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正月十五作文200字篇一
在元宵節(jié)這一天,我們學(xué)校舉行了猜燈謎活動。每班選10名同學(xué)參加,共分兩輪,我被選中了。走進猜謎現(xiàn)場,已經(jīng)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我這瞅瞅那瞅瞅,嘿,還真讓我瞅到了一個自己會的。它的謎面是“兩個胖子”(打一個城市名),那不就是“合肥”嘛!
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急忙跑到領(lǐng)獎的地方,可他們說這個謎語已經(jīng)被人猜過了。唉,真是讓我白高興一場。
我繼續(xù)瞅,不一會兒又看到了一個。這個謎面是“二小二小頭上長草”,我仔細想了想,然后一拍腦袋,不就是“蒜”字嘛!
我趕緊興高采烈地跑過去說出謎底,嘿嘿,這回我總算是第一個猜出來的了!
我又四處張望尋找,無意中看到了一個謎面:《聊齋志異》。咦,這是啥意思?也沒個提示。我對這道謎語很感興趣,不覺冥思苦想了很久。
哈,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成語——鬼話連篇!這《聊齋志異》豈不就是全篇講鬼故事的嘛!我過去一試,哈哈,居然又被我答對了!
晚上回到家里,我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吃元宵,特別開心!吃完晚飯,我們在客廳里閑坐,等待電視里直播的元宵焰火晚會。
八點到了,晚會準(zhǔn)時開場。一會兒,放焰火了,“嘣”,一條巨龍呈現(xiàn)在眼前;接著,鯉魚跳龍門;再來一個,水上跳芭蕾
看,跳得多歡樂……我興奮地說:“媽媽,我也想去放焰火。”媽媽說:“去玩吧,別傷著了?!?/p>
我和爸爸來到后院準(zhǔn)備放焰火。爸爸點燃了“變色龍”,紅、黃、藍……霎時間天空里五彩繽紛,真美??!
我們小孩子揮舞著煙花棒走來走去,小煙花像無數(shù)美麗的螢火蟲在一閃一閃地跳舞。
接著爸爸放了“雨花”,金色的“花雨”從天而落,就像仙女散花一樣。“小蜜蜂”也來湊熱鬧,“嗖”一聲高高飛上天……
夜幕中,家家戶戶的焰火好像在比美,一家比一家漂亮,一家比一家稀奇,真有趣!
放完焰火,四周漸漸安靜下來,我依然沉浸在元宵節(jié)的熱鬧與歡樂之中,興奮得久久不能入睡。
正月十五作文200字篇二
每年臨近元宵節(jié),老家會連著三天耍龍燈,俗稱“揚龍燈”。
龍燈分許多種,而老家所在的村莊通常是耍稻草編織成的.草把燈。這種看似不起眼的龍燈雖談不上精致,更比不上彩燈那般雍容華麗,但成本低、重量輕、寓意深。趕在元宵節(jié)前的一周,村里的族長們便動手準(zhǔn)備。有著多年編織手藝的曹爺爺早早找來了干凈的稻草,待在村小學(xué)的操場上開始忙活。他又是剁草、又是搓繩,往往得干上一兩天,才能編織出一條完整的龍燈。純手工編的龍燈一般分成龍頭、龍身和龍尾三部分,由十來個活靈活現(xiàn)的草把用草繩連成一體。曹爺爺?shù)慕^活多半出在龍頭上,他用草把編織的龍頭神采飛揚、栩栩如生,尤其是那雙用白蘿卜裝點成的 “龍眼”格外炯炯有神。草把燈編成后,再插上一根根上好的杉木棍,長長的龍燈便整裝待發(fā)了。
農(nóng)歷正月十三是起龍燈的日子。一到傍晚,耍龍燈的大b隊開始在村小學(xué)操場集結(jié)待命。十來個十五歲上下的標(biāo)致小伙各舉一根杉木棍,草把插上一根點燃的香燭,燈火映襯下的龍燈裝扮一新,精神抖擻。除了耍龍燈的年輕干將,大b隊還有稍年長的拎包領(lǐng)隊、漲彩的司儀,以及敲鑼打鼓的隊員。趕在晚上六點十八分,一掛紅彤彤的大鞭炮準(zhǔn)時響起,耍龍燈的成員們在喧鬧的鑼鼓聲中浩浩蕩蕩出發(fā)了。
我家離村小學(xué)不遠,每年迎燈都排在靠前的幾戶人家。眼看龍燈就要來了,母親早早把八仙桌收拾干凈,在老屋堂前騰出一片寬敞地,同時取出一大兩小三掛鞭炮,拿一小捆香點上,靜待龍燈的到來。年幼的我還夠不上耍龍燈的條件,但湊熱鬧的水平絕對一流。當(dāng)龍燈剛進前一屋時,我便不再跟進去熱鬧,而是火急火燎的回家報信,通知父母親在門口迎燈。
不一會的功夫,伴隨一陣急促的鑼鼓聲響,高昂的龍頭即刻出現(xiàn)在我和家人的面前。父親趕忙點燃一掛大鞭炮,十分虔誠的將龍燈請進家門。領(lǐng)隊接過點燃的香,一根根插在草把燈上,在龍頭的帶領(lǐng)下,長長的龍燈在老屋堂前繞場三圈,司儀扯開嗓門不停的漲彩,兩小掛鞭炮穿插其間響個不停。當(dāng)龍燈即將離開家門時,父親會在領(lǐng)隊的拎包里塞上一包紙煙,既是對大伙的犒賞,更是討個吉利。
龍燈剛剛離去,我便迫不及待的約上小伙伴們,一路熱熱鬧鬧的跟過去。那會村里只有五六十戶人家,但挨家挨戶跑下來,也要兩個多鐘頭左右。為了趕上耍龍燈的節(jié)奏,我全然不顧腳下泥路的濕滑,有時一不小心,棉鞋就會踩進路邊的泥水坑。更糟糕的是,一腳踩在小伙伴的鞋跟上,兩人都會摔在地上“狗啃泥”。嘻嘻哈哈一陣歡笑過后,我們越發(fā)牟足了勁,跟著耍龍燈的隊伍串了一家又一家。
記憶中,大哥參與耍龍燈次數(shù)多一些,我只是跟著瞎起哄。有那么一次,在大哥帶領(lǐng)下,我也過了一回耍龍燈的癮。只是年紀偏小,僅夠上舉龍尾的條件。耍龍燈連著三天跑遍全村,挨家挨戶得上門,體力自然消耗很大。原本舉龍頭的大哥為方便照顧我,那一次也換成了舉龍身,就在我前面一個位置?;蛟S是初次參加過于興奮,耍上兩天后,我覺得累的不行,腳都邁不動了。即使這樣,第三天的晚上,即元宵節(jié)夜晚,我還是準(zhǔn)時出現(xiàn)在隊伍中。出發(fā)前,大哥朝我豎起大拇指,鼓勵我完成最后一公里。那天晚上天公不作美,剩下十來戶的時候,天忽然下起了雨,我們一個個都淋成了落湯雞。行進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大伙的好心情遭受重創(chuàng),大哥轉(zhuǎn)身叮囑我擔(dān)心腳下的路,別摔了!話還沒說完,我一個趔趄果真滑倒在地。當(dāng)時前面的龍頭走的快,整條草把龍一直繃得很直,我舉的龍尾瞬間被拽離了杉木棍。當(dāng)大哥和領(lǐng)隊湊過來扶我時,我半躺在地上,手里還牢牢握著一根光禿禿的杉木棍。大伙被我狼狽的模樣逗得哈哈大笑,原本有些沮喪的心情片刻煙消云散。也沒剩幾戶人家了,索性堅持到底吧。我重新將龍尾插上,跟隨大b隊又出發(fā)了……
當(dāng)晚,耍龍燈圓滿結(jié)束。領(lǐng)隊帶著我們趕回村小學(xué),在操場中央升起一堆篝火,將十來個草把和棍子放進火堆,接著點燃一掛鞭炮,我們繞篝火圍成一圈恭恭敬敬三鞠躬,以示送龍上天,寓意風(fēng)調(diào)雨順好年運。最后環(huán)節(jié)的分發(fā)犒賞,大伙紛紛為我點贊,并決定多分我一包佛子嶺牌香煙,當(dāng)時我心里不知有多暖和。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84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