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秋天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1、體驗發(fā)現(xiàn)秋天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2、認識秋天,欣賞秋天的美。
3、了解并清楚地表達自己發(fā)現(xiàn)的秋天特點,能用自己喜歡的事物、方式、游戲,美化生活。
以談話方式:
師:你們知道現(xiàn)在什么季節(jié)嗎?
生:秋天。
兒童交流:
天氣涼了,天很高、很藍;人們換上了保暖的衣服;菊花開了,市場上的水果,蔬菜特別豐富。小燕子搬家了,飛回南方了;我們夏天看到的青蛙,知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看不見了。
1、動物:青蛙不見了(它要準備冬眠了),知了(要演變成蛹準備過冬)、大雁向南飛了。師:為什么向南飛?生:因為北方天氣冷了,南方溫暖。
2、植物:菊花開了,北京香山葉紅了,爬山虎葉紅了,樹葉黃了,落下了。
3、種子:玉米、豆子、山芋等豐收了。
4、水果:蘋果、梨、橘子豐收了。
5、氣候:天氣冷了,穿的衣服多了。
師:你們真棒,老師帶你們?nèi)デ镉?,你們愿意嗎?/p>
生:愿意。
1、落葉:(師:你們看到了什么?生:秋天的落葉。)
2、果實:(蘋果、梨、橘子、葡萄)(師:我們來到了果園,你們看到了什么場景,果農(nóng)心情怎樣?生:果農(nóng)豐收了,心里很高興。)
3、莊稼:玉米、高粱等,師:我們來到了莊稼地里,你們看到了什么,感覺農(nóng)民伯伯心情怎樣?生:豐收了,他們很高興。
4、蒲公英:師:你們看到了什么,如果秋風吹來它會怎樣?生:風會帶著蒲公英的種子飛到四面八方,春天時候又會生根發(fā)芽。
5、葉子變紅了,秋天的陽光不刺眼。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葉子紅了。師:那我們?nèi)ケ本┑南闵饺ス湟还?,看看楓葉。生:哇,真漂亮。
6、師:我們來到了蒙古大草原,看看那里的秋景。
1、尋找秋天(展示搜集的果實)
① 小組或個人向大家介紹自己是怎樣找秋天的。
② 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兒童眼中的秋天。
③ 布置展臺,展覽成果(照片、標本、果實、各種樹葉等)
學生: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收獲)。
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
老師:你們說得好極了,秋天不僅是一個美麗豐收的季節(jié),而且給我們帶來了快樂,你們想不想和秋天一起玩?現(xiàn)在讓我們大家和秋天一起玩吧!
板書:貼字“和秋天一起玩”
1、要求:
① 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不把地面弄臟。
② 用剪刀、針、線等物品,一定要注意安全。
③ 同學注意團結(jié)合作,共同探討,集思廣益,制作美麗的作品。
④ 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借助秋天的落葉和落下的花瓣去玩,把秋天打扮得更加美麗,不能破壞秋天本身的美麗(不摘花、不折樹、不摘綠葉)。
2、和秋天一起玩:
用自己收集的東西,游戲、創(chuàng)作。
① 你打算做什么?玩什么?
(用樹葉、水果皮等粘貼畫,用豆子串成裝飾品,用水果做成拼盤,用彩筆繪出美麗的秋天……)
② 分組創(chuàng)作,(相同計劃的兒童分成一組,可以互相啟發(fā))。a、粘貼組b、水果、蔬菜拼盤組c、繪畫組d、手工制作組。
③ 老師到不同的組,與同學共同制作。
3、分享:
① 布置展臺,展示每個兒童的作品。
② 介紹自己的作品。
③ 討論作品的用途。
4、小結(jié):
5、師生互致再見。
秋天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1.導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在大自然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美,感受到了美?,F(xiàn)在讓我們走進美麗的大自然中,去欣賞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麗景色的視頻,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畫面。
3.你知道剛才呈現(xiàn)的畫面是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嗎?你又有怎樣的感受呢?(相機板書:秋天)
4.小結(jié):是呀,美麗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秋天》。
5.齊讀課題。
1.認識自然段。
導學: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幾個自然段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個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開始標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話的前面空兩格(兩個字的位置)。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明序號可以幫助我們來分清每個自然段。(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師標出第1自然段的序號)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自己來標出課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學生嘗試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標出序號。
3.(多媒體課件展示)引導學生明確課文一共有3個自然段。
4.教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認真傾聽,注意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5.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6.教師逐段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
(1)指名讀第1自然段,相機指導生字讀音。
了:在本課讀輕聲le,要讀得又輕又短。
片:三拼音節(jié),注意前鼻韻母an的讀法。
子:在“葉子”一詞中讀輕聲。
(2)檢查第2自然段的朗讀情況,教師相機指導。
“人”為翹舌音,開火車讀準字音。
“一會兒”為兒化音,引導學生讀好兒化音。課件出示“兒子、女兒”,指名讀詞語,與兒化音區(qū)分開。
初步感受“一”字的變調(diào)。
a.細心的同學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同樣是“一”,為什么有時候讀yī,有時候讀yí,有時候讀yì呢?你在課文中找到了嗎?讀一讀。
指名讀,請小老師領大家讀,齊讀。
c.小結(jié):這是“一”字變調(diào)的不同讀法。漢字可真有意思呀!
(3)指名讀第3自然段。
教師指導學生讀好“啊”字。
7.同桌互讀,檢查生字讀得是否準確。
“大、飛、會、個”。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腳?!按蟆笔菨h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與人類或人事有關(guān)。
飛:(課件出示鳥兒展翅飛翔的動作,出示“飛”字的古文字)“飛”就像鳥兒張開翅膀在空中飛翔的樣子。同學們模仿鳥兒做一做展翅飛翔的動作吧。組詞:飛機、飛鳥。
會:認識“人字頭”。運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人+云=會。組詞:開會、學會。
秋:(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獲的季節(jié)。古代莊稼收割后,人們往往在田間就地焚燒禾草。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燒殺害蟲。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組成的。組詞:秋天、秋季。
了:運用數(shù)筆畫的方法來識記“了”,也可和“子”對比來識記。強調(diào)“了”由兩筆組成,注意“了”的筆順。
1.課件出示本節(jié)課要書寫的四個字“了、子、人、大”。
2.學習“了”字的書寫。
(1)出示課件,學生跟隨課件演示書空“了”的筆順。
(2)啟發(fā)學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準每一筆的位置。
(3)教師范寫。
(4)學生練習在田字格中描紅,自己練習寫兩遍“了”字。
(5)教師巡視指導。
(6)投影展示,師生評議,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書寫情況相機指導。
3.運用遷移法學習“子”的書寫。
(1)教師先示范“子”的書寫,教師示范并口述橫的書寫要領:重下筆--輕行筆--重收筆。再示范橫的寫法,強調(diào)最后一筆橫從橫中線寫起,略微向上傾斜。
(2)學生描紅,練習書寫。
(3)投影展示,師生評議。
1.熟讀課文。
2.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現(xiàn)在正值秋季,請同學們投入到秋的懷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變化,尋找秋天的足跡。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盡量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和體會秋天的景物特征,通過看拼音讀、拼音漢字結(jié)合讀、看漢字讀、利用分段讀、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等多種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讀書熱情,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秋天的美麗,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美、尋找美的情趣,培養(yǎng)學生愛美的情操。
2.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了“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學生們興趣盎然,紛紛說出了自己識記生字的好辦法。教師通過字理識字,展現(xiàn)了豐富的字理圖,例如對“片”“大”的教學,增強了對生字的直觀性、整體性認識,“秋”字的字理故事激發(fā)了學生對漢字的喜愛之情,充分發(fā)揮了字理教學的重要作用。
秋天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三
1﹑唱:《秋天紅艷艷》
2﹑動:音樂游戲《夸秋天》
1﹑聲情并茂地演唱《秋天紅艷艷》,感受秋天的美.
2﹑通過音樂游戲的活動,嘗試創(chuàng)作的樂趣.
用舒展優(yōu)美的情緒唱歌.
音樂游戲中各聲部之間要求節(jié)奏準確,聲音和諧.
鋼琴,錄音機,磁帶,圖片
(一)說一說
2﹑學生各抒己見。
3﹑師:大家說的真不錯,今天我們就要來學唱一首日本歌曲《秋天紅艷艷》。
4﹑出示圖片,觀賞歌詞描繪的景色。
(二)唱一唱
1﹑教師聲情并茂地范唱
2﹑節(jié)奏練習:弱起小節(jié),用加連線的方法來練習
3﹑跟琴輕聲唱譜
4﹑朗讀歌詞
5﹑聽唱法學唱歌詞
6﹑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選擇最佳的情緒來演唱這首歌
7﹑聽范唱錄音
8﹑練習用舒展優(yōu)美的情緒來唱歌
(三)動一動
1﹑按照節(jié)奏來讀一讀第二聲部
2﹑分組討論,創(chuàng)編第一聲部的歌詞,選擇好的,大家按照節(jié)奏讀一讀
3﹑師生一起創(chuàng)編第三聲部的歌詞,并唱一唱
(四)小結(jié)
師:今天我們學唱了日本歌曲,了解了日本的秋天,看來大自然的秋天確實太美了!課后,同學不妨再去了解收集一下別的表現(xiàn)秋天的音樂作品。
《秋天紅艷艷》是一首舒展優(yōu)美的日本歌曲,二段體結(jié)構(gòu),曲調(diào)清新而富有活力。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安排了三個內(nèi)容:聽《采山謠》、節(jié)奏游戲《夸秋天》以及歌曲《秋天紅艷艷》。我把教學的切入點放在了分辨樂曲歡快活潑和舒展優(yōu)美兩種不同的演唱方法上,并將之貫穿于整堂課中。首先是欣賞《采山謠》,分辨樂曲的這兩種不同的演唱方法,了解a+b+a′的三段體結(jié)構(gòu),聽賞的同時穿插了音樂游戲《夸秋天》。歌曲教學時,同樣先請學生體會不同的演唱方法,然后再展開教學。教學過程還是比較流暢的。
當然不可避免的,在教學中也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首先,教學內(nèi)容安排得有些太滿了,以至于有些沒來得及完成?!恫缮街{》這首歌曲本身比較長,聽一遍就要三四分鐘,我已經(jīng)盡量少聽,只是完整和分段聽了兩遍,還是顯得時間用的比較多。第二,在歌曲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感覺教學方法的使用上單調(diào)了一些,在難點兩拍半的長音的演唱上,我只是簡單地指導學生劃了一下拍子就過了,雖然學生后來唱的問題不大,但感覺總是不夠扎實,可能在指導上還應該想一想更好的辦法,比如通過一些肢體動作等來幫助一下,可能會更好。第三,本來我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安排了在歌曲唱完后,進行一個簡單的雙聲部練習,可由于第一個原因,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沒有上。這樣就使整個的教學流程缺少了一個前后呼應,因為前面的節(jié)奏游戲《夸秋天》就是一個雙聲部的練習,也算是為了后面歌曲中雙聲部的演繹做個鋪墊。由于這個環(huán)節(jié)沒上,節(jié)奏游戲就顯得有些突兀,好象沒有什么必要了。課后,我仔細想了一下,覺得自己還是不夠靈活,有些唯教材?!犊淝锾臁分杏玫降墓?jié)奏是后十六分音符,而在歌曲中出現(xiàn)的是切分節(jié)奏,如果我把《夸秋天》中的后十六分音符改成切分節(jié)奏來練,那么不管后面歌曲中雙聲部的環(huán)節(jié)上不上,它都能起到為歌曲教學服務的作用了。
秋天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四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文章中的生字新詞。
3、感受詩中描寫的景象,理解詩中擬人手法的運用。
4、初步感受現(xiàn)代詩的意象美和韻律美。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通過誦讀感受新詩的美。
:秋景的多媒體課件或幻燈片
1、板書課題:秋天
2、看到這兩個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詞語?
(秋高氣爽 秋風紅葉 秋水長天 秋風蕭瑟 秋蟲啾鳴 秋實累累
秋桂飄香 霜葉知秋 秋雨綿綿 秋風習習 楓林盡染 落葉蕭蕭
秋山如洗 一葉知秋 春華秋實 秋菊傲霜 秋風落葉)
3、教師適當講解上面詞語的意思。
4、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樣的呢?你能用幾句話來描繪一下嗎?當然你也可以選用上面的詞語。
5、有一位山東作家,他叫王宜振。他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的會員。1975年開始發(fā)表作品。主要創(chuàng)作兒童詩歌,也寫童話和兒童故事的。出版有兒歌集《搖籃里的歌》,兒童詩集《秋風娃娃》《獻給中學生的一束詩》《獻給少男少女的詩》。我們來看看在這位大孩子的眼中,秋天是怎樣的。
1、學生自讀圈畫(具體要求:①讀通、讀順句子,讀準字音。②畫出不理解的地方。③選擇一到兩個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它的意思。)
2、檢查預習:
①指名學生朗讀詩歌。(主要檢查讀通、讀順、讀準確的目標達成度)
②你能選擇一個詞語來說說它的意思嗎?注意:老師不是叫你當詞典的傳聲筒,老師要看你是否真懂了。
3、鼓勵學生質(zhì)疑問難(可以包括詞語、句子等各種問題)
(介紹了秋天的迷人景色和豐收景象。)
5、那么,這首詩主要寫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田野里、小路旁、果園里)
6、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園里,你能看到什么?那么作者又看到了些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第一次板書:稻穗向日葵野菊花蘋果葡萄玉米高粱……
2、引導學生和課文對比,談談自己的感受。(也可抓住其中一種景物做對比)
3、教師小結(jié):課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語言優(yōu)美生動,很有情趣,也飽含深情。語言是用來表情達意的。否則一個個文字也就失去了生命。
4、學習第一小節(jié):
①指名朗讀第一小節(jié)
③引導學生交流
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紅更嬌”、“更甜更好”這兩個詞就用活了,寫出了秋天的與眾不同。
5、細細地讀,細細的品味,你會發(fā)現(xiàn)這首詩中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是這樣的。課后自己可以去試著找找,明天我們課上交流。
秋天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五
選一幅或畫一幅秋天的畫,先跟同學說說圖畫的內(nèi)容,再寫一寫你選的或畫的畫。注意用上平時積累的詞句。寫好后讀給同桌聽,根據(jù)他的意見認真修改,再把習作和圖畫一起貼在教室里,讓大家欣賞。
教學重點難點:
1、如何抓住秋天景物的重點,按照一定順序具體描寫秋天的景物一至三處片段。
2、由片段到篇章,完成整篇寫秋天景物的作文的寫作。
一、組織學生找秋天,尋找寫作素材。
這次作文,我們不是選一幅或想象畫一幅秋天的畫,而是組織同學們游覽我們的家鄉(xiāng),觀察秋天的景色,因為這里有山區(qū),有平壩,有河流,有湖泊,更有果園,有紅葉,還有茂密的樹林,時髦的農(nóng)家小院,精彩的神話故事……景物比較齊全,內(nèi)容比較豐富。同學們在大自然中這盡情地觀察,有了素材,就有了說和寫的基礎。
(這一過程是尋找寫作素材,做好作文“有米下鍋”的準備。)
二、組織學生畫秋天,訓練學生選擇寫作材料。
在山上,同學們看著秋天美麗的景色:山上的果園,平壩上的田野,近處的湖水,天空飛行的小鳥等等盡收眼底,美不勝收。同學們欣喜地尋找秋天的特點,看著秋天的迷人的景物,個個高興異常,他們揮動手中的畫筆,畫出了自己找到的秋天。
(這一過程是鞏固感知的表象,學會選擇材料,為作文打下基礎。)
三、組織學生說秋天,訓練口語,為寫作做進一步的準備。
1、組織小組同學分別看自己的秋天圖,再用自己學過的美詞佳句,相互說一說自己畫的秋天圖,看誰說得好,說得形象具體。同學相互評議、修改,最后推薦代表,準備在全班匯報。
2、匯報秋天圖。
學生對著自己的畫,用自己的語言,結(jié)合學習過的美詞佳句,描繪著秋天。他們帶著激動的心情描繪,對秋天圖有說出不完的欣喜和贊美。
(這一過程是進行口語訓練,讓說與寫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做好作文前的思想和語言文字的準備。)
四、運用學習認知、遷移規(guī)律,教給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參與寫秋天的寫作訓練實踐。
(一)老師出示事例課件,引導學生總結(jié)寫景物作文片段的方法。
1、內(nèi)容
秋天的果園
仿佛一顆顆晶瑩透亮的瑪瑙,發(fā)出沁人心脾的幽香,使我垂欲滴。農(nóng)民伯伯在果園里面摘水果,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眼睛瞇成了一條線。
簡評,寫的果園片段好在那里?1、用“總——分”的結(jié)構(gòu)形式來寫秋天的果園圖的。第一句是中心句:我愛秋天的果園,累累的果實掛滿了枝頭。
下面幾句話圍繞著中心句來寫:蘋果、柿子、石榴、葡萄,農(nóng)民。條理清楚,結(jié)構(gòu)緊湊。
2、有重點地選擇蘋果、柿子等水果,分別用擬人的手法來寫,讓水果有了人的靈性和特征,美!
(1)紅艷艷的大蘋果,仿佛是一個個可愛的小娃娃,穿著鮮紅醒目的紅裙子。(擬人)
(2)黃澄澄的柿子……石榴咧著嘴笑,露出了紅寶石般晶瑩的籽。(擬人)
3、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使句子更具體更生動:
(1)紅艷艷的大蘋果,高高地掛在樹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仿佛是一個個可愛的小娃娃,穿著鮮紅醒目的紅裙子,(比喻)
(2)黃澄澄的柿子,又圓又大,好象一個個玲瓏小巧的燈籠。(比喻)
(3)亮晶晶的葡萄,好似一串串閃閃發(fā)光的珍珠,又仿佛一顆顆晶瑩透亮的瑪瑙,(比喻)
4、使用“疊音詞”,使片段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感。
“累累”“紅艷艷”“高高”“黃澄澄”“亮晶晶”“一串串”“閃閃發(fā)光”“一顆顆”等。
5、動靜結(jié)合,使秋天果園圖更有生機與合力,有動態(tài)的美。
前面描寫的幾種水果都是靜態(tài)描寫,寫得有生機,形象生動,運用了動詞:“洋溢”“笑容”“瞇”。
(二)由扶到放寫片段
1、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畫,按照上面介紹的寫作方法,去寫秋天美景圖的片段。
2、學生寫出秋天圖的片段后,對照秋天圖,看看像不像畫的圖畫,請小組同學幫助檢查,看是不是圖文合一,內(nèi)容一致。秋天美景片段在你的筆下到底美不美,請同學們提出修改意見,然后進行修改。
3、各小組選出優(yōu)秀作文片段全班品評和欣賞,老師做指導,提出修改意見,使之更加完美。
4、在學生寫好一個片段后,再讓學生回憶,參觀的秋天的其他景物,用同樣的寫作方法再寫一個或者兩個不同的秋天的景物片段,完成作文由段到篇的文章內(nèi)容的準備工作。
(這一過程是教給學生作文片段的技巧和方法,有條理地寫具體、寫生動、寫形象、寫感人作文片段是本次作文的重點,也是難點。讓學生知道怎樣去寫好作文的片段,掌握認知規(guī)律,由扶到放寫片段。)
(三)由片段到篇的完成,升華主題:添加過渡、開頭、結(jié)尾,點名中心。
1、教師:同學們寫的每個秋天圖景的片段都很美。但是我們?nèi)绻麑讉€片段(如:秋天的天空、田野、果園等)放在一起,也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它是文章的主體部分,還需要加上開頭和結(jié)尾才行。每個自然段之間還需要過渡。
2、教師指導,要求學生用學習過的用遞進關(guān)系的關(guān)聯(lián)詞寫過渡句(段)。用學生學習過的前后照應的方法寫開頭、寫結(jié)尾,表達作者的心情。
3、教師指導,學生寫,之后出示課件:
過渡遞進過渡承上啟下:不但……而且……
不僅……而且……
開頭總起開頭引出下文我愛家鄉(xiāng)的秋天,家鄉(xiāng)的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涼爽的季節(jié),家鄉(xiāng)的秋天是一幅幅美麗動人的圖畫。
結(jié)尾總結(jié)全文點名中心家鄉(xiāng)的秋天是美麗的,我愛家鄉(xiāng)美麗的秋天,更愛創(chuàng)造美麗秋天的家鄉(xiāng)人民。
4、認真仔細地把完整的文章讀一讀,體會秋天的美麗與可愛,體會作文的篇章結(jié)構(gòu)。
教師出示文章結(jié)構(gòu)板書:總——分——總。學生體會文章的結(jié)構(gòu)。
(這一過程是教給學生寫好一篇完整作文的方法,教給學生寫作文的開頭、結(jié)尾的方法,領會文章結(jié)構(gòu)的寫作方法,使作文更加緊湊、完整。)
五、評比展示《秋天美》圖畫和《我愛秋天》的作文
將班上同學的秋天圖和《我愛秋天》的作文進行展示,請每一位同學欣賞圖畫和作文,評選出最佳秋天圖畫和最佳《我愛秋天》的作文,進行表彰鼓勵,以激發(fā)孩子們的寫作興趣,并將優(yōu)秀的作文推薦到校外報刊雜志去爭取發(fā)表。
(這一過程是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參觀、繪畫、寫作中找到學與玩的結(jié)合點,讓學生有學習寫作的成就感。)
1、覺得無內(nèi)容可寫,亂編的多。
2、語言積累少,干巴巴的,難以寫具體。
3、對周圍事物沒有留心觀察。
4、缺乏想象力。
5、題材千篇一律,難以表達真情實感。針對以上問題,如何來提高農(nóng)村孩子的寫作能力呢?下面談談本人的幾點看法。
一、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1、讓學生寫熟悉的內(nèi)容,以“趣”激趣。命題應開放,出寬題,緊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景或物作為作文內(nèi)容,以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感到有一種表達的愿望,有一種沖動想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出來。如根據(jù)學生的思想情況,命題為《××,我想對你說》。又如根據(jù)學生最喜歡做游戲的特點。我們可以精心設計游戲內(nèi)容,游戲前,告訴學生要留意游戲的過程,注意同學的言行和表情。游戲后組織學生說過程,討論從游戲中懂得的道理。學生玩得興高采烈,自然會說得興致勃勃,寫起來就不難了,而且有興趣了。
2、以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寫作欲望。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最關(guān)鍵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并逐步養(yǎng)成習慣,滿懷樂趣地去學習,在實踐中我具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給學生自信心。學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讀,小作者的眼睛會一亮,神情高興。哪怕學生寫得很不成功,也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課堂上講讀,以此激發(fā)學生特別是差生的作文興趣。其次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鼓勵,為作文中的優(yōu)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要為其叫好。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從“怕寫”向“要寫”、“樂寫”邁步,循序漸進,最后達到共同的目標。第三是辦好班級的習作園地,把優(yōu)秀的篇,段張貼在上面,供全班學生學習、品賞。還可以鼓勵并指導學生向報刊投稿等。
3、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活動,激發(fā)寫作興趣。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xiàn),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能調(diào)動學生的習作興趣。如開展課前讀報活動,讓學生到講臺宣讀自己的優(yōu)秀習作,或是宣讀從作文選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斷等等,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和表現(xiàn)的機會。為了表現(xiàn)自己,在課外時間他們就會趣味盎然地尋找或?qū)懗鲎约簼M意的習作。又如開展作文競賽活動,競賽是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競賽中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長,因而多數(shù)人在比賽的情況下學習和工作一般比沒有比賽的情況下好得多。小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己,好勝心強,開展競賽活動,給他們更多的參與和表現(xiàn)機會。這樣不但可以調(diào)節(jié)以往習作所形成的氛圍,激發(fā)學生“我要寫”的興趣,還可以大面積地提高習作的質(zhì)量。
我們還可以用導語激趣,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等等來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培養(yǎng)寫作興趣是作文教學的突破口,是指導學生作文邁向成功的基點。
二、從讀學寫,讀寫結(jié)合。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表達,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從閱讀中汲取營養(yǎng),利于學生從讀學寫,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這也是作文教學的基本途徑。
1、從閱讀中學習文章的結(jié)構(gòu)和表達方法。
我們在寫作教學實踐中,作為教師要有意識地把作文指導滲透到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每學習一篇課文后,注意對該文的結(jié)構(gòu)和寫作方法進行分析。
2、聯(lián)系課文,適當摹仿,仿中求創(chuàng)。中外作家歷來強調(diào)創(chuàng)造,但在寫作中可以適當摹仿。
3、加強朗讀背誦訓練,培養(yǎng)語感。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其中道出一個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積累。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筆下生花。否則,縱有思緒萬千,筆下也難有片言只語。古代的一些文人學士,如韓愈、蘇東坡……他們壓根就沒學過語法,修辭、邏輯,但能寫出千古流傳的好文章,其奧秘在于他們熟讀乃至背誦過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形成了敏銳的語感。所以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形成,有懶于多讀多背,實踐證明,運用語言文字,寫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讀多背,課內(nèi)多讀,課外也需多讀多背。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朗讀訓練。要求正確朗讀好詞句篇,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還要適當增加背誦的量。通過讀、背使學生把課本的語言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儲備起來,提起筆來就不會難了。
4、做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指的是人們在閱讀書報時所作的一些文字記錄。寫讀書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寫讀書筆記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③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要做好課內(nèi)課文的讀書筆記,但這還遠遠不夠,還要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并作好讀書筆記。具體的方法在閱讀時摘錄書中的優(yōu)美詞語,妙語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復吟誦,只有經(jīng)過長期積累,語言才會豐富,寫作時大量生動的語句就會涌向筆端。
觀察圖文和閱讀是學生獲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徑。學生可以從讀和看中學到“怎樣寫”,但這也需要我們老師們長期有目的地培養(yǎng),讓學生從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從讀和看中學寫,讀看寫結(jié)合,提高寫作能力。
秋天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六
《秋天》是何其芳于三十年代初創(chuàng)作的一首優(yōu)美的抒情詩。詩人用情味深長的語言描寫農(nóng)家生活,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三節(jié)詩組合成三幅既流動又整合的秋天意象,抒發(fā)了對秋天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美學教科書,一部優(yōu)美的文學畫卷,它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因而,借助這篇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上一堂美學課,上一堂文學課,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首詩的內(nèi)容簡單易懂,同時作為一篇自讀課文,教師也不宜對它分析得過細。所以教學的重點是通過反復誦讀,在讀中理解詩意,體會情感,品味語言。
由課文這一素材,我大膽地設計了半節(jié)課的拓展訓練,我想體現(xiàn)的是閱讀與寫作的結(jié)合,整體感知與深入探究的結(jié)合,從書本向生活,由課堂向課外的延伸。
教學中采用誦讀法,討論法,想象法等教學方法。
(學生自由發(fā)言后)師:是的,很多人都喜愛秋天,愛它的天高云淡,愛它的四野飄香,愛它的霜色潔白,也愛它的疊翠流金……今天,就讓我們隨著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秋日的.私語》一起走進現(xiàn)代詩人何其芳的《秋天》,去領略秋的風采,傾聽秋的訴說。
【設計說明】說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初步感受秋天的美好,引入本課內(nèi)容。
1.師配樂誦讀詩歌,生一邊聽讀一邊欣賞大屏幕展示的一幅幅秋景。
【設計說明】賞秋,旨在培養(yǎng)學生聽的能力,感受美的意境、語言、旋律、情感,得到美的陶冶。
2.資料助讀:作者簡介。
3.齊聲誦讀。師作朗讀指導:重音的處理。
【設計說明】讀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
4.指名朗讀。a生讀,全班同學找出每一詩節(jié)的中心句。(生回答后)明確:全詩依次描繪了三個場景的秋天。b生再讀,全班同學閉上眼睛聽讀,腦海中想象一幅幅秋天的畫面。
【設計說明】想秋,旨在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深入領會詩的意境。
【設計說明】點秋,旨在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理解詩的主旨,理解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6.自由朗讀,仔細品味詩歌的語言,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理由。
【設計說明】品秋,體現(xiàn)閱讀的個性化要求,旨在使學生在交流中既鍛煉口語組織能力,又互相啟發(fā),加深理解和感悟。
7.師小結(jié),生回顧??创笃聊簧弦唤M秋景圖,配樂齊聲誦讀全詩。
1、比較閱讀。資料:(美)狄金森《秋景》。比較此詩與課文的異同。
【設計說明】培養(yǎng)學生比較與欣賞能力,在比較中,更容易理解不同詩人不同的詩風,不同詩作不同詩味。
2、欣賞品評。資料:沙白《秋》。談談認識:你認為哪個詞句最生動?
【設計說明】側(cè)重于培養(yǎng)學生感受語言的能力,并借此鞏固一點修辭知識。
3、資料交流。交流展示課前搜集的關(guān)于秋天的各種形式的資料,資源共享。
【設計說明】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激發(fā)他們從生活中利用各種資源加強學科課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4、寫作平臺。a布置練筆題目《我是風》,要求根據(jù)《秋天》一詩的內(nèi)容,以風的眼光見證每一個場景,以風的口吻創(chuàng)造性地描述每一幅畫面。b師示范作文。提示:發(fā)揮想象聯(lián)想,運用擬人手法,可選取一個詩節(jié),也可選取一兩個詩句,再創(chuàng)造。c學生完成練筆。d展示作文。
【設計說明】發(fā)揮學生想象聯(lián)想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表達興趣,享受寫作帶給自己的快樂體驗。
秋,因其成熟與收獲,因其蕭瑟與凄清,給文人墨客,畫家歌者還有我們提供了無盡的素材:秋陽暖暖,秋波澹澹,秋風習習,秋雨綿綿……流連于字里行間,徜徉于音樂圖片,秋的氛圍、秋的風韻在我們心頭久久久久揮之不去,我們不禁會贊嘆,秋天原來如此美麗,世界竟然這樣神奇!
作業(yè) :整理所搜集的資料,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辦一個有關(guān)秋天主題的展覽。我們給這個展覽起一個名字就叫《秋天如此美麗》。
一、成功之處:
1、總體來看,這節(jié)課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要把它上成一堂美學課,文學課的設想基本實現(xiàn)了。這一點,評委們也做了充分的肯定,稱這節(jié)課是此次總校創(chuàng)優(yōu)競賽中“美學價值最高的一堂課”。
1、教師的激情應該更充沛,在調(diào)動學生上還應再想想辦法。
2、由于這節(jié)課容量較大,寫作環(huán)節(jié)時間倉促,致使學生的作文沒有更多地展示。
1、在回答一個問題的時候,一位學生未經(jīng)老師許可就搶先發(fā)言,我肯定了他的勇敢積極。老師的理解和寬容會創(chuàng)設一個更開放的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踴躍地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
2、有好幾個學生的發(fā)言很見光彩,有的聯(lián)系實際,有的畫龍點睛,有的獨辟蹊徑,甚至對我都很有啟發(fā)。我想,教師應該充分相信學生。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師生都是學習者。
秋天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七
《秋天》是何其芳于三十年代初創(chuàng)作的一首優(yōu)美的抒情詩。詩人用情味深長的語言描寫農(nóng)家生活,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三節(jié)詩組合成三幅既流動又整合的秋天意象,抒發(fā)了對秋天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美學教科書,一部優(yōu)美的文學畫卷,它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因而,借助這篇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上一堂美學課,上一堂文學課,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首詩的內(nèi)容簡單易懂,同時作為一篇自讀課文,教師也不宜對它分析得過細。所以教學的重點是通過反復誦讀,在讀中理解詩意,體會情感,品味語言。
由課文這一素材,我大膽地設計了半節(jié)課的拓展訓練,我想體現(xiàn)的是閱讀與寫作的結(jié)合,整體感知與深入探究的結(jié)合,從書本向生活,由課堂向課外的延伸。
教學中采用誦讀法,討論法,想象法等教學方法。
(學生自由發(fā)言后)師:是的,很多人都喜愛秋天,愛它的天高云淡,愛它的四野飄香,愛它的霜色潔白,也愛它的疊翠流金……今天,就讓我們隨著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秋日的私語》一起走進現(xiàn)代詩人何其芳的《秋天》,去領略秋的風采,傾聽秋的訴說。
【設計說明】說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初步感受秋天的美好,引入本課內(nèi)容。
1.師配樂誦讀詩歌,生一邊聽讀一邊欣賞大屏幕展示的一幅幅秋景。
【設計說明】賞秋,旨在培養(yǎng)學生聽的能力,感受美的意境、語言、旋律、情感,得到美的陶冶。
2.資料助讀:作者簡介。
3.齊聲誦讀。師作朗讀指導:重音的處理。
【設計說明】讀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
4.指名朗讀。a生讀,全班同學找出每一詩節(jié)的中心句。(生回答后)明確:全詩依次描繪了三個場景的秋天。b生再讀,全班同學閉上眼睛聽讀,腦海中想象一幅幅秋天的畫面。
【設計說明】想秋,旨在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深入領會詩的意境。
【設計說明】點秋,旨在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理解詩的主旨,理解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6.自由朗讀,仔細品味詩歌的語言,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理由。
【設計說明】品秋,體現(xiàn)閱讀的個性化要求,旨在使學生在交流中既鍛煉口語組織能力,又互相啟發(fā),加深理解和感悟。
7.師小結(jié),生回顧??创笃聊簧弦唤M秋景圖,配樂齊聲誦讀全詩。
1、比較閱讀。資料:(美)狄金森《秋景》。比較此詩與課文的異同。
【設計說明】培養(yǎng)學生比較與欣賞能力,在比較中,更容易理解不同詩人不同的詩風,不同詩作不同詩味。
2、欣賞品評。資料:沙白《秋》。談談認識:你認為哪個詞句最生動?
【設計說明】側(cè)重于培養(yǎng)學生感受語言的能力,并借此鞏固一點修辭知識。
3、資料交流。交流展示課前搜集的關(guān)于秋天的各種形式的資料,資源共享。
【設計說明】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激發(fā)他們從生活中利用各種資源加強學科課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4、寫作平臺。a布置練筆題目《我是風》,要求根據(jù)《秋天》一詩的內(nèi)容,以風的眼光見證每一個場景,以風的口吻創(chuàng)造性地描述每一幅畫面。b師示范作文。提示:發(fā)揮想象聯(lián)想,運用擬人手法,可選取一個詩節(jié),也可選取一兩個詩句,再創(chuàng)造。c學生完成練筆。d展示作文。
【設計說明】發(fā)揮學生想象聯(lián)想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表達興趣,享受寫作帶給自己的快樂體驗。
秋,因其成熟與收獲,因其蕭瑟與凄清,給文人墨客,畫家歌者還有我們提供了無盡的素材:秋陽暖暖,秋波澹澹,秋風習習,秋雨綿綿……流連于字里行間,徜徉于音樂圖片,秋的氛圍、秋的風韻在我們心頭久久久久揮之不去,我們不禁會贊嘆,秋天原來如此美麗,世界竟然這樣神奇!
作業(yè) :整理所搜集的資料,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辦一個有關(guān)秋天主題的展覽。我們給這個展覽起一個名字就叫《秋天如此美麗》。
一、成功之處:
1、總體來看,這節(jié)課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要把它上成一堂美學課,文學課的設想基本實現(xiàn)了。這一點,評委們也做了充分的肯定,稱這節(jié)課是此次總校創(chuàng)優(yōu)競賽中“美學價值最高的一堂課”。
1、教師的激情應該更充沛,在調(diào)動學生上還應再想想辦法。
2、由于這節(jié)課容量較大,寫作環(huán)節(jié)時間倉促,致使學生的作文沒有更多地展示。
1、在回答一個問題的時候,一位學生未經(jīng)老師許可就搶先發(fā)言,我肯定了他的勇敢積極。老師的理解和寬容會創(chuàng)設一個更開放的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踴躍地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
2、有好幾個學生的發(fā)言很見光彩,有的聯(lián)系實際,有的畫龍點睛,有的獨辟蹊徑,甚至對我都很有啟發(fā)。我想,教師應該充分相信學生。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師生都是學習者。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21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