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兩課時(匯總?cè)?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5:00:37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兩課時(匯總?cè)?
時間:2023-06-06 15:00:37     小編:zdfb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兩課時篇一

1. 欣賞短篇小說不同人物的性格

2. 欣賞短篇小說豐富表現(xiàn)的手法

3. 欣賞短篇小說波瀾起伏的情節(jié)

4. 欣賞短篇小說展開故事的視角

5. 欣賞短篇小說設置活動的場景

6. 欣賞短篇小說多面深刻的主題

通過人物語言、心理、神態(tài)、動作分 析人物形象。

能理解小說多面而深刻的主題思想。

學生:預習朗讀;掃清字詞障礙

教師:多媒體課件

朗讀 討論

二課時

一 介紹作者,導入新課

二 整體感知,理清情節(jié)

1.請同學們速讀課文,把課文中對于勒稱呼的詞語找出來,勾畫圈點.

2 請同學們把這些評價分分類,分類的標準是哪些話是在大致相同的情況下說的,并說說是什么情況,他們對 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態(tài)度。請按時間順序說。

3.學生討論交流.

4.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情節(jié)梳理,請看板書:

賠錢……盼

占錢……趕

有錢……贊

沒錢……罵、避

三 細讀文章,欣賞人物性格,把握主題

2 學生小組進行討論,然后交流

菲利普夫婦是自私貪婪,唯利是圖(金錢至上),冷酷無情的人。

若瑟夫身上體現(xiàn)出對親情的呼喚,對人性的召喚.

25段. “不安”、“瞪著眼”、“臉色十分蒼白”(神態(tài) 、動作、語言)

27段. …… ……(語言)

28段.“吞吞吐吐”“你瘋了”“這樣胡說八道”(神態(tài)、語言)

31段.“ 哆嗦”“很快地說”“這個小子”(神態(tài)、動作、 語言)

——緊張害怕

34段.“煞白”“兩眼呆直”“ 啞著嗓子說” (神態(tài)、語言)

35段.“神色張皇”“別叫他們看出來 ”(神態(tài)、語言)

36段.“結(jié)結(jié)巴巴”“是他,真是他”(神態(tài)、語言)

37段.“狼狽”“低聲嘟囔”(神態(tài)、動作)

——驚慌失措

3段8.“暴怒”“賊”“不會有出息的”“重新拖累我們”“討飯的” (神態(tài)、語言)

46段.“嚇了一跳”“直望”“簡直是瘋了”“流氓” (動作、神態(tài)、語言)

——憎恨憤恨

小結(jié):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從最初的疑似于勒到最后確定就是于勒,菲利普夫婦的心理狀態(tài),先是由緊張害怕到驚 慌失 措再到憤恨憎恨!

4.課堂小結(jié)

一 分角色朗讀

角色分配:“我”、菲利普、 菲利普夫人、于勒、船長、旁白

要求:讀出對人 物的理解

二 1.學生閱讀課文思考探究以下幾個小話題:

(1)品味千姿百態(tài)的“說”

28段.“吞吞吐吐”

36段.“結(jié)結(jié)巴巴”

37段.“狼狽”“低聲嘟囔”

34段. “ 啞著嗓子說”

(2)巧合讓故事如此美麗

(3)景物描寫欣賞

20小節(jié) “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

——景色輕快明麗,襯托我們一家快活喜悅的心情。

48小節(jié) “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鉆出來”

——景色陰郁濃重,襯托我們一家失望沮喪的心情。

小結(jié):可見恰當運用好景物描寫,對于人物形象的刻畫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4)說說若瑟夫的“看”

若瑟夫兩看于勒

三 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課文以于勒的遭遇為引線,精彩的情節(jié)發(fā)展猶如一把利劍,劈出了病態(tài)社會中人性的扭曲,經(jīng)濟 的世界,金錢的關系,把于勒推入了人生悲劇,使菲利普夫婦淡漠了愛心和同情,變得庸俗、狹隘和自私。關照生活,思索人生,我們找到了健全、美好心靈的答案,讓我們再說一次——讓世界充滿愛!

四 作業(yè)設計

假如菲利普夫婦在游輪上巧遇發(fā) 了大 財?shù)挠诶?,他們的言行會怎?用150個字來完成。

板書設計: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

同胞好似搖錢樹

金錢至上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

骨肉恰如陌路人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兩課時篇二

考慮到本文是外國文學作品,設計時首先重在多讓學生自我感悟,包括多讀,多討論,多談體會,多質(zhì)疑問難。其次對文本要能創(chuàng)造性閱讀,從主題、人物性格分析到寫作方法、語言特色的認識,都力求有自己的看法,并能找到認識的根據(jù)。教學本文,擬用兩個課時。 第一課時整體感知,欣賞巧妙的構思,曲折的情節(jié);理解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第二課時品味細節(jié),評價人物形象,理解小說主題。

(1)體會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學習運用各種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2)欣賞巧妙的構思,曲折的情節(jié)。

(3)理解小說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

學生對學習小說大都有較濃厚的興趣,他們很關注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人物的命運,看過小說之后印象較深的就是故事情節(jié)和主要人物的命運結(jié)局。對于小說中的字、詞、句,大部分學生不會感覺有難度。這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學生閱讀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賞力和評價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

采用自主討論式的方法,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并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莫泊桑是法國著名的短篇小說家,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巨匠。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的概括出生活的本質(zhì)。他的短篇小說側(cè)重描寫人情世態(tài),構思布局巧妙,故事情節(jié)曲折起伏,善于用精練筆墨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今天我們要學的《我的叔叔于勒》也是這樣的一篇小說。

探究一:從標題上看,這篇小說寫的是誰?(于勒)從小說的內(nèi)容看,于勒是小說的主人公嗎?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

1、討論前,教師提示:如何判定一個人物是否為主要人物,有三個角度,首先看人物著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說中的地位和作用(即看人物的活動及活動所起的作用,是否能表現(xiàn)作品的中心,揭示主題);第三看作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大家開始閱讀,做好記錄,并確定小組發(fā)言人。

2、學生閱讀課文,思考批注。

3、小組交流匯報。

4、教師歸納小結(jié):

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這樣出現(xiàn)的,一是全家人的談話,二是插敘介紹,三是在游船上。

探究二:于勒雖然不是小說的主要人物,可老師感覺于勒這個人物在文中無處不在。大家的意見是怎樣的?從文中尋找信息談談你的理解。

1、學生閱讀課文,整理相關信息。

2、相互交流,明確:于勒顯然著墨不多,但很重要,他的命運決定著菲利普夫婦的變化,并在他們一家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瀾。他是小說的線索人物。

探究三:“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我”是故事的敘述者,也是作品中的人物若瑟夫,其他人物的態(tài)度和行動都是從“我”眼里看到的,對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評述也是從“我”的角度道出的。

探究四:作家為什么這樣安排情節(jié)?

①為什么將“趕于勒”以插敘方式安排?

②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

③“于勒寫信告知兄嫂其不幸落魄”,課文這樣改寫效果好嗎?

①巧設懸念,開頭反復渲染盼歸的氣氛與心情,埋下伏筆;

②安排船上相遇給人物亮相提供了一個特有的展臺,更能體現(xiàn)主人公的性格特點。

③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構成情節(jié)的曲折美,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這個道理。

要求:從文本依據(jù)和生活經(jīng)驗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

探究:對人物的描寫中,哪些詞句最有表現(xiàn)力?抓住這些具有表現(xiàn)力的詞句評說人物形象。

1、交流作業(yè):我眼中的xxx。

2、品味細節(jié),評價人物形象。

在閱讀一篇文章,面對同一個人物時大家會產(chǎn)生不同的認識。你們的看法有沒有依據(jù)呢?我們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找出文章中人物描寫的語句來證明自己的看法。

(老師給與評價及方法指導: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讀細節(jié),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去品析。鼓勵學生從文本依據(jù)和生活經(jīng)驗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找尋最真實也是最正確的認識。)

請同學們進行積極的想象和創(chuàng)作,選擇性續(xù)寫人物的言行。

2、學生小組進行創(chuàng)作。

3、學生發(fā)言,老師給與評價及方法指導。

我們在進行小說的閱讀、人物形象的把握時,要充分細致地從人物的多種描寫入手分析,多角度的審視人物性格的生成,不要簡單地貼標簽似的把握人物,要以變化的眼光多元地進行分析。其實,正因為人物性格的豐富和多元,才使得莫伯桑的小說經(jīng)久不衰,許多經(jīng)典小說也正是因為其人物性格的豐富和真實而廣為流傳。

課外閱讀莫泊桑的小說《項鏈》或第五單元的四篇課文,選擇其中一篇,選擇一個人物進行性格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兩課時篇三

(1)理解小說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

(2)體會人物語言的個性化,進一步學習運用對比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重點:理解作者從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以展現(xiàn)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方法;運用對比手法成功刻畫人物性格。

難點:懸念的鋪排,構思的巧妙。

1.導入新課

在世界文壇上,有三在短篇小說之王,他們是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美國的歐?亨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莫泊桑的.名作《我的叔叔于勒》。

2、聽課文誦讀錄音,思考下列幾個問題:

(1)于勒是怎樣一個人?

(2)菲利普夫婦、一家為什么盼望于勒回來?

(3)小說的結(jié)局是菲利普一家人躲開了日夜盼望的于勒,這是什么原因?

(4)這篇小說家提示了怎樣的主題思想?

3、學生討論,在全班交流明確:

(1)窮——富——窮

(2)據(jù)說做生意賺了錢,成為全家的“希望”、“福音”。

(3)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只認識錢和于勒又淪落為窮人;

根本原因:是那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制度。

(4)小說寫了一個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婦對待親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畫出一幅資本主義社會里貧窮則兄不認弟的觸目驚心的慘象,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純粹的金錢關系”的主題思想。

4、精讀船上巧遇的片斷,了解小說在刻畫人物時運用的主要方法。

主要通過:表情、動作、言語的描寫來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刻畫人物性格。

這篇小說運用對比手法成功刻畫菲利普夫婦只認錢不認人、愛面子的形象。提示了資本主義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系。

1、找出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分析它們的不同點,說說它們各有什么作用?

2、課后練習四。

附板書:

第一部分:1-4 故事的開端,盼望于勒。

第二部分:5-19 故事的發(fā)展,夸贊于勒。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58731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