū)別,進一步明確什么時候應四舍,什么時候應五入。
(二)小結:
教師提出問題:求小數近似數應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知道: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要注意兩點:
(1)要根據題目的要求取近似值,
如果要保留整數,就要看十分位是幾;要保留一位小數,就看百分位是幾……然后按“四舍五入法”決定是舍還是入。
(2)取近似值時,在保留的小數位里,小數末一位或幾位是0的,0應當保留,不能丟掉。
(三)、教學“練一練”
學生獨立解決,集體訂正。
電評時引導學生在兩方面進行比較:
(1)按不同精確要求求近似數的比較。
(2)取一個數的近似數與把一個數改寫
成以“萬”或“億”作單位的小數的方法的比較。
第二小題練習完畢后,再要求學生把改寫后的小數和求出的近似數分別放入原來的語言環(huán)境中讀一讀、比一比,體會到用“萬”作單位的小數及其近似數的應用價值。
1.填空:
2.判斷題(用手勢表示“√”或“×”)
①3.97精確到十分位是4.0。()
②把9.996精確到百分位是10.00。()
③8和8.0的大小相等,它們的精確度也相同。()
④在表示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0應該去掉。()
3.“練習七”第五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教師檢查反饋。
說明:把王強身高精確到百分位,體重精確到個位,讓學生體會到實際應用中要根據需要來確定近似數的精確程度。
4、“練習七”第6題。
(1)組織學生觀察、比較,說說哪組的兩個數是等值。哪組的兩個數是近似。
(2)獨立填寫后再組織匯報交流。
5、“練習七”第7~8題。
學生獨立審題并解答。
6、解決前面的問題。在實際生活中,9.547元≈()元
5.小數的近似數在我們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請同學們課余留心觀察,看什么地方有了小數近似數,下節(jié)課來大家交流。
“練習七”第4題。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獲?還有什么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地方嗎?
1、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沒有探索就沒有數學的發(fā)展。課始,先讓學生明確探索的目標,給學生以思維的方向。課中,引導學生從求整數的近似數遷移至小數,使學生的探索思維多角度、多層次展開,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從而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2、新課程注重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我認為在特定的課堂時空中,要讓沒有多少探索經驗和能力貯備的學生完全自主地“找”出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也實在有些勉為其難。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注意適度地加以引導,做到了放得“開”,收得“攏”;放得適度,收得自然。
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同時有效地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
積的近似數教學反思篇三
1.復習億以內數的改寫和求近似數。首先讓學生舉例說出一個含有兩級的大數,其他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寫出來,一生板演。根據學生舉得例子要求將整萬的數改寫成“萬”做單位的數,將不是整萬的數,用“四舍五入”法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重點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改寫和求近似數的方法。
2.“你能舉例含有三級的大數嗎?”老師的這個問題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大家爭先舉例,板書呈現出來。
總之,學生自己能學會的知識,老師絕不包辦代替,給學生留有空間,鼓勵他們大膽嘗試,利用已有的知識和學習方法自主探索,解決新的問題,提高數學能力。
積的近似數教學反思篇四
《近似數》教學反思,今天區(qū)進修到我校進行調研聽課,我上了一節(jié)數學課《近似數》。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理解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教材對此知識內容的呈現形式分2部分出現,第一部分內容讓學生體會到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遇到和使用近似數,以“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和使用近似數,你注意過嗎”的提問形式呈現了學生例舉自己所接觸過的近似數。第二部分內容是讓學生了解“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體會到取近似值精確到某一位時,只要看他后一位數字用“四舍五入”即可。教材以“填一填、說一說”的形式出示了例題——某市在校學生今年共植樹148264棵,根據 “四舍五入”到不同的數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的要求求出148264的近似數。
數學教研員李老師聽了這節(jié)課。課后李老師對這節(jié)課進行了點評: 這節(jié)課上得非常成功,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非常好,每一個教學活動的安排都帶有一個明確的目的性,體現了在老師的引導下完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理念,層次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重點突出。一番中肯之后,李老師提出了幾點很有價值的建議。
①在課堂上老師要多提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要結合孩子們已有的
③ 課堂上老師的評價很重要,尤其是對學生出現的錯誤答案老師要委婉的點評,讓孩子感到雖然自己的想法錯了,但自己積極動腦思考的行為卻得到了老師的認同,同樣值得高興,會繼續(xù)積極主動參加后面的學習。課堂上對于學生出現回答錯誤時我評價的語氣較直白生硬:“你說錯了。”這樣的評價很容易傷到孩子的自尊心,打擊學習自信心,不愿思考了。
很高興李老師能給予這樣的點評,在今后的教學中再接再厲,讓我的課堂無懈可擊。
積的近似數教學反思篇五
在學生學習了,萬以內數的認識后,安排學習認識近似數,出現兩幅情境圖:(1)育英小學有1506人,約是1500人,(2)新長鎮(zhèn)有9992人,約是 10000人。從而自然引出1500是1506的近似數,10000是9992的近似數。要求學生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如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我通過讓學生觀察兩組數的特點,在小組內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鼓勵他們自己去發(fā)現,求一個數的近似數的方法,讓學生們把自己個性化的想法說出來,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并引導學生討論:準確數和近似數哪個更容易記住?你還能舉出近似數的例子嗎?從而明確近似數與準確數這兩類數的特點,加深對近似數意義的理解。結合生活實際,舉出生活中的近似數,讓學生體會到近似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課堂上,學生沒有知識積累,這以前他們沒接觸過數字估算,根本不會估算,當然也不可能有不同的策略|||交流;當要求舉生活中的近似數的例子時,學生沒有生活積累,舉不出生活中估算的例子,我覺得一是學生沒有仔細觀察生活,另外也是學生的估算經歷少;在作業(yè)中,求近似數也是出現了不少問題,有的亂估,有的離準確數太遠,還有一些學生不會做題,我覺得他們是沒有找到做題的方法。
1、如果所要估算的數最高位是百位就看個位。
例如:506、217、428、734、962等就看個位,個位小于14的數就直接寫0,十位、百位的數不變。如 734≈730,962≈960,如果個位是59的數,就在十位上加1,個位變0。如,506≈510、217≈220、428≈430。
2、如果最高位是千位就看十位。
十位是14就把十位和個位都寫成0,百位、千位不變。例如:7046≈7000、 1837≈1800。如果十位是59就把十位、個位寫成0,在百位上加1,千位再隨百位變化而變化。例如:6080≈6100、9960≈10000。
總之,學生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長期的潛移默化地滲透,需要教師每堂課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當學生將估算內化成一種自覺意識,才會迸發(fā)出許多有價值的、創(chuàng)造性的估算方法,學生的估算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
積的近似數教學反思篇六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求整數的近似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數。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保留整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的含義。教學難點是近似數的連續(xù)進位問題。
1.復舊引新,溝通前后知識間的聯系。課始出示:把下面各數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它們的近似數986413 35628 65214 90088 ,目的是讓學生溫故而知新,減少學習中的盲目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聯系生活實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結合主題圖,創(chuàng)設了鄰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測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課,使學生看到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鞏固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出把4、85元精確到元、精確到角分別是多少錢,這樣把學習的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知識還原與生活,應用與生活。
3.深刻體會保留保留幾位小數的含義。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到保留一位小數就是精確到十分位;保留兩位小數就是精確到百分位;保留整數就是精確到十分位。
4.重點比較2.5和2.50的區(qū)別。通過在數軸上的取值范圍,使學生體會到2.5的取值范圍在2.45~2.54,2.50的取值范圍在2.495~2.504,雖然大小相等,但是精確度不一樣,2.5表示精確到十分位,2.50表示精確到百分位。
1.學生對于保留整數就是看十分位上的數是否滿5,但對于精確到十分位就是保留整數的逆向理解有些困難。
2.對于典型題中形如9.956保留整數、保留一位小數,學生還是存在不知如何進位的問題。
1.加強保留整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兩位小數的含義的逆向理解,使學生深刻體會保留幾位小數的含義。
2.加強典型易錯題的練習,消除學習中易出錯、易混淆的問題。
積的近似數教學反思篇七
《用四舍五入法把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這節(jié)課并不簡單。學生既要學會四舍五入法,又要學會用四舍五入法對數進行改寫,而且還并非僅僅是課題中所寫的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還需要根據要求改寫成以“千”、“百”等作單位的數。而教材的編排意圖顯然是充分利用學生前面學過的把整萬的數改寫成“萬”作單位的數的經驗,力圖讓學生經歷先把一個大數用四舍五入法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出近似的整萬數,再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的過程。顯然,前面的過程是關鍵。而四舍五入法,四舍比較簡單,難的是五入。
從課堂反應及學生的作業(yè)批改來看,學生對這一課的掌握情況很不好,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反思學生出現的問題,我覺得是因為我的教學不夠嚴謹、細致,才導致問題的面這么多而廣。
原因一、 沒有激發(fā)部分學生的興趣
原因二、 上課內容比較抽象,后進生難以理解,故此沒能投入學習互動中來。
改進后,二次教學設計。
汽車價格是193500元,558800,( ),( )
理清幾個概念。
2、“省略”是什么意思?是像語文里講的一樣直接省略不寫嗎?(區(qū)別語數中“省略”一詞概念的不同)
5、拓展:怎么改變這個價格,使它能約等于55萬?
生2:萬位上改成4,千位上改成5、6、7、8、9。
小結:約等于55萬的數,最大的是四舍得到的554999,最小的是五入得到的545000。
6、完成作業(yè)本第6頁第5題。
7、完成練習二。
一步一步地使學生明白“把12756省略萬位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就是把1后面的尾數都去掉,并寫0占位,寫成10000,但是題目要的是“萬”做單位,所以還要把10000改寫成1萬。這樣就使得學生對求近似數的每一步的用意都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通過這節(jié)課的反思,我認識到教學一定要順應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過程來進行,每一步的設計一定要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從教學的重難點來分析。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僅苦的是學生,害的是學生,其實受害最大是老師,因為課后你得利用更多的時間來輔導那些知識上有缺漏的學生。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00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