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東坡的作品 東坡介紹模板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6:40:34
最新東坡的作品 東坡介紹模板
時間:2023-06-06 16:40:34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東坡的作品東坡介紹篇一

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是怎么樣的呢?看完這一部作品后,我

讀書筆記

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林語堂作品蘇東坡傳讀書筆記,歡迎閱讀。

三百多頁的書,被我攻克了,讓我得以結(jié)交了蘇東坡這位好友。他一生憂國憂民一生忙于政事。他向往平常人的生活,可是一聽到人民受苦,他又不得不回到政治中。我急于追求他那高尚的人格,以至于兩個月的時間猶如昨日一般。

他是一個不平凡的人,他不去炫耀他那份榮耀,而是拿他的勢力去讓人民開心快樂,他擁有著眾人窺視的地位,金錢本應(yīng)該是無窮無盡的,但他卻不大酒大肉,逍遙自在地過日子,一頓飯有時只吃一個饅頭。多么高尚的人格啊!

他又豪邁大方,不拘小節(jié)。他不追求服裝的華麗,只要舒服大方就好。每天也不顧慮這個顧慮那個,當然除了人民。

他還具有一顆放蕩不羈的心。他的詩歌就完美地展示了這一特點。以至于在他被押入大牢的時候也一點都不畏懼,拘謹。

勇敢善良,導(dǎo)致了他成天的憂國憂民。他可以餓肚子,但他不忍人民鬧饑荒。他本可以安閑自在的生活著,但他卻選擇了人民的安閑,每次到達他理想的平常生活時候,都因為人民無法生活而站出來,正因為這個性格導(dǎo)致他多次流放他鄉(xiāng),他為腐朽而堪憂,為明君而開心,為民樂而樂,真是個老好人。

他的生活有一些情調(diào),他有時也會去聯(lián)系瑜伽,他信仰佛教,有時也會鉆研美食,練練書法。

有時他顯得十全十美,一個文人苦心鉆研

詩詞

,這應(yīng)該很注重培養(yǎng)以及練習(xí),但蘇東坡卻一直都是憑他的靈感,他從不會可以的去作詩,而是為了情感的需要而提筆一時,而且他還善于繪畫,他在藝術(shù)界也有著相當高的名譽,他還能寫出一手精湛的書法,醫(yī)藥上他也不甘落后 ,與

散文

一樣都獲得了相當大的成就。真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讓他成為了我的偶像。啊,多么完美的人啊。

他一生的政治死敵是王安石,王安石的變法并不能是錯誤的,但他讓人民受罪了,就憑這一點蘇東坡也不會認可他。于是他們兩個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風(fēng)波。

一生四次被貶,一次入獄。這足以打敗一個人的心靈,但蘇軾卻從沒有過放棄。他是多么堅強啊。

說到

唐詩

宋詞,人們往往會想到李白,他出于盛唐時期,給人以一種神仙的感覺,但蘇東坡卻更接近實際,有血有肉感情豐富,當然李白也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學(xué)習(xí)的,但相比之下我更愛蘇東坡。

直至今日,人們還在不斷的去了解蘇東坡,但每當人們又了解他一分,他就越離我們更遠。他還有著許多不可言狀的高尚品質(zhì)值得我們?nèi)W(xué)習(xí),他是我們用不可攀的一個高度,但我卻一定會追隨他的高度,達到他那無法逾越的高度。

蘇東坡一個神奇而高尚的人,他的精神無可比擬,他的高度無人能及,他的思想不可逾越,這樣一位傳奇的人物成為了我的目標。

剛接觸蘇東坡應(yīng)該是讀他的詩詞吧讓我記憶猶深的就是這首《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除此之外我還在一些古詩文書上讀到了蘇東坡的許多著名詩句。在其他地方又了解到,蘇東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宋代的著名書法家、畫家。他的一生起伏,性情曠達豪放用他的一句詩來表達就是《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里的“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我讀這本書時并不是出于對蘇東坡的喜愛剛開始我也只是為了完成作業(yè)才讀蘇東坡,但當我投入進去看這本書品味蘇東坡這個人時,我才真正的喜歡上了蘇東坡這位偉大的詩人,而林語堂寫這本傳記也是因為他喜歡蘇東坡。一個近代作家去描繪一名幾千年的文人,用林語堂自己的話說:“并不困難。”因為活著的人,他的未來會有許多未知性,而論一個已然去世的詩人如蘇東坡,因為讀過其詩詞書簡,多多少少都知道些。歸根結(jié)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喜歡的人。而這種喜歡是因為我們擁有相同的人生觀價值觀,或者正向往著擁有蘇東坡這樣的處世態(tài)度。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喜歡蘇東坡的真正原因應(yīng)該是他敢于說:“我做華堂上,不該麋鹿姿?!彼矣谙虻弁踔毖躁愂觯骸翱琳陀诨ⅰ!钡倪@種個性吧。

在讀《蘇東坡傳》時,我們一直在追隨觀察一個具有偉大思想,偉大心靈的偉人生活,這種思想與心靈,不過在這個人間世上偶然呈形,曇花一現(xiàn)而已。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誠如林語堂所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他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蘇東坡的浩然之氣,也將如他的詩詞一樣永留千古!

蘇東坡是一位飽經(jīng)憂患的老人,在風(fēng)雨人生中不屈不撓、堅毅前行的身影。蘇東坡的一生,是苦與樂并存的一生。他才氣橫溢,一生為官,但不斷陷入政治漩渦和黨派斗爭,幾度升遷、貶謫,從政40年,地方做官33年,朝廷7年;執(zhí)政28年,被貶謫2019年。最高官職與宰相職位僅一步之遙,期間也因“烏臺詩案”險些喪命,一再流放至海角天涯瓊崖島,最終病死在返回中原的途中。但他一身正氣,為官清廉,處處念及老百姓的苦憂,為老百姓造福謀福利,致力于興修水利、種茶、治病、扶貧濟困等,深受地方老百姓的愛戴與擁護。

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diào)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蘇東坡的人品,具有一個多才多藝的天才的深厚,廣博,詼諧,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這些還不夠,在我看來,蘇東坡身上還有著一股道德的力量,有著人性的力量,有著迷人的魔力,有著一股強大的浩然正氣,能催人奮進,樂觀前行。

蘇東坡的一生,命運坎坷,仕途崎嶇。但這不能阻礙他。王安石得勢,幾乎所有忠良賢能之士都棄官而去。蘇東坡在連上三書之后不出預(yù)料的被貶,但他絕不因此退縮他將新政的不滿與缺陷訴諸筆端去因此得罪了當權(quán)的群小,遭到逮捕,險些喪命。但他說:“若遇飯中有蠅,仍需吐出?!庇谑侨盒±^續(xù)對他進行迫害。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屢遭貶嫡。甚至被貶蠻荒之地海南島可是那些群小自認可打倒蘇東坡的措施卻沒使那些小人達到目的。

整個蘇東坡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一個心靈故事。他從不收斂他的幽默才能,他的充滿機智的談話讓禪宗大師也難以應(yīng)對;他從不掩飾他對于鬼神世界的好奇,他祈求天神并與魔鬼爭辯,偶爾還占取上風(fēng);他欣賞生命的每一時刻,知道在任何情況下,幸福都是一種秘密;他追求長生不老,幾乎到死還興致勃勃地尋找不朽的仙丹,半受挫敗,卻含著笑死去。今天我們讀蘇東坡的傳記時,就是在追隨這樣一顆純正無邪、真實不欺的偉大心靈。

《蘇東坡傳》是林語堂先生眾多作品中其中一篇,我自認為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作品,而他的所有的作品都是需要我們細細品味的,只有這樣才能知道其中的精華。就如同一壺好茶,需要我們坐下來好好的去品嘗,才能讀出其人生的哲理,如同一瓶好酒,甘甜純美,讓人留連忘返。一直都知道蘇東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就像他所寫的詩一樣的豪邁、大氣凜然。當然我也是非常的喜歡他。

我敬仰蘇東坡,因為他無可比擬的才華。一說起蘇東坡,就不能不提他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詩才。他的詩,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的激昂豪邁,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的清新雅致,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人生哲思……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于筆端。透過東坡,我觸碰到中國文人飄忽的衣袂,聆聽到中國文化舒緩的脈動。

我敬仰蘇東坡,因為他樂觀豁達的性格?!俺梢财湓姡瑪∫财湓姟庇迷跂|坡身上再恰當不過了。“烏臺詩案”讓人不禁感嘆: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的,要不是蘇東坡太有才華,鋒芒太露,原來與之為友的同道們也不會轉(zhuǎn)而排擠他,他也不會落的幾度外放他鄉(xiāng)的下常好在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他沒有郁郁寡歡,而是隨遇而安,創(chuàng)作才情與此同時也越發(fā)充沛。在密州,他寫出了公認為最好的中秋詞《水調(diào)歌頭》,那動人的詞句和凄美的意境至今長盛不衰。而在他晚年身處的嶺南蠻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也正是蘇東坡明朗豁達心境的寫照。

我敬仰蘇東坡,因為他的浩然之氣。當王安石變法過程中出現(xiàn)了種種弊端,蘇東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對,蘇東坡利用他最擅長的武器——筆,寫出了上神宗皇帝萬言書,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學(xué),也表示其個人之氣質(zhì)與風(fēng)格,其機智學(xué)問與大無畏精神,都顯然可見。隨后蘇東坡反對變法失敗被貶至杭州,于是,他遠離了喧囂,回歸于清純空靈;他習(xí)慣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灑脫;他明白了如何應(yīng)對困難,才能做到寵辱不驚?!耙稽c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 蘇東坡這一豪氣干云的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一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在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fēng)!

誠如林語堂所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他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蘇東坡的浩然之氣,也將如他的詩詞一樣永留千古!

從小就讀蘇東坡的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憂愁,大江東去浪濤盡的氣勢無不流露詩人的豪邁奔放.可我對蘇東坡的了解甚少,直至讀了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傳》,才知道蘇東坡原來是千古奇人。

在蘇東坡才華畢露的背后,幾度升遷的辛酸卻只有他獨自品嘗。他一生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他熱愛生活,在美食方面留下了東坡肉東坡壺以傳后世。蘇東坡情感豐富,對其亡妻寄以青絲,在《朝云墓志銘》和《悼朝云》一詩中表達了自己的傷痛。蘇東坡是剛直的,盡管有過數(shù)次因詩而被捕受審,但他仍不改犀利的詞風(fēng)。他寫詩諷刺群鳥未可辨雌雄,后又寫?yīng)q誦賣青春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他知己無數(shù),兄弟情深,蘇東坡又是幸福的。

類比蘇子由——蘇東坡的同胞親弟。在才華上,可能不及蘇軾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當當,官職也扶搖直上,最終也能夠安享晚年。說道底,在于蘇軾面對邪惡,面對錯誤,有敢于提出,敢于批評的態(tài)度。也許是富貴榮華,安寵榮辱在他看來,只不過是一己的私欲,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奮斗目標是定位在百姓身上的,他的雙眼,更多關(guān)注的是他們的愉悅或是疾苦。只要他認為變法脫離了實際,與救百姓于水火發(fā)生了抵觸,他就要反對到底,甚至于在他管轄的州府里,這些所謂的強國措施他概不搭理。

雖然蘇軾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的泥濘,在仕途路上坎坎坷坷,得罪過很多人,多次被貶,但蘇東坡依然不乏幸福籠罩。他有非常愛他的妻子,生死相依的弟弟,陪伴他的朋友,非敵即友的王安石,以及朝廷上的眾多好官。這里面最讓人感動的便是皇上和皇后,皇后非常重視蘇東坡的文采,蘇東坡每次犯錯之后皇后總會為他求情?;噬蠈λ麡O其嚴厲,他重視蘇東坡的文采,但因蘇東坡做事欠思考,直言不諱,皇上怕他終有一天會得罪大官,就把蘇東坡貶謫。

蘇東坡的一生坎坷,但也是豁達的一生。身處逆境也不覺痛苦,腳踏荊棘也不覺悲涼,始終保持樂觀,像他的詩詞一樣千載有余情。

我對蘇東坡懷有一顆仰慕之心,我喜歡他的真誠待人,真心交友以及直言不諱,如果我身邊有這樣的親人,朋友或者是同學(xué),我會非常珍惜。

東坡的作品東坡介紹篇二

◆讀一本好書,象交了一個益友。---臧克家

◆好的書對青少年的成長乃至他們的一生,

◆都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書籍使人變得思想奔放。——革拉特珂夫說說心情短語

◆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透B柯

◆我身上所有一切優(yōu)秀的'品質(zhì)都要歸于書籍?!郀柣?/p>

◆多讀書,讀好書,然后寫出自己的感想,這是寫好作文的開始。——冰心

◆書,能保持我們的童心;書能保持我們的青春。 ——嚴文井

◆書是唯一不死的東西——丘特

◆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 ——巴甫連柯

◆書中橫臥著整個過去的靈魂——卡萊爾

◆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書不僅是生活,而且是現(xiàn)在、過去和未來文化生活的源泉 ——庫法耶夫

◆書中橫臥著整個過去的靈魂?!ㄈR爾

◆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富貴血脈——彌爾頓 搞笑語句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yǎng),同時也不可能有什么鑒別力?!諣栣?/p>

東坡的作品東坡介紹篇三

;

那時,

我還不是東坡居士。

那時的庭院里,

門前有竹,

堂上有書,

風(fēng)雨吹打著芙蕖。

那時鳥雀在園中筑巢,

仿佛萬物初醒。

那時的梨花樹下,

坐著年輕的母親,

坐著我和子由。

母親講起范滂登車攬轡,

講起他臨危受命前的從容訣別。

我霍然起身,

在母親面前作一生之約,

誓言成就士大夫的名節(jié)。

那時我還不懂世事的艱困,

也料不到母親匆忙的凋謝。

返家守孝的那年暮春,

淚眼中云霞明滅,

母親站在高高的天上微笑著。

天路遠隔,

每一步都是我漫長的訣別。

初出蜀地,

是在嘉祐元年,

那是個華枝怒綻的季節(jié)。

父親攜我們趕考,

過閬中

越秦嶺,

出川之難,

“猿猱欲度愁攀緣”。

而那時我也并不知道,

人世間最難的,

不是攀緣,

而是守住本愿。

后來,

當我和子由一夜間名動汴梁,

自府試至殿試,

世人所贊,

士林所傳,

不過是幾篇金玉文章。

而仁宗皇帝所期,

卻是兩個太平宰相。

而我的抱負,

也終將成為命運的勉強,

自古少年心事,

難回故鄉(xiāng)。

人生中有一刻你以為是盛放,

到頭來,

花開盡是悵惘。

那時恩師歐陽修愛我甚重,

要以一代士風(fēng)相托命。

只是,

我沒料到,

文章易成事難料,

誠意格天天難道,

更三十年,

櫛風(fēng)沐雨,

江波流盡殘陽里,

誰念起,

當時晴光初照。

后來我在澠池,

初勘生死,

領(lǐng)會這世界并無常性。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人生亦如沙錐畫,

浮塵萬點不留行。

既如此,

古今人事,

竟有何意?

想起昔年的楚地之行,

屈原塔前,

精魂飄蕩在空中千里萬里,

父老哽咽悲之千年百年。

斯人之生,

終究是生于懷念。

想這大地上,

人誰不死,

死誰不悲,

生死興滅誰憑問,

只有流風(fēng)余韻在八荒四野,

所以士大夫以率真而守死節(jié)。

那一年,

神宗新政,

王安石變法,

朝中已容不得半點批評,

而我仍決意危言危行。

只因不能忘,

在鳳翔,

離京一千一百七十里,

寒風(fēng)颯颯飛白雪,

饑民在屋,

家徒四壁,

無人出語,

村陌一片死寂。

如今若朝政只為國家計,

而不為民生,

國富而民窮可乎?

那一年,

我一路奮爭,

終至自請出京。

此后的漫漫人生,

在謫居地,

在朝廷,

無論窮達,

我讜言無懼,

親友嘆惋同道惜,

我卻只以本心自勵。

說起來,

人間到處路迢迢,

可余生也短。

人生百歲有時盡,

何為踽踽空遺恨?

我愿此生如江水,

滟滟載盡行路人。

我的江水,

當有明月共枕,

后世掬我在手里,

當知一捧心熱,

一杯酒冷。

想起年幼讀書時,

父親自京返鄉(xiāng),

作《名二子說》。

他擔心我鋒芒畢露,

要我一生掩抑才情。

后來我為人父時,

也曾愿子孫愚魯做公卿。

但是非曲直在前,

我若不言,

誰當言?

俯仰天地,

我生微渺宇宙無盡,

江河不曾為我清,

何不放身一跳凌萬頃!

這一世,

青山無數(shù),

許我無塵路,

幾番孤鴻縹緲,

每將流光誤。

那年我在密州,

恰是中秋,

“歡飲達旦”,

對月徒嘆。

那一晚的月光,

是身不能至的故鄉(xiāng),

那一晚的瓊樓玉宇,

是不盈袖的寒涼。

那時,

不見子由已有七年,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這一世的情義遠曠,

如星河唱晚,

一闋《水調(diào)歌頭》,

讀來浩蕩,

卻也只是苦海里的乘風(fēng)破浪。

憐我世人,

縱有高歌歡會,

總難消午夜夢回。

還記得也是在密州,

正月間驚憶往事,

與發(fā)妻王弗訣別已有十年,

當日永結(jié)同心,

是她十六歲的溫婉動人,

十一年相陪,

蘭心蕙質(zhì),

曾處處呵護我的率真,

如今生死兩隔,

這一世,

便再相見,

也難相問,

只有一掬清淚,

夜夜撒向千里孤墳。

這一世的情緣深重,

無時或忘,

無力思量,

空許來生添惆悵。

小軒窗,

你的梳妝,

一剪明月在短松岡。

世事如激流行舟,

兩岸勝景難留,

往復(fù)東西,

覆水亦難收。

元豐二年,

新黨忌恨,

彈劾我以詩文譏諷朝政。

于是那日在湖州,

臺卒猝然臨捕,

白衣青巾,

顧盼猙獰,

“拉一太守如驅(qū)犬雞”。

回顧妻子惶急,

我笑對她說,

何不學(xué)楊樸之妻送夫,

也作首詩贈我為別?

那一天,

一州肅殺,

大小官吏畏禍遠避,

只有掌書記張師錫趕到郊外,

斟一杯酒,

慨然為我送行。

而我,

戴罪舟中之時,

卻幾欲沉水自盡。

這一世啊,

何不容我放達容我笑,

容我夜半深沉,

一卷詩書鐵未銷,

容我錦心繡口,

不與凡俗道?

那一年,

本朝開以言罪人之先例,

黨爭構(gòu)陷,

凌辱敲撲,

無所不用其極,

從此為累世后惡所引。

而那一刻,

我命在旦夕,

千百野烏繞庭樹,

柏臺夜暗嚴霜逼。

后人說起烏臺,

豈無慘淡?

倘若一做宵小便能欺人,

而士大夫之生死榮辱全憑圣意,

盛世又與末世何異?

得親友輾轉(zhuǎn)相救,

我方才茍全性命。

荊公王安石,

我一生的政敵與知己,

那時早已退隱金陵,

卻連夜上書救我云:

“豈有盛世而殺才士者乎?”

其人磊落如是,

不知后世黨爭時可有人及?

五年后,

當我奉詔赴汝州,

繞江泊舟金陵,

那時我仕途稍有轉(zhuǎn)機,

荊公已垂垂老矣。

我以手書近作相贈,

他也自誦其詩,

還勸我卜居鐘山,

與他比鄰。

噫吁嚱,

一壺好酒,

滿懷詩情,

豈非是我等命途本意?

海上百里窺風(fēng)浪,

山前一燈照空明。

閑來時,

我心中所憶,

不是在朝時的風(fēng)光,

也不是富貴時的歡暢,

而是以身柱世的悲壯。

我這一生為官所到處,

無論杭州密州徐州,

皆見生民之苦累悲憂,

饑饉疾疫,

歲兇民貧。

士大夫若不能解民倒懸,

又與木石何異?

借我三十年濟困,

此生甘忍淚,

許我三十年化生,

來世難忍悲。

后來我罪貶四邊,

舉家清寒,

其貧入骨,

也只能如此百折不回。

史家說,

從前凡我所治處,

生民皆傳揚我的微名,

卻不知,

我是自作生民而已。

這世間人往往只一步換移,

彼此便無分別。

倘若能以己作人,

便是悲憫。

他死我也死,

他生我也生,

他若無奈死,

我亦不能生。

萬物相齊,

眾生不異,

往來何苦?

浮沉何懼?

那時在黃州,

我開的荒地在東門之外,

就此名之“東坡”。

早上行東坡,

晚上行東坡,

只因為那里新種了樹,

苦等樹結(jié)果。

東坡居士,

種稻種麥,

種樹種菜。

風(fēng)吹日曬至面色如黛,

我卻欣欣然以為樂。

有道是,

我耕在東坡,

東坡亦耕我。

后世讀我詩,

不如自耕作。

那時我的筆墨,

是萬壑松風(fēng)里的訴說。

一字一句,

數(shù)著豆莢與田舍。

那時我伐了木,

壘了磚,

建了草頂?shù)募疑幔?/p>

號稱“雪堂”,

我自感已得其所。

縱向泥涂思濡沫,

我亦為之久軒昂。

莊子說,

“安時而處順,

哀樂不能入也”。

如今我已知曉入世的道理,

仕則仕,

不仕則不仕,

我也領(lǐng)略了出世的真義,

有則有,

無則無矣。

元豐二年,

三過揚州時,

歐陽座師已逝,

平山堂前猶存他手植之柳,

昔年他在此賞荷納涼,

壁上猶存他留題之詩。

元豐五年,

在“故國神游”,

赤壁懷古,

更不見三國周郎英雄。

元祐四年復(fù)起后,

我再知杭州,

年華老去,

昔日同游故友,

多已不壽。

昨日談笑方如畫,

今日已為泉下人。

說來,

古來多少事,

盡在彈指中,

大江東流去,

萬事轉(zhuǎn)頭空。

存亡在俄頃,

何復(fù)悲異同?

愿心與天老,

坐倚門前松。

黃州的三月七日,

沙湖道中,

回首前塵,

“一蓑煙雨任平生”,

倘若生死不問,

天時更何介意?

且把蕭瑟拋盡,

無晴無雨,

不憂不懼,

人生緩緩歸去。

歸去,

我已參透最后的禪機。

紹圣元年,

貶謫中再過金陵,

為佛緣而至清涼寺。

元符三年,

我已六十五歲矣,

從嶺南遇赦歸來,

三至金陵,

書《觀世音菩薩頌》曰:

“慈近乎仁,

悲近乎義。

忍近乎勇,

憂近乎智?!?/p>

這不是我的遺言,

卻是我的篤信,

而我,

將在不久后死去。

我將回到最初的清凈。

當我彌留之際,

我依稀看到我所愛的靈魂,

正在彼岸升騰,

他們身如三月的花絮,

飛揚在我來世的庭院里。

看到父母,

看到恩師,

猶是慈愛的神情,

猶存當年的笑意。

看到王弗、閏之和朝云,

她們生死與我相隨,

陪我顛沛流離,

卻都已先我而去。

嗚呼,

生別離

當為泉下聚矣。

歲月不居,

水分于山。

“樹猶如此,

人何以堪”?

當我彌留之際,

已不想留傷別于世人,

只想訴說這一世的歡喜。

契友同道,

高士鄉(xiāng)鄰,

世人施我以綿綿恩慈,

我實不能報之萬一。

往復(fù)幾千里,

友朋相呼吸。

醒時同講論,

醉后共沉迷。

興來耽佳句,

禍至救危局。

此生少富貴,

幸得逢高義。

當我彌留之際,

贈別了一生的書卷和詩句,

倘若詩有重生,

人有靈魂,

詩人當永在誦讀里相敘。

草木枯榮,

春秋不朽,

在時間的河面上,

將飄滿你我的悲喜。

清晨的梵鐘已經(jīng)敲響,

虛空中已滿是珍奇。

當我彌留之際,

早已得證圓覺,

心滿清凈。

卻不知怎的,

有一剎那,

忽然記起密州的秋風(fēng)里,

我曾會飲出獵,

聊縱豪放,

“左牽黃,

右擎蒼,

千騎卷平岡”,

只不見有人持節(jié)云中遣馮唐。

事見蘇軾《異鵲》。

事見《宋史·蘇軾傳》。范滂事見《后漢書·范滂傳》。

李白《蜀道難》。

相關(guān)熱詞搜索:;

東坡的作品東坡介紹篇四

李丹 200840101218 08漢本(2)班

“服務(wù)于抗戰(zhàn), 服從于抗戰(zhàn)” 是四十年代文學(xué)中最響亮的口號, 不妨說, 它也是中國硯代作家當時所依存的“ 時代環(huán)境”。正是這一環(huán)境的歷史合力,促使大批作家的創(chuàng)作題材由知識者向戰(zhàn)爭的新主角一一勞動者的世界移動, 其中的一部分作家甚至逾越出知識者最后一道心理屏障, 千脆從國統(tǒng)區(qū)進入解放區(qū), 到那里去尋找理想化的世界。對這一發(fā)生在三十年代末和四十年代初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身上的“ 集體性現(xiàn)象” , 臺灣學(xué)者陳敬之認為是由于“ 若千年來國家始終處于危難震撼之中, 凡是熱愛國家和關(guān)心政治的學(xué)人, 都難免和政洽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雹賹嶋H上, 當時大多數(shù)作家創(chuàng)作心態(tài)的轉(zhuǎn)向并非都是出于“ 難免”。一九三六年, 卞之琳、何其芳和李廣田的三人合集《漢園集》出版。這部被認為“有成熟的晚唐之風(fēng)“、“ 受新月影響但又大大超越了新月詩藝”②的詩集, 以它精心別致的形式和表現(xiàn)自我的縫絡(luò)情思, 深深影響了一代讀者。但就在兩年之后,“ 漢園三詩人” 之一的卞之琳, 隨何其芳、沙丁等朋友一起, 不辭長途之苦地考察了華北抗日前線晉察冀和延安兩地。也正是出于對民族救亡戰(zhàn)爭的熱情參與心理和“面對大眾而寫” 的創(chuàng)作動機, 卞之琳考察歸來不久, 很快寫出了以真人真事為原型、淺顯直白的《慰勞信集》。他后來在《雕蟲紀歷自序》中說 “ 我寫詩道路上的轉(zhuǎn)折點也就開始表現(xiàn)在又是一年半寫詩空白以后的一九三八年秋后的日子?!?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在延安寫了兩首《慰勞信》, 一九三九年又在峨眉山寫了十八首, 一九四!年結(jié)集在香港出版。其后十一年他再“ 沒有寫過一行詩”。有意思的是, 卞之琳雖然估計在延安被其朋友何其芳挽留, 最后還是去了西南聯(lián)大。何其芳就不同了。按說, 他比卞之琳更富有詩人氣質(zhì), 《腳步》和《歡樂》等早期詩作中沉嗜迷離的夢境和矜持敏撼喲柔腸, 與其是他同時代青年自傷迷茫的情懷, 倒不如說就是完整的何其芳自己。但他不象卞之琳那樣,只是由于受到抗戰(zhàn)的鼓動, 到根據(jù)地跑了一趟而已,而是直接從詩歌的夢幻中, 走到了空前酷烈的戰(zhàn)爭現(xiàn)實里面, 最后成了一位受到毛澤東和周恩來等領(lǐng)袖夸獎的被認為是“ 改造得比較好的知識分子” 典型。何其芳為什么會做出與其秉性氣質(zhì)反差很大的人生選擇呢# 本來, 他也可以象其他人那樣跑到相對安靜的大后方, 去繼續(xù)營造他“ 畫 夢” 般的藝術(shù)世界??伤x擇了戰(zhàn)爭, 并由此擇定了自己以后大半生的人生道路。這一事實曾使某些用“ 自由主義” 的思想標尺要求中國現(xiàn)代作家的文學(xué)史家為之困惑。

他們尤其不能理解中國知識者、中國現(xiàn)代作家基于民族責任感、歷史使命感的積極主動的政治選擇,因此想當然地把包括魯迅在內(nèi)的中國作家的政治選擇解釋為誤入迷途。他們不但弄錯了因果關(guān)系, 而且也過分低估了這些作家的理性。沒有什么力量能任意支配象魯迅這樣擁有超常成熟的智慧和獨特社會歷史眼光的思想家, 正如沒有誰能迫使左拉為“ 德萊斐斯案件” 說出我“ 控訴” , 沒有誰能操縱托爾斯泰伯爵向農(nóng)奴制的俄國挑戰(zhàn)一樣。近代史上中國思想界的每一次分裂, 都推動了知識分子的一次政治選擇, 從選擇自己的理論立場, 到選擇政治信仰及其人生道路。歷史的嚴峻安排, 與知識者自身的使命感、厲史自動性相遇了因此, 這一選擇更多是來自自覺意識的支持, 來自中國知識者與生俱來的社會思想攀礎(chǔ)。不了解這一點, 也就不可能理解政治意識對作家創(chuàng)作心態(tài)及作品的滲透并非自初期“ 革命文學(xué)” 始, 也不只是三十年代左翼文學(xué)的特殊現(xiàn)象。最具有說服力的, 倒不一定是丁玲、胡也頻、洪靈菲、葉紫等顯而易見的例子, 而是何其芳、卞之琳和艾青這樣既深受歐美思想文化熏染, 又不在左翼文學(xué)圈子中的所謂自由派作家創(chuàng)作上的重要轉(zhuǎn)向, 是一大批文學(xué)家、藝術(shù)家從古都北京的校園和書齋、從上海亭子間走向延安這一“ 三、四十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現(xiàn)象“。拿中國知識者投向革命與俄國知識者逃離革命的思想行為比較, 在這里別有深味。在這個意義上, 何其芳、卞之琳們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 就此也可以引伸為中國知識者一種相當獨特的歷史文化心態(tài)。

艾青進入根據(jù)地的行為方式則別具特色??箲?zhàn)伊始, 他并沒有馬上響應(yīng)熱情的號召奔向革命圣地, 而是先從上海到杭州、金華、武漢、桂林, 然后又從偏居一隅的湖南新寧輾轉(zhuǎn)到了重慶, 在陷入戰(zhàn)火的中國兜了一大圈, 直至一九四一年一月。對于杭戰(zhàn), 艾青的態(tài)度十分明確, 當他聽到有人指責杭戰(zhàn)詩是“八股” 時禁不住申辯說: “ 我只要指明, 詩人能忠實于自己的時代是應(yīng)該的。最偉大的詩人,永遠是他所生活的時代的最忠實的代言人, 最高的藝術(shù)品永遠是產(chǎn)生它的時代的情感、風(fēng)尚、趣味等等之最真實的記錄??箲?zhàn)在今天的中國, 在今天的世界, 都是最大的事件, 不論詩人對這事件的態(tài)度如何假如詩人尚有感官的話, 他總不能隱瞞這事件之觸目驚心的存 在?!雹塾谑? 一種行為上的悖論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 詩人渴望加入到民族救亡的洪流中去,但他又對是否進入酷烈的現(xiàn)實遲疑不決(他想成為這場正義戰(zhàn)爭中一名不惜慷慨赴死的戰(zhàn)士, 但他又試圖將這種參與限定在詩人的角色范圍內(nèi)。他當時曾對人剖露心跡, 他只想“ 自由寫作”④)。但現(xiàn)實卻將這種知識分子式天真的幻想擊得粉碎, 在重慶,生活的無著尚可隱忍, 可特務(wù)的跟蹤騷擾則使他有一種無處存身的悲涼感。恰在這時, 周恩來找他談過一次話, 并慷慨相贈一千元盤纏,⑤ 艾青于是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抉去延安。卞之琳的實地考察、何其芳的熱情投奔和艾青的終于轉(zhuǎn)移,顯示出三人個性氣質(zhì)上的差異, 然而在潛意識里, 中國現(xiàn)代知識者的“ 尋找歸屬情結(jié)” , 又使他們以不同的行為方式殊途同歸。這一大結(jié)局意義上的相似性, 決定了他們頗為相似的文學(xué)命運。

何其芳和艾青到延安的最初日子還是頗有詩意的,緊張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以難得的寬容接納了他們。何其芳和卞之琳一到延安, 就彼周揚熱情引薦給了毛澤東。何其芳顯然受到了富有惑染力的鼓勵, ,過更為毛譯東偉人般的個?性魅力所折服, 這種出目內(nèi)心的敬慕之情, 一直保持到他去世前.(1977年)寫下的《毛澤東之歌》中。艾青到延安后, 與毛澤東有更沫一層的個人關(guān)系。自己是詩人、同時對詩人也特別感興趣的毛澤東, 多次邀艾青去他窯洞對談。正是出于對領(lǐng)袖信任的感激之情, 艾青寫成了他到延安后的第一支頌歌《毛澤東》。

一、二一起步走”般排山倒海的軍令一樣嚴肅和不容置疑。在這一巨大歷史慣性的推動之下, 與之合拍的新的文學(xué)原則怎么能不具有“ 歷史的合理性” 呢? 當史特沫萊說到“丁玲是一個非常政治化的人“ 的時候, 她事實上是在談?wù)撘淮笈袊F(xiàn)代作家的共同性格。在這一“ 共同性格“ 背后, 顯然有著深刻的中國現(xiàn)代歷史條件方面的根據(jù)。

今天, 無論運用怎樣的智慧和想象力, 人們都無法估量中國知識者當時所承受的現(xiàn)代歷史的壓力了。比較可靠的倒是一些尚可找到的歷史資料。丁玲當時在《解放日報》文藝副刊辟出一個欄目, 先后刊出的文章有她本人的《三八節(jié)有感》、王實味的《野百合花》、羅烽和蕭軍的《太陽里也有黑暗》、艾青的《了解作家, 尊重作家》, 連一向溫和泊言的何其芳, 也令人吃驚地寫出了一批諷刺詩。對艾青到延安后的生活邏輯稍加推演, 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不易察覺的心理逆反現(xiàn)象。按說, 領(lǐng)導(dǎo)層對他個人不可謂不“ 尊重” , 可他為什么這時候要發(fā)出“ 尊重作家”的吁請呢 前者曾與他多次朋友式平等地對談, 但他何以卻又要求“ 了解作家”呢 顯然, 艾青來延安前那個“想自由寫作” 的念頭又活躍起來了, 并且感到了與環(huán)境不相協(xié)調(diào)的痛苦。他根據(jù)戰(zhàn)地記者、作家羅丹的講述, 創(chuàng)作了歌煩八路軍騎兵英勇戰(zhàn)斗的長篇敘事詩《虧里鉆、。盡管詩人態(tài)度十分真誠 但由于他并不熟悉戰(zhàn)爭生活, 尤其不熟悉八路軍戰(zhàn)士, 作品因此給人一種“ 軍旅生活知識分子化“ 的印象。艾青后來又以很大的熱情, 去接觸邊區(qū)的工農(nóng)兵。他興致勃勃到了延安南區(qū)的昊家棗園去訪問勞動英雄吳滿有, 并很快用通俗化的敘事詩形式寫出了長詩《吳滿有》。后來, 他又專程去吳家棗園, 一句一句念給農(nóng)民聽這首詩, 句子明白簡短, 內(nèi)容實實在在。在念給雙民聽時, 艾青特別注意農(nóng)民的表情, 以觀察池們接受的程度, 并作為修改時的依據(jù)。創(chuàng)作態(tài)度可謂虔誠之至。然而, 由于藝術(shù)上過于淺淡, 與分行的通俗故事無 異, 連艾青也承認是失敗之作⑥。艾青畢竟不同于本來就靠演繹民歌來寫詩的李季, 他深厚的法國象征詩歌和油畫修養(yǎng), 天生的知識分子氣質(zhì),以及早就定型的一整套詩歌話語, 強行移植到以宣傳鼓動為目的勞模形象上, 只會產(chǎn)生一種類似喜劇的效果。寫作是作家自我實現(xiàn)的重要形式之一, 他可以接受生活的貧困, 但卻無法接受“ 寫不下去” 這個痛苦現(xiàn)實。可以想象, 再沒有什么能讓艾青如此對自己失望的了。所以, 循此邏輯他發(fā)出“ 了解作家, 尊重作家“ 的熱切吁請, 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問題的奧妙正在這兒 你想通過筆服務(wù)于一個偉大時代, 但你最終又發(fā)現(xiàn), 這管筆并未真正握在你個人手中。這顯然不是智慧的苦惱, 而是切實感受中的滿懷真誠、卻又徒勞無益的精神上的深刻沮喪。何其芳這時寫下的一些諷刺詩, 與其說是“ 諷刺“ , 還不如說是“牢騷”。以1942年4月3日發(fā)表在《解放日報》上三首詩中的一些詩句為例 年青的同志們 我們一起走到野外去吧, /走到遼遠的沒有人跡的地方,/把我自己投在草地上, /我象回到了我最寬大、最會撫慰人的母親的懷抱里, 她不說一句話, 只是讓我在她懷抱里痛哭一場。一直到完全洗凈了我心里的一切繁瑣、重壓和苦悶⑦。

創(chuàng)作完全被捆綁狂這一麗捉上, 以致他的作品完全成了對前者實買在在的演繹。

① 陳敬之 《中國新文學(xué)的誕生》, 臺北成文出版杜有限公司印行, 1980年版。

② 唐提:《卞之琳印象》, 香港《詩雙月刊》1990 年第一卷第五期。③⑤ 艾青 《詩與時代》, 載《詩論》, 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 年版。④⑥ 楊匡漢、楊匡滿 《艾青傳記》, 第137、162頁,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

東坡的作品東坡介紹篇五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雨點紛落,把東坡洗得格外干凈,月亮的光輝也變得清澈。城里的人早已離開,此處只有山野中人閑游散步。

千萬別去嫌棄這些坎坷的坡路不如城里平坦,我,就是喜歡這樣拄著拐杖鏗然的聲音。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東坡是一個地名,在當時黃州州治黃岡(今屬湖北)城東。它并不是什么風(fēng)景勝地,但對作者來說,卻是灌注了辛勤勞動、結(jié)下深厚感情的一個生活天地。宋神宗元豐初年,作者被貶官到黃州,棄置閑散,生活很困窘。老朋友馬正卿看不過眼,給他從郡里申請下來一片撂荒的舊營地,蘇軾加以整治,躬耕其中,這就是東坡。詩人在此不只經(jīng)營禾稼果木,還筑起居室——雪堂,親自寫了“東坡雪堂”四個大字,并自稱東坡居士了。所以,他對這里是傾注著愛的。

詩一開始便把東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岡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潔月光,透過無塵的碧空,敷灑在澡雪一新、珠水晶瑩的萬物上,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確實當?shù)闷鹨粋€“清”字。謝靈運寫雨后叢林之象說:“密林含余清”。詩人的用字直可追步大謝。

詩人偏偏拈出夜景來寫,不是無謂的。這個境界非“市人”所能享有?!叭罩袨槭小?,市人為財利驅(qū)迫,只能在炎日囂塵中奔波。唯有“野人”,脫離市集、置身名利圈外而躬耕的詩人,才有余裕獨享這勝境。唯幽人才有雅事,所以“市人行盡野人行”。這讀來極其自然平淡的一句詩,使我們不禁從“市人”身上嗅到一股奔走鬧市囂塵的喧鬧氣息,又從“野人”身上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處而自足于懷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盡在不言中。詩人在另一首詩里說:“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蹦请m是詠定惠院海棠的,實際是借海棠自詠身世,正好幫助我們理解這句詩所包含的意境。

那么,在這個詩人獨有的天地里,難道就沒有一點缺憾嗎?有的。那大石叢錯、凸凹不平的坡頭路,就夠磨難人的了。然而有什么了不起呢?將拐杖著實地點在上面,鏗然一聲,便支撐起矯健的步伐,更加精神抖擻地前進了。沒有艱險,哪里來征服的`歡欣!沒有“犖確坡頭路”,哪有“鏗然曳杖聲”!一個“莫嫌”,一個“自愛”,那以險為樂、視險如夷的豪邁精神,都在這一反一正的強烈感情對比中凸現(xiàn)出來了。這“犖確坡頭路”不就是作者腳下坎坷的仕途么?作者對待仕途挫折,從來就是抱著這種開朗樂觀、意氣昂揚的態(tài)度,絕不氣餒頹喪。這種精神是能夠給人以鼓舞和力量的。小詩所以感人,正由于詩人將這種可貴的精神與客觀風(fēng)物交融為一,構(gòu)成渾然一體的境界;句句均是言景,又無句不是言情,寓情于景,托意深遠,耐人咀嚼。同一時期,作者有《定風(fēng)波》詞寫在風(fēng)雨中的神態(tài):“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迸c此詩可謂異曲同工,拿來對照一讀,頗為有趣。

詩的第一段,通過景物描寫,突出當時的靜。說明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世俗名利的不屑,但愿長醉山水間之意。

東坡的作品東坡介紹篇六

;

有人說,只有你才可以承受絢爛耀眼的嘈雜和極度的孤寂。就像那斑駁的弄堂里,一把胡琴咿咿呀呀地拉著,在萬家燈火的夜晚,拉過來拉過去,道不盡的蒼涼,但這是別人走不進去,且不可復(fù)刻的傳奇。

沙漏頻滴,寒燈吹熄,僅余一絲風(fēng)拂過你的衣袂,你輾轉(zhuǎn)反側(cè),嘆蒼天無眼,一場烏臺詩案將你貶謫黃州?!拔矣孙L(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千里難言思歸的念,讓你舉杯邀月,把酒問天,徘徊矛盾。罷罷罷,云破弄影是月,蘆花深處是月,小樓吹笙是月,千里嬋娟是月。何不把自己的情懷寄托在多情的月亮上?何不攜兒帶女去黃州四處游玩?真是官場失意,文學(xué)得意。你來到赤壁磯,一覽風(fēng)光,寫下了有名的《赤壁賦》,傳誦至今。你詩書畫三絕,冠步北宋;你辭賦曲精通,后人嘆服;你心系黎民,蘇堤為證;你情深意切,悼詞可見。你雖嘴里嘆著冷,心里卻燃起一把火。這把火,照亮了歷史的天空,照亮了文學(xué)的天空,也照亮了千年的櫛風(fēng)沐雨。

“人生無是非,藻荇自交橫,深得萬千意,才得一世閑?!笨?,就是滿。你說:“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看似一路貶謫,空空如也,實則滿懷豐盈,豪放曠達。

望著你,我謹記白發(fā)黃雞;望著你,我已著芒鞋蓑衣;望著你,我把天地畫在心中;望著你,我已然成了你。

從此,凡是遇到不盡如人意的事,我會揚起嘴角,咧開嘴唇,綻開微笑。面對人生中隱藏在陽光背面的陰暗,我愿意是一棵樹,扎根深處,向陽而生。

世事飄忽不定,從來都沒有為某個人量身定做的人生,多少無法預(yù)測的風(fēng)雨,讓生活無法改寫。那我就勇敢地接受,淡然從容地過好每一天。

相關(guān)熱詞搜索:;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264216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