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鉆研教材教學心得體會 鉆研教材教法篇一
我以為,鉆研教材是語文教師的第一能力。
教材,是精選的語言材料,是人文教育的搖籃,有極高的讀寫價值,有豐富的語言訓練內(nèi)容。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語言和星空一樣讓他著迷,一個好的語文教師擁有一雙探秘語言的天眼,是幸福的。
想擁有這雙天眼,唯一的,就要踏踏實實鉆研教材。
讀一遍課文,若認為已經(jīng)讀懂或者基本讀懂,那一定是只讀了文字。我的經(jīng)驗是,第一遍閱讀,讀懂課文語言的10%就不錯了。語文教師的閱讀,不可用旁觀者心態(tài)去閱讀。語文教師的閱讀,應懷有語文之心,在語言里觸摸文章脈絡,提煉知識學理,擬定教學目標,考慮教學思路,形成教學流程。
研讀教材是語文教師的第一能力。沒有這樣的能力或者能力不強,是難以真正把握語言文字價值,難以保證教學質(zhì)量的。
研讀教材,應該是有依據(jù)的。
第一依據(jù)是《語文課程標準》。《課標》規(guī)定,鉆研不同年級教材,側(cè)重點也要不同。低年段重點研讀詞語句子,中年級重點研讀句群段法,高年級重點研讀結(jié)構(gòu)與章法。
第二依據(jù)是語文教材。審視文章的語言、段落,內(nèi)容、寫法、角度等方面的特點,就這些特異之處設計教學,才可能做到用課文教語文。
第三個依據(jù)是學情水平。每篇教材都是客觀的存在,具體到學情,教學目標的合理性、教學思路的靈動性、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都是教師把握學情的主觀反映。教學效果是教材形成教學后的體現(xiàn),是客觀和主觀合一的體現(xiàn)。
研讀教材,是天長日久功到自成的深細功夫。我的經(jīng)驗只有一個字:寫!
我寫研讀筆記是有角度的。這里僅舉兩例:
給典型教材寫研讀筆記
錄入教材的有各種不同題材、體裁的文章。每一類文章,都有典型的課例,選準一篇好好研讀,對課文作全方位的“掃描透視”,再條分縷析地寫下來,是提升賞讀能力的必要動作。多次多篇地深入淺出地寫,不僅能感受到語言表達的美妙,而且有助于提升語文教學設計水平,還能提高教師自身的語言水平。
例:欣賞《陶罐和鐵罐》的語言及寫法
《陶罐和鐵罐》可以從三個角度品賞課文。
1.從語言運用的角度品味寫法。
(1)注意同類詞語的微妙區(qū)別。
本課中形容一類事物的詞語比較豐富,稍加梳理就可以得到:
形容鐵罐的詞語:驕傲、傲慢、輕蔑、惱怒、完全氧化、無影無蹤;
形容陶罐的詞語:光潔、樸素、美觀、謙虛;
描寫歷史變遷的詞語:流逝、覆滅、倒塌、遺落。
教學時,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區(qū)別同類詞語之間的細微差別,特有意味。比如:“驕傲、傲慢、輕蔑”這一組詞語,都是形容自高自大,看不起人?!膀湴?、傲慢”是形容人物的品質(zhì),“輕蔑”卻是形容人的表情。再比如:“光潔、樸素、美觀”雖然都是形容陶罐的外表,但是這三個詞語的排列卻與人的視覺感受的先后順序一致,人們從渣滓和塵土里挖掘出陶罐,先看到陶罐的光潔度,然后看到它樸素的器形,最后才得出美觀的結(jié)論。
領悟這些詞語的意思,就能引導學生準確運用這些詞語描述事物,將詞語積累和運用的過程成為充滿語感思維訓練的美妙活動。
(2)注意“說”法的語態(tài)之美。
文章中表示“說”法的詞語有五種:問、答、說、爭辯、叫起來。語態(tài)特別豐富。
此外,文章里在各種“說”的前面還加上了不同的提示性描述。有的形容“態(tài)度”,如陶罐謙虛地回答;有的形容“神情”,如驚訝地說;有的形容“語氣”,如“陶罐爭辯說”;有的表現(xiàn)品性,如“鐵罐傲慢地問”。類似這樣,使“說”有了形神,有了情節(jié),形成了語言教學的內(nèi)容。
教學時,可以通過演示詞語達到理解詞義的目的。
(3)注意提示語的位置意義。
文章第2~10節(jié),陶罐和鐵罐的語言都以獨立分節(jié)的方式呈現(xiàn),這樣的寫法最合乎你一句我一句的爭辯形式。
課文中對話表達的形式有兩種。
第一種,先寫“說”,再寫“怎么說”。即:語言在前,提示語在后,比如:“你敢碰我嗎?陶罐子!”鐵罐傲慢地問。“不敢,鐵罐兄弟?!敝t虛的陶罐回答。學生閱讀時,先聽到“說”什么,再看到“怎么說”,有先聞其聲、再見嘴臉的效果。
第二種,把提示語放在“說”話的中間。比如:“我確實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碧展逘庌q說?!拔覀兩鷣砭褪墙o人們盛東西,并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說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說……”這是陶罐的爭辯,這段話是有層次的,“我……不是懦弱”說的是觀點,“盛東西……”擺的是事實,用提示語放在中間,劃分出了這兩個層次,學生可以學到一種“說”法的表達順序。然而,“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你等著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里,什么也不怕?!辫F罐的這段話,提示語前的話是呵斥,提示語后的話是威脅恐嚇。
兩段對話,提示語放在中間,都使話語有了層次。
由此看來,品味提示語的位置,便于深刻理解對話內(nèi)容和寫法順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
(4)注意角色稱呼的意味。
本課鐵罐和陶罐的相互稱呼,很有意味。
一是品性意味。鐵罐對于陶罐,先是輕慢地稱呼“陶罐子”,再是輕蔑地責罵陶罐是“懦弱的東西”,再后來斥罵陶罐“你算什么東西”。這稱呼的三個變化,逐層地體現(xiàn)出鐵罐的傲慢粗暴。再看看陶罐,它開始稱呼鐵罐為“兄弟”,然后一再以“我們”相提并論,最后仍以“我的兄弟”呼喚鐵罐,體現(xiàn)了陶罐有情有禮的品性。
二有情感意味。單一地品味鐵罐和陶罐相互的稱呼,可以清晰感受到鐵罐對陶罐的惡言相向,也可以體味到陶罐對鐵罐的兄弟情誼,讀著讀著仿佛能看到鐵罐的輕蔑嘴臉,能感到陶罐的真誠情感。
閱讀要有角度,從某種意義說,選對角度就有助于理解。這個角度可以是貫穿課文內(nèi)容的主要人物,可以是文章中反復出現(xiàn)相互呼應的細節(jié)。切入這個角度,就深入理解了語言運用的美妙。
(5)運用對比寫法凸顯寓意。
本文主要采用了兩組對比寫法。第一組是陶罐和鐵罐兩個主人公的對比。這組對比具體表現(xiàn)在性格的對比、語言語態(tài)的對比。第二組是故事的開局和結(jié)局的對比。這組對比表現(xiàn)在,地點的對比,命運的對比。
很明顯,運用對比寫法便于讓讀者領略本文寓意。
2.從布局謀篇的角度欣賞章法。
把視點單一地放到《陶罐和鐵罐》的文章結(jié)構(gòu)上,就能明確看到這則寓言故事采用的是常規(guī)的表達方式。
第1~9節(jié),交代故事發(fā)生在國王的御廚,主要角色是鐵罐和陶罐。這是最典型的“背景”交代開頭。緊接著,以對話形式寫出了鐵罐和陶罐的一場爭吵,故事有了前半段。
第10節(jié),用“時間在流逝,許多年代都過去了……”的語句,將故事過渡到后半段。
第11節(jié)至末尾。通過挖掘文物的場景,當年爭論有了定論,陶罐為寶,鐵罐化泥。故事有了結(jié)局。
簡單說,文章寫了跨越許多年代的陶罐和鐵罐的不同命運。按照時間順序,先寫“許多年代”前的故事,然后用一個過渡段,續(xù)寫“許多年代后”的故事。形成的結(jié)構(gòu)是:故事+過渡+故事。這樣的構(gòu)段方式非常適合三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讀懂這樣的章法,利于學生掌握簡單記敘文的章法。
再把視點放到陶罐和鐵罐“許多年代前后”的強弱互換對比的內(nèi)容,寓意顯現(xiàn)就特別形象,使三年級學生容易讀懂。
3.從選材的角度探秘寓言特點。
寓言,多數(shù)是內(nèi)容簡單、意思簡明的小故事。透過故事內(nèi)容探秘寫作構(gòu)思,卻極具意思,令人向往。探秘《陶罐和鐵罐》的選材,可從這幾個選點品味。
陶罐和鐵罐作為主人公,具有普遍的認同意義。陶罐和鐵罐,這兩件器物都是很普通的生活用品,學生基本了解它們的材質(zhì)性能。在這樣的前提下,閱讀故事的情節(jié),理解內(nèi)容的難度不大,能自然得出寓意。具有“小物大理”的選材特點。
選擇“國王御廚”作為故事發(fā)生地,具有真實的社會學意義。國王御廚,是霸權王朝的縮影,在特別講究高低貴賤等級分明的環(huán)境里,鐵罐自然耳濡目染,滋生出傲慢品性來侮辱陶罐,也是合乎客觀情理的。
選擇“對話”之爭表現(xiàn)寓言故事,具有科學的藝術創(chuàng)作意義。陶罐和鐵罐,一易碎一堅硬,只能選擇口水之爭,如果來個硬碰硬,那故事就沒有后話了。
由此及彼,再讀《揠苗助長》《刻舟求劍》,想一想為什么選擇“農(nóng)民”“聰明人”做主人公,為什么故事發(fā)生在田里、河里,就能理解選材的用意。如果要求學生嘗試寫作寓言,對于如何選擇主人公、如何選擇場景等等也是有啟發(fā)意義的。
結(jié)論:即使寓言寫作,也要選擇貼近學生實際的素材,且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特點要符合科學。
在語言表達的特異處寫研讀筆記
課文語言表達的特異性,如同散布在夜空中的星星,它們悄無聲息地在天邊炫著光芒,卻常常隨著時光逝去而黯然隕落。
看不到課文語言表達的特異性,就如同星空下的盲人,無法體驗星星的美妙。
課文語言表達的特異性在不同年級各有不同。低年級表現(xiàn)在詞句運用,中年級表現(xiàn)在內(nèi)容和構(gòu)段,高年級表現(xiàn)在章法結(jié)構(gòu)。
例1(滬教版第一冊):《荷葉圓圓》的語態(tài)之美
荷葉兒,圓圓的,綠綠的。(課文第1句)
寫荷葉的形狀、色彩,屬于靜態(tài)語言。使用“荷葉”的兒化韻以及“圓圓的、綠綠的”疊詞,使景觀具有童話的形象魅力,也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語言習慣。
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籃?!毙∷樘稍诤扇~上,眨著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說:“荷葉是我的機場?!毙◎唑淹T诤扇~上,展開寬寬的翅膀。
小青蛙說:“荷葉是我的歌臺?!毙∏嗤芏自诤扇~上,呱呱地放聲歌唱。(課文2~4句)
荷葉襯托了晶瑩閃爍的小水珠,形態(tài)優(yōu)美的小蜻蜓、音質(zhì)響亮的小青蛙,使整個荷池有了形聲之美。運用搖籃、機場、歌臺作喻體,又對比出了荷葉平展寬碩的特點;躺、停、蹲的姿態(tài),眨著、展開、呱呱歌唱的情景,襯托了荷池的寧靜生動。
在教學中,應該拓展這些有價值的讀寫內(nèi)容,在原文基礎上引導聯(lián)想,以小魚兒、小螞蚱、小蝴蝶為對象,學寫比喻句和擬人句。
小朋友說:“荷葉是我的涼帽。”小朋友戴上荷葉,笑嘻嘻、紅潤潤的臉蛋兒,藏在綠油油的荷葉下,比荷花還美呢?。ǖ?句)
加入小朋友的語言動作,讓荷葉圓圓的風景回到真實生活中,使低年級學生在閱讀中產(chǎn)生向往美好的感情。比喻句、動詞等表達特點和上文一致,全文句式工整,節(jié)奏分明。
在教學中,我可以讓幾個學生戴上荷葉,看看臉蛋兒怎樣,體驗一把自然和人的密切關系,然后仿寫長句。
再讀一則中年級的研讀筆記
例2:《威尼斯的小艇》的結(jié)構(gòu)之美
《威尼斯的小艇》(人教版五年級)有篇章布局之美,有內(nèi)容構(gòu)成之美,有語言運用之美。
先看布局的“總分”之美。
文章第一節(jié)以陳述句形式概述觀點: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文章結(jié)尾以“戲院散場”的場景描寫,小艇與威尼斯的密切關系。
文章第2~6節(jié)分別描寫了小艇輕快的樣子、舒適的艇內(nèi)設施、嫻熟的船夫技術、廣泛的小艇用途,以多角度的事實支撐起“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這個觀點。
再看內(nèi)容的“主次”之美。
文章題目是《威尼斯的小艇》,而對威尼斯,只用“世界聞名的水上城市”9字略說。若文章用比較多的文字介紹威尼斯的島嶼、河道、橋梁的特點,會沖淡“小艇”的中心內(nèi)容。
第2~6節(jié),作者有意地引導著讀者“看”小艇的樣子,“坐”小艇的軟墊,“賞”小艇船夫技術,“見”小艇乘客,“聞”小艇動靜。讓讀者隨著文字內(nèi)容展開,步步深入,感受小艇對城市的重要性。
再讀一篇高年級的欣賞筆記
例3:《船長》的形象之美
品析《船長》,是應該走上“諾曼底”號輪船,去聽聽哈爾威的聲音,去看看英雄船長形象的!
1.先聽聽哈爾威的聲音。
課文中多處寫到哈爾威船長的語言,但是每一處的“說”法都不一樣,有“吼、喊、問、叫、道”等多種“說”法。把這些詞語放到當時的語境中品味,能感受到其中的聲威、聲勢、語氣、感情……
(1)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道:“大家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
――這一聲“吼”,是在船體被撞裂,險情驟增,乘客無比慌張的現(xiàn)場發(fā)出的。聲勢威嚴,足以控制局面穩(wěn)定人心,以便立即組織救險,表現(xiàn)了船長的英勇威嚴。
(2)船長喊了一聲:“奧克勒大副!
――這一聲“喊”,是船長在危險的黑夜中發(fā)出的。“喊”,也是有聲勢的,既是為了讓大副聽見,又能讓災難現(xiàn)場的乘客感受到船長正在安排人手,救險正有序展開,表現(xiàn)了船長的指揮能力。
(3)船長問道:“還能堅持多少分鐘?”
――這一聲“問”,問的是救險的有效時間,語氣沉著穩(wěn)定,讓我們感受到船長臨危不亂、從容不迫、運籌帷幄的形象。
(4)“夠了?!贝L說,“讓每個人都到小艇上去……”
――這一聲“說”,語氣堅定,表現(xiàn)了船長對救險工作的足夠信心,讓我們感受到船長的經(jīng)驗之深。
(5)“快救克萊芒!”船長叫道……“動作再快點!”船長又叫道。
――這連續(xù)兩聲“叫”,是船長為搶救16歲水手克萊芒的最后時刻發(fā)出的,是一道急切的命令,帶有不可抗拒的力量,這讓我們感受到船長威嚴的外表下有一顆細膩溫柔的大愛之心。
船長的語言反復出現(xiàn)在不同的語境中,從多個角度表現(xiàn)了船長的品質(zhì)。在朗讀中,引導學生要處理好聲音強弱、語速語態(tài)的變化,切實感受到船長的英雄之美。教學時可設計相應的語言訓練內(nèi)容,讓學生選用“說、吼、問、道”等詞語寫作造句,達到理解這類詞語的細微區(qū)別,提高語言運用水平的目的。
2.再看看英雄船長形象。
閱讀時,如果單將文章里描寫船長形象的語言排列出來,可以看清楚這個時段里的這樣四句:
(出場時)哈爾威船長像平常一樣,把“諾曼底”號輪船從南安普敦開往格恩西島。
(出險時)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道……
(救險時)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沉著鎮(zhèn)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
(脫險時)船長哈爾威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
細細閱讀這四個句子,可以理解到四個時段里的船長形象是不一樣的。
第(1)句中的定語“像往常一樣”,將哈爾威定義成一個“資深”船長;
第(2)句中的狀語“站在指揮臺上”,將哈爾威刻畫成一個救險的“指揮者”;
第(3)句中的三個連續(xù)謂語“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將哈爾威刻畫成為搶救諾曼底的“偉大靈魂”;
第(4)句中的狀語“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烘托出了一個“英雄船長”的形象。
這四句話,也可以作為劃分文章段落的依據(jù)。
選準一條貫穿全文的主線,欣賞串聯(lián)在主線上的珠子,既可理清文章的層次結(jié)構(gòu),也可以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或?qū)懛?。這樣品讀欣賞,符合高年級學生的閱讀要求。
多年來,我饒有興趣地研讀各式的教材,或是把文章語言想象成生活情景,以發(fā)現(xiàn)攝取素材、構(gòu)思內(nèi)容的角度;或是從語言表達的角度,以尋找教學活動的突破點;或是從文體寫作的不同點,感悟文體比較中的讀寫價值。
(責任編輯 劉忠信)
鉆研教材教學心得體會 鉆研教材教法篇二
新教材教學心得體會
小龍?zhí)吨行男W
張海榮 對于新教材在語文教學工作中的應用,我感嘆良多,思緒繁雜,存在的問題還需努力解決。為了更好地搞好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地自我完善?,F(xiàn)作如下工作
總結(jié)
。一、狠抓基礎知識學習和技能的培養(yǎng)
參加工作二十來年,我從未教過低年級,對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我感到非常陌生。對于低年級孩子們的思想掌握的還不是太好,不知道班級學生的具體優(yōu)點和缺點。為了讓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扎實,這一學期可以說在了解學生的優(yōu)缺點的基礎上對癥下藥,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首先,在書寫方面,我大力強調(diào)規(guī)范性,要求書寫整齊,字跡工整,并努力克服錯別字,有些學生對于寫過幾遍的字也會寫錯,如“完”字下邊本該“元”而非“無” 字,又如“拔”和“撥”字,學生總是分不清是“撥打”還是“拔打”,“拔河”還是“撥河”。類似這樣的問題我進行了大力更正,反復默寫和抄寫。再如,對各種句式的變換,對病句的修改,對生字新詞的理解運用,對近、反義詞的積累等,我都逐一進行講解或強調(diào),對這些問題加大做題的數(shù)量,以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寫句子的能力。
二、靈活處理教學方法
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學生的學習要體現(xiàn)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靈活調(diào)整課程內(nèi)容,以求學生能盡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完成自主的探究,真正體現(xiàn)自主性,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自我探究的學習勁頭,培養(yǎng)孩子們學習的熱情,我們也應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在教學中,我時時保持以讀代講,多讀多想,自主感悟,常常鼓勵學生各抒已見,使學生們盡情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隨時采用一些別開生面的方式方法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上課時,培養(yǎng)學生自主想問題,自己解答,相互合作,并且讓他們分組討論交流,做到人人參與,人人思考。
三、
指導學生學習方法 為什么有的同學老是玩,可成績卻不錯呢?我們常常強調(diào)上課專心聽講,及時對知識進行鞏固,然后還要及時復習。但是我覺得思考才是最關鍵的。有人說,聰明與否,在于是否思考。我們要著重指導我們要著重指導學生學會思考。睡前回顧當天所學,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其實學習方法有很多,只要是有用的,都可以試試。四、做好扶優(yōu)轉(zhuǎn)差工作
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是非常輕松的,而成績差的學生卻常常來不及。這是一個讓所有老師要思考的事情。對于這類問題我常常用的方法就是在作業(yè)中使用分級制度,在不影響所有課程進行的前提下,對有些學困生進行再次鞏固基礎知識,并且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當面教學。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覺得這方法十分有效,以后還可以進行利用這種方法。
五、突出章節(jié)過關,拓展知識視野
在教學中對于每個章節(jié),我都進行檢測,針對學生存在的知識點問題,及時解決。對確實困難的學生進行耐心細致的個別教育,使之掌握。語文教學必須重視積累運用,只有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定積累之后,才能運用。為了讓學生的知識視野更加開闊,我開展了一系列的語文活動。
1、優(yōu)秀課文朗讀。通過學生自主收集優(yōu)秀文段,提醒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在最近學生閱讀量的同時,學生必然收獲了許多東西。
2、進行各種詞語收集。如aab式,abb式,aabb式,abab式,abac式,abcc式,aabc式,在不斷收集整理的過程中,學生的詞匯積累有了明顯的增多。
3、開展各種語文游戲。進行一系列句子的轉(zhuǎn)換,如“把”字句轉(zhuǎn)換成“被”字句,問句轉(zhuǎn)換成陳述句,兩句話變成一句話,學生在活動中不僅提高了興趣還訓練了動腦的能力。在這個學期中,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很濃,學生們都對語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本期的教學中,針對以上情況所采取的對策,學生的語文興趣得到了激發(fā),語文基礎知識有所提高,語文能力得到了增強,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934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