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雪節(jié)氣日記篇一
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jié)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jié)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qū)傳統的節(jié)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jié)氣后,一些人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
孫思邈云:“安身之本,必資于食……不知食宜結,不足以生存也?!焙侠淼娘嬍常梢允谷松眢w強健、益壽延年,而飲食不當則是導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為避免血液黏稠,應多食保護心腦血管的食品,如丹參、山楂、黑木耳、西紅柿、芹菜、紅心蘿卜等。
適宜吃降血脂食品,如苦瓜、玉米、蕎麥、胡蘿卜等。這個季節(jié)宜吃溫補性食物和益腎食品。溫補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雞肉、狗肉、鹿茸等;益腎食品有以腰果、芡實、山藥熬的粥,栗子燉肉、白果燉雞、大骨頭湯、核桃等。另外,要多吃燉食和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
小雪節(jié)氣日記篇二
到了小雪,北方開始下起雪,細細綿綿,漫漫揚揚,安靜下了一夜后,在樹枝上積了一層薄薄的雪。北方從小雪開始,晝夜溫差便變得很大,夜里可能達到零下,白天可能零上幾度或是十幾度。
相比起來,南方就是比較暖和的了,溫度不會低于零度,也不會有飄雪,但南方清晨的霜,很美,很浪漫。早晨陽光剛醒,植物茂盛的葉子上鋪滿了薄薄一層霜,能看得清,一粒一粒很小。遠看啊,還真很像下雪的樣子,葉子上面雪白雪白的。近看呢,閃著金光,散發(fā)著太陽的溫暖。中午的太陽依舊很暖和。
北方,大多葉子凋零。但“東籬”卻“梅暗動”。梅花在初春開放,小雪時節(jié),開始快速生長,在寒冷中長出花苞,然后就是等待,等過嚴寒,便等到了春天美麗的綻放,其實小雪也是個生機勃勃的節(jié)氣。
說到節(jié)氣,就不得不說說美食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各個地方的人們也都開始準備著熱騰騰的過冬美食。南方尤其講究。
湖南一帶,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最早,糍粑是用來祭祀的,后來因圓圓的外形,大家有賦予了它圓滿的寓意。在東南地區(qū),糍粑又叫年糕,也是有著年豐壽高的美好寓意。在小雪前后,人們喜歡爆炒糍粑,粘粘的糯米漿倒在糍粑上面,金黃色的顏色,糯米的香味,彈潤的口感,一口咬下,暖意襲來,可謂是冬季佳品。
南方人這個時候也開始做臘味了。廣州人尤其鐘愛臘味,他們做臘味蘿卜糕,臘味煮香芋,很巧妙地把臘味和糕點融合在了一起。我每次看到餐桌上的臘味,都會意識到冬天的到來,感受到暖意,也覺得那喜氣洋洋的“年”也快到來了。
一年二十四個節(jié)氣,唯獨小雪最為神奇,它帶來了寒冬,也帶來了暖意,它帶著南北方的差異。看,多神奇。南夏溫存,北冬雪飛。
小雪節(jié)氣日記篇三
冬天的第一場雪,總是讓人很興奮。孩子們追著雪亂跑,伸著手,等雪落在掌心,可是還沒來得及看清它的樣子,就化了。
狗也高興,跟在孩子們的后面,使勁地搖尾巴,跳著,汪汪直叫。只有貓是安靜的,蹲在屋檐的底下,無聲地打量著亂紛紛的雪,一動不動,顯得十分的矜持??墒悄闳绻拷稽c,就會看到它的眼睛隨著雪花在轉動,仿佛在等待時機,猛然伸出爪子,摘一片的。“小雪”時節(jié)的雪,落地即化,積不住。大人們根本就不在意它,連帽子都不帶,該做什么就做什么,腌菜、打糍粑、釀酒、給每扇門掛起厚厚的棉簾……“小雪”前一天,幾乎所有的人家,都把地里的大青菜鏟了起來,洗得干干凈凈,掛在院子外面的竹籬笆上。只是晾一晾,并不要曬得多干。到了“小雪”這一天,就要一棵棵收起來,用大竹筐挑到廚房?!墩嬷葜裰υ~引》上說:“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腌寒菜要一只一人高的大缸。在缸里鋪一層青菜,碼一層鹽,裝到滿滿一缸了,人站上去踩實。先拿塊木板蓋住菜,兩個人踏上去。是年輕的夫婦,不覺得累,手牽著手,哼著曲子,晃蕩著、搖擺著,節(jié)奏分明,舞蹈一般。
等壓得實了,人跳出來,再抬一塊大石頭重重地壓在上面。“寒菜”就算腌好了。
小雪除了腌寒菜,還要打糍粑。
打糍粑的場面是壯觀而有詩意的。選上好的糯米,洗得干凈了,濾了水,放到木甄里蒸。不能蒸過了,九分熟就行。起鍋要兩條壯漢,兩旁提著木甄的耳朵,飛一般跑出去,兜頭倒進老銀杏下的大石臼里。倒下去,立即就要用木棍春,要趁熱。要選光光滑滑的棗木棍,粗細正好一握,這樣的棍子趁手,使得上勁。柞的時候,棍子要舉過頭頂,“酶”的一聲,一棍狠狠柞下去。柞下去,不能停,立刻就要拔出來,慢半拍,就會被翁糊糊的糯米粘住。
打糍粑的兩個人要配合得好。先是你一柞,我一柞,柞柞都要打在同一個地方。打過一陣子了,就要二人柞,一人翻。時機和分寸都要自己把握,相機行事,不能提前商量。糯米飯要被柞春得砧稠了,變成糯泥,用棍子挑起來,挑得很高,也不斷,這才算好。
女子們早已在一排長凳上坐著,說笑著,等著糯泥放到長長的案板上。她們的手上粘了蜂蠟或者抹了茶油,案板上也灑了米粉,糯泥剛堆放過來,她們就飛快地把糯泥揪成一只一只的小團。小團經過一番搓揉,用木板壓一壓,立即便成了光滑精美的糍粑。
小雪,是游子思鄉(xiāng)的日子。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03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