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二論語讀后感800字左右篇一
在為人方面的名句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禮之用,和為貴。——《學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秾W而》等等。
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這些內容給我的第一個啟示就是:做人要正直磊落。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幸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fā)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幸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第二個啟示是: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于第一位的??鬃诱f:“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鬃舆€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
第三個啟示是:做人要重視修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fā)修養(yǎng)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fā)展。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據(jù)在于德,憑籍在于仁,活動在于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
《論語》是一部非常高深的著作,值得我們反復研讀,我會繼續(xù)研究,以更好指導我的人生。
初二論語讀后感800字左右篇二
多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于丹教授編寫的《論語》感悟這部書走進了我的精神世界。我們從小在“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朗讀中長大,但是對這些話的理解卻是非常膚淺的。讀完于丹的這本《論語》感悟后,我才明白先人圣賢為什么說“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那種推崇,也懂得了過去自認為深奧的孔子的《論語》并不是遙不可及,這位圣人的思想,穿越歷史的滄桑,延續(xù)到今天,依然使我們受益匪淺,讓我們感到溫暖倍至。
于丹說:“《論語》告訴大家的道理,永遠是最簡單的?!墩撜Z》的真諦,就是告訴我們,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薄墩撜Z》的樸素和溫暖,就在于里面不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遠不失去腳下樸素的起點。
在我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圣賢,《論語》是高山上一棵高不可攀的勁松。于丹教授把孔子的思想經過自己高超廚藝的加工,把一道美味佳肴擺放在我們面前,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告訴我們許多人生哲理和處世做人的道理。
"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學習之道、誠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愛之道”的七個章節(jié)細細品讀后,何為“孝敬”、何為“大智慧”、何為“誠信”……會讓你有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于丹教授筆下的孔圣人,沒有圣賢的架勢,他只是一個平易近人的傳道者,時時為我們傳遞著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正如易中天所說:“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p>
于丹教授對《論語》的感悟是快樂的、豐富的、給人啟發(fā)的。通過本書的閱讀,我學會了如何修養(yǎng)身性,如何品味人生,只有以淡泊的襟懷、豁達的心胸去面對人生,才能獲得內心的那份安靜,正如孔子教導我們的那樣:快樂地生活!
初二論語讀后感800字左右篇三
學習,能讓我們擁有想要的;才能讓我們的羽翼足夠豐滿,飛翔在自己的一片天空;才能讓我們配得上期待的,向往的;才能讓我們有足夠的勇氣追逐夢想。
到底為誰而學?“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笔钦f古代的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而現(xiàn)在的人學習是為了給別人看。映射到生活中來,其實存在不少“假學習”的現(xiàn)象,筆記整齊作業(yè)優(yōu)秀但成績卻總不理想,在別人看來很認真努力但其實自己一無所獲,對于自己來說,他失去了原本學習的初衷。
當然還有一些只死板的學習卻不懂得思考的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比绻粫x死書,而不會加以思考,只有邊讀書邊思考,才能真正明白書中的內容??鬃咏虒W生“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币盟伎?,舉一反三,鉆研知識應理解透徹??鬃訉W琴時,在反復彈奏中思考樂曲的奧妙,在樂聲中感受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和領悟,他的思想在音樂中升華。列夫·托爾斯泰說過:“沒有智慧的頭腦,就像沒有蠟燭的燈籠?!睕]有智慧地學習,就如沒有耐力的馬,是無法馳騁于廣袤的原野的。
他的學生中最喜歡的是顏回,他說顏回“好學”,列舉的事實并非顏回能在社會上出人頭地、功成名就,而是說他能夠不遷怒,不貳過,不在乎外在環(huán)境惡劣,只用心鉆研學習,顏回能學以致用,端正自己,這便是孔子認為的為自己而學。
“吾日三省吾身”,檢查自己還有什么可改進之處。改變是對環(huán)境的適應,生物的.形態(tài)與功能不斷改變于是有了今天這個多彩的世界。從幼年到老年,人都在不停地學習,目的是改變自己。學到知識與本領可改變自己的職業(yè)與生活,向圣賢學習修身養(yǎng)性可提升修為與心性?!拔氖庥鼍墑t有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積極地改變自己方能有所長進。
一年之計在于春,我們在這個明媚的生命春天,我們正是學習的最好的年齡,黃金時期,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學習呢。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150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