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課文匆匆教案匆匆語文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6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兩段。
4、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北京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首都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學過《看雪》這篇文章后,你想不想知道我們的首都北京是什么樣子的?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北京,去了解一下這個美麗的城市。
2、出示投影:(天安門)圖上是北京的什么地方?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課文是怎樣描寫圖上的景物的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
要求初步讀通課文。
2、教師范讀課文(或放錄音)。請大家注意字的讀音。
3、學生再讀課文,劃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4、學生匯報。教師出示下面的詞語,請大家讀一讀。
中央 黃瓦 寬闊 雄偉 紀念碑 柏油
綠樹成陰 立交橋 川流不息 古跡 優(yōu)美
矗立 建設 似的 拼圖 圖案 大廈
教師從旁糾正字的讀音,注意“矗、似、廈”是翹舌音。
5、記準字形:
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 瓦 闊 雄 油 陰 交 川 跡 優(yōu)
1)學生自由識記,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2)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
3)對大家認為比較難的字或教師認為易錯的字進行重點指導。
央:最后一筆是“捺”。
瓦:筆順是 ,一共四筆。
碑:右邊的筆順是“撇、豎、橫折、橫、撇、橫、豎”
6、指導書寫:
闊:“門”要寫得寬大一點。
雄:左右一樣寬,右邊的“ ”是四橫,不要寫成三橫。
碑:左窄右寬。
三、課堂練習
1、學生自由練習,完成課后2題。
2、作業(yè)展示。
3、師生評改。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
中央 黃瓦 寬闊 雄偉 紀念碑 柏油
綠樹成陰 立交橋 川流不息 古跡 優(yōu)美
矗立 建設 似的 拼圖 圖案 大廈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找出與三幅圖相對應的段落指名讀課文。
2、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美麗”一詞要讀重音。
北京如何美麗呢?通過下面的學習我們就會知道。
3、讀第五自然段:這段主要寫了什么呢?
(北京真美啊!)
三、講讀第二自然段
1、放課文錄音,思考:這段中有幾句話?介紹了哪些建筑物?
2、出示投影:指出天安門、廣場、紀念碑、弄清中央、前面、中間的方位。
3、指導讀好方位的詞。
4、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學習第三段
1、讀了課文后,你了解了北京什么?
2、結合畫面和上文理解“綠樹成陰、鮮花盛開”的意思。
“川流不息”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說句話么?
3、請你帶著自己的感情讀讀這段課文。
五、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北京有……還有……,說明什么?
2、解釋“名勝古跡,”并練習用“名勝古跡、風景優(yōu)美”說話。
3、練習用“高樓大廈”說話。
4、指導朗讀。
六、朗讀全文
七、全課小結
小學語文課文匆匆教案匆匆語文教案篇二
這篇講讀課文通過“我”耳聞目睹,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學習課文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繼續(xù)練習給課文分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敘,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依“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來之后”的順序理解課文內容,然后引導學生抓住大潮的特點---聲音大、氣勢大,抓住聲音和形態(tài)是怎樣變化的來理解詞句。
投影片
二課時
教學內容
從語言文字入手,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對具體詞句的理解、朗讀體會文章感情。
學生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啟發(fā)談話
1、教師板書課題,問:“今天我們學習第23課,同學們讀課題?!俺薄敝傅氖鞘裁?(錢塘江大潮)“觀”是什么意思?(看)。
2、教師簡介錢塘潮。錢塘潮是浙江省杭州灣錢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寧潮”。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八日在海寧縣所見到的大潮最為壯觀。因錢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寬內窄,外深內淺,潮波傳播時受到約束而形成。景象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令人贊嘆不已。因此自古以來,錢塘江大潮被稱為天下奇觀。板書:奇觀。
3、請同學們打開書,看書上的什么地方寫“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4、指導學生讀第1自然段,重點讀出“天下奇觀”這四個字。
5、導入:為什么稱它為“天下奇觀”呢?
二、初讀課文,將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開火車讀,讀準字音。
三、重點講第三段,體會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是因為潮來之時,景象雄偉壯觀,使人為之驚嘆、贊嘆不已,那么,作者又是怎樣將這一大潮的壯觀景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呢?請同學讀第三段。
1、指名讀,思考:大潮是從哪個方向來的?
2、學生自由讀這段,用“ ”劃出描寫潮來之時的情景的句子。
(1)“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這句寫的是什么?(聽到的聲音)聲音好像悶雷滾動,說明了什么?(未見其影,先聞其聲,并且聲音特別大。)教師指導讀這句。重點讀出“隆隆的”、“悶雷滾動”兩個詞。
(2)此時江面有何變化?(江面還是風平浪靜)未見潮水,先聞其聲,因為什么?(因為聲音的速度比水的速度傳播得快。)
(3)這時聲音越來越大,(板書:越來越大)江面上怎么了?學生讀,回答:(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水天相接”是什么意思?(潮水和天空相接的地方,即地平線。)為什么作者能看到?(觀察)
(4)這是作者在什么地方聽到的,看到的呢?(教師板書:遠處)
(5)在潮來之時,作者聽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呢?
(6)這時人們的情緒是怎樣的呢?(當人們聽到“隆隆聲”時,人聲鼎沸,當人們看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一條白線時,人們又沸騰起來。)“人聲鼎沸”是什么意思?在這里如何理解?“沸騰”什么意思?(形容人們情緒十分高漲。)
小學語文課文匆匆教案匆匆語文教案篇三
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能力。從馬良用神筆幫助老百姓懲罰中,受到啟發(fā)。把故事講給家人聽聽。
1課時。
學習第一部分課文內容。
讀第1~8自然段課文,主要講了什么?馬良看什么看得出神?他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大官和畫師什么表現(xiàn)?他們怎么說?怎么做?從此,馬良怎樣做呢?找出重點詞句。馬良為什么盼望有一支筆呢?(理解:盼望)
1、大官的下場什么樣?說明什么?
2、從馬良懲治大官的過程中,你認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1、馬良沒有筆的時候是怎樣畫畫的?說明什么?
2、馬良有了神筆,對窮人和大官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說明什么?
3、你喜歡馬良嗎?為什么?
小學語文課文匆匆教案匆匆語文教案篇四
1、聽寫本課生字詞
2、回憶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感知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探險隊員師怎樣用冰取火的,從而感受探險隊員的智慧。頑強的品質與不放棄的精神。
2、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情感。
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學法指導:
1、南極的天氣怎樣?
2、探險隊在南極洲遇到了什么困難?
3、火有什么作用?
4、一名年輕的探險隊員是怎樣用冰取火的?其結果如何?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思考:探險隊在南極洲遇到了什么困難?
3、齊讀第三自然段,說說火的重要性,火有什么作用?
4、當大家絕望的時候,年輕的隊員是怎么做的?
把你找到的句子,讀給同學們聽。
結合“語文天地”中的“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試著用別的詞語替換”。他舉著“冰透鏡”,向著太陽,讓太陽光穿過“冰透鏡”,形成焦點,射在一團干燥蓬松的火絨上。一分鐘,兩分鐘??火絨冒出一縷淡淡的青煙。又過了一會兒,火絨上出現(xiàn)了一個紅點,接著便燃燒起來了。
在讀這一句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學生交流,總結:在朗讀的時候,要注意文中的句號與感嘆號。
自讀,抽讀,賽讀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體會探險隊員的聰明才智與頑強的意志品質。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寫本課的生字。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37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