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觀察筆記(十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08 11:03:37
大班觀察筆記(十四篇)
時間:2022-12-08 11:03:37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大班觀察筆記篇一

觀察時間:...

觀察實錄:

用餐的時間又快到了,小宇悄悄地走到我的身邊,湊近我的耳朵說:“洪教師,我告訴你,昨日晚上是我自我吃的飯?!蔽颐念^,微笑著說:“小宇你提高了,在家能自我吃飯了,我相信在幼兒園也必須吃的比以前快了?!贝藭r他也笑著離開了我,嘴里還在說:教師表揚我了。在我請小朋友洗手時,平時總是慢慢的小宇卻意外地排在前面。當(dāng)他端著香噴噴的飯菜時,他的臉一下子由晴轉(zhuǎn)陰,手拿筷子并支撐著下巴,一副不愛吃飯的樣貌。看到這樣的情形,我及時用反常的話語刺激他:有的的小朋友吃飯很慢,你們看看小宇的本領(lǐng)真大,已經(jīng)吃了很多飯了。我的話剛停,他的筷子開始動了,眼睛還不時地看著我。

觀察分析:從這個實例中能夠看出,小宇并不是一向不愿意自我吃飯,而是他有挑食的壞習(xí)慣。開始他吃飯的情緒還是較高的,當(dāng)他看著不合自我口味的菜,就開始有不想吃飯的渴望了,所以有如此的表現(xiàn)。

教育措施:

1、鼓勵、引導(dǎo)幼兒自我用餐

2、利用同伴去影響小宇愿意用餐

3、及時的表揚和鼓勵

4、與家長堅持聯(lián)系,構(gòu)成一致的教育方法

大班觀察筆記篇二

觀察對象:全班幼兒

觀察時間:20xx年4月

觀察地點:戶外操場

觀察事件:

一天,孩子們做完作業(yè)后,我?guī)麄兊綉敉馔婊?,交待了注意事項和?guī)則后,孩子們都興教勃勃地玩了起來。剛開始時,孩子們都排著隊照著安全的姿勢滑下來,可玩著玩著有個別的孩子頭朝下趴著滑了下來,我提醒他們這樣不能玩,不安全后,他們恢復(fù)了最先的玩法??墒怯诌^了一會兒,又有幾個孩子開始趴著滑了,并且其他的孩子也跟著去嘗試??吹胶⒆觽冞@樣不守規(guī)則,很是生氣,本來想再次阻止時,轉(zhuǎn)念一想,孩子們?yōu)槭裁聪矚g這樣玩呢,我也想一探究竟。

我問到他們?yōu)槭裁匆@樣玩,他們對我說:“坐著玩,滑得慢,趴著玩,滑得快?!苯鹦≈Z還說:“趴著比坐著好玩些?!蔽矣^察了一下,孩子們講的還是有必須的道理的。他們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阻力的存在,坐著的阻力可能比趴著的阻力大??春⒆觽兌嗔瞬黄?。所以,我尊重了幼兒的想法,支持了他們的做法。孩子們玩得更開心了。

觀察分析:

滑梯是孩子們玩得最多,也最喜歡的一種活動,可常規(guī)玩法玩久了還是會有些乏味,于是他們就去探索一種更趣味的玩法,讓他們喜歡的活動更富挑戰(zhàn)性,所以孩子們在教師的再三勸阻下,依然想不斷去嘗試。

觀察措施:

1、了解幼兒的需要,興趣、本事,尊重幼兒的個性,支持引導(dǎo)幼兒的發(fā)現(xiàn)。

2、讓孩子們自我討論新玩法的安全規(guī)則和注意事項,在尊重孩子的基礎(chǔ)上,維持滑滑梯的秩序和安全。

3、賞識幼兒的本事,更好地發(fā)掘幼兒的潛能。

大班觀察筆記篇三

1、了解小車的玩法,增強腿部肌肉力量。

2、幼兒能夠按規(guī)則進行騎行活動。

這學(xué)期剛剛開始了騎行區(qū)的活動,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有興趣,一部分小朋友先開始玩,王柄皓小朋友跨上平衡車開始騎,他先往草坪上騎了過來,草坪上有很多小朋友在玩分散游戲,于是我提醒到:“自行車要到跑道上去騎哦,草坪上小朋友太多了容易撞到哦。”于是他轉(zhuǎn)了個彎,往跑道上騎了去,在跑道上遇見了宋昕悅,宋昕悅對王柄皓說:“能夠借我玩一會嗎?”王柄皓說:“我再玩一會,等一下再給你騎好嗎?”宋昕悅說:“好的?!庇谑牵醣┰谂艿郎向T了一圈后,跑回來找宋昕悅,對她說:“你騎一會吧?!彼侮繍傭T上車后,王柄皓在邊上看著她,對她說:“要在跑道上騎?!?/p>

由于車子的數(shù)量有限,先讓一部分小朋友玩,還有一部分小朋友先玩分散游戲。玩騎行游戲時,發(fā)現(xiàn)很多小朋友都已經(jīng)會騎小車了,而一開始沒有統(tǒng)一的講清楚規(guī)則,導(dǎo)致王柄皓等小朋友將小車騎到了人較多的草坪上,下次玩之前必須要先強調(diào)規(guī)則。并且我發(fā)此刻游戲中幼兒已經(jīng)具備了分享的意識,和同伴的交流也得到了提高,懂得有計劃的玩,先是我玩再是你玩,還能夠采納教師提出的提議,同時告知其他小朋友,這是一個十分好的表現(xiàn)。

在車子數(shù)量上沒辦法滿足孩子同時進行游戲,那就分批玩,也能夠讓孩子之間進行協(xié)商。大班的孩子大部分都具備了分享合作的意識,教師只需提出要求,放手讓孩子自我遇到問題,先自我想辦法解決,實在不行,教師從旁輔助。

大班觀察筆記篇四

觀察原因:

這天,小雅的媽媽告訴我,孩子經(jīng)常一出了幼兒園的大門就要尿尿,而且還是個性著急的那種。在與媽媽的交談中得知孩子在家就有憋尿的習(xí)慣,不到已經(jīng)快憋不住時不會去尿尿的。看的出媽媽也是很無助,期望老師能給與幫忙。為了糾正孩子這個不良的習(xí)慣,我決定對小雅進行個別觀察及教育。

觀察實錄:

在進行區(qū)域游戲活動的時候,我看到小雅的神情看似緊張,我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她要尿尿,我趕緊問她:“小雅,你是不是要尿尿?”可她一臉嚴肅的告訴我:“沒有?!蔽矣肿屑氂^察了一下,發(fā)現(xiàn)小雅的雙腿夾緊,我就對她說:“沒關(guān)系,老師陪著你,跟你一塊上廁所好嗎?”小雅沒有拒絕,我拉著她的小手一塊上了廁所。

觀察分析:

要想改變小雅的憋尿習(xí)慣,我覺得首先要老師細心地觀察,在她出現(xiàn)憋尿現(xiàn)象時要及時的給予幫忙。其次要讓她覺得這不是一件嚴重的事,以此來解除她的緊張情緒。第一次幫忙小雅不憋尿得到了成功,正式因為有了這次的成功,讓我對她糾正這一不良習(xí)慣增強了信心。

觀察實錄:

在餐前準備時,我組織幼兒如廁、洗手,當(dāng)我喊道小雅那一組時,小朋友都大步流星的走進廁所,只有小雅沒有動靜,依然坐在座位上,我來到她的身邊蹲了下來,拉著她的小手告訴她:“立刻就要吃飯了,要去解小便洗手吃飯啦!”她一個勁的搖頭說:“我沒有小便”。我怕尿尿她去會引起她緊張,她說沒有,我就沒有再要求了。吃完飯帶著孩子們散步回來以后,我又再次組織小朋友如廁,來到小雅的身邊對她說:“立刻就要睡覺了,要是不尿尿,憋著會肚子痛,到時還會尿床,好羞羞”。小雅聽我這么一說,伸出小手示意要和我拉手并對我說:“老師你陪我一齊尿尿?!毙⊙旁僖淮芜M步了,離改掉這個不良習(xí)慣又前進了一步。

觀察分析:

小雅的憋尿現(xiàn)象不是一兩天就能改變得了,作為老師不能著急,要有耐心,不能著急。她的每一次進步,老師都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同時,老師應(yīng)利用幼兒的心理特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以取得實效。

取得的效果:經(jīng)過這幾天的時間老師的耐心引導(dǎo)和家長的配合支持,盡管小雅還不能自己主動的去入廁,但是已經(jīng)能在老師的提醒下,陪同著去入廁了。孩子取得的進步和家長的配合,老師的耐心,細致的觀察是離不開的。

大班觀察筆記篇五

觀察對象:張和

觀察記錄: 李蓮

觀察內(nèi)容:

今天帶小朋友進行戶外活動,他們一個個都玩得很高興。忽然,聽見傳來了哭聲。我趕緊尋著聲音望去,只見張和小朋友正站在那里哭。我馬上跑過去了解原因,并安慰他不要哭了,聽了他的講述后,我明白原來是因為有人搶了他的小木馬玩具。他說他剛才把木馬放在一邊,去滑了一會兒滑梯,回來后就不見了,也不知道是誰騎走的,找來找去又找不到,想想就哭起來了。我安慰他說,幼兒園的玩具是大家玩玩的,小木馬不見了,可能是其他小朋友騎去玩了啊,你可以玩其他的玩具嘛,那邊還有唐老鴨,小鴨子都可以玩啊。聽我這么一說,他倒也不怎么傷心了,他說可是那個小木馬是我先看見的。我告訴他說好朋友之間應(yīng)該互相謙讓,你玩會兒我玩會兒才高興嘛。張海聽了似乎明白了,擦擦眼淚高興地去玩去了。

分析措施:

1. 幼兒心理的占有欲是很強的,他覺得這件玩具是他先看到的話,就一定要自己一個人先玩得盡心了才肯讓給他人玩。這時,我們應(yīng)該及時地引導(dǎo)他們,愿意與他人一起分享玩具。

2. 在以后的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相互謙讓的精神。

3. 在戶外活動前要強調(diào)活動規(guī)則,提醒幼兒活動時應(yīng)注意的事項等,這樣可以避免有些事故的發(fā)生,保證活動的正常進行。

大班觀察筆記篇六

觀察教師:董教師觀察班級:大一班(白云班)

觀察對象:張紫涵性別:女

觀察時間:20xx年2月22日

觀察地點:活動室

觀察背景:紫涵小朋友各方面十分優(yōu)秀,聰明、活潑、懂禮貌,好奇心強,無論對什么活動總有創(chuàng)新精神,喜歡表現(xiàn)自我。為此,經(jīng)常受到教師的稱贊和表揚,是每個教師心目中的最愛。在家呢,獨生女,家庭條件優(yōu)越,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任其擺布,從而造成了孩子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和唯我獨尊的不良品質(zhì)。在競爭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學(xué)會謙讓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謙讓是我們幼兒園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項資料,對孩子今后取的成功相當(dāng)重要。

觀察實錄:今日的操作活動是用橡皮泥裝飾《漂亮的男孩女孩》,活動開始,我先給孩子展示了示范畫及制作過程,激起孩子興趣后,便給每個小組發(fā)下材料進行操作,當(dāng)發(fā)到第三組時(紫涵那組),操作盒剛放到桌子上,紫涵‘唰’的就把橡皮泥里的操作工具抓在了手里。

孩子們認真的操作著,都忙著為自我設(shè)計的男孩女孩穿漂亮的衣服,裝飾眼睛、鼻子、嘴巴、扎麻花辮子等。這時,三組的書展告訴我:“教師,我們這組的黑色橡皮泥不夠用,”“為什么?”“紫涵自我都拿著,不給我們用,”三組的孩子齊聲回答。黑色橡皮泥就一塊大的,我一再強調(diào)要輪流用的。當(dāng)我問紫涵時,她竟然認真的說:我還沒用完。

實施措施與效果:應(yīng)對紫涵的行為,我先是采用了說服教育,講道理:讓她了解團體與個人的關(guān)系,把自我從“我”的概念中擺脫出來,讓她懂得,大家生活在一齊,你需要的別人同樣也需要,同樣有享有的權(quán)利,不能一人獨占,要想著別人。就像操作中的工具、黑色橡皮泥本來就不多,如果輪流用是完全能夠的,你要裝飾眼睛、頭發(fā)等,但別的小朋友也要裝飾啊,假如別人也這樣都自我拿起來的話,你怎樣用啊?之后又給孩子們講了《孔融讓梨的故事》。我的一番話,紫涵好像意識到了自我的不對,便拿過操作工具(塑料小刀),從手里的大橡皮泥上切下了一小塊,然后把大的一塊放到了操作盒里,并且說:“我們每人切一小塊一齊用吧!”看著孩子們愉快的操作著,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此刻多數(shù)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把所有的都給予孩子。無論孩子的什么要求,家長都盡可能的滿足孩子。因為是一個,也不會有人去和孩子爭搶,但就是因為這樣的環(huán)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明白如何去分享,從而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謙讓。

所以孩子良好品質(zhì)的構(gòu)成,是家園共育的結(jié)果,其中家庭教育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作為家長,首相要以身作則,當(dāng)孩子有謙讓行為時,應(yīng)及時給予鼓勵,經(jīng)過家長的言語強化,讓孩子懂得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不受歡迎的;作為教師,我們應(yīng)將培養(yǎng)孩子的謙讓行為,貫穿于日常生活中,遇到問題及時引導(dǎo)。我相信,只要我們多注意這方面的教育,每個孩子都是最棒的!

大班觀察筆記篇七

觀察目的:

1、嘗試大膽舉手發(fā)言,不害怕。

2、主動清楚地表達自我的想法,增強自信心。

觀察情景記錄與分析

片段:在今日的語言活動《看云去》開展之前,我把小靜請到了身邊,拉著她的小手,親切的與其交談。我問:“小靜,喜歡上管教師的課嗎?”她微笑著點點頭,“管教師可喜歡小靜上課時認真的樣貌呢,管教師一向期望能看到你舉手發(fā)言,好想聽小靜回答問題,你愿不愿意呀?”她說:“愿意?!薄岸鳎芙處熥钕矚g在課上進取動腦,大膽舉手發(fā)言的孩子了,你認真聽清問題,想到了什么就能夠舉手說,大聲的告訴大家,即使說錯了也沒關(guān)系,只要你愿意大膽地表達就是勇敢的好孩子,懂嗎?”她點點頭。在活動中,當(dāng)問及:“你剛才看到的云是什么樣的?像什么?”和“如果請你把云朵畫下來,你準備怎樣畫?”時,小靜也進取舉手,最終能大膽的表達出自我的想法,這是一個大大的突破,我及時用她喜歡的圖形寶寶獎勵了她,她的笑容更甜美了。

分析:小靜是個自理本事較強的幼兒,平時就默默無聞,多數(shù)只與固定幾個幼兒交流。在教育活動中,更難見到她舉手發(fā)言,有時被點到名字后,就一副害羞的樣貌,站著不說話。平時我也力圖不斷的引導(dǎo)她大膽回答,卻多是以失敗告終。

指導(dǎo)策略

1、我為她的提高感到欣慰,當(dāng)然今后我也會繼續(xù)持之以恒地鼓勵支持王靜,幫忙她構(gòu)成進取動腦,大膽表達的良好習(xí)慣。相信她的自信心會在教師的一再鼓勵下逐漸建立,教師要密切關(guān)注孩子的不一樣發(fā)展、表現(xiàn)、需要,給予適時、適當(dāng)?shù)囊龑?dǎo)支持,才能促進孩子的有效發(fā)展。

2、借助這個實例,鼓勵教育其他不敢大膽表達的孩子也要進取勇敢,參加各項活動,增強自信心。

大班觀察筆記篇八

觀察對象:

觀察地點:教室

觀察時間:20xx.10.17

觀察目的:培養(yǎng)良好安靜的學(xué)習(xí)習(xí)慣

觀察實錄:

bb小朋友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小朋友,上課思維活躍,能回答很多問題,這樣很好。只是上課紀律不好,不喜歡舉手回答問題,只要會的就張口回答。今日在數(shù)學(xué)“去超市買東西”的活動時,我說:“此刻我請小朋友去買一袋薯片,薯片要九角錢,(一個雪花插片表示一角錢)請小朋友想一想應(yīng)當(dāng)拿幾個雪花插片?”bb張口就說:“拿九個?!辈⑶疫€和旁邊的小朋友一齊吧雪花插片搶來搶去,可是經(jīng)過教師提醒后就不再去棟雪花插片了。教師讓小朋友拿九個雪花插片擺在桌子上,bb擺的很快,所以我讓他當(dāng)班長,檢查其他小朋友。

觀察分析: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xué)習(xí)習(xí)慣,自控本事較弱,動手本事強

觀察措施:培養(yǎng)良好安靜的學(xué)習(xí)習(xí)慣,多做一些靜的工作和幼兒感興趣的事情。及時與家長溝通,更全面了解幼兒情景,到達更好的教育效果。

大班觀察筆記篇九

筆者在一所幼兒園的日常觀察中認識了一個叫明明的大班男孩,他是中班學(xué)期末轉(zhuǎn)到目前所在班級的。明明在團體教學(xué)活動中注意力很難集中,是個"坐不住的孩子",有時他會"打擾"周圍的小朋友而打斷教師正在進行的活動;對于教師布置的任務(wù),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yún)⑴c同伴的活動,卻因為不適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絕。周圍的小朋友實在驅(qū)逐不了他的情景下還會去告狀。教師對于這個經(jīng)常惹麻煩的孩子也傷腦筋,經(jīng)常當(dāng)眾批評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這種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時間一長,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個調(diào)皮、只明白惹教師生氣的壞孩子。筆者選取了與教師采取孤立的教育方式相關(guān)的幾個場景,想對其中存在的問題談?wù)勛晕业目捶ā?/p>

場景一:

立刻就要進行團體教學(xué)活動了,孩子們陸續(xù)回到自我的座位上坐好,教師開始講述今日教學(xué)活動的主要資料。明明坐在自我的位子上沒在仔細聽,他正用手撩旁邊可兒的小辮子??蓛喊櫫税櫭迹瑢⒆晕业男∫巫油赃吪擦伺?,明明想將可兒的椅子向自我這邊拉近一點,于是兩個孩子開始拉拉扯扯起來,發(fā)出了一些聲音。教師向他們這邊瞟了幾眼,有點不高興但沒有說什么,這時可兒突然叫了起來:"教師,你看明明。"教師最終大聲地對明明說道:"明明,你給我坐好,再不聽話,就讓你出去!"本來和可兒僵持著的明明被教師的呵斥鎮(zhèn)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體,瞪大眼睛看著教師,臉上流露出內(nèi)疚的表情??蓛褐笥终f道:"他剛才使勁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許說了,你們以后聽好了,從今日開始誰都不許惹明明,誰去惹他我就找誰,聽見沒有?"教師厲聲說完這些話后嚴肅地看著全班的孩子。對于教師的命令,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聽到了。"明明使勁地絞著自我的手指,有些難過的樣貌,但隨著教師話題的轉(zhuǎn)移,他又恢復(fù)了原貌,一副滿不在乎的樣貌,東張西望,不明白在想什么。

場景二:

在大班上算術(shù)課的時候,明明被放在裝飾桌上的電動圣誕老人吸引住了。那是胖胖從家里帶來的,作為圣誕節(jié)的禮物放在圣誕樹下,只要一按開關(guān),圣誕老人就會不停地拉手中的小提琴,奏出好聽的音樂。明明對它已經(jīng)關(guān)注很長時間了,無奈,教師不讓玩,作為班級的一種裝飾,小朋友只能看看。他沒在注意聽教師講話,時不時用小手碰一下圣誕老人,最終教師忍不住叫了起來:"明明,你在干什么?"他嚇得縮回自我的手,坐到小椅子上。教師生氣地盯著他,過了一會兒才繼續(xù)上課。

場景三:

在吃午飯的時候,明明和誠誠被安排單獨坐一桌,他們本來是應(yīng)對面坐著的,明明想和誠誠挨得近一些,他想坐到誠誠的旁邊,所以他將椅子向誠誠的左邊挪過去,沒等他坐下來,誠誠"嗖"地一下從自我的椅子上站了起來,他將自我的椅子也換了一個位子,又換到與明明對面的位置上。明明緊追不放,他之后跟在誠誠后面挪。兩個男孩就這樣一言不發(fā)地圍著飯桌追了起來。最終,誠誠火了,大聲吼了起來:"干嗎,你?教師說你調(diào)皮,讓我們不要和你在一齊。"明明哀求道:"誠誠,你就讓我和你坐在一齊吧。""不行,"明明還是追著誠誠不停地哀求:"讓我們坐一齊吧。""不行,就是不行!"誠誠堅決不一樣意。這時,教師聽見這邊聲音很大,望了過來,明明只好一臉無奈地坐到誠誠的對面。

場景四:

在區(qū)域活動時,明明拖著自我的小椅子,四處晃悠,他不明白該選什么游戲,這時美工區(qū)的幾個孩子正有說有笑地畫著畫,明明向他們走去,還沒靠近,就聽見美工區(qū)的胖胖叫了起來:"明明,你想干嗎?我們在畫畫,你不許過來搗亂!"明明充耳不聞,他走過去,趴到畫桌上,拿起一支畫筆在胖胖的畫紙上迅速地涂了兩筆。"你干嗎?厭惡,走開!"明明還是趴在那兒不動,其他的孩子開始使勁地推他,涓涓大聲叫起來:"教師,你快來呀,明明又在搗亂。"正在忙碌中的教師生氣地走了過來,說道:"你們整天就是明明長明明短的,小嘴巴就明白叮住明明,煩都被你們煩死了。好了,下次不許再到我這兒說明明的不好了,明明此刻變好了,你們不許欺負他!"其他的孩子不說話了,明明在畫桌旁坐了下來,可沒有小朋友和他說話。

分析:

一、教師教育方式產(chǎn)生的消極后果

首先,舊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又添新的問題。教師想經(jīng)過孤立的方式迫使明明"改邪歸正",不再違反紀律,可是實際上這種教育方式非但沒有解決原有的問題,反而對明明產(chǎn)生了消極的影響,明明在自我善意的行為受到同伴的誤解并遭到拒絕之后產(chǎn)生了破壞性的行為(如在場景四中他被同伴拒之千里之后,惡意地去破壞同伴畫的畫)。

其次,教師在意識到自我教育方式不妥之后,想立即改變這種孤立教育方式帶來的不良后果,已經(jīng)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如在場景四中教師對其他孩子頻頻告明明的狀時做出的反應(yīng));原因在于:其一,年齡越小的孩子向師性越強,教師說什么就是什么,大班孩子的道德認知還處于他律階段,教師作為孩子眼中的威嚴,她的話尤其是命令性的語言對孩子的話就是確定事物的標準。教師經(jīng)常當(dāng)眾批評明明,甚至動員其他孩子"不要理明明"的命令,很快被孩子理解并堅決地執(zhí)行(如在場景三中誠誠對明明說的那些話)。其二,明明給同伴的壞印象部分是由于他自我調(diào)皮經(jīng)常受批評造成的,教師孤立的教育方式導(dǎo)致了即使是明明善意的動機和行為也會被其他孩子誤解并拒絕,應(yīng)對同伴不分原因的排斥明明顯然受到了必須程度的挫折,在沒有得到正確引導(dǎo)的情景下,他采取了消極的行為方式予以反擊(如在場景四中,明明其實是想和其他的孩子一齊畫畫,可是被同伴誤解并拒絕,他以攻擊的形式做出反應(yīng))。這種情景造成的結(jié)果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即明明的負面行為反應(yīng)越多使其他孩子越加肯定了他是個搗亂的壞孩子,也會越加排斥他,同時強化他們從教師那里獲得的對明明的消極態(tài)度。

最終,孤立的教育方式使明明陷入與同伴交往的困境(如場景三中反映的情形),教師沒有利用團體力量中進取的因素,而是恰恰相反,她讓其他孩子孤立明明,不僅僅不幫忙他反而不去理睬他,教師的這種做法無形中在明明和其他孩子之間豎起了一道屏障,而學(xué)前期幼兒的同伴交往對幼兒的社會認知、交往技能、個性和道德品質(zhì)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明明始終被同伴這樣孤立,將會失去更多的與同伴交往的機會,這對明明日后的發(fā)展是不利的;另外,良好的人際交往是日常生活的調(diào)節(jié)器,會讓人心境舒暢地從事各種活動,明明與同伴這種敵對的狀態(tài)不改變的話也會干擾他正常的探索活動,降低他對外界環(huán)境的好奇心。

二、解決方式

1.教師首先要清楚明明的特點

從明明的日常表現(xiàn)能夠看出,他是一個調(diào)皮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對新鮮事物好奇心比較強(如在場景二中反映的情形),自控本事比較弱,缺乏耐心的孩子,此外,他想和同伴交往卻不明白該怎樣樣被同伴接納。從明明園外背景來看,他是從其他幼兒園轉(zhuǎn)過來的,并且據(jù)筆者的了解,明明的父母為孩子轉(zhuǎn)園的目的是覺得他原先的幼兒園教育環(huán)境不太好,孩子過于自由散漫,學(xué)到的東西也比較少,此刻明明所在幼兒園里受到的約束比以前要多也要嚴格;另一方面,明明轉(zhuǎn)園之后很快升入大班,由于大班與小學(xué)的緊密銜接,教師會在平時的要求中研究到孩子對小學(xué)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問題,為孩子順利地入小學(xué)做一些必要的準備,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團體教學(xué)的時間加長,會提出一些與小學(xué)教學(xué)要求相接近的要求,所有的這些對明明來說,都要去適應(yīng)。

2.幫忙明明建立與新環(huán)境相適宜的秩序感

(1)教師一方面要多關(guān)注明明的舉動,同時對于明明不正確的行為要及時制止,并明確地告訴他錯在哪里,應(yīng)當(dāng)怎樣做。教師此時不適合說一些反話或是隱語,因為年幼的孩子有時并不清楚教師話中暗含的意思,所以對孩子要說大白話,尤其是對明明來說,他對新環(huán)境的熟悉程度還不夠,對新班級一些具體要求還沒有清楚的意識,并且相比他以前所在的班級環(huán)境,此刻班級的要求要嚴,這樣對他來說適應(yīng)就更需要有一個過程;另一方面,教師還能夠在同伴中給明明樹立一個學(xué)習(xí)的榜樣,鼓勵他向班上的好孩子學(xué)習(xí),實際上是把抽象的要求具體化。

(2)對于明明時常因為好奇心而違反了紀律(如場景二中反映的情形),一方面不妨告訴他,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不能夠做其他的事情;另一方面答應(yīng)明明,等教師上完課之后,能夠和其他的小朋友一齊玩這個玩具,可是前提是他必須要認真聽講。在那里筆者想提及的是,玩具是給孩子玩的,只是作為純粹的裝飾品就失去它對兒童的意義了。

(3)教師要有耐心,明明的特點使得他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需要一個過程,教師對明明違規(guī)要不厭其煩,反復(fù)提醒,不能因為急躁而時常出言不慎。

(4)對于孤立的教育方式已經(jīng)產(chǎn)生的消極后果(如場景四中反映的情形),即明明在同伴中的不良形象,一方面教師要有勇氣尋找適宜的機會,當(dāng)著全班孩子的面承認自我的錯誤,能夠向孩子解釋是自我太生氣才會這么說,這樣說是不對的,我們不應(yīng)當(dāng)不理睬明明,應(yīng)當(dāng)想辦法幫忙他才對。這種做法一方面能夠減少明明在同伴中的一些負面影響,同時,讓孩子學(xué)會去關(guān)心別人。

(5)教師要善于將團體力量用到進取的方面,能夠鼓勵孩子們幫忙明明取得提高,讓大家一齊監(jiān)督明明(當(dāng)然這種監(jiān)督是善意的),在明明取得提高時為他鼓掌加油,在他犯錯誤時指出錯誤之處,并幫忙他改正。讓明明體會到團體的溫暖、同伴的友愛,逐漸被新團體所同化。

大班觀察筆記篇十

樂樂是一個可愛的小男孩,他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的是他的語言,行動發(fā)展得比較晚,上小班才會說單個的簡單的詞語,今年剛?cè)氪蟀鄷r還不明白中班的教師叫什么教師,左背右背最終才記住,樂樂在活動時很少與其他幼兒一齊玩耍,只是一個人默默的坐著自我玩或看著別人玩,自我喜歡的玩具不肯和別的小朋友一齊玩,上課時從不舉手回答教師的提問,任憑你怎樣引導(dǎo)也沒有什么用,他只是用害怕地目光盯著你看。有時教師要把他在幼兒園不好的行為告訴他的爸爸媽媽,我還沒說出口,他就先來個大哭一場,亂發(fā)脾氣,還一個勁的說:"劉教師不好,劉教師不好",弄的我束手無策。

經(jīng)過家訪和幼兒來園的觀察,樂樂飲食習(xí)慣比較好,感興趣的東西就會很牢的記住,喜歡玩打電話的游戲,對汽車很感興趣,其他各方面的發(fā)展都比較差,很少和教師交流。異常是在人多時無論怎樣引導(dǎo),什么活動他也不參加。:

樂樂父母做生意從小由奶奶在老家領(lǐng)養(yǎng),奶奶教養(yǎng)子女的原則是,只要不磕碰著孩子,其他都不重要。并且對這個寶貝孫子千依百順,要什么就給什么,樂樂學(xué)說話時,奶奶家事忙顧及不上,又很少讓其與外界接觸,只是拿玩具讓其自我玩耍。而樂樂父母因生意忙很少回家不能照顧到孩子,以至讓其養(yǎng)成了不愛說話、怕羞的心理。此刻樂樂來到陌生的環(huán)境,故產(chǎn)生恐懼心理。由于生活環(huán)境單一,樂樂又缺少同齡的玩伴,使其不知如何與同伴交往,缺少必須的方法和經(jīng)驗,這更加加重了他的心理上的緊張。

由此可見,對該幼兒的矯治必須從心理治療著手,先消除他的心理緊張,再進一步提高他的交往本事,使其逐步適應(yīng)幼兒園團體生活。

在幼兒園對幼兒實行的干預(yù):

1、建立良好親密的師生關(guān)系,日常生活中多關(guān)心幫忙他,增強孩子對教師的信任,從而消除她對教師的心理緊張。

2、日常生活中仔細地觀察,利用講故事、表揚、鼓勵的手段對他進行教育和引導(dǎo),并帶他與其他班的幼兒及教師多接觸。

3、采用"結(jié)對子"的方法,請本事強的小朋友在活動中多與她接觸,使他逐步適應(yīng)幼兒園的日常生活。

4、認真做好觀察記錄,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了解幼兒在家情景,不斷調(diào)整教育方案。

家長方面:

1、正常情景下堅持天天來園,不無故缺席。

2、主動與教師配合,互通家園信息,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力求家園教育一致性。

3、為了鍛煉幼兒多說話,家長每一天都要抽出必須時間,與幼兒共同游戲或讓幼兒參與家務(wù)勞動,從中創(chuàng)造交談的機會。談話的主題能夠聯(lián)系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如:"你在幼兒園學(xué)到了什么知識?""和哪些小朋友在一齊玩了""舉手回答問題沒有"等等。

4、向家長介紹一些如何培養(yǎng)幼兒自信的知識,以及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

平時在園里,教師小朋友主動去接近他,為他排除在園遇到的種種障礙,送他小粘貼,對他進行鼓勵和表揚??吹劫N在自我頭上的小粘貼,他開心的笑了,愿意與小朋友接觸,有時也能回答幾個問題。也更加喜歡上幼兒園了。來園時能愉快的跟教師、小朋友打招呼。

在"結(jié)對子"中,小朋友都會跟他一齊玩,還將自我的好玩具給他玩,讓他體驗到與同伴一齊玩的歡樂。針對他不會跟小朋友一齊玩玩具的行為,我經(jīng)過看情景表演的方式表演給他看,這樣他才明白了什么叫大家一齊玩,也更喜歡跟小朋友一齊玩了。

由于他長得胖胖的,很可愛,教師們都十分喜歡他,戶外活動時幼兒園里有的教師他就認識了,并且有時也主動和其他教師打招呼。教師就及時表揚、鼓勵他,讓小朋友向他學(xué)習(xí)。從此以后,他就更加主動地跟教師、小朋友們打招呼了。漸漸地,他變的比以前活躍了。

大班觀察筆記篇十一

班級:大一班

記錄人:李君

姓名:王雨禾

性別:女

時間:11.18

地點:種植園

這天去上種植課,沒過幾分鐘,有小朋友來告狀:李教師,王雨禾又在破壞植物了,我們種的菠菜都被她踩壞了。

經(jīng)過了上次的教育,王雨禾有一段時間已經(jīng)能夠自覺的愛護植物了,教室里的自然角也能主動的去澆澆水,去種植園的時候也會注意不去摘菜葉子,可是今日又有小朋友來告狀了。

我走到她身邊,看到我們種的小菠菜的確有幾顆被王雨禾踩壞了,王雨禾看著我,一聲不吭。于是我問她:為什么要踩菠菜?她搖了搖頭。我又問了一遍,她才說:小朋友都擠在一齊,我想走進去看看。原先是這樣,我對她說:你能夠等小朋友散開點再走上去看,如果走進田內(nèi)要走在田埂上,不然要踩到植物的。王雨禾聽了我的話,點了點頭。之后,她開始站在外面等待,等到其他的小朋友慢慢散開后,她才走近觀察植物。

每次去種植園孩子們的興趣都很高漲,總是爭先恐后的往前擠,想更近的接觸到植物。王雨禾今日也是這樣,只是想離植物近一點,可是卻沒注意到腳下的其他植物。相信經(jīng)過我的教育和其他小朋友的提醒,下次她會注意的。

大班觀察筆記篇十二

班級:大一班

記錄人:李君

姓名:包立

性別:男

時間:12、2

地點:自然角

種植園和自然角中的大蒜剪掉后又長出來了,這天孩子們圍在自然角觀察討論,包立說:“我覺得自然角中的大蒜長的比種植園的快?!逼渌⒆蛹娂姳硎举澇砂⒌囊庖?。

我看到孩子們圍在自然角觀察,就走過去看看,包立一看到我走過去,就立刻向我提問:“李教師,我們發(fā)現(xiàn)大蒜剪過后又長出來了,可是自然角的長的比較快,種植園的卻長的很慢,這是為什么呢?”聽了他的話,我仔細觀察了一下,的確,班內(nèi)自然角的大蒜又長高了很多,可是種植園的大蒜卻只長了一點點。于是我借機對孩子們提問:“包立觀察的真仔細,他發(fā)現(xiàn)了自然角中的大蒜長的比種植園的快,你們明白這是為什么嗎?”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討論開了,葉天陽說:“我明白,種植園的大蒜沒有天天澆水,自然角的大蒜我們天天澆水的?!笔Y銥寧說:“不對,是因為天氣冷了,外面比較冷,所以大蒜長的慢,室內(nèi)比較熱,所以大蒜長的快?!蔽壹皶r肯定了蔣銥寧的說法。孩子們都明白了自然角中的大蒜長的比種植園的快的原因。

孩子們對于植物的觀察認真而又仔細,總是不斷的發(fā)現(xiàn)著各種現(xiàn)象。當(dāng)他們發(fā)現(xiàn)自我不明白的地方時就會向教師尋求正確的答案。其實一些孩子對這些問題會有必須的了解和認識,我們要及時的讓孩子們自我發(fā)現(xiàn)交流,自我解決問題,這樣孩子的本事才能不斷的提高。

大班觀察筆記篇十三

班級:大二班

觀察教師:xxx

觀察時間:xxx

觀察區(qū)域:益智區(qū)

觀察幼兒:xxx

觀察目的:

1、提高幼兒的探究本事。

2、引導(dǎo)幼兒了解遇到困難要和其他幼兒商量,協(xié)商解決。

觀察實錄:

區(qū)域活動開始了,根據(jù)孩子的強烈要求開放了益智區(qū)大型積木區(qū),孩子們紛紛選擇了自我的好朋友作為一組,赫赫和翰源還有其他三位小朋友選擇在了一組,開始探究了他們的積木之旅。這時候我聽見赫赫在一邊大喊:“你干什么”這是我造的玩具,我的城堡。扭臉一看,原先是赫赫和旁邊的小朋友在搶一個三角形的積木。我坐在他們的身邊,詢問是什么原因吵鬧,赫赫說:是翰源搶了我的玩具,我在做城堡。隨后翰源也是一臉委屈的意思,他也想用這個。然后他們兩個就互不想讓了。

評價分析:

孩子們對于玩具的占有欲在這個年齡段還是有的,可是他們也在和其他朋友接觸的過程中慢慢的學(xué)會了分享,我們完全能夠讓孩子自我去想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讓他們懂得和其他人一齊能夠獲取更大的收獲并且懂得了很多問題能夠經(jīng)過協(xié)商進行解決的。

教育措施:

我在孩子們的身邊告訴他們,今日呀要來小客人,可是你們兩個的城堡都太小了,裝不下我們這么多人,有什么辦法呢他們幾個都說我們能夠做一個大的啊!這時候我就引導(dǎo)他們進取的想辦法,他們兩個想了想都說:“要不我們兩個一齊來做吧!做個大的就能夠了,說完他們兩個就把自我的積木堆在了一齊,開開心心的搭起了大的城堡。隨后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效果反思:

孩子們不僅僅在這個過程中懂得了遇到問題和其他的小朋友商量,不能靠哭泣或者動手進行解決,還懂得了好多事情其實分享更歡樂,把自我的歡樂分享給別人,自我也會歡樂。

大班觀察筆記篇十四

今日早上劉松源小朋友主動去書架上拿了一本書《海洋巨人》他從第一頁開始認認真真地看了起來,看了四五頁之后,停了下來,好像在思索著什么。眉頭緊緊的皺著,然后拿著書去找顧益誠說:“這本書是你帶來的,能給我講一講這個海洋巨人是誰嗎他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動物嗎這么大的動物他吃人么”顧益誠把自我的書收了起來,連忙坐到劉松源的旁邊給他一頁一頁的講解起來,這兩個小朋友邊講邊交談:“哦,我想起來了,我在電視《動物世界》里面見到過這個海洋巨人,他是鯨”“沒錯,他是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動物。他身長30米,體重150斤,相當(dāng)于22頭大象的重量。他雖然生活在海洋里,可是他可不是魚類,他屬于哺乳類。鯨屬于溫順的海洋動物,他不吃人,吃海洋里面的魚和蝦”??粗麄冎v的津津有味,整個活動區(qū)時間他倆都在看這本書。還不時的有幼兒加入他們的隊伍,一齊翻看自我?guī)У膱D書。這是劉松源小朋友唯一一次看這么久的圖書。

經(jīng)過這兩個小朋友的對話,我根據(jù)我班的幼兒園的閱讀活動進行了“家園親子閱讀合作行動”。我們的圖書區(qū)半個月從新投放一次幼兒自帶的趣味的圖書。每位幼兒能夠從家里帶圖書到幼兒園,因為家里的圖書他更加熟悉故事資料,爸爸媽媽已經(jīng)給他們講了很多遍,帶到幼兒園幼兒自我就成為了伙伴們的小教師,為大家講述,幫忙大家閱讀,這對于帶書幼兒及全體兒童都會有很大收益。在幼兒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語言表達本事及邏輯思維水平都會有相應(yīng)提高,并且我們還能夠看出幼兒感興趣的資料,熟悉的故事情節(jié)仍然是他們主動閱讀的前提與契機。

1、繼續(xù)豐富圖書區(qū)的數(shù)量,擴大圖書的數(shù)量及范圍。

2、鼓勵更多的幼兒為全班小朋友講述自我?guī)淼膱D書。

3、家園合作將這種好的方法堅持下來。

經(jīng)過一學(xué)期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劉松源小朋友有了很大的提高,從不喜歡閱讀書到喜歡上了閱讀書。更主要是對書里的資料感興趣了。薩特說“閱讀就是自由的夢”,閱讀是一種自由的、充滿智慧的精神生活。我們應(yīng)當(dāng)讓孩子在自由而愉快的閱讀中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所以,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和寬松的氛圍是我們教師的職責(zé)。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的興趣愛好,在日?;顒又形易⒁庥^察幼兒看書的資料(幼兒自帶),收集幼兒喜歡看的圖書,請幼兒講一講書中的資料,并請同伴進行補充,在此基礎(chǔ)上,請幼兒思考“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講出完整的故事,而有的幼兒講不出故事呢”幼兒說出自我的看法后,我告訴幼兒看書要把書看完整,前面和后面是連在一齊的,少了哪一頁都不能講出好聽的故事來。幼兒似乎理解了,看書時,不是走馬觀花,而是一頁一頁認真的看了起來。

閱讀不僅僅是視覺的,也是聽覺的、口語的,甚至是觸覺的。所以從小對幼兒進行早期閱讀的培養(yǎng),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xí)慣,能夠為以后的正式閱讀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chǔ)。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4209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