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調查報告格式 社會調查報告(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4:55:04
社會調查報告格式 社會調查報告(三篇)
時間:2023-06-06 14:55:04     小編:zdfb

報告,漢語詞語,公文的一種格式,是指對上級有所陳請或匯報時所作的口頭或書面的陳述。報告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報告。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社會調查報告篇一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主力軍,他們有著敏捷的思維,善于獨立思考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注重個人的現(xiàn)實利益,對自己的素質要求較高。但由于某些社會風氣、社會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其對法律沒有足夠的信任,因此沒有確立對法律的權威。其次,大學生法律意識不成熟。從年齡上講,大學生是一個跨越青年和成年的群體,尚未形成成熟、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其法律意識帶有明顯的不成熟性。社會環(huán)境以及大學生自身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個別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與社會要求存在一定偏差。另外,當今大學生法律意識淺薄,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被他人侵犯的合法權益。當前大學生在違法犯罪面前,沒有足夠的膽識和法律意識,缺乏正義感。與此同時,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學生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識,大多僅限于課堂上老師的教導,而不主動學習法律法規(guī)。

有研究表明,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違法犯罪現(xiàn)象明顯增多,占社會刑事犯罪的比例持續(xù)上升。中國犯罪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教授康樹華曾主持過一項調查,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個社會刑事犯罪中約占33%,其中大學生犯罪約占1%;xx期間,青少年犯罪開始增多,占到了整個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學生犯罪占2.5%;而近幾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會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學生犯罪約為17%,而且犯罪類型向智能化、多樣化發(fā)展,同社會犯罪比,其涉罪范圍、性質及危害沒有質的區(qū)別。數(shù)據(jù)顯示:“象牙塔”并不平靜,大學生們的法律素養(yǎng)包括法律意識狀況令人憂慮。

總之,當前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在大學生的頭腦中法律的權威還沒有完全徹底的建立起來。但是,眾所都知,法律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基本,也是維護正當利益的利器,只有充分了解法律、運用法律,才能更好的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而擁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是運用法律的前提。因此,我們進行了以大學生法律意識為主題的問卷調查,希望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法律意識現(xiàn)狀進行了解和分析,增強我們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1、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xiàn)狀進行客觀、準確的研究及分析,是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律教育,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遵守法律內在自覺性的基礎。

世界觀,其法律意識帶有明顯的易變性和不成熟性。加之歷史原因、外部環(huán)境以及大學生自身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個別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行為與社會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準確地了解和掌握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xiàn)狀和法律需求,對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針對性,切實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大學生遵守法律內在自覺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是國家法制建設的百年大計,是促進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依法治國是我國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們的目標,而社會主義法制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在于公民法律意識,它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決定法律本身的命運。大學生群體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后備軍。這個群體的法律意識強弱,直接影響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的實現(xiàn)。了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及存在的問題,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20xx年10月1日至12月1號,我們通過發(fā)送問卷進行網(wǎng)絡調查和在校調查,無記名填寫調查問卷,共征集問卷97份。人工進行調查結果分析,從而得出調查結論。

當代大學生

1、你在哪里長大 ( )

a 城市 b 農(nóng)村

2、對于盜版問題 ( )

3、在路上看到有人偷東西時,你的做法( )

4、甲、乙兩人是親密無間的朋友,因買房需要,甲向乙借款二萬元,五年內歸還,您認為甲應當寫借條給乙嗎?( )

a、不用寫 b、應當寫 c、寫不寫都無所謂 d、說不清

5、你知道《勞動法》里規(guī)定的試用期最長時限是( )

a、三個月 b、六個月 c、一年

6、你對闖紅燈的看法( )

a 不闖,違反交通規(guī)則 b大家都闖,我也闖 c 看情況

7、你認為你目前法律學習中的主要問題是( )

8、你是否關注國家的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 ( )

a、經(jīng)常 b、偶爾 c、從不

10、當你和你的家人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 )

11、你認為法律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用處 ( )

a 非常有用 b 一般 c 基本沒用 d、法律不如權力有用

社會調查報告篇二

前言: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誠信是每個人立足社會不可或缺的無形資本。恪守誠信是每個大學生每個人應當有的生存和發(fā)展理念之一。誠信,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tǒng)美德。然而時下,我們身邊卻出現(xiàn)了形形色色的"失信"現(xiàn)象。這是一個遍及全社會的課題,對大學生更是有著不一般的意義,它代表中國未來的發(fā)展。誠信的人必將受到人們的信賴和尊重,從而享有做人的尊嚴和發(fā)展事業(yè)服務社會的機遇。

調查時間:20xx年**月**號至**號

調查目的:了解當代大學生對誠信度的理解和認識,研究誠信對大學生的意義。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學院在校大學生

現(xiàn)在很多大學生都認為造成目前存在不誠信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社會風氣造成的,因為現(xiàn)在社會競爭激烈,人們?yōu)榱松?,不得不用欺騙的手段來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少數(shù)人認為是缺少宣傳和教育和社會上沒有誠實守信觀念。而且當自己遭遇到無誠信的情況 時,85.2%的人主張今后注意小心防范。而少部分的人要到相關部門投訴,協(xié)商處理和訴諸法律。在調查過程中了解到這樣一個實例:平時時常有人到宿舍來推銷東西,有部分宿舍聽信了她們的話,結果上當受騙。而自己就只是提醒自己今后小心防范,這次吃虧就算了。

現(xiàn)在很多大學生認為自己身邊的人大部分都做到了誠信,還是有少部分人沒有做到,而大部分人認為社會誠信狀況會影響人與人的信任度,平時在我們身邊如果我們不誠信待人,那么我們將會失去一些珍貴的東西,將得不到朋友的信任,自己將處于孤立的境地。

在問卷調查中,大學生對誠信的理解是誠信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道德標準,但是己經(jīng)不適合今天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占11.5%;誠信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仍然適用占 77%;誠信僅僅是一種道德約束,靠個人自覺65.6%;誠信不僅是一種道德約束,而且是一種法律約束占52.5%;誠信與法律是相悖的兩種價值體系占23.0%;在以上的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大學生都對誠信有一個比較正確的理解和認識,認為誠信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道德標準,是一種道德約束,在今天仍然適用。但是對于誠信沒有一個完全清楚的認識和了解,還有少部分的大學生對誠信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所以說明大學生對誠信的認識還是需要有人來引導和糾正,那樣大學生才能正確的對待誠信這個問題。

當在買東西的時候,賣家多補給你錢,有很多同學都說他們會把多補的錢給還回去,但是有少部分的人不會退回去,他們說商家為了賺錢給的我們的價格遠遠的屬于不誠信行為,賺取別人的血汗錢,他們應該給他們一些懲罰。在調查的過程中大學生是否上當受騙過,有90.2%的人說他們都上當受過騙,因為自己的經(jīng)驗不足,對社會上的誠信值期望過高,所以他們都沒有是預防過,因此在上過當之后他們說他們以后一定不會像他們那樣去騙別人。

在調查的人數(shù)上,絕大多數(shù)大學生都認為抄襲作業(yè),借東西不還,考試作弊,做兼職時偷工減料,說謊等等都是不誠信行為,但是有55.6%的人認為說謊是不屬于不誠信的,因為他們說,善意的謊言是是可以原諒的。

52.5%的大學生認為誠信度與受教育的程度是非常有關,他們說如果一個人連基本的教育知識都沒有,那么他們也不可能做出誠信的事情,但是有32.8%的人說,誠信度的高低與教育程度只有一般的關系,甚至有14.8%的人說他與教育一點關系都沒有,因為他們認為只要一個人有良知,他們就不會去做不誠信的事情。

44.3%的大學生說他們是否是一個誠信度高的人那得視情況而定,他們說人有的時候是逼不得已,不得不做出一些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于是他們就只能做個半誠信人。

大學生是社會高素質人才,將擔當社會重任。因此針對以上的情況,我們應該把誠信放在首位,來解決大學生社會誠信問題。一是政府要著手制定、完善和貫徹執(zhí)行能充分體現(xiàn)誠實信用體系的法律法規(guī),用以規(guī)范政府、企業(yè)、個人的行為,以法律形式約束社會的各種行為。二是開展誠信教育,切實提高大學生誠信素質。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要求高目標,但要從低起點,從基本行為抓起。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事業(yè)心、責任感,平等競爭的意識,獨立自主人格和對規(guī)則的虔誠態(tài)度,讓他們在日常的同學交往中、在學習和考試過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絕作弊、誠實守信,并逐漸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學校樹立以誠信為本的觀念,進一步加強管理,杜絕種種不誠信現(xiàn)象的發(fā)生。

誠信,即誠實守信,是言行與內心思想一致,不偽裝,不虛假,說話算數(shù),講信譽。誠信是一個社會賴以存在的道德基礎,是人的良知在客觀環(huán)境中的一種外露,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誠信的核心一是誠實,二是守信。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人的活動中相互聯(lián)系的道義憑借。 認識: 通過這次調查得知,誠信非常重要,誠信是做人處事的基本原則,是進行正常的經(jīng)濟活動的重要保證,誠信維系著社會秩序,調節(jié)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把科學認識上的求真精神和做人方面的求真精神結合起來統(tǒng)一起來,才能無愧于時代、無愧于國家和人民,人生也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價值。也只有熱愛真理、襟懷坦白、誠實公正的人才能為追求真理拼搏和獻身。

每一個大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都應該認真地分析評價一下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理念,把誠信這兩個字刻進我們心靈的深處,用一生的言行去實踐它。只有當我們對于誠信的修養(yǎng)提高了,我們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條“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個寶貴的人生際遇,讓自己真正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社會調查報告篇三

報告人

教育技術系06502班2組全體成員

2006年11月

報告中涉及的16個問題

您會給需要的人讓座嗎??

您是否經(jīng)常闖紅燈??

如果有機會和條件的話,您會吃野生動物嗎??

在銀行、郵局等公共場所排隊時,您有自覺站在

“一米線”外的習慣嗎?

報告中涉及的16個問題

外出旅行時,您會把喝完水后的礦泉水瓶或吃完

食物后的包裝袋等垃圾帶走或扔到指定地方嗎??

假如在馬路上看見一位老人摔倒,您會主動提供

幫助嗎??

在答應一件事情后,您能夠信守承諾嗎??

您曾經(jīng)以翻越馬路中間柵欄的方式橫穿馬路嗎??

報告中涉及的16個問題

在超市購物后,您會把后來發(fā)現(xiàn)不需要的東西隨

手放下嗎??

您曾經(jīng)在公園等游樂場所踩踏草坪嗎??

№? 在有標識“禁止想動物投遞食物”的情況下,您仍

會向動物投食嗎??

№? 假如在馬路上看到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行為,您會制止嗎?

報告中涉及的16個問題

№? 坐公車時,您會按規(guī)定從前門上后門下嗎??

您家的垃圾分類處理嗎??

№? 您對于在名勝古跡等場所亂涂亂畫的現(xiàn)象反感嗎?

№? 上公車時,您會排隊等候還是一擁而上?

№? 您會給需要的人讓座嗎?

以下三個問題由張毅、張瑜同學負責:

§ 超市清潔人員(中年女性):只是覺得別人有困難需要我們的幫助。

§ 女大學生(高年級,回族):這是基本的道德。

§ 年輕男士:有時會讓,讓座可以使氣氛活躍,但是自己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絕對不讓,先考慮自己,再考慮別人。

№? 您是否經(jīng)常闖紅燈?

§ 超市售貨員:沒警察,車很少,覺得一切都很安全時會闖。

§ 超市清潔人員:從未闖過,因為沒有什么特別著急的事情。

§ 女大學生:如果自己一個人的話就不闖,但和別人在一起走時會闖。

§ 老人:違法的事情,怎么能闖紅燈呢?

§ 年輕男士:社會上闖紅燈的人多了,大家都闖就跟著闖唄。

№? 如果有機會和條件的話,您會吃野生動物嗎?

§ 超市售貨員(回族):基于民族風俗習慣及衛(wèi)生方面考慮不會吃。

§ 超市清潔人員:不敢吃啊,也很不衛(wèi)生。

§年輕女士:對肉類本身就不喜歡,對野生動物更沒興趣。

§ 女大學生(回族):從民族風俗習慣考慮不會吃。

§ 老人:以前自家養(yǎng)的吃,因為沒法律管嘛,現(xiàn)在不吃了。

§ 中年男士:以前別人給的吃,但以后不吃了。

§ 年輕男士:當然吃了,多新鮮?。≡圻@經(jīng)濟條件允許,不考慮別的。

備注:即使不吃,處于環(huán)保的考慮也較少。

以下三個問題由麥小芳、李小萍同學負責:

0%

100%

b.沒有

a.有

原因分析

§ 這是基本常識;

§ 別人享有隱私的權利,況且自己也不愿意別人站在“一米線”內;

§ 這是最起碼的道德;

§ 不想打擾別人;

§ 避免惹麻煩;

§ 這是規(guī)定,必須遵守;

§ 人太多,如果大家都不遵守的話,就會出現(xiàn)混亂。

33.3%

66.7%

b.不會

a.會

原因分析

§ 為了保護環(huán)境;

§ 害怕影響自己的形象;

§ 旅游地點的地面太干凈,

不好意思扔;

§ 這已經(jīng)是一種習慣了;

§ 基本常識。

§ 沒有地方扔啊,提著又不方便;

§ 指定地點太遠了,拎著垃圾太累。

№? 假如在馬路上看到一位老人摔倒,您會主動提供幫助嗎?

50%

50%

b.不會

a.會

原因分析

§ 老人需要幫助;

§ 出于同情心;?

§ 如果別人不去,自己才會去;

§ 這是社會公德啊。

§ 怕被敲詐;

§ 趕時間

§ 老人面目不善就不幫;

§ 害怕惹麻煩。

以下三個問題由祁美玲、李雪嬌同學負責:

№? 答應一件事后您能夠信守承諾嗎???

26.7%

73.3%

b.有時不能

a.通常能

原因分析

§ 從良心出發(fā)

§ 如果不守承諾給

對方印象不好

§ 客觀條件變更

§ 當時答應時是勉強的,事后發(fā)現(xiàn)自己能力不及

№? 您曾經(jīng)以翻越馬路中間柵欄的方式橫穿馬路嗎?

73.3%

26.7%

原因分析

§ 離斑馬線太遠

§ 車輛比較少

§ 趕時間

§ 看見有人過,就跟著過

§ 不敢

§ 遵守交通規(guī)則

№? 假如在馬路上看到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行為,您會制止嗎?

30.1%

63.3%

6.6%

有時會

不會

原因分析

§ 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 不敢

§ 讓警察制止

§ 怕別人不聽,自己吃力不討好

§ 管不著別人

§ 怕給自己惹麻煩

§ 若危害性大則去,否則不去

§ 若是兒童違反則去,否則不去

以下三個問題由孫小辰、劉婷同學負責:

№? 在超市購物時會把不想要的但已選的東西放回原處嗎?

30%

20%

50%

有時會

不會

原因分析

§ 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 隨處放感覺太亂,且心里有些過意不去

§ 太麻煩

§ 沒必要,會有人整理的

§ 沒有理由

§ 太累了

§ 離的近就會放回

§ 想放回就放回,隨自己

№ 在游樂場合踏過草坪嗎?

70%

30%

原因分析

§ 看到大家都在上面玩

§ 沒看到明顯禁止令

§ 孩子想在上面玩

§ 草也是有生命的

§ 有人在看守,要罰錢的

№? 在不允許喂動物食物時,在動物園里你向動物喂過食物嗎?

60%

40%

0%

偶爾投

沒投過

經(jīng)常投

原因分析

§? 沒去過動物園

§ 正準備投就被制止了

§ 不想喂

§ 那些挺可愛的,就想喂

§ 孩子想喂,自己也覺得挺好玩的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37232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