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作文600字3篇(大全)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26 07:44:28
除夕夜作文600字3篇(大全)
時間:2023-04-26 07:44:28     小編:zdfb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除夕夜作文600字篇一

“餃子熟了!”

一聽媽媽喊,我以飛逝的速度洗好了手,在桌子邊坐下,等著吃餃子。大家都坐好了,我早已躍躍欲試,馬上搶起一雙筷子朝我早已物色好的目標沖刺了,就這樣,一場“爭奪戰(zhàn)”開始了。

我開始掃描目標,一個“大肚子將軍”進入我的視線,我想它里面一定有硬幣,就把它狠狠地塞進了我的嘴里,開始翻騰著猛咬,一下、兩下、三下,咦?真奇怪!這么大的肚子,怎么會中空?我不想信自己就仔細嚼起來,可還是是什么也沒有,讓我空歡喜了一場。我又把一個看起來有些癟的餃子放進嘴里,咬了一下,突然,我覺得硬梆梆的,吐出來一看,是一個硬幣!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我吃到硬幣了!我吃到硬幣了!”我是第一個吃出來硬幣的!大家都說我真幸運!我的興致更高漲了!大家也都忙著搜索目標——繼續(xù)吃,最后,一盤餃子下肚我一連又吃出來2個硬幣,爸爸媽媽也連連夸我。就在這時,媽媽說:“我也吃出來一個!”,媽媽剛說完,奶奶跟爸爸也都吃出來一個。這時候,爺爺跟媽媽也都有了勝利果實。

我還想再吃些,可是我的肚子要罷工了,爸爸說:“你已經(jīng)是第一名了,不能為了吃出來幾個硬幣,撐壞了身體”,在大家的勸說聲中,我放下了筷子。

這次除夕夜吃餃子,我大獲全勝,取得了第一名,家里人都說我今年運氣一定很好。

我喜歡今年的除夕夜。

除夕夜作文600字篇二

“新年好啊,新年好啊,祝福大家新年好……”哈哈,過了除夕,就是了。春節(jié)就是壓歲錢、美食的代名詞,真的好期待?。?/p>

除夕夜,我們一家四口歡聚一堂,其樂融融——我和媽媽忙著包餃子,爸爸負責燒水,弟弟呢,就在一旁看著流口水啦!在包餃子時,老媽還特意將一枚洗干凈的一元硬幣包進了一個餃子里,說如果誰吃到這個餃子,誰就會在未來的一年里交好運,財源滾滾,幸福連連。我聽了,一直盯著那個餃子看來看去,想把它的樣子記下來,等會兒好一下子找到它,讓它給我?guī)砗眠\。

水燒開了,我們趁著媽媽下餃子的工夫跑到屋外看煙花。一到外面,眼前立刻一亮——如黑布一般的夜空上開著朵朵色彩繽紛的花兒,姹紫嫣紅,五光十色,真是好看極了。我們都陶醉在這美妙絕倫的情景中,真到老爸一聲“吃餃子嘞”傳到耳中,我們才如夢初醒回過神來。

吃著親手包的餃子,和自己最親愛的人一起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世上最美好的事也不過如此吧!

今天的除夕夜,我決定要看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等待新年第一刻的到來。手里捧著暖暖的熱水袋,嘴里嚼著甜甜的糖果,眼睛看著精彩的晚會,我真是心滿意足,快樂無比。王菲的《傳奇》使我沉醉,劉謙的魔術(shù)讓我目瞪口呆,趙本山的讓我捧腹大笑……時針慢慢地接近了“”,我的心也變得激動起來。“咚,咚,咚”在一陣響亮的鐘聲中,新的一年來到了,電視中的所有的人都大喊:“新年快樂!”我也立即在房間里歡呼起來:“哦!哦!新年來嘍!新年來嘍!”

快樂的除夕之夜過去了,“新年好啊,新年好啊,祝福大家新年好……”我在心里默默地祝愿著。

除夕夜作文600字篇三

春節(jié),是中國人千百年來最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除夕夜,一家人一起吃的除歲迎新的年夜飯,象征團團圓圓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厚重,這一頓飯又稱團圓飯 。

除夕,一年中最忙碌、最溫馨、最令人留戀的日子。

這一天,一家人,一起在喜氣洋洋中各自忙著大掃除,張燈結(jié)彩,貼春聯(lián),準備團圓飯。最后,大家伙團聚一起,祭祖,吃團圓飯,守歲,放鞭炮……

除夕夜這一頓年夜飯,溫存著豐厚的意蘊。先把豐盛的菜肴端滿桌,點亮紅臘燭,燒高香,祭拜祖先。寓意著春節(jié)到了,一家人聚集一堂,恭請祖先回家里來,坐高堂之上,接受子孫后代的祭拜,一起分享美食和快樂,感恩先輩的浩浩恩惠和遺訓(xùn),祈求祖先顯靈,消災(zāi)納福。

然后,一家人,按傳統(tǒng)長幼輩份順序和朝向落坐,開始共享一年一頓的團圓飯。

曾記得,小時候,家里清貧,媽媽教我們,過日子,平時要省吃儉用,可是,年夜飯一定要敞開肚皮吃飽喝足,這樣,來年就不會餓肚子了。

那些年,每年春節(jié),村里〔那時候叫做生產(chǎn)隊〕殺豬,或宰牛,總是按人頭分配肉材。一個有勞動力的成年人一份,半勞動力和沒有勞動力的老人和小孩半份。

我家里有8口人,只有父母親2個人是有勞動力,還有老奶奶和我們5個兄弟姐妹共6個人都是沒有勞動力。這樣算來,我們家雖然人口多,但是,分得的肉材份量很少。

其實,在饑荒的年代,半勞動力和沒有勞動力的人,一樣的饑腸轆轆,對肉食都有著強烈的欲望。

我家分得的肉材雖然不多,可是,我慶幸,我有一個好媽媽。她是廣東汕頭人,心靈手巧的把有限的肉類,變出多種多樣的花樣肉食,讓我們吃得好、吃得飽。

媽媽和奶奶每回總是慢吞吞等我們吃飽喝足了,最后,才敞開來吃。奶奶常常告訴我:媽媽說,看到我們幾個吃得有滋有味,她就很開心了。

我長大后,在城里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一年到頭,難得春節(jié)回家一趟,媽媽總是在身邊嘮嘮叨叨,擔心我們在城里吃的肉食瓜菜不干不凈。

近幾年來,媽媽的年紀大了,衰老了,有高血壓、腦血栓、糖尿病纏身,步履蹣跚,下不了園地,可是,她堅持不懈在院子里,用盆盆罐罐裝上肥肥沃土,栽種瓜果蔬菜。

我每次勸她不要操勞過度,總是執(zhí)拗不過她的殷殷慈母初衷。她常常用那一雙飽經(jīng)滄桑的布滿粗糙老繭的手,牽拉我的手心,語重心長地說,要我們記得常常回家,讓我們在家里吃上沒有化肥和農(nóng)藥的純綠色食物。

其實,我懂媽媽沒有挑明的深情厚意,就是要讓我們記住老家的鄉(xiāng)土泥味,記住回家的路。

一家人,不分天南海北,不論路途遙遠,總要趕在除夕夜回到家,在飯桌前燒香祭拜祖先,與家人一起享受除夕夜這一頓團圓飯,感受著血濃于水的親情代代相傳,源遠流長。

這,就是祖先傳承下來,體現(xiàn)家族親情凝聚和抱團生存的力量,也是千百年來,一個家族在嚴酷環(huán)境下綿綿不絕、生生不息的奧秘。

除夕夜這一頓團圓飯,父母從來不敢怠慢,有半點差錯,這不僅僅在于滿足孩子的吃好喝好的淺顯層面上,這是一種不自覺的本能,是中國人千百年來隱藏在潛意識里,把濃濃的年味深植在孩子們的記憶中,祈求這種傳統(tǒng)的種子在他們心底生根發(fā)芽 。

即使離家走得再久再遠,最值得回味無窮的是傾注著父母心意的團圓飯,也許這熟悉的濃濃鄉(xiāng)土泥味,會不經(jīng)意之中,提醒迷失在遠方的孩子,老家的方向……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711655.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