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為孩子做好后盾心得體會篇一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币槐竞脮N含著無窮的智慧。最近,我讀了一本值得我們學習的好書《我要做好孩子》。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金鈴是一個學習成績中等,但聰慧、善良、正直的女孩。但是她卻為“怎樣做一個好孩子”而苦惱。為了做一個好孩子,她做了很多努力。一次風吹走了試卷,而使兩個班都陷入了“閉卷風波”,因飾演豬八戒背媳婦而引起了尚海和自己的摔傷,還和老師家長做了很多“辯論”。
是啊!就像是班級里的好學生,他們走到哪都有人關(guān)注著,下課就有許多同學圍著他們轉(zhuǎn),這就是討人喜歡的“貓”。而那些成績稍微落后一點的學生,卻處處被人冷漠,也沒幾個同學愿意和他們玩,這就是可憐的“老鼠”。我認為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就像是丑小鴨,雖然天生條件不好,但是只要努力了就會變成閃閃發(fā)光的白天鵝,為自己華麗的轉(zhuǎn)身。
讀完這本書,使我更加明白了怎樣才能做老師和父母心中的好孩子。
為孩子做好后盾心得體會篇二
《我要做好孩子》中的主人公金鈴是一個成績中等,但機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下面是本站為大家?guī)淼奈乙龊煤⒆幼x書心得,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的作者是黃蓓佳,她雖然是北大中文系畢業(yè)的高材生,但她經(jīng)常給孩子們寫東西,這本書主人公金玲的原型就是她的女兒,所以我覺得和我的生活幾乎一樣,都是講小生初關(guān)于好學校的事情,比如外國語學校了。
其中有一集講貓和鼠的,聽到這兒,你會說:“老鼠過街——人人喊打,老鼠真可惡!”主人公金玲卻偏偏喜歡老鼠,奇怪吧,在聯(lián)歡會中,金玲被他們班上的學習尖子倪志偉捉弄,在小品排練中當豬八戒。倪志偉雖學習好,但品質(zhì)極差,還有她們班的好學生胡梅、劉婭如,每次考試都是高分,但犯了錯誤卻不敢承擔,他們就是偏偏被人喜歡的貓。而金玲說自己就是那可憐的老鼠,人人討厭老鼠,喜歡貓,他們不許老鼠這樣的東西活在世上,用貓捉它、用夾子夾它,毒藥毒死它,除了這些,還用火燒、石頭砸、腳踢、這些都是因為貓比老鼠聽話,模樣漂亮。這些關(guān)于貓和老鼠的聯(lián)想,出自11歲金玲的口中,在大人眼里,可見金玲是受了大委屈了。好在又被大人理解了。
我還知道:分數(shù)并不代表一切,重要的是品格,一個人善良、誠實、無私、博愛,不論卑貴,他都是偉大的。當然,對學習一樣要認真,比如金玲,她后來刻苦用功,不跟同學一起看她最愛的貼畫,只做作業(yè),她很自覺。她也有一個雄心壯志,就是做一個好孩子,她一點一滴地進步,從不驕傲,踏踏實實地。
我也要做一個好孩子,一個真正的好孩子,我會像金玲一樣,向真正的好孩子“進軍”。
書是一位無所不知的智者,它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書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假期里,閱讀了黃蓓佳老師的《我要做好孩子》,我頗有感觸。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小學六年級學生金鈴,她胖胖的,臉、鼻子、嘴巴都是圓嘟嘟的,是一個標準的“重量級”選手。金鈴的學習成績中等,但她機敏、善良、正直,為了做一個讓家長、老師稱贊的“好孩子”,她使盡了渾身解數(shù),作出了種種努力,并保留著心中那份天真、純潔,和家長、老師作了許多“抗爭”。沉重的書包猶如大山一樣壓著金鈴稚嫩的雙肩,她每天都在作業(yè)、考試和分數(shù)之間掙扎,她多么想擺脫那惡魔分數(shù)的束縛,可那只是癡心妄想。她的快樂像肥皂泡一樣不翼而飛,不能多看一會兒電視,不能飼養(yǎng)小動物,不能多玩一會兒······她的媽媽趙卉紫是一位心高氣傲的知識分子,她急于望女成鳳,把金鈴的成績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以至于忽略了她的快樂,讓她的生活非常枯燥。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扔墊子事件。因為于胖兒怕得罪班干部胡梅和劉婭如就謊稱是金鈴和尚海先開始扔的,老師也把他倆叫去辦公室訓了一頓,并罰他們寫1000字的檢查和賠償墊子錢,而被冤枉的金鈴和尚海不憑借父母的力量,自己不動聲色地解決了這件事,讓老師向他們道歉,使父母對金鈴刮目相看。“跑吧,孩子,沖刺吧!”我們要把壓力轉(zhuǎn)化為動力,最后一搏,不能辜負老師和家長對我們的期望。
金鈴的成績雖然沒有名列前茅,但她執(zhí)著努力,善良正直,勝不驕,敗不餒,擁有一顆悲天憫人的高貴心靈。我們都是一顆種子,遲早會開花,只是開花的時間不一樣而已,靜靜地等待吧,只要我們努力,一定會開出最燦爛奪目的花。
我是一名美術(shù)老師,可我也是一名語文老師。讀書不是我的愛好,但我最近卻愛上了它,我發(fā)現(xiàn)讀書真的有很趣,能夠懂得很多道理,現(xiàn)在作為一名教師,我更要讀書,讀好書。
最近,機緣巧合,我讀了《我要做好孩子》,感受頗深。因為曾幾何時我也想做一名好孩子,現(xiàn)在我是一名人民教師,在一定意義上說,我做到了,現(xiàn)在我不僅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還是學生心中的好老師。
《我要做好孩子》是一本既有兒童情趣又有文學氣息的作品,是一部適合兒童、家長和老師共同閱讀的長篇小說。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一級作家黃蓓佳,她根據(jù)自己女兒的真實情況改編了這本書,所以此書中的情感更是真切。
我能有幸讀到這本書,認識金玲,我很高興。書中的主人公她雖只有1米55的個子又胖嘟嘟的,這句話吸引了我。因為她的身材很我差不多,看書之后,發(fā)現(xiàn)她的性格跟我也很像,善良、可愛、活潑,我們都是別人心中的開心果,于是我更加喜歡她了。
金玲,一個12歲的女孩子,活潑、天真、善良、可愛、有頭腦。其中有個故事講到她自作主張地把一個沒家的小女孩領(lǐng)回家,為了給她買禮物,還主動要求當家來賺錢,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當家太難了,要花錢的地方太多,她都不忍心看著錢從自己的手里溜走,最后把當家的權(quán)利還給了媽媽,可是媽媽獎勵了她一百元。后面還講到,她用自己僅有的零花錢給原本不認為她是好學生的邢老師買了一枝花,這些都顯示出這個孩子重感情、有同情心、善良、有頭腦等優(yōu)秀的品質(zhì)。
關(guān)于她的學習,成績在班級里雖不是名列前茅,但她很自信。不過邢老師不認為她是好孩子。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強化班那個故事。金玲因為不小心說漏嘴,使得強化班的孩子越來越多,最后轉(zhuǎn)移到張靈靈家學習。進而引起了仍墊子事件,開始老師冤枉了金玲和尚海,而最后金玲卻能不憑借父母的力量自己解決這件事,使得老師向他們道歉。從此,金玲決定要做好孩子,一個學習好的好孩子。
其實好孩子壞孩子的定義有多種,我們不把分數(shù)。成績看作衡量一切的標準,而誠實、不自私怯懦,品學兼優(yōu),心智健全發(fā)展才是最重要的。
她為了做一個讓家長、老師滿意的好孩子作出了種種努力,并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純潔,和家長、老師作了許多抗爭。
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孫奶奶。(孫奶奶是著名的特級教師。)事情是這樣的:在學校的一棵樹下有幾只蠶寶寶,她為了找蠶葉給蠶寶寶吃,便找到了孫奶奶的家,看到了蠶樹。就從那一次金玲認識了孫奶奶,還和孫奶奶有一個約定,孫奶奶給金玲補習,不要錢,蠶葉也隨便拿,但這件是絕對不可以告訴別人,父母也不可以。當時,金玲就猶豫了,可就是她的善良,不想讓蠶寶寶餓死,讓她決定撒這么一次謊。
這一件事過后,她懂了,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她可以從每一件事看似平凡的小事中感悟到了“我要做好孩子”了。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好孩子的定義很廣泛,學習成績優(yōu)秀是好孩子的一種標準;興趣廣泛、知識豐富、才華橫溢也是好孩子的一種表現(xiàn);而像書中的金鈴那樣,雖然成績并不是名列前茅,但她善良正直、寬容大度,又有一顆悲天憫人的高貴心靈,也可以成為一個好孩子。
為孩子做好后盾心得體會篇三
孩子缺乏持久的學習動力,有的孩子壓力過大,有的孩子動力不足,有的孩子學習情緒波動比較大……這與孩子的個性特點、考試經(jīng)歷、學習心態(tài)等有關(guān)。作為重要的陪伴者,家長需調(diào)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要激發(fā)應(yīng)考孩子的學習動力,家長首先應(yīng)具備幾個“力”。
一、自己先優(yōu)雅,提高情緒的自控力,讓孩子不受干擾
要警惕“高考家長綜合征”。孩子的高考,成為家長當下生活中的頭等大事,因為重要,所以情緒多元又多變:期待、興奮、失望、恐懼等,其中較多的成分是焦慮。隨著高考的臨近,家長將會不約而同、不同程度上出現(xiàn)“高考家長綜合征”。而教育專家指出,“高考家長綜合征”是當前高三學生的最大壓力。
情緒會傳染,就像多米諾骨牌的傳遞,家長的焦慮會加深孩子的心理負擔。所以家長得處理自己的壓力,不能自己先被擊垮。
高三心理咨詢的問題中,關(guān)于情緒方面居多,而其誘因有近1/3來自于父母?!皠∏椤被径际沁@樣:孩子的學習狀況不盡如人意,家長心急、“恨鐵不成鋼”,進而“強烈”指出,不知不覺就爆發(fā)成了狂怒、絕望、抨擊、挖苦孩子,引發(fā)孩子心情的“暴風雨”,有的甚至引起激烈的親子沖突。
家長要警惕,一旦你的負面情緒爆發(fā),孩子需很長時間去消化你的負面情緒,會條件反射地想起不愉快的事情,而難以進入學習狀態(tài)。為了孩子,家長一定要盡可能控制自己可能出現(xiàn)的極端的負面情緒。
家長要做到:盡可能不在孩子面前釋放你的負面情緒。提醒家長們,不要把工作上的情緒帶回家;不要輕易流露出對生活的不滿;夫妻爭吵雖然難免,也一定要在孩子前面避諱;不要讓家庭中的重大事情影響孩子。
家長們也要做好心理準備,在整個高三時間可能會有幾次和孩子的爭吵和不快,這個時候一定要心平氣和,做情商高的家長,要理智地讓孩子明白你要表達的意思;面對壞脾氣的孩子,試著分析孩子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二、提高對孩子壓力的調(diào)控力,尋找孩子最佳承受壓力區(qū)間
現(xiàn)在的家長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意識到“壓力越大并非效率越高”,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盲目減壓現(xiàn)象和無意識加壓現(xiàn)象,前者是因為家長認為壓力大不好,就干脆把壓力撤走,后者則是因為家長雖從認知上認為自己已減壓,但行為上還是在加壓。
這兩個傾向要不得,很容易導致孩子的學習動力不足。心理學上有個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它的圖像是個“倒u形”曲線,圖像把壓力和效率之間的關(guān)系一目了然呈現(xiàn),橫坐標是壓力程度,縱坐標是效率。壓力較小,缺乏挑戰(zhàn)而處于松懈狀態(tài),無效;壓力逐漸增大,激勵人們努力學習或工作,效率將逐步提高;當壓力達到人的最大承受能力時,人的效率會達到最大值;壓力超過最大承受力后,壓力成阻力,效率也隨之降低。
這個“倒u形”也可以說明家長的期望與孩子動力的關(guān)系。過高的期望不僅造成家長心態(tài)的失衡,也會給孩子增加不應(yīng)有的壓力,特別是對于成績較弱的孩子來講,要求過高容易導致孩子望塵莫及的悲觀無助感。
家長要保持對孩子適度的壓力和期望,才能起到激勵作用。這需要家長在平日的生活中一邊細心觀察孩子的情緒和學習狀態(tài),一邊借此來進行對自己行為策略的微調(diào),找到一個孩子最佳的承受能力區(qū)間。
三、傳遞積極情感,提高自己的感染力,使外在要求成為孩子的內(nèi)在需求
家是溫馨的港灣,但是家長未必是孩子愿意溝通的對象,到了高三,問題依然。家長要幫助孩子將外在的要求變成孩子自己的內(nèi)在需要,是有條件的,心理學家指出這個過程的實現(xiàn)取決于孩子的幾個心理需要是否獲得滿足,其中親密感和信任感非常重要。
親子之間本應(yīng)該是一種親密、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關(guān)系。這樣,孩子才可能親近家長,聽家長說話,思考家長的話,認同家長的觀點。如果孩子在和家長的接觸中,感到的是不安全、焦慮、壓抑等消極情緒,孩子必然會抵觸家長的要求和教育。
很關(guān)鍵的一點要提醒家長,切忌翻孩子的老賬。許多剛進入高三的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來講一定是想要奮力拼一把。而當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復習后,一些孩子的成績依然沒有很多起色,于是有些家長開始嘮叨了,失去耐心和信心,認為孩子不努力,沒有高三的狀態(tài),忍不住要習慣性地翻孩子的老賬。而這種做法會阻礙孩子的轉(zhuǎn)變。很可能,孩子已經(jīng)下定決心重塑自我了。所以,如果要想讓孩子取得更大進步,就必須將過去的老賬放下,至少不在孩子面前把自己想當然的原因說出來,而是不斷發(fā)現(xiàn)孩子的點滴進步,并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教育工作者認為:在孩子改變和成長的背后是家長認識的改變。
情緒多米諾效應(yīng)告訴我們,焦慮會傳染,當然積極的情緒也會傳遞。這些積極的情緒和情感是關(guān)愛、信心、信任。當孩子的自我意識被激勵和認可時,便會激發(fā)他的潛能和責任感,家長要經(jīng)常向孩子表達這樣的信息:我們相信你,堅持下去,爸爸媽媽在旁邊支持你,陪伴你!
四、做有能耐的家長,提升自己的業(yè)務(wù)指導能力,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zhì)
有家長反映:孩子不和父母溝通,嫌自己煩、說自己不懂。除了要處理好親子關(guān)系之外,家長需要懂點知識和技能,樹立自己的權(quán)威感,不讓孩子認為家長瞎指揮。
做高三考生的家長非常不容易,作為孩子的堅強后盾,有幾個角色如果能夠做好,就能使孩子在高考中如虎添翼。
家長可以做的角色:孩子心理、學習的指導者、孩子的保健醫(yī)生、營養(yǎng)師。孩子的學習和心理方面需要密切指導,是取勝的關(guān)鍵;身體是保障,越到后期越體現(xiàn)重要性。
家長可以通過閱讀來提升做家長的能力,比如心理學、教育學類的文章,推薦《與孩子一起跨越高考》,這是一位母親的日記,她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指出了孩子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對考生和家長有極好的參考和啟示。還有保健類的文章,推薦《萬病皆可心醫(yī)》和《不生病的智慧》,書中有很多增強體質(zhì)、煥發(fā)精神的保健常識和按摩技巧,此外也可以通過按摩增進親子關(guān)系。家長對營養(yǎng)、飲食方面也可以進行些關(guān)注。
建議家長可以尋找在現(xiàn)實中或網(wǎng)絡(luò)群上的“家有考生”同盟,和其他家長互相傾訴,分析孩子的各種問題,并分享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得失,讓自己獲得一些借鑒。
通過閱讀和分享增加做家長的能力,這樣遇到實際問題家長就會進行有技巧地處理。
五、不忘規(guī)則和約束,加強對孩子的掌控力,以提高孩子的執(zhí)行力
高三的學習非常繁重,有家長認為,孩子蠻累的,要對孩子寬松點,于是他們放松了對孩子的作業(yè)要求和行為規(guī)范。這一定要引起警惕,只能偶爾為之,倘若長此以往,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意志力肯定會受影響。規(guī)則和約束很重要,剛?cè)岵艜l(fā)揮更多作用。家長在孩子的學習生活中一定不能放松對他們的習慣上的要求。
家長依然要督促孩子完成學校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wù)。督促孩子完成任務(wù)的好處在于首先成功沒有捷徑,學習規(guī)律無非就是預習、上課、作業(yè)、復習,完成任務(wù)是對學習的鞏固;其二,家長權(quán)威感的樹立,沒有經(jīng)常的規(guī)定動作,孩子慢慢會不把家長的勸導放在眼里;其三,讓孩子從緊張感走出,心理學研究表明,人處于任務(wù)中都會顯現(xiàn)出一種緊張狀態(tài),未能完成任務(wù)者,緊張狀態(tài)持續(xù)存在,他們的思緒總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困擾,心理上的緊張壓力難以消失。完成任務(wù)最重要的好處就是讓孩子提高做事情的執(zhí)行力,學會堅持到最后。
孩子行為規(guī)范不能讓道。規(guī)則不能隨意破壞,良好的規(guī)則容易營造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心理的穩(wěn)定。家長要配合老師一起對孩子的生活進行管理和制約,不能縱容孩子,否則長期以往孩子將缺乏意志力。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為孩子做好后盾心得體會篇四
我是一名美術(shù)老師,可我也是一名語文老師。讀書不是我的愛好,但我最近卻愛上了它,我發(fā)現(xiàn)讀書真的有很趣,能夠懂得很多道理,現(xiàn)在作為一名教師,我更要讀書,讀好書。
最近,機緣巧合,我讀了《我要做好孩子》,感受頗深。因為曾幾何時我也想做一名好孩子,現(xiàn)在我是一名人民教師,在一定意義上說,我做到了,現(xiàn)在我不僅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還是學生心中的好老師。
《我要做好孩子》是一本既有兒童情趣又有文學氣息的作品,是一部適合兒童、家長和老師共同閱讀的長篇小說。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一級作家黃蓓佳,她根據(jù)自己女兒的真實情況改編了這本書,所以此書中的情感更是真切。
我能有幸讀到這本書,認識金玲,我很高興。書中的主人公她雖只有1米55的個子又胖嘟嘟的,這句話吸引了我。因為她的身材很我差不多,看書之后,發(fā)現(xiàn)她的性格跟我也很像,善良、可愛、活潑,我們都是別人心中的開心果,于是我更加喜歡她了。
金玲,一個12歲的女孩子,活潑、天真、善良、可愛、有頭腦。其中有個故事講到她自作主張地把一個沒家的小女孩領(lǐng)回家,為了給她買禮物,還主動要求當家來賺錢,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當家太難了,要花錢的地方太多,她都不忍心看著錢從自己的手里溜走,最后把當家的權(quán)利還給了媽媽,可是媽媽獎勵了她一百元。后面還講到,她用自己僅有的零花錢給原本不認為她是好學生的邢老師買了一枝花,這些都顯示出這個孩子重感情、有同情心、善良、有頭腦等優(yōu)秀的品質(zhì)。
關(guān)于她的學習,成績在班級里雖不是名列前茅,但她很自信。不過邢老師不認為她是好孩子。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強化班那個故事。金玲因為不小心說漏嘴,使得強化班的孩子越來越多,最后轉(zhuǎn)移到張靈靈家學習。進而引起了仍墊子事件,開始老師冤枉了金玲和尚海,而最后金玲卻能不憑借父母的力量自己解決這件事,使得老師向他們道歉。從此,金玲決定要做好孩子,一個學習好的好孩子。
其實好孩子壞孩子的定義有多種,我們不把分數(shù)。成績看作衡量一切的標準,而誠實、不自私怯懦,品學兼優(yōu),心智健全發(fā)展才是最重要的。
她為了做一個讓家長、老師滿意的好孩子作出了種種努力,并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純潔,和家長、老師作了許多抗爭。
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孫奶奶。(孫奶奶是著名的特級教師。)事情是這樣的:在學校的一棵樹下有幾只蠶寶寶,她為了找蠶葉給蠶寶寶吃,便找到了孫奶奶的家,看到了蠶樹。就從那一次金玲認識了孫奶奶,還和孫奶奶有一個約定,孫奶奶給金玲補習,不要錢,蠶葉也隨便拿,但這件是絕對不可以告訴別人,父母也不可以。當時,金玲就猶豫了,可就是她的善良,不想讓蠶寶寶餓死,讓她決定撒這么一次謊。
這一件事過后,她懂了,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她可以從每一件事看似平凡的小事中感悟到了"我要做好孩子"了。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好孩子的定義很廣泛,學習成績優(yōu)秀是好孩子的一種標準;興趣廣泛、知識豐富、才華橫溢也是好孩子的一種表現(xiàn);而像書中的金鈴那樣,雖然成績并不是名列前茅,但她善良正直、寬容大度,又有一顆悲天憫人的高貴心靈,也可以成為一個好孩子。
為孩子做好后盾心得體會篇五
上個暑假,我認識了一個好朋友,她就是《我要做好孩子》的主人公—金鈴。她呢,勇敢、善良,性格活潑,寬容、大度,有一顆悲天憫人的高貴心靈,又有和我們一樣的缺點:會粗心大意。
整本書圍繞主人公金鈴的校園和日常生活的點滴為主,反映出她帶給我們的歡樂,帶給大人的.思考,甚至她的思想已經(jīng)超過了一個十一歲的孩子該有的想法。
金鈴這個人物、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她在學習上的出奇制勝和在為人處事上的義正辭嚴。在學習上,她的課外閱讀知識相當豐富,這正是我最望塵莫及的地方。媽媽經(jīng)常和我說:書看得多了,自然下筆如有神!可是我有時候會偷懶。但是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慢慢的在督促自己要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了。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寫出妙語連珠的文章,就像金鈴在老師生病時寫下的那篇感動哭了自己和老師的文章一樣。
金鈴說:什么也不說,并不代表軟弱。因為她不喜歡頻繁的告狀,但是她在日記中寫到對自己的這種行為感到很羞愧,這跟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很像,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沒有一種挺身而出的正氣和見義勇為的精神。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向金鈴這樣反省,向英雄李平樂學習,遇到壞人壞事要及時制止,斗爭到底。
好的書能給人帶來享受、帶來力量,一個好孩子的內(nèi)涵太豐富,不是全由一百分組成的。我一定要努力向金鈴學習,做一個外表平凡而靈魂偉大的人。好好加油吧——致自己!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277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