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白x”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10000字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1000字篇一
在教育里,愛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愛是萬萬不能的,愛流淌在李老師的字里行間。他整整一個月給一個學生每天煮一個雞蛋;背著學生去醫(yī)院在醫(yī)院里陪護;給學生送生日禮物……愛有是相互的,李老師發(fā)自肺腑的愛不求回報,但孩子們卻經(jīng)?!懊孛苄袆印苯o他驚喜,在李老師住院的時候,大家集體來看他;在李老師不在家的情況下,還愛屋及烏給他剛生過孩子的愛人送雞蛋;全班同學給秘密給他準備生日禮物……李鎮(zhèn)西老師向我們詮釋了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愛,請深愛!
李老師還是有教育智慧的。讓我們頗為頭疼的“后進生”,在李老師那里卻迎刃而解。他認為“后進生”教育指導思想應該是科學、民主與個性,要用心靈贏得心靈,把教育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不以分數(shù)論英雄;應該把更多的關注投向他們,分析“后進生”家庭、學校及個人等方面的原因后進而去尋找辦法。
培養(yǎng)優(yōu)等生李老師的方法也頗值得學習,李老師眼里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才是優(yōu)生,對優(yōu)生不能只注重分數(shù),更要關注他們的思想和人格;優(yōu)生培養(yǎng)有六大方法:樹立志向、認識自己、保持童心、超越自我、訓練“受挫”心理、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李老師的教育智慧對于我們普通老師來說具有極強的借鑒性和可操作性。
李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又是深遠的。學生畢業(yè)后給他的信中說:“李老師,您放心,不管以后怎樣,我永遠會做一個正直的人,至少不能有愧于自己的良心”;還有學生在他的影響下也成為了教師;還有一些人因為報紙等媒體認識了李老師,向他寫信求助,李老師悉心回信開導談心……“父母愛之則為之計深遠”,李老師為他接觸到的每個孩子負責,為之計深遠,在學生心里,無論走到哪里,李老師也早已是他們內(nèi)心牽掛的家人。
讀完李老師的著作后,為他源源不斷的愛的能量、歷久彌新的教育火花,深深折服。李老師給孩子們上的不僅僅是學校一堂堂的課,更是點燃了孩子們?nèi)松飞嫌啦粶绲闹该鳠簟?/p>
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始于愛心,卻不止于教育。向李老師學習!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10000字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1000字篇二
一次上圖書館借書,無意中看見了李鎮(zhèn)西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我借回家后經(jīng)過幾天的閱讀,我真是感受頗多,受益匪淺。在閱讀期間,我數(shù)次流下眼淚。我從中感到了一位有愛心、童心、真心、信心的教師。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是著名教育家李鎮(zhèn)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記的形式敘述了李鎮(zhèn)西教書育人的感人故事。李鎮(zhèn)西對學生真摯的愛,學生對李老師愛的回報,讓成千上萬的讀者——教授、學者、學生及其家長感動流淚。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從七個方面介紹了李老師與學生的一些感人的故事。分別是一、愛心與童心——我和學生的感情故事。二、與玩童打交道——后進生的轉化。三、鍛造卓越人格——優(yōu)秀生的培養(yǎng)。四、回答心靈的呼喚——青春期教育的嘗試。五、沉重的思考——有一位女學生自殺引發(fā)的德育剖析。六、生死兩地書——和遠方以群眾學生的通信。七、“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薄龑W生關注周圍的人。
我從這本書中得到了最重要的啟示,首先是認清自己的教育活動的目標,不是一張張的成績單,不是一堆分數(shù),而是活生生的人,是要在學校里通過讀書獲得一定的知識,而且在學校中獲得將來發(fā)展所需要的各種能力。其次是我感受的是李老師對學生的一腔愛心。愛他們才能是是從學生的角度考慮,才能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才能和他們真正心貼心的進行交流。他才成為了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朋友。正因為李老師知學生的心,他才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在他和學生之間,我們看不見有什么“代溝”。我覺得只有這樣的老師才是我們現(xiàn)代需要的老師。我們都應積極向李老師學習。
書中的許多話現(xiàn)在讓我記憶猶新,比如那句“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弊鲆粋€好孩子,讓家長幸福;做一個好學生,讓老師幸福;做一個好伙伴,讓同學幸福;做一個好少年,讓社會幸福;做一個好校長,讓師生幸福;做一名好公民,讓祖國幸福。
對于“后進生的轉化”是每一位老師頭疼的事情。而通過閱讀《愛心與教育》這本書后,我了解到許多的方法,但不論是哪種方法,都離不開六個字——民主、科學、個性。首先“后進生教育要民主:用心靈贏得心靈”。作為真誠的民主教育,用心靈贏得心靈,不只是教育的條件,更是教育本身。當我們自然而然地走進“后進學生”的心靈,二他們也樂于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其次“后進生教育要科學:把教育主動權交給學生”。把教育主動權教給后進生,讓他們在自我教育的同時又接受集體的監(jiān)督,既允許其反復,又鼓勵其進步,這最能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科學。最后“后進生教育要個性:不以分數(shù)論英雄”。
我想如果我們都能向李老師一樣用真心、愛心對待我們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向李老師一樣多多專研教學、專研學生,我們的教育一定成功。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10000字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1000字篇三
在《游子吟》一詩中,媽媽對遠方游子那種深切的愛,早已寄予了一針一線之中。其實,和媽媽一樣,天下老師也都深愛著每一個學子,我們的寸草心,無需學生的回報,我們只希望教出來的學生一生內(nèi)心有光,可以在成年之后,成為社會的棟梁。沒有愛的老師,教不出有愛的孩子。
在李鎮(zhèn)西撰寫的《愛心與教育》一書中,我體會到了李老師猶如慈母般對孩子們那種無私奉獻的師愛,李老師將自己教育的歷程付諸于筆端,活靈活現(xiàn)的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個精彩的教育故事。他的教育故事平實動人,和我們的教育生活息息相關,每讀一次,心里就感動一次。同為教育人,我的心亦等同于李鎮(zhèn)西老師的心,我們都希望能成為一個個學生前行的明燈,照亮他們成長的行程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涉及了很多個教育方面的問題,其中也有讓人感到沉重的部分。其實,我們教師,有時候就像是醫(yī)院里持有手術刀的醫(yī)生,必須要敢于剖開某些孩子“流膿的創(chuàng)口”,去做他們根子上的“清創(chuàng)者”,孩子們才能在物欲橫流的時代里重回正軌。這本書里有李鎮(zhèn)西老師和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也有他對教育的一些反思與建議。我讀李老師這本書,內(nèi)心總會蕩起諸多思緒,我也在反思自己,反思自己這些年在初中教育過程中所用的教育策略以及和學生們溝通、交流的方式。?
我覺得,老師心中有愛是做好教育的基石。這個世界都在說愛,但愛到底是什么?在我認為,愛就是包容、理解、接納、寬宥。初中時期的青少年,正處于青春期,他們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所追求的風格。即使我們老師不認同孩子們的某些方面,但我們要給予接納和尊重,時代在變,少年也在變。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學生都乖巧、聽話,他們身上的不完美部分,即使我們要學著接納甚至去了解的部分。愛,肯定不是苛責、批判,即使是后進生,也沒有人愿意將自己和老師的關系建立在疏離之上,后進生只是學習不好,不代表一無是處,我們要善于用心中的愛,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接納他們的不同之處。
關注可以得到溫暖的回贈。青少年心思細膩,有自己的感受。他們有時候需要有人去讀懂他們,聽懂他們。做為他們的老師,我們要多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不要將關注點止步于孩子們的成績,那樣會顯得老師特別功利。人都是情感動物,只有真實的情感交流,才能擦出火花。有些孩子因為家庭問題染上了不良習慣,有些孩子因為某些問題會對人生產(chǎn)生困惑。我們不妨多給學生們一些關注,嘗試著去讀懂他們,理解他們,關懷他們,這樣,他們的心門會容易對我們敞開。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天生就是差生,天生就喜歡調(diào)皮搗蛋,做孩子們的老師,能給予的就多給予一些,施比受,更讓人快樂。老師眼里沒有“問題學生”,學生眼里也就不存在“問題老師”,愛是相互的,有寸草心,就有三春暉。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10000字 愛心與教育讀后感1000字篇四
讀完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我最大感受是崇敬,李老師的教育智慧、愛心令我折服。
李鎮(zhèn)西老師教育智慧令我折服。讀《愛心與教育》,常常被李老師的一些別出心裁的教育設計、教育藝術所折服。他對頑童的轉化與優(yōu)秀學生的培養(yǎng)與提高上他獨到的一套。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好的教師,就是在他責備學生、表現(xiàn)對學生的不滿、發(fā)泄自己的憤怒(教師也有有權發(fā)泄他的憤怒,任何一個有涵養(yǎng)的、受過教育的人也在所難免)的時候,他也時刻記著:不能讓兒童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滅”。他寫“家校聯(lián)系本”、填“報喜單”、游玩、集體評議、每日九問、寫“靈魂的搏斗”、學生作文表揚、推薦好書等,所有這些都是李老師教育智慧的表現(xiàn)。他的這些做法,時時處處體現(xiàn)了一個名師的高明,他總是以自己特別的方式來啟迪學生的心靈,來走進學生的心靈。
李鎮(zhèn)西老師對學生愛的真摯令我折服。李老師說:“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薄拔覀儗W生的愛,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更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應是發(fā)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睂W生汪斌的父親執(zhí)意留下一筐雞蛋感謝李老師對兒子的關愛,李老師每天用小煤油爐煮上一個雞蛋給汪斌送去。家境困難而品學兼優(yōu)的寧瑋善良節(jié)儉,李老師送錢給她補充營養(yǎng)。在高考以幾分之差落榜后,寧瑋情緒波動很大,李老師一直鼓勵她,八年如一日的通信,電話聯(lián)絡,成為寧瑋成功人生的最大動力。父親病逝,家庭欠債的伍建有了輟學的念頭,李老師支持同學們給他捐款捐物。假期,李老師帶著學生步行三十多里山路,來到伍建勞作的田頭。齊聲大喊:“伍—建—你—好!”伍建淚水長流。李老師教育“后進生”萬同轉化的過程,更像一個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
相比于李鎮(zhèn)西老師,想想自己,真是慚愧。在對愛學生的理解和做法上,尤其是在轉化“后進生”上,自己是多么的膚淺和渺小。讀了這些書后,我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當學生犯錯時,我努力這樣做:首先,深呼吸,控制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生氣有害健康,也解決不了問題!”其次,心平氣和地了解學生犯錯的原因,和學生交流犯錯的原因,換個角度把自己當做孩子;想想自己小時侯的犯錯經(jīng)歷和當時的感受。最后,在學生確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后,再趁熱打鐵真誠、耐心地和他制定改錯目標。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得有細心與耐心的技巧:
“你今天的態(tài)度很真誠,我非常感動,如果你能讓我看到實際行動,我一定要在全班表揚你!”
“以后,你覺得自己該怎樣做,才不辜負老師對你的信任呢?”
“那我們一言為定!如果你有時忘記了,需不需要我提醒呢?”
經(jīng)過這樣細致耐心的溝通與交流,孩子們確實變化很大,進步了,自信了。這些都是智慧與愛心澆灌。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022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