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生創(chuàng)新設計方案五篇(實用)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6:28:36
2023年高中生創(chuàng)新設計方案五篇(實用)
時間:2023-06-06 16:28:36     小編:zdfb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方案能夠幫助到我們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創(chuàng)優(yōu)方案生物答案篇一

知識方面:

1、描述細胞衰老的特征。

2、簡述細胞凋亡與細胞壞死的區(qū)別。

能力方面:進行與社會老齡化相關的問題的資料搜集和分析。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探討細胞的衰老和凋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關注老年人的健康狀況。

1、教學重點:

⑴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細胞衰老的特征。

⑵細胞凋亡的含義。

2、教學難點:細胞凋亡的含義及與細胞壞死的區(qū)別。

1課時

討論法、講解法

[問題探討]

1、人體衰老表現(xiàn)出哪些特征?

2、老年人體內有沒有幼嫩的細胞?

3、年輕人體內有沒有衰老的細胞?

4、人體衰老與細胞衰老有什么關系?

教師總結: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有關,但二者又不能劃等號。

⑴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都是生物體正常的生命現(xiàn)象。從總體看,個體衰老的過程也是組成個體細胞普遍衰老的過程。

⑵對單細胞生物體來說,細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個體的衰老或死亡。

⑶對多細胞生物來說,細胞的衰老或死亡不等于個體的衰老或死亡,如幼年個體中每天都有細胞衰老、死亡。個體的衰老不等于細胞的衰老,如老年個體中每天也有新細胞產(chǎn)生。

那么細胞衰老有何特征呢?

細胞衰老的過程是細胞的生理狀態(tài)和化學反應發(fā)生復雜變化的過程,最終:表現(xiàn)為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發(fā)生變化。(學生閱讀教材p122相關內容)

教師總結:

一大:細胞核變大,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

衰老細胞的特征一?。杭毎麅人譁p少,萎縮變小,代謝速率減慢。

一多:細胞內色素逐漸積累、增多兩低:膜的物質運輸功能降低,有些酶的活性隆低。

細胞衰老的原因是什么?關系細胞衰老的原因,歷來是研究人員極為關注又很難回答的課題。近幾十年來,先后提出過多種假說,目前為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學說和端粒學說。(學生閱讀教材p122相關問題)

[資料搜集和分析]社會老齡化的相關問題,叫同學們將搜集到的相關資料投影展示出來,結合教材p123討論題討論分析之。

生物體內的絕大多數(shù)細胞,都要經(jīng)過未分化、分化,衰老和死亡這幾個階段??梢?,細胞的衰老和死亡也是一種正常的生命現(xiàn)象。

細胞死亡有兩種形式:

2、細胞凋亡,這是一種特定基礎控制的主動性死亡。細胞壞死與細胞凋亡在形態(tài)學和生物化學上有著明顯的區(qū)別。細胞凋亡有廣泛的生物學意義,例如,在胚胎發(fā)育時期清除多余的細胞,有利于器官的建成。當細胞被病毒感染或發(fā)生癌變時,機體也會通過凋亡的方式加以清除。

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關系,細胞衰老的特征,細胞衰老的原因,細胞凋亡的含義及與細胞壞死的區(qū)別。

p124練習

高中創(chuàng)優(yōu)方案生物答案篇二

湖北省四校聯(lián)考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

1.(1分)下列化合物中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①atp; ②dna; ③磷脂; ④蛋白質.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2.(1分)下列有關穩(wěn)態(tài)生理意義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當血液的成分穩(wěn)定時,人一定不會發(fā)生疾病

b. 穩(wěn)態(tài)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c. 當穩(wěn)態(tài)遭到破壞時,可導致疾病發(fā)生

d. 穩(wěn)態(tài)有利于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

3.(1分)一段朽木,上面長滿了苔蘚、地衣朽木凹處堆積的雨水中還生活著孑孓、水蚤等,樹洞中還有老鼠、蜘蛛等生物.下列與這段朽木的“生命系統(tǒng)層次”水平相當?shù)氖牵ǎ?/p>

a. 一塊稻田里的全部蟲害 b. 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鯉魚

c. 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 d. 一間充滿生機的溫室大棚

4.(1分)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中起重要作用.下列關于幾種元素與光合作用關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c是組成糖類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從co2先后經(jīng)c3、c5形成(ch2o)

b. n是葉綠素的組成元素之一,沒有n植物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5.(1分)下列關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原核生物細胞不含線粒體,所以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c. 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

6.(1分)關于細胞間信息交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信號分子與靶細胞的識別與結合具有專一性

b. 與不同激素分子結合的受體是不同的

c. 與胰島素和甲狀腺激素結合的受體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 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大多數(shù)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關

7.(1分)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結構規(guī)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結構單位,按一定的排列順序和連接方式形成的多聚體,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d. 若該圖表示多糖的結構模式圖,淀粉、纖維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8.(1分)下列關于脂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有些脂質可以作為生物體內的儲能物質

b. 有些脂質是所有細胞都具有的重要成分

c. 有些脂質可以參與血液中糖類的運輸

d. 有些脂質可以促進鈣的吸收

9.(1分)下列有關高中生物實驗中實驗材料、試劑的使用及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b. 體驗細胞膜制備實驗中,用蒸餾水水對豬血細胞稀釋處理

d. 用健那綠對黑藻細胞進行染色后觀察到藍綠色的線粒體

10.(1分)細胞膜外表面的糖被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下列各種生理功能的完成,與其有密切關系的是()

a. ③⑤⑥ b. ①②⑤ c. ①③⑤ d.②⑤⑥

11.(2分)南宋詞人李清照用“綠肥紅瘦”來形容海棠花的葉片和花,成為不朽名句.請問此處和“綠”、“紅”相關的色素分別位于植物細胞的哪個部位()

a. 葉綠體和細胞質 b. 葉綠體和線粒體

c. 葉綠體和液泡 d. 細胞核和細胞質

12.(2分)下列關于物質出入細胞方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質壁分離過程中原生質層兩側水分子的擴散是雙向的

b. 葡萄糖跨膜運輸不需要載體蛋白

c. 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終產(chǎn)物可通過自由擴散運出細胞

d. 胞吐過程一定會產(chǎn)生分泌泡與細胞膜的融合

a. b.

c.

d.

14.(2分)如圖為細胞核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在細胞分裂不同時期呈現(xiàn)不同狀態(tài)

b. ②是產(chǎn)生核糖體、mrna和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c. ③在細胞周期中發(fā)生周期性變化,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質

d. 蛋白質和rna等大分子物質通過核孔進出細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胃 胃液 1﹣2 胃酸(hcl) 胃蛋白酶

a. 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調節(jié)作用的有機物

b. 與無機催化劑比較,酶能為生化反應提供活化能

c. 胃酸(hcl)進入小腸后,分解蛋白質的能力增強

d. 胃蛋白酶進入小腸后,不會降低小腸中酶的活性

16.(2分)某校生物興趣小組以玉米為實驗材料,研究不同條件下細胞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關系,并繪制了以下四幅圖.其中圖中“a”點不能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與細胞呼吸速率相等的是()

a.

b.

+c. d. 17.(2分)如圖是番茄根細胞對k吸收速率和氧分壓的關系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圖中a點時細胞產(chǎn)生atp的細胞器是線粒體

+ b. a→b段,atp是限制根細胞對k吸收速率的主要原因

+ c. 在b點以后,通過中耕松土對k的吸收影響不大

d. 氧分壓為8時,ab曲線將演變?yōu)閙2形態(tài)

18.(2分)研究表明細胞癌變是細胞從已分化轉變到未分化狀態(tài)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癌細胞具有和正常分化細胞相近的細胞類型

b. 癌細胞的分裂能力與分化程度成正相關

c. 誘導癌細胞的正常分化是癌癥治療的一種策略

d. 癌細胞類似于胚胎細胞都脫離了細胞的正常分化

19.(2分)如圖表示在夏季的一個晴天,某陽生植物細胞光合作用過程中c3、c5的含量變化,若某一天中午天氣由艷陽高照轉為陰天,此時細胞中c3、c5含量的變化分別相當于曲線中的哪一段()

a. d→e段(x),d→e段(y) b. c→d段(x),b→c段(y)

c. d→e段(y),c→d段(x) d. b→c段(y),b→c段(x)

20.(2分)atp是細胞的能量“通貨”,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三磷酸腺苷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其結構簡式為atp

b. 藍藻內產(chǎn)生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以及葉綠體

c. 螢火蟲發(fā)光與atp的水解反應相聯(lián)系,屬于吸能反應

d. atp水解失去2個磷酸基團后,剩余部分是dna的組成單位之一

21.(2分)成人體內細胞約有230多種,其中胰島b細胞合成胰島素,甲狀腺細胞合成甲狀腺激素,正常情況下,分化的細胞還具有一定的壽命.例如,紅細胞分化成熟后的壽命約是120d,白細胞的壽命約是5~7d,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細胞分化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b. 在個體發(fā)育過程中,有序的細胞分化能夠增加細胞的類型

c. 自然選擇學說認為,因為某種功能的需要而進化產(chǎn)生了各種細胞類型

d. 由不同類型的細胞構成生物體的組織和器官,執(zhí)行不同的功能

22.(2分)tgf﹣β1﹣﹣smads是一條抑制腫瘤的信號傳遞途徑.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與靶細胞膜上受體結合,激活胞內信號分子smads,生成復合物轉移到細胞核內,誘導靶基因的表達,阻止細胞異常增殖,抑制惡性腫瘤的發(fā)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惡性腫瘤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因此易分散轉移

b. 從功能來看,復合物誘導的靶基因屬于抑癌基因

c. 若該受體蛋白基因不表達,靶細胞仍能正常凋亡

d. 復合物的轉移實現(xiàn)了細胞質向細胞核的信息傳遞

23.(2分)通過特定方法,科學家將小鼠和人已分化的體細胞成功地轉變成了類胚胎干細胞.有關分化的體細胞和類胚胎干細胞的描述,正確的是()

a. 類胚胎干細胞能夠分化成多種細胞

b. 分化的體細胞丟失了某些基因

c. 二者功能有差異,但形態(tài)沒有差異

d. 二者基因組相同,且表達的基因相同

24.(2分)對于多細胞生物而言,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細胞分化導致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

b. 細胞癌變是所有細胞都要經(jīng)歷的一個階段

c. 細胞衰老時細胞呼吸的速率減慢

d. 細胞死亡是細胞癌變的結果

25.(2分)如圖表示一個由三條多肽鏈形成的蛋白質分子,共含271個氨基酸,圖中每條虛線表示由兩個r基中的巰基(﹣sh)脫氫形成一個二硫鍵(﹣s﹣s﹣).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組成該分子的氨基酸最多有8種

b. 氨基酸合成該分子后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4824

c. 該分子至少含有3個游離的氨基

d. 該物質遇到斐林試劑會發(fā)生紫色反應

2015屆高三年漳州市八校聯(lián)考生物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1—20小題每題1分,21—30小題每題2分,共40分)

1.對生命系統(tǒng)認識正確的是( )

a.能完整表現(xiàn)生命活動的最小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

b.蛋白質、核酸等大分子也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一個層次

2.下列關于細胞的分子組成和基本結構的闡述,錯誤的是( )

a. c、h、o、n、p是atp、染色質、核苷酸共有的化學元素

b. 線粒體、核糖體、染色體、葉綠體等結構中都含有dna

c. 糖蛋白、載體、受體、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都是具有識別作用的物質

d. 脂質中的磷脂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物質,所有細胞都含有磷脂

3.下表所列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正確的是( )

( 1 )

4.水在生物體內是一種良好的溶劑,是各種化學反應的介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同糖類、油脂、蛋白質一樣為人體提供能量

b.核糖體中進行的化學反應有水生成

c.當人體缺水時,血漿的濃度會降低

d.構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磷脂和水

5.下列生物屬于原核生物的是( )

①發(fā)菜 ②顫藻 ③酵母菌 ④放線菌 ⑤青霉菌

⑥變形蟲 ⑦衣藻 ⑧小球藻 ⑨大腸桿菌 ⑩噬菌體

a.①②④⑨ b.①②④⑨⑩ c.①②④⑤⑩ d.②⑤⑨⑩

6.下列關于高倍鏡使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b.在低倍鏡下找到葉片細胞,即可換用高倍鏡觀察

d.為了使高倍鏡下的視野亮一些,可使用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鏡

7.右圖為細胞結構的概念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該圖不夠完整,缺少細胞核等結構

b.圖中c指細胞膜,f指細胞器

c.圖中d的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

d.圖中g可以利用h釋放的co2

8.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和葉肉細胞不是都有細胞周期,但化學成分卻不斷更新

( 2 )

b.抑制膜上載體活性的毒素都會阻礙根細胞吸收無機鹽離子

c.性激素可由核糖體合成后轉移至內質網(wǎng)折疊、組裝和修飾

d.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體和dna 9.下列關于hiv、大腸桿菌和變形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hiv與大腸桿菌和變形蟲最大的區(qū)別是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b. 大腸桿菌和變形蟲共有的細胞器只有核糖體一種

c. 變形蟲的變形運動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10.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分裂期的細胞不進行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

b.凋亡細胞內的基因表達都下降,酶活性減弱

c.免疫系統(tǒng)中的記憶細胞既有分化潛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d.原癌基因突

變促使細胞癌變,抑癌基因突變抑制細胞癌變

11.下列有關細胞分化、衰老、凋亡與癌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花藥離體培養(yǎng)形成植株的過程中發(fā)生了細胞分化

b. 衰老細胞中染色質收縮不影響dna的復制和轉錄

c. 細胞凋亡是各種不利因素引起的細胞死亡

d. 癌變的細胞不受基因控制,細胞周期變短

12.在肺炎雙球菌的體內轉化試驗中,griffith將加熱殺死的s型菌與r型菌混合后同時注入小鼠體內,小鼠患肺炎大量死亡,并從患病死亡小鼠體內獲得了具有活性的s型菌;而單獨注射加熱殺死的s型菌小鼠未死亡。此實驗結果能支持的假設是( )

( 3 )

a.s型菌經(jīng)突變形成了耐高溫型菌 b.s型菌是由r型菌突變形成的

c.r型菌經(jīng)過轉化形成了s型菌 d.加熱后s型菌可能未被完全殺死

13.孟德爾選用豌豆作為遺傳實驗材料的理由及對豌豆進行異花授粉前的處理是:①豌豆是閉花受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狀態(tài)下是純種;③用豌豆作實驗材料有直接經(jīng)濟價值;④各品種間具有一些穩(wěn)定的、差異較大而以容易區(qū)分的`性狀;⑤開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

a.①②④⑥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

14.下列各項中,不能說明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平行關系的是( )

a.基因、染色體在生殖過程中的完整性和獨立性

b.體細胞中基因、染色體成對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單一存在

c.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同源染色體都是一個來自母方,一個來自父方

d.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15.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由于偶然原因雌果蠅的一對性染色體沒有分開,由此產(chǎn)生的不正常的f1的染色體情況為:( )

16.右圖是從一種二倍體生物體內獲得的某個細胞示意圖,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染色體、紡錘體及赤道板

b.圖示細胞的分裂過程中不可能出現(xiàn)基因重組

c.細胞中有2個四分體、8個dna分子

d.這種生物體內含有的多糖是糖原,二糖是蔗糖

17.下列有關高等動物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每個卵細胞繼承了初級卵母細胞核中1/2的遺傳物質

b.整個精子進入卵細胞內,完成受精作用

d.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來自父母雙方的各占一半

( 4 )

18.下列關于基因及基因型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突變既可能改變基因的結構,又可能改變基因的數(shù)量或排列順序

b.自然選擇通過選擇不同表現(xiàn)型的個體,使基因頻率定向改變

c.s型肺炎雙球菌的基因位于擬核的染色體上,呈線性方式排列

d.基因型為aa的植物自交,其雄配子比雌配子的數(shù)量多

19. mrna上決定氨基酸的某個密碼子的一個堿基發(fā)生替換,則識別該密碼子的trna及轉運的氨基酸發(fā)生的變化是( )

20.對一對夫婦所生的兩個女兒(不是雙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體進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序列不發(fā)生任何變化,則結果應當是( )

a.甲的兩條彼此相同,乙的兩條彼此相同的概率為1

b.甲來自母方的一條與乙來自母方的一條相同的概率為1

c.甲來自父方的一條與乙來自父方的一條相同的概率為1

d.甲的任何一條與乙的任何一條都不相同的概率為1

21. 如圖所示的圖解表示構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e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質,a、b、c、e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質,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

a.在動物細胞內與a作用最相近的物質是糖原

b.物質d的化學本質是固醇

c.e和c的區(qū)別是空間結構不同

d.在人體細胞中物質e共有4種

( 5 )

22.如圖中曲線a、b表示物質跨(穿)膜運輸?shù)膬煞N方式,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質不能通過方式a運輸

b.與方式a有關的載體蛋白覆蓋于細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轉運速率與載體蛋白數(shù)量有關

d.抑制細胞呼吸對方式a和b的轉運速率均有影響

( )

a.催化2→3的酶存在于線粒體內膜上

b.產(chǎn)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

c.6部分來自葉綠體

d.3全部釋放到大氣中

24. 以洋蔥表皮細胞為材料,分別用0.3 g/ml的蔗糖溶液、0.5 g/ml的蔗糖溶液、0.3 g/ml的尿素溶液及清水加以處理。m時開始用四種溶液分別處理洋蔥表皮細胞;n時再一次用清水處理之前被處理過的洋蔥表皮細胞,測得的洋蔥表皮細胞原生質體體積的變化如圖所示,圖中代表尿素處理結果的是( )

a.a(chǎn) b.b c.c d.d

25.右上圖為某一遺傳病的家系圖,其中ⅱ-2家族中無此致病基因,ⅱ-6父母正常,但有一個患病的妹妹。此家族中的ⅲ-1與ⅲ-2患病的可能性分別為( )

a.0、1/9 b.1/2、1/12

c.1/3、1/6 d.0、1/16

26. 如下圖所示,為了鑒定男孩8與本家族的親緣關系,需采用特殊的鑒定方案。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 6 )

a.比較8與2的線粒體dna序列

b.比較8與3的線粒體dna序列

c.比較8與5的y染色體dna序列

d.比較8與2的x染色體dna序列

( )

a. 24% b.22% c. 26%

d. 23%

12周理綜卷生物部分

命題:陳曉梅

1.下列關于生物體和細胞結構及功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序和連接方式形成的多聚體,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

c.一個初級卵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后形成的卵細胞與極體數(shù)目之比

d.白化病患者的正常雙親,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純合體與雜合體概率之比

不變)。兩組植物況如下圖所示。下

b.5∶3 d.7∶1

(1)該肽鏈含有 個肽鍵,肽鍵的結構式為 。合成1個c22h34o13n6分子的同時將產(chǎn)生 個水分子。

(2)1個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產(chǎn)生 個谷氨酸。 (3)1個c22h34o13n6分子中存在 個游離的羧基。

的裝

置,a是活塞,b是玻璃罩,c是某植物,d是清水,e是紅色水滴,f是帶刻度尺的水平玻璃管,各個裝置中植物的大小、生理狀態(tài)都相同。將7套上述裝置分別放在圖一的1、2、3、4、5、6、7處,除光照外其他條件都完全相同且處于嚴格的最適狀態(tài),24小時后讀取數(shù)據(jù)。每個裝置紅色液滴對應的初始刻度為0,零刻度右側記為正值,零刻度左側記為負值。

(1)該實驗目的是探究 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

(2)圖二裝置實際上無法準確得到想要的數(shù)據(jù)。請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使其能用于該實驗測量植物的凈光合速率和真光合速率。需要改動或添加的地方有: ①將7個裝置中d里的清水改為 。

②為排出無關變量的影響,增加將裝置中的c換成已經(jīng)死亡的同樣大小的植物的對照組。 ③添加一個相同裝置用于測量呼吸速率,d里的溶液應為 且將其置于 中。

(3)如果改動①中的某裝置在某條件光照下所讀數(shù)據(jù)是3,③添加的裝置中所讀數(shù)據(jù)是-2,則該植物在該光照條件下的真光合速率是 ;如果改進①中的某裝置在某條件光照下所讀數(shù)據(jù)是0,說明在此光照條件下,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填“大于”、“等于”、“小于”)呼吸作用速率。

①圖中ⅰ~ⅴ過程,能產(chǎn)生atp的是 (用圖中數(shù)字表示),能在破傷風芽孢桿菌細胞中進行的過程是 (用圖中數(shù)字表示)。 ②請寫出ⅰ、ⅱ過程的總反應式: 。

(1)表格所示親本的外貌特征中有 對相對性狀。右圖f2中非白羽(黑羽、灰羽):白羽約為 ,因此控制鴨羽毛顏色基因的遺傳符合 定律。 (2)假設控制黑色素合成的基因用b、b表示,(b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但另一對等位基因r、r要影響b基因的表達(r基因促進b基因的表達,r基因抑制b基因的表達),它們與鴨羽毛顏色的關系如右圖所示。根據(jù)圖示和上述雜交實驗中f1和f2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推測兩親本鴨羽毛顏色的基因型為 。

(3)研究發(fā)現(xiàn)f2中黑羽:灰羽=1:2,假設r基因存在劑量效應,一個r基因表現(xiàn)為灰色,兩個r基因表現(xiàn)為黑色。為了驗證該假設,將f1灰羽鴨與親本中基因型為 的白羽鴨進行雜交,觀察統(tǒng)計雜交結果,計算比例。若雜交子代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為 ,則假設成立。

33、(10分)下面是與高中生物實驗有關的內容,請回答相關問題:

(1)a組實驗中用同一個顯微鏡觀察了同一裝片四次,每次僅調整目鏡或物鏡、細準焦螺旋,結果如下圖所示。其中視野最暗的是 。

(2)b組實驗中還需要加入的試劑是 。下面表示b組實驗新鮮菠菜葉中四種色素在濾紙條上的分離結果示意圖。其中色素帶c呈現(xiàn)為 色。

(3)c組實驗觀察到特定的顏色是____________。

(4)做d實驗時,主要觀察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呈正方形;某同學繪制了細胞分裂期的四個時期模式圖,下列四圖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高中創(chuàng)優(yōu)方案生物答案篇三

受精作用

一、單選題

1.下列關于受精作用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受精時,精子和卵細胞的染色體合在一起

b.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自父方,一半自母方

c.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一半自父方,一半自母方

2.下列由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合子的過程中,正確的是 ( )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地球上生物界絢麗多彩,表現(xiàn)了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與生物的多樣性無關的是 ( )

a.dna分子和蛋白質分子的多樣性

b.配子形成過程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

c.受精作用過程中配子結合的隨機性

d.組成生物體化學元素種類的多樣性

4.下列動物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種類和受精卵相同的是( )

a.次級精母細胞 b.體細胞 c.精子 d.卵細胞

5.精子和卵細胞相互識別、融合為受精卵的過程稱為( )

a.細胞識別 b.細胞融合 c.受精作用 d.細胞分化

6.10個初級卵母細胞和5個初級精母細胞,如果全部發(fā)育成熟,受精后最多可能產(chǎn)生的新個體的數(shù)目是( )

a.5個 b.10個 c.15個 d.20個

7. 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原因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

8. 動物精巢中的精原細胞在進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時,細胞中dna含量為p,染色體數(shù)為q,則在形成精原細胞的分裂后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和dna數(shù)分別是 ( )

a.q、p b.2q、2p c.q/2、p/2 d.q、2p

9.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之比為1∶1時期的是( )

a.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 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中期 d.第二次分裂后期

10. 下圖中,屬于果蠅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 )

a.甲與乙 b.乙與丙 c.乙與丁 d.丙與丁

11. 右圖示正在進行減數(shù)分裂的某動物細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體的位置(不考慮互換)可能是( )

a.a(chǎn)位于①上,a則可能位于⑤上

b.a(chǎn)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

c.該細胞只有a,分別位于①和③上

d.該細胞只有a,分別位于②和⑥上

12. 下圖處于細胞分裂的某個時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此圖所示的細胞可能進行有絲分裂

b.此圖所示的細胞可能進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c.此圖所示的細胞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的分裂

d.此圖所示的細胞不可能是次級卵母細胞的分裂

13. 如果某精原細胞有三對同染色體,以a和a,b和b,c和c表示,下列哪四個精子自同一個精原細胞( )

14. 某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為2n,下列圖象中屬于有絲分裂中期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③ c.④② d.③④

15. 下圖是細胞分裂過程圖,下列有關圖中 a —c 階段(不含 a 、 c 兩點)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中始終存在同染色體

b.細胞中始終存在姐妹染色單體

d.此期的染色體行為是生物變異的根本

答案:

二、非選擇題

16.據(jù)圖回答:

(1)過程a表示________ ,它發(fā)生在植物的______________中,哺乳類動物的_________________中。

(2)過程b表示_______ ,其實質是__________ 。

(3)受精卵經(jīng)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終發(fā)育為成體.此過程的細胞分裂方式為______________從而保持了親子代之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兩過程的重要意義是__________ 。

(1)該過程進行的場所是__________,圖b、圖c所示的分裂時期在圖a中分別位于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b所示細胞中含同染色體對數(shù)為_____________,圖c所示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和dna分子數(shù)之比為______________。

(3)若該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染色體上),一般情況下,圖b細胞移向同一極的基因是__________ ,圖c細胞移向同一極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 。

(4)設該動物正常體細胞中dna含量為2a,

請在答題紙相應位置繪制此過程中核dna

含量的變化曲線。

18. 根據(jù)右圖回答:

(1)表示初級精(卵)母細胞的是 號圖。

(2)圖中①、②、④分別含有 條染色體。

(3)含同染色體的是 號圖,它含有 對同染色體。

(4)②號圖含 條染色單體。

(5)③號圖發(fā)生了 之間的交叉互換;結果增加了⑤號圖所示細胞的種類,也是生物多樣性形成的原因之一。

《2.1 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二 受精作用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1、d 12、a 13、a 14、c 15、b

二、非選擇題

16、(1)減數(shù)分裂 雌蕊或雄蕊,睪丸或卵巢

(2)受精作用 精子細胞核與卵細胞細胞核融合

(3)細胞分裂 , 細胞分化 , 有絲分裂, 遺傳穩(wěn)定性.

(4)保持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恒定性,對生物遺傳和變異有重要意義。

17、(1)睪丸 ⅰ、ⅱ (2)4 1:2 (3)a、a、b、b 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ab或ab或ab或ab) (4)見下圖(3分,注明坐標含義得1分,曲線正確得2分)

《2.1 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二受精作用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1、d 12、a 13、a 14、c 15、b

二、非選擇題

16、(1)減數(shù)分裂 雌蕊或雄蕊,睪丸或卵巢

(2)受精作用 精子細胞核與卵細胞細胞核融合

(3)細胞分裂 , 細胞分化 , 有絲分裂, 遺傳穩(wěn)定性.

(4)保持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恒定性,對生物遺傳和變異有重要意義。

17、(1)睪丸 ⅰ、ⅱ (2)4 1:2 (3)a、a、b、b 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ab或ab或ab或ab) (4)見下圖(3分,注明坐標含義得1分,曲線正確得2分)

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p>

第3節(jié) 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p>

【學海導航】

1.知識方面

(1)舉例說明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2)熟練制作臨時裝片和操作顯微觀察。

2.能力方面

(1)嘗試從生活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2)學習進行探究問題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

(1)參與課堂討論與交流。

(2)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基礎整理】

一、被動運輸:

1.概念:物質進出細胞,

的擴散。

2.類型

(1)自由擴散

①特點:物質通過簡單 進出細胞。

②實例:水、 、 、 、乙醇、苯等。

(2)協(xié)助擴散

①特點:進出細胞的物質,借助

的擴散。

②實例:葡萄糖進入 。

二、主動運輸

1.運輸方向:由 一側運輸?shù)?一側。

2.所需條件

(1)需要細胞膜上相應 的協(xié)助。

(2)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 。

3.意義:保證了活細胞能夠按照生命活動需要,主動選擇吸收所需要的 ,排出 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

三、列表比較自由擴散、協(xié)助擴散與主動運輸?shù)膮^(qū)別: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被動運輸主動運輸

自由擴散協(xié)助擴散

運輸方向___濃度

→___濃度___濃度→___濃度___濃度→

___濃度

是否需要載體

是否消耗能量

代表例子氧氣、co2、水、

補充:大分子的跨膜運輸

1. :物質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過細胞膜,從細胞外進入細胞內的過程。如人體的白細胞能吞噬入侵的細菌,細胞啐片及衰老的紅細胞等。

2. :物質以囊泡的形式通過細胞膜,從細胞內排到細胞外的過程。如分泌蛋白的分泌等。

3.實現(xiàn)胞吞和胞吐依賴于細胞膜具有 ,這一生命活動過程所需的atp主要通過細胞內線粒體進行的有氧呼吸提供。

【跟蹤訓練】

1.下列跨膜運輸?shù)纳砘顒樱瑢儆谥鲃舆\輸?shù)氖牵?)

a.酒精進入胃黏膜細胞

b.二氧化碳由靜脈血進入肺泡內

c.原尿中的葡萄糖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 d.水分子出入細胞

2.水稻吸收si4+多,番茄吸收ca2+多,原因是()

a.土壤中si4+和ca2+的多少

b.細胞液中si4+和ca2+的多少

c.細胞提供的能量多少

d.細胞膜上載體種類和數(shù)量不同

3.大腸桿菌在生長時,細胞內鉀離子的質量分數(shù)是培養(yǎng)液的3000倍。如果在培養(yǎng)液中加入不影響細胞呼吸作用的藥物,大腸桿菌細胞內鉀離子的量分數(shù)立即下降,這種藥物的作用是( )

a.破壞了線粒體的結構

b.抑制了細胞內呼吸酶的活性

c.破壞了細胞內的遺傳物質 d.抑制了細胞膜上載體的活性

4.若用呼吸酶抑制劑處理小腸絨毛上皮,則會明顯影響其細胞吸收的物質是( )

a.氧氣 b.脂肪酸、水

c.葡萄糖、水 d.鉀離子、氨基酸

5.主動運輸和協(xié)助擴散的相同點是 ( )

a.都需要消耗atpb.都順濃度梯度進行

c.都需要借助載體 d.都能按生命活動需要吸收物質

6.新生兒小腸上皮細胞通過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這兩種物質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胞吞、主動運輸

b.主動運輸、主動運輸

c.被動運輸、主動運輸

d.主動運輸、被動運輸

7.下列關于主動運輸意義的論述,不合理的是()

a.使細胞吸收營養(yǎng)物質和排出廢物時擺

脫了濃度的限制

b.使細胞可以主動地選擇吸收營養(yǎng)物質和排出廢物。

c.使細胞吸收所有營養(yǎng)物質大大加快

d.主動運輸對于活細胞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意義。

8.圖a、b、c表示的是物質運輸?shù)娜N方式,

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圖a是自由擴散

b.圖b運輸速度的限制因素是能量

c.圖c是主動運輸

d.圖c細胞內物質濃度不斷升高,說明該物質進行逆濃度運輸

9.在哺乳動物體內,葡萄糖進出紅細胞的跨膜運輸方式為 ( )

a.自由擴散 b.協(xié)助擴散

c.被動運輸 d.主動運輸

10.下列物質出入細胞膜的方式中需要載體的是

a.水分子進入根毛細胞 b.o2進入肺泡

c.k+ 被吸收進入小腸絨毛 d.co2進入毛細血管

a.必須是動物細胞

b.細胞必須提供能量

c.細胞的該物質的濃度一定比細胞內高

d.細胞必須有大液泡

12.輪藻細胞中的鉀離子濃度是它生存的水環(huán)境的63倍,這與輪藻細胞的哪種結構或生理作用是無關的 ( )

a.細胞膜上的載體 b.細胞質中的線粒體

c. 細胞膜的被動運輸

d. 細胞膜的主動運輸

13.下列物質進出細胞的過程與線粒體密切相關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下列物質中以相同方式通過細胞膜的是( )

a.甘油和二氧化碳 b.氨離子和水

c.氨基酸和水 d.葡萄糖和糖元

15.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中,自由擴散區(qū)別于協(xié)助擴散的是( )

a.由高濃度向低濃度擴散

b.需要載體

c.由低濃度向高濃度擴散

d.不需要載體

16.小腸上皮細胞含有大量的線粒體,與這一結構特征相適應的細胞膜功能( )

a.自由擴散 b.協(xié)助擴散

c.主動運輸 d.滲透作用

17.透析型人工腎起關鍵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謝廢物透析掉,這是模擬了生物膜的( )

a.流動性特點 b.選擇功能

c.選擇透過功能 d.主動運輸

18.若對離體的心肌細胞施用某種毒素,可使心肌細胞對ca2+吸收量明顯減少,而對k+吸收則不受影響。這種毒素的作用是( )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 b.抑制ca2+載體的活動

c.改變了細胞膜的結構 d.改變了細胞膜兩側的ca2+濃度

19.在法囊藻的細胞液中,各種離子濃度的分析表明,細胞液中的成分很不相同,如圖所示,陰影部分代表法囊藻的離子濃度,未涂陰影部分代表海水中的離子的濃度。

(2)k+和cl-進入細胞的轉運方向是 ,這種吸收方式叫 ,這種吸收需要的兩個基本條件是 和 。

(3)na+和ca+進入細胞的轉運方向是 ,它們的吸收方式屬于 。

(4)法囊藻細胞液中各種離子濃度與海水中各種離子濃度不成比例,其結構基礎是 。

20.物質進入細胞都要穿過細胞膜,不同物質穿過細胞膜的方式不同。如圖所示,為一定范圍內,細胞膜外物質進入細胞膜內的三種不同情況。

(1)據(jù)圖指出a、b、c所示物質運輸方式:a是 ,b是 ,c是 。

(3)乙醇、co2和氨基酸進入細胞的方式分別是 、 、 。

21.下圖是物質出入細胞的三種方式的模式圖(黑點代表物質分子),據(jù)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與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與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于活細胞完成各項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的物質運輸方式是___________。

22.人工膜(在特定條件下人工形成的磷脂雙分子層如下圖)常被用于膜的透性的研究??茖W家用人工膜實驗發(fā)現(xiàn):k+很不容易透過,如果在人工膜上加少量的纈氨霉素(一種短肽),k+便可以通過膜,由高濃度向低濃度擴散。

(1)纈氨霉素在此處的功能相當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做同樣的實驗,纈氨霉素不能協(xié)助na+通過膜,說明:_______________。

(3)k+能夠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部,將若干細胞放入不同濃度的k+溶液中,l小時后,分別測量這些細胞內k+的濃度,并據(jù)此做出曲線圖(圖5),k+通過細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從a點開始,細胞內的k+濃度不再增加,原因是k+的運輸與細胞膜上的___________有關。

第3節(jié) 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p>

【基礎整理】

一、1. 順濃度梯度2.(1)①擴散作用

②氧氣、co2、甘油、

(2)①載體蛋白 ②紅細胞

二、主動運輸

1.低濃度 高濃度

2.(1)載體蛋白 (2)能量

3.營養(yǎng)物質,代謝廢物

三、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被動運輸主動運輸

自由擴散協(xié)助擴散

運輸方向高濃度→低濃度高濃度→低濃度低濃度→

高濃度

是否需要載體否是是

是否消耗能量否否是

代表例子氧氣、co2、水、

補充: 1.胞吞 2.胞吐3.一定的流動性

【跟蹤訓練】

1.c 2.d 3.d 4.d 5.c 6.a(chǎn)

7.c 8.b 9.b 10.c 11.b 12.c

13.b 14.a(chǎn) 15.b 16.c 17.c 18.b

19.(1)細胞對礦質元素的吸收具有選擇性

(4)細胞膜的載體種類和數(shù)量不同

(3)自由擴散 自由擴散 主動運輸

21.(1)需要載體 (2)需要消耗能量

(3)主動運輸(乙)

22.(1)k+的載體

(2)纈氨霉素不能作為na+的載體

(3)主動運輸 離子由低濃度向高濃度運輸

載體數(shù)量

細胞增殖

第五 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第1時 細胞增殖

考綱要求

考點梳理

2?染色體、染色單體、dna數(shù)目變化特點:(體細胞染色體為2n)

(1)染色體變化:后期加倍( ),其他時期不變(2n),數(shù)目變化: 。

(2)dna變化:間期加倍( ),末期還原(2n),數(shù)目變化: 。

(3)染色單體變化:間期出現(xiàn) n),后期消失( ),數(shù)目變化: 。

3?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區(qū)別

4?有絲分裂的意義:有絲分裂將親代細胞染色體經(jīng)過復制(實質為dna復制),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在親代與子代之間保持了 的穩(wěn)定性,對于生物遺傳有重要意義。

5?無絲分裂及其特點

特點:在分裂過程中沒有 、 等結構的出現(xiàn),但是有遺傳物質的復制。

實例:蛙的 細胞的無絲分裂。

6?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或 )的變化情況,識別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

(2)有絲分裂裝片制作: 。

基礎過關

1?(2011南京模擬,10)下圖 表示連續(xù)分裂的兩個細胞周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c和d為一個細胞周期

b?b和c為一個細胞周期

c?dna復制發(fā)生在c段

d?染色體平均分配發(fā)生在d段

2?下列關于細胞周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成熟的生殖細胞產(chǎn)生后立即進入下一個細胞周期

b?機體內所有的體細胞處于細胞周期中

c?細胞周期由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組成

d?細胞種類不同,細胞周期持續(xù)時間不同

3? (2011常州模擬,11)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與植物細胞不同的是( )

a?細胞分裂的前期形成紡錘體

b?細胞分裂的中期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

c?細胞分裂的后期著絲點分裂

d?細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細胞板

4?(2011江蘇學業(yè)水平測試,10)高等動物細胞有絲分裂前期的顯著變化是( )

a?dna分子復制

b?出現(xiàn)染色體

c?紡錘體消失

d?形成細胞板

5?a、b、c、d分別是與細胞分裂有關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

a?a圖表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期

b?b圖表示植物細胞分裂的某個階段

c?c圖表示細胞周期,甲 甲是一個細胞周期

d?d圖細胞中含有8條染色單體

6?(2011揚州中學模擬,11)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出現(xiàn),有絲分裂過程中不出現(xiàn)的是( )

a?分裂間期dna復制與有關蛋白質合成

b?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

c?染色體數(shù)目暫時加倍

d?同染色體分開分別進入兩個子細胞

7?(2011揚州模擬一,11)下圖中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核dna含量變化的是( )

8?水稻體細胞有24條染色體,在有絲分裂中期的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數(shù)目依次是( )

a?24、24、48

b?24、48、96

c?48、48、48

d?24、48、48

9?(2011揚州模擬二,10)在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與dna數(shù)不相等的時期(不考慮細胞器中的dna)有( )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末期和間期

10?制作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的正確步驟是 ( )

a?解離—染色—漂洗—制片

b?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c?制片—染色—解離—漂洗

d?制片—解離—漂洗—染色

11?(2011泰州中學模擬二,7)下列是一組動物活細胞有絲分裂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b圖細胞將出現(xiàn)細胞板,并縊裂成兩個子細胞

b? c圖細胞核中染色體數(shù)和dna數(shù)相等

c? d圖細胞中同染色體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

d?上述細胞在細胞周期中出現(xiàn)的順序是

12?(2011宜興一中模擬二,15)下列有關正常細胞有絲分裂間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分裂間期發(fā)生dna復制

b?分裂間期有蛋白質合成

c?分裂間期有rna合成

d?分裂間期有逆轉錄發(fā)生

13?(2011宜興一中模擬二,16)下列是關于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內變化的敘述,能正確表示一個細胞周期內分裂過程的順序是( )

a?② ③ ① ④

b?② ④ ③ ①

c?③ ② ④ ①

d?② ③ ④ ①

14?下列關于實驗過程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當看到一個中期細胞時,要注意觀察它如何進入后期、末期

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酸,避免與堿性染料發(fā)生中和反應

c?用龍膽紫是為了將染色體染成紫色

d?壓片可將根尖細胞壓成單層,使之不相互重疊

沖a訓練

1?(2011揚州中學模擬,14)如圖表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dna含量變化曲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該細胞在bc段中始終有染色單體存在

b?植物細胞bc段會出現(xiàn)赤道板,cd段會出現(xiàn)細胞板

c?人體細胞de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46條

d?動物細胞中心粒復制和移向兩極發(fā)生在ab段

2?洋蔥是生物學實驗的常用材料之一,某同學利用洋蔥進行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

(1)培養(yǎng)洋蔥根尖時,如果沒有經(jīng)常換水,會出現(xiàn)爛根現(xiàn)象,原因是 。

(2)利用洋蔥進行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裝片制作的流程為 。

(3)在用低倍鏡觀察裝片時,應找到 部位,在觀察時,發(fā)現(xiàn)大部分細胞處于細胞分裂的間期,原因是 。

(4)下圖表示某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幾個簡圖,若在一個細胞周期中,下列四圖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為 (用字母表示),該生物體細胞dna數(shù)量是 。

細胞的癌變

第4節(jié)細胞的癌變

【學海導航】

1.知識方面

(1)說出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2)了解致癌因子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討論惡性腫瘤的防治,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3.能力方面

運用資料分析的方法,討論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癌癥防治的關系

【基礎整理】

一、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1.有的細胞受到__________的作用,細胞中________發(fā)生變化,就變成不受機體控制的、連續(xù)________的___________細胞,這種細胞就是癌細胞。

2.癌細胞在適宜的條件下,能夠___________,正常體細胞一生能夠分裂__________次,而癌細胞卻不受控制,迅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癌細胞的__________發(fā)生顯著變化;癌細胞的____發(fā)生了變化,容易在體內______和_______。

二、致癌因子

1.目前認為,致癌因子可分為______致癌因子,______致癌因子,________致癌因子。

2.人和動物細胞的染色體上本來就存在著與癌有關的基因,________基因和________基因;_______基因主要負責_______________,控制細胞_____和________的過程;_______基因主要是阻止細胞_____________。

【跟蹤訓練】

1.在不斷增長的癌組織中,癌細胞 ( )

a、通過減數(shù)分裂不斷增殖b、都有染色單體

c、都在合成蛋白質 d、dna量都相等細胞

2.2005年備受關注的“蘇丹紅事件”敲響了食品安全的警鐘,“蘇丹紅一號”色素是一種人造化學制劑,全球多數(shù)國家都禁止將其用于食品生產(chǎn)。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b.細胞的畸形分化,與癌細胞的產(chǎn)生有直接關系

3.人和動物細胞的染色體上普遍存在著原癌基因,但是大多數(shù)人不患癌癥,而只有少數(shù)人患癌癥,其原因是( )

a.在正常情況下,原癌基因處于受抑制狀態(tài)

b.原癌基因不能被激活

c.癌細胞是細胞畸形分化造成的

d.大多數(shù)人體內有抵抗癌細胞的免疫功能

4.能夠無限增殖的“不死”細胞是 ( )

a.神經(jīng)細胞 b.血細胞

c.心肌細胞 d.癌細胞

5.目前發(fā)現(xiàn)的致癌因子主要有 ( )

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學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包括a、b、c三項

6.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在日本廣島生活的人癌變發(fā)病率很高,原因是受什么因素的作用 ( )

7.將數(shù)量相等的兩組小鼠肝細胞,在含有3h標記的胸腺嘧啶的脫氧核苷酸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a組加入某種物質,b組不加,經(jīng)過一段時間培養(yǎng)后,洗去培養(yǎng)液,分別取出兩組的全部細胞,測量每組的總放射強度,結果a組明顯大于b組。a組中加入的物質的作用是( )

a.促進細胞分裂 b.促進細胞分化

c.促進細胞衰老 d.促進細胞癌變

8.下列描述的現(xiàn)象由物理致癌因子引起的是( )

a 長期在生產(chǎn)塑料(聚氯乙烯)的工廠中工作的工人易患肺癌

b 二戰(zhàn)以后,生活在日本廣島的人癌癥發(fā)病率很高

c 大多數(shù)的乙肝患者容易形成肝癌

d 人經(jīng)常吃泡菜等腌制食品易患癌癥

9.能夠無限增殖而不能分化的細胞是 ( )

a.紅細胞 b.心肌細胞

c.腦細胞 d.癌細胞

10.下列細胞可能癌變的是 ( )

a.游離組織,形態(tài)改變 b.核增大,染色深

c.膜透性增大,運輸功能降低 d.酶活性降低

11.與生物的發(fā)育密切相關的是 ( )

a.細胞分化 b.細胞衰老 c.細胞癌變 d.以上三項

12. 下列有關細胞癌變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癌細胞是畸形分化的體細胞

b.肝炎病毒會使病毒dna整合到肝細胞中,由于基因重組引發(fā)肝癌

c.常吃含蘇丹紅的食品會增加癌癥的發(fā)病率,其變異來源是基因突變

d.癌癥的發(fā)生與心理狀態(tài)無關

13.下列關于人和動物細胞的敘述,正確的

一組是 ( )

①正常細胞癌變后在人體內將成為抗原,在體外也可培養(yǎng)成細胞系

②由胚胎中胚層細胞分化成紅細胞的過程是可逆的

③細胞內水分減少,代謝速度減慢是衰老細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④癌變是細胞原癌基因從激活狀態(tài)轉為抑制狀態(tài)的過程

⑥癌細胞容易在體內轉移與其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減少有關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⑥

14.對多細胞生物而言,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細胞分化導致細胞中的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

b細胞癌變是所有細胞都要經(jīng)歷的一個階段

c細胞衰老時細胞呼吸的速率減慢

d細胞死亡是細胞癌變的結果

15.關于人體癌細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細胞癌變主要是因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

b 癌細胞比所有正常細胞分裂周期長、生長快

c 有些病毒能將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組中,從而誘發(fā)人的細胞癌變

d 癌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表面的物質都發(fā)生明顯的變化

16.化療是控制癌細胞生長的方法之一,藥物可以殺死癌細胞。正常骨髓細胞的細胞周期約為40分鐘。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白細胞的細胞周期約為2小時到10小時。醫(yī)院采用化療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殺傷腫瘤細胞。下圖給出的是一個典型的化療過程,每4小時給藥1次(圖中箭頭所示),圖中記錄了化療過程中正常細胞和癌細胞的數(shù)量變化。

(1)指出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的兩項不同點。

(3)據(jù)圖指出兩類細胞在化療的最初8小時內和化療給藥后的反應(數(shù)量變化)。

(5)請從理論上對斷給藥的間隔時間并簡述理由。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出現(xiàn)了多種治療癌癥的方法,主要包括手術治療、放療、化療、激素治療、基因治療和免疫治療等。

請回答下列一組有關癌癥及其治療的問題。

(1)通常能夠引起基因改變的因素可能有 。(填寫序號)

a.紫外線 b.甘油

c.肝炎病毒 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

e.葡萄糖 f.尼古丁

g.丙酮酸 h.核輻射

(2)上述因素使正常細胞中的 由 ____狀態(tài)轉變成 狀態(tài),從而導致癌變的發(fā)生。

(3)化療時采用的烷化劑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夠與dna分子發(fā)生反應,從而阻止參與dna分子復制的酶與dna的相互作用。此類藥品作用于癌細胞周期的 期?;熯€可以采用其他藥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結構與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擾dna復制以及 合成。

(4)放療是利用放射線如放射性同位素產(chǎn)生的α、β、γ射線和各類x射線治療或加速器產(chǎn)生的x射線、電子束、中子束、質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照射患處殺死癌細胞的一種方法。放療與化療相比,對患者全身正常細胞影響較小的是 。

(5)研究人員從人體的dna中篩選克隆出內皮抑素基因,將此基因轉移到雙歧桿菌中,使其能夠正常表達。用這樣得到的雙歧桿菌制成口服制劑,此制劑可以用于抑制癌癥。在這種藥物用于臨床治療之前,應該先進行動物實驗,以確定制劑對機體內重要臟器的安全性。寫出簡要的實驗設計方案。

代號 甲 乙 丙 丁

性別 雌 雌 雄 雄

體重 78 g 76 g 99 g101g

實驗設計:

①第一步:將實驗鼠分為實驗組、對照組,其中 為實驗組, 為對照組。(填寫代號)

②第二步:

③第三步:飼養(yǎng)相同時間后,分別解剖觀察實驗組、對照組的鼠,檢查重要臟器發(fā)生病變情況。

18.下圖是細胞重大生命活動圖示,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圖表示的是 生物細胞重大生命活動圖示

(2)細胞識別是細胞信號傳導的前提,它是通過 實現(xiàn)的,細胞識別物質基礎是該結構上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a、b、c、d中,染色體結構動態(tài)變化主要發(fā)生在 ,基因表達的過程則發(fā)生在 。

(4)細胞分化過程中,如果由于某種因子的作用,就有可能使 從抑制狀態(tài)轉變成激活狀態(tài),從而使正常細胞發(fā)生癌變轉化為癌細胞。

(5)圖中細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第4節(jié)細胞的癌變

【基礎整理】

一、癌細胞的主要特征

二、致癌因子

【跟蹤訓練】

16. (1)癌細胞不受密度制約因素的限制而不斷分裂和生長,無正常細胞的接觸抑制現(xiàn)象;癌細胞代謝強度比正常細胞大 (2)遺傳物質的改變是細胞癌變的原因之一。在不斷分裂的組織中由于dna的復制等原因,遺傳物質變異頻率增高 (3)給藥的最初8小時內圖中兩類細胞數(shù)量都明顯減少,然后又回升,但癌細胞數(shù)目的減少量明顯多于正常細胞,而回升量少于正常細胞。給藥后癌細胞數(shù)目的回升量也少于正常細胞。(4)給藥劑量加大或給藥周期縮短,在有效控制癌細胞的情況下,對正常細胞的殺傷作用太強,可能會引起較強的負作用。(5)由于正常骨細胞的細胞周期短,恢復快,白血病細胞周期長,在第一次給藥后,待骨髓細胞恢復正常而白血病細胞尚未恢復前重復給藥,從理論上講可以消滅白血病細胞,所以給藥的間隔時間應在2天后10天內。

17.(1) a、c、d、f、h (漏1個不得分)

(2)原癌基因 抑制 激活

(3)間 rna和蛋白質 (4)放療

(5)①甲與丙(乙與丁) 乙與丁(甲與丙) ②每日為小鼠提供相同的食物、水(1分);給實驗組定時服用雙歧桿菌制劑(1分),同時給對照組服用等量的水(1分)

細胞的多樣性的統(tǒng)一性

第2課時 細胞的多樣性的統(tǒng)一性

【自學學案】

1.科學家根據(jù)細胞內有無以_______________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________細胞和____________細胞。

2.藍藻細胞內含有____________素和_________素,是能進行____________作用的自養(yǎng)生物,屬于____________核生物。水體富營養(yǎng)化會出現(xiàn)_____________,影響水質和水生動物的生活,其中有多種藍藻。

3.細菌細胞中沒有成形的_______________,絕大多數(shù)種類是營_________或_________的異養(yǎng)生物。

4.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統(tǒng)一性體現(xiàn)在:①具有相似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②______與細胞的遺傳和代謝關系十分密切。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不同的地方體現(xiàn)在:沒有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沒有_______________,dna分子呈_________狀,位于_______________中。

5.19世紀30年代德國科學家_______________和 共同建立了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的___________和生物體結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6.細胞學說的要點:①細胞是一個______________,一切動植物都由_____________發(fā)育而來,并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所構成的。②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____________,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______________起作用。③新細胞可以從_______________中產(chǎn)生。

【課堂精練】

例1.細胞學說主要闡明了( )

a.細胞的多樣性 b.細胞的統(tǒng)一性

c.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 d.生物界的多樣性

例2.下列有關“細胞學說”建立過程中的順序中,正確的是( )

①顯微鏡下的重大發(fā)現(xiàn)(虎克??發(fā)明顯微鏡發(fā)現(xiàn)細胞)

③細胞學說在修正中前進(德國魏爾肖??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

④人體的解剖和觀察(比利時維薩里??《人體構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例3.下圖分別是藍藻和衣藻的結構模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兩者在結構上的相同點為 ,不同點為 。

⑵兩者中屬于真核細胞的是 。

⑶兩者均含有 ,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它們的營養(yǎng)方式都是 。

【課后練習】

一.選擇題

1.人類對細胞結構和功能的認識依賴于( )

a.顯微鏡的發(fā)明和分辨率的提高 b.人類觀察能力的不斷提高

c.細胞結構的不斷進化和完善 d.細胞學說的創(chuàng)立

2.所有原核細胞都具有( )

a.細胞膜和細胞質 b.細胞壁和細胞質

c.細胞膜和細胞壁 d.色素和dna分子

3.sars病毒、藍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質或結構是( )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質 d.核酸

4.細菌和洋蔥細胞的主要區(qū)別是細菌不具有( )

a.細胞膜 b.核膜

c.細胞壁 d.核糖體

5.下列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是( )

a.噬菌體 b.酵母菌

c.團藻 d.藍藻

6.發(fā)菜與下列哪種生物屬于同一類( )

a.白菜 b.顫藻

c.大腸桿菌 d.紫菜

7.藍藻屬于自養(yǎng)型生物是因為( )

a.細胞中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

b.不進行寄生生活,可以獨立生活

c.細胞中有藻藍素和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

d.細胞中能合成如蛋白質等有機物

8.細胞學說的建立者主要是( )

a.列文?虎克 b.達爾文

c.魏爾肖 d.施萊登、施旺

9.細胞結構中有成形細胞核,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是生產(chǎn)者的生物是( )

a.念珠藻 b.乳酸菌

c.煙草花葉病毒 d.水綿

10.(多選)下列生物結構中無染色體的是( )

a.顫藻 b.草履蟲

c.青霉菌 d.葡萄球菌

11.(多選)下列可以成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具有統(tǒng)一性的證據(jù)有( )

a.兩者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結構

b.都是由蛋白質、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物質組成

c.都以dna作為遺傳物質

d.細胞中都有細胞壁結構

12.(多選)從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可以得到如下啟示( )

a.科學發(fā)現(xiàn)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b.科學發(fā)現(xiàn)需要理性思維和實驗的結合

c.科學發(fā)現(xiàn)的過程離不開技術的支持

d.科學家的觀點全是真理

二.非選擇題

13.填寫下表,列舉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項 目原核細胞真核細胞

區(qū)

別細胞大小

細胞核

dna的主要存在形式

聯(lián)系遺傳物質

最可能的進化關系

(1)圖a表示的細菌結構必須是利用_______________(光學或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兩種細胞都具有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a中[③]____________代表的物質主要存在于洋蔥表皮細胞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中。

(3)紫色洋蔥表皮細胞中紫色物質存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中。

(4)圖b中⑥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動物受精卵按下圖做3個實驗:

(1)提取受精卵的核單獨培養(yǎng),不久退化消失,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去掉核的細胞質單獨培養(yǎng),不久也消失,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給去掉核的受精卵的細胞質移上新核,進行培養(yǎng),不僅能正常生活,而且能進行細胞分裂,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第2課時

11.bc 12.a(chǎn)bc

13.

項 目原核細胞真核細胞

區(qū)

別細胞大小較小較大

細胞核無核膜,只有擬核有核膜

dna的主要存在形式環(huán)狀dna與蛋白質結合,組成染色體

聯(lián)系遺傳物質都是dna

最可能的進化關系 由原核細胞進化成結構復雜的真核細胞

細胞的衰老和凋亡

【學海導航】

1.知識方面

(1)描述細胞衰老的特征

(2)說出細胞凋亡和死亡的區(qū)別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探討細胞的衰老和凋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關注老年人的健康狀況。

3.能力方面

進行與社會老齡化相關的問題的資料搜集和分析。

【基礎整理】

一、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

對于單細胞生物來說,細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_______的衰老或死亡;對于多細胞生物來說細胞的衰老或死亡與個體的衰老或死亡不是一回事,但從總體上看,個體衰老的過程也是組成個體細胞___________的過程。

二、細胞衰老的特征

1.細胞衰老的過程是細胞的_________和________發(fā)生復雜變化的過程,表現(xiàn)在細胞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發(fā)生變化。

2.細胞衰老的特征表現(xiàn)在1)細胞內_______減少,結果使細胞________,體積變小,細胞新陳代謝的速率______。2)細胞內____________降低。3)細胞內的________會隨著細胞衰老而逐漸積累4)細胞內___________減慢,細胞核的體積_______,核膜______,染色質_________,染色加深。

三、細胞凋亡

1.細胞凋亡是由_______所決定的______________的過程。受到嚴格的由___________決定的_______________。

2.細胞凋亡對于多細胞生物體完成__________,維持__________的穩(wěn)定,以及抵御外界_________的干擾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3.細胞壞死是在______________影響下,由于細胞正常代謝活動_____________ 引起的細胞_______________,對生物體是不利的;而細胞凋亡是一種______的生理過程,對生物體是有利的。

【跟蹤訓練】

1.老年人有老年斑,對此最合理的解釋是( )

a.細胞內水分減少,細胞萎縮

b.細胞核體積增大,染色質固縮,染色加深

c.細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d.細胞內脂褐素占有的面積增大

2.細胞衰老是一種正常生命現(xiàn)象。人的細胞在衰老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變化是 ( )

a.細胞內色素減少

b.細胞內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c.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加快

d.細胞內水分增多

3.下列有關衰老細胞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衰老的細胞新陳代謝速率加快

b.在衰老的細胞內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c.衰老的細胞呼吸速率減慢

d.細胞膜通透性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

4.下列哪項不是細胞衰老的特征 ( )

a.細胞內水分減少 b.細胞代謝緩慢

c.細胞能無限分裂 d.細胞核內染色質固縮

5.下列有關細胞凋亡的敘述中,正確的()

a.細胞凋亡是因為環(huán)境因素的突然變化所導致的細胞死亡

b.細胞死亡也可以稱為細胞凋亡

c.細胞凋亡是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由嚴格的遺傳機制決定

d.細胞凋亡對機體可能造成傷害

6.李白有詩云:“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睂е逻@種變化的原因是 ( )

a.細胞增殖 b.細胞生長

c.細胞衰老 d.細胞分化

7.下列關于細胞衰老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細胞衰老是細胞生理和生化發(fā)生復雜變化的過程

c.衰老細胞的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

d.衰老細胞內水分減少,體積變小,代謝速度減慢

8.下列關于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關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正在衰老的個體,體內沒有幼嫩的.細胞

b.處于青春期的年輕人,體內沒有衰老的細胞

c.總體上看,衰老的個體內,細胞普遍衰老

d.對于單細胞生物來說,衰老的個體不同于細胞衰老

9.細胞的衰老是 ( )

a.正常生命現(xiàn)象 b.特殊分化的結果

c.畸形分化的結果 d.無法改變的

導致細胞的形態(tài)和功能各不相同

d.多細胞生物細胞的衰老與機體的衰老總是同步進行的

11.下列哪一組是細胞衰老的特征( )

a.①③⑥⑧ b.①②⑤⑦

c.②④⑤⑦⑧ d.②④⑥⑧

12.下列有關細胞衰老主要特征的描述中,屬于結構改變并且敘述錯誤( )

a.細胞膜通透性改變,使物質運輸減少

b.細胞核體積增大,染色質固縮

c.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

d.人的衰老細胞萎縮,體積變大

13.檢測某一植物組織細胞,發(fā)現(xiàn)分解有機物緩慢,酶的催化效率極低,則該細胞正在 ( )

a.分化 b.分裂 c.生長 d.衰老

14.下列關于細胞衰老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細胞的衰老是一種正常的生命現(xiàn)象

b.細胞衰老越快,說明生物體的新陳代謝能力越強

c.細胞內酶的活性降低是細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d.衰老死亡的細胞往往有新增的細胞來代替它們

15.下列哪項不是衰老細胞和正常細胞的

顯著區(qū)別( )

a 停止分裂 b 代謝速率緩慢

c 色素積累 d 染色質固縮,染

色加深

(1)下列有關程序性細胞死亡的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

a.程序性細胞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細胞具有相關基因

b.發(fā)生程序性細胞死亡的內因是致癌因子激活了相關基因

c.細胞發(fā)生程序死亡是發(fā)育中的一種正常現(xiàn)象

d.細胞程序死亡是神經(jīng)-體液共同調節(jié)的結果

(3)科學家的相關研究對于我們人類有何意義?談談你的想法。 。

17.科學家為了進一步探究細胞衰老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二:分別將鼠、雞、人和龜?shù)捏w細胞在體外進行培養(yǎng),結果見下圖。

實驗三:將老年男性細胞和年輕女性細胞混合培養(yǎng),當老年男性細胞停止分裂時,年輕女性細胞依然旺盛分裂。

實驗四:將年輕人體細胞去核后與老年人的完整細胞融合,另將老年人體細胞去核后與年輕人的完整細胞融合,分別在體外培養(yǎng),結果前者不分裂,后者能夠旺盛分裂。

分析以上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

實驗四:

(2)影響細胞衰老的內在因素有哪些?

(3)實驗三的設計是否嚴密?怎樣改進?

第3節(jié)細胞的衰老和凋亡

【基礎整理】

一、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

個體 普遍衰老

二、細胞衰老的特征

三、細胞凋亡

【跟蹤訓練】

從化學能到生物能

m

從化學能到生物能

1、同一株植物的不同部位的呼吸強度可以不同,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幼葉的比老葉的高 b、萌發(fā)種子胚的比胚乳的高

c、枝條尖端的比基部的高 d、老根部分的比根尖的高

2、將酵母菌放含有培養(yǎng)液的的密閉的錐形瓶中,測得co2的釋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一倍,則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為:()

a、1/6 b、1/3 c、1/2 d、1

3、高等植物的呼吸作用只發(fā)生在()

4、下列是呼吸作用實質的是()

a.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 b.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c.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 d.分解有機物,儲存能量

5、下列關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6、葡萄糖在細胞質內分解至丙酮酸的過程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線粒體中進行無氧呼吸 b.需要在有氧條件下進行

c.不產(chǎn)生co2 d.反應速度不受溫度影響

7、有氧呼吸產(chǎn)生atp最多的階段是()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b.丙酮分解成co2和[h]

c.釋放出co2時 d.氫和氧化合成水時

8、(多選)下列可作為有氧呼吸作用[h]供體的物質有()

a.葡萄糖 b.丙酮酸 c.h2o d.h2

9、有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質(呼吸底物)是()

a.淀粉 b.糖元 c.葡萄糖 d.a(chǎn)tp

10、讓一只白鼠吸入由放射性的18o2,該白鼠體內最先出現(xiàn)含18o的化合物是()

a.二氧化碳 b.水 c.丙酮酸 d.乳酸

11、呼吸作用釋放的co2中的氧元素()

12、對有氧呼吸的論述,不正確的是()

a.三個階段都產(chǎn)生能量 b.三個階段都產(chǎn)生[h]

c.三個階段都需要酶的催化 d.三個階段都能產(chǎn)生atp

13、人體內代謝終產(chǎn)物co2形成的場所是()

a.肺泡 b.血液 c.細胞質基質 d.線粒體

14、人體內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放出的能量中,大部分的直接去向是()

15、在航天飛機艙中的宇航員,體內徹底氧化分解1mol葡萄糖消耗的氧氣量,可產(chǎn)生的能量以及其中可轉移到atp中的能量數(shù),依次分別是()

16、下列有關呼吸作用產(chǎn)物的敘述中,只適用于有氧呼吸的是()

a.產(chǎn)生atp b.產(chǎn)生丙酮酸 c.產(chǎn)生h2o d.產(chǎn)生co2

17、 在呼吸作用過程中,有co2放出時,則可判斷過程()

a.一定是無氧呼吸 b.一定是有氧呼吸

c.一定不是植物水淹時無氧呼吸 d.一定不是馬鈴薯塊莖無氧呼吸

18、 下列各生物細胞結構在代謝過程中不產(chǎn)生co2的是()

a.變形蟲細胞質基質 b.酵母菌細胞質基質

c.變形蟲細胞的線粒體 d.酵母菌細胞的線粒體

19、 4支試管中分別含有下列不同的化學物質和活性酵母菌細胞,經(jīng)一定時間保溫后,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的試管是()

a.葡萄糖+細胞質基質 b.葡萄糖+線粒體

c.丙酮酸+葉綠體 d.丙酮酸+內質網(wǎng)

20 、某植物細胞在進行呼吸作用的過程中,如果釋放出co2量大于吸入的氧氣量,則此細胞進行的是()

a.無氧呼吸 b.有氧呼吸

c.酒精發(fā)酵 d.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二、非選擇題:

(1)當光照強度為b時,光合作用強度

2、將動物的肝細胞研磨并除去atp后,分別放入三只標號為ⅰ、ⅱ、ⅲ的錐形瓶中。實驗裝置和處理如圖a所示。將實驗用的三只錐形瓶的瓶口密封后,放入20℃水浴鍋中,1小時后的結果如圖b所示。

請根據(jù)實驗結果回答:

(1)實驗中在以看到的明顯變化是 。由此可以推斷 號錐形瓶中發(fā)生了 作用。

(2)該實驗的全部結果說明 。

3、運動員進行1500m長跑時,體內atp再生的途徑有:

;主要途徑是 。

平 夜

均 溫

日 溫 度

11

17

23

2330.724.915.8

1716.810.9-

注:標“-”為該組合未做實驗。

請據(jù)表回答下列問題:

(1)幼苗生長最快的溫度組合是:日溫 ℃,夜溫 ℃;幼苗生長最慢的溫度組合是:日溫 ℃,夜溫 ℃。

(2)出現(xiàn)上述結果的原因是什么?

(1)在酵母菌只進行有氧呼吸時,比較吸氧量和二氧化碳的發(fā)生量的情況是 。

(2)酵母菌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乙醇發(fā)酵,假如等量的葡萄糖在有氧呼吸和乙醇發(fā)酵過程中被消耗掉,這時吸氧量和二氧化碳發(fā)生量之比是 。

(3)酵母菌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乙醇發(fā)酵,若有氧呼吸和乙醇發(fā)酵所生成的二氧化碳量相等,這時吸氧量和二氧化碳發(fā)生量之比是 。

(4)若乙醇發(fā)酵消耗360毫克葡萄糖,這時生成多少摩爾的乙醇?(相對原子量c:12,h:1,o:16) 。

高中創(chuàng)優(yōu)方案生物答案篇四

生物,是指具有動能的生命體,也是一個物體的集合。而個體生物指的是生物體,與非生物相對。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高中生物分子與細胞綜合測試題和答案,希望有所幫助!

1、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指( )

a、生活在一定自然區(qū)域內,相互間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的總和。

b、由生物群落與它的無機環(huán)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tǒng)一整體。

c、由動物同無機環(huán)境構成的統(tǒng)一體。

d、由植物同無機環(huán)境構成的統(tǒng)一體。

2、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僅由蛋白質構成的外殼和蛋白質外殼包被的一個核酸分子(dna和rna)構成;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類病毒和阮病毒更簡單,類病毒只由一個rna分子構成,阮病毒只由蛋白質構成,而人們卻把它們列入了生物界中,你認為其主要理由是( )

a、由有機物組成。

b、都具有細胞結構。

c、能使其他生物致病。

d、能復制產(chǎn)生自己的后代。

3、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切片,當用低倍物鏡看清楚后,轉換成高倍物鏡卻看不到或看不清原來觀察到的物體??赡艿脑虿话ǎ?)

a、物體不在視野中央。

b、切片放后,蓋玻片在下面。

c、低倍物鏡和高倍物鏡的焦點不在同一平面。

d、未換目鏡。

4、紅細胞中fe2+含量降低時,其血紅蛋白減少,紅細胞運輸氧的能力相應減弱。這個事實說明fe2+的作用是( )

a、維持細胞正常的滲透壓和ph。

b、與載體作用相同。

c、調節(jié)離子平衡。

d、細胞內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

5、血液含水82%呈液態(tài),而心肌含水79%呈固態(tài),這是因為( )

a、血液含水量比心肌含水量高。

b、血液中固體物質少。

c、血液中所含的水大多是自由水。

d、心肌中的水全在細胞內。

6、某氨基酸分子含有2個氨基(一nh2),其中一個氨基和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則另一個氨基的部位就是( )

a、和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b、一定連在羧基上。

c、在r基上。

d、與氨基端相連。

7、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形成二肽,并生成一分子水。這個水分子中的氫來自( )

a、氨基和羧基。

b、氨基和r基中的氫。

c、僅來自羧基。

d、羧基和連在碳原子上的氫。

8、把一小塊生物組織搗碎后進行化學分析,得知其中含有水、蛋白質、dna和糖原等成分,由此可判斷該組織是( )

a、小麥的根尖。

b、家兔的肝臟。

c、甜菜的塊根。

d、馬鈴薯的塊莖。

9、某廣告稱某種牌號的八寶粥(含桂圓、紅豆、糯米等)不加糖,比加糖還甜,最適合糖尿病人食用。你認為下列關于病人能否食用此八寶粥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糖尿病人應少吃含糖的食品,該八寶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b、這個廣告有誤導喜愛甜食消費者的嫌疑,不甜不等于沒有糖。

c、不加糖不等于沒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

d、不能聽從廠商或廣告商的宣傳,應詢問醫(yī)生。

10、用斐林試劑鑒定可溶性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 )

a、淺藍色→棕色→磚紅色。

b、無色→淺藍色→棕色。

c、磚紅色→淺藍色→棕色。

d、棕色→綠色→無色。

11、糖蛋白(含有寡糖側鏈的蛋白質分子)普遍存在于細胞膜上,如果將細胞培養(yǎng)在含藥品x的培養(yǎng)基中,發(fā)現(xiàn)細胞無法制造糖蛋白的糖側鏈,則此藥品x可能作用在蛋白質合成及運輸過程中哪一個細胞器上( )

a、核糖體。

b、線粒體。

c、內質網(wǎng)。

d、溶酶體。

12、內質網(wǎng)膜與核膜、細胞膜相連,這種結構特點表明內質網(wǎng)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

a、擴展細胞內膜,有利于酶的附著。

b、提供細胞內物質運輸?shù)耐ǖ馈?/p>

c、提供核糖體附著的支架。

d、參與細胞內某些代謝反應。

13、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成熟的植物細胞都有液泡和葉綠體,但沒有中心體。

b、正在分裂的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內沒有大液泡和葉綠體,但有較多的線粒體和高爾基體。

c、高倍顯微鏡下的成熟植物細胞,不可能觀察到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

d、許多果實、花瓣的顏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決定的,色素的顏色與細胞液的ph有關。

14、在人體細胞內,dna和rna共同存在于( )

a、線粒體和葉綠體。

b、細胞核和葉綠體。

c、線粒體和細胞核。

d、細胞質基質和細胞核。

15、組成小麥和噬菌體體內核酸的核苷酸和堿基的種類分別是( )

a、8、5;8、5。

b、8、5;4、4。

c、4、4;4、4。

d、4、5;4、5。

16、已知胰液中的蛋白酶的化學組成中含某放射性同位素,在胰腺細胞中該放射性同位素最先出現(xiàn)在下列何種生物膜系統(tǒng)結構中( )

a、核糖體。

b、內質網(wǎng)。

c、高爾基體。

d、細胞膜。

17、為了檢測麥種的質量,將麥種100粒浸入紅墨水中,2h后用刀片縱剖開,發(fā)現(xiàn)胚乳被染紅95%,胚被染紅32%,因而斷定麥種發(fā)芽率太低不宜作種。下列對此檢測原理的最正確解釋是( )

a、胚和胚乳都具有選擇透過性,細胞不需要的色素不會被吸附和吸收。

b、胚如果是活細胞,紅色素就不會被選擇吸收。

c、胚乳沒有細胞結構,主要成分是淀粉,可吸附色素。

d、胚乳的活細胞少,對色素不具選擇吸收作用。

18、下圖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與細胞膜功能無直接關系的是( )

a、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相對穩(wěn)定的內環(huán)境。

b、完成細胞間信息傳遞需要①。

c、選擇性的物質運輸伴隨著能量消耗。

d、細胞經(jīng)同化作用合成膜蛋白②的過程。

19、關于科學探究活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科學探究活動的正確順序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

b、所謂假設就是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對提出的問題作出嘗試性的回答。

c、所謂提出問題就是對實驗設計提出問題,對實驗設計中有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作出判斷。

d、設計實驗是緊緊圍繞假設進行的,是對假設的檢驗。

20、一般情況下,蛋白質物質能通過的結構是( )

a、細胞膜。

b、核膜。

c、線粒體膜。

d、葉綠體膜。

21、細胞膜控制著細胞與周圍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對各種物質出入細胞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特點。其中大分子和顆粒性物質主要通過下列哪種途徑進入細胞( )

a、自由擴散。

b、主動運輸。

c、內吞作用。

d、易化擴散。

22、下列關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包括一系列氧化還原反應。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必須在有水的條件下進行。

c、光合作用的全部反應是呼吸作用全部反應的逆轉。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能量轉化過程。

23、一些植物細胞中同時具有葉綠體和線粒體,這些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氣體交換時應該( )

a、同時釋放出o2和co2。

b、不能同時放出o2和co2。

c、只吸收co2,不能釋放o2。

d、只吸收o2,不能釋放co2。

24、有一種藍色的染色劑dcpip被還原后成為白色。下面條件能使dcpip產(chǎn)生最大程度顏色變化的是( )

a、分離的葉綠體,置于黑暗中。

b、分離的葉綠體基粒,置于光下。

c、葉綠體提取液,置于黑暗中。

d、葉綠體基質提取液,置于光下。

25、植物的有氧呼吸、無氧呼吸和光合作用都有的現(xiàn)象是( )

a、最終合成有機物。

b、最終分解有機物。

c、氣體交換。

d、能量轉換。

26、科研人員在玻璃溫室內進行植物栽培實驗,并對室內空氣中co2含量進行24h測定。下列曲線中能正確表示其測定結果的是( )

27、通過測定co2的交換量,下圖表示光強度和co2的濃度對光合速度的影響。圖中從a到d,哪一點上只有光是限制因子( )

a、a點。

b、b點。

c、c點。

d、d點。

28、在光合作用過程中,以分子態(tài)釋放出氧及atp的產(chǎn)生都離不開( )

a、葉綠素和co2。

b、水和co2。

c、水、葉綠素和光能。

d、水、光能和co2。

29、生長在自然保護區(qū)北坡的野生稻,其葉片的兩個主要生理功能是( )

a、吸收礦質元素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

c、吸收水分和光合作用。

d、吸收水分和蒸騰作用。

30、將某綠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實驗裝置內,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其余的實驗條件都是理想的),實驗以co2的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對該表數(shù)據(jù)分析正確的是( )

a、晝夜不停地光照,溫度在35℃時該植物不能生長。

b、晝夜不停地光照、該植物生長的'最適宜溫度是30℃。

c、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溫度均保持在20℃的條件下,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d、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溫度在30℃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是溫度在10℃時的2倍。

31、在低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分裂期,參與分裂活動的細胞器有( )

①高爾基體;②核糖體;③葉綠體;④中心體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32、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雖然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有很大的差別,但二者具有基本的共性。下列列舉中不屬于這種基本共性的是( )

a、具有核糖體。

b、具有細胞膜。

c、具有dna和rna。

d、具有相同的細胞分裂方式。

33、下列關于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分裂間期,完成了染色體的復制。

b、分裂前期,因染色體的高度螺旋化而形成了染色單體。

c、分裂后期,因著絲點的分裂使細胞內的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d、分裂末期,到達兩極的兩套染色體又逐漸變成染色質形態(tài)。

34、具有分化能力的細胞是( )

a、心肌細胞。

b、紅細胞。

c、腸上皮細胞。

d、中胚層細胞。

35、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是真核生物兩種重要的分裂方式,二者的共同之處是( )

a、染色體活動形式和結果相同。

b、分裂都擴大了細胞群體中個體的數(shù)量。

c、分裂過程中都有染色體的復制和紡錘體的形成。

d、dna復制次數(shù)和細胞分裂次數(shù)相同。

36、下圖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中期,若從一極觀察,染色體的排列情況是( )

37、下圖表示一個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不同情況。在整個細胞周期中,染色體的變化順序是( )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38、花藥的離體培養(yǎng)是把花藥用人工方法經(jīng)組織培養(yǎng)成單倍體植株,這一成果是利用了細胞的( )

a、應激性。

b、全能性。

c、變異性。

d、適應性。

39、某科學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別標記的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培養(yǎng)蠶豆,觀察其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有絲分裂。已知蠶豆細胞一個有絲分裂周期是20小時。根據(jù)這兩種堿基被細胞利用的情況繪制的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對此結果的分析中,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a、大量利用“t”的時期,細胞正在進行dna分子的復制。

b、大量利用“u”的時期,細胞正在進行大量蛋白質的合成。

c、大量利用“t”的時期,細胞正在大量合成轉運rna。

d、大量利用“t”,和“u”的時期,細胞正處于分裂間期。

40、癌癥是癌細胞在機體內惡性增殖形成惡性腫瘤及其相關癥狀的一種疾病,下列關于癌癥的敘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 )

a、癌細胞是由體內正常細胞的原癌基因被致癌因子激活所產(chǎn)生的。

b、由于癌細胞易分散和轉移,所以手術摘除癌腫的患者仍有復發(fā)的可能。

c、對手術治療后的癌癥患者進行放療和化療是為了殺死患者體內殘余的癌細胞。

d、從媒體廣告上看,有的治癌藥物的藥效在95%以上,因而癌癥的治療并不困難。

材料:氨基酸的水溶液或在晶體狀態(tài)時都以離子形式存在,與無機鹽不同的是它以兩性離子的形式存在,所謂兩性離子是指在同一個氨基酸分子上既帶有能釋放出質子的正離子,又帶有能接受質子的負離子。因此,氨基酸是兩性電解質。

(1)氨基酸分子上帶有能釋放出質子的正離子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基酸分子上帶有能接受質子的負離子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氨基酸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團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團,因此氨基酸的化學性質是既能與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又能與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所以該類化合物被命名為“氨基酸”。

(4)試寫出氨基酸的兩性離子存在形式的結構簡式:

42、下圖為某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分析完成下列問題:

(2)圖中③為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場所。

(3)蛋白質合成的場所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與細胞分泌物形成有關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5)結構①的主要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1)在0~5分鐘之間氧氣量減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給予光照后氧氣量馬上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5~20分鐘之間,氧氣量增加的速率逐漸減小,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少量的nahco3溶液后,氧氣產(chǎn)生量呈直線上升,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入nahco3溶液后,平均每分鐘產(chǎn)生__________________摩爾的氧氣。

(1)根據(jù)丙圖的特有變化特征,可以判斷該圖示表示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__________________。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

(2)觀察染色體的最佳時期是__________________圖。

(3)染色單體數(shù)和dna數(shù)目相等的細胞是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細胞有絲分裂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作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該圖中缺少了細胞周期的__________________期,該期細胞內的主要變化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裝置1的小瓶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代表__________________值,y代表__________________值。

(3)若測得x=200mm,y=30mm,則該發(fā)芽種子的呼吸商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測定已長出一片真葉幼苗的rq值,則應將該裝置放于何種條件下進行?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為使測得的x和y值更精確,還應再設置一對照裝置。對照裝置的容器和小瓶中應分別放入__________________。設對照的目的是______。

(3)na+和ca2+排出細胞的轉運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它們的運輸方式屬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囊藻細胞液中各種離子濃度與海水中各種離子濃度不成比例,其結構基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b、d、d、d、c

6—10 c、a、b、a、a

11—15 c、b、a、c、b

16—20 b、b、d、c、b

21—25 c、c、b、b、d

26—30 c、d、c、b、c

31—35 a、d、b、d、c

36—40 d、c、b、c、d

41、(1)一nh3+(銨離子)

(2)一coo—(羧酸根離子)

(3)一nh2(氨基)一cooh(羧基)酸堿

42、(1)動物、⑤、中心體葉綠體液泡。

(2)線粒體細胞進行有氧呼吸和形成atp。

(3)⑥、核糖體。

(4)④、高爾基體。

(5)磷脂和蛋白質。

43、(1)呼吸作用消耗了容器中的氧氣。

(2)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氧氣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量。

(3)光合作用使密閉的容器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逐漸減少,光合作用速率逐漸下降。

(4)nahco3產(chǎn)生二氧化碳使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

(5)7×10一8

44、(1)植物出現(xiàn)細胞板.

(2)甲.

(3)甲、乙.

(4)乙→甲→丁→丙.

(5)間完成染色體的復制,包括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45、(1)吸收呼吸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

(2)消耗氧的體積消耗的氧與釋放的二氧化碳的體積之差。

(3)4.85。

(4)黑暗,避免幼苗進行光合作用干擾細胞呼吸的氣體量的變化。

(5)死的發(fā)芽種子和蒸餾水用于校正裝置1和裝置2內因物理因素引起的體積變化。

46、(1)細胞對礦質元素的吸收具有選擇性。

(2)從低濃度到高濃度主動運輸載體、能量(atp)。

(3)從低濃度到高濃度主動運輸。

(4)細胞膜的載體種類和數(shù)量。

高中創(chuàng)優(yōu)方案生物答案篇五

生物學科教育學作為生物教育的主干課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試卷及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 )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tǒng)

a.脂肪酸 b.氨基酸 c.葡萄糖 d.核酸

3.細胞的統(tǒng)一性體現(xiàn)在 ( )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4.下列四組生物中,都屬于真核生物的是 ( )

a.噬菌體和根霉 b.細菌和草履蟲

c.藍藻和酵母菌 d.衣藻和變形蟲

5.根據(jù)下邊的概念圖可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b(糖)+c(磷酸)→d( )→e(dna)

a.a表示的堿基有5種 b.b表示的是核糖

c.d表示核糖核苷酸 d.d表示脫氧核糖核苷酸

6.有關糖類生理作用的下列概括中,錯誤的 ( )

a.核糖和脫氧核糖是核酸的組成成分 b.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質

7.下表是根據(jù)實驗目的,所需選用的試劑與預期的實驗結果正確的是( )

實驗目的 試劑 預期的實驗結果

a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 雙縮脲試劑 溶液呈紫色

b 檢測植物組織中的脂肪 碘液 脂肪顆粒被染成紅色

c 檢測植物組織中的葡萄糖 甲基綠 生成綠色沉淀

8.下列關于元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c.在生物體內能找到無機自然界中的所有元素

d.生物體中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可找到

9下列無機鹽中能被用于制造“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和“遺傳信息的攜帶者”的是 ( )

a.na+ b.mg2+ c.po3-4 d.no-3

10.已知20種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8,現(xiàn)有一蛋白質分子由兩條多肽鏈組成,共有肽鍵98個,此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最接近于( )

a、12800 b、12544 c、11036 d、12288

11.下列各組物質中,由相同種類元素組成的是 ( )

a.膽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長激素、胰島素

12.顯微鏡的一個目鏡分別與4個不同倍數(shù)的物鏡組合來觀察血涂片。當成像清晰時,每一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如圖所示。如果載玻片位置不變,用哪一物鏡在一個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最大( )

a.a(chǎn) b.b c.c d.d

13.2009年在全世界爆發(fā)流行的甲型h1n1型流感是由h1n1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它與大腸桿菌最明顯的區(qū)別是( )

a.無成形的細胞核 b.無細胞結構 c.無細胞壁 d.無遺傳物質

14.關于細胞學說的論述錯誤的是 ( )

a.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的 b.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chǎn)生

c.細胞是一個獨立的單位 d.細胞學說在修正中前進

15.學校的課外活動小組調查一個池塘中青蛙近幾年的生長繁殖狀況,它們研究的是生命系統(tǒng)的( )

a.個體水平 b.種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態(tài)系統(tǒng)

16.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的基本步驟包括:①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②轉換高倍鏡;③把分裂中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④將洋蔥根尖永久裝片放在低倍鏡下觀察。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病毒不能繁殖后代 b.細胞是所有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c.蛋白質、核酸沒有生命 d.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質炎病毒是非生命結構

18.某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花生子葉的切片,當轉動細準焦螺旋時,有一部分細胞較清晰,另一部分較模糊,很可能是由于( )

a.反光鏡未調節(jié)好 b.標本切的厚薄不均

c.細準焦螺旋未調節(jié)好 d.顯微鏡物鏡損壞

19.下列哪種物質組成中含有糖類物質 ( )

a.rna b.脂肪 c.生長激素 d.胰島素

20.麥芽糖是由兩分子葡萄糖脫水縮合形成的,其分子式應為

a . b . c . d .

21.下列不能與斐林試劑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的是( )

①葡萄糖 ②淀粉 ③蔗糖 ④麥芽糖 ⑤果糖 ⑥纖維素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⑤⑥ d.①②④

22.在組成細胞的微量元素中,除了cu、fe、zn外,還有三種元素是( )

23.能正確表示蛋白質分子由簡到繁的結構層次的一組數(shù)字是( )

(4)多肽 (5)肽鏈 (6)形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分子

a、(1)(2)(3)(4)(5)(6) b、(2)(1)(4)(3)(6)(5)

c、(2)(1)(4)(3)(5)(6) d、(2)(1)(3)(4)(5)(6)

24.若含有3條多肽鏈的某蛋白質分子由n個氨基酸組成,那么它具有的肽鍵數(shù)和氨基的最少個數(shù)分別是( )

a.n和n b.n–3和3 c.n和n–3 d.n–3和n–3

25.人體血紅蛋白的一條肽鏈有145個肽鍵,形成這條肽鏈的氨基酸分子數(shù)以及它們在脫水縮合過程生成的水分子數(shù)分別是( )

26.人體肝細胞中的主要糖類是

a.葡萄糖和糖元 b.葡萄糖和淀粉 c.纖維素和糖元 d核糖和淀粉

27.在炎熱的夏季,植物常常出現(xiàn)萎蔫,當澆足了水后,植物又出現(xiàn)直挺飽滿的狀態(tài)。植物萎蔫時失去的是( )

a.鎂離子 b.結合水 c.自由水 d.無機鹽

28.下列屬于細胞共性的.選項是 ( )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29.下列關于原核細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沒有細胞器,但有細胞壁 b.無成形細胞核,也沒有染色體

c.具有與真核細胞相似的細胞膜和細胞質 d.無成形的細胞核

30.脂質在細胞中具有獨特的生物學功能。下面有關脂質的生物學功能中,屬于磷脂的生物學功能的是 ( )

a . ①③ b . ⑤ c . ① d . ②④

31.下面是三種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結構式,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以上這三種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h、—ch3、—ch2oh

c.甲是最簡單的氨基酸

32.下列物質中,有的屬于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將其中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縮合成多肽,則其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鍵的數(shù)目依次是( )

cooh

nh2 cooh

a.2、2、2 b.3、3、2 c.4、3、3 d.3、4、3

33.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是 ( )

a.細胞 b.分子 c.種群 d.生態(tài)系統(tǒng)

a ①④⑥ b 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②④⑤

35.碳元素在細胞中含量高的原因是 ( )

a.所含的能量最多 b.最容易吸收利用

c.所起的作用最大 d.可構成有機物的基本骨架

36.下列物質中一定含有肽鍵的是( )

①胰島素 ②雄性激素 ③酶 ④na+載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37.下列關于實驗的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b.脂肪的鑒定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粒

c.鑒定可溶性還原糖時,斐林試劑先倒入甲液搖勻,再加入乙液搖勻

d.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a液與b液要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必須現(xiàn)用現(xiàn)混。

38.下列哪項是淀粉、纖維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 )

a.都是細胞內儲存能量的主要物質 b.都含有c、h、o、n4種元素

c.基本組成單位都是五碳糖 d.基本組成單位都是六碳糖

39.小明正在那兒冥思苦想,此時,直接參與這一活動的最小結構是 ( )

a.血液 b.神經(jīng)細胞 c.大腦 d.神經(jīng)系統(tǒng)

40.如圖表示不同化學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若圖中①為某種多聚體的單體,則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等部位,則②是脂肪

c.若③為多聚體,且能貯存生物的遺傳信息,則③是dna

d.若④主要在人體肝臟和肌肉內合成,則④最可能是糖原

41.(共14分)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 2 ) 該化合物是由 __________ 個氨基酸分子失去 ________ 個分子的水而形成的,這種反應叫做 _____________ 。在這個過程中,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 _________ 。該化合物稱為 _____ 。

( 3 )圖中表示 r 基團的字母是 ______ ,表示肽鍵的字母是 _______ 。

( 4 )圖中有 ______ 個肽鍵,有 _______ 個氨基和 ______ 個羧基,肽鍵可表示為 。

( 5 )該化合物水解成氨基酸的過程中需要 _________ 分子的水。

(2)b細胞與d細胞結構中無明顯差異的結構是 、

(3)c細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a細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43.(共8分)右圖為某生物的細胞結構模式圖,據(jù)圖回答:

(1)該細胞為_________生物細胞,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 。

[ ] [ ] 。

(3)該生物絕大多數(shù)種類是 (自養(yǎng)/異養(yǎng))生物

(4)該生物的遺傳物質存在于[ ]_____________中。

(1)圖中x是________,ⅰ在小麥種子中主要是指__________。

(3)圖中z是________,使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液染色,可使ⅲ 呈現(xiàn)________色。

(4)構成細胞的化合物中,隨著年齡增長明顯減少的主要是_________。

(5)圖中p為__________,在生物體內這種物質約有__________種,其結構簡式可表示為_________ 。

45.(18分,其中(3)每空2分) 請根據(jù)題目要求完成下列實驗內容。

(1)生物實驗中常用各種試劑來鑒定某些物質,請?zhí)顚懴卤怼?/p>

需要鑒定的有物 用于鑒定的試劑 反應產(chǎn)生的色

還原糖 斐林試劑

蛋白質 紫色

脂肪 蘇丹ⅲ

(2)通常情況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沒有葡萄糖。當一次食用大量糖時,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下面是利用對照的方法來設計實驗方案進行鑒定。

第一步:取兩支潔凈的相同的試管,分別標號1、2;

第二步:分別向2支試管中加入相應實驗液體。1號為__________ ;2號為__________。

第三步:向2試管內分別加入剛配制好的__________。振蕩試管,使溶液混合均勻,并將這兩只試管放入盛有50—65℃水的大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2min左右。

第四步:觀察并分析試驗結果。

①其中實驗組為__________試管

②若__________現(xiàn)象,說明該人尿液中有還原糖。

(3)用有機物與特殊物質發(fā)生顏色反應來鑒定下列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

操作順序 項目 1號試管 2號試管 3號試管

1 雞蛋清 3ml - -

2 牛奶 - 3ml -

3 豆?jié){ - - 3ml

4 0.1mg/ml的naoh 2ml 2ml 2ml

5 0.01mg/ml的cuso4 3~4滴 3~4滴 3~4滴

6 顏色

① 1號試管顏色反應是__________;3號試管顏色反應是__________;實驗結果說__________。

②在加入0.01mg/ml的cuso43~4滴時不能過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做蛋清蛋白質鑒定時為什么一定要充分稀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題

(3)擬核 細胞核

(3)異養(yǎng) (4)擬核

(5)氨基酸 20 略

45.(1)磚紅色 雙縮脲試劑 橘黃色

(2)加2ml葡萄糖溶液 加2ml待檢液體(順序可變);斐林試劑2ml; 2號(加尿液組)

②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

(3)①紫色; 紫色;①③試液中均有蛋白質

②過量的cu2+與oh-反應產(chǎn)生藍色沉淀遮蓋了紫色

③產(chǎn)生的過量生成物附著在試管壁上不易清洗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26865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