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讀后感200字(實用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7 15:33:28
《安妮日記》讀后感200字(實用5篇)
時間:2023-04-07 15:33:28     小編:zdfb

當(dāng)觀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安妮日記》讀后感200字篇一

通過安妮寫日記,我覺得安妮應(yīng)該是一個善良、活潑、堅強(qiáng)而且漂亮的猶太少女。她把日 記當(dāng)做自己的一位朋友并常常寫信給日記(日記的名子叫基蒂)。

安妮很不幸,國為是猶太人而被希特勒捕殺,沒有辦法,安妮一家中口只好離開溫暖的家 ,搬到爸爸公司的一間秘密小屋,同時小屋里又搬來了4個人,他們8個人每天都不能發(fā)出聲 音,以免被別人發(fā)現(xiàn)。小屋里的8個人的性格不同,之間總會發(fā)生有趣的小事。

讀完《安妮日記》我感到無比敬佩安妮,安妮16歲,卻可以寫出這樣的言語,可以看出 安妮的潛質(zhì)和知慧啊!可到最后,密室的8個人被別人出賣,全部被送往集中營。多么可惜啊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沒有希特勒,如果安妮一家沒有被出賣,那安妮一定是個天才!也許 她長大了還會成為著名的作家,或者思想家。

安妮的文筆很好,從她的每一個字里,我看到了密室里8個人的性格,了解了他們,最重 要的是我看到了安妮的內(nèi)心深處。

我們應(yīng)該記住安妮,記住她的天真,和堅強(qiáng)!

《安妮日記》讀后感200字篇二

最柔軟脆弱的是人性,最厚重剛烈的也是人性。——題記

無需忘記的身影,從沒停止的向前,也是有微笑去點綴生命的快樂,再將它們貯藏成最幸福的菊花……

無需是二戰(zhàn)中的神話——安妮。弗蘭克

人們也許忘不了,希特勒向猶太人興起血光四濺的屠刀。瘋狂的殺虐人間的生靈。

也許,只有在那個隱密的小房子里,安妮才能得到足夠的心里安慰。望著,聽著,看著,到 處的一切切早已經(jīng)面幕全失。而側(cè)耳傾聽的只有那轟響的機(jī)翼引擎。

她也渴望著青春,渴望著青春的瀲滟,放出奪目的光彩。她用日記記錄下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播種對和平的希望。

她的個性即風(fēng)格,像每片葉子,展示著生存的鋒芒與美艷。

她甚至批判當(dāng)時社會的不公,正如人性的墮落,常常從無視公理開始,社會的尊嚴(yán),常常因 權(quán)力濫用萎縮。

《安妮日記》是體現(xiàn)當(dāng)時猶太少女安妮的成長經(jīng)歷,日記中透露出一種早熟的才能,有一種 勾魂攝魄的感染力。從日記中我們了解這個女孩過早結(jié)束而又不尋常的人生,對所處的那個 孕育卻吞噬了她的時代以及那個給她歡笑和痛苦的世界。

《安妮日記》讀后感200字篇三

剛開學(xué)時mr彭推薦我們讀兩本書,一本是《安妮日記》,另一本是《駱駝祥子》。

我們組組員比我買的早,他看了一些內(nèi)容后說,安妮一家太慘了。

當(dāng)我翻開書的第一頁時,著實帶有一定的哀傷之情。

在安妮13歲生日后不久,因為當(dāng)時是法西斯主義,猶太人慘遭迫害,所以安妮一家以及范丹夫婦和他的兒子彼得,杜瑟爾醫(yī)生和在安妮爸爸公司工作的克萊爾、米普、艾莉搬到了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分公司的后屋,安妮在日記里一直稱它為密室。

安妮自從搬到荷蘭以后,就一直生活在陰森的密室里,白天不能打開窗簾,怕別人看見,晚上只能打開一點點窗戶透透氣,但立刻就要關(guān)上;上午吃完早餐以后就不能用水了,因為隔壁會聽到;再加上一家人脾氣暴躁,經(jīng)常大吵大鬧,克萊爾又體弱多病,外面不斷傳來的.猶太人被殺的消息,搞得大家心神不寧。

在1944年的8月4日,在光明就要來到的時刻,納粹分子沖進(jìn)了公司的后屋,逮捕了這些猶太人,結(jié)束了他們兩年的密室生活,最后,安妮以及她的姐姐、媽媽,范丹夫婦一家,杜瑟爾都慘死在集中營里??巳R爾被送往德國服勞役,中途逃脫;只有安妮的爸爸活著走出了集中營。

安妮,一個花兒般的少女,被納粹分子殘忍的奪去了生命。

《安妮日記》讀后感200字篇四

日記本,隨處可見。

我曾經(jīng)因為覺得好玩而下定決心開始寫日記,但不到一個月就停止了。安妮的日記本是她13歲的禮物,她從那時就開始寫日記,直到傷寒奪去她的生命為止。

我不知道是因為我的生活平淡如水,家、學(xué)校兩點一線,每天往往復(fù)復(fù),還是因為安妮的生活發(fā)生了太多太多的事,使她不得不把這種暗無天日的生活記錄下來。安妮過的是隱蔽式的生活,但她的日記中記錄的卻幾乎是密室外發(fā)生的事。我不想知道安妮是怎么知道的,我甚至在想,如果安妮一直不去了解這些事,或許她就更會像一個普通的少女。

但我清楚的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在二戰(zhàn)時,猶太人是被排斥的,被認(rèn)為是出賣耶穌的人。只要是人,都會有自尊,當(dāng)你的自尊、你整個家族的自尊被別人踐踏在腳下時,那種憤怒、那種不甘,那種拼了命都要和對方爭個你死我活的情緒,從安妮的日記中就能感受到,但我卻遲遲不能完全體會。

這種痛,沒有經(jīng)歷過,又有誰會知道,會去關(guān)心?

《安妮日記》讀后感200字篇五

寒假里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里面講的是一個在二戰(zhàn)時期猶太小女孩安妮兩年的密室生活。

安妮全家為了躲避戰(zhàn)爭和法西斯的追殺,在安妮13歲生日后不久,全家搬到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公司的后屋,因為當(dāng)時是法西斯主義,猶太人慘遭迫害,他們把那里當(dāng)成了他們的“密室”,安妮自從搬到了荷蘭以后,就一直生活在陰森、寂寞和恐慌之中,但她常常抬頭凝望天空,總感到事情會越來越好,殘酷的戰(zhàn)爭終將結(jié)束,合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的。

二年以后,安妮及密室中的所有人遭人舉報,被人投入了集中營。殘酷的現(xiàn)實摧毀一切,最終安妮死了,死于傷寒,這一切多是討厭的戰(zhàn)爭和種族所引起的。

安妮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夠活下去,所以她在日記中還寫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繼續(xù)的活著。”

所以我們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了解歷史、戰(zhàn)爭及種族迫害,更能感受到安妮身上那種勇敢、堅強(qiáng)、不屈服樂觀向上希望活著的那種人生態(tài)度。

希望世界上永遠(yuǎn)不要有戰(zhàn)爭,永遠(yuǎn)和平。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41205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