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張桂梅的演講稿(優(yōu)質(zhì)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8-29 13:44:55
最新張桂梅的演講稿(優(yōu)質(zhì)5篇)
時間:2023-08-29 13:44:55     小編:曼珠

要寫好演講稿,首先必須要了解聽眾對象,了解他們的心理、愿望和要求是什么,使演講有針對性,能解決實際問題。那么我們寫演講稿要注意的內(nèi)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張桂梅的演講稿篇一

對于大山里的女孩們來說,華坪女高沒有“門檻”。

從建校第一天起,張桂梅便定下規(guī)矩:學費、住宿費等全免,只收少量伙食費。特別是對貧困家庭的學生,即便基礎(chǔ)很差,中考分數(shù)沒過線,也全部招進來。首屆學生幾乎全都是“線下”生。

學校生源差,教學條件更是十分簡陋。校園沒有圍墻,沒有食堂,甚至沒有廁所,只有一棟教學樓和一根旗桿,院子里滿是雜草。學生在一間教室上課,在另一間教室睡覺,吃飯、上廁所都只能去隔壁學校。

“她心里著急,如果等學校全部建好,晚一年招生,就又有一批女孩被耽誤了。”楊文華說。

學生入學了,張桂梅卻犯了愁?!坝械膶W生考試只能考幾分,這樣下去可怎么辦?”張桂梅心想,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學校辦出名堂。

在華坪女高,學生雷打不動每天5點30分起床晨讀,晚上12點20分自習結(jié)束才上床睡覺,連吃飯時間都被限定在15分鐘。

張桂梅有一個小喇叭幾乎從不離手。“傻丫頭,快點!”在校園里,有學生稍一磨蹭,就會聽到她的吼聲從小喇叭里傳出來。

十幾年來,她不僅每天陪學生自習到深夜,還一直住在學生宿舍。“我一刻也不能離開學校,老師、學生我都得盯著?!彼f。

2011年夏天,華坪女高首屆畢業(yè)生一炮打響,高考百分之百上線,還有幾名學生考上了一本。“和學生入學成績相比,華坪女高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楊文華說。

2016年,華坪女高完成建設(shè)工作,各項設(shè)施逐步完善,學校有了食堂、宿舍,還有了標準的塑膠運動場。截至目前,學校3個年級共有9個班,在校生達464人。張桂梅常年堅持家訪,累計行程11萬多公里,覆蓋華坪和周邊縣的1500多名學生。至今,華坪女高已送走10屆畢業(yè)生,1804名學生從這里考入大學,學校不僅一本上線率高達40%多,高考成績綜合排名還連續(xù)多年位居麗江全市第一。

學校語文老師韋堂云說,學生成績突飛猛進,但張桂梅的身體狀況卻一落千丈。她的身上貼滿了止痛的膏藥,平時連爬樓梯都十分艱難。

今年2月,受疫情影響,學生只能在家上網(wǎng)課。心急火燎的張桂梅直接在教室外搭了一張行軍床,每天躺在床上,盯著老師學生上網(wǎng)課。

“我上網(wǎng)課的時候,經(jīng)常聽到她在床上疼得忍不住發(fā)出聲音,但她從來不說?!表f堂云說。

華坪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王秀麗是張桂梅相識多年的閨蜜,也是她為數(shù)不多的傾訴對象。

“她全身都是病,骨瘤、血管瘤、肺氣腫……以前她經(jīng)常讓別人猜我倆誰更重,可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從130多斤掉到了只有七八十斤?!蓖跣沱愓f。

張桂梅的演講稿篇二

中宣部決定,授予云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時代楷模稱號。63歲的張桂梅,40余年堅守在滇西貧困山區(qū),她創(chuàng)辦的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幫助1804名貧困女孩走出大山、圓夢大學,她用堅守托起了大山的未來和希望。

“不管生命到最后還有多久,還有多遠,還剩下多少,哪怕就剩下最后一口氣,我都會用在山區(qū)孩子的教育身上。”長時間帶病超負荷工作讓她的身體越來越差,但她關(guān)愛、記掛貧困山區(qū)孩子的心卻從未歇一歇,不斷用生命不斷照亮著山區(qū)孩子們的前行之路。張桂梅的事跡令人動容,她是時代的“燃燈者”,更是所有共產(chǎn)黨員學習的榜樣。

夢想一旦成為一生的追求,就如同磐石般堅不可摧,不懼追夢途中的任何阻擋。

張桂梅創(chuàng)辦高中的路途并非一帆風順。在辦校之初,她的想法遭到了眾人的不支持不理解,甚至招來引起許多人的質(zhì)疑聲……但這些并沒有讓她就此放棄,而是繼續(xù)堅持自己辦全免費女子高中的夢想,在媒體上向全社會呼吁、向全社會募捐,終于得到社會廣泛關(guān)注和社會各界紛紛慷慨解囊,讓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迎來了開學。偉大的事業(yè)總會經(jīng)歷許多風雨和波折,要想通往成功,就必須將最初的那份夢想堅持到底,讓它成為自己一生的追求,去為之努力奮斗,去為之披荊斬棘,在實現(xiàn)夢想的征程中不斷奮勇前行,在破除一切艱難險阻后,離夢想實現(xiàn)必將近在眼前。

當奉獻成為了生活中的日常,人世間便會更多幾分溫暖,更多幾分光明和希望。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女子高中校長,兒童福利院院長,張桂梅既是學生們的老師,又是136個孩子的“媽媽”,無兒無女的她,將全部愛和時間都奉獻給了她的學生和孩子,奉獻精神在她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黨和國家事業(yè)的發(fā)展需要更多像張桂梅這樣舍小我為大家無私奉獻之人。因為她,無數(shù)孩子走出窮山溝,圓了大學夢;也因為她,很多出去的孩子長大后又回到家鄉(xiāng),在不同的崗位上默默地回饋著社會,這樣的良性循環(huán),讓封閉的大山里的孩子們看到了更多未來的希望。

以黨性教育引領(lǐng)思想教育,紅色文化育人理念不僅激勵人心,還能助力薪火傳承。

在教學中,張桂梅提出了“革命傳統(tǒng)立校,紅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開創(chuàng)了“五個一”黨性常規(guī)活動,讓紅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張桂梅始終愛黨、護黨,忠誠于黨,將一輩子的青春和熱血揮灑在了貧困山區(qū)教育事業(yè)當中,不圖功名、不圖回報,大愛無疆;作為一名教師,她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苦、勇往直前,引導學生銘記黨恩、回報社會。她的教育理念始終貫徹著共產(chǎn)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獻精神,以實際行動不斷詮釋著她作為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學”,張桂梅當初立下的鏗鏘誓言正在實現(xiàn),她是“燃燈者”,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向時代楷模致敬!

張桂梅的演講稿篇三

1995年以后,張桂梅離開大理喜洲,只身來到麗江華坪。初來乍到,她便放棄了進入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的機會,而是選擇了中心中學,承擔了4個畢業(yè)班的政治教學工作,畢業(yè)班的女生工作,此外還協(xié)助學校搞文藝工作。在工作中,她盡職盡責,奉獻了所有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設(shè)成立正在住院做手術(shù)的張老師得知民中學生最窮,生源素質(zhì)最差,經(jīng)費最緊張,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設(shè)備最差時,她又主動要求調(diào)到民中工作,抓學生學習、管學生日常都親歷親為,一步步推動著教育工作的發(fā)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斷涌現(xiàn)。

1999年2月,華坪縣教育局黨委和中共華坪縣委分別發(fā)出通知;號召全縣教職工和全縣人民向她學習,縣委還授予她"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并獎給她1000元,但張桂梅把1000元獎金當場就捐給了縣慈善機構(gòu)。

說到慈善,張桂梅這一生幾乎都與慈善事業(yè)掛鉤。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張桂梅意識到,提高山區(qū)女孩的素質(zhì),至少可以改變?nèi)?。由此,她便萌生了籌建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從2002年起她便開始為這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四處奔波。

2007年,張桂梅當選為黨的十七大代表。張桂梅和她籌建免費女高的想法逐漸被更多人知道。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100萬元,幫助張桂梅辦校。2008年8月,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建成。

張桂梅表示,學校能辦起來并走到今天,離不開黨和政府作堅強后盾。華坪女高的教師工資和辦學經(jīng)費均由縣財政保障,學校建設(shè)由教育局負責。教學樓墻上,掛滿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關(guān)心和幫助,她都記在心里。

為了留住學生,家訪成了很重要的工作。辦校10多年來,張桂梅走了11萬公里家訪路,走進1300多名學生家中。山區(qū)偏遠、山路艱辛,很多學生的家只能靠步行達到,連爬山過去都得好幾個小時。

在她的帶動下,10多年來,華坪女高以自身獨有的特色和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斷發(fā)展成長。張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視角,不斷摸索出貧困山區(qū)學生教育的規(guī)律;把育人當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標,走到學生心里;她通過家訪了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變教育背后的貧困?!吧嚼锏膶W生太窮太苦了,又那么善良懂事,我想幫幫她們。”正是秉承著一顆仁愛之心,張桂梅“讓教育走得更深更遠”。

張桂梅的演講稿篇四

華坪女高在華坪縣城邊的一個小山包上,學校的大門并不闊氣,教學樓的墻面也已有些斑駁。

這所其貌不揚的學校,曾是張桂梅遙不可及的夢想。

張桂梅原本和丈夫一起在大理一所中學教書。1996 年,丈夫因胃癌去世不久,39 歲的張桂梅便主動申請從熱鬧的大理調(diào)到偏遠的麗江市華坪縣工作。

到華坪縣教書后,張桂梅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昂芏嗯⒆x著讀著就不見了。”她說,一打聽才知道,有的學生去打工了,有的小小年紀就嫁人了。

2001 年,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成立,捐款的慈善機構(gòu)指定要張桂梅當院長。她擔任院長后逐一了解福利院孩子們的身世發(fā)現(xiàn),不少女孩并非孤兒,而是被父母遺棄的。

一次家訪途中的偶遇,更是讓她痛心不已。

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呆坐在路邊,滿眼惆悵地望著遠方。張桂梅上前詢問,女孩哇的一聲就哭了?!拔乙x書,我不想嫁人?!迸⒁恢笨藓爸?。原來,女孩父母為了 3 萬元彩禮,要她輟學嫁人。

張桂梅氣沖沖地來到女孩家,對她的母親說:“孩子我?guī)ё?,上學的費用我來出?!笨膳⒌哪赣H以死相逼,張桂梅實在拗不過,只能放棄。

“后來我再也沒找到她,這是我一輩子的遺憾?!睆埞鹈氛f。自此之后,一個夢想漸漸在她心中萌生:辦一所免費高中,讓大山里的女孩們都能讀書。

2004 年,張桂梅和楊文華一起出差。一路上,她反復講述自己的夢想,想說服這位局長幫忙。

“你知道建一間實驗室要多少錢嗎?”楊文華問。

“要兩三萬元吧?!睆埞鹈坊卮鸬糜行┞肚印?/p>

“她太天真了?!睏钗娜A說,張桂梅當時因為帶病堅持教書、教學成績突出,還在華坪縣兒童福利院收養(yǎng)了多名孤兒,先后獲得了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佳師德標兵等諸多榮譽,但她只是一名一線老師,沒有管理經(jīng)驗,對建一所學校毫無概念。

楊文華不知道,張桂梅當時已連續(xù)幾年假期到昆明街頭募捐。她把自己獲得的榮譽證書復印了一大兜,在街頭逢人便拿出來請求捐款。

可讓她沒想到的是,自己放下尊嚴募捐,換回的卻是不理解和白眼,還有人說她是騙子。

幾年下來,張桂梅幾乎要放棄了。直到 2007 年,她當選黨的-代表,她的夢想才出現(xiàn)轉(zhuǎn)機。

張桂梅平時很少買衣服,每件衣服都穿了好多年,直到磨得發(fā)白破洞才舍得丟。臨去北京前,縣里特意資助她 7000 元,讓她買一身像樣的正裝,可她轉(zhuǎn)手就用這筆錢給學生買了臺電腦,自己穿著一身舊衣服參會。

一天早晨,她正急匆匆往會場走。忽然,一位女記者把她拉住,悄悄對她說:“摸摸你的褲子?!睆埞鹈芬幻?,穿了多年的牛仔褲上有兩個破洞。

“當時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睆埞鹈氛f。那天會后,她和這位記者相約聊了一整晚,把所有辦校的苦楚都倒給了她。

不久后,一篇名為《“我有一個夢想”——訪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張桂梅代表》的報道發(fā)表出來,張桂梅辦學校的夢想馬上受到關(guān)注。

2008 年 9 月,在各級黨委政府關(guān)心支持下,全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正式開學,首屆共招收 100 名女生。

開學那天,張桂梅站在唯一的教學樓前,淚流滿面。

張桂梅的演講稿篇五

她,是一名敬業(yè)奉獻的人民教師,是一位心系教育的扶貧工作者,是百名孤兒的貼心“媽媽”,更是一名信仰堅定的共產(chǎn)黨員,她就是云南省麗江華坪縣女子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張桂梅。通過1月份黨員活動日對她先進事跡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對“敬業(yè)”、“奉獻”“擔當”又有了新的解讀。

“家”與“單位”同構(gòu)異物,有愛才有敬業(yè)。

張桂梅心系山區(qū),不忘教育初心,始終把“單位”視做“家”,把“孤兒”視做“兒”,為了讓失去雙親的孤兒有一個“家”,她從2001年起便擔任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在當好136個孤兒“媽媽”的同時還要擔任華坪縣民族中學的授課老師,當時的民族中學里,女生本來就少,有的還會時不時的“消失”,經(jīng)過多次的家訪,她終于找到原因:農(nóng)村的重男輕女思想比較嚴重,很多女孩在上到中學就因經(jīng)濟、家庭等因素輟學,或是在家里的安排下過早出嫁,或是在家務(wù)農(nóng),或是外出打工。當時的張桂梅便萌生了籌建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從2002年起,她便開始為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四處奔走。經(jīng)過6年鍥而不舍四處奔走,終于在2008年8月成功創(chuàng)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為貧困山區(qū)女孩的追夢人生點亮了希望之光。作為一名統(tǒng)計新人,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標桿,在工作中端正態(tài)度,愛崗敬業(yè),做到忠于職守,盡職盡責,對于每一項工作都要確保文過我手無差錯,數(shù)過我手有依據(jù),事交我辦請放心,把本職工作當成自我的事業(yè)去經(jīng)營。

心有大愛,才有使命如山,無私奉獻。

張桂梅心系女中,牢記教育使命。辦學10多年來,她走了11萬公里的家訪之路,走進了1300多名學生家中,白天她是學校的校長,晚上她是學校的保安,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與學生們同吃同住,陪伴學習,長期的高強度勞作,使她患上了多種疾病,可她仍然拖著疲憊的身軀堅守在自己所熱愛的教育崗位上。功夫不有心人,在2019年的高考中,全校118名畢業(yè)生的一本上線率高達40。67%,本科上線率達到了82。37%,位居麗江市所有高中排名榜的榜首,12年間先后幫助1804名貧困山區(qū)女孩考上大學、走出大山,改變?nèi)松壽E。作為一名輔助調(diào)查員,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學習她無私奉獻的品德與情操,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學識和專業(yè)技能,時刻執(zhí)著堅守自己的初心使命,做一名合格的新時代統(tǒng)計人。

信念堅定,才會不懼困難,勇于擔當。

張桂梅心系邊疆,始終信念堅定。華坪女高剛成立之初,由于山區(qū)條件艱苦,師資緊缺,學生家底薄,一度被認為是一所絕對辦不下去的學校,但是張桂梅卻不信這個邪,帶著8名教師,其中6名黨員,堅持佩戴黨徽上課,發(fā)揮黨員帶頭作用,把黨員教師們的內(nèi)心澎湃轉(zhuǎn)化成堅定信念,造就獨特的“女高精神”,她迅速把黨員集中起來,誦讀《為人民服務(wù)》,經(jīng)過不懈努力,華坪女高逐漸得到當?shù)貙W生家長的認可,教育教學成績也日益顯著。作為一名黨員,我要從張桂梅同志身上汲取精神養(yǎng)分,在工作中保持昂揚向上的,只爭朝夕的狀態(tài),對于選擇好的方向,認準的事情,堅定信念,勇于擔當,以更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為統(tǒng)計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27116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