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三年級理發(fā)篇一
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伐,帶著一路鳥語花香來到人間,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隨之散步人間,整個世界就香港從甜美的夢中醒來。
院子里,春的使者——迎春花早已含笑開放了。花香彌漫著大地,沁人心脾。公園中的群花兒都張開了笑臉,個個爭奇斗艷。
春天,它不像夏天這樣干枯,不像秋天這樣冷清,也不像冬天這樣寒冷,而春天是一個充滿活力、生機勃勃的季節(jié)。給人以新的`開始,新的收獲,新的希望,隨著春天的到來,大地從儀表到心靈都煥然一新。
春天在我心里是最美的季節(jié),春天來了!
小學三年級理發(fā)篇二
昨天,媽媽對我說今天要下雪,聽了這消息我十分高興,并期待著明天是否會下大雪。
清晨。我剛走出大門。突然覺得臉頰一涼,抬頭望去。哇下雪了!我不禁歡呼起來。
雪越下越大,我站在陽臺賞雪,潔白無瑕的雪紛紛揚揚的從天上飄落下來,宛如美麗的銀蝶在空中翩翩起舞,那么多的然我看的眼花繚亂。遠遠望去,一片白茫茫,像個銀器的世界。
看著這白茫茫的的雪,我這個上6年級的大孩子有看是淘氣起來了,我心想:這么大的雪落在地上立刻就化了,要是……于是我沖出門,站在雪地里,因為雪落在我身上就不會化了,可是這冰冷的風讓我堅持不下了,我還是回家了。
我嘗試著伸出手掌,接了一片小雪花,它晶瑩剔透,慢慢在我手里融化了,它已融化到我心里。
我抬頭仰望著天空,張開嘴,一片雪花落在我嘴里,??!涼絲絲的,沒有味道,在這千萬片雪化了,我也變成了小雪花。
20xx年的第一場大雪真美,美得讓人心醉。
小學三年級理發(fā)篇三
今天,媽媽帶我去理發(fā)。
我的頭發(fā)理完后,阿姨還幫我洗頭。洗頭時,熱水的熱氣就象春風一樣吹在我身上,十分舒服。阿姨還放了香香的洗發(fā)露。洗完后,我對著鏡子一看,還挺精神、帥氣的。這時候,媽媽買完菜后來付錢,我們就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小學三年級理發(fā)篇四
我在1970年上的公辦小學,它是浙江南路小學,前身為私立仁義小學,由舊上海洋貨業(yè)公會于1941年創(chuàng)辦。1956年甬六小學并入改名為浙江南路小學。當時在浙江南路86號,它占地1000多平方米,是30米寬35長的地方,磚木結構,二層樓房,中式學堂,在1995年已拆后外遷另址。
原址的校舍,1941年建造,坐北朝南,東西北三排樓房圍成一圈,中間有東西跨街樓相連,分割廣場,成為南北中三個區(qū)域,南面進門,就有20米長方的通天操場,它明亮、通氣、陽光,玻璃頂繃;中間是跳高6米的室內(nèi)操場,再進去就是天井式小操場。教室有大開門落地花閣門和窗;樓梯用實木地板加雕花護手;圍廊用漏空木格。配有四部樓梯,在東北角,西北角,東面,西面與二樓圍廊都相通,站在北面圍廊一圈上,可看見小操場玩鬧的孩童;街樓圍廊也是一圈,可看到其中教室里的學生;南面圍廊缺南面,護欄上可看到通天操場上的一切。底樓和二樓共有26個房間,外加跨街樓上的6個房間,學校一般有20個班,(最多26個班)近50名教職員工,近10個辦公室。學校建筑風格是近代傳統(tǒng)的私熟教堂,后來拆了特可惜。
我上學時,學校大門已移到浙江路,經(jīng)過5米寬的弄堂由東向西30米進入原校門,外人單看校門,它真的不顯山不露水,低調得很,但真實要比近街的“寧東小學”和孤獨一樓的“一中小學”要好的多。當時有軌的“當當”車行駛在校門外;解渴的沙濾水在內(nèi)門的兩邊;手動的鈴鐘掛在街樓下,上下課的鐘聲洪亮;傍邊的馬路菜場喧鬧一片;學校有西邊小門,那是我的應急的“密道”,弄堂里穿行趕時間剛好。
我的同學就分布在附近的弄堂里,如太原坊、瑞福里、余慶里、晟名里、合眾里、德成里、友益里等,它們就是被稱為上海的石庫門里弄,男同學玩的大多是粗獷的游戲,如刮豆糊格子、打彈子、釘橄欖核、刮香煙牌子、滾鐵環(huán)、扯響鈴等,也有一種叫“斗雞”的,它是站立,單腳,把一腿翹起,用手護住,跳動行走,用翹起腿攻擊對方,使他倒地或散架,就可獲勝;也有一種叫“搶軍旗”以“斗雞”為基本,分二隊,搶得敵方軍旗,又不倒地或不散架,同時又回到己方軍旗處為勝利(一般軍旗以石子代替的),當然,也有叫“國民抓強盜”的游戲……。
而女同學玩的.則大多較為細膩文雅的游戲,如跳橡皮筋、造房子、踢毽子、挑繃繃等等。
同學在假期中也有學習,叫開小小班。那時代,同學父母雙職工,小孩放假無人帶,學校就組織小小班,報名后,分為4到5人一組,有組長,到其中同學家,定個課表、時間、地點、人員、要求。老師會定期查崗,評比,指導。我的小小班,記得到葉同學家,位于云南路,樓下是米店,二樓的陽臺,陽光充足;整齊的地板油光發(fā)亮,寬敞的房間,中間有個大臺子,明亮、寬大,四個小孩各坐一面,酥服、愜意,同學熱情、好客,有零食吃,滿心歡喜,都爭著到她家。她有二個小辮,白凈的臉袋,高挑身材,靈巧的手,輕盈的步伐;靈動的話語,真是人見人愛,跳橡皮筋是她的愛,有次放學回家的路上,叫上同學就跳橡皮筋,天黑才回家,書包就掉了,父母質罵,在回收站買回課本,搞得同學不敢上她家了,有個同學在陽臺下叫她,由于圍桿松動她又從陽臺掉落,幸好樓下米店的雨蓬和米袋等緩沖,才受點皮外擦傷。我到現(xiàn)在也記得。
我是營養(yǎng)不良的小不點,從小鄉(xiāng)下長大,一口鄉(xiāng)下話,嚇得我不敢說話,住的是我爸單位分的房子里,記得人說過,弄堂里都是“壞人” 嚇得我二點一線不出門,是個宅男。弄堂里結幫打鬧的同學大多調皮不要讀書,他們不理我的。老師和女同學就照顧我,我也幫她們把橡皮筋,劃長繩等,久而久之,我與她們混熟了,得她們的配合和幫助,有時也受她們的“欺蠻”。我班班長是阿慶,他家給的零花錢多,富家多驕兒,有時會結幫打鬧,加上成績退步,就換成王班和高班。他也成“皮大王”, 我班成了“皮大班”,有“陳大王”、“朱大王”、“林大王”,他們還互相打架,打鬧,爭風吃醋,泡妹妹。嗨老師氣跑幾個哦,想想對不起老師,他們是錢老師,朱老師,以后來了戴老師。那時有紅小兵,班中張同學是兵團干部,能力強!有許多故事哦!
鼓勵使我進步,好的起步,好的開始。它真是我愛,我的小學……。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075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