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數學周記六下篇一
反思是一種習慣和意識,不斷的反思,才會不斷地進步。學習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培養(yǎng)反思習慣的措施,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反思。課堂上教師示范解題反思的過程中學生自己想到,但未與教師交流的問題,作業(yè)中對某些習題不同解法的探討,學習情感、體驗的感受,都可以通過數學周記(或數學日記)的形式宣泄出來,記錄下來,它使師生之間有了一個互相了解、交流的固定橋梁。因此,寫數學周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反思習慣。
一、數學周記具有給自己建立學習檔案功能,是養(yǎng)成良好反思習慣的途徑。
1、數學周記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反思意識,養(yǎng)成反思習慣的重要手段。
數學周記可以把好的習題解法或學習方法,容易解錯的習題,學習失敗的教訓等記錄下來,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全過程,數學學習的經驗得失進行全方位的監(jiān)控,養(yǎng)成善于回顧、總結、自我反思的習慣,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提高數學反思能力。
2、數學周記給學生和教師提供了一個培養(yǎng)反思習慣,形成反思意識的途徑。
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反思能力,不僅僅需要教師的示范,學生具備必要的反思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親身體驗和全面參與。因而,數學周記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聽課反思和解題反思的備忘錄。
聽課反思則是從教師講解中反思思考問題的方法,學會捕捉引起反思的問題或提出具有反思性的見解。
題后反思則是對問題解答后的結論的正確性的檢驗或提出疑問;是否還有其他解法或更佳解法;能否對問題的題設或結論進行變式;對否把當前的命題推廣到一般情況;進一步考慮問題的題設的完備性(充分性)及結論的精確性。
3、寫數學周記不僅是一種反思途徑,更是一種形成反思意識,培養(yǎng)反思習慣的措施,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反思。它以總結回顧為主,是一種綜合性的反思。
周記內容除了對學習數學知識和思想方法的反思之外,還可以包括學習情感,體驗感受等內容,達到一種交流的目的。另外,寫數學周記較少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受他人影響少,給學生提供了更廣泛的平臺,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二是分享的學習體驗和數學周記內容,將有利于老師了解教學效果和改進教學,更快地找到師生共同滿意的教學方法。
當然,寫數學周記貴在堅持,鼓勵為主,對于周記不作等級區(qū)分,只作任務完成與否處理。
數學周記可以每周一次,每周的同一時間用大約15~20分鐘整理或寫作數學周記,也可每天寫周末匯總。
周記內容可以按以下主要問題構建:
(2)本周,你有解得最滿意的一道習題嗎?得意之處在哪里?
(8)本周,你有哪些學習體驗與感受?有什么困惑嗎?
數學周記六下篇二
“ 3.141592653……”哦,這是神馬情況,都半個多小時,哥哥怎么還在這兒念叨著這些數字,什么3.1415926我都快聽會了。咦,慢著,這不是“圓周率”嗎,哥哥背它做什么。我?guī)е蓡杹淼搅烁绺绲姆块g。
我問哥哥:“哥哥,你背圓周率干什么?”“沒事干,背著玩兒唄。我剛才只用了二十多分鐘就把‘圓周率’小數點后30位背會了, 現在我可以在十秒內背出來呢!”哥哥得意地說。聽了哥哥的話,我十分不服氣,于是就跟哥哥打賭說,我一定會在十五分鐘內把圓周率小數點后30位背會。
背東西要有方法,如果我要像哥哥那樣死記硬背的話,估計半個小時我也背不會。為了能背得又快又牢,我決定用諧音來記。我家有一本書上面就有圓周率諧音記憶法。我找到了那本書,書上是這么寫的:山巔一寺一壺酒(3.14159),兒樂(26),我三壺不夠吃(535897),酒殺爾(932),殺不死(384),樂爾樂(626),死了算罷了(43383),兒棄溝(279)。
這是寫一個酒徒在山寺狂飲,醉死山溝的情景。
我先把這篇文言文背了下來,用了3分鐘,又開始根據這些文字的諧音背數字,可是在背的過程中我發(fā)現有些字的諧音讀不出數字來,比如:我三壺不夠吃的“夠”是用來表示9的,可是“夠”和“9”并沒有諧音關系,于是,我只好繼續(xù)觀察,看看有沒有其它的規(guī)律。
看著看著,我發(fā)現“我三壺不夠吃”的“夠”和“兒棄溝”的“溝”是諧音,都是用9來表示,“酒殺爾”的“殺”和“殺不死”的“殺”都是用3來表示,“死了算罷了”的兩個“了”和“算”也都是用3來表示……我就用這樣的方法一點一點地記,不一會兒就背會了。為了能背得更熟練,記得更牢固,我還邊背邊寫,寫了十遍以后,我覺得我記得已經挺熟練的了,我拿秒表測了一下,我只用了6秒就把這30位數背了下來。
我來到了哥哥的房間,哥哥不屑一顧地說:“是不是背不會,來認輸呢?”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一口氣把30位數一個不落地背了出來,哥哥見我背得這么熟練,不敢相信地說:“天啊,你才用了十分鐘就背得這么熟練,太厲害了吧!”看著哥哥那吃驚的表情,我開心地笑了。
數學周記六下篇三
說實話,經歷了這次小組一同確定起跑線的活動之后,我對“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這句話深有感觸。
無論是參加過還是觀看學校運動會的同學們應該都會知道——當進行長跑比賽時,每位運動員都會站在各不相同的起跑線上。既然比賽一定是公平公正的,那么這起跑位置又到底是如何確定的呢?讓我們一同來研究一番吧。
首先,不止是學校的200米6道跑道,所有的標準跑道都會是由1個長方形合2個半圓組成的。據測量,直道長50米,半圓半徑長16米,道寬長1米。那這么說,我們可以把兩個半圓拼湊成一個整圓,所以,一圈跑道的周長=直線道長×2+整圓周長。
很明顯,第二道整圓的半徑會比第一道長一個道寬,而在每道上跑一圈的周長也會有所不同。比賽時,終點又是相同,而外圈比內圈的周長勢必會更多,那么起跑點也固然有一定的距離。最后,用第二道周長減去第一道周長,約得7.5米,所以在學校運動時,長跑比賽的運動員在站位時要間隔7.5米。
最后我得到了結論,用a表示道寬,相鄰兩跑道之差=2aπ。設置起跑點時,只要外道提前2aπ米。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么在50米賽跑時,參賽選手會要站成一排氣跑呢?呃,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每道跑的都是直道,距離以及終點相同,所以起點也要相同!此外,還有800米,1500米跑道選手也是同一起點起跑又是為什么呢?原來對于800米,1500米來說是可以搶道的,但話說回來。還是跑內道還是最好的。
生活中,數學實在是無處不在!生活中,不可缺少數學!
數學周記六下篇四
前天,我們全班數學考試,考試的內容是:統(tǒng)計與可能性。
考卷發(fā)下來了,做考卷之前。我祈禱道:“老天保佑!老天保佑!讓我認真做題,考一百分?。。 逼矶\完后,我趕緊認真地做了起來。
“叮嚀嚀”,“叮嚀嚀”,“叮嚀嚀”……
下課鈴響了,收卷了,我終于長長地噓了一口氣!
“什么?考卷分下來了?”——第二天下課時,我正與其他同學玩得不可開交,有人喊了一句。我連忙退出游戲,沖向教室。緊張!緊張!再緊張!我的心砰砰直跳,不由的想:“會考幾分呢?如果是八十幾就慘了!”但是轉而又想:“我這次很認真,應該不會吧!”于是我就自己在心里不斷提醒自己:放松!放松!再放松!
沖到座位旁,我以最快的速度打開考卷,一看,“太棒了!我考了一百分!我的夢想實現了!一百分!”我欣喜若狂——因為我終于又迎來了久違的一百分!
回家后,我告訴了爸爸,爸爸大大的表揚并獎勵了我。我真高興!
我爸爸說:認真是非??少F的品質!我想了想也是。
這是我第三次的一百分。
數學周記六下篇五
漂亮柔軟的金色卷發(fā),不大卻很炯炯有神的雙眼,穿戴很得體,再配上一條漂亮的彩色圍巾,讓人感到一種親切感。
她就是我的數學老師——李老師。
李老師很大方,從她的言語中就可以看出;從她的動作中,也可以看出……甚至連中秋節(jié)過后,她還給了我一塊月餅哩!
李老師講題思路十分清晰,讓人一聽就懂,就說上次吧!
那天晚上,我遇到了一個棘手的難題,我想了好久也沒找到頭緒,只好請老爸幫忙了。可爸爸在紙上算算畫畫,絞盡腦汁也只想出一種笨法,列了一大堆式子,怎么辦呢?只好明天問老師了。
我恍然大悟,原來這些題可以如此簡便!
李老師很有責任心,很關注我們的學習,她讓我們早點到校,一天之計在于晨,李老師就是想讓我們多記些東西。
李老師不但關心我們的學習,而且更關心我們的身體,課間操時,李老師沒有拖過堂,沒有特殊情況李老師是不允許我們不上操的,這完全是為了我們能擁有強壯的身體。
這就是我的數學老師,一個“嚴加柔”的熱水瓶式的好老師。
數學周記六下篇六
復習統(tǒng)計時,眾數是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比單式的方便,而且清楚比較。打電話時有規(guī)律,第幾分鐘通知多少人,就用上一分鐘通知的人數×2。
數學廣角主要是找次品,規(guī)律有很多。如:2--3個用1次,4--9個用2次……,到哪個數截止,就用上一次的×3。
我讓你們看看用圖怎樣表示吧!
如果有12袋糖,一袋重,怎樣找到這袋糖?
把12袋糖平均分3份,每份4袋?!炱絻蛇吀鞣?袋→平衡就把剩下的4袋分3份,為(1,1,2)→平衡,就把剩下的分成2份,每份1袋→重的那邊就是次品。
快到總復習了,加油沖到最后。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529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