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韓國影視發(fā)展(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7 13:25:06
最新韓國影視發(fā)展(3篇)
時間:2023-04-07 13:25:06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韓國影視發(fā)展篇一

舉辦時間: 每年10月左右

電影節(jié)性質: 非競爭性國際電影節(jié),為影迷呈現(xiàn)多類型電影是其主要目的。

釜山國際電影節(jié)于1996年在韓國的港口城市釜山創(chuàng)辦。受到釜山市政府、電影界、企業(yè)界等部門的支持與資助。

釜山國際電影節(jié)經費來源:三分之一由釜山市政府資助,三分之一由電影節(jié)主辦單位向社會集資,三分之一由票房收入中支付。

釜山國際電影節(jié)自創(chuàng)辦以來規(guī)模不斷擴大,號稱"亞洲第2大國際電影節(jié)",僅次于日本的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已成為韓國最大的國際電影盛會之一。舉辦日期與地點每年舉行一次。9月至10月之間在釜山市南浦洞廣場的主會場舉行開幕式,在其他幾家電影院同時公映參展參賽影片,為期1周左右。

釜山國際電影節(jié)的目的是:促進韓國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以展示亞洲的電影成就,提拔亞洲電影新秀而獨樹一幟 ,把電影節(jié)辦成亞洲電影盛會。

釜山國際電影節(jié)有如下十個方面的內容:①舉行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的評獎;

②舉行"世界電影"映出活動,廣泛放映來自世界各國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

③舉行"亞洲電影之窗"映出活動,主要放映亞洲各國的故事片、紀錄片、短片;

④舉行"新潮流電影"專場映出,放映非傳統(tǒng)的新潮流電影;

⑤舉行";韓國全景電影"展映,只放映韓國出品的影片;

⑥設立釜山開發(fā)計劃電影市場,為電影導演、獨立制片人就電影投資、發(fā)行、放映進行深入的研究;

⑦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宣傳活動,推銷電影節(jié)的紀念品、紀念物、紀念章、畫報、書刊等;

⑧組織電影導演、演員等藝術與觀眾見面、交流看法;

⑨組織外國來賓參觀訪問,游覽古跡名勝等。

設立電影投資獎(獎金 10000美元)。授予最有創(chuàng)新的影片。另有新導演獎以及其他獎。分別授予最優(yōu)秀的影片、最優(yōu)秀的導演以及其他最優(yōu)秀的藝術家等優(yōu)勝者。

例如:2005年10月的電影節(jié),就有600多部影片參展韓國釜山短篇電影節(jié),創(chuàng)電影節(jié)該項目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韓國影視發(fā)展篇二

韓國政府對本國電影實行的本土保護政策,叫screen quota,即電影配額制,又叫義務上映制度。

這是韓國政府為保護本國電影所進行的政府行為,強制規(guī)定韓國電影院,每年每個廳都必須上影146天的本土電影;韓國全國的電視臺,也必須播放一定時數比例的韓國國產電影。

韓國政府內部,對此電影配額制一直存有爭議,文化部堅持其配額比例,而經濟部要求取消或者降低比例。

金大中當年在競選綱領中曾明確表示:“電影配額制將持續(xù)到韓國電影在市場上的占有率達到40%?!彪娪芭漕~制度仍然維持既定比例。

因為電影配額制的存在,韓國本土的電影才得以振興,并且有了一個新的高峰。這是韓國電影人的共同認為。為了電影配額制的存在,韓國電影人曾經經歷過血與火的“光頭運動”。

可以講沒有電影配額制的存在,很難預料韓國的電影是否能夠振興。電影配額制的存在,是韓國電影振興的重要因素。

韓國影視發(fā)展篇三

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間接幫了韓國電影。金融風暴爆發(fā)后,雖然導致大企業(yè)在電影業(yè)的收縮,但是手上仍有資金的韓國企業(yè)家苦于無出路。屏幕配額制度使韓國電影一直是一個較有保障的資金避難所,大企業(yè)的財閥們從調查中發(fā)現(xiàn),股票市場不穩(wěn)定,銀行利息又低,不如投資拍電影。

例如 :姜帝奎的《銀杏床》是第一部在韓國獲得銀行貸款的影片,姜帝奎一共獲得25億韓元的投資,回報率達到30%,投資人非常滿意。以后的著名電影《生死諜變》、《醉畫仙》等,都是得力于大財閥的投資。

充沛的資金,讓韓國電影有能力引進好萊塢的先進技術,同時也大力促進了韓國國內的電影院建設。

韓國電影的韓式借鑒法是快速成功的手段

很多人不喜歡韓國電影的原因是其缺少原創(chuàng),很多時候都在“拿來”。但韓國電影總是能夠“拿來”得恰到好處。

這個“拿來”得恰到好處,我認為應該稱為韓式借鑒法比較合適。

因為韓國電影不是簡單的“拿來”,而是在“拿來”之后,經過自己的消化吸收,盡可能的變成自己本土的東西。

例如 ,有的報刊簡單的把韓國電影和好萊塢,日本、香港電影一一對號入座,標明韓國電影模仿原型是什么,“由韓國著名導演姜帝奎執(zhí)導的影片,《太極旗飄揚》,描述戰(zhàn)爭中手足情深的故事,由張東健、元斌主演,被說成是韓版的《拯救大兵瑞恩》。

有人批評該片抄襲《拯救大兵瑞恩》,雖然情節(jié)安排有所不同,但是片中導演姜帝圭大量使用手提晃動式的攝影,描述戰(zhàn)爭殘酷之處的場面,都有抄襲《拯救大兵瑞恩》的味道?!?/p>

事實,《拯救大兵瑞恩》和《太極旗飄揚》在攝影手法上有相似之處,內容和效果上是完全不同的,《太極旗飄揚》有著很深刻的韓民族的精神,他讓韓國人為這部片子流下了共同的眼淚。僅僅這一點就和《拯救大兵瑞恩》的內涵完全的不一樣。這是經過韓國導演借鑒以后的本土化。

這種借鑒以后的本土化也是韓國電影振興因素。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240417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