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感悟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心得感悟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感悟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殘荷之美美篇感悟殘荷之美篇一
炎熱的的夏日如同一個大火爐烘烤著我們,空氣彌漫著金屬刺鼻的氣味,卻微帶著一絲清香。知了在不停地叫,卻微聽葉子在水上摩擦的樂曲。就在煉鐵廠旁,有一池盛開的荷花。
走進池塘,一眼望去則是碧綠的荷葉映入眼簾。我同過萬丈風華看到一株垂落的殘荷,她似乎已經(jīng)結束了生命,像一位黃發(fā)的老人顫抖抖地立在這些比她年輕漂亮的荷花中。她雖已經(jīng)沒有昔日的美麗芬芳,卻給了我一陣很長的沉思,給了我想扶直她的欲望。
殘荷難道在守候?荷花中白蓬的蓮子,似乎是次年她的亭亭凈植的縮影。她在守候著下一代芳香四溢,是在守候一絲生命的綻放。殘荷彎曲地立在池塘水上,這是她的歸宿。哺育了她的水,給了她生長的空間。無論她走到哪,無論哪時花開花敗,內(nèi)心都有一片柔軟,那是對家鄉(xiāng)、對家人的深深眷戀。荷花都獻給了自己“最親的親人”。觸摸殘荷,永遠愛著自己的歸屬、自己的命運。
當年的美麗,現(xiàn)在的垂落,不也正是告訴我們“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的大好年華,在自己如荷花開放時的美好留在人間,總要在這清向人間,留下自己的足跡。觸摸殘荷心靈,我似乎明白人生真諦。
在感動中國中落選的白芳禮老人,為了幫助貧苦的人做了多少鮮為人知的付出。貝多芬早年的勤奮好學,堅持不懈地彈琴,才會有《命運交響曲》在歷史上留下輝煌。我們也要努力奮斗,為自己的花開做好充足的準備。
“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但他卻死了”臧克家的名言,殘荷觸摸后的心靈震撼,無不激勵著我們前行。
一陣風拂過,荷葉摩擦聲似乎在為殘荷的守候、歸宿、貢獻奏贊歌!觸摸殘荷,重現(xiàn)在開始。
殘荷之美美篇感悟殘荷之美篇二
這些天情緒低落,找了個借口說要回老家看看。媽媽雖然驚訝,卻同意了。
下車后,我一時有些恍惚,不管外面的世界日新月異,故鄉(xiāng)依舊是亙古波瀾不驚。安頓下來,我溜出家門,盡情地呼吸久違的自由空氣,雨后初晴,這片天地顯得有些溫暖,夾雜著殘雨的清香,我有些陶醉,竟有些高興起來。
讓我靜下來的,卻是一池殘荷,一池雨后凌亂的殘荷。
都說見到青草才知道蓬勃,見到夏花才知道絢爛,見到秋荷才知道凄婉。面前的世界有點不堪入目,一片荒涼。無數(shù)枯脆衰敗的荷葉僵直地立在泛黃的水中,無力地在風中搖曳。頑強?荷是殘的,蓮是黑的,桿是彎的,再將這“頑強”加在荷上,好像壞了些味道。
這是在寓意著我嗎?我不由苦笑。當我得知最后一科的成績時,我不由苦笑了一聲。窗外鳥兒的歌聲似乎也成了哀鳴,周圍的空氣也冷卻了下來。我想扔下學習,學著李白,一人,一壺酒,一座孤亭。但生活和學習緊緊地咬住我,我低落的情緒無處安放。所以才像逃跑似的,回到這里。
我的視線順莖而下,看到水面,看到水面以下。我看不清水底有什么,但我想象在淤泥里,藕一定在孕育著,從一枝枝小小的嫩嫩的嫩芽,成長為枝節(jié)肥碩的藕實。周敦頤只看到的水面上的驕傲,卻不知道驕傲是來自水底,來自蓮的骨子里。秋風蕭瑟,萬物凋零,荷葉雖殘破,卻在水底默默積蓄力量,來年夏天,新荷便逆水而出,傲放于世!它,很堅強!
年少輕狂,誰不曾迷茫?誰不曾跌倒過?迷茫不可怕,只要你還在向前看;跌倒也不可怕,只要你還可以爬起來。
一池殘荷,堅定了我人生的方向。
離開老家的時候,那一池殘荷,一直在我心中搖曳。
殘荷之美美篇感悟殘荷之美篇三
夢。變化無常,剛看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便夢了一場。
滿眼的煙靄,若有若無,似乎一層薄紗掩了眼,給人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不禁讓人想起《紅樓夢》中的太虛幻境。過了半晌,煙,退去。
一潭的清水,由一叢茂密的竹抱著。靜謐。恬淡。一潭的荷,那么葳蕤,沒有了圣潔的蓮花,依舊那么搶眼。似乎下過一場雨,荷葉,支離破碎。沒有了往日幻想中那一池荷葉,一泓水的美好景象。濃濃的,神秘的夜色,給人帶來深幽的寂靜,早已入了夜。靜,掩去了所有紅塵俗事間的污穢。仰起頭,黑到?jīng)]有一絲雜質(zhì)的夜,天似乎快亮了,可濃黑中,卻掛著一輪如黛眉一般的月,月光瀉在竹林里若有若無的一座亭子上,那亭子叫“聽雨亭”吧!亭中,架了一架古箏。月光照著濃濃的,如王羲之的狼毫筆洗過一般的夜。仿佛,空氣中浮著細小的水珠一般,可這水珠卻不流動,輕輕地,散在那殘荷上。一抬頭那月卻圓了。圓了。亮了。像李白詩中那西王母的瑤鏡一般。霧卻在這時一下子又涌上來了。
憑軒遙望殘荷曳,
曉夜仰眸點黛月。
殘荷落瓣濕淚人,
圓月瀉水照思闕。
只是早前看了句詩,寫的,倒也壓了韻,勉強對了仗了。便給題《殘荷.夜月》吧!
殘荷之美美篇感悟殘荷之美篇四
黛玉愛極“留得殘荷聽雨聲”云云,我亦如是,卻不盡然。
我是愛極殘荷的,卻不愛聽雨。但當雨聲漸起,我便不再停駐,不屑聆聽。
殘荷卻不同。它不自滿于“接天蓮葉無窮碧”,也不自卑于“菡萏香銷翠葉殘”。它靜若止水,以絕傲風骨,笑看風云變色。
膩味了都市生活,厭倦霓虹閃爍的我因殘荷而陶醉。
我陶醉于那殘荷卷邊,猶存點翠,一桿亭亭錚骨隨風搖曳,旖旎一湖山水色。我陶醉于那殘荷呈珠,晶瑩如洗,一霫颯颯涼風吹憑滴打,桎梏詩客不羈的心。我陶醉于那殘荷枯頹,菰葉生怨,一股子秋愁便似潺潺泉水滌清了夏日冗繁。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敝苌脑挼棺屛腋拐u。蓮之所以立身于淤泥而不染,難道不是因為荷葉?之所以濯清漣而不妖,難道不是因為荷葉?因為荷的不爭,它甘愿以一身時光襯托蓮高潔不俗的品格。夏去盡,一塘子殘荷卻要被除掉,為何?不是荷葉沒有美過,只因它的美是那般低調(diào)。它美在無私奉獻,美在不慕虛榮。
世人只愛看皎月如盤,無暇動人,卻難接受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隕石坑。世人追求的美,不過是蒙蔽自己雙眼的假象,而并非那亙古流傳的曠世景致。
美,不需要多少人傳頌,不需要多少筆墨的增色。
美,是因為足以令人陶醉。
殘荷之美美篇感悟殘荷之美篇五
什么是完美?其實有殘缺才是完美。
閑來無事去公園散步,卻發(fā)現(xiàn)那些修剪整齊,而呆板至極的花隨處可見。難道沒有一朵完美的花嗎?我反復尋找,看到了你——一朵與眾不同的荷。悄悄來到你身旁,也許你我本就心靈相通吧,自己不由按下快門,留住了你。
仔細欣賞照片,體態(tài)嬌小的你,猶如婷婷女子佇立池旁,莖桿更是瘦弱,這怎能在狂風暴雨中不倒?我自言自語道。果真如此,經(jīng)過一場洗禮,你就奄奄一息,仿佛只有伶仃才能形容你??纯粗車愕耐橛械囊呀?jīng)逝去,有的也在掙扎,你是幸存者,但你也破敗,枯蔫的花蕊一簇一簇地聚在一起,你無力地耷拉著頭,呼吸都斷斷續(xù)續(xù)?!斑@就是你的歸宿,這就是弱者的歸宿?。 蔽彝葱牡卣f道。真是這樣嗎?上天就這樣摧殘完美嗎?我抬頭又瞧了一眼,你沒有罷休!那僅剩的一片花瓣告訴了我,這片花瓣紋理清晰,雖被風雨侵蝕,卻能細膩地勾勒出你的之前的身姿,花瓣末梢拼命握住救命莖桿,而莖桿也一改當時的細小,盡力擎起殘破的花瓣,讓人不由感到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整個花瓣向下凹陷,真是快把莖桿壓彎了,若是之前,我會為之擔憂,但看見這幅情景后,我很清楚你不會掉落,你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我滿心歡喜地看著你,幾縷陽光照在你身上,映出的不是無盡的惋惜,卻是你不甘的吶喊!
我敬佩你,殘荷,因為你展現(xiàn)出了真正的完美,不是牡丹那樣的雍容華貴,不是菊花那樣的淡泊名利,亦不是臘梅那樣的傲骨俊風,美中不足才算得上完美!歷經(jīng)歲月和風雨的洗禮,你早已遍體鱗傷,卻還能選擇笑著生存。沒錯,你身軀單薄,狂風暴雨來臨時無法抵御,但你奇跡般地幸存下來了,你失去了繁盛,留下了希望,現(xiàn)在的你,仿若一位智者,處處充滿了安謐。
我靜靜地思考著,其實人也是這樣??!人一方面被困難摧殘,另一方面也在不斷成長,當一切風浪都平靜后,當一切輝煌都消失后,雖然變得早已不是當初的自己,但也要像殘荷一樣,看似有瑕疵,卻是真實的完美。
雨散風去,殘荷仍立,雖曰不足,實則至美。殘荷雖殘,但精神不殘,那未被侵蝕的美,久久留在我心頭。
殘荷之美美篇感悟殘荷之美篇六
幸得在初秋時節(jié)一覽西湖。微風不燥,游人寥寥,溫潤的風掀起湖畔未卻的綠意,一切還沒有走出剩下的輝煌,依舊生氣盎然。
但一片枯黃卻攪擾了這幅寫意山水的和諧——殘荷,頹唐的殘荷。它們怏怏地搖動,原本完美的意畫仿佛顯露出了難以彌補的瑕疵,總有點兒令人扼腕嘆息。
帶著幾分的遺憾,我悻悻地登上了西湖的游船。一葉玲瓏的小舟向西湖的縱深漫溯,坐觀湖畔青意緩緩地展開,實在輕快寫意至極。
驀地察覺鼻尖縈繞著幾縷若有似無的清香,細加分辨卻又一無所得,遂開口去問掌舵的船娘。
我也相顧一笑,然后不由地扭過頭去,大片殘荷佇立于湖上,很難想到這幽幽的香竟是出自它們。它們許是與老人相仿,年紀愈長,所求愈少,方才得到這清心寡欲之香。不過這倒也能略微粉飾一下它們的垂垂老態(tài)。
船娘用她的纖纖素手與一支簡樸的船家細篙為我們展現(xiàn)那西湖百態(tài)。但所見的綠總是層層疊疊,觀者不免有些乏了——滿望蔥郁的綠太單調(diào),不那么耐看。
于是我又一次扭過頭去看那枯黃色的殘荷,此時那一份深沉的黃不再顯得那么突兀了,只覺得有些樸實的雅致。忽然,我又看見那參差錯落的荷葉間又出現(xiàn)了幾位船娘的眉眼,顯而易見,她們是在摸已然成熟的蓮藕與蓮蓬。
霎時覺得,這才是我腦海中的荷之印象吧。
沉沉的殘荷是夏最后的華彩篇章,它把豐盈的果實與根莖無私地交托與人們,然后只留下切合秋天旋律的黃色,在偉大的豐收時節(jié)里,一直垂下高傲的頭。
我亦莞爾一笑,眼見夕日漸頹,柔和的余暉將殘荷渲染成了搶眼的朱紅,這番光景確與“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的盛夏風景難分伯仲。
但我心中早已有了勝者,如今的我不難體味李義山筆下的“留得枯荷聽雨聲”的唯美意境了。誰道游湖賞荷定當夏季?殘荷飄然,乃人間真美!
殘荷之美美篇感悟殘荷之美篇七
細雨蒙蒙輕輕落在殘葉上。微風習習,悄悄撩起萬簾卷。霧云飄飄,眼前一片迷迷蒙蒙,給人一種畫一般的美感。
冬日的荷塘寧靜異樣,靜的使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冬日的荷塘死氣沉沉,沉默得讓人感到無限悲哀。黃黑色的底調(diào),加上淡青色的池水,鏡一般的池面,加上倒映在水中的鐵鏈、高樓、枯莖。幽靜曲折的長廊,再加上高大、棱角突出的假山,讓我的思緒融入到了畫中,心情蕩漾起了一絲波紋。
想當初,“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留住了多少人的腳步。
看現(xiàn)在,枯葉殘花,垂頭低首,凄涼的風景,又送走了帶多少人的背影??!
但是,它們的莖還是高傲、堅強的挺立著!
盡管,暴風雨打落,打歪了它的腦袋;盡管,路人對它們視而不見;盡管,嚴寒在考驗著它們;盡管,它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失去了往日的美姿、生機。
但是,它們堅定地立著,從未屈服過。
葉子軟綿綿地吹在水面上,已是美人折腰??墒?,我看到,它的莖沒有倒下,仍然筆直的立在水面上,孤傲而又倔強。整個荷花池因它們的堅強而變得美麗起來。
因為,它們知道——枯萎,只不過是生命的新的開始;死去,只不過是一次次美麗的輪回;凋謝,只不過是新生的前奏。它們的藕正在養(yǎng)育著新的生命。
冬天已經(jīng)過去,春天已經(jīng)來到,離夏天,難道還遠嗎?等到那個時候,開出最美麗的花兒,就是它們!
夏天的荷塘,淡雅的美。冬日的荷塘,孤傲、堅強的美!
殘荷之美美篇感悟殘荷之美篇八
雨依舊在下著,可是你卻不在了。
你還記得嗎?你曾經(jīng)答應過要陪我看雨中的荷花,可惜現(xiàn)在是秋天,從很早很早你就答應過我,可是你還沒陪我看過一次。
荷花不再如同往日般盛開,我也會感嘆一句開過就會落下。
你說過,荷花開的時候很燦爛,出淤泥而不染。
我知道,你喜歡梔子花,這些都是你給我的承諾。我在上一年級的時候就認識了你,那時候,你還在讀五年級,上二年級的時候你已經(jīng)面臨畢業(yè)班,見面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了。到了三年級,你已經(jīng)畢業(yè)了,知道你考上讓你心儀的學校,我真為你高興,可隨之而來的,是擔心。
三年級的時候,起碼還能和你保持聯(lián)系,偶爾見見面,但是四年級的時候,我再也沒見過你。我加了你的qq,有什么心事可以告訴你,你就像一個很美的瓶子,我把心愿化成水裝在里面,永遠不會外漏。
雨依舊在打著,打著荷花那已經(jīng)近乎枯枝,花瓣落了幾片,都是枯黃色的,那種沒有任何生命跡象的黃色。既惋惜又覺得不值。
為什么一定要開花呢?明知道生命終有期。
看過一篇很美很美的童話,寫的是一朵百合花在一群野花中盛開。荷花的清雅使它在一群花中脫穎而出,就像那朵很美的百合一樣,它相信自己不是野花,可周圍的花都瞧不起它。它在心里告訴自己,自己與眾不同。
我也想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我同樣也不想隨波逐流。
我會讓夢想開花結果的,相信我。
你教我唱追光者,你是追著光跑,我也是。
前方是我的光,我會一直走下去的,會的……
殘荷之美美篇感悟殘荷之美篇九
在蘇州樂園附近,有一片很大的荷塘。每次去探望母親的時候,總要去哪兒觀望一下。這一陣秋風已起,想必荷花都要謝了,沒什么好看了。但神差鬼使,我還是走進了它。果然,荷花已經(jīng)全沒了。眼前的景象讓人嘆息。昔日的風姿綽約已全然不在,莖梗橫斜,葉子焦黃,一片凄涼。不由停下腳步,近看遠望,對它們行著注目禮。
眼前,靜靜的。看著枯葉匍匐在水里,擠擠挨挨,相互依靠,好像在共同承受著秋霜的重壓。
有些已經(jīng)全然沒有葉子,只剩光光的莖梗,或直或彎,折斷在水中,下面有了個和它一模一樣的倒影,形成了幾何形狀和線條。
有些蓮蓬還在荷桿上掛著,高矮錯落,就像一個個敗壞了的麥克風,色澤灰褐。
偶爾風吹過,它們并不隨風搖動,就像凝固的雕塑。
這真是一個無言的場景。
它們無言,它們靜穆,他們殘缺。它們坦然接受了衰老??伤鼈儤嫿ǖ木€條,仍然優(yōu)雅婉轉,楚楚動人。它們在靜靜的荷塘里將息,成了一幀立體的畫,一首雋永的詩,一支委婉的歌,使人頓生憐惜。
有一種美叫殘缺美。猶如斷臂的維納斯。
有一種靜叫與世無爭?!傲舻目莺陕犛曷暋?。
誠然,殘荷在用枯和敗闡述著它的美,它的凄美。它已經(jīng)支離破碎了,還在頑強地延續(xù)著生命,它的命運傲然悲愴,它用生命的絕唱叩擊著人們的心靈。
此刻的荷塘枯萎安寧靜謐,就像此刻靜靜的我站在空無一人的水邊。
我似乎感到它們在呼喚生命,感知世界。它并不“出類拔萃”,卻在肅殺氣氛里抗爭;它不一定有“黃金分割線”,卻時時在構建生命的線條;它無所謂“善或仁”,卻是真;它已經(jīng)“無用了”,卻在藏風納氣,孕育來年的生命;它承認衰老,力爭挺立。它并不“逍遙”,卻造出一個耐人尋味的“意境”。
在生命終結之時,他們卻千姿百態(tài),留給世人最后一幅風景。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58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