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論語三則教學反思3篇(匯總)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6:52:02
2023年論語三則教學反思3篇(匯總)
時間:2023-06-06 16:52:02     小編:zdfb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論語三則教學反思篇一

我認為學習《論語六則》的目的旨在讓學生了解并吸收前人思想中的精華和有益于自己的思想修養(yǎng)的部分。所以我們的教學重點不在于逐字逐句吃透課文,而在于把握課文大意,理解課文教給我們的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和做人道理。

而在教學實踐中,我感覺好像真的在學生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鋪開了一條通道,讓他們穿越了時空,去閱讀、去思考、去吸取、去與兩千多年前的大師直接對話,了解并深刻地認識了我們的祖先,去學習、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讓學生對學習文言文有興趣,愿意去讀,這課就沒有白上。

說到我的教學過程,那么在上課之前我先讓學生預習了語錄的相關內容。上課我注意激發(f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加大讀的力度,例如散讀、齊讀、領讀、個人讀、小組讀。通過讀的訓練,同學們對課文就容易把握。為后面的講解奠定基礎。從讀入手,這樣也就更好地是學生掌握文章的內容和內涵。

因為《論語》都是文言文,又是大思想家的理論,在學習上有難度,后來經過研討,學生積極的解決疑難,還很順利。《論語》滲透著教學方法、學習態(tài)度、做人修身,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此時正是需要這一教育的時候。

我認為本節(jié)課存在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古文中的知識點相對比較多,有的同學對個別知識點可能還不夠理解。如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學生能積極參與討論,如果能讓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學生自己討論來得出結論,效果會更好;所以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深入鉆研、虛心請教,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論語三則教學反思篇二

《論語》教學已接近尾聲,慚愧的是由于主客觀的種種原因,對于這個新課程我并沒有采用很新的教法,主要采用的還是教師串講的古文傳統(tǒng)教法,所以關于《論語》的文化內涵也主要是以我的評析為主。但今天在上《高山仰止》篇的時候,我嘗試了“學生評《論語》"的方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昨天用一課時疏通字詞的基礎上,我布置了一個回家作業(yè),讓學生在《高山仰止》篇中挑選一則自己讀來最有感觸的章節(jié)進行評點,在章節(jié)的空白處寫上自己的心得。今天的課一開始,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的課文上能有思考過的痕跡,我又給了學生三分鐘時間進一步整理思路,組織語言。接下來我就把話語權交給了學生,想不到學生的點評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既能對一章內容進行多角度評點,又能將多個章節(jié)融會貫通,結合起來評點,既能讀出《論語》的積極意義,又能讀出其中的局限性,思想的光芒實在另我驚喜!

比如第5.22章,學生既能讀出編者把這章放在《高山仰止》篇的用意,又能結合對孔子身平的了解,從政治目的方面分析這章。

又如第11.13章,對孔子這句“若由也,不得其死然?!睂W生有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有學生認為孔子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這話說得過于直接,欠方法性;而另有學生認為正是這樣直接毫無掩飾的話語,可以看出孔子與學生的關系親密,是師生,更是父子。

再如第19.23章,關于孔子的學說叔孫武叔不能理解的問題,有學生就聯(lián)系到了現(xiàn)在經典文學無人問津,快餐文學暢銷的問題,呼吁同學要靜下心來讀經典。

當然,有些學生的點評由于對文本理解的偏差,說的是“歪理”,但絕大多數(shù)能切中要害,有的甚至不遜于某些大家,而且學生的有些評點是我在備課過程中沒有想到的,卻也能讓我感覺言之成理,讓我真切得感覺到了“教學相長”的涵義。

總之,一次簡單的嘗試,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很多時候我們老說學生不會說,是我們沒有放心讓學生說。我相信:給他們一個平臺,他們的思想將光芒萬丈!

論語三則教學反思篇三

本課是語錄體文言文,每一則對自己或在求知態(tài)度,或在學習方法,或在修身做人等方面都有幫助,學生學習興趣很濃,很多成語、格言、警句一直沿用至今。

1、從孔子出生、名、字等方面的生動講述導入課文,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原計劃用“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導入,但考慮到學生歷史知識不是很豐富,就取消了。

2、接下來我是采用三個環(huán)節(jié)貫穿始終:讀準讀懂、熟讀成誦、學以致用。在讀準上,我是先自己范讀,讓學生劃記一些聽起來有點異常的字。老師讓學生分析原因 (通假字、多音字、生僻字的讀法),再讓學生說文言文除了讀準之外還要注意什么,學生馬上作出了回答,讀出停頓、讀出韻味,接下來我讓學生來表演讀。老師重點強調幾個句子后,我繼續(xù)追問,一篇新的文言文應該怎么樣才能讀懂呢?學生通過自己的經驗,紛紛回答:“看注釋、查字典、看工具書、加點法、換字法……”最后我補充還要多朗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接下來我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互問互答的形式,理解大意。接下來進行重點字詞的歸納,最后讓學生背誦并展示。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運用論語中的句子。

3、在課堂的生成上本人有幾點收獲:一是如何調節(jié)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上,教師需要深情的投入之外,還要注意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連貫。什么的樣課是好課?從學生的角度去感受的話,就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下了課,就是一堂好課。二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十分重要。每一個學生舉手提問,都鉚足了勁、鼓足了氣,哪怕是一無是處,老師不能當頭一棒,要注意引發(fā)其思維回到“正確”道路。三是文言重點字詞必需落實,該讓學生展示的要展示,該板書的要板書,尤其是學生弄錯了的更要板書,如“罔”、“殆”、“焉”、“恕”等字我都讓學生到黑板上寫。

4、是聯(lián)系生活?!墩撜Z》本來就是孔子和其子弟周游列國時就身邊發(fā)生的故事而引發(fā)的感悟。如果學生能結合當今生活學以致用,運用在平時的交往中,運用在平是的作文中,這就是我們的真正教學目的所在。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510845.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