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孫權勸學》的閱讀答案及解析 孫權勸學閱讀及答案篇一
(甲)初,權謂呂蒙日:“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令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隨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尋復南奔。有氣干,拳勇過人,能手執(zhí)馬鞍,倒立馳騁。年二十余,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請洪仲,洪仲深讓①之而不為報。永乃發(fā)憤讀書,涉獵經(jīng)史,兼有才干。帝每嘆曰:“上馬能擊賊,下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p>
注:①讓:責備。②露布:公開的文告。
1.下列加粗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蒙辭以軍中多務 不辭而別
b.自以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自青州人魏,尋復南奔尋根問底
d.涉獵經(jīng)史,兼有才干 品學兼優(yōu)
2.下列“之”字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讓之而不為報
c.策之不以其道
d.愿陛下親之信之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友人與之書而不能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jù)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話回答下列問題。第(1)(2)兩題任選一題作答,第(3)題必答。
(1)呂蒙在短時間內(nèi)才略忙驚長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永為什么能夠“發(fā)憤讀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呂蒙、傅永這兩個人物有哪些共同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a(chǎn)
3.(1)只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
(2)有個友人寄給他一封信,他卻不能回復。
4.(1)呂蒙認請了學爿的重要性;刻苦學習,(意對即可)
(2)傅永遭叔父責備,受到刺激;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意對即可)
(3)他們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將、武夫);認識到讀書意義后都能刻苦學習;都有了驚人的長進。(意對即可)
《孫權勸學》的閱讀答案及解析 孫權勸學閱讀及答案篇二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望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中年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①炳燭:點亮蠟燭。②昧:暗。③行:一樣,相同。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
(1)蒙辭以軍中多務。( )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
(3)蒙乃始就學。( )
(4)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2.翻譯下列句子。
(1)孤豈欲望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魯肅為什么要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成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呂蒙是怎樣成為一個有才略的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橫線上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人生學習的最好時期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啟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這兩個文段都是勸人學習的,從勸人的方法看,孫權和師曠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推托
(2)粗略地閱讀
(3)于是,就
(4)遲
2.(1)我難道要你研究經(jīng)典,做博士嗎?
(2)師曠說:為什么不點亮蠟燭呢? (重點詞語翻譯正確,意思對即可)
3.因為呂蒙已成了一個很有才略的人。(意思對即可)
4.呂蒙聽從孫權的勸告,努力學習,便成了一個有才略的人。(意思對即可)
5.青少年時期。每一個青少年都應該珍惜這人生學習的黃金時段,努力學習。(意思對即可)
6.孫權是以自己和呂蒙比較,現(xiàn)身說法說服呂蒙。師曠則用形象的比喻講明老年學習的重要,從而說服晉平公。(意思對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62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