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婦產科主治醫(yī)師手術范圍匯總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22 06:40:52
2023年婦產科主治醫(yī)師手術范圍匯總
時間:2023-04-22 06:40:52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婦產科主治醫(yī)師手術范圍篇一

婦產科主治醫(yī)生要學習婦產科手術知識有很多,那么下面yjbys就為大家分享最新的婦產科主治醫(yī)師考試手術指導相關資料,希望對考生復習婦產相關手術有所幫助!

避孕一旦失敗,宜盡早行藥物流產或人工流產手術,因為它們對孕婦的創(chuàng)傷及不良后果,畢竟比鉗刮術要小得多。鉗刮術的其它近期或遠期并發(fā)癥與人工流產術相同。

鉗刮術后應注意休息,加強營養(yǎng),服用抗生素,采用止血和宮縮藥物。如有乳汁分泌,應該退乳;乳汁量較多時,可以給予乙茨酚4毫克每日2次肌肉注射或外用芒硝等。

鉗刮術后應采取避孕措施,避免再次做人工流產術或鉗刮術。已有一個孩子的夫婦應采用以下長效安全的避孕方法:

1、宮內節(jié)育器,是一種長效、安全、可逆的避孕方法。

2、各種長效、短效口服避孕藥或避孕針以及陰道環(huán)等,宜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3 、孩子長大后可采用永久性避孕方法,如男、女性絕育術。

4、皮下埋植避孕法,一次使用可避孕5年。

放置節(jié)育器并發(fā)癥及處理

1.節(jié)育器放置后出血,有的婦女可出現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可按月經不調辨證施治;若節(jié)育器放置位置或大小選擇不合適者,可糾正或更換合適的節(jié)育器;若月經改變嚴重,經治療無效時,可取出節(jié)育器,改用其他方法避孕:

2.繼發(fā)感染,可因醫(yī)務人員操作不慎或放置術后忽視衛(wèi)生引起。多發(fā)生子宮內膜炎及附件炎,按盆腔炎辨證施治。

3.放置節(jié)育器后妊娠,應予人工流產及取出節(jié)育器。

刮取子宮內膜或宮腔內容物的手術。婦產科常做的`小手術,是人工流產方式之一。

診刮又分一般診刮和分段診刮。一般診刮,適用于內分泌異常需了解子宮內膜變化及對性激素的反應、有無排卵、有無結核等癥。

分段診刮指操作時先刮頸管再刮宮腔,將刮出物分別送病理檢查,適用于診斷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其他子宮惡性腫瘤,并可了解癌灶范圍。

治療性刮宮有吸刮及鉗刮之分。吸刮是用負壓吸管吸出宮腔內容物,鉗刮是用卵圓鉗鉗取宮腔內容物,而后再行刮宮。

治療性刮宮的適應癥有:早孕要求終止妊娠者,孕3個月以內用吸刮術,3個月以上及引產后清除宮腔殘存物用鉗刮術;不全流產、難免流產、過期流產、胎盤滯留、葡萄胎等需排空宮腔者。

禁忌癥有急性生殖道及盆腔炎癥、滴蟲及霉菌性陰道炎,合并嚴重的內科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

注意事項:掌握好適應癥,不同疾病選擇適當的時間和術式。

醫(yī)生技術要嫻熟以避免各種不應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如子宮穿孔、大出血、刮宮不全損傷及術后宮腔粘連、感染等。

1.期待療法:

適用于孕28~35周不伴感染、羊水池≥3cm者。

①臥床休息,觀察體溫、心率、宮縮及白細胞計數,注意胎心變化,未銜接者應絕對臥床,以側臥位為主,防止臍帶脫垂;

②預防性應用抗生素;

③子宮收縮抑制劑的應用:常使用硫酸鎂、沙丁胺醇、利托君等;

④促胎肺成熟:靜滴地塞米松10mg,每日一次,共2~3次;

⑤糾正羊水過少:羊水池深度≤2cm,可行經腹羊膜腔輸液,減輕臍帶受壓。

2.終止妊娠:

孕周>35周,胎肺成熟;明顯臨床感染征象,在抗感染同時終止妊娠。

自然分娩發(fā)動或宮頸成熟引產。

胎頭高浮,胎位異常,宮頸不成熟,胎肺成熟,明顯羊膜腔感染,伴有胎兒宮內窘迫,在抗感染的同時行剖宮產終止妊娠,作好新生兒復蘇的準備。

(1)明顯頭盆不稱:

骶恥外徑<16cm,骨盆入口前后徑<8.5cm者,應行剖宮產。

(2)輕度頭盆不稱:

骶恥外徑16~18cm,骨盆入口前后徑8.5~9.5cm,足月<3000g,胎心率正常,可試產。出現宮縮乏力,胎膜未破者在宮口擴張3cm時行人工破膜。試產2~4小時,胎頭仍不入盆,或伴胎兒窘迫征象,應及時剖宮產。胎膜已破,為了減少感染,應縮短試產時間。

是指胎兒先露部隨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態(tài),被動進行一連串適應性轉動,以最小徑線通過產道的全過程。

是指胎兒先露部隨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態(tài),被動進行一連串適應性轉動,以最小徑線通過產道的全過程。以枕左前位的分娩機制為例。

1.銜接

胎頭雙頂徑進入骨盆入口平面,胎頭顱骨最低點接近或達到坐骨棘水平,稱為銜接。胎頭以枕額徑進入骨盆入口,胎頭矢狀縫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徑上,胎頭枕骨在骨盆左前方。

2.下降

胎頭沿骨盆軸前進的動作稱為下降。促使胎頭下降的因素有:

(1)宮縮時通過羊水傳導,壓力經胎軸傳至胎頭;

(2)宮縮時宮底直接壓迫胎臀;

(3)胎體伸直伸長;

(4)腹肌收縮使腹壓增加。

3.俯屈

原半俯屈的胎頭枕部遇肛提肌阻力,變胎頭銜接時的枕額周徑為枕下前囟周徑,以適應產道。

4.內旋轉

胎頭圍繞骨盆縱軸旋轉,使其矢狀縫與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徑相一致的動作稱為內旋轉。胎頭于第一產程末完成內旋轉動作。

5.仰伸

胎頭以恥骨弓為支點,使胎頭仰伸,胎兒雙肩徑沿左斜徑進入骨盆入口。

6.復位及外旋轉

胎頭枕部向左旋轉45度稱為復位。前(右)肩向前向中線旋轉45度時,胎兒雙肩徑轉成骨盆出口前后徑相一致的方向,胎頭枕部需在外繼續(xù)向左旋轉45度以保持胎頭與胎肩的垂直關系,稱為外旋轉。

7.胎肩及胎兒娩出

外旋轉后,胎兒前(右)肩在恥骨弓下先娩出,隨即后(左)肩從會陰前緣娩出

先兆臨產臨床特點:假臨產、胎兒下降感、見紅。

1.假臨產

假臨產的特點有:

①宮縮持續(xù)時間短(小于30秒)且不恒定,間歇時間長且不規(guī)律,宮縮強度不增加。

②宮縮時不適主要集中在下腹部,宮頸管不短縮,宮口不擴張。

③常在夜間出現,清晨消失。

④給予強鎮(zhèn)靜藥物能抑制這種宮縮。

2.胎兒下降感

孕婦感覺上腹部受壓感消失,進食量增多,呼吸較輕快,系胎先露進入骨盆入口,使宮底位置下降的緣故。

3.見紅

分娩發(fā)動前24~48小時內,因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與該處的子宮壁分離,毛細血管破裂有少量出血,與宮頸管內黏液栓相混并排出,稱見紅,是分娩即將開始比較可靠的征象。

1.體位

截石位。

2.消毒

常規(guī)沖洗消毒外陰、陰道。

3.探宮

用宮頸鉗固定宮頸上唇。沿子宮體方向將探針送至子宮底部,了解子宮大小。

4.擴張宮頸

用宮頸擴張器擴張宮頸管,直至可通過宮腔吸引器。

5.清宮

在無負壓下,將宮腔吸引器送入宮腔。然后維持負壓,進行反復刮吸,整個過程動作要輕柔。吸宮時如遇組織堵塞吸頭,應迅速將組織挾取后再繼續(xù)吸宮。如無吸宮條件,可行刮宮術。

吸宮時要特別注意兩側宮角及宮底部,如感覺仍有組織,可用刮匙搔刮一遍。如感覺到子宮壁已變粗糙及觀察到吸瓶內出現血性泡沫,檢查子宮顯著縮小,意味著子宮內已清空,可結束手術。

宮頸電熨術手術步驟:體位、消毒、宮頸電熨、宮頸貯留囊腫處理。

1.體位

截石位。

2.消毒

常規(guī)消毒外陰、陰道,放入窺器,充分暴露并消毒宮頸。

3.宮頸電熨

將負極電極板包以無菌治療巾置于病人臀下。打開電源開關,預熱后試灼,調整電流及電熱強度致所需檔次。選擇合適的電熨器頭,接觸宮頸病變部位,自后唇6點處開始向兩側弧形來回移動,依次均勻熨遍整個糜爛面,電熨范圍超過糜爛面2mm,近外口處稍深,越靠周邊越淺。注意頸管內電熨深度不可超過0.3cm,以保留頸管內腺體的正常功能,避免造成宮頸管粘連或狹窄。

4.宮頸貯留囊腫處理

將宮頸腺囊腫刺破擠出囊液后,用電熨器頭深入囊壁,到達基底,破壞整個囊壁。

s("content_relate");

【2017年婦產科主治醫(yī)師考試手術指導資料】相關文章:

婦產科主治醫(yī)師手術指導:前置胎盤

11-09

婦產科主治醫(yī)師2017產鉗助產手術指導

11-09

婦產科手術指導總結

12-07

2017婦產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資料:便血

11-09

婦產科主治醫(yī)師手術指導考點: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11-15

2018外科主治醫(yī)師手術指導復習

08-19

最新婦產科手術指導重要考點,

08-14

2017年婦產科手術指導:胎位不正

11-15

婦產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輔導資料:雙胎

11-09

外科主治醫(yī)師外科手術指導輔導

05-25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66903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