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協(xié)委員訃告免費(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1-30 12:34:22
2022年政協(xié)委員訃告免費(五篇)
時間:2022-11-30 12:34:22     小編:zd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政協(xié)委員訃告篇一

先生1921年1月5日生于浙江省上虞縣崧廈鎮(zhèn),1948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應用科學系學習,以全優(yōu)的成績獲得理學碩士學位。時值新中國誕生前夕,強烈的愛國之心促使先生毅然放棄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經(jīng)香港回到祖國。由此,開始了長達60余載的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生涯。

先生于1949年至1952年先后擔任上海新安電機廠和天津新安電機廠的總工程師和廠長,兼任北洋大學、天津大學電信系教授。1952年起專任天津大學電信系教授。1954年根據(jù)國家政務院的命令和郵電部的安排,他參與了新中國第一個郵電高等學府北京郵電學院的籌建工作,是學院創(chuàng)辦人之一。1955年任北京郵電學院教授,1959年成為我國第一批研究生導師,任第三、四屆北京郵電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他是新中國第一套教學電視臺的主要研制者和指導者,是我國通信理論、信息論、通信網(wǎng)理論眾望所歸的帶頭人,曾任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理論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電子學會信息論分會主任委員,在我國首創(chuàng)信息工程專業(yè),為我國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yǎng)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先生歷任北京市政協(xié)第二至第六屆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信息與電子學學科評議組第一和第二屆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評議組第一、第二和第三屆成員。中國電子學會理事、中國通信學會常務理事、通信學報主編。編著的《信息理論基礎》獲得全國優(yōu)秀教材特等獎、編著的《通信網(wǎng)理論基礎》獲郵電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88年被授予北京市勞動模范稱號;1991年被評為郵電部全國勞動模范。1995年7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先生一生高風亮節(jié),淡泊名利,把畢生的精力用在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事業(yè)上。他在學校第一個將自己獲得的教育部優(yōu)秀教材特等獎獎金全部捐獻給學校設立“信息工程特別獎學金”,以此鼓勵學生好學上進,脫穎而出。在病重期間,先生留下遺囑:將自己的全部存款捐獻出來作為學校的教育基金。先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了他無私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先生是一座永遠矗立在我們心中的豐碑。

先生的逝世,是北京郵電大學的巨大損失,也是中國教育事業(yè)和科技事業(yè)的巨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先生,深切緬懷先生。

學校于十二月八日至十二月九日治喪期間在科學會堂北廳設置靈堂(吊唁時間為每日8:00—20:00)、在校主頁設置追思吊唁空間供各界人士、生前友好及廣大師生校友緬懷吊唁。

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定于十二月十日上午十時整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竹廳舉行。

特此訃告。

先生治喪委員會聯(lián)系方式:

電話:

傳真:

北京郵電大學先生治喪委員會

二〇一*年十二月七日

政協(xié)委員訃告篇二

訃 告

母親大人張愛美,因病久治不愈,于公歷20xx年4月7日晚上8時在醫(yī)院搶救無效

,不幸與世長辭,享年88歲。現(xiàn)定于20xx年4月14日上午10時30分在xx殯儀館15號廳

舉行追悼儀式。

治喪委員會設于濟南路x號,負責人:

聯(lián)系電話:

長子:于 夫: 孫男:于

次子:于

政協(xié)委員訃告篇三

中國電影導演協(xié)會成員、著名導演先生,于20xx年12月31日凌晨3時,因肺炎引起心臟衰竭不幸去世,享年60歲。

導演1956年出生于江蘇省南京市,1982年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78級本科,是中國著名美術指導及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曾任《一個和八個》,《黃土地》,《書劍恩仇錄》等電影美術指導,其執(zhí)導電影《鳳凰琴》獲得第1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第1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優(yōu)秀故事片獎,執(zhí)導電影《混在北京》獲得第1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執(zhí)導電影《男孩女孩》獲得第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yōu)秀兒童片獎,執(zhí)導電影《烈火金剛》獲得廣電部優(yōu)秀影片獎,執(zhí)導電視劇《呂梁英雄傳》獲得第23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yōu)秀長篇電視劇獎,執(zhí)導電視劇《茶館》獲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yōu)秀長篇電視劇三等獎。

導演作品風格質樸、清新、自然,在創(chuàng)作中堅持飽含情懷的現(xiàn)實關照和風格獨特的藝術表達,開創(chuàng)了中國第五代電影的美學風格,其作品得到業(yè)界、觀眾和媒體的高度認可,主流媒體曾評價他“對色彩的追求和設計給人以深刻和強烈的印象”,“始終把目光放在娛樂與藝術的交叉點上”,“他以一種從容、平和的敘事方式表現(xiàn)了現(xiàn)實生活中最敏感的社會問題”。

作為攝影、美術、導演“鐵三角”的代表人物,導演和張藝謀、陳凱歌一同開創(chuàng)了中國第五代電影的美學風格,他的突然辭世,是中國電影第五代的重大損失。中國電影導演協(xié)會對此表示沉痛哀悼和無限追思,并在與導演家屬及其生前所在單位珠江電影制片廠協(xié)商導演治喪事宜,追悼會具體時間地點將另行通知大家。

金剛低眉,鳳凰琴咽,何大爺一路走好!

中國電影導演協(xié)會

20xx年12月31日

政協(xié)委員訃告篇四

家父老大人因患疾病搶救無效,不幸于*年**月**日上(下)午時分與世長辭,享年**歲。家父不幸逝世,不孝兒女叩地呼天,悲痛欲絕,親視含殮,停柩在堂深切悼念!承慈命定于**月**日早上時分舉行追悼大會,時分發(fā)殤,扶桑安晉!

哀致此訃

愚孝長子: 媳:

次子: 媳:

長女: 郎:

次女: 郎:

*年**月**日

附(悼念禮單)

政協(xié)委員訃告篇五

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信息論研究的奠基人、通信理論的學術泰斗、通信網(wǎng)絡理論的開拓者、德高望重廣受愛戴的科學家和教育家、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先生,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xx年12月6日8時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先生1921年1月5日生于浙江省上虞縣崧廈鎮(zhèn),1948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應用科學系學習,以全優(yōu)的成績獲得理學碩士學位。時值新中國誕生前夕,強烈的愛國之心促使先生毅然放棄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經(jīng)香港回到祖國。由此,開始了長達60余載的高等教育和科學研究生涯。

先生于1949年至1952年先后擔任上海新安電機廠和天津新安電機廠的總工程師和廠長,兼任北洋大學、天津大學電信系教授。1952年起專任天津大學電信系教授。1954年根據(jù)國家政務院的命令和郵電部的安排,他參與了新中國第一個郵電高等學府北京郵電學院的籌建工作,是學院創(chuàng)辦人之一。1955年任北京郵電學院教授,1959年成為我國第一批研究生導師,任第三、四屆北京郵電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他是新中國第一套教學電視臺的主要研制者和指導者,是我國通信理論、信息論、通信網(wǎng)理論眾望所歸的帶頭人,曾任中國通信學會通信理論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電子學會信息論分會主任委員,在我國首創(chuàng)信息工程專業(yè),為我國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yǎng)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先生歷任北京市政協(xié)第二至第六屆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信息與電子學學科評議組第一和第二屆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評議組第一、第二和第三屆成員。中國電子學會理事、中國通信學會常務理事、通信學報主編。編著的《信息理論基礎》獲得全國優(yōu)秀教材特等獎、編著的《通信網(wǎng)理論基礎》獲郵電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88年被授予北京市勞動模范稱號;1991年被評為郵電部全國勞動模范。1995年7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先生一生高風亮節(jié),淡泊名利,把畢生的精力用在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事業(yè)上。他在學校第一個將自己獲得的教育部優(yōu)秀教材特等獎獎金全部捐獻給學校設立“信息工程特別獎學金”,以此鼓勵學生好學上進,脫穎而出。在病重期間,先生留下遺囑:將自己的全部存款捐獻出來作為學校的教育基金。先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示了他無私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先生是一座永遠矗立在我們心中的豐碑。

先生的逝世,是北京郵電大學的巨大損失,也是中國教育事業(yè)和科技事業(yè)的巨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先生,深切緬懷先生。

學校于十二月八日至十二月九日治喪期間在科學會堂北廳設置靈堂(吊唁時間為每日8:00—20:00)、在校主頁設置追思吊唁空間供各界人士、生前友好及廣大師生校友緬懷吊唁。

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定于十二月十日上午十時整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竹廳舉行。

特此訃告。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1555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