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心得體會篇一
第一位感動中國人物——盧永根院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名老科學家,用無言的行動詮釋了人生的意義。中科院院士盧永根身患重病,在夫人徐雪賓的攙扶下,一同來到建設銀行,將十幾個存折的存款都取出來,分別輸入密碼,簽字,歷經一個多小時,將業(yè)務辦理完畢。共計8809446元捐給了華南農業(yè)大學。
當我聽這個到數字,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這可是筆巨款啊!可是卻被盧永根夫婦輕描淡寫地捐了出去。鏡頭又回到了盧永根的家里,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四室兩廳的房子并沒有裝修,簡單的擺設還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的樣子:破舊的木沙發(fā)、鐵架子床銹跡斑斑,掛帳子用的竹竿,一頭綁著繩子,一頭用釘子固定在墻上;幾張還在使用的椅子,用鐵絲綁了又綁??上攵?,盧永根的家庭生活是異常的儉樸?!板X都是老兩口一點兒一點兒省下來的?!北R永根的秘書趙杏娟說,對扶貧和教育,兩位老人卻成為了一擲千金的富豪。盧永根有女兒,但是他沒有將財產留給子女,而是慷慨地將自己的財產全部捐獻給國家,捐獻給學校。學校用這筆款設立了教育基金,用于獎勵貧困學生與優(yōu)秀青年教師。
因為在盧永根關于科學家的定義是這樣的:一個科學家,必須是真正愛國的科學家。這是一位淡泊明志的科學工作者,卻懷有一顆赤子之心,他將身心全部撲到了祖國的教育和科研事業(yè)上。他罹患重癥,卻仍然不忘記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祖國的醫(yī)學事業(yè),這就是最徹底的無產者。
看到這里,我熱淚盈眶,為這樣一位無私奉獻的老科學家點贊!正是有這樣一群感動中國的人物在默默無聞地奉獻著,才使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我身為一名學生,更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把榜樣力量化作精神動力,付諸學習實踐,高質量地完成學業(yè),為構筑中國精神凝聚更多的正能量而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感動中國》頒獎晚會結束了,但是它所展現的人性的精神境界不會結束,依舊閃耀著感動的力量,鼓舞著我們每一個人。
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心得體會篇二
有這樣一些融入年輪的人,我們在他們身上感受到了從容,彷徨的時候,我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堅定,懷疑的時候,他們告訴我們什么叫相信。20_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頒獎盛典將于今晚(2019年2月18日)20:00在cctv-1綜合頻道播出,2月19日央視新聞頻道21點30分重播。從2002到20_,感動中國走過17個年頭。時代在變,感動不變,人們對善的向往不變,對美好的渴望不變。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
如果問過去這十來年,中央電視臺原創(chuàng)了哪些成功的電視品牌,我想《感動中國》一定可以名列前茅,甚至排名榜首。《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打造的一個“給人以力量,給人以鼓舞”的主旋律精神品牌欄目,多年來堅持鮮明的價值導向,彰顯了深切的人文關懷,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我們從“感動中國”收獲了什么
《感動中國》是一種呼應,它呼應的是人們心里本來就有的向善之心?!陡袆又袊返膬蓚€多小時,對于每個普通的觀眾來說,可能意味著無法被擦干的淚水,或者是心靈的一次凈化。但對于這個社會與時代來說,《感動中國》的走紅意味著什么?
詩人顧城曾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在感動的同時,我們有時是不是也該有點兒憤怒。我們要做的和該做的事還很多,只有感動、憤怒都不夠,我們必須擦干眼淚后行動,站到一個又一個曾經感動過我們的人身后,然后憤怒才會真正減少。
看感動中國,最吸引我們眼球的還有里面的頒獎詞,這些頒獎詞語言凝練,富有文采,魅力十足;精華濃縮,內涵豐富,短小精悍。我們讀之,品之,手不釋卷。我們仿寫,撰寫,受益匪淺,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收獲呢。
感動,真的有用嗎?
感動,無用!是的,感動不能改變什么,行動才有用。很多像《感動中國》一樣優(yōu)秀的電視作品,都在傳遞一個思想——利他,是境界的利己。
每一年,《感動中國》的那些年度人物,都帶來一種啟示、一種力量。今晚,誰將讓你落淚,誰將動你心魄。感動中國的典范,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行動起來才能凝聚力量,向上,更好,創(chuàng)造未來!
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心得體會篇三
今晚,我觀看了20_“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這次的頒獎典禮中在平凡中堅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動大家,感動中華兒女。
在感動中國節(jié)目中,帶領科學家團研究科學家于敏;已退休外交官、放棄在城市生活、到貴州山區(qū)支教朱敏才、孫麗娜夫婦;帶領鄉(xiāng)親們啟程為南水北調工程做出巨大奉獻的趙久富;為災區(qū)捐款不愿意留真名的普通市民張記清;為了自己兒子跟其他小朋友一樣能唱歌、跳舞,付出了很多母愛陶艷波等。我印象最深的是陶艷波。
陶艷波每天從早到晚,幾乎都要陪伴在兒子楊乃彬一起學習。因為有一次發(fā)高燒導致耳膜出血,失去了聽力能力。這給陶艷波和一家人很大打擊。為了給孩子治病,他們走過很多的地方,但醫(yī)生的結論始終讓他們失望。她給兒子去學唇語,然后一點點地教兒子說話、識字。就這樣,陶艷波辭職陪著孩子一起上學,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母子一起學習。經過不斷學習,楊乃彬也能比較正常地和人交流?,F在他希望通過自己努力來回報幫助他們的人。
看完這頒獎典禮,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一個平平凡凡的人,經過一點一滴,也能變得很偉大,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應該做出對社會有用的事,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
這些人物襯托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放飛追逐著我們的中國夢。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靈。中國夢,凝聚中華兒女的百年期盼,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烘托我們美好的中國夢,支撐我們美好的中國夢。
用十大人物去感染中國夢,感染我們視覺,給我們心靈上的洗滌,精華我們的心靈。為了中國夢的實現,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讓我們實現自身解放和自我超越。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感動中國夢。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116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