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六三版青島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模板(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31 20:49:36
2023年六三版青島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模板(五篇)
時間:2023-03-31 20:49:36     小編:zdfb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三版青島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篇一

1. 能辨認上、下、前、后這些方位,并用這些方位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 能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初步能在同一場所辨認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積極主動地參與位置與方向的認知過程,體會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價值,發(fā)展學生積極學習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正確辨別上、下、前、后的位置關系,體驗其相對性。

4. 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掛圖、小動物貼圖。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揭示課題

師:誰能告訴大家,在你的課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學生自由說。

師:誰能幫老師數(shù)一數(shù),你前面有幾位小朋友,后面呢?

學生匯報。

板書課題:上下、前后。

二、新課

1. 上、下

出示主題圖,師:這是某個城市的跨江大橋,你們看,多宏偉啊,誰能把自己從圖上看到的情景說一說?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對主題圖進行描述,并側重引導學生用“上”、“下”對物體的位置關系進行準確的描述。

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的填空。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生用“上”、“下”描述身邊事物的位置關系。

2.前、后

讓一組學生排成一縱隊,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學會用“前”、“后”來準確描述。

在黑板上貼出小動物貼圖,讓學生用“前”、“后”相互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位置,指名說。

三、集體游戲

1.一切行動聽指揮

請幾名學生在教室內隨意走動,當教師說“?!睍r,向全體同學說一說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學的方位詞“上”、“下”、“前”、“后”。

2.畫鼻子

在黑板上畫一動物頭像,讓學生輪流給小動物添上鼻子,做游戲的學生需

蒙上眼睛,其他學生可用所學方位詞提醒該同學,讓其順利添上鼻子。

四、全課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

六三版青島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結合現(xiàn)實情境初步認識鐘表,能正確認讀“整時”和“半時”,會辨認“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2.在認識鐘表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3. 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認識“整時”和“半時”是本單元的重點,認識“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是教學難點。

[課時安排]2課時

信息窗——老師的關愛

[教學目標]

1.認識鐘表,知道鐘面上的短針叫“時針”,長針叫“分針”。

2.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整時數(shù)。會讀、會寫整時、幾時半。

3.使學生建立時間概念,從小養(yǎng)成有規(guī)律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學重、難點]

認識“整時”和“半時”是重點,認識“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是難點。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信息窗、自主練習3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再給大家猜一個謎語:一匹馬兒三條腿, 日夜奔跑不停息。嘀嘀嗒嗒提醒你, 時間一定要珍惜??纯茨懿荒懿鲁鏊钦l?(鬧鐘)今天咱們就來認識一下鐘表。

二新授

(一)教學第一個紅點標示的內容

1. 情境圖

鐘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有一天放學后下起了大雨,王老師很擔心同學們是否安全回家,于是便打電話給同學,問一問他們是什么時間到家的,鐘表告訴了我們,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認識鐘面

(1)出示鐘面,先看一下鐘面,你從鐘面上都看到了什么?

(2)鐘面上有兩根針,那么你知道它們的名字嗎?誰愿意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呢?(“鐘面上的短針叫時針,長針叫分針”。)

(3)鐘面上還有12個數(shù)字。

(4)自己動手來指著你的鐘表盤上的兩根針,來說一說它們的名字。

3.認識“整時”

(1)剛才我們認識了鐘面,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下,同學們都是幾點到家的。

(2)王老師首先打電話給小力,“小力是什么時間到家的?”我們需要看一下表。觀察小力回家時的鐘面:時針指在哪里?分針指在哪里?

(3)現(xiàn)在是幾時呢?你是怎樣知道的?(鐘面上長針指著12,短針指著5,就是5時。)

(4)這就是整時,對于整時來說,如果分針指在12上,時針指在幾上就是幾時。

(5)補充:整時的兩種寫法①5時②5:00

(6)做幾個小練習:讀時間、撥時間。

(二)教學第二個紅點標示的內容

小云、小青和小力,誰最先到家?我們首先要知道他們三人分別是什么時候到家的,然后才能進行比較。

1.認識“半時”

(1)我們先來看看小云的回家時間,先觀察這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分別指在哪里?(時針指在兩個數(shù)5和6的中間,分針在6上)那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

(2)自己在學具上撥一撥。

(3)我們習慣說5點半,但在數(shù)學上說5時半,如果分針指在6上,時針轉過幾就是幾時半。

2.認識“快到幾時”

(1)我們再來看看小青是幾時到的家?觀察鐘表,時針、分針分別指在哪里?

(2)分針接近12,說明什么?那現(xiàn)在是快幾時了?

(3)如果分針指在接近12的數(shù)上,時針指著幾就是快幾時。

3.認識“幾時剛過”

(1)最后我們來看一下小林是幾時到家的?分針和時針分別指在哪里?

(2)分針指在剛過12的數(shù)上,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剛過。

4.誰最先到家?

比較一下,這四位同學誰最先到家?把書上的時間填寫完整。

補充:順時針、逆時針

(三)練習

1.同位兩個人,一個撥鐘表,一個說出鐘表的時間,比一比誰說得最準。

2.給鐘表畫指針。

三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四個表示時間的方法,他們分別是:“整時”、“半時”、“快到幾時”和 “幾時剛過”。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自主練習1、2、4、5、6、我學會了嗎?和“豐收園”

[教學過程]

一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1:用水彩筆涂色

8時的涂紅色,11時半的涂藍色,快1時的涂黃色,2時剛過的涂綠色。自己涂色,集體訂正。

2.自主練習2:認一認,說一說

(1)看圖講一講小紅在什么時間做了哪些事?

(2)說一說你一天的安排。

(3)珍惜時間,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

3. 自主練習4:填一填

說出每幅圖呈現(xiàn)的時間,他們在做什么?按時間的順序編一個小故事,教育學生要孝敬老人。

(1)小剛和爸爸、媽媽幾時出門?

(2)他們快幾時來到了食品專柜?

(3)他們幾時剛過來到了奶奶家?

(4)他們幾時半吃的晚飯?

4. 自主練習5: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說一說這兩幅圖的鐘表上的指針有什么相同?

(2)小朋友在做什么?周圍的環(huán)境有什么區(qū)別嗎?這兩幅圖是一天中同一時間發(fā)生的事嗎?

(3)引導學生理解一天中相同的時間出現(xiàn)兩次,一早一晚,一天有24小時。

5. 自主練習6:先連一連,再編一個數(shù)學小故事。

(1)看圖觀察,這三幅圖畫的是什么事?

(2)你能按照時間先后的順序把圖與鐘表連接起來嗎?

二我學會了嗎?

在下面四個時刻觀察旗桿的影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三“豐收園”

通過“你覺得自己又有哪些新收獲?”、“在學習過程中你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怎樣?”、“哪些方面比較滿意?”、“哪些方面還需要繼續(xù)努力?”、“與小伙伴的合作怎樣?”這些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自己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有哪些收獲,并把相應的綠蘋果涂紅。

四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學會了……

六三版青島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篇三

教學內容:教科書 第5~9頁。

教學目標:

l.能初步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在對物體位置關系探索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4.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培養(yǎng)實踐能力。

德育目標:結合活動,使學生受到熱愛勞動、助人為樂、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

教學重點:準確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教具準備:座位號、電影票等。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激趣引入:

(一)捉迷藏游戲

教師:你們最喜歡什么游戲?

生:(齊答)捉迷藏。

教師:有四只小動物想和我們玩捉迷藏游戲。(教師分別把動物放在講臺的各個位置)瞧!他們都已經(jīng)藏好了,你們能找到他們嗎?

小鴨在講臺的左邊,小狗在講臺的前面,小兔在講臺的后面,小猴躲在講臺的右邊。

教師:(小結引出課題。)同學們觀察得可真仔細,很快就找到了小動物們躲藏的位置。(板貼:位置)

(二)聯(lián)系實際進行描述

指名學生把前、后、左、右的同學介紹給大家聽。

二、新授:

l.引導學生熟悉整幅圖。

這是一年級5班的同學們。瞧!他們坐得多整齊。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組?每組有多少人?

2.發(fā)散思維找朋友。

教師描述位置,學生說出那個學生的名字。

教師說出學生的名字,指名學生說出他的位置。

3.指出說位置要確定方向。

(二)聯(lián)系實際,學習新知

l.明確數(shù)的方向。

教師:你們和這么多的同學成為好朋友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上是從左往右,由前往后數(shù)的。從左往右數(shù),請第1組同學向老師招招手(學生招手);第5組同學向老師點點頭(學生點頭);第8組同學笑一笑(學生笑)。

教師:請同桌間互相說一說你們的位置。

同桌間互相說,后指名說。四名學生描述自己的位置。

三、創(chuàng)設情境:

如果新轉來一名同學,你怎樣給他安排座位?指名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1、個子矮坐在前面,個子高坐在后面。

2、中間。因為轉學落了一些課,中間聽課清楚。

3、最后一排,放在前面就看不見了。

大家都把好的座位讓給了新同學,大家的提議都很好!

四、練習:

練習一第3題,先小組里討論,再指名匯報

五、總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六三版青島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篇四

教學內容:《義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shù)學》第3~4頁

教學目標:

1.以生活中有關“左、右”的真實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通過學生參與多種形式的數(shù)學活動,使學生經(jīng)歷建立“左、右”方位感的過程。

3.能正確辨別“左、右”的位置關條,體驗其相對性。

4.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左、右”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與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觀察能力,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5.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教學重、難點:

正確辨別左、右的位置關系,體驗其相對性。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師:小朋友們會念拍手歌嗎?喜歡玩嗎?誰能來表演一下?

問:小朋友們,剛才他們是用什么拍掌的?

2.體驗左、右。

(1)師:請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

師:請小朋友們看一看自己靈巧的小手。

(3)說一說。

師:誰來告訴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4)師小結:左手、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許許多多的事情,小朋友們瞧瞧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的好朋友嗎?

(5)生說。(要求學生摸著說。)

(6)揭示課題。

3.小游戲:聽口令,做動作。

舉左手,舉右手;舉右手,舉左手。

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左腳跳兩下,右腳跳兩下。

拍一拍:

在身體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兩下掌。

二、感知群體中的左邊、右邊,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橫排坐在最左邊的是誰?最右邊的又是誰?

(2)第二橫排中,從左往右數(shù),第__個同學是誰?從右往左數(shù),第__個同學又是誰?

師小結:同一個人,從不同的方向去數(shù),順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邊是哪個同學?右邊又是哪個同學?

(4)同桌互相說一說。

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學?

(5)全班交流。

2.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一只小豬找不到回家的路,請小朋友用學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識幫小豬找家。

(2)學生展開討論。

(3)計算機演示結果。

(4)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樂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體驗左右的相對性,加強理解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1)師:老師和你們是面對面站的。請你判斷:老師舉得是哪只手呢?

(2)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全班交流、驗證。

師小結:兩個人面對面站的時候,左、右剛好相反。

2.游戲鞏固認識。

(1)師生齊舉左手。

(2)師與生演示。

老師的右手搭在同學的哪只肩上?

老師的左手搭在同學的哪只肩上?

學生的右手搭在老師的右肩上。

學生的左手搭在老師的左肩上。

(3)兩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自己的右手褡在對面同學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對面同學的左肩上。

(4)全班齊做。

3.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1)判斷:上樓、下樓的同學都是靠右邊走的嗎?

(2)同桌討論、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3)匯報:計算機演示結果。

師小結: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斷時應把自己當做走路的人。平時我們上、下樓時,都要靠右走,按次序地走。

四、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拓展運用

1.計算機演示:小白兔用前、后、左、右的知識介紹自己的臥室。

2.學生運用前、后、左、右的知識介紹生活中的情境。

3.師小結,全課結束。

六三版青島數(shù)學六年級教案篇五

教學內容:

北京市六年制教材第五冊第四單元第100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結構,通過比較,弄清兩個已知條件的一步應用題與兩步應用題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加深對兩步應用題的理解,并學會這類應用題的分析及解答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應用題的能力。

3.教育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應用題。(板書:應用題)

(1)先看一道題(投影):

紅光小學買紅粉筆16盒,白色粉筆比紅粉筆多32盒。____?

默讀一遍(師指上題),誰會把這道題補充完整?老師在上題橫線上板書:買白色粉筆多少盒?

怎么解答?(找1人寫在玻璃片上)

(2)下面我提幾個問題,請你們回答:

哪兩個條件?

如果兩個條件都直接告訴我們了,要求這個問題用幾步解答?

(3)我們看看-做的,請你讀一下。

為什么用加法?

剛才我們復習了舊知識,大家掌握得還不錯,如果我把這道題里的問題改成:一共買粉筆多少盒?”(老師寫在黑板上)誰來讀一遍?要求“一共買粉筆多少盒”還能用一步解答嗎?我們今天繼續(xù)學習兩步應用題(板書:兩步)。

2.新課

(1)例4:紅光小學買紅粉筆16盒,買白色粉筆比紅粉筆多32盒,一共買粉筆多少盒?

這道題的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

要求“一共買粉筆多少盒”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我先畫一條線段表示紅粉筆16盒(見上圖)。

再用一條線段表示白色粉筆的盒數(shù),這條線段畫多長?為什么?

誰來指指哪段表示白色粉筆比紅粉筆多的32盒?(師指白色粉筆和紅粉筆同樣多的一段)這段是多少盒?為什么?問題是什么?

你們會分析這道題嗎?同桌同學互相說說。

誰說說你是怎么分析的? -剛才是從哪兒入手分析的?

師:(指圖)要求一共買粉筆多少盒,必須知道買紅粉筆多少盒和買白色粉筆多少盒,買紅粉筆的盒數(shù)是已知的,因此要先求白色粉筆的盒數(shù),再求一共買粉筆多少盒。

誰會解答?

①買白色粉筆多少盒?

16+32=48(盒)

②一共買粉筆多少盒?

16+48=64(盒)

寫不寫“答”,為什么?

答:一共買粉筆64盒。

小結:這兩道題都有兩個條件,而且相同,為什么這道題用一步解答,(指準備題)這道題卻用兩步解答呢?(指例4)

所以光看條件就盲目列式是不行的,必須要認真審題,弄清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再解答。

(2)下面,我把例4中的第二個條件變一下“買白色粉筆比紅粉筆少3盒”(貼上)誰來讀題?誰說說條件和問題?

我們來畫線段圖。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和剛才的圖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誰來分析這道題?會解答嗎?

①16-3=13(盒) 第一步求出的13盒是什么?

②16+13=29(盒) 第二步求出的29盒是什么?

答:一共買粉筆29盒。

(3)這道題你會做了,我再變一下,你們愿意做嗎?

紅光小學買紅粉筆16盒,買白色粉筆的盒數(shù)是紅粉筆的3倍,一共買粉筆多少盒?

默讀一遍,小聲說說條件和問題。

能自己分析嗎?試試看。

請你打開練習本,在本上解答,不寫小標題(找1人寫在黑板上)。

訂正:誰做的讀一讀,求出的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

(4)對比:

我們看看剛才做的這三道題,有什么相同之處?

①兩個已知條件,一個問題;②問題相同,第一個條件相同;③都用兩步計算;④第二步方法相同。為什么?

有什么不同之處?①第二個已知條件相同;②第一步解答方法不同。為什么?算式跟原來比有什么不同?其中一個條件用了兩次。

(5)小結

在解答應用題時,已知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就一定用一步解答嗎?

今天我們學的這種題就用兩步解答,所以要認真審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再解答。

3.練習

(1)一把椅子25元,一張桌子的價錢是椅子的4倍,一張桌子比一把椅子貴多少元?

誰來讀題,自己小聲分析一遍。在練習本上解答。

訂正: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第二步為什么用減法?

(2)再看一道題:

學校有長跳繩18根,短跳繩的根數(shù)是長跳繩的2倍。____?齊讀,要求提出不同的問題再解答。

①短跳繩有多少根?要求“短跳繩有多少根”用幾步解答?

②一共有跳繩多少根?要求“一共有跳繩多少根”,用幾步解答?

③短跳繩比長跳繩多多少根?要求“短跳繩比長跳繩多多少根”,用幾步解答?

④長跳繩比短跳繩少幾根?要求“長跳繩比短跳繩少多少根”用幾步解答?

條件相同,問題不同,解答的步數(shù)一樣嗎?

4.總結

今天我們學的什么?

剛才你們在分析這種應用題時,有的愿意從條件入手分析,有的愿意從問題入手分析,哪種都可以,只要你能分析清楚,正確解答就行了,今天的這種應用題和原來學過的結構不同,有一個條件在解答時用了兩次,所以,一定要認真審題,仔細分析,正確判斷用幾步解答。

5.作業(yè)

(1)打開課本第100頁,這就是今天咱們學的新知識,回家看看書。

(2)課本第101頁第1~4題。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05890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