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數的再認識二教學反思 分數的再認識一反思(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7 11:40:42
最新分數的再認識二教學反思 分數的再認識一反思(三篇)
時間:2023-04-07 11:40:42     小編:zdfb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分數的再認識二教學反思 分數的再認識一反思篇一

1、“拿鉛筆”。

剛開始,我出示了三幅圖,讓學生用分數表示涂色的部分,這三幅一分別是平面圖形、直線、實物,讓學生在回憶中說一說分數的意義。然后讓三個學生從三個文具盒里拿出全部鉛筆的二分之一,結果他們拿出了不同的數量:四支、三支、四支。

為什么同樣是拿出全部的二分之一,數量卻又多有少呢?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學生,讓他們交流自己的想法。經過大家的討論,他們明白了“因為整體的數量不同,所以,他們的二分之一的數量也不相同。

2、“說一說”。

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我又安排了“看書”“畫圖”等活動,讓學生們在具體的活動中再一次感受“一個分數所對應的整體不同,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的結論,從而加深了他們對分數的認識。這樣突出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fā)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使學生感受分數對應的整體“1”不同,分數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體數量也就不一樣,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數學問題。

“為什么同樣是拿出全部的二分之一,結果卻不一樣呢?”這個問題極具挑戰(zhàn)性,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們必須調動自己的一切感官參與學習,他們只有在主動地觀察、分析、爭論的過程中才能達成共識,解決問題,這無形當中策進了他們的主動思維,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能力。

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要精心設計問題,通過問題的解決,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成績。

1、一個整體的三分之二是8個圓,那么它的整體可能會是什么圖形呢?

讓學生感受從部分到整體的一種求解過程,并且理解整體的形狀不唯一,但是數量都是12個圓。

2、改變這12個圓的顏色,其中4黃、3藍、3綠、2紅,問:黃色部分占整體的幾分之幾?激發(fā)學生對分數意義的深入理解。平均分的份數不一樣,那么表示方法也不一樣。

3、在整體12個圓不變的情況下,怎樣才能做到使黃圓占整體的六分之五呢?這個題目打破了以往練習的傳統(tǒng)思維,學生只能通過自己改變黃圓的個數。來改變分數。但是遺憾的是由于時間的原因,這道題并沒有展現(xiàn)出來。

1、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或者練習完匯報自己的答案后,我應該請其他的同學做小老師進行評價。

2、本節(jié)課,在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收獲后,我沒有及時利用學生的生成性的發(fā)現(xiàn)。導致中間的節(jié)奏過慢,影響了整節(jié)課的進度。

通過這節(jié)賽課活動,我認識到了自己與其他老師之間的差距,相信自己通過這節(jié)鍛煉,會給我的教學生涯帶來很大的、積極的改變。

分數的再認識二教學反思 分數的再認識一反思篇二

反思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建構主義的學生觀認為,學習不是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以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

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的關鍵問題是要給學生多大的探究空間?我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作為根本出發(fā)點,設計具有較大探究問題的空間,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有什么問題?”等,學生們結合直觀圖的觀察,逐步發(fā)現(xiàn)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可以在一個單位“1”中表示,并且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數不能只在一個單位“1”中表示,而且大于1,分子和分母同樣大時,分數等于1。為最終概括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定義作鋪墊。

整個過程教師沒有包辦代替,硬性規(guī)定,而是留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力,而且,還改變了“問→答”這種師生之間的單向交流方式,引導學生在合作中探索,在交流中發(fā)現(xiàn)。在此過程中,教師只起到了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真正成為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時,也使課堂教學做到了不僅關注實現(xiàn)知識技能領域目標,更加關注實現(xiàn)發(fā)展性領域目標。

分數的再認識二教學反思 分數的再認識一反思篇三

課堂是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實踐,探究交流數學知識,構建自己有效數學理解的場所。所以本課我力求做到了師為主導,生為主體,疑為主軸,動為主線。把學生推向學習的前沿,把學習的.權力還給了學生,把反思與發(fā)現(xiàn)的空間和時間也給了學生,把發(fā)現(xiàn)的權利交給了學生。為此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教師對學生寄予了過高的期望,學生卻沒有給予肯定的回答。新課伊始,教師通過謎語、故事等環(huán)節(jié),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知識經驗,可惜,教師過高的估計了學生對以前所學的分數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致使導入新課占用了較多的時間,無疑,這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后面的教學。我在想:教師必須了解學情,一節(jié)成功的數學課,對于學情,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的每一步驟。

二、教師投入了全部的教學激情,學生卻沒有受到熏陶與感染。課堂幾次出現(xiàn)短暫的冷場現(xiàn)象令教師手足無措,甚至沁出了汗珠。我在想:教師的教學機智應該提升,才能適應課堂教學中不斷出現(xiàn)的各種“生成”。

三、教師注重了“引”,卻“引”的不夠恰當,致使得出的結論很是費心、費神、費力。我在想: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引領學習的主人獲取知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教師要充分的課前預設。最大可能地想象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形,并尋求相應的處理辦法,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

四、教師注重了教學方案的設計和文本資料的準備,卻沒能把這一切儲備在自己的頭腦中,使得教學中曾經出現(xiàn)了大腦一片空白的即時現(xiàn)象。我在想:教師課前必須充分的準備,只有充分的課前準備才能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更加完備。

另外,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有必要說出來,和大家共勉。

整合教材。改個別學生的“分鉛筆”活動為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的“拿紙片”活動,因陋就簡,就地取材,是為了人人參與,人人動手,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39764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