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jù),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guī)范和提示,它體現(xiàn)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演講稿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演講稿模板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明禮儀演講稿100字 文明禮儀演講稿400字篇一
在古代理論中,大多以禮為天下先,強調以禮治國,以禮治家。有些書比如《禮記》,《論語》等。有一些名言,比如“人有禮貌,就安全;當他們粗魯時,他們是富裕的;當他們有禮貌的時候,他們是巨大的;當他們有禮貌時,他們是健康的;當他們有禮貌時,他們是和平的”,這都證實了這一點。古人仍以文明禮儀為主導,但我們更應該重視文明禮儀。
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歷來被譽為“禮儀之邦”,作為其中一員,我們應該努力弘揚祖國的這一特色,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
文明禮儀是人不可或缺的,就像孔子說的“不學禮儀,受不了?!?/p>
當我們坐在公共汽車上時,我們應該給老人、孩子還是有需要的人讓路?我們在校園里遇到老師同學,是要致敬還是點頭致意?當我們看到路邊的垃圾碎片時,是不是應該彎腰,伸出手,撿起來,然后扔進金色的垃圾桶?當我們遇到殘疾人時,我們應該向他們伸出援手,幫助他們過馬路還是帶他們去目的地?
文明不是一兩天就有的,應該是你的好習慣??吹饺诵械郎嫌邢憬镀?,你主動撿起來扔進垃圾桶。我覺得你成就了“文明”二字;在公共場合,說話盡量小聲,不影響別人,即使人多也不會推拉。嗯,我覺得你又做到了“禮儀”這個詞。文明禮儀就這么簡單。
如果你忘記了知識,你就不是一個失敗者,因為知識是可以重新學習的;如果你花光了所有的錢,你不是一個失敗者,因為錢是可以賺回來的。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是徹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人無禮,事無禮,國無禮,不安分?!碑斘覀儗W習文明禮貌時,我們不應該只停留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要在行動中貫徹執(zhí)行。文明禮儀,從我們做起,從我們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真正把文明禮儀融入我們的生活,讓文明禮儀真正與我們一起成長。
文明禮儀演講稿100字 文明禮儀演講稿400字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創(chuàng)造了中國燦爛的文化 ,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體現(xiàn)著我們中國人的氣質與素養(yǎng)。禮儀不僅是一個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體現(xiàn),而且對于個人而言,也是體現(xiàn)一個人道德和修養(yǎng)的尺度。
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無不遺憾的發(fā)現(xiàn),在物質文明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我國公民的文明素質卻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那么,在校園內,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同樣也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面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時你推我打,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隨意亂丟亂扔,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 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yǎng),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xiàn)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wèi)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huán)境。相反,如果我們養(yǎng)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huán)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
我們知道:作為一名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出優(yōu)良的學習氣氛。然而這些行為也直接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同時也影響了學校的形象。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講禮貌的人。禮貌用語時常掛在他嘴邊,比如:
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老師,您好!
問人借物:說請
還人物品:說謝謝
踩到他人:說對不起
上課了:說老師好
下課了:說老師請休息
放學回家:跟同學說再見
有事外出:跟老師說我去哪里
回到學校:報告老師我回來了
作為一名講文明、懂禮貌的學生,他懂得一句話:“要想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自己要尊重別人?!?而且,他一定是有著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的人,他會自覺維護校園環(huán)境,不會隨手扔垃圾,因為他懂得清潔的環(huán)境是大家的勞動的結晶。 講文明懂禮貌的學生,一定是愛護公共財物的人。他愛學校的一草一木,不會踐踏草坪,不會亂涂亂畫,更不會踢門、浪費水電并且會勸阻、制止其他人的破壞行為。
講文明懂禮貌的學生,一定是遵守紀律的人。他會將自己的物品擺放整齊,不論是教室里課本,還是宿舍內的生活用品,從來都是從哪兒拿來,就放回哪兒去,整整齊齊、干干凈凈。在學校就餐,他從來都會自覺排隊打飯,從不浪費糧食。在課余時間里,從不大聲喧嘩影響別人的學習或休息,他會遵守學校的每一項規(guī)章制度。
講文明懂禮貌的學生,一定是一位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他會尊敬師長和友愛同學,關愛身邊的人和事,不會與同學吵架或者拉幫接派,他會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長輩的養(yǎng)育,感恩老師的教導
文明是行為的端正,習慣的改善,禮貌是修養(yǎng)的提高,品質的提升。
同學們,讓我們告別作日的無知和粗俗,讓我們從今天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改掉以往一些不雅的行為,改掉我們以往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做一名真正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學生。
美好的校園需要我們全體師生共同、長期的努力。加油, 相信我們一定會做得更好!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演講稿100字 文明禮儀演講稿400字篇三
對小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至關重要,但在推行此項工作的實際中常常存在著說教多,實效差等問題。文明禮儀教育一直是我班學生入學以來就常抓不懈的一項德育重點工作,它已成為我班德育工作的常規(guī)之一,但要真正使文明禮儀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使文明成為每一個學生終生擁有的一種良好習慣,還任重道遠。近三年我班的文明禮儀教育實踐證明,對少先隊員實施文明禮儀教育一定要依據(jù)從身心發(fā)育、生活、學習、活動等特點出發(fā), 從“小”處著手,提出少先隊員對文明禮儀的要求,提高少先隊員對文明禮儀的認識,最終使文明禮儀要求成為學生自覺的行為習慣,良好習慣從小養(yǎng)成而受益終身。
學生的生活是由一件件小事組成的,學生的思想品德及文明行為的發(fā)展也是不斷地受到小事的影響。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其中的含義也是強調小事對人的思想、行為的影響。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時,要根據(jù)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認識特點開展工作,需要從“小”處著手。結合我班生源的實際情況(家長大部分是市場、商場、內衣廠、個體戶、單親家庭)的實際,家長文化水平較低,家庭教育相對落后。我首先將抓“文明課間”管理確定為我校學生文明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切入點。經過一個月的強化訓練,學生的`課間行為就達到了我所要求的文明標準。接下來我們又將“列隊出操”、“文明用餐”、 “規(guī)范課堂文明行為”等作為了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內容,并逐一強化訓練,重點突破。我選擇的教育切入點雖小,但在學生養(yǎng)成文明行為習慣上的收效很大。
(一)、確立實實在在的文明禮儀教育要求
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要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佳境,需要從學生點滴的養(yǎng)成教育做起。確立實實在在的文明禮儀教育要求,只有要求實在,才能落實到位。在確立學生文明禮儀要求時,我力求務實,如針對“文明課間”,我提出了如下要求:
1.鈴聲響,下課了。出教室,講秩序。讓老師,先離開。小朋友,才出去。
2.不擁擠、不喧嘩。
3.嚴格遵守課間紀律,上廁所,不擁擠。手洗凈,講衛(wèi)生。
4. 不說粗話、臟話,不罵人等等。
5. 不隨便動用別人的東西,愛護自己和別人的物品。
6.課間做有益的游戲。
7.不隨地吐痰。
8.在需要別人幫助時說“請”,接受別人幫助時說:謝謝;
9.當自己碰了別人時要說對不起,當別人碰了自己時要說沒關系。
針對“文明用餐”,我提出了如下要求:
1.按時就餐。文明取餐,不得擅自多拿自己喜歡吃的早餐,不敲盤、不喧鬧。
2.就餐做到“一靜三凈”?!耙混o”:不談笑,不交頭接耳,不敲打盤碗;“三凈”:不挑食,不浪費,把餐盤內飯菜吃干凈;把吃下的剩物,裝入盤內并倒入指定的垃圾桶內,保持桌面干凈;不灑落飯粒、菜湯,保持課室地面干凈。
3.取午飯要有秩序地在指定地點排隊等候,取好飯菜安靜地走出飯?zhí)谩?/p>
4.飯后不宜激烈運動。這些教育要求實實在在,每一項都是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實實在在做到的,避免了過分地強調那些“虛、大、空”的目標和要求,脫離了教育的實際和學生的需求。
(二)、推進扎扎實實的文明禮儀教育管理
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容易,改掉一個壞習慣很難。為在全體少先隊員中重新構建起良好行為習慣,學期初我利用開學第一次班會向學生提出了本學期各項需重點整頓和強化的文明行為內容要求,上學衣帽整齊,佩戴紅領巾,并從第一周升旗儀式集隊時要求學生要做到快靜齊等.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實也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臺起于壘土,質的飛躍量的積累,良好的道德素質建立在種種良好的道德習慣之上。并要求學生為班集體能評上學校的“標兵文明班”而努力,發(fā)揮班干部,中隊長、小隊長的監(jiān)管作用等多種方式,多管齊下,加大對少先隊員不良行為的矯正力度,并用教師自身文明行為言傳身教。
我將學生課間的文明行為和不良行為習慣用數(shù)碼相機拍攝下來。然后利用學?,F(xiàn)代信息技術制作成《校園文明行為我最棒》等系列教育片斷,組織學生認真收看,并結合真實的現(xiàn)場,及時而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和改進措施,提高了教育的效果。我還制定了系列文明行為強化管理的激勵機制,進行“文明學生”的日評比、周評比、月評比,自制了一種“班級增分表”和“班級減分表”貼在課室的墻上,當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違規(guī)行為時在“減分表”扣一分,學生表現(xiàn)文明時在“增分表”加一分,這種管理實施不久,學生自覺遵守文明行為要求的意識就加強了,“減分表”上扣分的越來越少, “增分表”加分的學生越來越多。
學生文明的行為習慣就在這樣實實在在的教育要求和扎扎實實的管理推進中形成了。
(三)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養(yǎng)成教育
葉圣陶老先生說:“習慣在于教師的訓練和指導?!贝_實如此,良好的習慣不可能自發(fā)而成,必須經過指導和訓練。作為班集體組織,可以分層次、分階段、多類型地,讓學生們在生動形象的活動中促進他們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作為一名中隊輔導員,我們應該在校長室及少先隊大隊部的指導下有計劃地開展教育活動。如:“教師節(jié)”開展尊師活動,讓全體少先隊員將自己制作的賀卡在升旗儀式上親手贈送給老師;并送上祝福的話語。“母親節(jié)”前夕組織學生給媽媽寫感謝信;要求學生主動向父母提出“重陽節(jié)”去看望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等等。讓學生在真真切切的體驗中自己感動自己,自己教育自己,這樣的形式比長篇大論的空洞的說教顯然效果要好。
(四)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文明禮儀教育,是一種養(yǎng)成教育。通過教育訓練,持之以恒,使學生逐步形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出現(xiàn)反復,這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應對學生充滿信心,抓反復、反復抓、扎扎實實,堅持不懈。每當學生放學時,我都提醒他們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如果老師從你身邊走過,就很自然的向老師問好?,F(xiàn)在我班學生已養(yǎng)成了良好的禮儀習慣,不論是在樓道里、上學的路上,還是在校園之外,他們見到老師都能主動問好,提高了講文明、懂禮貌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班級黑板報上畫有五朵向日葵大花朵,我給它起名字叫“文明之花”,每朵向日葵大花朵中心貼上每個文明生的相片,每朵紅花下寫上文明生的名字。
開學第一周只有(成蝶、范曉瑜、劉燦深)三名同學,第二周開始越來越多的學生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現(xiàn)在就連我班原來不愛講話的李家霖同學,每天放學見到我都主動向我道別:“肖老師再見!”。不文明的現(xiàn)象越來越少, 文明標兵也越來越多了。我堅持正面教育,注意樹立典型,讓禮儀榜樣去影響帶動他們。課間我也很少坐在辦公室里,而是和學生一起跳繩、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隨時發(fā)現(xiàn)禮貌突出的同學,進行及時的肯定。黑板報的“文明之花”上又增加了很多禮儀標兵,有(歐泳瞳、郭文杰、甘對釗、李紹瑞、林曉文)等,我班學生精神面貌好,文明風氣盛,受到了學校領導和老師的一致好評。
少先隊員文明禮儀教育無小事,正是一些看似很小的事,卻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受到受益終身的教育。作為教育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將文明禮儀教育進行到底,讓少先隊員能夠在實際生活、活動中去體驗、感悟禮儀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從而形成自覺而且良好的禮儀行為,使學生在文明禮儀的熏陶下打下堅實的人生基礎,讓他們終生受益。
文明禮儀演講稿100字 文明禮儀演講稿400字篇四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么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xiàn),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yǎng),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
要完善個人修養(yǎng),首先要致力于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tài),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yǎng)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yǎng),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yǎng),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yǎng)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么區(qū)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xiàn),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
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演講稿100字 文明禮儀演講稿400字篇五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講文明、守禮儀,做一名彬彬有禮的小學生。
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自小受到的教育。禮儀不僅體現(xiàn)出豐厚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同時更富有時代的新內涵。講文明禮儀,傳優(yōu)良美德,建和諧學校,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于金錢;如果你失去了文明與禮儀,那你就是真真正正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道德基準。
講到文明,有人會問:“文明是什么?”其實文明很簡單,它是路上相遇時的一次禮讓或一個微笑、是見到親人時的一句真誠的問候、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看到垃圾之后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手之勞等等。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yǎng),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說到禮儀,人們都家喻戶曉,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講究禮儀的國家,那么,“禮儀”是什么呢?我們在這里可以這樣理解:禮,是表示尊重的意思;儀,是人的容貌以及舉止。整個來說,“禮儀”就是尊敬他人的一種行為規(guī)范,也是尊重自己的一種意識體現(xiàn)。比如說:我們每天早晨能干干凈凈上學、見到同學和老師能熱情地打個招呼、每天早晨排隊出操能夠做到安靜、迅速和整齊,每天能聽從桌長的安排有秩序在食堂用餐不大聲講話、上下樓梯能夠自覺做到輕聲慢步靠右行,在課間休息時不和同學追逐打鬧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小學生的基本禮儀常識。
如今在我們同學身邊不時有一些不文明的現(xiàn)象發(fā)生:比如說:一些高年級的學生從樓上往下吐痰,這種舉止對不對?食堂用餐時有的同學相互爭吵,飯菜隨意浪費,這種現(xiàn)象有沒有?排隊出操時有的同學拖拖拉拉追逐打鬧,這種行為好不好?上下樓梯時勾肩搭背你爭我搶不守秩序,這種習慣對不對?這些都是反映了我們個人文明禮儀素質的一些不良行為和習慣,雖然都是一些小的細節(jié),但是,我們要認真反思自己,及時加以改正!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基礎。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文明校園,禮讓他人,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在社會處處盛開。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同學們!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229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