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園心得體會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9-07 01:12:12
烈士陵園心得體會
時間:2023-09-07 01:12:12     小編:曼珠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nèi)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烈士陵園心得體會篇一

xx年x月x日,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學生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坐了二十多分鐘的車到達堡子城公園,穿過那條青石小路,我們就看到了涪陵區(qū)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英雄紀念碑是那么莊嚴、肅穆,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首先我們站好隊,認真聆聽了書記的致辭及對烈士們的生平介紹。我抬頭仰望,烈士雕像拿著長矛作著戰(zhàn)斗的模樣,像是隨時準備沖鋒,做出犧牲、無怨無悔。我相信,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正是這樣一種無私無畏的精神。

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集體齊唱了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氣勢恢弘的聲音完整地詮釋了我們對祖國的愛意、敬意,同時也讓我們更深的體會到,正是由于革命烈士的英勇不屈和無謂犧牲才能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接著是在烈士墓前默哀,我們衷心的感激革命烈士的付出換來我們今天的安逸生活,同時也在心里默默地下定決心,定要努力學習,為先輩們的遺留,為祖國的未來!我們每一個班都為積極響應這次活動,而積極的作了準備。每一個班的代表發(fā)言致辭,緬懷革命先烈,唱紅歌、讀經(jīng)典、舞出民族風,展現(xiàn)了我們青年一代對民族與革命的傳承與發(fā)揚。

今天,我們站在了這里,學習先烈們的事跡,更重要的是一種信仰,一種理念,為民族與革命事業(yè)的堅定付出。我們的世界開始和平了,我們的時代更先進了,或許我們并不需要如先烈們般拋頭顱、灑熱血了。但是,我們卻要時刻銘記,我們今天的美好是怎么來的,一批又一批的先烈們犧牲了,可是他們卻永遠活在了我們心里?!案锩形闯晒?,同志仍需努力”“居安思危”都是前輩們留下的寶貴財富,“落后就要挨打”的慘痛教訓更是不能忘,不可忘!學習革命烈士們的光榮事跡,傳承革命先輩們的偉大精神,于今天的我們有著更為深刻的意義。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時間的長河流淌不息,卻沖刷不了我們對革命烈士的懷念,當年烈士們浴血奮戰(zhàn)的每一寸土地,今天已鮮花朵朵、綠草如茵。當年那硝煙彌漫的天空如今已碧空如洗、紅旗飄揚。生活在燦爛陽光下的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先烈們的英明。我們將永遠繼續(xù)先烈們的遺志,踏著先烈們的足跡,闊步邁向光輝燦爛的明天,讓鮮艷的五星紅旗在祖國的上空永遠飄揚。

各個時期的革命烈士都是時代的先鋒、民族的脊梁、祖國的功臣,他們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我們要弘揚先烈的崇高精神,革命傳統(tǒng)要牢牢記在心頭,以此激勵我們、警示我們,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今天社會安定祥和、經(jīng)濟持續(xù)增長、人民安居樂業(yè)的美好生活。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我們的國情,時代的發(fā)展更是不允許我們推卸肩負的責任。社會競爭的激烈,國與國之間,洲與洲之間更加密不可分。這更考驗我們的能力,奮起直追,循著革命先烈的足跡,帶著革命先輩的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弘揚與發(fā)展而不懈奮斗!

走出紀念館,我再次仰望高大聳立的烈士紀念碑,它就在那里,無悲無喜,無怨無悔,卻承載著中華民族最偉大的精神;卻鞭策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后來者,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奮斗明天!

烈士陵園心得體會篇二

每年的4月5日,都是我國緬懷先人、烈士的清明節(jié)。為了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學校在3月25日舉行了“緬懷革命先烈,清明節(jié)掃墓”的活動。

3月25日上午,我們步行了四十多分鐘,來到了鄭州烈士陵園。 來到烈士陵園,同學們都已累的腰酸背痛的,可仍然認真進行悼念儀式。接著分組活動。我們先參觀了陳列堂,接著來到了墓碑旁,認真閱讀墓碑上的故事,小心翼翼地把親手制作的白花放在烈士的墓碑前,在這一刻,我在心里默默的說:“安息吧,烈士們!我們會永遠記得你們的”。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雖然今天沒下雨,但我們仿佛接受了一場心靈的洗禮。我認為掃墓這種形式,可以讓我們了解歷史,不忘民族的自豪感和恥辱感。掃墓不僅僅是懷念,也是心與心的交流,靈魂與靈魂的碰撞。 哀樂響起,我們默哀了一分鐘,在這一分鐘里,我想了很多。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烈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也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繼承先烈的意志和革命精神,發(fā)奮學習,努力成為國家的棟梁,在和平年代為祖國增光添彩。

抬起頭,我仿佛看見無數(shù)英烈站在我們面前,仿佛聽見烈士們英勇不屈的聲音。烈士們啊!愿你們像那美麗的鮮花,在祖國大地上散發(fā)著芳香,常開不敗,讓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滿著生機與希望!你們,為了我們的新中國,為了人民翻身得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犧牲了自己,換來了今天的美好生活。烈士啊!你們那寧死不屈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前進,讓我們每個人都充滿著為祖國不懈努力的信心。

中午11點多的時候,我們?nèi)w同學先合影留念,然后就開始吃飯了。到了12點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返回學校了。

走出了陵園大門,我暗暗地說,烈士們啊!明年的今天,會有更多的人來看望你們的,安息吧!

烈士陵園心得體會篇三

x年4月10日,沒有清明時節(jié)的雨紛紛,在這一個晴朗的下午,我們來到烈士陵園,祭奠那些為廣州起義捐軀的英烈們。

陵區(qū)建筑莊嚴肅穆,綠化以蒼松翠柏和紅花為基調(diào);園區(qū)則是典型的嶺南園林風格,以清新淡雅的綠化配置和園林造景為特色。陵區(qū)規(guī)模宏大,氣魄雄偉。大門為中國傳統(tǒng)式闕門,周恩來題寫的“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八個金黃色大字赫然顯目。穿過典雅端莊的朱漆金端大鐵柵門,陵墓大道兩旁蒼松翠柏如肅立的衛(wèi)士,二十個花壇中紅花競先吐艷,象征革命烈士的鮮血灑在大地上。

走過墓道,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直沖云霄的廣州起義紀念碑。三座大山上握槍的手握槍桿直沖云霄的造型象征著“槍桿子里出政權(quán)”,大手遒勁如山,槍桿子直指蒼穹。碑體上刻有鄧小平同志的題詞:“廣州起義烈士永垂不朽”,金字閃閃發(fā)光。紀念碑四周表現(xiàn)廣州起義戰(zhàn)斗過程的浮雕栩栩如生,仿佛將人們拉回到當年那驚心動魄,槍林彈雨的黑暗黎明的前夜。1920xx年12月11日凌晨,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zhí)缀腿~挺、葉劍英、蘇兆征、聶榮臻、徐向前等同志領導發(fā)動了廣州起義,由于當時敵我力量懸殊,經(jīng)三天三夜浴血奮戰(zhàn),起義不幸失敗,起義中有5700多名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群眾慘遭殺害。

廣州起義的率先槍響是創(chuàng)建人民政權(quán)的一次偉大嘗試。它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連接在一起,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導革命戰(zhàn)爭的偉大開端。碑體前的黃菊花象征著怒放的心靈,它們被獻給敬愛的長眠于此的烈士們,我們在花壇前瞻仰沉默后,向烈士致以最為沉重的敬禮。瞻仰完紀念碑中的烈士后,移步到一個巨大高聳的圓墓——廣州公社烈士墓。公墓像個巨大的圓形金字塔。朱德同志在墓墻正面題字“廣州公社烈士之墓”,墓墻東面刻有廣州起義經(jīng)過的碑銘。離開烈士墓后,我們走進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近距離切身了解廣東革命的歷史過程與事跡。

雖然歷史風云變幻,瞬息萬變,但我們不會忘記那一個個英勇犧牲的熱血生命,那一群群不曾遠去的背影。他們澤被當代,啟明后人。無論是在風雨如晦,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是在氣壯山河,奮發(fā)圖強的社會主義建設中,還是在波瀾壯闊,開拓創(chuàng)還新的改革開放大潮中,都有無數(shù)先烈前仆后繼,無畏犧牲,即使是在今天,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英烈碧血的余溫。

在離開烈士墓之際,我的耳邊仿佛還想起那震耳欲聾的詩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

烈士陵園心得體會篇四

烈士,一個讓人敬佩有振奮的詞語。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似乎已經(jīng)遺忘了這個詞語。完美而安逸的生活讓我們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這天的參觀,讓我們的血液又再次沸騰。

走到烈士陵園,看到了十分莊嚴地大門,“哈爾濱烈士陵園”幾個金黃的大字,情緒也開始沉重起來。有秩序的走進烈士陵園,大家都十分的安靜,低沉的情緒在醞釀,感動已不能準確的形容。在兩旁的墻上,掛滿了后人為烈士們的曾詞,“革命英雄”“國之棟梁”“獻身國家”“精忠報國”“拋頭顱灑熱血”,這些詞語數(shù)之不盡。烈士給我們的又何止是這些詞語能表達盡的呢。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跡總是浮此刻眼前:在戰(zhàn)火的硝煙中前仆后繼的戰(zhàn)士,在新中國建設中忘我工作的勞動者,等等,我的心靈深深體會著這次參觀受到的洗滌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紀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縱觀他們?yōu)閲业慕⒑头睒s強盛而奮斗的壯麗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的鼓舞下,我國幾代優(yōu)秀的中華兒女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為新中國的崛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幾十年以來,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已經(jīng)深入人心,這種奉獻精神體現(xiàn)了中華兒女的精神風貌和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它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為祖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干事業(yè)“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是對工作精益求精,為國家發(fā)展“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是不計名利,不計報酬,埋頭苦干的“老黃?!本瘛?/p>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备锩攘业姆瞰I精神鼓舞和激勵了整整幾代中國人。我們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們一樣,堅持奮斗,永不放下,永不言敗,絕不向困難屈服,絕不被自己打到。

在歸去的路上,迎著陽光的笑容依舊燦爛,又一次經(jīng)過高高的紀念碑,向烈士們致敬,獻上我們最崇高的敬意,莊重的凝視他們。

或許,它在看著我們——新世紀的大學生,他在期盼著我們的精彩!

烈士陵園心得體會篇五

逝去的是歲月是歷史,卻不是一種情懷,滿載沉重的心情去安陽烈士陵園,大量的參觀者、游客紛至沓來,重溫歷史,找尋著革命烈士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勝利的答案。今天我是來重新來掃墓的。烈士陵園掃墓,那時覺得高高的紀念碑有著說不出的巍峨和肅穆,一朵精致的白花別于胸前,一條紅領巾默默拭去紀念碑上的塵土,卻拭不去內(nèi)心的疑問,我們來這里做什么,他們走了,我們來看他們,他們知道嗎,那高高的塔碑底下埋藏的又是什么。帶著疑問而來,又帶著疑問而歸。

生死何懼!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氣質(zhì),這也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的氣節(jié)。望著陵園內(nèi)那長長的碑林,那一個個刻在冷冷碑石上的名字本該是一張張鮮活的笑臉,他們卻長眠于此,他們有的走的時候還不如我一般大,他們的人生那么短暫,他們的幸福從何談起,可他們坦然的面對了生死,面對了自己的信仰。一種信仰最大的號召力就是讓人們?yōu)橹疅o怨無悔地付出自己的熱血和青春,革命烈士這面鮮艷的旗幟永遠飄在了任何一個以民族為重人的心里。這就是士氣!

在那種艱苦的條件下,我黨軍事裝備和資源供給遠不如那些洋槍洋炮,可就是靠了這種精神支撐我們走下來,并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士氣,這是我們民族真正最寶貴的財富,也是那個年代留給我們最珍貴的遺產(chǎn)。每一個民族都需要自己的文化特色,而這種文化特色又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文化理論做為支撐。如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歷史的積淀更賦予了士氣新的涵義,用充滿張力的斗志讓世界認識中國。士氣,能創(chuàng)造奇跡,能以小博大,能加快發(fā)展的步伐。

掃墓是挖掘,掃墓是追憶,掃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掃墓是靈魂與靈魂的碰撞,掃墓這種形式必須進行到底。也許某個時期這種形式是深刻的,也許某個時期這種形式是膚淺的,當日本人的靖國神社再一次直刺中國人的靈魂的時候,我們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傳統(tǒng)不得不遭到質(zhì)疑:掃墓難道僅僅是形式嗎?不,它是一個民族的血痛。光輝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鮮血是不能白流的,歷史的長河里,閃耀著無比燦爛的精神光芒,繼承、發(fā)揚、廣大,是我們中華民族永不丟棄的遺產(chǎn)。

偌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紀念館中,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個個逼真的場面,從珍貴的革命文物到感人的歷史圖片,再到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無一不使我們再一次感受了烈士們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緬懷了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也使我們對國家的先進性內(nèi)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心靈得到進一步凈化。讓我們重新認識了一個個為了光明而戰(zhàn)的英烈們。他們?yōu)檎胬矶鴳?zhàn),受盡折磨仍寧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進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戰(zhàn)爭時期烈士們的鮮活事跡感染著大家,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時代的凱歌。他們大義凜然的氣概,讓每一位參觀者感慨不已,同時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時期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因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烈士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是我在參觀烈士陵園最深的感受。時光漫漫,許多往事都會如同過眼浮云,稍縱即逝,但參觀烈士陵園所激發(fā)出來的堅定信念,卻永遠銘刻在心!

也許,歲月能改變山河,但歷史將不斷證明,有一種精神永遠不會失落。崇高、忠誠和無私,將超越時空,成為人類永恒的追求。也許,時間會沖淡記憶,但人們決不會忘記,為祖國犧牲的人們,他們的理想,他們的信念,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紅旗。幾代人的夢想,幾代人無怨無悔的付出,換的我們今朝發(fā)展的機會。為了一個契機,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環(huán)境,多少代人用他們的肩膀默默承擔。猶如當年紅軍過河攻占高地,沖鋒的戰(zhàn)士踩著水中戰(zhàn)友肩膀過河,不時有人倒下了,有人犧牲了,可這種奔跑卻沒有停止,因為他們知道只有不停的往前沖才有勝的希望,戰(zhàn)友的犧牲才是值得的。而現(xiàn)在我們有如那些沖鋒的戰(zhàn)士,我們也必須不停的往前跑,往前沖,不住腳步的去發(fā)展和學習,只有這樣才對得起為今天而倒下的先輩,我們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去實現(xiàn)一個全民族共同的夢想------中華之崛起。 致敬,向我們的英雄。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36015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