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云解決方案中哪一個云服務器能實現 混合運算教案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9-08 07:02:09
混合云解決方案中哪一個云服務器能實現 混合運算教案
時間:2023-09-08 07:02:09     小編:書香墨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混合云解決方案中哪一個云服務器能實現 混合運算教案篇一

課本第9頁例4,練習三1~5題。

使學生掌握分數加、減、乘混合在一起的算法。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

一、復習。

1、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2、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

3、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及其計算方法。

5、計算。

5×6+7×315×(34-29)

二、新授。

問:最后兩題的運算順序怎樣。

(第一題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題先算括號,再算乘法)

說明:如果我們將那兩道題的整數改為分數,它們的運算順序也是不變的。按照同樣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題目。

出示例6。

問:這兩道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學生回答后獨立完成。讓兩名學生到黑板上做。)

板書:

三、鞏固練習。

1、課本12頁做一做。

2、練習三1~5題。

板書設計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

混合云解決方案中哪一個云服務器能實現 混合運算教案篇二

教科書p48例2及“做一做”,完成p50~51“練習十一”第5、6題。

1.借助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先乘除后加減”的道理。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沒有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正確理解和運用沒有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理解規(guī)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課件。

課前三分鐘德育教育:愛是什么?(愛可以是一個擁抱;可以是一次感動;愛也可以是一件禮物;一聲問候;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最真真實實的愛,最看得見,摸得著的愛,愛還可以事一個動作,一句話語。

一、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練習題

指名學生回答。

師: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呢?

【學情預設】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師:剛才這幾道題,我們都采用了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新的內容。(板書課題:沒有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

二、探究新知,掌握算法

1.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現問題。

課件出示教科書p48例2主題圖。

【學情預設】蹺蹺板樂園場地內有3個蹺蹺板,每個蹺蹺板上有4個人,場地內還有7個人。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你們能發(fā)現其中的數學問題嗎?誰來說一說?

【學情預設】預設1: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預設2:坐蹺蹺板的比沒坐蹺蹺板的多多少人?

預設3:沒坐蹺蹺板的比坐蹺蹺板的少多少人?

2.解決問題。

師:我們一起來解決下面這個問題。(出示課件)

師:想一想,要求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學情預設】先求坐蹺蹺板的有多少人,再把坐蹺蹺板的人數和沒坐蹺蹺板的人數加起來。

師:請列式解答。

教師巡視,注意案例收集。

【學情預設】

預設1:3×4=12(人)12+7=19(人)

預設2:3×4+7=19(人)

預設3:7+3×4=19(人)

預設4:7+(3×4)=19(人)

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全班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說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師:你能嘗試用遞等式來計算上面的綜合算式嗎?

指名學生板演。

在集體評析計算過程中,教師用下劃線和箭頭進一步標注運算順序。

【學情預設】

脫離情境后會有學生僅僅看算式,出現不同的答案的情況。作為錯誤案例,教師正好可以引用,追問:“這個解答先算的是什么?”“符合我們解題的要求嗎?”……從而引出規(guī)定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師:不同的綜合算式,有什么聯系?

【學情預設】都要先算“坐蹺蹺板的一共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學情預設】一道題就有兩種結果。

師:是的,這樣就不能保證計算結果的唯一性了,這不符合我們數學運算的要求。

師:觀察7+4×3和7+(4×3),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情預設】學生會發(fā)現運算順序相同,結果相同,但后一個算式給乘法加了小括號。

師:這樣還有必要加小括號嗎?

【學情預設】沒有,不加小括號更簡潔。

師:所以,我們要注意數學表達的準確性和簡潔性。

學生還有過學習乘加的經驗,給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和處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學生在該階段會用綜合算式,但習慣用脫式的會比較少。從情境出發(fā),首先讓學生明確在有加法、乘法的綜合算式中,不管乘法放在哪個位置都應該先算乘法。

3.結合已有經驗,歸納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師:還記得上節(jié)課所學的關于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嗎?

【學情預設】同級運算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學情預設】應該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師:也就是先算二級運算,再算一級運算。(引導學生說出)

師:這節(jié)課學習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三、熟悉脫式計算的格式

課件出示教科書p48“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評析。

教師組織學生從運算順序是否正確、格式是否規(guī)范、計算是否正確等方面評析學生的計算情況。

【學情預設】橫式的等號寫在式子的右邊,而脫式計算的等號寫在算式的下面,上下對齊,還要寫在式子的左邊;盡量做到數與數對齊,計算符號與計算符號對齊。

【設計意圖】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表述較長,且二年級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時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在這里分兩步(乘和加、減混合,除和加、減混合)分別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50“練習十一”第5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先算出綜合算式的答案,再標記在算式的下面,最后進行比較。

(3)指名學生匯報各題是怎樣算的,集體核對。2.完成教科書p51“練習十一”第6題。

師:比較上面的樹形圖與綜合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

引導學生先從上往下觀察運算順序,再從左往右觀察書寫順序。

【設計意圖】每個練習題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且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這樣能化解難點,同時讓學生在掌握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培養(yǎng)靈活運用的能力。

五、課堂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混合云解決方案中哪一個云服務器能實現 混合運算教案篇三

2、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一樣,會正確計算分數混合運算,并在計算中養(yǎng)成認真的良好習慣。

3、能解決有關分數混合運算的簡單實際問題,發(fā)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畫圖分析數量關系,解決(分數乘除法)簡單實際問題。

師:請看情境圖,你是怎么想的呢?獨立思考1分鐘,將你思考的過程寫在草稿本上(2分鐘),開始。

師:在小組內交流自已的想法,一會在全班分享。

1、你們組的解題思路是什么?

2、你們組還有什么困惑?

3、最想給大家分享的感悟是什么?

1.對于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你有什么想說的?計算時有沒有什么好方法?

2、最想給大家分享的感悟是什么,進行本節(jié)課的反思與評價。

混合云解決方案中哪一個云服務器能實現 混合運算教案篇四

教材p48頁及練習十一4---6題

本單元主要學習兩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它是今后進一步學習三步乃至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內容具體涉及加減、乘除、乘加、乘減、除加、除減混合及帶小括號的兩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上節(jié)課已經學習了其中加減、乘除這一部分,這節(jié)課在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繼續(xù)教學,以解決問題為線索來學習計算。旨在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為今后更為復雜的計算學習奠定知道和思維基礎。

本節(jié)課內容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加減混合運算和乘除混合運算的基礎上來進行的。學習乘法(除法)與加法(減法)的兩步混合運算順序是教學的重點和關鍵,教學中應注意突出重點,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中,獲得學習數學的成功體驗。

2.通過多種多樣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掌握既有乘除,又有加減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看—說—算—查

一、激趣導入(約3分鐘)

1.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0+4+30= 2×4×7=

15+5-10= 6÷3×2=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運算或只有乘除法運算時,我們要按( )順序進行計算。

二、自主學習(約7分鐘)

1. 課件出示教材第48頁例2中的情境圖。

2.請大家仔細觀察,說說你從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3.根據這些信息,你能回答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嗎?同桌討論,然后說一說。

4.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樣列式計算呢?

5.嘗試列綜合算式:4×3+7

三、合作交流(約10分鐘)

1.4×3+7這道題你會用脫式進行計算嗎?

2.指名板演,全班齊練,評價。

3.7+4×3這道題你會用脫式進行計算嗎?請大家試著算一算。

4.算完后,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自已計算的順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小組內交流。

8.師生共同歸納小結。

一個算式中,含有除加、除減計算時和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一樣,先算除法,后算加(減)法。

四、精講點撥(約8分鐘)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五、測評總結(約12分鐘)

1.達標練習

(1)下面各題第一步先算什么?把他圈出來。

20-8÷2 7×5-3 4+4×6 81÷9+2

(2)完成第50頁第5題。

2.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樣的混合運算?運算順序有什么特點?

3.作業(yè)布置:課本50頁4、6題

混合云解決方案中哪一個云服務器能實現 混合運算教案篇五

酒店:婚禮布置:

婚禮形式:室內(1)室外(x)燭光(1)普通(x)

新郎:xxx新娘:xxx

職業(yè):xxx職業(yè):xxx

籍貫:xx籍貫:xx

新人如何認識的:網絡短信半年

感動故事:相約見面常府街走到雨花西路

有哪些想法和要求:開心的,求婚

司儀對新人的建議:

新人要辦的事和籌備的物品:

1、五色紙心型汽球一根紅線

2、禮花8只

3、香檳1瓶+香檳塔

4、紅色喜字小拎袋、紅包、喜字

5、小禮物(如:中國結、布娃娃、飾品掛件)

6、汽球

7、水牌、簽到簿、水筆、席位卡

8、圍裙護勺子一杯子

9、鞭炮(出門接新娘、到新娘家、接新娘走、到新人新房、中午吃飯、晚上婚宴)

10、手捧花,胸花(新人2套、雙方父母共4支)、花瓣

11、證婚人

12、婚慶、攝像、司儀、dj、引坐、主管總監(jiān)

13、新娘結婚當天穿的“紅鞋”

燭光婚禮(相親相愛一家人)

第一場:溫馨浪漫的入場儀式(18:18)

一、司儀上場、在《ibelive》音樂聲中開始!展現出網聊的情景,王子10分鐘要到了公主的手機號碼,開始了長達6個月的短信交流(全場安靜,追光燈配合!)到后來的第一次見面(常白街車站),后來相戀三年多,終于定下了終身!今天走上紅地毯!

二、首先有請王子:拿手機發(fā)信息入場!

四、新人匯合入場,登上舞臺中央《教堂婚禮進行曲》,喜從天降交換信物!

天使送上火種,父母星火相傳,新人點燃愛的火焰(燭臺).

六、新人倒香檳——宣布開席?!冻c》冷煙火

第二場:喜慶熱鬧的祝愿

一、司儀上場,請換過衣服的新人再次炫麗上場,《好運來》

二、有請雙方父母上臺并請雙方父親發(fā)言,新郎向前一步,舉右手為家人撐起一片沒有委曲的天空,新娘向前一步與新郎攜手共創(chuàng)美好家園。

轉過身來,深深一鞠躬!感謝父母養(yǎng)育之恩!《相親相愛一家人》

1夫妻對拜頭碰頭,一起攜手到白頭!

2夫妻對拜臉貼臉,歡歡喜喜到永遠!

3夫妻對拜嘴對嘴,好運相伴永相隨!(禮炮2響)

4“華爾茲交杯酒”

5新人互贈禮物,一杯子,圍裙護袖勺子

6互動活動

第三場:致謝

注意事項:

1、音響設備2、酒席幾備幾3、帶胸花4、12點鐘之前接新人到新房

混合云解決方案中哪一個云服務器能實現 混合運算教案篇六

重點分析:“不帶括號的同級運算的順序”是在小學生學習的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新內容。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經驗中已對加減混合的綜合算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會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口算,并直接寫出結果。但缺少的是把這些零星的數學知識系統(tǒng)化。

難點分析: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知道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也能列出簡單的綜合算式,但是很少見到乘除混合算式,在以前的教學中也提到過這樣的運算順序,但是不是非常透徹,大多數學生已經知道,同級運算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但也有個學生不是非常清楚。

教學方法:直觀演示法,情景教學法,講授法

教學過程:

導入

1、復習乘法口訣

你從題目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需要解決的問題是…

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1、探索新知我們要怎么列式計算呢?

可以先求出中午走了之后剩下的人,再求下午的總人數。

第一步:53—24=29

第二步:29+38=67

2、還什么更簡單的方法嗎?

可以列綜合算式。

53—24+38=67

為了便于看出運算順序,可以寫出每次運算的結果。

4、你發(fā)現了什么?

一道題中有加法和減法,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15÷3×5

應該是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6、計算過程中,你發(fā)現了什么?

一道題中有乘法和除法,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課堂練習(難點鞏固)請列式計算下面算式。

48-8+17=

24÷4×5=

小結:

在沒有小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混合云解決方案中哪一個云服務器能實現 混合運算教案篇七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28頁的例3及例4。

教材分析:

“加減混合”是在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前面所學計算方法的綜合。本內容在教科書第28頁,教材以公共汽車上乘客人數的增減變化為背景安排了一道例題。學生一般都有乘車和親身經歷,容易理解加減混合計算的計算方法。教材在全面反映加減混合計算過程的基礎上給出了豎式計算的簡便寫法。這樣安排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步計算中第一個加數是怎么來的,從而更好地理解加減混合運算之間的聯系。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加減混合的含義,掌握運算順序。掌握豎式的書寫格式及簡便寫法。

2、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類推能力。

掌握10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的順序及方法。教學難點:

一、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練習題:

2、列式計算:猴媽媽摘了52個桃子,小猴把它們運回家,第一次運走17個,第二次運走23個,運了兩次后,還剩多少個? 學生理解題意,列算式,說出運算順序。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100以內的加減混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交流做法。(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自己的做法。)全班交流。(小組匯報,比較做法,找出簡便寫法。)

(2)小結:在寫豎式時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相加滿十要進位,不夠減時要退位;有時可以用簡便寫法。

三、知識運用: 課件出示練習題:

第一關:我的基礎最牢。1.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強調運算順序 第二關:我會解決問題。

第三關:我會應用。(1)應找回多少元?

(2)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學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1.第28頁“做一做”第1~2題(例4)。 2.第30頁練習五,第7題。3.第31頁練習五,第12題。

板書設計: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二)

加減混合

混合云解決方案中哪一個云服務器能實現 混合運算教案篇八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我的說課流程是: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模式、說教學設計,說板書、說課堂評價。

(一)教材的地位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個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四則運算、小數的意義、性質以及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部分內容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掌握這部分知識對今后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掌握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進一步鞏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在合作學習或自主探索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體會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加減法,會運用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減法進行簡算。

2、難點?體會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加減法,會運用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減法進行簡算。

(四)學具準備:教具、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數學知識和獲取知識的能力。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更好地突出重點,我準備采取以下教學法:談話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和練習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獨立思考、組織交流、點撥釋疑、鞏固運用等程序展開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根據本課的要求,我準備了課件。

我對本節(jié)課采用嘗試探索的教學方法。

1.遷移法。

由于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十分緊密,并且總是相互補充,彼此影響。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就可以運用遷移規(guī)律,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認舊引新。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完全可以從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中進行遷移。這樣通過知識遷移,最后轉化為技能技巧,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發(fā)現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個“發(fā)現者”。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展開思維,發(fā)現方法,發(fā)現聯系,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3.練習法。

練習可以促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可以進行思維訓練,發(fā)展學生智力,還可以使教師及時獲得反饋信息,有效的調控教學過程。本課時的練習,是在例題教學后安排的,有針對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進行的題組練習,變式計算練習及綜合性的應用題,通過一系列靈活多樣,一定題量的訓練,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小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提高其計算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一)鋪墊舊知,引入新課

我設計了口算、說說下列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簡便計算三種題目導入新課,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不作評論)

教師:同學們發(fā)表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我們就一起來驗證一下。(板書課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預設5分鐘)

【設計意圖】新課前讓學生對小數加減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關系進行猜想,既抓住了本課的重點,同時很自然地讓學生去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系。

(二)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現問題

出示情境圖,師:從圖中你獲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然后學生提問(對于學生提出的每個問題,教師作出適當評論。)

教師板書:一共花了多少錢?

【設計意圖】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發(fā)現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三)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解決第一個問題:一共花了多少錢?教師提出要求:用兩種方法解答。

小組討論,討論后學生嘗試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教師巡視,個別指導。(5分鐘)

【設計意圖】充分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

(四)展示交流,內化提升

(2)你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

學生1: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學生2:數位對齊在進行計算

2、教師出示第二個問題:小林付給售貨員20元,應找回多少錢???

(1)要求學生先分步計算,再列綜合算式計算。學生獨立嘗試在練習本上完成。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指名說算式,教師板書。學生討論交流。最后師生歸納: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數的運算順序完全相同。

3、出示例題:+++?

(1)學生觀察,你發(fā)現這道題有什么特點?可以簡算?為什么?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和、和可以湊成整數。

(2)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教師巡視,如果發(fā)現有沒用簡便算法的學生,請他(她)上黑板板演出來。再請一名用簡便算法和學生黑板板演。

(3)師:比較剛才兩個同學的計算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整數加減法的一些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加減法。(12分鐘)

【設計意圖】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發(fā)現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五)回歸整理,拓展應用

++ ? +()

【設計意圖】通過“變式練習、開放練習”考察學生對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

(六)課堂總結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評價作用,從內容理解、學習方法、學習感受多方面進行自評和互評。教師則主要從學生的自學態(tài)度、自學方法等方面予以評價。

通過師生評價,使學生對主題內容理解更深入、更系統(tǒng)。同時,教師針對學生交流反饋中暴露出來的共同疑惑,進行有效整合,通過“點撥升華”過程的教學,使學生的認識和思維產生質的飛躍。

(一)活動過程的評價

本課的主要活動:小剛買書的事情,活動中主要采取教師參與到學生的小組活動中,在學生實踐過程中給予評價,比如教師在小組的數據記錄表格中及時評出優(yōu)良。

(二)知識技能的評價

兩個練習都以生活中的問題為載體,注重知識的活學活用,教師評價時以學生回答問題的質量進行評價。

(三)情感態(tài)度的評價

主要評價學生參與小組活動的積極性,對數學學習興趣的評價,采取學生自評的方式及小組長把本節(jié)課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進行評價,督促學生課下積極預習,課上積極回答問題,通過外在的督促,引發(fā)內在的學習興趣。

課標中指出,要大力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讓學生獲得豐富的學習資源,這樣便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結合本節(jié)課內容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開發(fā)。

1、文本資源

在備課時教師要充分運用教科書、教師用書、輔助材料等資源,研讀教學內容。本課教材也為課堂提供了形象直觀的情境圖,便于孩子們發(fā)現信息,展開討論。

2、信息技術資源

主要表現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我認為多媒體教學不應該僅僅成為一種教學手段,而應該成為用于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情感,便于學生學習的一種工具,多媒體教學貫穿于整節(jié)課堂。

3、生活資源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了如:“買書.找錢這樣的生活經驗,這都為本節(jié)課提供了生活資源。

4、課堂生成資源。

生成性資源是在教學過程中動態(tài)生成的,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資源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在小組討論,師生交流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新問題、新思路、新方法、新結果是本節(jié)課的生成性資源。

在練習時,學生的錯題資源也是本節(jié)課的生成性資源。課堂是一個不斷生成的教學,它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課堂中個性化的生命活動。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37267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