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傳承孝道文化演講稿(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9-13 09:46:12
最新傳承孝道文化演講稿(大全10篇)
時間:2023-09-13 09:46:12     小編:夢幻泡

演講比朗誦更自然,更自由,可以隨著講稿的內容而變化站位。一般說來,不要在演講人前邊安放講桌,頂多安一個話筒,以增加音量和效果。那么你知道演講稿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傳承孝道文化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

我們常說人生是一場旅行。沿途有各種風景。不同的人陪伴我們走過不同的時光,旅程的終點也將是我們生命的終點。生于人生起點的我們,開始尋找自己的方向,匆匆前行,不愿留下一片美好的風景。雖然生活是單行道,但我們害怕孤獨。很多人互相幫助,畫了很多相交的路。

我們在尋找那些與我們同行的人的方向,那些給我們的生活留下深刻印記的短暫時刻。那些人總是不在了,那些情節(jié)也無法重復,于是我們開始咀嚼過去的畫面,用親情、友情、愛情去珍惜珍貴的過去。

其實親情在后面,不回頭很容易忘記。

當我們第一次睜開眼睛的時候,世界上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父親,一個是母親。當我們還在蹣跚學步時,他們在我們背后小心翼翼地幫助我們。當我們歡天喜地地奔跑時,他們在我們背后大聲沖鋒;當我們傷心哭泣時,他們在背后悄悄開導;當我們跑到遠處時,他們默默地盯著我們身后。有些人總是會走得越來越慢,他們的愛會在我們身后積累。我們常常凝視遠方,卻不知道之所以走了這么遠,是因為我們曾經有兩只手在身后。

其實親情就在下面。不讀,總覺得很普通。

其實家庭雖然遠,但也不遠。雖然我們似乎要離開,但我們總是在等待。回首往事,送上一個吻,送上一份祝福,生活會為之增色。

謝謝大家。

傳承孝道文化演講稿篇二

大家上午好!

我是801班的王xxx,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承繼孝道文化。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在中華民族艱難而燦爛的五千年發(fā)展歷史中,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先輩,自強不息、百折不回,創(chuàng)造了人類無數光輝的思想和業(yè)績,薪火相傳,形成了獨特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者愛人、與人為善、道法自然……這些悠久的精神世界,是全人類進步思想的奇葩。作為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和民族精神。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币馑际钦f,孝敬父母、老師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長輩,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會有所作為,有所成就。

“挨杖傷老”的故事,。我想大家都接觸過。漢朝時,大梁有個叫韓伯愈的人,本性純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的孝子。他的母親對他管教很嚴格,稍微有點過失,就舉杖揮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時,竟然傷心哭泣。他母親覺得很奇怪,問道:“往常打你時,你都能接受,今天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覺得疼痛,知道母親還有力氣,身體健康,就能放心,但是今天感覺不到疼痛,就明白母親身體衰退,體力微弱。所以禁不住流下了淚水,并不是疼痛而不甘心忍受。”這個故事說明了韓伯愈非常孝敬母親。有詩頌曰:體念母親情至忱,母棰輕重甚關心;一朝知母力衰退,頓起心酸淚濕襟。

同學們,聽完這個故事你們應該明白:父母平時對我們嚴厲是在關心我們,他們把對我們的愛轉為教訓話語,只是希望我們長大以后能少吃些苦、少走些彎路。所以我們要多“盡孝”,來報答父母對我們的'愛、對我們的良苦用心。其實,我們只需要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陪陪父母,和父母嘮嘮嗑,幫父母倒杯茶,給父母洗次腳。對父母來說就已經足夠啦!我希望同學們能做做這些在身邊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在將來留下遺憾后追悔莫及。

我們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燦爛文化的接班人。首先要培養(yǎng)熱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提高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感悟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神內涵。其次要做到知行合一,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踐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下,快樂學習,為祖國增光,為人生增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傳承孝道文化演講稿篇三

孝順,自古以來亙古不變的話題。子女對父母的孝順,父母對長者的孝順,在生活中處處皆可看到。孝順如同一縷春光,溫暖了人們的心靈,孝順如同可愛的音符,將整個社會變得和諧美麗。

小伙子從這天晚上八點一直打到明天早上,又從明天早上一直打到晚上……就這樣日復一日,不停歇的連續(xù)打了三天麻將,結果他卻突然之間暈倒了。送到醫(yī)院,竟然是大面積的腦出血,他們的家人很著急。經歷了這樣慘痛教訓,他才懂得了親情的可貴,從此努力完成學業(yè),找到工作,孝順他的家人。

古代,也有許許多多孝順的事例。一個小孩,名叫孔融。他小時候就非常的孝順他的父母及長輩。一次他的父親從集市上買來的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梨,他的哥哥說:“你最小了,你先挑個大的!”但是他卻執(zhí)意不聽,他說:“大的應該給應該給哥哥和爸爸,最小的才能留給我?!彼募胰思班従訉λ文肯嗫矗f:“小小年紀,真么孝順真不容易啊!”此人果然后來也有了出息,在朝廷當了大官,他的孝道在民間口口相傳。

孝道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卻是一個日新月異的話題。在這個現今的世界,只有保持孝道,保持本真的愛,才能將美好的品質發(fā)揚光大。其實孝順。并不是多么高大,它融合于于生活的點點滴滴。只有用心感悟,用愛堅守,才能將孝道溫暖人心!

傳承孝道文化演講稿篇四

俗話說:“出門靠父母,靠朋友?!蔽覀冞@一代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親人的關心和照顧,不能學習,不能吃喝。但是,在親人的親切關懷下,我們有沒有想過被親人漸漸褪去的青春,褪去的健康…,讓我們攜起手來感謝和回報親人!

親戚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對好吃的說一聲“謝謝”!寒夜對著被子說“謝謝”!說“加油”求學習支持!對你親愛的家人說“愛你”!就幾個簡單的漢字,卻讓“愛”和“感激”永存。

親戚是世界上最容易被忽視的人。當你被生日祝福包圍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給你愛的人過一次生日,而且只過一次?只對你愛的人說一次“生日快樂”?沒有!一次都沒有!人生苦短。拿到想要的錢后,回去孝順奶奶!當你讓你愛的人享受到世界的幸福,一切都不存在:人離開了,心就涼了,只剩下孤獨的遺憾。讓我們現在就乘坐這美麗青春的飛船,帶上愛你的親人,一起分享快樂和幸福吧!

親人是我們永遠的依靠!回顧過去,想想你的家人和你一起走過的旅程。真的很長!那些苦樂參半的記憶仍然浮現在腦海中。難過的時候躺在媽媽懷里,開心的時候和爸爸分享,有困難的時候和腦袋姐姐溝通……無論我們在哪里,無論遇到什么困難,親人都會永遠在我們身邊支持和保護我們,永不放棄!

拿起一個嘰嘰喳喳的計算器,算了算我家投資我十幾年的錢,其實是我家一半的錢。密密麻麻的數字和方法成了愛的樂章,讓人覺得很感動!

搬家后,我打算和同學們一起進行一次“感恩家庭,回報家庭”的活動。

我們幾個朋友數了一下我媽給我們做的飯,高達一萬次,也就是說我媽遭受了一萬多次的油煙。我不禁一陣心痛,因為原來纖弱的手現在有了不一樣的質感。突然覺得家庭的力量真的很大!

傳承孝道文化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

古語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做兒女穿的、吃的、用的都是父母們辛辛苦苦掙來的。衣服上的每一根絲線都滲透著父母的汗水,都寄托著父母的祝福和期盼。

同學們,那我們要怎么報答自己的父母和長輩呢?

平時里,父母工作很忙,我們應該讓父母少操心,努力學習,做個好學生,讓父母少一份擔心,多一份放心。

生活中,要關心老人,尊敬長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他們的貼心人。

記得兩個月前,我的小狗去世了。我無法排除內心的悲傷,但我卻沒有想到,爺爺比我更悲傷。國為一般都由爺爺來照顧。就在小狗去世那天,爺爺不知心里有多傷心、多痛苦,甚至還偷偷地哭泣。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安慰爺爺說:“爺爺,別傷心了!人生的路上會有許多挫折,您不能因為一個挫折而放棄!”爺爺經過我多次勸說,終于從悲傷中走了出來。

還有一次,奶奶生病了,爸爸媽媽又不在家。雖然我不會做飯菜,但是我毫不猶豫的炒起菜來,雖然味道不怎么樣,但是奶奶高興的豎起大拇指,夸我懂事。我能為奶奶做事真自豪!

“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孝心的存在,爭做孝道好少年。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傳承孝道文化演講稿篇六

大家好!

滾滾黃河流過了萬里江山,孕育了華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歷史與文明;經史子集流傳了千秋萬代,造就了炎黃子孫光輝燦爛的古典國學。從先秦諸子百家,到當今的國學著作,無一不將“孝”視為一種美德。

孔子曾說;“父母唯其疾之憂?!边€記得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田世國嗎?田世國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他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愛已經堅如磐石。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孝心,并非是長大后才有的責任,也并非是用金錢就能替代??鬃釉唬骸敖裰⒄?,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所以,孝心的終極奧義是愛。孝心其實很簡單,比如,為家里清掃一次房間;為母親倒一杯水;為父親捶一次背……這是多么平凡。但是這些小事,卻能讓父母感動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樣也不需要千萬豪宅,也許你的孝心不豪華,只是一次滿分的作業(yè),一張百分的試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會欣然接受它,因為,這里滿載著真誠的愛!這才是給予父母最好的禮物!

也許,每一位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xiāng)的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你們忘了,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擊的脆弱,忘了樹欲靜時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時而親不待的痛苦。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歲月間隙的承接,“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追悔,“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吧!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建筑心中永恒的愛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學習中,抽出一點時間,把孝心帶回家,讓父母沐浴在溫暖的愛的陽光下,把孝的種子撒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傳承孝道文化演講稿篇七

大家好!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五千多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發(fā)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在今天的新形勢下,作為我們政協(xié)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此,今天我作“大力傳承孝道文化,提升群眾道德素質”的發(fā)言。

我們樂清位居全國百強縣前列,經濟發(fā)達,生活富裕,相比發(fā)達的經濟和富裕的生活,文化建設較為滯后,群眾的道德素質落后于形勢的發(fā)展,產生了一些與時代要求不大相符的現象,比如:人們心身浮躁不愛讀書,有的人大辦婚喪事,搞違章建筑,公建項目政策難以處理等等,這些都說明我們樂清必須加強文化建設,豐富群眾精神生活。使群眾的道德素質跟上時代的發(fā)展的步伐,讓我們樂清不僅經濟發(fā)達名揚全國,更是道德高尚名聞天下。

弘揚光大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首先要大力傳承孝道文化。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孝親敬老代代相傳,貫穿于整個歷史進程,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成為具有社會普遍意義的行為準則和社會道德教育基本內容。孝為一切德行之本,是一切教化產生的根源,孝道文化所體現的核心理念是要求每個人一生都要恪守躬行并實現著至高至善的孝道,做到孝敬父母,尊長敬老。孝道文化所提倡和要求人們所做到孝敬父母,尊長敬老,不僅是我們人類固有的傳統(tǒng)美德,而且還是一切動物生存的本能,羔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舔犢之情、烏鴉還知報恩,尋食喂養(yǎng)飛不動的老烏鴉,被列為孝烏。孝道文化除了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把它上升到道德的層面外,還延伸為尊重他人,忠于國家、辦事誠信、鄰里和睦、濟世救人等范圍。孝道文化在歷代都受到尊重和弘揚,在當前加強文化建設,建設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更要大力傳承孝道文化。

一是宣傳部門要把孝道文化列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宣傳內容,大力宣傳孝道文化,把孝道文化和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有機結合起來,使孝道文化在新時期中發(fā)揚光大,成為人們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

二是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學生的敬老教育,把孝道文化引進學校,使學生明確什么是孝道文化,如何學習孝道文化,如何使自己的日常行為符合孝道文化要求,讓孝道文化從小植根于學生心中,使每個學生成為孝道文化的傳承者和實踐者。

三是社區(qū)、村、居委會要大力宣傳孝道文化,推薦敬老典型,樹立孝親榜樣,讓大家學習。同時鞭韃不孝道行為和不孝道家庭,形成孝道光榮、不孝道可恥的良好氛圍。

四是機關企事業(yè)單位要開展系列以“講品行、重孝道”為的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大力弘揚孝道文化。要建立完善“個人德孝行為”管理檔案,把德孝情況作為晉級評先的重要依據,明確不孝親敬老的不提拔、不重用、不晉級。

五是我們政協(xié)要發(fā)揮人才濟濟、聯(lián)系面廣的優(yōu)勢,組織專家學者宣講孝道文化,編輯孝道文化宣傳小冊子,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把孝道文化深深植根于樂清大地,成為我國踐行孝道文化的楷模與表率。

作為市委、市政府可考慮每三年開展一次“十大孝賢道德標兵”、“十大孝賢媳婦”典型評選活動,采取行行推薦、層層把關、注重實績、自下而上的方式,嚴格審查、嚴格標準,確保先進典型人物事跡的真實性和認可度,對評選出的先進典型由市委、市政府進行隆重表彰和獎勵,成為全市人們的學習榜樣,把我們樂清建設成為弘揚光大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孝道之鄉(xiāng)。

我的發(fā)言完了,謝謝大家!

傳承孝道文化演講稿篇八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是弘揚孝道文化。

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基本元素,是我們品德形成的基礎,是一個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多元文化體系。其中,孝道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在中國傳統(tǒng)道德規(guī)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如周代將孝道作為人的基本品德,當時提出的“三德”“三行”,成為社會道德教化的核心內容;春秋時期強化禮教,《左傳》中有“六順”: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孔子繼承了商周的倫理思想,創(chuàng)建了獨特的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道德體系,孟子發(fā)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人性本善”為理論基礎,提出仁、義、禮、智,孝、悌、忠、信。20世紀初,孫中山提出了“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道德規(guī)范。綜上可見,孝道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核心價值觀。

“百善孝為先”。孝道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文化。中國特色文化,理應繼承這份道德遺產,發(fā)揚這份優(yōu)良傳統(tǒng),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倫理精神與道德規(guī)范。

孝道文化是社會文明的力量。孝,狹義上說就是善事父母;廣義上說,就是孔子說的“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感恩,狹義上說就是感激父母,廣義上說,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會,感激所有幫過自己的人。孝與感恩是以孝敬父母為基礎的孝道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與基礎,是人內在的品質,感恩是孝的體現,是人外在的品行。孝與感恩是思想,是態(tài)度,是文化,是行為,是素養(yǎng),是文明。

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自古就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經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倫理規(guī)范與道德責任,是做人的修養(yǎng)與覺悟。新的歷史條件下,與時俱進地開展感恩教育是對孝道文化最好的繼承。

最后,讓我們共同努力,傳承孝道文化的正能量,真正把我國建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強國。

謝謝!

傳承孝道文化演講稿篇九

孝,《說文解字》、《辭海》對其主要的解釋就是“善事父母”。這個解釋源自孔子《論語.為政》。孝為德之本,與生俱來。中國古代講孝道的歷史很早。孟子曰:“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敝袊艜杏嘘P孝的論述不少,《書經》、《詩經》、《禮經》中都有記述,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逐步形成了一部《孝經》,后來進一步把《孝經》作為小學課本,其影響越來越大,講孝道的理論也日益豐富。到漢代形成了“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和主張。

新中國成立前,中華傳統(tǒng)孝道由于受“家天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專制主義的嚴重制約,主要為宗法制度服務,其價值規(guī)定和行為界說有許多糟粕的東西,已不適應于新的時代特點,但其核心價值規(guī)定和行為界說仍值得肯定和弘揚。中華傳統(tǒng)孝道所倡導“善事父母”的三重境界在當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三重境界就是:敬養(yǎng),不辱,義孝。

敬養(yǎng)之孝由孔子首倡,以區(qū)別于當時流行的“能養(yǎng)為孝”??鬃诱f:“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有能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能養(yǎng)”指的是子女對父母的物質奉養(yǎng),這是當時社會上通行的孝道標準??鬃诱J為,保證一日三餐算不上盡孝道,而是要在感情上對父母懷有由衷的愛敬之心,態(tài)度上畢恭畢敬,將內在的敬仰之心顯諸情貌。敬仰較之能養(yǎng)提高了“養(yǎng)”的自覺性,使之由一般的親緣關系規(guī)定上升為規(guī)范化的道德情操。這即是《爾雅?釋訓》所謂“善父母曰孝”的本義?!抖Y記?祭義》認為“養(yǎng)可能也,敬為難”??鬃釉慈胄⑼貙捔诵⒌赖膬群?,提高了孝的踐履規(guī)格。敬養(yǎng)父母必須嚴格遵循禮的規(guī)定辦事,“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

芒,讓父母因為自己的作為而感到欣慰、自豪、榮光。光宗耀祖,“揚名顯親,孝之至也”(《晉書?王祥傳》)。踐行不辱之孝,作為子女就要遵規(guī)守法,培養(yǎng)自己的良好道德行為習慣,不要因為自己的行為使父母蒙羞,給父母帶來聲譽上的恥辱,心理上的傷害??傊?,父母生養(yǎng)了我們,給了我們生命,我們不僅要珍愛自己的生命,尤其要有所作為,讓生命閃光,這才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最好的盡孝道。

義孝之孝(或稱大孝之孝)。曾子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孔子答:“是何言與?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孝經?諫諍》)義孝之孝在價值選擇上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是人們順從父母是“有限度的”。儒家文化認為,指導父子孝親關系的最高原則是道義(當今國家法律制度),這看起來似乎很抽象,其實道義是儒家文化崇尚的所有政治及倫理價值的凝聚,與順從父母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當父母家長個人意志與道義原則發(fā)生沖突時,義孝之孝要求人們選擇后者。荀子曾對這個問題做了詳細說明。他說,孝子所以不從命有三,當服從父命則“親危”、“親辱”和陷親于“禽獸”之時,孝子就拒絕服從,這反而合乎孝道,是忠、義和敬的表現。荀子的意思很清楚,在“不從命”的背后是對父母家長之根本利益的積極維護。這是一種高水平的價值選擇,“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踐行義孝之孝,作為子女對于父母家長的所作所為,如果違背國家法律制度,會對國家和人民造成損害,就不能順從、跟著干,而應該規(guī)勸、阻止,情況嚴重時,還應依法檢舉以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損害或減少損害。春秋楚國有個名叫直躬的人,他父親偷了別人的羊,直躬揭發(fā)了他,其父因此被判了死刑。直躬愿意替父親伏法。

臨刑時他說:“我揭發(fā)父親偷羊,這不是忠誠嗎?我愿代父親伏法,這不是孝順嗎?一個又忠又孝的人卻受死,那么還有什么人不該死?”楚王于是就把他赦免了。2008年底,美國華爾街麥道夫制造的巨額市場證卷公司欺詐案,就是他的兩個兒子告發(fā)的。義孝之孝是孝道的最高境界。在民族大義、國家利益至上的新時代,義孝之孝是應該倡導的。 孝是人類思想道德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受到歷代中國人的高度崇尚。孝是“人倫之本”,是個人良好品德之首?!鞍偕菩橄取?。人的優(yōu)良品德由愛而發(fā)端,由孝而產生。在古代,“孝”被看作是一切道德的根本與起點。子女生下來后,最先接觸的人際關系是父母,最先從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間的愛,這種愛必然培養(yǎng)并生發(fā)出子女對父母以及通過他們對人類的愛。孝的本質是一種愛與敬的情感與行為,是一切道德的本源。一個要成就大事的人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由孝道教化來培養(yǎng)。不教孝道,其它的品德便無從教起。孝道的傳承崇尚人倫和諧的道德傳統(tǒng),蘊涵了中華傳統(tǒng)倫理的基本精神,促進了良風美俗的形成。

孝是重要的社會責任。 “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我國古代,“孝”的教育發(fā)揮了重要的連接作用,在古人心目中,十分重視承前啟后的責任和生命的整體性與連貫性,道德、宇宙、人生是一個一脈相承、物我契合的統(tǒng)一體系。在古人祖孫數代的那根生命的鏈條里,首尾呼應,家族各代人之間和社會各種人之間都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孝道是家庭團結和美,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重要基礎和條件。恪守孝道,就是對社會盡責。

孝是一種崇高的愛心和善行。這種崇高的愛心和善行,深層次地把家庭、社會、集體、國家聯(lián)系起來,由此形成孝與忠的'有機統(tǒng)一。其現實意義就是在家熱愛父母,孝親敬長,家庭和睦;在崗愛崗敬業(yè),恪盡職守,奉公守法;在國愛國愛民,為國效忠,孝忠不能兩全的時候,忠先于孝。

新時期我們弘揚中華傳統(tǒng)的孝道文化,主要是“善事父母”,做到孝順父母,敬親尊長,團結友善,家庭和睦。

孝順父母。當今我國已逐步進入民主、法治的時代,我們孝敬父母,不僅要為父母生存、生活提供足夠物質保障,尤其要給父母以精神情感上的撫慰和關懷。這就要求我們應經常了解父母生存、生活的物質需要,盡其所能予以保障,多為父母提供生產、生活的勞動服務;對待父母的態(tài)度要尊敬、親切、和藹,經常陪伴父母身旁、多與父母交流溝通、化解父母的憂愁;出門做事要告訴父母,進門要給父母以問候;當父母外出時,子女應提醒父母是否遺忘東西或注意天氣變化;建立家庭生活的正常習慣,起居有度,作息有序;當父母勞累時,子女應主動幫助父母或請父母休息一下;當父母有病時,子女應該主動照顧父母,多說寬慰話,替他們接待客人等;只要不違背法律法規(guī)和社會公德,子女應順從父母,聽從父母教導,讓父母寬心、快樂,有不同意見,可作說明,保留意見,不可以生硬的態(tài)度頂撞父母。

敬親尊長。家庭成員尤其是小字輩,在家庭生活乃至社會交往中,要懂得親緣關系,知道對親人的稱呼,熱愛親人,尊敬長輩、長者和老人。

團結友善。在家庭生活中,兄弟之間、姊妹之間、妯娌之間、姑嫂之間、叔侄之間、夫妻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愛護,善良相處,寬厚待人。

家庭和睦。建立平等、民主、和諧、有序的家庭新型關系。家庭成員之間在人格上一律平等,父母家長要克服父權專制的思想,家庭事務確定要民主,家庭成員之間要團結和睦、和諧共處,建立長幼有序、生活有規(guī)的家庭秩序。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聽取他們的意見,尊重他們的合理愿望,同時,家庭又是一個整體,不能各自為政,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養(yǎng)者,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自然應該成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子女應該在父母的指導幫助下生活、學習。不要讓子女成為“小太陽”和以我為中心的“小霸王”,家長變成圍著孩子轉的“月亮”,這不利于培養(yǎng)子女孝敬父母的好習慣了。

傳承孝道文化演講稿篇十

孝道、孝心、孝敬,孝字,上邊是個“老”字頭,下邊是個兒子的“子”字。意思就是說,當晚輩的應當孝敬長輩。巍巍中華、泱泱華夏。我們的民族自古以來都是崇尚孝道的民族。“融四歲、能讓梨”,“香九齡、能溫席”。在古代,孔融讓梨、黃香溫席的故事成為千古美談。在今天,韓瑜老師為了挽救父親的生命,毅然將自己的左腎,捐給了生命垂危的父親,被譽為“大孝女”;大學生孟佩杰“帶著癱瘓的養(yǎng)母上大學”,租住房子給予養(yǎng)母悉心照料,被譽為恪守孝道的“最美女孩”。古往今來,感天動地的孝道故事、感人肺腑的孝心楷模,不勝枚舉。

我的爸爸是一個單位的辦公室主任,我的媽媽是一位小學教師,每天工作都十分繁忙。每天下班回來,他們拖著疲憊的身子,既要加班工作,又要操勞家務;既要照顧年邁的婆婆爺爺,又要給我輔導功課。每當我看見爸爸的兩鬢又增添了白發(fā),媽媽的臉上又新長了皺紋,我就內心就像針扎一樣,感到無比的內疚。爸爸的日復一日的咳嗽、媽媽的一遍一遍的嘮叨告訴我:他們累了。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安慰。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現在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但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用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來回報父母,盡自己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來減輕父母的一點負擔;我們可以出門時說一聲“再見”,進門時抱一個微笑,讓爸爸媽媽的心里充滿陽光;我們可以動一動手,搬一把椅子給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給父母痛飲;我們可以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解除他們的疲勞,驅散他們的心病。孝敬父母,其實并不難做到。

孝敬父母,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吧!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44673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