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技巧和方法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案例(實用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5:25:46
最新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技巧和方法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案例(實用五篇)
時間:2023-06-06 15:25:46     小編:zdfb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技巧和方法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案例篇一

班主任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這是班主任和家長都需要了解和解決的問題,那么問題來了,應(yīng)該如何去做呢?為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班主任和家長溝通信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班主任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不僅是學校問題,更是一個亟需解決的社會問題。

首先,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網(wǎng)絡(luò)和現(xiàn)代通訊技術(shù)手段無限拓展了學生的社會空間,學生自由支配的機會和可能性越來越多,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對學生的可控信息在其全部信息中的比重在下降,這對學校教育構(gòu)成了極其嚴峻的挑戰(zhàn),學校與家長協(xié)同實現(xiàn)有效溝通,加強合作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需要和迫切。

還有,教育理念的發(fā)展變化,人們越來越意識到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整體,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在這個整體中相互依賴、相互作用,分別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體角色,班主任如何與家長取得有效溝通,已不僅僅是學校問題,更是一個亟需解決的社會問題。

1、班主任要尊重家長,打好與家長溝通的基礎(chǔ)。尊重學生家長是班主任與家長取得有下溝通的首要條件,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西鮑特(j·w·whibaut)和凱利(h·kelley)提出的社會互動理論(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認為,任何人際關(guān)系的本質(zhì)是互動,而互動的核心是相互依賴,社會學中將這種相互依賴稱之為“相倚”,應(yīng)該說,教師與家長的互動追求應(yīng)當是“彼此相倚”型的互動,因為在這種類型的互動中,才能真正凸現(xiàn)雙方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主動性。但是現(xiàn)實中的情況往往是,教師是互動的主動方,決定了互動的激起、進行和結(jié)束,而家長屬于被動方,總是被“牽著鼻子走”,因此尊重家長,讓家長在心理上取得與教師地位的平等,就為溝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尊重家長首先要禮貌待人,要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不論在任何情況請家長到校,應(yīng)主動給家長讓座、倒水,要有為人師表的風度和人格魅力。第二,尊重家長要有理智的情緒。對于犯錯誤的學生,要求學生家長到校時更應(yīng)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出現(xiàn)“愛屋及烏”的暈輪效應(yīng),本來是孩子的過錯,由于惱怒而把不滿發(fā)泄到家長的身上。第三,尊重家長要講求談話的方法和策略。盡可能先說、多說孩子的優(yōu)點,不應(yīng)該當著學生家長的面訓(xùn)斥他的孩子,不管怎么樣,聽別人訓(xùn)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上劝鸭议L叫出辦公室,在一個單獨的環(huán)境里向?qū)W生家長說明情況,形成一致意見。第四,尊重家長要虛心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現(xiàn)在的學生家長很多都有很高的學歷,有很高的認識水平和管理孩子的水平,如能經(jīng)常征求并尊重學生家長的意見,會讓家長覺得我們當班主任的比較民主、誠實可信,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長的聯(lián)系溝通。

2、班主任與家長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平臺:溝通是一種復(fù)雜的社會與心理現(xiàn)象,信任是合作的臺階,沒有高度的信任就不可能有非常成功的溝通。信任是班主任實現(xiàn)與學生家長良好溝通、開展合作的心理基礎(chǔ)。能使交談氣氛和諧一致,提高雙方的心理相容度。與家長談話,是教師和家長的雙邊活動,是語言、情感的雙向交流。家長的為人、閱歷、性格特征、心理因素等直接影響著談話效果。

班主任首先要設(shè)身處地的理解家長。因為我們是教師,我們的教育閱歷、方法、理智感等要比家長更高一點。理解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與我們“望生成才”的愿望是一致的,理解家長生活質(zhì)量、文化素質(zhì)及對教育的理解與看法與我們教師都是有偏差的,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入學校后不管不問,這也正是家長對教育的期望和對教師的尊重,他們受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的影響,相信學校相信教師,他們一致認為學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教師一定能有好多方法,教育好他們的孩子,他們不知道現(xiàn)代教育的多元性和復(fù)雜性,更不知道現(xiàn)代教育的統(tǒng)一性和互動性。有了這樣的心理前提,我們就會取得家長的理解從而達到溝通的可能。

班主任還要讓家長理解自己的誠懇的負責任的態(tài)度,就是要讓家長知道你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溝通的認真,而不是虛與委蛇。事前要對該學生的方方面面作充分的了解,包括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優(yōu)點和缺點,家庭基本情況以及你為這個學生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擬一個簡單的提綱,這樣做的一個好處是:你在與家長交流時,就能讓他感覺到你對他的孩子特別關(guān)心、重視,以及你工作細致、認真負責的好印象,家長也會提升其責任心;這樣從情感上容易迅速溝通。

常言說“人過一百,各色各樣”,交流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情而異。換言之,與不同的家長,在不同的情況下交流,需要有不同的方法策略。

①對于有教養(yǎng)的家庭,盡可能將學生的表現(xiàn)如實向家長反映,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充分肯定和采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并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同心協(xié)力,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②對于溺愛型的家庭,交談時,更應(yīng)先肯定學生的長處,對學生的良好表現(xiàn)予以真摯的贊賞和表揚,然后再適時指出學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使對方在心理上能接納你的意見。同時,也要用懇切的語言指出溺愛對孩子成長的危害,耐心熱情地幫助和說服家長采取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子女,啟發(fā)家長實事求是地反映學生的情況,千萬不要袒護自己的子女,因溺愛而隱瞞子女的過失。

③對于放任不管型的家庭,班主任在交談時要多報喜,少報憂,使學生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fā)展前途,激發(fā)家長對孩子的愛心與期望心理,改變對子女放任不管的態(tài)度,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對孩子的教育活動。同時,還要委婉地向家長指出放任不管對孩子的影響,使家長明白,孩子生長在一個缺乏愛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從而增強家長對子女的關(guān)心程度,加強家長與子女間的感情,為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合適的環(huán)境。

④對性格粗暴,剛愎自用、甚至蠻不講理的家長,要以冷對“熱”,以靜制動,以柔克剛。越是難以理喻,就越要堅持曉之以理;要做到先傾聽而后以動。要寬容、理解。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溝通形式的多樣化。

例如,用信函方式與學生家長及時溝通信息雖然非常費事,但也有其獨特的適用面,寫信適用于兩種情況:一是學生家長個性固執(zhí)或性情暴躁,與其交談,難以形成共識,容易引起負作用,而用聯(lián)系信指出問題,分析原因,提示方法,容易被學生家長接受,并觸發(fā)一些冷靜思考,從而改進教育孩子的方法。二是遇到不宜面談的問題。如學生有偷摸、早戀等行為,向家長面對面挑明,一則家長臉上無光、很尷尬,再則容易導(dǎo)致家長的過激行為,如打孩子。而通過家長聯(lián)系信,可以含蓄地指出學生在校內(nèi)外的有關(guān)表現(xiàn),分析問題的嚴重性,引起家長的警覺和重視。

1、克服互相埋怨情緒。在面對后進生的時候,教師與家長間易互相埋怨,一方怨老師不會教,一方怨家長不會養(yǎng)。這樣,導(dǎo)致雙方產(chǎn)生對立情緒。班主任老師在與家長交流時,要具體分析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解決辦法,防止只“揭短”“告狀”的現(xiàn)象。

2、避免傷害家長的感情。班主任往往對喜歡的學生大力表揚,而對一些不稱心的學生指責有加,在家長面前大力批評,好事沒一份,壞事份份有。這樣,導(dǎo)致家長感情受到了傷害,遷怒于孩子。結(jié)果造成學生家長怕見老師,于是影響了家校的聯(lián)系。因此,在與家長交往中,教師要客觀對待學生的錯誤,以商量的口氣與家長共商教育方法。

3、正確評價學生。教師與學生家長的接觸,往往離不開評論學生。這時,首先要了解家長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先請家長談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隨后班主任才談學生在校表現(xiàn),這樣避免家長由于學生在校出現(xiàn)問題產(chǎn)生心理壓力,搞僵關(guān)系。其次要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不能好的都好,壞的全壞。應(yīng)讓家長聽到教師的肺腑之言,使其產(chǎn)生與班主任共同教育學生的愿望。教師與家長談話時,千萬要避免只“告狀”,除將孩子的問題告訴家長,對孩子的進步也要實事求是地談。在談孩子的缺點時,教師還應(yīng)主動、坦誠地檢視自身在工作中的失誤,商討糾正、改進的措施。讓家長覺得你是在真心實意地愛護他們的孩子,從而接受你的意見并積極合作。

總而言之,班主任是連結(jié)、協(xié)調(diào)家校關(guān)系的紐帶,同家長的交往是班主任工作中不能輕視的問題。因此,班主任應(yīng)學會與家長交流溝通,才能共同教育好學生,完成各項教育任務(wù)。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技巧和方法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案例篇二

白駒過隙,一轉(zhuǎn)眼兩年過去了。往事的每個片段不時沖擊著我的思緒,留給我許多感動的余味:學生的改變、進步、成長就是為人師的幸福與成功。

還記得兩年前剛接手初一(6)班時,班上有個叫余志灝的男生。老師和同學們常向我提及他的種種“劣跡”,經(jīng)常不交作業(yè),即使交了,也是馬虎應(yīng)付,書寫潦草。紀律性更差,不但課后喜歡追逐打鬧,課堂上也經(jīng)常搗亂,影響別人學習。

有一天,我去開會了,自習課上,班長歐曉晴坐在講臺上維持紀律,其他同學在認真地學習,他卻耐不住寂寞,趁機開始惡搞。故意把水倒在自己的褲襠里,然后大搖大擺地走上講臺,大聲地說:“班長,我不小心把褲襠弄濕了,你看看,……”班長的臉霎時漲紅了,班上的同學也轟的一聲,笑開了,他看到這樣的場景,得意洋洋。事后我找他訓(xùn)話。一開始,他表現(xiàn)出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后來,他有點不耐煩了,便附和我說:“老師,你是對的,我錯了,老師總是正確的,學生總是錯的?!蹦且淮蔚恼勗捑瓦@樣以他違心地承認錯誤而草草結(jié)束。

事后我開始反思:在整個談話過程中,我明顯感覺到他對我訓(xùn)斥的反感,心理的對立,使我根本無法真正走進他的心里,說服教育也就成為一句空話。我必須改變我的教育方式。

為了對癥下藥,我作了一翻努力的“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他問題的“癥結(jié)”:其實他自尊心很強,十分渴望得到老師表揚和認同。因為學習基礎(chǔ)差,成績不佳,感覺不到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重視。所以常常在課堂上,下課時不斷找機會“好好表現(xiàn)”,以引起同學和老師對他的關(guān)注。

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我馬上增設(shè)了一個體育委員的職位,由他擔任。并讓他負責管理班級課間的紀律。從那以后,我發(fā)現(xiàn)他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變。上課認真了,惡作劇也不搞了,作業(yè)也開始做了。我非常欣喜他的變化,沒想一個大膽的嘗試,一份他從沒享受過的“老師的信任”,為我成功打開了他的心靈之門。事不疑遲,我必須抓住良好戰(zhàn)機,“乘勝追擊”贏得最后勝利。

多番思量,我利用語文老師批改每周隨筆的便利工作條件,繼續(xù)從“心”開始他的教育工作。剛開始,他交上來的隨筆寫得不是很認真,我就在本子里寫下評語:“志灝,你聰明,關(guān)心集體,樂于為集體做事。你給老師的印象一直不錯。如果你能認真寫好作業(yè),你的表現(xiàn)會更令老師滿意!你一定不會讓我失望的,對嗎?”下一周交上的隨筆,態(tài)度明顯認真了很多。就這樣,我每篇都寫上對他鼓勵和表揚的評語。他也越寫越認真,越寫越好。這種激勵作用很神奇。不但語文科作業(yè)認真了,對其他科的態(tài)度也認真了,經(jīng)過半個學期的努力,他的成績獲得了一個飛躍性的進步。

余志灝同學的進步是對我用“心”教育方式的最好褒獎。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我們“應(yīng)當了解孩子的長處和弱點。理解他的思想和內(nèi)心感受,小心翼翼地去接觸他的心靈”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贏得孩子的心。教育才得以有效開展。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技巧和方法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案例篇三

首先給大家講一個發(fā)生在我身上的事,一次在汕頭的一個店里買了一瓶洗面奶,拿回家一用,結(jié)果臉上長滿了小豆豆,當時心里很急,心想下次一定要把東西退還,我再也不用他們的產(chǎn)品,如果服務(wù)員態(tài)度不好,就讓他賠償損失,在一個星期五的下午,天氣比較炎熱,我氣沖沖地到了店里,說明了來意,那個服務(wù)員一聽,馬上讓我坐下,并倒了一杯茶給我,當她的一杯茶放到我手里時,本來是憤怒的心一下子平靜了,經(jīng)過她的解釋和推薦,最后我又試用了她的另外的產(chǎn)品。

于是從這件事我受到了啟發(fā),當有家長怒氣沖沖地來找我時,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家長讓座,再給他倒一杯水,然后才開始談事情。而且效果很好。曾記得這學期有位家長怒氣沖沖到我辦公室說:“我兒子在校車上老被高年級的同學欺負,你們學校解決不解決?!闭f話的語氣非常強硬。我轉(zhuǎn)身去搬了一張椅子給他坐,并倒了一杯水給他,當我把水送到他手里時,家長本來緊繃的臉已勉強地露出了一點禮貌的笑容,這時再向家長說明我們老師一定會調(diào)查并認真處理的,家長就基本上能接受,這樣事情解決起來就主動了。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zhì) ,教養(yǎng)不同,難免會遇到一些 “護短”的粗魯家長,那就必須講究語言的藝術(shù)。多數(shù)學生在學校做了錯事之后是不會向家長坦白的,反而說別人怎樣錯,老師又如何袒護那些同學,這往往引起家長的誤解。所以班主任應(yīng)該在家長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chǔ)上,用征求意見的態(tài)度,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駕馭好批評的藝術(shù),用愛心感化家長,使他能理智地與老師一起解決問題,工作起來就容易得多了。

陳某是我班的調(diào)皮鬼,時常影響其他同學。有一次又將同學的東西弄壞了,可是他的家長卻硬說是其他的同學先影響他孩子的,可見他的孩子回家沒有說實話,家長又袒護自己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家長,我沒有馬上指責他的孩子。而是先和他聊聊孩子最近的表現(xiàn),肯定他孩子的進步,讓家長感受到老師對他孩子的關(guān)愛。然后再和他談?wù)勅绾巫尯⒆颖憩F(xiàn)的更好,從而引出這件事,以此事來分析。這位家長也謙虛接受了,并且回家也對孩子進行了教育。后來,學生的進步也很大。事實表明家長能理智地中肯地教育好子女,那么,他的子女在學校的表現(xiàn)也會相對較好。所以,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既要實事求是,也要講究方法。

我班的鄭某,人比較調(diào)皮,可干事情很積極,我經(jīng)常對他鼓勵,成績也有一定進步,他的爸爸在廣州做生意,有一次,我打電話給他,告訴他孩子進步較大,他父親聽后高興的不得了,對我千恩萬謝,又讓他的媽媽打電話感謝我。孩子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更加積極上進了,期中考試還進了班級前10名呢。

在學校,學生難免會發(fā)生磕磕碰碰的事情,當學生不慎發(fā)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時,作為老師一定要站在家長角度去考慮事情。上次我班鄭某在上體育課時,不小心摔倒了,不巧的是剛好摔在眼瞼處,雖然情況并不是很嚴重,但鑒于傷在臉部,而且距離眼睛那么近,于是在了解清楚事情發(fā)生的始末后我馬上打電話給孩子的媽媽,不巧的是孩子的媽媽剛好出差了,只好通知他的奶奶來校,孩子的奶奶匆匆趕到,第一句話就說:誰把你撞的?好不容易最近身體好一點,怎么會這樣。奶奶那種對孫子的疼愛之情流露無遺,后來我跟她說:“醫(yī)生說沒關(guān)系,你在家里再留意一下?!彼麐寢尩诙炀挖s回來了,因為擔心孩子傷在眼周,不知恢復(fù)得怎樣,再說畢竟傷在學校,作為班主任多多少少是有責任的,恰好第二天是周末,于是我就想去孩子家里看看孩子的傷,我的搭檔馬主任得知這件事后,非常贊成我的想法,并欣然和我一同前往,在此也對馬主任對我工作的幫助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事情過去后,家長沒有說過一句埋怨學校的話,反而因老師對孩子的關(guān)心而非常感動,我想,我也是一名家長,只要站在家長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很多事情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總之,在今天,由于家庭中孩子的數(shù)量越來越少,由于社會的種種原因,學校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越來越艱巨。我們面對的是幾十個孩子,而家庭中,兩個家長甚至幾個家長面對一個孩子,這一教育資源對孩子的影響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讓家長配合班主任的工作,與家長溝通、交流將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成為重中之重,如何與家長溝通,直接關(guān)系到我們對學生的教育,也關(guān)系到我們老師的工作能否被家長肯定,這值得我們深思。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技巧和方法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案例篇四

家長與孩子多溝通,對孩子多鼓勵、多贊揚、多支持孩子參與有益身心的課外活動,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家長與老師多溝通,多進行信息交流。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家長與班主任溝通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第一,如果能自己聯(lián)系上的就盡量不叫學生自己回家聯(lián)系,應(yīng)主動聯(lián)系以表明我們做老師的誠意和態(tài)度。

第二,學生家長來校以后不應(yīng)該當著學生家長的面訓(xùn)斥他的孩子,不管怎么樣,聽別人訓(xùn)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

第三,可先把家長叫出辦公室,在一個單獨的環(huán)境里向?qū)W生家長說明情況,形成一致意見。另外,現(xiàn)在的學生家長很多都有很高的學歷,有很高的認識水平和管理孩子的水平,如能經(jīng)常征求并尊重學生家長的意見,會讓家長覺得我們當班主任的比較民主、誠實可信,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長的聯(lián)系溝通。

與學生家長交流要避免隨意性和情緒化。和家長交談前要詳細想好約見家長的主題和目的,注意從多方面收集學生的信息,設(shè)計和家長交談如何切入主題、如何結(jié)束,如何談學生的優(yōu)點和問題,總結(jié)自己在交談時方法是否得當,還考慮如何向?qū)W生和其他教師反饋約見家長的情況,最后要思考自己以后在和家長交談時需要改進和注意的方面。

在和家長交談的時候,不管學生的表現(xiàn)如何,應(yīng)首先講出學生的三條優(yōu)點,任何一個學生家長都會喜歡別人說自己孩子的好,幾句夸獎的話會拉近與家長的距離。在和家長交談的時候,還要注意善于傾聽,家長沒有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那根本就不是交流。有時候多說不如少說,可以造成平等的談話氣氛,以便我們從中獲得有價值的對學生的認識。

現(xiàn)在小學的學生家長大多三十多歲,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老人有時候身體不好需要照顧,如再加上孩子成績不好又不聽話,這時學生家長心理會很苦悶。我們作為學生班主任從成人的角度和家長多交流,替他們分擔一些心理上的負擔,有利于促進與家長之間的溝通。

孩子們的成長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因為有你,我們的教學、教育工作才得以順利地進行。相信家長會一如既往,繼續(xù)配做好工作。

與孩子多溝通,對孩子多鼓勵、多贊揚、多支持孩子參與有益身心的課外活動,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與老師多溝通,多進行信息交流。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包括交通安全、食物安全、人身安全、防火安全等。定期檢查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如作業(yè)登記、作業(yè)訂正等。和學生家長交流溝通本著誠懇的態(tài)度,注意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就一定能獲得比較好的效果,就一定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技巧和方法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案例篇五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睂W生由于家庭環(huán)境、文化素質(zhì)、個人心理特征、性格不一樣,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錯誤。如果班主任說話不注意,用奚落、諷刺的語言當眾羞辱學生,會造成師生之間的隔閡,影響到教學效果,更嚴重的還會使學生郁郁寡歡,造成精神創(chuàng)傷。因此,班主任的語言決不能是一種諷刺挖苦的語言,而應(yīng)是一種如春風細雨的溫暖的語言。

紙條上可以是對學生委婉的批評、善意的提醒,還可以是對學生改正錯誤的真誠鼓勵和表揚。尤其是當遇到使老師盛怒的情況時,我更是選擇了寫紙條。當面對學生有錯誤時,有時難免大怒,這時去做工作勢必更糟,我便采用寫紙條的方法:“請到我的辦公室來一趟,有事找你?!倍潭痰囊粋€紙條,避免了大聲的訓(xùn)斥,給了學生一個反思的機會,而且相信學生再找你時,對錯誤已經(jīng)懊悔得不得了。

一個合格的班主任,必須搞好師生間的心理溝通。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是可敬的,學生才會認為我們是他們的良師益友。溝通的目的是得到有效信息,得到這些信息后,要及時地處理,做出快速反應(yīng),若不及時做出應(yīng)答或者置之不理,那么以后的溝通有可能進行不下去,自然也沒有效果了,同時班主任的威信也會一落千丈。以學生的心情去體會學生的心情,以學生的思想推理學生的一切,從而加強了對學生的理解,加深了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班主任要做個有心人,要了解自己的長處與不足,適時調(diào)整自己;同時又要了解自己班里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個性特點,進行有準備的溝通。當遇到溝通不暢時要多反思自己、多分析原因,找出新的對策。教師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不能完全依靠過往的經(jīng)驗來處理事情,因為我們身邊的一切都在變化,都有難以確定的因素。

總之,溝通是一把永不生銹的鎖,它能鎖住師生間的真情和熱愛;溝通是一張陽光下結(jié)出的蛛網(wǎng),它能網(wǎng)住許多顆稚嫩的心,能網(wǎng)出無數(shù)個樸素而又美麗的心愿!讓我們說一聲:“溝通萬歲!”溝通是理解的前提,是建立和諧人際關(guān)系的基礎(chǔ)。班主任只要懂得如何與學生有效溝通,在班級管理中就會游刃有余,班級管理工作也會更加順利。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041270.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