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牛漢我的第一本書教案設計篇一
1、知識目標:
⑴理解、積累“幽默、凄慘、奧妙、翻來覆去”等詞語。
⑵整體感知文意,繼續(xù)了解敘事性作品的文體特征。
2、能力目標:
⑴品評含意豐富的語句,培養(yǎng)正確的語感。
⑵激活生活體驗,感悟課文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蘊含。
⑶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
3、德育目標:
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難生活境遇,感悟知識改變命運的深刻內涵。
品評重點語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內涵。
理解作者對苦難生活的深刻體察和獨特感悟。
1、誦讀法:
作者永志不忘的第一本書承載著感人的生活經歷和獨特體驗,引導同學在誦讀中,感受作品的思想內涵,了解社會人生,感悟讀書的意義。
2、拓展延伸:
課文淺顯易懂而又耐人尋味,作者深情追憶的“第一本書”所展現的是在窘迫的時代情勢下,對生活與人生的嚴肅考慮,具有深厚的人文內涵。為豐富課堂教學,激活同學的感悟,運用同類題材的閱讀資料進行對比引申,以拓展同學視野,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多媒體cai課件、錄音機、投影儀。
1課時。
聯系語文積累,順勢導入新課學習。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深層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和情感蘊含。品評文中含意豐富的語句,對比延伸。
一、導語設計
設計1:
同學們,提和詩人牛漢,我們自然會聯想到他筆下的威武不屈、勇于抗爭的華南虎的形象。
師引領同學誦出:
我羞愧地離開了動物園,恍惚之中聽見一聲石破天驚的咆哮,有一個不羈的靈魂掠過我的頭頂騰空而去,我看見了火焰似的斑紋和火焰似的眼睛,還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
今天,我們將學習他的一篇隨筆《我的第一本書》,去感受承載著人生歷程和獨特感悟的“第一本書”,去考慮人生命運這個鮮活的話題。
設計2: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感受了胡適對母親以其深細而嚴格的教育影響自身人生歷程的一段追憶。今天,我們將走進牛漢的隨筆《我的第一本書》,去感受苦難生活境況中濃濃的真摯情意給詩人的精神給養(yǎng)。
二、同學回憶詩人牛漢的創(chuàng)作經歷
教師明確:
(投影)
牛漢,原名史成漢,1923年生,山西定襄縣人。20世紀40年代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是“七月詩派”的重要成員。1955年由于受胡風事件的牽連,遭到兩年的拘捕囚禁?!皒xx”期間,又被關入“牛棚”,從事強制性勞動。70年代初,創(chuàng)作了不少詩歌作品,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華南虎》、《悼念一棵楓樹》、《半棵樹》等。已出版詩集《彩色的生活》、《祖國》、《愛與歌》、《溫泉》、《海上蝴蝶》和自選集《蚯蚓和羽毛》等。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標示段序并積累下列詞語:
(投影)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
凄慘:凄涼凄慘。
奧妙:微妙神秘。
翻來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復。
溫厚:溫和寬厚。
2、同學再讀課文,揣測、理解課文內容:
同學跳讀課文3至8語段,簡要復述“我的第一本書”的不同尋常的經歷。教師提示注意其中由書引發(fā)的父子之間、同學之間的濃濃的真摯情意。
3、同學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意:
⑴文題“我的第一本書”僅僅指那半本課本嗎?還可以作怎樣的理解?
⑵作者是懷著怎樣的一種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的?
同學暢談閱讀體會,老師提示:
⑴作者的“第一本書”意味深長。假如說課文主體局部寫的“不同尋常的第一本書”是人生第一課的話,那么寫父親領“我”離開本村到崔家莊念書則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書”,也即走進求知的世界。這貧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課,蘊含著生活的艱辛、同學的友誼和上學的樂趣。
⑵作者追憶“第一本書”的心情是繁重的,他是懷著敬重、珍愛的感情追憶“第一本書”的,同時感情也是復雜的、悲喜交集的,因為那本書里深藏著苦難的生活和惡劣的學習條件與環(huán)境,同時也映照著那個時代人們的倒霉命運,以和在那種荒寒背景下特別可貴的一點樂趣和溫情。
四、研讀探究
1、引導同學品味文中的重要語句:
同學回答,教師明確:
⑴作者對童年的感覺是辛酸的,“童年沒有幽默”,寫其童年生活的艱苦而繁重,不只自身家的生活是窘困的,而且?guī)缀跛型瑢W都在生存的底線上掙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終究是童年,無論生活多么艱苦,也抹不去與生俱來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氣,能和小伙伴們在一起,和小動物們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間,就是快樂的,而且童年時代只要玩起來,什么困苦都會忘。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樂。
⑵這里“枉”字可以理解為:白白地,無價值地,無意義地。作者的第一本書,既是求知的第一本書,更是人生的第一本書。假如這第一本書不寫出來,那么這幾十年的讀書和寫書(詩)則失去了意義,變得毫無價值,因為你忘記了知識的源頭和人生的中國,你忘記了過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說“人不能忘本”,巧妙地運用了雙關的修辭手法,“本”這里指課本,那第一本國語教材,也指人生生長歷程中最初的最有價值的奠基性的東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2、教師導學:
閱讀本文,我們不只為第一本書承載的故事所感動,更多的震撼是由書引發(fā)的父子之間、同學之間的濃濃情意,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遙遠的鄉(xiāng)村荒寒、凄涼的生活境況和作者對生活的那份獨特的感受。請同學們聯系生活體驗,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具體深入地談談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同學小組交流,并推舉代表在班上發(fā)言,教師歸結:
第一組同學認為文中展現的父子深情打動人。父親關心“我”的學習,得知“我”考了第二名后非常高興,又是撫摸,又是夸獎?!拔摇卑涯前氡尽捌鄳K的課本”拿給父親,父親“愣了半天,翻來覆去地看”。問清原委后,并沒有批評和指責,只是深深嘆著氣。作者筆下的父親,確是一個知書識禮的人,這深深的嘆息,既包括著對兒子做法的默許,也為兒子同學家的生活貧困而深表同情。作者對父親著墨不多,但父親的性格躍然紙上,他溫和、善良、理解小朋友、尊重小朋友的友情,對小朋友負責,同時也樂于助人。
第二組同學深入體味了文中的同學、朋友之情。因為同學喬元貞家太窮,買不起書,“我”便把這唯一的一本書分為兩半,一人半本。當父親得知小朋友半本書分給他人的時候,便深深地嘆氣,嘆氣之后便修補成兩本書。父親對小朋友之間友情的理解,也許來自自身少年時代與朋友相處的那一份友誼的體驗,況且,父親和喬元貞的父親恰恰“自小是好朋友”。當“我”和狗引得哄堂大笑,“弄不成”把“我”狠狠訓斥一頓之后說:“看在你那知書識禮的父親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边@句話雖有失教師身份,卻透露出當時鄉(xiāng)間鄰村的友好淳樸的情義。盡管家家都非常窮困,但貧困生活境遇中淳樸的友情彌足珍貴,溫暖人心,也深深感動著今天的讀者。
第三組同學關注文中補敘人與狗的默契和情趣的語段。人狗合演“雙簧戲”的情景,令人忍俊不由,深深感動于兒童時代的那份稚真的童趣,何況,這是在學習條件惡劣、生活窘迫情形下獲得的一點樂趣,這,也就是作者“從荒寒的大自然間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3、同學自由誦讀全文,研討:
教師引導同學理解:
沒有課本的喬元貞考了第一名,說明他是個聰明好學的小朋友,父親以他教師的經驗感覺得出,這樣的小朋友是能成器的,但是,當“我”拿回那半本讓父親裝訂完整的書時,他哭著對“我”說,他不能再上學了。這樣,那半本書或者說父親為他裝訂的那本書,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書”了。而“我”后來到條件好一些的學校上學去,(再后來,“我”讀了中學,讀了大學,成了詩人)而喬元貞這樣一個聰明好學的小朋友在最需要學習的時候失學了,人生生長的第一個階梯就這樣永遠失去了,再加上當地的文化、經濟的極度貧困和落后,一輩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線上掙扎。課文補述喬元貞的命運這一情節(jié),引發(fā)我們更深入地考慮生活與人生的命題,更深刻地理解“知識改變命運”的實際說法。
牛漢我的第一本書教案設計篇二
1.理解作者對生活的那一份詩意的感悟。
2.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能力,學會思考人生。
1.復述“第一本書”的故事。、
2.注重激活學生對生活的體驗,或者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體驗。
:一課時。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酷(ku4)似摻(chan1)脊(ji1)背枉(wang3)讀
2.解釋下列詞語。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
奧秘:奧妙神秘。
凄慘:凄涼悲慘。
翻來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復。
摻和:摻雜混合在一起。
知書識禮:有知識,懂禮貌。指人有文化教養(yǎng)。
酷似:極像。
二、導人
你讀的第一本書是什么樣的書?可能有些同學已經記不清了,作者卻對他的第一本書永志不忘。因為那本書承載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過幾十年后,作者走過了迢迢征途,飽嘗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發(fā)現那揮之不去的記憶,是一筆終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作者牛漢,現當代著名詩人,原名史成漢。生于1923年,1940年開始寫詩,有詩劇智慧的悲哀、詩歌鄂爾多斯草原、詩集彩色的生活等。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復述“第一本書”的故事,互相補充、評議。
四、學生自主閱讀
質疑、討論,師生共同解決問題。
1.“我的第一本書”僅僅指那半本課本嗎?你還可以作怎樣的理解?(還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貴的經歷,一本人生之書。)
2.作者是懷著怎樣的一種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的?(一種感激之情。)
3.如何理解“這就是我的第一本書。對于元貞來說,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書”?(體會書的珍貴,讀書機會的珍貴。)
4.“我真應當為它寫一本比它還厚的書,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靈去贊美”。表達作者怎樣的感情?(我的第一本書對“我”影響之大,作者要回報它。)
五、品味語言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1.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我的童年生活是艱苦的,但我的第一本書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和知識。)
2.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我的第一本書,作為我的啟蒙老師對我后來走上文學道路有著深遠的影響。)
六、拓展訓練
學生說說自己讀“第一本書”的經歷、體會,互相交流。
七、小結
本文是詩人牛漢的一篇隨筆。作者通過對他的第一本書的追敘,折射出20世紀初中國農村的苦難生活和苦難生活中的人間溫情以及生命樂趣。
八、布置作業(yè)
1.研討練習三。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牛漢我的第一本書教案設計篇三
知識與能力
1.理解作者對生活的那一份詩意的感悟。
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能力,學會思考人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復述“第一本書”的故事。
注重激活學生對生活的體驗,或者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體驗。
教學掛圖、多媒體課件、學生作業(yè)本
三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酷(ku4)似摻(chan1)脊(ji1)背枉(wang3)讀
2.解釋下列詞語。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
凄慘:凄涼悲慘。
奧秘:奧妙神秘。
翻來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復。
摻和:摻雜混合在一起。
知書識禮:有知識,懂禮貌。指人有文化教養(yǎng)。
酷似:極像。
學生結合課文理解并掌握補充注釋
導人
你讀的第一本書是什么樣的書?可能有些同學已經記不清了,作者卻對他的第一本書永志不忘。因為那本書承載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過幾十年后,作者走過了迢迢征途,飽嘗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發(fā)現那揮之不去的記憶,是一筆終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作者牛漢,現當代著名詩人,原名史成漢。生于1923年,1940年開始寫詩,有詩劇智慧的悲哀、詩歌鄂爾多斯草原、詩集彩色的生活等。
學生了解
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復述“第一本書”的故事。
學生互相補充、評議。
學生自主閱讀
質疑、討論,師生共同解決問題。
1.“我的第一本書”僅僅指那半本課本嗎?你還可以作怎樣的理解?
(還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貴的經歷,一本人生之書。)
2.作者是懷著怎樣的一種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的?
(一種感激之情。)
(體會書的珍貴,讀書機會的珍貴。)
(我的第一本書對“我”影響之大,作者要回報它。
師生共同解決問題。
小結
本文是詩人牛漢的一篇隨筆。作者通過對他的第一本書的追敘,折射出20世紀初中國農村的苦難生活和苦難生活中的人間溫情以及生命樂趣。
布置作業(yè)
1.研討練習三。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我的`第一本書
父母的愛
朋友的愛愛與樂趣
人與動物的愛
學生對當時的生活困境以及困境下友誼理解有難度。
牛漢我的第一本書教案設計篇四
1、了解牛漢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牛漢,現當代著名詩人,“七月詩派”的重要詩人,有“詩壇硬漢”的美稱。原名史成漢,又名牛汀。生于1923年,1940年開始寫詩,有詩劇、詩歌、詩集等。
2、掌握重點的生字生詞。
3、能用流暢簡潔的語言復述“我第一本書”的由來。
5、討論完成研討與練習二的問題。
6、通過本文的學習你領悟到了哪些有關讀書對于人生的意義?
7、提問釋疑。
牛漢我的第一本書教案設計篇五
知識與能力
1.理解作者對生活的那一份詩意的感悟。
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能力,學會思考人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復述“第一本書”的故事。
注重激活學生對生活的體驗,或者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體驗。
教學掛圖、多媒體課件、學生作業(yè)本
三課時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酷(ku4)似摻(chan1)脊(ji1)背枉(wang3)讀
2.解釋下列詞語。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
凄慘:凄涼悲慘。
奧秘:奧妙神秘。
翻來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復。
摻和:摻雜混合在一起。
知書識禮:有知識,懂禮貌。指人有文化教養(yǎng)。
酷似:極像。
學生結合課文理解并掌握補充注釋
導人
你讀的第一本書是什么樣的書?可能有些同學已經記不清了,作者卻對他的第一本書永志不忘。因為那本書承載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過幾十年后,作者走過了迢迢征途,飽嘗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發(fā)現那揮之不去的記憶,是一筆終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作者牛漢,現當代著名詩人,原名史成漢。生于1923年,1940年開始寫詩,有詩劇智慧的悲哀、詩歌鄂爾多斯草原、詩集彩色的生活等。
學生了解
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復述“第一本書”的故事。
學生互相補充、評議。
學生自主閱讀
質疑、討論,師生共同解決問題。
1.“我的第一本書”僅僅指那半本課本嗎?你還可以作怎樣的理解?
(還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貴的經歷,一本人生之書。)
2.作者是懷著怎樣的一種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的?
(一種感激之情。)
(體會書的珍貴,讀書機會的珍貴。)
(我的第一本書對“我”影響之大,作者要回報它。
師生共同解決問題。
小結
本文是詩人牛漢的一篇隨筆。作者通過對他的第一本書的追敘,折射出20世紀初中國農村的苦難生活和苦難生活中的人間溫情以及生命樂趣。
布置作業(yè)
1.研討練習三。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父母的愛
朋友的愛愛與樂趣
人與動物的愛
學生對當時的生活困境以及困境下友誼理解有難度。
牛漢我的第一本書教案設計篇六
1、識記字詞,整體感知課文。
2、抓住重點語句把握人物心情。
3、了解第一本書的深刻含義,感悟作者的內心情感。
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圍繞第一本書的故事,體會在特定條件下人物的精神世界。
在閱讀中聯系上下文,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以及體會第一本書的深刻含義。
一、積累運用
字詞注音釋義
1、給加點的字注音:
迢迢()()晾曬()摻和()()馬鬃()淚水盈眶()()哄堂大笑()挎著()
2、解釋詞語
迢迢:
揮之不去:
摻和:
磨磨蹭蹭:
哄堂大笑:
二、自主探究
1.五分鐘內默讀課文,復述“第一本書”的故事。
要求:
a、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發(fā)生的過程。
b、讀音準確,口齒清楚,聲音洪亮。
c、語言簡練生動,表達流暢自然。
d、同學之間互相補充、評議。
三、討論交流,合作釋疑。
(一)品味語言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1.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2.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二)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合作解決下面問題
1.作者是懷著怎樣的一種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的?
四、拓展延伸
1.“我的第一本書”僅僅指那半本課本嗎?你還可以作怎樣的理解?
2.你能把你的“第一本書”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嗎?
五、課堂小結
課文通過“第一本書”回憶了父親對“我”的愛以及朋友間的友誼和20世紀初艱難中的溫情,告訴我們“人不能忘本”,我們應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
六、達標檢測
(一)給加點的字注音
酷()似摻()和脊()背枉()讀
(二)解釋詞語
幽默:
凄慘:
奧秘:
翻來覆去:
(三)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1-5題。
晚上,我看見父親在昏黃的麻油燈下裁了好多白紙。第二天早晨,父親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兩本裝訂成冊的課本遞給我。父親的手真巧,____________________,裝訂成了兩本完完整整的書,補寫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樣好看。父親把兩本課本用牛皮紙包了皮,在封皮上寫上名字。元貞不再上學了,但我還是把父親補全的裝訂好的課本送給他。
這就是我的第一本書。對于元貞來說,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書。
1、請用橫線畫出文章中表現“父親的手真巧”的句子。
2、文中橫線處應填寫的句子是下列哪一項?請選擇。然后說出選擇的理由。
⑴他把我們兩個半本書修修補補
⑵他居然把我們兩個的半本書修修補補
3、第二自然段的開頭的那一句“這就是我的第一本書”含有怎樣的感情?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請說說你的理解。
5. “我”拿到父親裝訂的這本書后會怎樣想呢?請你幫他將心里活動寫出來。不少于80字。
牛漢我的第一本書教案設計篇七
1、識記重點字詞,復述課文內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
3、了解第一本書的深刻意義。
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第一本書的深刻意義。
熟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布置學生查閱有關牛漢的資料,一開闊視野,增加材料積累。
一課時
感知課文內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重點語句的含義,體會第一本書的深刻意義。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今天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誰都離不開書。想一想,你讀的第一本書是什么?(請學生說說,并談談閱讀感受)不少同學對自己的第一本書已經記不清了,那是因為我們的第一本書沒有什么故事。但詩人牛漢對自己的第一本書卻永志難忘。今天,讓我們一起跟隨詩人牛漢去了解,看圍繞著第一本書演繹了怎樣的故事,在體味語言特色的基礎上,把握第一本書的深刻含義。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生字詞的情況。
2、默讀課文,感知內容,復述課文。
要求:
a、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發(fā)生的過程。
b、讀音準確,口齒清楚,聲音洪亮。
c、語言簡練生動,表達自然流暢。
3、再次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a、說說我的第一本書的含義。
b、 作者是懷著怎樣的感情追憶他的第一本書的呢?
三、研讀與賞析
深深打動我們的不僅僅是關于第一本書的故事,而且是作者通過對他的第一本書的追述,以飽含熱淚的筆觸向我們描繪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畫面,以及由書引發(fā)的父子之情、同學朋友之情以及人與狗的默契和情趣。這些深刻的內容,又是靠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現的。下面我們再細細研讀文章,體會重點句子的深刻含義。
1、我的童年沒有幽默,只有從荒寒的大自然感應到一點生命最初的快樂和夢幻。
3、我的第一本書實在應當寫寫,如果不寫,我就枉讀了這幾十年的書,更枉寫了這幾十年的詩。人不能忘本。
4、作者的第一本書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的心靈去贊美?
四、拓展延伸
我把父親補全的裝訂好的課本送給元貞的時候,兩人會有怎樣的對話?請你想象一下,然后揣摩人物的心理,對一段話。
五、作業(yè)
1、熟讀課文,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據課文所提供的資料,發(fā)揮你的想象,虛構一個二黃毛的故事。
課后記:本文飽含真情,雖然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卻蘊涵著深刻的道理,能夠給學生極大的人生啟示。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578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