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普寧寺碑亭導游詞篇一
各位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山川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真摯的歡迎!我是為您這次旅游服務的導游員,我姓馬,“老馬識途”的馬,大家叫我小馬或馬導都行。今天各位到我們這兒做客,請放心好了,有我一馬當先,什么事情都會馬到成功!我們承德有這樣一句話,“游承德皇帝的選擇”,所以請大家一定要好好體驗一下做皇帝的感覺呦。熱情好客的承德人歡迎你們,著名的避暑山莊正敞開大門迎接你們,普寧寺的鐘聲在為你們祈福祝福!
現(xiàn)在我再給朋友們介紹一下為我們開車的是李師傅,他是我們旅行社的十佳司機,技術一流,請各位放心,有李師傅保駕護航,我們絕對安全!
我們游覽的第一站是普寧寺。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藏傳佛教的深厚文化和它獨有的魅力吧。
朋友們,現(xiàn)在參觀的這座廟宇是中國北方最大的藏傳佛教佛事活動場所普寧寺。它是避暑山莊周圍寺廟之一。這是僧侶云集、香火旺盛,其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堪稱世界之最。普寧寺建于清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占地面積33000平方米。當時清政府平定了厄魯特蒙古準格爾部達瓦齊的叛亂,在避暑山莊為厄魯特四部上層貴族封爵,因他們信奉藏傳佛教,所以仿照西藏三摩耶(又稱桑耶寺)建制修建了這座普寧寺。普寧寺建筑風格獨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漢地佛教寺院和藏傳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為漢地寺廟的“七堂伽藍”式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堂,兩側(cè)為鐘鼓樓和東西配殿,南北長150米,寬70米。北半部為藏式寺廟建筑,以乘閣為中心,周圍環(huán)列著許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紅臺、白臺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朋友們,普寧寺的精華在主體建筑大乘之閣,而大乘之閣的精彩部分又在它所供奉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大家看,在這1.22米高的須彌底座上,供奉著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大佛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它于1999年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整尊佛像全部為木結(jié)構(gòu),是由松、柏、杉、榆、椴等五種木材125平方米拼制而成后,分三層雕刻成型的佛像高達27.21米,腰圍15米,重量為僅頭部就重達5.4噸。佛像比例勻稱,線條流暢,身披瓔珞,頭戴寶冠,寬額端鼻,雙眉闊大,三目含慈,紋飾細膩,神采奕奕,這在我國大型的佛像雕刻藝術上是十分罕見的。
大佛共有42只手臂,43只眼睛,面部的三只眼睛表示可以知曉過去,明察現(xiàn)在,預知未來。有人說了,既然這尊佛有42只手臂,為什么成為千手千眼呢?原來,除中間兩臂雙手合十于胸前外,還要另外40只手臂,被稱為“法手”,每只法手掌心都有一只眼睛,被稱為“法眼”,每只法眼代表25種因果(或者說25種智慧),25乘40,便是千手千眼了。它的含義是觀世音菩薩的手多眼多智慧多,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庇護人生,有求必應。
關于觀世音菩薩多出的40只手和眼,還有一段非常感人的佛教傳說呢。觀世音菩薩受佛祖釋迦摩尼之命,發(fā)下宏大誓愿,以大慈大悲救度眾生,在眾生沒有成佛之前,自己絕不成佛,無奈眾生太多,又太愚鈍,以自己的法力實在難以擔此重任,此種想法一萌生,身體頓時成為40段。觀世音的老師無量及時趕到,將碎成40段的觀世音的身軀歸攏在一起,一邊撫慰一邊說道:“普度眾生,豈能畏難而生疑惑之心?只要志堅,以佛的智慧和法力,定能如愿。”話音未落,觀世音菩薩的身軀立時合為一體,然而卻多出了40只手臂和眼睛。觀世音菩薩為了感謝自己的恩師,把無量壽佛頂在頭頂,以示尊敬。在普寧寺大乘之閣內(nèi)供奉的這尊佛像的頭頂上,便雕有一尊1.53米高的無量壽佛像。
大乘之閣這尊佛像的全稱是大慈大悲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與世間眾生最有緣的菩薩,非常受佛教徒的尊敬。
這段文字介紹了金漆木雕大佛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建造構(gòu)成、名稱來源,使游覽者對雕像的整體布局有了清晰的了解,同時還重點介紹了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名稱來源,讓人從中學到了更多知識。
在分述部分中,常常涉及一些具體的實物景觀,一般要明確指出實物,說出其名稱,必要時要做簡明的解釋說明。許多名勝古跡。文物寺廟的名稱命名都體現(xiàn)著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為了讓游覽者能有所了解,導游詞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做些必要的解釋。名勝古跡、河流山川等景觀往往聯(lián)系著許多人物、掌故、傳說,加上今天與原來遙遠歷史的距離感,一定會使導游詞妙趣橫生,韻味獨特。
朋友們,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的全部旅游活動就結(jié)束了。分別之時,雖然非常舍不得,但還是不得不說再見了。感謝大家?guī)滋靵韺ξ业墓ぷ鞯呐浜?、支持和幫助。盡管我盡力為大家服務,但還是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夠完美,可是大家對我還是十分支持這使我感動,使我難忘。也許我不是最好的導游,但是大家卻是我遇見的最好的客人,能和最好的客人度過這難忘的幾天,這也是我導游生涯中最大的收獲。作為一名導游,我走的是已經(jīng)熟的不能再熟的景點,不過每次帶不同的客人卻能讓我有不同的感受。相識即是緣,我們能同車而行即是修來的緣分,能為最好的游客做導游更是我的幸運。
請允許我再一次由衷地感謝大家。其實能和大家達成這種默契真的是很不的容易的,大家出來旅游,收獲的是開心和快樂。而我作為導游,收獲的則是友情和經(jīng)歷。也許我們分別后很難有再見的機會,不過我希望大家回去以后和自己的親朋好友回憶這次旅行的時候,不要忘了加上一句,這次旅游還有一個小馬導游,那是個不錯的朋友!
最后,預祝大家歸途愉快,并歡迎再次觀光!
普寧寺碑亭導游詞篇二
各位游客,歡迎大家來到承德,我是你們的導游韓玉鑫,大家叫我韓導就可以了,來到承德,可能大家最先想到就是承德避暑山莊對吧,避暑山莊的確算是承德的一個標志景點了,但是今天我暫時先不去避暑山莊,我們明天再去,今天去的地方也是來了承德值得一去的地方,那就是我們承德的普寧寺,是與避暑山莊齊名的承德著名古跡之一,普寧寺在藏傳佛教中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是我國北方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這里有76位喇嘛,是從全國各地來的,在清朝時,這76人是必須一生終老于此的,現(xiàn)在寺內(nèi)有兩位活佛。
普寧寺是外八廟中最為完整、壯觀的寺廟建筑群。當時清政府平定了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達瓦齊的叛亂,在避暑山莊為厄魯特四部上層貴族封爵,效仿西藏三摩耶(又稱桑鳶寺)建制修建此寺,清政府希望邊疆人民“安其居,樂其業(yè),永永普寧”,故稱之為“普寧寺”。
普寧寺又稱大佛寺,乾隆年間修建的第一座寺廟,內(nèi)供千手千眼觀音,高22。23米,用松、柏、榆、杉、椴5種木材雕成,重110噸,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雕佛像。
普寧寺是中中國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動場所,僧侶云集、香火旺盛,現(xiàn)為中國北方最大的藏傳佛教活動場所。普寧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普寧寺在古代文明史的宗教文化中,其建筑藝術與雕塑藝術,幾乎在國內(nèi)外起同樣舉足輕重的作用,鋪墊著人類文明的藝術之路。在佛教文化領域中可稱“華嚴三圣”匯聚;佛、法、僧三寶喇嘛傳承,佛祖故事連壁,菩薩羅漢擠身殿堂。普寧寺不愧為佛教的宮殿,文化旅游的圣地。
您來普寧寺,走進山門殿,隨著建筑空間序列的逐漸延伸,使您感受到古建筑內(nèi)在的藝術魅力,更具動人的宗教文化的巨大感染力。普寧寺近年來,年年舉辦大型法會,大德高僧云集,跳藏傳佛教舞蹈,俗稱“打鬼”,誦經(jīng)、摸頂賜福、撞吉祥鐘等賓客參與的宗教活動。
普寧寺碑亭導游詞篇三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樣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見到大家,首先我代表我們公司——美好時光旅行社,為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歡迎!托大家的宏福,很幸運地成為了各位的導游,我姓李,大家叫我小李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叫李導,那就太見外了!我身邊的這位,是我們這次旅途中最為勞苦功高的一位,我們的司機劉師傅,劉師傅已有26年的駕車經(jīng)驗,由他行車大家可以放心。雖然我們的車廂不大,但卻能容納五湖四海,既然我們能從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聚到這個小小的車廂里,借用范偉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緣分啊”,因為緣分我們坐到了一起,因為緣分我們成為了朋友,既然是朋友,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合適的地方大家要及時提出來,我會立即改正。旅途中要是有什么問題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語言,一定要告訴我。
朋友們注意下我們的車是藍白相間的金龍車,車牌號是xxxxx。有一首歌叫做《常回家看看》,有一種渴望叫做常出來轉(zhuǎn)轉(zhuǎn),說的就是旅游,旅游固然重要,但平安最重要。都說世界像部書,如果您沒有外出旅游,您可只讀了書中之一頁:現(xiàn)在我們一同出游,讓我們共同讀好這屬于中國的一頁。接下來我們來閱讀第一節(jié),也就是我們今天的第一站---普寧寺。普寧寺系承德外八廟之一,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這里群山環(huán)抱,形勝優(yōu)越,氣候絕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在這里興建了皇家園林避暑山莊和外八廟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隆、嘉慶年間成為僅次於北京的全國第二個政治中心,它融匯了我國多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和建筑,使承德成為一座以園林和寺廟著稱的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外八廟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l7l3-l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廣安寺和羅漢堂等11座寺廟組成,這11座寺廟分外八處受北京雍和宮管轄,得名“外八廟”。其中以普寧寺最為完整、壯觀。
普寧寺建於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面積33000平方米,是外八廟中較大的寺廟建筑群。當時清政府平定了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達瓦齊的叛亂,在避暑山莊為厄魯特四部上層貴族封爵,因他們信奉藏傳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稱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寧寺。淆政府希望邊疆人民“安其居,樂其業(yè),永永普寧”,取名“普寧寺”。普寧寺建筑風格獨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漢地佛教寺院和藏傳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為漢地寺廟的“七堂伽藍”式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堂;兩側(cè)為鐘鼓樓和東西配殿,南北長150米,寬70米。北半部為藏式寺廟建筑:以大乘閣為中心,周圍環(huán)列著許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紅臺、白臺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佛經(jīng)曾有云: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所以我敢很肯定的說,上輩子咋們啥事兒都沒干,老顧著回頭了。
咱們在上輩子的努力回頭下,今世才有緣相識,在這共同的1天里,咱們共同游覽了承德,離別之際小李送大家一句話:我們常說因為生活我們不能失去工作,我們努力地工作是為了生活,那反過來我們也不能因為工作失去生活,在您忙碌的工作之余別忘了給自己留一份空間,出來旅行一下。
在這次的旅途中,我還是有很多做的不得位,謝謝大家的理解與支持。也許我不是最好的導游,但大家卻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客人,能和最好的客人一起度過這難忘的今天是我導游生涯中最大的收獲!
最后祝大家在接下的旅途中玩得開心!謝謝!
普寧寺碑亭導游詞篇四
各位游客:
歡迎諸位來河北旅游,祝各位在普寧寺度過一段輕松愜意的時光,普寧寺系承德外八廟之一,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這里群山環(huán)抱,形勝優(yōu)越,氣候絕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在這里興建了皇家園林避暑山莊和外八廟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隆、嘉慶年間成為僅次於北京的全國第二個政治中心,它融匯了我國多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和建筑,使承德成為一座以園林和寺廟著稱的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外八廟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l7l3—l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廣安寺和羅漢堂等11座寺廟組成,這11座寺廟分外八處受北京雍和宮管轄,得名“外八廟”。其中以普寧寺最為完整、壯觀。
普寧寺建於清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面積33000平方米,是外八廟中較大的寺廟建筑群。當時清政府平定了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達瓦齊的叛亂,在避暑山莊為厄魯特四部上層貴族封爵,因他們信奉藏傳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稱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寧寺。淆政府希望邊疆人民“安其居,樂其業(yè),永永普寧”,取名“普寧寺”。
普寧寺建筑風格獨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漢地佛教寺院和藏傳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為漢地寺廟的“七堂伽藍”式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堂;兩側(cè)為鐘鼓樓和東西配殿,南北長150米,寬70米。北半部為藏式寺廟建筑:以大乘閣為中心,周圍環(huán)列著許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紅臺、白臺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普寧寺正門,面闊五間,當中三間石刻拱門,象徵“三解脫門”(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殿內(nèi)供奉的兩位天神即“哼哈二將”,是1986年修復時新塑的,高4。34米,木骨泥塑。手持金剛杵,裸露上身,衣纏腰際,瞠目作威猛狀。左為密持金剛,右為那羅延金剛。碑亭為平面三間方型,重檐歇山頂,下檐單翹單昂,上檐單翹重昂,黃琉璃瓦綠剪邊覆頂。亭內(nèi)有三座碑,中間是《御制普寧寺碑文》,記載了興建普寧寺原委和布局;左右為《御制平定準噶爾勒銘伊犁之碑》、《御制平定準噶爾後勒銘伊犁之碑》,記述清政府平定準噶爾部貴族達瓦齊。阿睦爾撒納的叛亂,鞏固西北邊防的史實。這三座碑均為乾隆御筆,用滿、漢、蒙、藏四種文書寫成。鐘樓平闊三間,兩層樓閣,單檐歇山頂。內(nèi)懸清朝雍正年間銅鐘一尊,高2米,口徑1。26米。每日清晨,喇嘛叩擊108響,僧人開始上殿念經(jīng)。佛教稱這108聲鐘聲可去108種煩惱,“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
大殿為重檐歇山頂,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正脊中央置一藏傳佛教寺院建筑特有裝飾銅質(zhì)鎏金寶塔。屋脊、前後垂脊、岔脊頭共有十個鴟吻,在建筑上可保護脊壟穩(wěn)固、不滲水。檐角上各有七個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像,它們各有其寓意。第一個是龍,能興風作雨,是帝王象徵。第二個為鳳,鳥中之王,指有圣德之人,第三個是獅子,為鎮(zhèn)山之王,勇猛威嚴。第四個是天馬,象徵皇帝威德暢達四方。第五個是海馬,喻意皇帝威德可通天八海。第六個是狻猊,是一種能食虎豹的猛獸。第七個叫押魚,為海中異獸,能滅火防災。大殿正中供奉三世佛,中間是現(xiàn)世佛釋迦牟尼,左邊是前世佛燃燈,右邊是未來佛彌勒,木雕金漆,金光閃爍,儀態(tài)莊嚴。兩側(cè)山墻石壇上排列十八羅漢像。北墻繪有八尊度母和勝樂十六天女圖,栩栩如生,傳神入畫。屋頂繪有六字真言。
普寧寺後半部的藏式寺院建筑是模仿桑耶寺風格,通過建筑總體布局和個體造型來反映藏傳佛教的世界觀,把密宗的曼荼羅等清凈佛國理想境界用具體建筑形象表現(xiàn)出來,使整個建筑具有象徵作用?!奥绷_”的梵語,義為“輪集”,或譯作“;輪壇”、“壇城”,是密宗僧侶修行時構(gòu)筑的法壇,後演變?yōu)椤皥A輪俱足、諸佛集會”的圣壇。普寧寺的後半部就是根據(jù)佛經(jīng)對宇宙的描述設計的。
大乘之閣巍然屹立中間,代表須彌山,象徵世界中心,閣之東西則建有日殿和月殿,表示日月環(huán)繞宇宙世界運行,閣的四面有四座重層殿宇代表四大部洲:東勝神洲殿象徵風,起著長養(yǎng)萬物的作用,形如半月,故建筑月牙形臺殿;南瞻部殿象徵火,形為三角,起著促進萬物成熟的作用,建成梯形臺殿;西牛賀洲殿象徵水,攝受萬物,建成橢圓形臺殿;北俱盧洲象徵地,保護萬物,建成正方形臺殿。閣之四隅有四座寶塔,代表佛之“四智”:西北角的白色塔為“大圓境智”,能清楚地反映、認識世界萬象;東北角黑色塔為“平等性智”,視世界萬物平等無差別;東南角的紅色塔為“妙觀察智”,表示佛能明察善惡,妙觀萬法;西南角綠色塔為“成所作智”,表示信佛能成就自利和利他事業(yè)。大乘之閣五頂緊密連接,結(jié)成一個屋頂組群,四大部洲的臺殿和日月殿是把藏式平頂建筑改變比例,作為基座,上建漢式木構(gòu)建筑,而白臺建筑則是藏族形式,這樣使?jié)h藏建筑巧妙結(jié)合,外形雄偉又具有園林配置,形成漢藏文化相互融合的風格獨特的寺廟建筑。
大乘之閣內(nèi)部分三層,在上下貫通的中部供奉著世界最大的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這尊佛像高22。28米,腰圍15米,重量達110頓,用松、柏、榆、椴、杉五種木材制成,約需120立方米木材。觀音站在蓮花座上雙手合十,背後又生出40只手來,每只手上有一只眼隋,各持一件法器。造型莊嚴,慈顏善目,衣紋自然流暢,是寶貴的藝術珍品。
在千手千眼觀音兩旁是高達l4米的善才和龍女木雕塑像。大乘之閣的二樓供藏五方佛,三樓的迥廊上供奉三世佛和寶塔。閣內(nèi)的墻壁均用萬佛龕裝飾,每個佛龕內(nèi)部都有一尊金漆藏泥無量壽佛,共計一萬零九十尊,整個殿堂裝飾得金碧輝煌。
大乘之閣東側(cè)還有妙嚴室,是乾隆皇帝進廟休息之所。西側(cè)有講經(jīng)堂,是蒙古佛教首領章嘉國師和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講經(jīng)場所。周圍還有八棟共40間僧房,是上層佛教界人士駐錫之所和喇嘛僧房。據(jù)說在乾隆年間,普寧寺有喇嘛二百多人。
好,游客朋友們,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普寧寺碑亭導游詞篇五
各位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導游吳茜茜,今天,我?guī)Т蠹矣斡[承德的普寧寺。
普寧寺以大雄寶殿為界分為前后兩部分,前半部分建筑為漢式,由山門、碑亭、鐘樓、鼓樓與天王殿組成,后半部分為藏式,里面的大部分建筑以西藏的桑耶寺為藍本,大乘之閣是里面的代表建筑。
走進寺門,我們就能看見廟宇規(guī)模宏大,體系完備,里面鼓樂悠揚,彩旗招展,游人接肩摩踵,香火旺盛,一角的街市叫賣聲不絕于耳,生意興隆,好一凡熱鬧景象。
大家再看我手指的方向,沒錯就是那個鐘樓,我們可以看見鐘樓與鼓樓分立于左右,都是平闊三間,兩層閣樓。鐘樓內(nèi)懸有清朝雍正年間的銅鐘一尊,每日清晨,喇嘛扣擊108響,僧人開始上殿念經(jīng)。佛教稱,這108聲鐘聲可去108種煩惱,“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鼓樓內(nèi)有一個大鼓,一聲鼓響,代表著一天的結(jié)束。
喇嘛們在大雄寶殿做早課是普寧寺里的一道亮麗風景,不得不看。 眾喇嘛們席地而坐于條桌前,和學生上課似的分成一行行,大部分都目不斜視,專心于功課,他們嘴里念念有詞,不時地敲動著手中的法器,經(jīng)曲合著敲打出的樂曲,煞是好聽。最小的喇嘛才12歲,也坐在里面,很專心、很天真的樣子。
普寧寺里最雄偉的建筑當屬里面的大乘之閣,閣高36。75米,四角四個寶頂簇擁著中心的大寶頂,寶頂聳入長空,莊嚴雄偉。閣內(nèi)供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高22。23米,用松、柏、榆、杉、椴5種木材雕成,重約110噸,大佛按人體結(jié)構(gòu)造像,比例勻稱,衣紋花飾做工精細,是我國宗教造像藝術之珍寶,為我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雕佛像,也是當今世界上最高大、最重的一尊金漆木雕佛像,所以,普寧寺又名大佛寺。
普寧寺現(xiàn)駐有活佛、喇嘛數(shù)十名,每天都有佛事活動,是我國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動場所。
今天的游覽就到此結(jié)束了,歡迎大家有機會再來。
普寧寺碑亭導游詞篇六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樣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見到大家,首先我代表我們公司——美好時光旅行社,為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歡迎!托大家的宏福,很幸運地成為了各位的導游,我姓李,大家叫我小李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叫李導,那就太見外了!我身邊的這位,是我們這次旅途中最為勞苦功高的一位,我們的司機劉師傅,劉師傅已有26年的駕車經(jīng)驗,由他行車大家可以放心。雖然我們的車廂不大,但卻能容納五湖四海,既然我們能從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聚到這個小小的車廂里,借用范偉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緣分啊”,因為緣分我們坐到了一起,因為緣分我們成為了朋友,既然是朋友,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合適的地方大家要及時提出來,我會立即改正。旅途中要是有什么問題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語言,一定要告訴我。
朋友們注意下我們的車是藍白相間的金龍車,車牌號是1234。有一首歌叫做《?;丶铱纯础?,有一種渴望叫做常出來轉(zhuǎn)轉(zhuǎn),說的就是旅游,旅游固然重要,但平安最重要。都說世界像部書,如果您沒有外出旅游,您可只讀了書中之一頁:現(xiàn)在我們一同出游,讓我們共同讀好這屬于中國的一頁。接下來我們來閱讀第一節(jié),也就是我們今天的第一站——普寧寺。普寧寺系承德外八廟之一,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這里群山環(huán)抱,形勝優(yōu)越,氣候絕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在這里興建了皇家園林避暑山莊和外八廟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隆、嘉慶年間成為僅次於北京的全國第二個政治中心,它融匯了我國多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和建筑,使承德成為一座以園林和寺廟著稱的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外八廟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13-1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廣安寺和羅漢堂等11座寺廟組成,這11座寺廟分外八處受北京雍和宮管轄,得名“外八廟”。其中以普寧寺最為完整、壯觀。
普寧寺建於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面積33000平方米,是外八廟中較大的寺廟建筑群。當時清政府平定了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達瓦齊的叛亂,在避暑山莊為厄魯特四部上層貴族封爵,因他們信奉藏傳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稱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寧寺。淆政府希望邊疆人民“安其居,樂其業(yè),永永普寧”,取名“普寧寺”。普寧寺建筑風格獨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漢地佛教寺院和藏傳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為漢地寺廟的“七堂伽藍”式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堂;兩側(cè)為鐘鼓樓和東西配殿,南北長150米,寬70米。北半部為藏式寺廟建筑:以大乘閣為中心,周圍環(huán)列著許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紅臺、白臺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佛經(jīng)曾有云: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所以我敢很肯定的說,上輩子咋們啥事兒都沒干,老顧著回頭了。
咱們在上輩子的努力回頭下,今世才有緣相識,在這共同的1天里,咱們共同游覽了承德,離別之際小李送大家一句話:我們常說因為生活我們不能失去工作,我們努力地工作是為了生活,那反過來我們也不能因為工作失去生活,在您忙碌的工作之余別忘了給自己留一份空間,出來旅行一下。
在這次的旅途中,我還是有很多做的不得位,謝謝大家的理解與支持。也許我不是最好的導游,但大家卻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客人,能和最好的客人一起度過這難忘的今天是我導游生涯中最大的收獲!
最后祝大家在接下的旅途中玩得開心!謝謝!
普寧寺碑亭導游詞篇七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樣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見到大家,首先我代表我們公司旅行社,為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歡迎!托大家的宏福,很幸運地成為了各位的導游,我姓李,大家叫我小李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叫李導,那就太見外了!我身邊的這位,是我們這次旅途中最為勞苦功高的一位,我們的司機劉師傅,劉師傅已有26年的駕車經(jīng)驗,由他行車大家可以放心。雖然我們的車廂不大,但卻能容納五湖四海,既然我們能從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聚到這個小小的車廂里,借用范偉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緣分啊”,因為緣分我們坐到了一起,因為緣分我們成為了朋友,既然是朋友,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合適的地方大家要及時提出來,我會立即改正。旅途中要是有什么問題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語言,一定要告訴我。
朋友們注意下我們的車是藍白相間的金龍車,車牌號是。有一首歌叫做《常回家看看》,有一種渴望叫做常出來轉(zhuǎn)轉(zhuǎn),說的就是旅游,旅游固然重要,但平安最重要。都說世界像部書,如果您沒有外出旅游,您可只讀了書中之一頁:現(xiàn)在我們一同出游,讓我們共同讀好這屬于中國的一頁。接下來我們來閱讀第一節(jié),也就是我們今天的第一站———普寧寺。
普寧寺系承德外八廟之一,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這里群山環(huán)抱,形勝優(yōu)越,氣候絕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在這里興建了皇家園林避暑山莊和外八廟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隆、嘉慶年間成為僅次於北京的全國第二個政治中心,它融匯了我國多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和建筑,使承德成為一座以園林和寺廟著稱的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外八廟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l3—1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廣安寺和羅漢堂等11座寺廟組成,這11座寺廟分外八處受北京雍和宮管轄,得名“外八廟”。其中以普寧寺最為完整、壯觀。
普寧寺建於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面積33000平方米,是外八廟中較大的寺廟建筑群。當時清政府平定了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達瓦齊的叛亂,在避暑山莊為厄魯特四部上層貴族封爵,因他們信奉藏傳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稱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寧寺。淆政府希望邊疆人民“安其居,樂其業(yè),永永普寧”,取名“普寧寺”。普寧寺建筑風格獨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漢地佛教寺院和藏傳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為漢地寺廟的“七堂伽藍”式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堂;兩側(cè)為鐘鼓樓和東西配殿,南北長150米,寬70米。北半部為藏式寺廟建筑:以大乘閣為中心,周圍環(huán)列著許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紅臺、白臺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佛經(jīng)曾有云: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所以我敢很肯定的說,上輩子咋們啥事兒都沒干,老顧著回頭了。
咱們在上輩子的努力回頭下,今世才有緣相識,在這共同的1天里,咱們共同游覽了承德,離別之際小李送大家一句話:我們常說因為生活我們不能失去工作,我們努力地工作是為了生活,那反過來我們也不能因為工作失去生活,在您忙碌的工作之余別忘了給自己留一份空間,出來旅行一下。
在這次的旅途中,我還是有很多做的不得位,謝謝大家的理解與支持。也許我不是最好的導游,但大家卻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客人,能和最好的客人一起度過這難忘的今天是我導游生涯中最大的收獲!
最后祝大家在接下的旅途中玩得開心!謝謝!
普寧寺碑亭導游詞篇八
普寧寺系承德外八廟之一,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這里群山環(huán)抱,形勝優(yōu)越,氣候絕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在這里興建了皇家園林避暑山莊和外八廟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隆、嘉慶年間成為僅次於北京的全國第二個政治中心,它融匯了我國多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和建筑,使承德成為一座以園林和寺廟著稱的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外八廟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l7l3-l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廣安寺和羅漢堂等11座寺廟組成,這11座寺廟分外八處受北京雍和宮管轄,得名“外八廟”。其中以普寧寺最為完整、壯觀。
普寧寺建於清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面積33000平方米,是外八廟中較大的寺廟建筑群。當時清政府平定了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達瓦齊的叛亂,在避暑山莊為厄魯特四部上層貴族封爵,因他們信奉藏傳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稱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寧寺。淆政府希望邊疆人民“安其居,樂其業(yè),永永普寧”,取名“普寧寺”。
普寧寺建筑風格獨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漢地佛教寺院和藏傳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為漢地寺廟的“七堂伽藍”式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堂;兩側(cè)為鐘鼓樓和東西配殿,南北長150米,寬70米。北半部為藏式寺廟建筑:以大乘閣為中心,周圍環(huán)列著許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紅臺、白臺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普寧寺正門,面闊五間,當中三間石刻拱門,象徵“三解脫門”(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殿內(nèi)供奉的兩位天神即“哼哈二將”,是1986年修復時新塑的,高4.34米,木骨泥塑。手持金剛杵,裸露上身,衣纏腰際,瞠目作威猛狀。左為密持金剛,右為那羅延金剛。碑亭為平面三間方型,重檐歇山頂,下檐單翹單昂,上檐單翹重昂,黃琉璃瓦綠剪邊覆頂。亭內(nèi)有三座碑,中間是《御制普寧寺碑文》,記載了興建普寧寺原委和布局;左右為《御制平定準噶爾勒銘伊犁之碑》、《御制平定準噶爾後勒銘伊犁之碑》,記述清政府平定準噶爾部貴族達瓦齊.阿睦爾撒納的叛亂,鞏固西北邊防的史實。這三座碑均為乾隆御筆,用滿、漢、蒙、藏四種文書寫成。鐘樓平闊三間,兩層樓閣,單檐歇山頂。內(nèi)懸清朝雍正年間銅鐘一尊,高2米,口徑1.26米。每日清晨,喇嘛叩擊108響,僧人開始上殿念經(jīng)。佛教稱這108聲鐘聲可去108種煩惱,“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
大殿為重檐歇山頂,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正脊中央置一藏傳佛教寺院建筑特有裝飾銅質(zhì)鎏金寶塔。屋脊、前後垂脊、岔脊頭共有(轉(zhuǎn)載自,請保留此標記。)十個鴟吻,在建筑上可保護脊壟穩(wěn)固、不滲水。檐角上各有七個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像,它們各有其寓意。第一個是龍,能興風作雨,是帝王象徵。第二個為鳳,鳥中之王,指有圣德之人。第三個是獅子,為鎮(zhèn)山之王,勇猛威嚴。第四個是天馬,象徵皇帝威德暢達四方。第五個是海馬,喻意皇帝威德可通天八海。第六個是狻猊,是一種能食虎豹的猛獸。第七個叫押魚,為海中異獸,能滅火防災。大殿正中供奉三世佛,中間是現(xiàn)世佛釋迦牟尼,左邊是前世佛燃燈,右邊是未來佛彌勒,木雕金漆,金光閃爍,儀態(tài)莊嚴。兩側(cè)山墻石壇上排列十八羅漢像。北墻繪有八尊度母和勝樂十六天女圖,栩栩如生,傳神入畫。屋頂繪有六字真言。
形為三角,起著促進萬物成熟的作用,建成梯形臺殿;西牛賀洲殿象徵水,攝受萬物,建成橢圓形臺殿;北俱盧洲象徵地,保護萬物,建成正方形臺殿。閣之四隅有四座寶塔,代表佛之“四智”:西北角的白色塔為“大圓境智”,能清楚地反映、認識世界萬象;東北角黑色塔為“平等性智”,視世界萬物平等無差別;東南角的紅色塔為“妙觀察智”,表示佛能明察善惡,妙觀萬法;西南角綠色塔為“成所作智”,表示信佛能成就自利和利他事業(yè)。大乘之閣五頂緊密連接,結(jié)成一個屋頂組群,四大部洲的臺殿和日月殿是把藏式平頂建筑改變比例,作為基座,上建漢式木構(gòu)建筑,而白臺建筑則是藏族形式,這樣使?jié)h藏建筑巧妙結(jié)合,外形雄偉又具有園林配置,形成漢藏文化相互融合的風格獨特的寺廟建筑。
大乘之閣內(nèi)部分三層,在上下貫通的中部供奉著世界最大的木雕——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這尊佛像高22.28米,腰圍15米,重量達110頓,用松、柏、榆、椴、杉五種木材制成,約需120立方米木材。觀音站在蓮花座上雙手合十,背後又生出40只手來,每只手上有一只眼隋,各持一件法器。造型莊嚴,慈顏善目,衣紋自然流暢,是寶貴的藝術珍品。 在千手千眼觀音兩旁是高達l4米的善才和龍女木雕塑像。大乘之閣的二樓供藏五方佛,三樓的迥廊上供奉三世佛和寶塔。閣內(nèi)的墻壁均用萬佛龕裝飾,每個佛龕內(nèi)部都有一尊金漆藏泥無量壽佛,共計一萬零九十尊,整個殿堂裝飾得金碧輝煌。
大乘之閣東側(cè)還有妙嚴室,是乾隆皇帝進廟休息之所。西側(cè)有講經(jīng)堂,是蒙古佛教首領章嘉國師和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講經(jīng)場所。周圍還有八棟共40間僧房,是上層佛教界人士駐錫之所和喇嘛僧房。據(jù)說在乾隆年間,普寧寺有喇嘛二百多人。
普寧寺碑亭導游詞篇九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樣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見到大家,首先我代表我們公司xx旅行社,為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歡迎!托大家的宏福,很幸運地成為了各位的導游,我姓李,大家叫我小李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叫李導,那就太見外了!我身邊的這位,是我們這次旅途中最為勞苦功高的一位,我們的司機劉師傅,劉師傅已有26年的駕車經(jīng)驗,由他行車大家可以放心。雖然我們的車廂不大,但卻能容納五湖四海,既然我們能從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聚到這個小小的車廂里,借用范偉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緣分啊”,因為緣分我們坐到了一起,因為緣分我們成為了朋友,既然是朋友,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合適的地方大家要及時提出來,我會立即改正。旅途中要是有什么問題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語言,一定要告訴我。
朋友們注意下我們的車是藍白相間的金龍車,車牌號是xxxx。有一首歌叫做《?;丶铱纯础罚幸环N渴望叫做常出來轉(zhuǎn)轉(zhuǎn),說的就是旅游,旅游固然重要,但平安最重要。都說世界像部書,如果您沒有外出旅游,您可只讀了書中之一頁:現(xiàn)在我們一同出游,讓我們共同讀好這屬于中國的一頁。接下來我們來閱讀第一節(jié),也就是我們今天的第一站———普寧寺。
普寧寺系承德外八廟之一,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這里群山環(huán)抱,形勝優(yōu)越,氣候絕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在這里興建了皇家園林避暑山莊和外八廟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隆、嘉慶年間成為僅次於北京的`全國第二個政治中心,它融匯了我國多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和建筑,使承德成為一座以園林和寺廟著稱的著名歷史文化名城。
外八廟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l3—1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廣安寺和羅漢堂等11座寺廟組成,這11座寺廟分外八處受北京雍和宮管轄,得名“外八廟”。其中以普寧寺最為完整、壯觀。
普寧寺建於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面積33000平方米,是外八廟中較大的寺廟建筑群。當時清政府平定了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達瓦齊的叛亂,在避暑山莊為厄魯特四部上層貴族封爵,因他們信奉藏傳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稱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寧寺。淆政府希望邊疆人民“安其居,樂其業(yè),永永普寧”,取名“普寧寺”。普寧寺建筑風格獨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漢地佛教寺院和藏傳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為漢地寺廟的“七堂伽藍”式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堂;兩側(cè)為鐘鼓樓和東西配殿,南北長150米,寬70米。北半部為藏式寺廟建筑:以大乘閣為中心,周圍環(huán)列著許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紅臺、白臺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佛經(jīng)曾有云: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所以我敢很肯定的說,上輩子咋們啥事兒都沒干,老顧著回頭了。
咱們在上輩子的努力回頭下,今世才有緣相識,在這共同的1天里,咱們共同游覽了承德,離別之際小李送大家一句話:我們常說因為生活我們不能失去工作,我們努力地工作是為了生活,那反過來我們也不能因為工作失去生活,在您忙碌的工作之余別忘了給自己留一份空間,出來旅行一下。
在這次的旅途中,我還是有很多做的不得位,謝謝大家的理解與支持。也許我不是最好的導游,但大家卻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客人,能和最好的客人一起度過這難忘的今天是我導游生涯中最大的收獲!
最后祝大家在接下的旅途中玩得開心!謝謝!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472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