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學生政治理論心得體會5000匯總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5-09 13:50:07
2023年大學生政治理論心得體會5000匯總
時間:2023-05-09 13:50:07     小編:zdfb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大學生政治理論心得體會5000篇一

我要以實際行動向黨組織靠攏,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端正入黨動機。對于我們大學生而言,我認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更加應該體現(xiàn)在平常為學生的做實事,從身邊的小事坐起,深入到同學中去。并且在平常的學習、工作中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要爭取一切機會服務于同學,對工作要有責任心、要有團隊精神。只有這樣,我們在日常學習工作中才有動力和方向,不會向困難低頭,對同學負責,也對自己負責,人生的道路是漫長的。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學習、生活中,都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我要以實際行動向黨組織靠攏,注意勤奮學習。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學習十七大精神,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通過深入學習,使我對黨的性質(zhì)、宗旨、指導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黨章》中已經(jīng)做了全面的闡述: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只有堅持這一真理,才能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通過這次黨校培訓,我作為黨組織的發(fā)展對象,一名新時期的大學生,必須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加強自身的思想修養(yǎng),以促進我們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才能把自己培養(yǎng)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只有從思想上入黨才是真正意義的入黨,堅定信念,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在工作、學習、生活中處處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我知道自己離黨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要成為一名合格共產(chǎn)黨員 我還要繼續(xù)努力,以實際行動,從思想上積極向組織靠攏。今后一定要嚴格律己,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加強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在學校團結同學,學習黨的知識,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

大學生政治理論心得體會5000篇二

通過此次班會,我有了深入的領悟,我覺得我們大學生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培養(yǎng)民族精神氣質(zhì)的開放性,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

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fā)展,離不開世界文明的大道。世界上的各種文明,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發(fā)展道路應彼此尊重理解,在競爭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fā)展。對當代大學生來說,首先是要睜開雪亮的眼睛觀察外界民族的發(fā)展,以博大的胸襟正確對待外來民族精神,以我為主,洋為中用,善于吸收一切能為我所用的外來民族精神,有機地融入到中華民族精神內(nèi)涵之中。假如我們大學生對別的國家民族文明和制度沒有平等的認同、寬容,而是以一種狹窄的視野藐視地球上其他文明的存在,其發(fā)展的情景只能是夜郎自大的封閉。 我們不能忘懷鴉片戰(zhàn)爭帶給我們的恥辱和痛楚,造成這樣的悲劇就在于清王朝的故步自封,只局限于看自身國內(nèi)的發(fā)展,眼光沒有放遠,那是趕不上先進發(fā)達的國家與民族的,民族精神更不能喚起。因此,我們必須在深入了解中國革命歷史的基礎上,去分析自己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將自己的命運與民族國家的命運,與人類發(fā)展整體的命運,與整個地球的命運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從我們民族國家生死存亡的戰(zhàn)略高度,從人類共同發(fā)展的趨勢中前進。

(二) 倡導愛國主義,樹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確立遠大志向和理想信念。

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永遠是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在抵御外國侵略中,愛國主義不僅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形成了把國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傳統(tǒng)美德。無數(shù)“以天下為己任,為了國家的利益而不惜犧牲自己利益”的仁人志士正是我們大學生學習的模范!。所以,我們必須要堅持愛國主義的價值取向,做到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不要問別人能為我們做什么,要問我們能為別人做什么,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把自己對理想和事業(yè)的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播撒熠熠的貢獻之光。

(三)在校內(nèi)積極開展社會實踐、社區(qū)援助、青年志愿者服務三項活動,將民族精神切切實實貫徹到實踐行動中。

認識論認為,實踐出真知。那么,民族精神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不管其表現(xiàn)形式如何,不論其具體內(nèi)容怎樣,歸根到底都要在人們實踐活動的基礎上體現(xiàn)出來。大學生通過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和升華,才能培育出民族精神。 加強民族精神的培育,除了搞好課堂教育以外,還要注重把民族精神教育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各種有意義的實踐活動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也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因為在活動過程中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學生們將會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成就感,容易和直接地領悟到民族精神的實質(zhì),這也是民族精神實實在在,生動具體的體現(xiàn)。

我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中華文明靠我們傳承,民族精神靠我們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靠我們振興。那就讓我們在社會主義事業(yè)中有一分光,發(fā)一分熱吧!一旦我們那大大小小、絢麗多彩的光束在祖先流過血汗的土地上匯集,共鑄偉大的民族精神,這樣我們的祖國一定能在世界的東方煥發(fā)出任何自然光都無法比擬的巨大而燦爛的光輝。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85909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