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祝福教學設(shè)計篇一
(1)通讀課文,理清脈絡(luò),理解倒敘手法的作用。
(2)體會環(huán)境描寫、肖像描寫等對于塑造人物、深化主題的作用。
有人說祥林嫂是個沒有春天的女人,她先是在春天里死了丈夫,接著而她在春天里死了兒子,最后她又在春節(jié)的祝福聲中死在寒冷的雪地里。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的小說《祝福》,看一看魯迅先生是怎樣演繹了這個發(fā)生在春天里的人間慘劇。
先小組談?wù)?,后全班交流?/p>
情節(jié) 內(nèi)容;
序幕 祝福景象與魯四老爺;
結(jié)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倒敘 開端 祥林嫂來到魯鎮(zhèn);
發(fā)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魯鎮(zhèn);
尾聲 祝福景象與“我”的感受。
《祝福》的結(jié)構(gòu)是以祥林嫂的悲慘遭遇為主體安排的。開頭的“序幕”,交代了悲劇主人公祥林嫂所生活的典型環(huán)境。接著用倒敘的方法,先寫祥林嫂的悲劇結(jié)局,把祝福景象與祥林嫂的死連在一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然后,對悲劇的主體部分,即故事的開端、發(fā)展、高潮,按時間順序展開敘述;最后,仍以祝福情景作為尾聲,深化故事的主題。
倒敘的作用:造成懸念,引人入勝;造成悲劇氣氛,奠定悲涼基調(diào);突出祥林嫂與魯四老爺?shù)拿軟_突;突出反封建的主題。
(九曲黃河,東流入海,只有具體考察每段河身迂回曲折的流程之后,才能對黃河入海的全程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在閱讀活動中,要把握文章的有機整體,也必須對文章的有機結(jié)構(gòu)作深入剖析,細心發(fā)現(xiàn)各部分之間與整體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才行。在把握了整體的前提下,我們才能對“精彩片段“或各個部分的思想意義,也才能對“精彩片段”或各個部分在藝術(shù)上作出準確判斷,因為與整體的關(guān)系,對整體的作用,是解析評價各個局部的藝術(shù)價值的主要標準。整體感知部分的設(shè)計是不可或缺的。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整體把握教材的能力。對提高鑒賞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鑒賞角度: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描寫以及其他描寫人物的方法。任選一個角度,可以化大為小深入研究。如“形象”這一角度,可以把視點集中于“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上。
分組討論,確定本組鑒賞專題,合作探究品鑒。 15 分鐘后小組長將整理有序的發(fā)現(xiàn)和大家交流。交流過程中,本小組的成員可以補充論證,其他小組也可以質(zhì)疑或補充。
1 、人物姓名鑒賞
祥林嫂:
(1)、沒有自己的名字,隨從丈夫叫了祥林嫂。說明她沒有人生自主權(quán)。也說明那個社會“男尊女卑”現(xiàn)象的嚴重性。
(2)、祥林嫂“不祥”,命運多舛,數(shù)遭閔兇,她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
祥林嫂這個名字,表明了作者對她的悲憫與同情。
魯四老爺:
(1)、他與魯鎮(zhèn)同姓,又被稱為“老爺”,說明他是地方權(quán)威人物、最高統(tǒng)治者,掌控魯鎮(zhèn)。他的理學老監(jiān)生的身份,更暗示了魯鎮(zhèn)沉浸在他禮教陰霾的籠罩之中。
(2)、他書房里的對聯(lián)寫作“事理通達心氣平和”是一個極大的諷刺。因為他一見祥林嫂就“皺眉”的態(tài)度與他“可惡”“不干不凈”“謬種”的語言都鮮明地表現(xiàn)出他的事理不“通”更不“達”、他的心氣不“平”、更不“和”。而另一聯(lián)已經(jīng)脫落,說明他的附庸風雅。那脫落的一聯(lián)是“品節(jié)詳明德性堅定”,可以暗示他是個不明品節(jié)、無品缺德的人。
魯四老爺這個名字表明了作者對他的嘲諷與憎恨。
柳媽:
(1)、柳,“無心插柳柳成蔭”,柳媽對祥林嫂的精神戕害,是由于她對迷信的執(zhí)著造成的,是因善而害人,她的無知的善良建議,使得祥林嫂最后一個精神堡壘被粉碎。
(2)、柳,生命力及強,插在哪里就在哪里生長。暗示封建迷信思想及易生長、傳播、普及,當時的社會迷信面及廣。
柳媽這個名字表明了作者對民眾愚昧無知的批判。
賀老六:
(1)、俗話說“六六大順”,而他賀老六是大不順?;ㄥX娶來的是寡婦,婚姻不順;死于傷寒,壽命不順;兒子夭折,家門不順。
(2)、賀,有慶賀、慶祝之意。而賀老六的人生最終一無所有。大伯,即他的長兄,不慈不仁,又收了他“自家的”房子,趕走了祥林嫂。賀老六無喜可賀,有悲可哀。
賀老六這個名字表明了作者對他的不幸遭遇的同情。
祥林嫂的婆婆:
(1)、衛(wèi)家山人。只衛(wèi)護自己的家,是個專橫貪婪的封建家長?!八龖?yīng)酬從容,說話也能干,寒暄之后,就賠罪,說她特來叫她的兒媳回家去,因為開春事務(wù)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夠”,堂而皇之地全部收取了祥林嫂一千七百五十文工錢,并且“又取了衣服”。為了獲得更多的彩禮,她又“好打算”,把祥林嫂當作奇貨賣給了深山野奧里的賀老六,得了八十千錢。這就是她的從容和能干!
(2)、她沒有具體的名字,說明這種專橫貪婪之徒遠不是個別現(xiàn)象,這種利用宗法家族權(quán)威無所不為的封建家長比比皆是,有一個廣大的群體。
小結(jié):小說《祝?!啡宋镄蜗蟮拿兄貏e的含義,或寄寓美(祥林嫂、賀老六)的毀滅于其中,或寄寓諷刺(魯四老爺、柳媽)于其里,作者的憐憫與憎惡,無奈與悲憤隱于人物姓名的深處。
2 、爆竹聲聲話祝?!h(huán)境描寫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劇性格的幾次重大變化,都集中在魯鎮(zhèn)“祝?!钡奶囟ōh(huán)境里,三次有關(guān)祝福的描寫,不但表現(xiàn)了祥林嫂悲劇的典型環(huán)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慘一生的足跡。
第一次是描寫鎮(zhèn)上各家準備“祝?!钡那榫埃@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國農(nóng)村的狀況:封建勢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對農(nóng)村的統(tǒng)治依舊,揭示了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根源,預(yù)示了祥林嫂悲劇的必然性。第二次是對魯四老爺家祝福的描寫,表現(xiàn)出強烈的宗法思想和禮教淫威對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亡的道路。第三次實際結(jié)尾通過“我”的感受來描寫。祥林嫂的慘死與“天地圣眾預(yù)備給魯鎮(zhèn)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氣氛形成鮮明對照,深化了對舊社會吃人本質(zhì)的揭露,首尾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完善。小說始于祝福,終于祝福,中間又再一次寫到魯四老爺家的祝福。情節(jié)的發(fā)展與祝福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封建禮教正是通過祝福這樣的典型事件在精神上多次摧殘,以致于殺害了祥林嫂,而祥林嫂死時又正是魯鎮(zhèn)家家祝福之時。祝福的熱鬧正反襯了祥林嫂臨終的孤寂凄涼。以“祝福為題更能揭露封建禮教、封建思想對勞動婦女的精神摧殘,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
3 、畫眼睛的藝術(shù)——祥林嫂的肖像描寫
眼睛是心之窗。課文對祥林嫂進行了三次肖像描寫,描寫的重點是眼睛。通過她的眼睛,我們可以知道,她原本是勤勞善良,安分耐勞的,她飽受生活的慘重打擊后,在人們對于她的苦難的鑒賞、恐嚇、威逼之下,精神完全崩潰,極度悲哀與麻木。最后變成“眼睛間或一輪”的“活物”,祥林嫂在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淫威下,一步步被逼上了死亡的道路。
4 、祥林嫂死亡之迷——殺害祥林嫂的兇手偵破
祥林嫂的婆婆、魯四老爺、賀家大伯、柳媽和魯鎮(zhèn)的人,都有罪責。生活在祥林嫂身邊的人們,誰也無意逼死祥林嫂,但確實是這些人把祥林嫂逼上了絕路。中國人世代奉行“三綱五?!?、“三從四德”等封建禮教,它毒害了所有的人,而就是這些人,又在不自覺的害別人,他們不約而同得織成了一張無形的大網(wǎng),吞噬著祥林嫂一類善良的、不幸的弱者。丁玲碩果這樣的話:“祥林嫂是非死不幸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把她往死里趕,是一樣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彼裕榱稚┑谋瘎∈且粋€社會悲劇,造成這一悲劇的根源就是封建禮教。封建禮教是殺害祥林嫂的元兇。
(文章的意蘊,是貫注在文章生命機體的精神能量,是作家對人生、對生活、對社會、對自然獨特的審美發(fā)現(xiàn)和認識,是具有美學價值的思想和智慧的閃光。在教學活動中,怎樣才能深入體會文章中的思想和藝術(shù)個性呢?葉圣陶先生給我們作出了回答。葉老把語文閱讀活動中對課文的鑒賞(審美實踐)比作采礦,“你不動手,自然一無所得,只要你動起手來,隨時會發(fā)現(xiàn)一些晶瑩的寶石”。這部分的設(shè)計在于把課堂真正還個學生,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自己選擇專題,主動去發(fā)現(xiàn),去研究,在自主閱讀與小組合作中不斷生成新發(fā)現(xiàn)與新見解。)
1 、經(jīng)典具有永久的可開掘力?!蹲8!分械乃囆g(shù)焦點很多,請同學們“放出眼光”、“運用腦髓”課后自己確立專題去閱讀,去發(fā)現(xiàn),自主研究并寫出閱讀體悟。
2 、根據(jù)《祝?!返膬?nèi)容,為祥林嫂寫一篇小傳。
(提倡個性化的閱讀。努力擺脫從眾的思維惰性,啟發(fā)學生“不要讓自己的大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要站在書本之上,開拓嶄新的個性視角,勤于探索,敏于發(fā)現(xiàn),言人所不能言。這一設(shè)計對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大有好處。)
祝福教學設(shè)計篇二
1. 用熱情、歡快的情緒演唱《舉杯祝?!?并設(shè)計表演唱的形式表現(xiàn)音樂。
2. 學會烏孜別克族民間音樂典型的節(jié)奏,感受其歡快活潑的特點。
3. 初步認識都它爾、彈布爾、手鼓等烏孜別克族民間樂器。
1. 用熱情、歡快的情緒演唱《舉杯祝?!?并設(shè)計表演唱的形式。
2. 學會烏孜別克族民間音樂典型的節(jié)奏。
《舉杯祝?!肥且皇仔陆疄踝蝿e克族民歌。烏孜別克族民間音樂曲調(diào)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烏孜別克族的樂器種類很多,其中都它爾、熱瓦甫、彈布爾等彈撥樂器和手鼓、撒帕依等打擊樂器較有代表性。
歌曲中運用了較多的附點音符,情緒顯得非常歡快、活潑。歌曲的結(jié)構(gòu)比較工整,相同的地方較多,但情緒不盡相同,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才能表達歌曲豐富的情感。另外,還要注意烏孜別克族音樂的典型節(jié)奏“”,表現(xiàn)出音樂的歡快活潑。
一、導入
1. 欣賞歌曲《新疆好》。
2.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補充:介紹新疆的民族。
3. 介紹烏孜別克族。
4. 展示烏孜別克族姑娘舞蹈圖片。
二、學唱歌曲
1. 初次聆聽歌曲《舉杯祝福》,感受作品熱情奔放的情緒。
2. 復聽歌曲《舉杯祝?!?感受烏孜別克族音樂的典型節(jié)奏給歌曲帶來的跳躍感。
師:烏孜別克族的姑娘熱情好客,烏孜別克族的音樂奔放熱烈。我們用什么樣的節(jié)奏加入到歌曲中能夠使歌曲更加歡快熱烈。
3. 再次聆聽歌曲《舉杯祝福》,為歌曲選擇合適的節(jié)奏。
4. 學生找到合適的節(jié)奏,跟隨音樂自己嘗試。
5. 出示切分節(jié)奏“”,教師介紹手鼓并用手鼓擊打節(jié)奏,學生用拍手表示。
6. 找到歌曲中出現(xiàn)此節(jié)奏的樂句,學生進一步演唱旋律、歌詞,感受其作用。
7. 學生用手鼓為歌曲進行伴奏。
師:讓我們也加入到他們當中。
三、《舉杯祝?!犯枨鷮W習
1. 用“來”隨著錄音小聲哼唱歌曲,哼唱的過程中找出歌曲中有沒有旋律相同的句子。
2. 把旋律相同的句子唱出來,其他旋律用“
來”演唱。
3. 演唱旋律。
4. 輕聲跟錄音唱歌詞,然后找出歌曲中你認為難唱的句子,并隨琴模唱。
5. 教師引導學生從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分析歌曲是怎樣體現(xiàn)這種熱情奔放的情緒的。
(1)運用了較多的附點音符;(2)速度稍快;(3)力度較強,特別是第二樂段的結(jié)尾音“6”把情緒推向高潮;(4)音樂的結(jié)構(gòu)比較工整;(5)節(jié)奏具有舞蹈性;(6)歌曲中出現(xiàn)較多表示歡呼的襯詞等等;(7)師生共同找出音樂特點。
6. 用自然優(yōu)美的聲音、熱情奔放的情緒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知識擴展
欣賞都它爾視頻和彈布爾圖片,并能帶領(lǐng)學生模仿演奏。
五、多種形式表現(xiàn)歌曲
各小組進行討論(演唱形式、打擊樂器伴奏、邊唱邊跳等等)。
隨歌曲《舉杯祝?!钒樽噙M行表演。
六、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共同走進了新疆,認識了烏孜別克族,了解了那里的人們、樂器以及音樂典型的節(jié)奏。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在以后的課上我們還會了解到很多很多的民族,感興趣的同學們可以在課下繼續(xù)搜集一些民族資料。讓我們等待著下次的民族音樂之旅吧。
祝福教學設(shè)計篇三
(一)、知識目標
1、 了解小說三要素及小說情節(jié)結(jié)構(gòu)。
2、 學習通過肖像描寫揭示人物精神面貌的寫法,理解環(huán)境描寫對表現(xiàn)主題思想的作用。
(二)、能力目標
訓練學生概括小說情節(jié)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通過祥林嫂的悲劇,了解舊社會勞動婦女的悲慘遭遇和封建社會禮教吃的人本質(zhì)。
著重認識環(huán)境與人物命運的必然聯(lián)系。
領(lǐng)悟魯迅先生冷峻的敘述之中所蘊涵的強烈的愛憎之情。
1、文內(nèi)容豐富深刻,在教學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點。
2、圍繞本單元的教學目標進行整體教學。
3、方法上采取老師指導下的學生研讀,讀、思、議結(jié)合。
分析法、欣賞法,體會法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二課時
第 一 課 時
這個女人就是祥林嫂,這個形象的締造者就是魯迅。
二、背景介紹
《祝?!肥囚斞傅男≌f代表作之一,是魯迅小說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說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舊中國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通過祥林嫂的藝術(shù)形象深刻地反映了舊社會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摧殘下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揭露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zhì)。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及多種戲劇。
三、快速閱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理清小說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分析結(jié)構(gòu)特點。
四、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文章的故事梗概。
五、學生仔細閱讀文章,考慮以下問題
1、“祝?!钡娜兆拥降自谀且惶??具體時間呢?
3、魯迅先生說“要極儉省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在本文中,魯迅是怎樣實踐他的寫作主張的?請你找出本文描寫祥林嫂眼睛的句子,并品出其中的內(nèi)蘊。
六、思考問題,下一課時總結(jié)
祥林嫂被逼著一步步走向死亡,與哪些人有關(guān)?究竟誰是真正的劊子手?
第 二 課 時
一、誰是真正的劊子手呢?
明確:是封建禮教對中國勞動婦女的摧殘和封建思想對中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統(tǒng)治。
二、分析肖像描寫在本文的作用?找出文中描寫肖像的句子進行分析
三、分析環(huán)境描寫在本文的作用?與社會背景及文章中心有何聯(lián)系?
四、分析文中各個主要人物的形象特點
明確: 祥林嫂是舊中國勞動婦女的典型,她勤勞善良,樸實頑強,但在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占統(tǒng)治地位的舊社會,她被踐踏、被迫害、被摧殘,以至被舊社會所吞噬。封建禮教對她的種種迫害,她曾不斷地掙扎與反抗,最后還是被社會壓垮了。祥林嫂的悲劇深刻揭示了舊社會封建禮教對勞動婦女的摧殘和迫害,控訴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zhì)。
魯四老爺是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頑固,反對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學和孔孟之道,自覺維護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他自私偽善,冷酷無情,對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許的,是導致祥林嫂慘死的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個具有正義感的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魯四老爺,厭惡封建禮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軟弱無能,無力給祥林嫂以幫助。在小說結(jié)構(gòu)上,“我”又起著線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都是通過“我”的所見所聞來反映,“我”是事件的見證人。
五、再次重申主題。
明確:小說起于祝福,結(jié)于祝福,情節(jié)的發(fā)展與祝福有密切聯(lián)系。同時,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題為“祝?!本陀米85臒狒[繁忙來反襯祥林嫂的悲劇命運。另外,祝福是一種封建習俗。在舊社會,勞動人民無??勺#瑹o??裳?,而祥林嫂正是因為這祝福而逼上絕境的??梢?,小說取名為《祝福》具有深刻含義。
六、作業(yè):
自己搜集關(guān)于本課的文章,對比影視劇中與本文中祥林嫂形象。
祝福教學設(shè)計篇四
體會并理解本文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理解本文倒敘手法的作用
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理解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從而認識舊社會封建禮教的罪惡本質(zhì)
課本
《祝?!肥嵌唐≌f的精品,提供了豐富的小說鑒賞資源。但鑒于教學時間的限制,有如面面俱到,不如有所側(cè)重,力求有一定的深度。首先,小說的敘事方式和敘事結(jié)構(gòu)有特色,值得學習和借鑒;其次,小說刻畫的形象鮮明生動、刻畫人物的方法豐富多彩,值得體味;再次,小說的主題特別深刻,但學生對對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又比較陌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要重點引導學生進行探討。計劃用三課時完成教學任務(w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入魯迅先生曾在《燈下漫筆》中將中國封建社會概括為兩個時代“……”,在《狂人日記》中他說:“中國的歷史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環(huán)境當中生活著的中國百姓,不敢對生活有什么奢求,他們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删褪侨绱丝蓱z的要求,也被社會冷漠的拒絕。這即所謂先生所說“想做奴隸而不得”。在天地圣眾歆享牲醴的爆竹聲中,一個“想做奴隸而不得”的可憐女人,躺在了寫著“吃人“二字的歷史上!今天,我們一起來看魯迅先生的《祝?!?。
教師提問:
(1)這篇小說是按時間順序敘述呢,還是另有特點?明確:在序幕后寫出了故事結(jié)局,屬倒敘手法。
(2)這種敘述方式有何特點及作用?明確:從情節(jié)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劇的結(jié)局放在前面,巧妙地為讀者設(shè)置了一個懸念,對讀者有較強的吸引力;從小說的矛盾關(guān)系看,小說開頭寫祥林嫂在富人們的一片祝福聲中死去,而且引起了魯四老爺?shù)恼鹋?,突出了人物的矛盾關(guān)系。
一、自讀思考
1、把握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編寫出結(jié)構(gòu)提綱。
2、簡單概括小說的敘事特點。
3、仔細閱讀小說中關(guān)于“祝福”場景的描寫,體會小說以“祝福”為題的深刻含義。
二、研讀討論
1、討論小說標題的含義。小說以“祝?!睘轭},很巧妙。小說起于祝福,結(jié)于祝福,中間一再寫到祝福,情節(jié)發(fā)展與祝福有密切關(guān)系。同時,小說主人公又死于“天地圣眾”預(yù)備給魯鎮(zhèn)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祝福聲中。通過這個標題,就把“兇人的愚頑的歡呼”和“悲慘的弱者的不幸”鮮明地擺到了讀者的面前,增強了祥林嫂遭遇的悲慘性,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
2、概括結(jié)構(gòu)提綱(學生討論,教師歸納總結(jié),見板書)3、學生思考、討論。
課后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分析探討主人公的命運。
(1)祥林嫂幾次不幸遭遇都發(fā)生在什么時間?教師概括:立春之日,丈夫死亡孟春之日,被賣改嫁暮春之日,痛失愛子迎春之日,一命歸天引導學生得出結(jié)論:祥林嫂真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
(2)是誰剝奪了祥林嫂的春天?讓我們從祥林嫂的死因來探尋她的悲劇命運。教師概括:死于貧窮,祥林嫂是個乞丐;死于悲傷,祥林嫂失去了愛子;死于恐懼,她憚于死后的酷刑;死于絕望,她認識到雖然捐過門檻也無法贖回生前罪孽;死于孤獨,她的周圍沒有同情,只有冷漠;……那么,這些責任是不是應(yīng)由祥林嫂來承擔呢?引導學生結(jié)合文中的具體描寫來具體分析。教師總結(jié)歸納:誰剝奪了祥林嫂的“春天”?是封建禮教和吃人的宗法制度害死了祥林嫂,具體說來,是政權(quán)、族權(quán)、夫權(quán)、神權(quán)害死了祥林嫂。她被迫改嫁是族權(quán)的唆使;她的再嫁被認為“敗壞風俗”,是夫權(quán)的影響;而她這“恥辱”到“陰司”還洗不掉,是神權(quán)的控制;魯四老爺對她的迫害和侮辱,依靠的又是封建政權(quán)。
二、歸納總結(jié)祥林嫂形象的社會意義:
1.是萬惡的封建社會,剝奪了祥林嫂的春天。作者刻意把喪夫、再嫁、失子、歸天幾個最關(guān)鍵的情節(jié)都安排在春天發(fā)生,將生機盎然的春給祥林嫂悲慘命運作自然背景,有養(yǎng)深刻的用意,它能造成強烈的對比,更有力地提示出封建制度的罪惡。
課后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shè)計意圖
一、引導學生研究環(huán)境(景物)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全文典型的環(huán)境描寫有三處,各有特點各有作用,教師引導學生閱讀、體悟,討論歸納。
二、引導學生鑒賞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這篇小說在塑造祥林嫂時,運用了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多種手段刻畫人物,其中肖像描寫運用的特別成功。要求學生找出三處肖像描寫,比較閱讀,思考肖像的變化反映了什么。教師總結(jié):三次肖像描寫,相互對照,訴說了祥悲慘的一生。作者正是通過這樣的肖像描寫,塑造了一個被封建禮教束縛、被踐踏、被遺棄的舊中國的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有力地鞭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
三、拓展訓練電影《祝?!酚羞@樣一個情節(jié):祥林嫂捐了門檻,仍然被禁止參與祭祀活動,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廟怒砍門檻。你覺得這個情節(jié)合不合情理?寫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說說你的看法。
第一處(第一、二自然段):小說在開頭就渲染了魯鎮(zhèn)年終祝福的熱鬧忙碌的氣氛:晚云的閃光,爆竹的鈍響,幽微的火藥和人們忙碌的景象,調(diào)動了讀者的視覺、聽覺和嗅覺,使人如見其景,如聞其聲?!俺林亍薄ⅰ瓣幇怠?、“亂成一團糟”等詞透露出了作者對這種氣氛的壓抑和反感。其中有一句話“年年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這句話點出了辛亥革命后農(nóng)村風俗習慣依舊,封建思想依舊,而破折號后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貧富懸殊的社會里,窮人無??裳浴_@些語句,勾勒了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揭示了祥悲劇的社會基礎(chǔ)。
第二處(第八頁第二段):渲染了悲涼沉寂的氣氛,烘托我的心情。中間的議論是反語,表現(xiàn)了我對這個黑暗社會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舒暢”是憤激和沉痛之語。
第三處(最后一段):這段景物描寫是由回響到現(xiàn)實。第一句是過渡,與前面轉(zhuǎn)入回憶的句子相照應(yīng),渲染了熱鬧氣氛,同時反襯出祥慘死的悲涼。最后一句故意虛寫,那些“醉醺醺”蹣跚著的“天地圣眾”哪里會賜福給窮人呢?買不起爆竹的窮人們,得到的只是無窮的痛苦和悲哀。學生歸納:祥第一次到魯家時,“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澳樕帱S”是生活艱辛的烙印,紅潤的臉頰顯示了她青春的活力,因為她畢竟才二十幾歲。而她第二次來到魯家時,“她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jīng)消失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绊樦邸?,是她善良性格的體現(xiàn),突出了她內(nèi)心的悲哀和空虛,對封建禮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無奈,從那“消失了血色兩頰”、“眼角上的淚痕”、“沒有精神的眼光”的描寫,不難體會到祥在遭受夫死子亡的打擊后極度痛苦的心情。作者第三次描寫祥林嫂時和前兩次就迥然不同了:“五年前花白的頭發(fā),即今已經(jīng)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睛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边@形象,多么令人毛骨悚然!她也曾有過強健的體魄、旺盛的精力,而現(xiàn)在,她的精神已完全崩潰了。
祝福教學設(shè)計篇五
認識封建禮教吃人的罪惡。
閱讀上:學會如何欣賞中國現(xiàn)代小說(步驟、方法、技巧等)
教學方法:以啟發(fā)、引導、置疑、點撥、討論為主并輔之以適當?shù)恼n堂和課外訓練。
教學時數(shù):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了解小說鑒賞的基本方法并用之理清本文的基本內(nèi)容和脈絡(luò)。
教學方法:精講方法并通過置疑讓學生自行弄懂課文的基本內(nèi)容和脈絡(luò)。
教學步驟:1、隨堂調(diào)查對小說的興趣和欣賞的方法。
2、精講方法:五注意:四了解:小說所反映的社會背景
作者.寫作的社會背景
小說發(fā)表的社會背景
作者的.寫作意圖
一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外貌、語言、行為、心理等)
三研究:(理清)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找出)線索、結(jié)構(gòu)(抓住場面)是怎樣為塑造形象表達主題服務(wù)的。
再留心:人物活動的舞臺-----典型環(huán)境,并從中尋求環(huán)境與人物的因果聯(lián)系或人對環(huán)境的反作用及其結(jié)果。
三認識:小說的認識、教育、美感三作用
3、導學:1,閱讀課文,解讀作品及人物
弄明:作品寫于何時?(1924.2)
反映了怎樣的社會背景?
故鄉(xiāng)魯鎮(zhèn):閉塞落后愚昧迷信
(講理學的老監(jiān)生:比先前并沒有什麼大改變大罵其新黨所罵的還是康有為
本家和朋友:他們也都沒有什麼大改變
年終大典祝福:年年如此,家家如此)
主要人物是誰?(祥林嫂)
她的身份是什麼?(寡婦、女傭、再嫁寡婦、女傭-----社會下層勞動婦女)
她有怎樣的人生經(jīng)歷?(先后兩次喪夫,獨子慘遭狼吃,淪為乞丐慘死雪夜。)
死前景況:(四十上下頭發(fā)全白,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消盡悲哀仿佛木刻,提著空破碗,拄著破竹竿-----純乎是一個乞丐)
2.寫出:其人生悲劇的情節(jié)提綱:(夫小十歲,初婚不幸。喪夫受虐,勇逃魔掌。
初做女傭,勤勞能干。被賣再嫁,出格反抗。
亡夫喪子,連遭不幸。再做女傭,備受歧視。
淪為乞丐,飽嘗炎涼。慘死雪夜,仍被咒罵。)
3.分析:在她身上哪些方面的表現(xiàn)是勞動婦女的特質(zhì)?(手腳都壯大、食物不論,力氣不惜、勤快,整天地做,似乎閑著就無聊、然而反滿足-----安分耐勞勤快能干)
(“變成奴隸“還萬分喜歡”--------最后“想做奴隸而不得”)
在她身上哪些方面的表現(xiàn)是一般勞動婦女所不具備的特質(zhì)?
(并不逆來順受,敢于奮起反抗:逃出婆家,反虐待;出格地鬧
反迫害;求捐門檻,反命運;詢問魂靈的有無,懷疑神權(quán)統(tǒng)治。
4.討論:這樣一個勤勞、堅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婦女為何命運如此悲慘?(試深入分析一下造成她悲劇性命運的主客觀原因。)
點撥:兩次喪夫和失去愛子均屬不可避免的天災(zāi);
婆婆的虐待迫使她逃出,過上“滿足”的生活;
婆婆的強賣反使她“交了好運”有夫有兒;
兩次在魯家做女傭均沒有受肉體的.打罵虐待和工資的克扣
課堂小結(jié)(略)
6:課后感想
第二課時
教學方法:師點撥,置疑,生討論發(fā)言
教學步驟:1:檢查作業(yè)(抽查)
2:討論造成祥林嫂悲劇性命運的主客觀原因。
先看祥林嫂反抗精神的表現(xiàn):
逃出婆家卻到講理學歧視寡婦的老監(jiān)生魯四老爺家;
想自食其力堅強地活下去卻又來到被封建禮教統(tǒng)治著的魯鎮(zhèn)和魯四老爺家
想擺脫被歧視的境遇卻采用并不被人們認可的捐門檻的方式
所以說,主觀上,祥林嫂雖有反抗精神,但受環(huán)境和時代的局限,帶有極大的盲目性。但她畢竟是生活在封建社會下層并不自覺的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婦女,我們不能苛求她。
再來看她先后兩次到魯鎮(zhèn)人們對她的態(tài)度有何變化?
第一次:魯四老爺:皺了皺眉討厭她是一個寡婦
人們:都說她“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
人們:“音調(diào)和先前很不同:笑容卻冷冷的;笑影又冷又尖
女人們帶著“鄙薄的神氣”
大家對她“煩厭和唾棄”
祝福教學設(shè)計篇六
培養(yǎng)學生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迎接青春的到來!
青春擁有夢想、激情、幸福,怎樣激起學生對青春充滿希望?
青春擁有夢想、激情、幸福,怎樣激起學生對青春充滿希望?
活動法。
紙張。
同學們,通過前邊兩個框題的學習,我們知道,青春是美好的,是珍貴的,青春讓我們深感困惑不解,也讓我們充滿了希望,充滿了激情,充滿了勇氣和力量。同學們,正處于青春期的你,為你正擁有青春而感到幸福嗎?對于青春,你又寄有怎樣的期望和祝福呢?這正是我們這一節(jié)課要探究和討論的話題。
1)和你周圍的人相比較,青春期的你在哪些方面比他們幸福?
·與父母相比較,我們正值青春,正可以盡情放飛自己的夢想,青春是我們努力拼搏、不怕失敗的資本。與年輕時的父母相比,我們擁有一個更現(xiàn)代化但也更需要奮斗才能立足的社會。因此,我們的青春軌跡應(yīng)該比父母的更絢麗。
·與兒童期相比較,我們擁有更多的
· 與老人相比較,我們擁有更多的
2)你的青春幸福嗎?請你說一說你的感受。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然后進行歸納講解)
在青春期,我們會有很多的苦惱,可能還會一個人悄悄地流淚,甚至悵然若失。但是,我們的青春更多的是夢想,是激情,是智慧,是勇氣,是力量。我們的青春是幸福的,因為,我們擁有青春,每一天都站在新的起跑線上,迎接新的挑戰(zhàn);因為,我們擁有青春,盡情放飛自己的夢想,并努力拼搏、不斷追尋;因為,我們擁有青春,我們不怕失敗,相信一切可以從頭再來,青春是我們努力拼搏、不怕失敗的資本。
(請給在青春期的你和你的同學寫上你的寄語和祝福)
(學生每個人將自己對青春的祝福寫在一張紙條上,放入提前準備好的箱子中。將紙條搖亂后,每位同學上臺隨意抽取一張,作為對自己的激勵,并讀給大家聽。老師也可以對學生說出自己最想說的話,祝福他們走好自己的青春之旅。)
·青春是人生最為壯麗的時刻,她是鮮花,更是汗水。她充滿著對明天的向往和追求;奮斗就是她形影不離的伴侶。我們要用多彩的筆,真正寫好這一頁歷史,才不會愧對自己,愧對生活,愧對我們這個飛旋的時代!·青春是人生最為壯麗的時刻,她是鮮花,更是汗水。她充滿著對明天的向往和追求;奮斗就是她形影不離的伴侶。我們要用多彩的筆,真正寫好這一頁歷史,才不會愧對自己,愧對生活,愧對我們這個飛旋的時代!
課堂練習:填寫課本
布置作業(yè):小作文:我的青春我的夢
備注:本節(jié)課采取活動的形式進行,在授課過程中加入競猜游戲,學生參與熱情高,課堂表現(xiàn)積極,但學生的思維不夠開闊,局限于課本,創(chuàng)新性不夠。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教師要掌握好時間。
1、解讀青春:通過學生自己收集材料、討論、并論證觀點,從理性角度認識青春。
含義是分兩個層面的。探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樣才能把握真正的青春,使學生明白珍惜美好青春的重要性。
讓學生理解,青春并不是由年齡決定的。擁有青春的體魄,并不意味著擁有真正的青春。要擁有并保持真正的青春是需要付出不斷努力的。
有句話叫“生在福中不知福”,如果把它用來形容此時的初中學生,那時最貼切的了。的確,現(xiàn)在的初中生在物質(zhì)上得到極大的滿足時,但由于年齡和學習上的壓力而對自己所擁有的幸福沒有更深刻的認識,因此,很多學生都認為其他人比自己更幸福,對青春缺乏一種渴望的熱情。因此,科學引導學生的認識,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就顯得尤為必要。
本課通過學生的體驗和行動祝福自己的青春,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迎接青春期的到來。
在教材處理上,我將《感悟青春》這一框的后半部分“青春暢想”與《祝福青春》這一框結(jié)合起來,把內(nèi)容做了調(diào)整,做了一個課時。目的在于理清線索,前后連貫,以免類似的活動使學生產(chǎn)生重復感。
在課堂內(nèi)容設(shè)計上,我采取“發(fā)現(xiàn)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提升思想認識——融入日常生活”的流程,首先用大量的材料(教師搜集、學生搜集)穿插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在搜集、思考的過程中產(chǎn)生問題,并在討論、論證過程中,自己慢慢理清思路,解決問題,并把問題的解決方法融入日常生活中去。
每人準備一張紙,填寫下表:
看到“青春”兩字,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哪一種(個)……
1、顏色:2、形狀:
3、動物:4、植物:
5、季節(jié):6、歌曲:
7、人物:8、服飾:
9、詞語:10、體育運動:
分析:你所填的有沒有什么共同或相似之處?是什么?
青春是什么?以小組為單位,請將課本p41的青春字母續(xù)下去,評選出最經(jīng)典的續(xù)寫。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與兒童、父母、老人相比,我們擁有更多的是什么?
將課前收集到的青春箴言在組內(nèi)傳閱,并評選出最佳的2句,課后張貼在教室里。(也可以是朗誦的形式)
鏈接:青春隨想曲
避免將“傳遞青春箴言”流于形式,要注意在傳遞中得到相互祝福的意愿。
祝福教學設(shè)計篇七
1.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從而認識舊社會封建禮教的罪惡本質(zhì),祝福。
2.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體會并理解本文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理解本文倒敘手法的作用。
四教時
第一教時
l 本教時重點理清小說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了解倒敘的作用。
一、導入新課:
我們在初中曾經(jīng)學過魯迅的小說《故鄉(xiāng)》、《孔乙己》,其中由活潑可愛而變成麻木愚昧的閏土,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孔乙己,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學習的是魯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說——《祝?!?。(板書)
二、介紹背景:
《祝?!穼懹?924.2.7., 是魯迅短篇小說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發(fā)表于1924.3.25.出版的上?!稏|方雜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號上,后收入《魯迅全集》第二卷,高中二年級語文教案《祝?!?。
魯迅以極大的熱情歡呼辛亥革命的爆發(fā),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權(quán)雖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卻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tǒng)治,封建社會的基礎(chǔ)并沒有徹底摧毀,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nóng)民,日益貧困化,他們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觀念、封建禮教仍然是壓在人民頭上的精神枷鎖。魯迅在《祝?!防铮羁痰卣故玖诉@一時期中國農(nóng)村的真實面貌。
這一時期的魯迅基本上還是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還不可能用馬克思主義來分析觀察,有時就不免發(fā)生懷疑,感到失望。他把這一時期的小說集叫做《彷徨》,顯然反映了其時自己憂憤的心情。但魯迅畢竟是一個“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他決不會畏縮、退避,而是積極奮斗。
《祝?!愤@篇小說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zhì),指出徹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祝福教學設(shè)計篇八
a、引導學生探究、理解《祝?!返闹黝}。
b、通過分析人物形象體會其性格的復雜多樣性。
小說的主題(包括小說標題的含義、小說的環(huán)境與人物命運的必然聯(lián)系等)
一、課前預(yù)習
(一)應(yīng)注意的正確讀音
祝福 暫寓
享用 悚然 照例 膽怯 即刻 謬種 負疚 形骸 兩頰
窺探 荸薺 訕訕 窈陷 洞穴 歆享 牲醴 朱拓 監(jiān)生
蹙縮 剝豆
炮烙 陳摶老祖 間或一輪 捺上花冠 不更事
(二)應(yīng)掌握的詞語
補充的:暫寓(暫時居?。?/p>
本家 鄙薄 大抵 聘禮
(三)要注意的字型
寒暄 (喧) 煙靄(藹) 走投無路 (頭) 形骸 (駭 劾) 惴惴 (揣 湍)
(四)要知道的常識
康有為 四 書
送 灶 祝福 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
(五)具體語境中理解詞義
投機:談話總是不投機。(見解相同)
他是一個投機取巧的人。(利用時機謀取私利)
躊躇:我在極短的躊躇中,想…… (猶豫)
什么躊躇,什么計劃,都擋不住三句問。(猶豫的事)
看他躊躇滿志的樣子。(得意的樣子)
儼然:四叔儼然的 陪著。(形容莊重、嚴肅)
村莊里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
這孩子說起話來,儼然是個大人。(好像)
但是:她但是嗚咽,說不出話來。(只是)
本來他說要來的,但是沒來。(表轉(zhuǎn)折的連詞)
二、作家作品和時代背景
(一)導入新課
1、回憶魯迅及其作品
2、關(guān)于《吶喊》和《彷徨》(這兩部小說集的大概內(nèi)容及作者的思想)
(二)交代時代背景( 教參第2頁“背景及意義”)
把握要點:適應(yīng)新文化運動的需要,抨擊、揭露封建文化思想,推進
民主新文化的進程。
三、小說情節(jié)概括(教參第五頁“祥林嫂的人生悲劇”)
序幕 —— 寫祝福景象
結(jié)局 —— 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 —— 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
發(fā)展 —— 祥林嫂初賣改嫁
高潮 —— 祥林嫂再到魯鎮(zhèn)
尾聲 ——
再寫祝福景象
(二)請學生按照時間順序,概括祥林嫂的悲劇人生
開端——丈夫死后逃出婆家,第一次到魯鎮(zhèn)四老爺家做傭工
發(fā)展——被婆家抓回買給山里的賀老六做老婆
高潮——夫死子亡,第二次到魯鎮(zhèn)四老爺家做傭工
結(jié)局——淪為乞丐,在魯鎮(zhèn)人們祝福時寂然死去。
四、人物形象分析( 教參第2——5頁)
(一)小說三次寫到“祝?!保隰旀?zhèn)人們祝福時,祥林嫂都在做什么?(此問意在引導學生注意女主人公的際遇的悲慘和不公)
第一次“祝福:(徹夜干活 “一人擔當” 能干 受稱贊)
第二次“祝福:(只能燒火
“不得沾手”)
第三次“祝福:(滿懷恐懼,寂然死去)
分析要點:生活悲慘 命運不公
(二)小說三次寫到祥林嫂的分析外貌,都有什么變化?(此問意在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女主人公的外貌變化, 挖掘其社會根源。)
初到魯鎮(zhèn)時的外貌:(死了丈夫,悲哀,但年輕,精神還好)
再到魯鎮(zhèn)時的外貌:(夫死子亡,十分悲哀,精神不濟,)
臨死前的外貌變化:(被趕出門,成為乞丐,精神已徹底麻木)
分析要點:精神打擊一次比一次大 每況愈下
(三)討論:(教參第4頁 “封建思想”“祥林嫂的心理”)
(這些討論意在引導學生全面把握祥林嫂性格的多樣性,從人物形象的塑造與主題的關(guān)系上加深對封建禮、教封建思想的認識,從而更好地理解該小說的主題。)
祥林嫂是否有過幸福和滿足 ?
祥林嫂是否有過反抗和抗爭?(參見教參第5頁)
婆家憑什么將她抓回?
為什么要捐門檻?
對她精神打擊最大的事情有哪些?
為什么要捐門檻?
對她精神打擊最大的事情有哪些?
有人說,祥林嫂之死,魯四叔是首惡,柳媽等是幫兇,你怎樣看?(參教參第5頁)
造成祥林嫂悲劇的根源是什么?(社會原因——參見教參第4頁“封建思想”)
(內(nèi)在因素——參見教參第4頁“祥林嫂的心理”
參見教參第14頁最后一段)
分析要點:封建思想毒害當時社會的人們, 封建禮教害人、吃人。
(四)概括人物形象(教參3——4頁)
向死亡。
四老爺: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捍衛(wèi)者。
“ 我 ”:思想進步、有同情心,但軟弱的小知識分子。
五、分析小說的環(huán)境(教參第3頁;“冷漠的社會環(huán)境”)
(一)對祥林嫂的不幸,她周圍的人持什么態(tài)度?
明確要點:封建統(tǒng)治造成國民愚昧和冷漠,這正是祥林嫂悲劇產(chǎn)生的社會環(huán)境。
封建思想、封建禮教是殺害祥林嫂的真正的劊子手。
六、主題探討
(一)《祝福》的主題是什么?
通過描寫祥林嫂悲劇的一生,表現(xiàn)作者對受壓迫婦女的同情,對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無情揭露。
(二)作者以“祝?!窞闃祟}的含義?
第一,在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上起線索作用。
第二,在思想內(nèi)容上諷刺揭露現(xiàn)實、表現(xiàn)小說主題的作用。
七、作業(yè)布置
(一)試比較祥林嫂和秀禾(電視劇《橘子紅了》)的性格和命運。(練筆)
(二)書后作業(yè)第四題
祝福教學設(shè)計篇九
1.激發(fā)學生活動的興趣和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
2.學會制作賀卡,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美術(shù)等學科知識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協(xié)作學習的精神,使學生體驗到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每個學生準備好卡紙、剪刀、膠水、水彩筆或蠟筆及其他做賀卡所需材料;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磁帶;幾張供學生參考的賀卡。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是呀,媽媽給了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有哪位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又有哪一個孩子不愛自己的媽媽。
3月8日是母親的節(jié)日,在這特殊的日子里,你能為媽媽做些什么呢?
二、小組協(xié)作,制作賀卡
1.做一做。
賀卡的樣式有很多,你們瞧——師邊出示邊簡介:有心形的、圓形的、鏤空的、立體的等等。
小朋友,這些賀卡漂亮嗎?其實,只要你肯動腦筋,設(shè)計出的賀卡會更漂亮。你準備設(shè)計怎樣的賀卡呢?跟同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與學生個別交流)讓靈巧的小手動起來吧,看誰的賀卡最有特色。(師巡視指導)
交流評議。
2.說一說、寫一寫、問一問。
“三八”節(jié)即將到來,小朋友有什么祝賀的話想對媽媽說嗎?
小組討論(學生逐個發(fā)言,其他學生耐心傾聽,待發(fā)言結(jié)束后發(fā)表見解。在合作中,學生鍛煉了聽、說能力)
交流反饋。
小朋友,你們都說得很好,現(xiàn)在讓我們拿起筆,把剛才說的話寫在賀卡上,看誰的字寫得美。不會寫的字可以請教同組的小朋友,也可以問老師。
3.畫一畫。
小朋友,想讓賀卡更加精美嗎?請發(fā)揮你們的想象,用五彩的筆去裝扮它吧。你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和小組的伙伴商量。
三、展示交流,互相學習。
(分小組、全班同步進行)
四、聯(lián)系生活,巧送賀卡
一張賀卡,就是對母親的一份愛。小朋友,你準備怎樣把賀卡送給媽媽呢?(指名說)
祝福教學設(shè)計篇十
體會并理解本文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理解本文倒敘手法的作用
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理解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從而認識舊社會封建禮教的罪惡本質(zhì)
課本
《祝?!肥嵌唐≌f的精品,提供了豐富的小說鑒賞資源。但鑒于教學時間的限制,有如面面俱到,不如有所側(cè)重,力求有一定的深度。首先,小說的敘事方式和敘事結(jié)構(gòu)有特色,值得學習和借鑒;其次,小說刻畫的形象鮮明生動、刻畫人物的方法豐富多彩,值得體味;再次,小說的主題特別深刻,但學生對對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又比較陌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要重點引導學生進行探討。計劃用三課時完成教學任務(w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入魯迅先生曾在《燈下漫筆》中將中國封建社會概括為兩個時代“……”,在《狂人日記》中他說:“中國的歷史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環(huán)境當中生活著的中國百姓,不敢對生活有什么奢求,他們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删褪侨绱丝蓱z的要求,也被社會冷漠的拒絕。這即所謂先生所說“想做奴隸而不得”。在天地圣眾歆享牲醴的爆竹聲中,一個“想做奴隸而不得”的可憐女人,躺在了寫著“吃人“二字的歷史上!今天,我們一起來看魯迅先生的《祝?!贰?/p>
教師提問:
(1)這篇小說是按時間順序敘述呢,還是另有特點?明確:在序幕后寫出了故事結(jié)局,屬倒敘手法。
(2)這種敘述方式有何特點及作用?明確:從情節(jié)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劇的結(jié)局放在前面,巧妙地為讀者設(shè)置了一個懸念,對讀者有較強的吸引力;從小說的矛盾關(guān)系看,小說開頭寫祥林嫂在富人們的一片祝福聲中死去,而且引起了魯四老爺?shù)恼鹋?,突出了人物的矛盾關(guān)系。
一、自讀思考
1、把握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編寫出結(jié)構(gòu)提綱。
2、簡單概括小說的敘事特點。
3、仔細閱讀小說中關(guān)于“祝?!眻鼍暗拿鑼?,體會小說以“祝?!睘轭}的深刻含義。
二、研讀討論
1、討論小說標題的含義。小說以“祝福”為題,很巧妙。小說起于祝福,結(jié)于祝福,中間一再寫到祝福,情節(jié)發(fā)展與祝福有密切關(guān)系。同時,小說主人公又死于“天地圣眾”預(yù)備給魯鎮(zhèn)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祝福聲中。通過這個標題,就把“兇人的愚頑的歡呼”和“悲慘的弱者的不幸”鮮明地擺到了讀者的面前,增強了祥林嫂遭遇的悲慘性,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
2、概括結(jié)構(gòu)提綱(學生討論,教師歸納總結(jié),見板書)
3、學生思考、討論。
課后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分析探討主人公的命運。
(1)祥林嫂幾次不幸遭遇都發(fā)生在什么時間?教師概括:立春之日,丈夫死亡孟春之日,被賣改嫁暮春之日,痛失愛子迎春之日,一命歸天引導學生得出結(jié)論:祥林嫂真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
(2)是誰剝奪了祥林嫂的春天?讓我們從祥林嫂的死因來探尋她的悲劇命運。教師概括:死于貧窮,祥林嫂是個乞丐;死于悲傷,祥林嫂失去了愛子;死于恐懼,她憚于死后的酷刑;死于絕望,她認識到雖然捐過門檻也無法贖回生前罪孽;死于孤獨,她的周圍沒有同情,只有冷漠;……那么,這些責任是不是應(yīng)由祥林嫂來承擔呢?引導學生結(jié)合文中的具體描寫來具體分析。教師總結(jié)歸納:誰剝奪了祥林嫂的“春天”?是封建禮教和吃人的宗法制度害死了祥林嫂,具體說來,是政權(quán)、族權(quán)、夫權(quán)、神權(quán)害死了祥林嫂。她被迫改嫁是族權(quán)的唆使;她的再嫁被認為“敗壞風俗”,是夫權(quán)的影響;而她這“恥辱”到“陰司”還洗不掉,是神權(quán)的控制;魯四老爺對她的迫害和侮辱,依靠的又是封建政權(quán)。
二、歸納總結(jié)祥林嫂形象的社會意義:
1.是萬惡的封建社會,剝奪了祥林嫂的春天。作者刻意把喪夫、再嫁、失子、歸天幾個最關(guān)鍵的情節(jié)都安排在春天發(fā)生,將生機盎然的春給祥林嫂悲慘命運作自然背景,有養(yǎng)深刻的用意,它能造成強烈的對比,更有力地提示出封建制度的罪惡。
課后記
一、引導學生研究環(huán)境(景物)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全文典型的環(huán)境描寫有三處,各有特點各有作用,教師引導學生閱讀、體悟,討論歸納。
二、引導學生鑒賞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這篇小說在塑造祥林嫂時,運用了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多種手段刻畫人物,其中肖像描寫運用的特別成功。要求學生找出三處肖像描寫,比較閱讀,思考肖像的變化反映了什么。教師總結(jié):三次肖像描寫,相互對照,訴說了祥悲慘的一生。作者正是通過這樣的肖像描寫,塑造了一個被封建禮教束縛、被踐踏、被遺棄的舊中國的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有力地鞭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
三、拓展訓練電影《祝?!酚羞@樣一個情節(jié):祥林嫂捐了門檻,仍然被禁止參與祭祀活動,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廟怒砍門檻。你覺得這個情節(jié)合不合情理?寫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說說你的看法。
第一處(第一、二自然段):小說在開頭就渲染了魯鎮(zhèn)年終祝福的熱鬧忙碌的氣氛:晚云的閃光,爆竹的鈍響,幽微的火藥和人們忙碌的景象,調(diào)動了讀者的視覺、聽覺和嗅覺,使人如見其景,如聞其聲?!俺林亍?、“陰暗”、“亂成一團糟”等詞透露出了作者對這種氣氛的壓抑和反感。其中有一句話“年年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這句話點出了辛亥革命后農(nóng)村風俗習慣依舊,封建思想依舊,而破折號后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貧富懸殊的社會里,窮人無??裳浴_@些語句,勾勒了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揭示了祥悲劇的社會基礎(chǔ)。
第二處(第八頁第二段):渲染了悲涼沉寂的氣氛,烘托我的心情。中間的議論是反語,表現(xiàn)了我對這個黑暗社會的憎恨,最后一句的“舒暢”是憤激和沉痛之語。
第三處(最后一段):這段景物描寫是由回響到現(xiàn)實。第一句是過渡,與前面轉(zhuǎn)入回憶的句子相照應(yīng),渲染了熱鬧氣氛,同時反襯出祥慘死的悲涼。最后一句故意虛寫,那些“醉醺醺”蹣跚著的“天地圣眾”哪里會賜福給窮人呢?買不起爆竹的窮人們,得到的只是無窮的痛苦和悲哀。學生歸納:祥第一次到魯家時,“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澳樕帱S”是生活艱辛的烙印,紅潤的臉頰顯示了她青春的活力,因為她畢竟才二十幾歲。而她第二次來到魯家時,“她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jīng)消失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順著眼”,是她善良性格的體現(xiàn),突出了她內(nèi)心的悲哀和空虛,對封建禮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無奈,從那“消失了血色兩頰”、“眼角上的淚痕”、“沒有精神的眼光”的描寫,不難體會到祥在遭受夫死子亡的打擊后極度痛苦的心情。作者第三次描寫祥林嫂時和前兩次就迥然不同了:“五年前花白的頭發(fā),即今已經(jīng)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睛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边@形象,多么令人毛骨悚然!她也曾有過強健的體魄、旺盛的精力,而現(xiàn)在,她的精神已完全崩潰了。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453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