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白x”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篇一
《惠安館》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叫“妞”的小女孩兒,她小時候被遺棄,后來被人收養(yǎng),但是她的養(yǎng)父卻把她當成了賺錢的工具,不但不關心她,還經(jīng)常打罵她,最后她雖然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找到了自己的親媽,可是卻和親媽一起碾死在火車下。妞兒凄慘的童年,不禁讓我感覺可憐,又讓生活在今天的我們,不禁有些慚愧。
比起妞兒的凄慘,今天的我們,就幸福得多得多了,我們有爸爸,媽媽,姥爺,姥姥,爺爺,奶奶等等許多親人的愛護,又有明亮的教室讓我們學習,還有隨心想吃的美食等??墒潜M管這樣,我們還是沒有得到滿足,還時不時的會和爸爸媽媽耍小性子,也從來不會去體會爸爸媽媽的不易。《惠安館》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要珍惜今天的美好,更要珍惜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
另外《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同樣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想起英子站在那那垂落的夾竹桃,默念著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時,我的眼睛不禁濕潤了,隨著爸爸的逝去,也就意味著英子的童年結(jié)束了,也許,童年,只是記憶的開始,但它也是代表我們長大的標簽。
《城南舊事》這本書,真的讓我懂得了很多,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深受震憾,每一個感人的故事,都充滿了親情和友愛。我很喜歡這本書,是它讓我學會了堅強與長大!
小學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篇二
“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城南舊事》中的林英子是個單純可愛的女孩,在童年生活中,她經(jīng)歷著各種各樣的磨難,她堅強,她樂觀,她不斷成長。
默默合上《城南舊事》,林英子仿佛與我相對而坐,向我訴說著童年的點滴。無論是惠安館的“瘋子”,還是為了供弟弟上學,無奈做小偷的哥哥,在英子看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此時的我,多么羨慕英子快樂的童年!卻沒想到在文末,英子父親的死訊打破了她美好的童年。在別人還需要照顧的年紀,12歲的英子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聽完英子的含淚訴說,我有太多的遺憾,小小的英子經(jīng)歷的磨難太多太多。而我呢,每天都被父母寵著慣著,興奮地享受著父母帶給我的一切,缺乏獨立。在家總是磨蹭,不會做家務,除了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父母對我是有求必應。五歲時,我迷上了鋼琴,父母二話沒說,為我買了一架鋼琴,又騰出一個房間專做琴房。老師和父母對我都傾注了許多心血,但是我也是幾分鐘的熱度,沒彈多久就想放棄了,在父母的勸阻之下,才得以堅持。
我與英子比童年,英子小小肩膀撐起一個家庭的重擔,我有父母的“大傘”為我遮風擋雨。今后,我要向英子學習,做好自己的事,凡事不依靠父母,讓自己的童年一樣精彩無限!
小學城南舊事讀后感600字篇三
“驢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鈴鐺,在雪后新清的空氣里,響得真好聽?!边@是宋媽與英子分別時候的場景。宋媽是英子家的奶媽,一位勤勞、樸實、隱忍而又重感情的人。她在城里做奶媽,卻時刻掛念著自己的一雙兒女,給孩子們做了很多鞋子,給家里寫了很多信。她對東家的孩子也視如己出,傾注著全身心的愛,孩子們也一刻都離不了她,所以她四年不曾返家。
然而,四年后她得到的消息,卻是兒子在她做奶媽的第一年里就溺水而死,襁褓中的女兒也被狠心的丈夫送人,或是賣掉了。而她卻一直被蒙在鼓里。
為了繼續(xù)生養(yǎng),她不得不盤腿坐在驢背上,離開朝夕相處的乳兒們,只留下一串好聽的鈴鐺聲…
英子平日里并沒有感覺宋媽有多好,有時覺得她有些幸災樂禍,有時覺得她嘮嘮叨叨,讓人討厭。而當宋媽離開時,英子才發(fā)現(xiàn)宋媽的好。宋媽走的那一刻,英子并沒有哭,仿佛沒有什么舍不得。但她還清楚的記得當時接宋媽走的那頭驢,記得驢脖子上套著的小鈴鐺,在雪后新清的空氣里,響得很好聽。
那頭驢,英子之前是非常討厭的,而宋媽坐在驢上,她卻喜歡起那驢脖子上的鈴鐺發(fā)出的聲音。英子留戀宋媽,只是年幼的英子,對這愛與不舍,還無法準確地感知。若干年后,當英子想起這個雪后的早晨,她會意識到,伴著好聽的鈴鐺聲遠去的,是怎樣一個重要的親人。
或許,宋媽明年會回來吧,抱著一個新娃娃,弟弟或者妹妹?;蛟S,她從此不再出現(xiàn)在英子的生命里。
離別,不免悲傷。但也正是與朋友,與親人,與家,與童年的離別,磨煉了英子,使她成為一個堅強的、獨立的人。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87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