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1-29 19:54:06
最新二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三篇)
時間:2022-11-29 19:54:06     小編:zdfb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怎樣寫計劃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計劃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計劃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一

1、我愛我的班集體——本單元設計了“集體生活真愉快”“班集體真溫暖”“人人有長處,合作力量大”“我為集體添光彩”四個主題活動,目的是引導學生在一年多集體生活的基礎上,通過體驗老師、同學間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能夠進一步意識和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力量,體驗到共同生活的愉快;同時通過開展為集體做好事、為班級做貢獻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

2、我們的動物朋友——本單元設計了“我最喜歡的動物”“可愛的小動物”和“我們的好朋友”三個主題活動。以引導學生注意通過實際的調查、訪問、飼養(yǎng)等活動發(fā)展愛護動物的情感和對生命的珍愛,并由此樹立動物是人類好朋友的觀念,初步形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愛心和責任心。

3、紙和環(huán)?!締卧獓@紙的問題設計了“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紙從哪里來”“保護森林,節(jié)約用紙”三個主題活動,以幫助學生初步了解紙的來源,了解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奇妙的光——本單元從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影子的探索開始,引導學生獲得有關影子的知識,探索和認識光的一般特性,激發(fā)學生對光的濃厚好奇心和探索興趣。

5、我們都有一個家——本單元設計了“好大的一個家”“好壯麗的一個家”和“我們的家在哪里”三個主題活動,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解祖國主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跡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就,了解有關長江、黃河的基本知識,并為此而感到自豪。

1、能夠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并能了解班上同學的特點,對自己充滿信心,與同學團結友愛。

2、初步形成集體意識,在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力量的同時,認識到自己作為集體一員的責任,從而主動地用實際行動為集體增光。

3、了解關于中國的基本知識,知道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多民族大家庭,并為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而感到自豪。

4、能注意到身邊發(fā)生的自然現(xiàn)象或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愿意用各種方法去學習和探索,在獲得有益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同時,提高活動技能和能力。

周 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

第一周集體生活真愉快

1、體驗集體生活的愉快.

2、能夠與老師、同學共同學習、勞動、游戲,相處和睦;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3、懂得集體生活的規(guī)則及交往的相關知識。

4、掌握同學之間解決矛盾沖突的辦法,介紹自己及好朋友的方法與能力。

第二周班集體真溫暖1、感受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真情。

2、養(yǎng)成與同學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好習慣。

3、認識到集體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也要幫助別人。

4、掌握交流集體生活感受的技能;幫助同學的相關技能。

第三周人人有長處,合作力量大1、感受團結、合作的愉快;體驗到合作的力量大。

2、能與同學團結合作,共同做事。

3、認識到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各人有特點,能力各不同。

4、掌握要別人了解自己的方法;合作的技能和方法。

第四周我為集體添光彩1、體會每個人的言行都會對集體榮譽產生影響;形成對集體的責任感。

2、認識到集體中每個人的表現(xiàn)都會影響到整個集體;能用實際行動為集體爭光彩。

3、認識到集體的進步需要大家共同爭取。

第五周我最喜歡的動物1、喜歡動物、關愛動物的情感。

2、珍愛生命,保護動物。

3、了解一些動物的基本常識。

4、知道動物能維持生態(tài)平衡,發(fā)展初步的生態(tài)意識。

第六周

可愛的小動物1、有愛心并精心飼養(yǎng)小動物,關愛小生命。

2、初步學會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3、了解動物的特性,能正確喂養(yǎng)小動物,防止受到動物的傷害。

4、培養(yǎng)觀察能力,學寫飼養(yǎng)日記,掌握飼養(yǎng)某種小動物的技巧。

第七周我們的好朋友1、不傷害動物,自覺保護動物。

2、珍愛生命,拒絕吃國家保護的動物,并學習努力勸阻他人的不良行為。

3、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yōu)槿祟愖鞒鲐暙I。

4、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護動物的事情。

第八周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1、感受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紙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第九周

紙從哪里來1、體驗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意義,形成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2、初步養(yǎng)成節(jié)約用紙的良好習慣。

3、理解愛護樹木對保護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作用。

4、掌握調查、收集資料、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等方法和技能。

第十周

保護森林,節(jié)約用紙

1、體驗參與節(jié)約用紙、保護環(huán)境實踐活動的樂趣,培養(yǎng)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的意識。

2、熱愛自然,保護樹木,愛護環(huán)境,提高環(huán)保的自覺意識。

3、了解學校和社區(qū)保護環(huán)境的具體措施。

4、了解再生紙的制作過程。

第十一周

影子的探索1、對光有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

2、會自己安排時間,堅持、主動地完成活動。

3、能在生活中正確利用影子。

4、探索影子的特點和光與影子的密切關系。

第十二周

我們來造彩虹1、對光的色彩有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索興趣。

2、堅持不懈、不怕失敗進行探索的科學精神。

3、認識太陽的七種顏色。

4、學習一些制造彩虹的方法。

第十三周

太陽光的利用1、積極嘗試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太陽光。

2、學習避免光的傷害,學會保護自己。

3、知道可以利用光豐富自己的生活,為人類的生活服務。

4、了解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十四周

好大的一個家1、感受到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大家庭;感受我國民族文化我豐富多彩。

2、初步形成尊重和團結少數(shù)民族的意識和行為,學會尊重不同的文化。

3、知道我國共有56個民族;初步了解少數(shù)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

4、了解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我國最南端與最北端城市的氣溫變化,東西兩端城市相距較遠等相關地理知識。

第十五周

好壯麗的一個家1、感受我國山河的壯美秀麗,體驗家鄉(xiāng)生活的愉快與幸福。

2、愛自己生活的地方,愛祖國的山河。

3、初步了解黃河和長江流域的一些名勝古跡,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4、了解長江和黃河的發(fā)源地和入口;知道我國的一些名勝古跡并對其有一定的了解。

第十六周

我們的家在哪里1、初步理解世界是我們更大的家,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大家園。

2、與少數(shù)民族小朋友和外國小朋友和睦相處。

3、學習與外國小朋友交往的禮儀。

4、了解中國的地理位置、相鄰國家等簡單地理知識。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希望能夠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精神。使他們能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和對待各種社會現(xiàn)象;用學過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行為,能夠明辨是非,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風氣,對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問題有積極探索的興趣,喜歡動手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

二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二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與提高,各行業(yè)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我們的教育事業(yè)要想穩(wěn)中求進,就要改革、創(chuàng)新、鉆研、探索、積累,希望與挑戰(zhàn)并存,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教育質量和完善教師自身素質。根據(jù)課程特點,制定本學期教學計劃如下:

二(3)班已經(jīng)打過一個學期的交道,對學生情況有了大體的了解。學生活潑可愛,上進心、求知欲、對生活、學習興趣都充滿了激情,學生的主題作用能充分發(fā)揮,學習比較投入,師生配合默契,這些對提高教學質量都是良好的基礎。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還需要加強培養(yǎng),共同形成和諧、積極、熱烈的學習氛圍。但由于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知識面窄,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身邊的人和事,開展積極有益的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全面的養(yǎng)成教育。

1.教材在呈現(xiàn)形式上,從兒童視角出發(fā),通過大量的圖畫、照片、學生作品等鮮活的樣式,給孩子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從兒童自身出發(fā),運用兒童語言、對話、旁白、提示主題文字等形式,讓兒童置身其中,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讀性與啟發(fā)性。

2.教材在知識結構上,每個單元下設若干二級主題、三級主題,各活動主題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整體地為單元主題服務。每個單元內容結構呈樹狀分布。以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為基本線索設置主題。

3.教材在內容特點上,突出了學生的“生活性、活動性、啟動性、開放性、”等特點。

4.教材在實現(xiàn)教育目標上,各單元設計既有各自比較明確的設計意圖和側重點,具有發(fā)散性,自我性,又按照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的結構排列,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由近有遠螺旋上升。能夠較好地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等綜合的課程目標。

5.在教材內容和組織形式上,注重了與高年級《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銜接,注意了與其他課程的相互配合。

(一)情感態(tài)度方面

1.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xiāng)、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然、誠實、求上進。

(二)行為與習慣方面

1.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2.養(yǎng)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

3.樂于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4.保護環(huán)境,愛惜資源。

(三)知識與技能方面

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2.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的自然、社會等有關的常識。

3.了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

(四)過程與方法方面

1.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1.充分體現(xiàn)教學的生活性,遵循兒童生活邏輯,以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lián)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和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體現(xiàn)道德寓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2.遵循教材開發(fā)性的特點,重視本課程面向兒童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chuàng)造性。在教學中積極探索教材擴展到家庭、社區(qū)及其他生活空間的方法,使其教學寓于生活。

3.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對兒童進行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實際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價值觀打下基礎。

4.積極鼓勵兒童直接參與主題活動,游戲和其它實踐活動,使兒童通過活動、動手動腦,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

5.珍視兒童的生活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與學生和平相處,以誠相待,使學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學校生活。

6.教學活動形式:

搜集調查、討論交流、合作探索,情景模擬,實踐活動,游戲與欣賞,講授與故事等形式。

二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篇三

一、班級情況簡介

202班,班主任肖鳳瓊老師?,F(xiàn)有學生44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4人。該班是肖鳳瓊老師從一年級直接帶上來的一個班級,平時,肖老師對學生要求嚴格,教學非常認真。所以該班學風好,班風正,學生紀律性強,學習自覺性強。從第一周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來看,學生能積極動腦,但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人數(shù)不多,個別學生小動作比較多,注意力不能保持,需要教師時時進行組織教學。

二、教材簡析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共有五個單元,第一單元:自己拿主意,共三課。第二單元:獻出我們的愛,共三課。第三單元:我們去發(fā)現(xiàn),共三課。第四單元:你好,祖國媽媽,共三課。第五單元:愉快的收獲,共三課。本冊教材的教學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自己拿主意,自信,自己安排自己事情的能力;團結友愛,尊老愛幼,幫幫有困難的人的積極情感;在大自然中學會探索,學會合作,學會研究的能力;熱愛祖國和人民英雄的積極情感;體會到自己在不斷成長,不斷成熟,只有付出的努力,才會有更大的收獲。使學生在伴隨年齡的增長的同時,能力,情感也不斷發(fā)展和豐富。

三、教法透析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教材,是新教材,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運用新的教學理念與方法。教材編寫內容,大多以第一人稱,讓學生自己看書后,從中獲得知識,悟出其中的道理。教師只是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幫助者。書中有豐富的圖片資料,并附以文字說明,教師在教學中可充分地加以利用,保持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理解。教師在教學中要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生品德行為實際,引導和改變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的變化,不能離開品德課教學的初衷,為考試而教。教師在教學中,可運用自學輔導法、討論法、實踐法、個案剖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四、提高教育效果的措施

1、課前做好充分的教學設計。擇用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

2、課堂上,以學生自讀悟理為主,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獲得書中的知識,引導學生行為的變化。

3、搞好組織教學,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4、教學中加強針對性。

5、作業(yè)以了解學生思想和行為情況為重點。

五、教學時間安排

第一至三周:第一單元

第四至六周:第二單元

第七至九周:第三單元

第十至十二周:第四單元

第十三至十五周:第五單元

第十六至十八周:復習

第十九周:質量檢測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0684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