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xué)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芣苢原文翻譯篇一
駉
先秦:佚名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驪有黃,以車彭彭。思無疆思,馬斯臧。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騅有駓,有骍有騏,以車伾伾。思無期思,馬斯才。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溥言駉者,有驒有駱,有騮有雒,以車?yán)[繹。思無斁思,馬斯作。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魚,以車祛祛。思無邪思,馬斯徂。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驪有黃,以車彭彭。思無疆思,馬斯臧。
群馬高大又健壯,放牧廣闊原野上。說起那些雄健馬,毛帶白色有驈皇,毛色相雜有驪黃,駕起車來奔前方。跑起路來遠(yuǎn)又長,馬兒駿美多肥壯。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騅有駓,有骍有騏,以車伾伾。思無期思,馬斯才。
群馬高大又健壯,放牧廣闊原野上。說起那些雄健馬,黃白為騅灰白駓,青黑為骍赤黃騏,駕起戰(zhàn)車上戰(zhàn)場。雄壯力大難估量,馬兒駿美力又強。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駱,有駵有雒,以車?yán)[繹。思無斁,思馬斯作。
群馬高大又健壯,放牧廣闊原野上。說起那些雄健馬,驒馬青色駱馬白,駵馬火赤雒馬黑,駕著車子跑如飛。精力無窮沒限量,馬兒騰躍膘肥壯。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魚,以車祛祛。思無邪思,馬斯徂。
群馬高大又健壯,放牧廣闊原野上。說起那些雄健馬,紅色為骃灰白騢,黃背為驔白眼魚,駕著車兒氣勢昂。沿著大道不偏斜,馬兒如飛跑遠(yuǎn)方。
駉(jiōng)駉牡馬,在坰(jiōng)之野。薄言駉者,有驈(yù)有皇,有驪(lí)有黃,以車彭彭。思無疆思,馬斯臧(zāng)。
駉駉:馬健壯貌。坰:野外。薄言:語助詞。驈:黑身白胯的馬?;剩呼斣娮鳌膀b(huáng)”,黃白雜色的馬。驪:純黑色的馬。黃:黃赤色的馬。以車:用馬駕車。彭彭:馬奔跑發(fā)出的聲響。思:句首語助詞。下句“思”字同。斯:其,那樣。臧:善,好。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騅(zhuī)有駓,有骍(xīn)有騏,以車伾(pī)伾。思無期思,馬斯才。
騅:蒼白雜色的馬。骍:赤黃色的馬。騏:青黑色相間的馬。伾伾:有力的樣子。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tuó)有駱,有駵(líu)有雒(luò),以車?yán)[繹。思無斁(yì),思馬斯作。
驒:青色而有鱗狀斑紋的馬。駱:黑身白鬃的馬。駵:赤身黑鬃的馬。雒:黑身白鬃的馬。繹繹:跑得很快的樣子。斁:厭倦。作:奮起,騰躍。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yīn)有騢(xiá),有驔(diàn)有魚,以車祛(qū)祛。思無邪思,馬斯徂(cú)。
骃:淺黑間雜白色的馬。騢:赤白雜色的馬。驔:黑身黃脊的馬。魚:兩眼長兩圈白毛的'馬。祛祛:強健的樣子。徂:行。
此詩重點是寫馬,通過寫馬來贊頌魯國的國君魯僖公。詩分四章,可能與古代一車四馬的駕車制度有關(guān)。有人說“《禮》:諸侯六閑,馬四種,有良馬,有戎馬,有田馬,有駑馬”,“作者因馬有四種,故每章各言其一”(孔穎達(dá)疏);也有人說每章各寫馬的一種品性,第一章是寫“馬之德”,第二章是寫“馬之力”,第三章是寫“馬精神”,第四章是寫“馬志向”(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這卻不免讓人感到穿鑿附會,四章中各種各樣毛色的馬都有,難道說“驪”一定是良馬、“駵”一定是劣馬?“彭彭”、“伾伾”、“繹繹”、“祛祛”與“臧”、“才”、“作”、“徂”這些形容詞(或動詞)也看不出與德、力、精神、志向有特定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從結(jié)構(gòu)上看,它每章除了第四、五兩句“有……有……”句式各具不同內(nèi)容外,也就第六句末二字和第七、八兩句末一字不同,是典型的重章疊句體式,而各章所更易之字,也不像《國風(fēng)》中的一些篇章那樣相互間有遞進(jìn)或聯(lián)貫關(guān)系,而像《國風(fēng)》中的另一些篇章那樣,聯(lián)章復(fù)沓只是為了取得一唱三嘆、余音不絕的歌詠藝術(shù)效果。
從詩的表現(xiàn)手法看,此篇盡管用的是賦法而沒有比興成分,但寫來跌宕有致,馬的形象既生動傳神,對魯君的頌美也點到即止,沒有過分的張揚,一切都溫而不火,流暢自然,這在《頌》詩中實不多見。全詩先將直接歌詠的對象群馬置于廣闊無邊的原野這一環(huán)境背景,且冠以“駉駉”這一表形態(tài)的疊字形容詞,這樣篇首就鼓蕩著一種矯健強悍的氣勢。接著,“薄言駉者”一句略按,往下介紹馬的品種,馬的品種繁多正可作“思無疆(期、斁、邪)”一句的注腳,為下文的贊頌作了有效的鋪墊?!耙攒嚒痹圃疲忠詭НB字形容詞的句子詠馬之善于駕車疾馳,與上文的“駉駉牡馬”句相呼應(yīng),而句中“馬”字不出現(xiàn),疊字詞前后位置不同,又見出章法上的變化。最后,由寫馬轉(zhuǎn)為贊美魯君,但贊美魯君仍緊扣住詠馬,結(jié)尾一絲不茍。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全篇的脈絡(luò)很分明,作者的寫作技巧很純熟。不妨說這是現(xiàn)存最早的專詠馬的詠物詩,后世詠馬之詩大致也是這樣從馬的形體(這在此篇中主要是通過寫馬的毛色表現(xiàn)出來)、馬的動勢、馬與人的關(guān)系這幾方面落筆的。作為詠物詩的雛型,它已顯得相當(dāng)完美。一些讀者會有此疑問:這樣一首具有《國風(fēng)》風(fēng)格的詩,為何不在《國風(fēng)》中?魯詩不稱《風(fēng)》而稱《頌》,前引孔穎達(dá)疏實際上已作了說明,原因是魯為周公長子伯禽的封國,周室重視周公的功績,尊魯若王,天子巡守采諸國之詩以觀風(fēng),遂不及魯詩。
從詩的歷史文化意義上說,此篇以牧業(yè)的興盛作為治國有方的一大業(yè)績,反映出那個時代對馬政的重視。據(jù)文獻(xiàn)記載,在周代的“六藝”中,就專門有“御”(駕馬車)這一藝,周穆王也有駕八駿遨游天下四方的傳說。春秋中期,車戰(zhàn)仍是戰(zhàn)爭的主要手段,一輛兵車需四匹馬牽引,因此國家軍事力量的強弱,必然與馬匹數(shù)量密切相關(guān),大國號稱“千乘之國”,良有以也?!皣笫?,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馬政于是成為軍國要務(wù),各國諸侯都十分重視養(yǎng)馬,這在《詩經(jīng)》中也有所反映,如《鄘風(fēng)·定之方中》就贊揚衛(wèi)文公“秉心塞淵,騋牝三千”,而《魯頌》更是篇篇寫到馬,《魯頌·駉》自不待言,《魯頌·有駜》則詩題就是馬肥壯之貌,《魯頌·泮水》有“其馬蹻蹻”句、《魯頌·閟宮》有“公車千乘”句。在此篇中,寫到不同毛色的馬的品種有十六種之多,可見馴馬養(yǎng)馬這一業(yè)的發(fā)達(dá)。而考之典籍,以毛色定名的馬還遠(yuǎn)不止這些。語言學(xué)家們認(rèn)為:某一民族語言中哪一屬類事物的名詞特別多,就反映出此民族在該方面的知識特別豐富,與該類名詞有關(guān)的科學(xué)技術(shù)特別發(fā)達(dá)。中國上古時期牲畜命名的多樣化,正反映了畜牧業(yè)的高度發(fā)達(dá),這也是中華民族可以為之驕傲的事。
s("content_relate");【駉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民勞原文、注釋及賞析
10-15
蜀國弦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詠菊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秋來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牡丹賦原文、注釋及賞析11-22
深慮論原文、注釋及賞析10-26
杜鵑行原文、注釋及賞析10-18
驄馬原文、注釋及賞析10-16
《秋思》原文及翻譯賞析10-19
《落日》原文及翻譯賞析02-28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69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