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教案篇一
學習作者緊扣題意選取典型事例,在敘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的寫作方法。
能復述課文。
培養(yǎng)學生尊師、愛師、親師的感情。
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速讀課文第二段
同桌討論
你想聽一回田老師的國文課嗎?
反復閱讀第五自然段,然后把這個故事復述給大家聽。
指導朗讀
跟著錄音輕讀課文。
師恩難忘
我 田老師
描紅,學古詩 編故事,講 故事
愛好文學 培養(yǎng)興趣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遭、侵、魯、寂、懸、莫、贏”7個生字,會正確書寫“歐、侵、頑、兇、隱、綿、喪、蜘、蛛、功、稍”11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初步把握課文內(nèi)容,體會布魯斯心理變化的過程。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指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讀書,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含義,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想象人物心理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懂得正視生活中的失敗和挫折,不向逆境屈服。
策略與方法:以自由朗讀為主,理清故事條理,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抓重點語句,想象人物心理活動。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為主,在勾畫、朗讀、感悟、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談自身感受。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科學家人物故事,英雄人物故事,搜集有關挫折與失敗的格言警句。
教師準備:搜集有關科學家人物故事,英雄人物故事,搜集有關挫折與失敗的格言警句。
教學時間:一課時
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先板書“嘗試”,指名學生讀。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嘗試的理解。
2、師: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學生的問題可能有:誰嘗試,為什么嘗試,嘗試什么,成功了沒有。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師:那么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首先我們要把文章讀通順。
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魯”字的聲調(diào)為三聲,不要誤讀為二聲。
“侵”字為一聲,不要誤讀為三讀。
3、理解文中詞語。
如:“歐洲”、“蘇格蘭”、“布魯塞”、“蜘蛛”等詞語可以由老師做一下介紹。
如:“頑強”、“寡不敵眾”、“寂靜”、“灰心喪氣”、“疲倦”、“悲觀”、“不甘心”、“鼓舞”等詞語可以結(jié)合文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因為這些詞語都與文章重點緊密相關。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三、深入探究。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根據(jù)課題提出的問題。
(1)學生讀文逐項匯報。這個過程也就是引導學生理清文章順序,概括主要內(nèi)容的過程。
(2)注意學生匯報布魯塞為什么要嘗試時,當學生答到因為看到蜘蛛織網(wǎng)受到了啟發(fā)時,要進一步讓學生想象布魯塞看到蜘蛛織網(wǎng)時會想些什么?可以引導學生在自由的讀課文的過程中,勾畫出文中描寫人物心理變化的語句,反復朗讀,用心體會人物當時的所感所想,并和伙伴們交流自己的感受。
2、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談自身感受。
師: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不會一帆風順,難免會遭受挫折和不幸。但是成功者和失敗者非常重要的一個區(qū)別就是,失敗者總是把挫折當成失敗,成功者則是從不言敗,從來不會喪失戰(zhàn)斗的勇氣!在你的生活中曾經(jīng)遇到過挫折和失敗嗎?自己是如何面對失敗的,你的身邊有成功的例子嗎?向大家說一說。
3、師:是呀,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經(jīng)歷失敗哪會有成功,老師相信大家學完文章一定有很大的收獲。跟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吧!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兇”,注意筆順,先寫中間。
“侵”,注意不要多寫一豎。
“喪”,注意不要多寫一撇。
“稍”,要注意和“梢”的區(qū)別。
3、學生獨立書寫。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準備一個喜歡的名人故事,講講他的成功與失敗。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寫一件曾失敗過的記憶猶新的事情,把事情的過程寫具體,并寫出自己當時內(nèi)心真實感受。然后就那件事談談你今天的所感所想。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教案篇三
一、教學內(nèi)容:
1、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葡萄溝是個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用“五光十色”、“熱情”、“有名”等詞語口頭說話。
4、能對課文優(yōu)美的句子進行摘抄。
5、感受維吾爾族老鄉(xiāng)的熱情好客。
6、能說出葡萄干的制作過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葡萄溝美在哪里。
2、交際目標:利用對話和人熱情相處。
3、能力目標:自己動手感悟顏色的差異性,提高審美情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葡萄溝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葡萄的特點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讀好長句。
五、教法:
啟發(fā)式、討論式、表演式、游戲式、自學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音樂《咱們新疆好地方》
師:我知道同學們都十分喜愛音樂,現(xiàn)在讓我們放松一下,先聽聽音樂,想一想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隨音樂做動作。(播放音樂,學生自由地做動作。)
2、師: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剛才同學的回答真是雅克西。誰來說說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這個動作?(學生自己做動作)
3、師:讓我們隨著剛才輕盈、歡快的歌曲來學習今天的新課,雅不雅克西?(雅克西)
4、出示課題:《葡萄溝》
師:讓我們來齊讀一次吧!(生齊讀)
師:同學們讀得可真好,讓老師想起那又大又園的葡萄。(出示葡萄)忍不住想吃上一口。(做個夸張“吃”的動作)這三個字都是要求我們掌握的字,老師相信同學們能把這三個字寫得和葡萄一樣美,是不是?(是)那我們就開始寫吧!看誰寫得又快又好。(生寫,師巡視)
師:寫得真不錯,下面翻開書,課文里有一句話是夸葡萄溝的,我們邊聽錄音邊用“——”把它找出來。(播放錄音)
師:誰來說說這句話是什么?(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師板書)找得可真準,讓我們來讀一讀。(生讀)
二、新課。
(一)教學第一段。
1、師: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我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嗎?(想)下面我請一個同學來讀第一段。(抽生讀)
2、師:讀得真不錯!下面由老師領著小朋友讀:
葡萄溝在什么地方?葡萄溝出產(chǎn)什么?出產(chǎn)些什么水果?(如讀得不好,可再讀一遍)最喜愛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來讀出喜愛之情?(抽學生鞏固讀一、兩次)
3、師:讀了這段你從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溝是個好地方?(生自由地說,師相機板書)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再來讀一讀吧!(生齊讀本段)
4、師:讓我們來夸一夸葡萄溝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二)教學第二段。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生讀)
2、師:讀得真認真!從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溝好在什么地方?請同桌互相說說?!鶕?jù)說的內(nèi)容邊讀邊講解。(抽小組共同來回答。)
如:生說: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一個個綠色的涼棚。(允許同桌互相補充)師:說得可真好,能不能把這句讀給大家聽一聽?(生讀)“一個個”表示葡萄怎么樣?(多),那好大家就把“葡萄”多的意思讀出來好嗎?(生讀)
步驟:先把說的讀一讀,把“一個個”“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讀好。
3、師:葡萄有很多顏色,請在書上把描寫顏色的詞語用“——”勾出來。
師:現(xiàn)在用你神奇的畫筆把葡萄涂上你喜愛的顏色,涂好后自己把它掛在“涼棚”上,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先涂好。(師巡視,生自己掛,先掛上的給予加油。)
4、師:哇!這么多顏色,真美!書上用了一個詞語來形容它,誰能把它找出來?(五光十色)我們來讀一讀這個詞語。葡萄這么美,我們再把這句話讀一讀。(生讀)
6、師:讀得真不錯,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熱情的老鄉(xiāng)會對你怎么說?看看課文的插圖,閉上眼睛想一想。(想時播放輕音樂)生回答,師給予鼓勵。
7、師:維吾爾族老鄉(xiāng)這樣好客,讓我們再夸一夸葡萄溝吧!
(三)教學第三段。
2、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生讀)
4、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互相說說,請加上“先、接著、再、后”等表示順序的詞語。(先互相說,再抽同桌起來說)
5、師:說得真好,那么這里生產(chǎn)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樣呢?(鮮、甜)我們再把這句話讀一讀,怎樣才能讀出“甜”的感覺?(抽學生讀,再齊讀)
6、師:讀得很好,把鮮、甜的感覺都讀出來了,我們再齊讀本段好嗎?
7、師:讓我們再夸一夸葡萄溝吧!(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三、小結(jié):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熱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現(xiàn)在讓我們用自己的話夸一夸葡萄溝吧!最后帶著這樣的感覺再讀一讀全文,相信你們的感受又不相同!(生齊讀)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 了解故事內(nèi)容,體會做人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3. 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yǎng)自學能力。
德育目標: 學生從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的道德風范。
教學重點 : 學習敘事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方法: 根據(jù)閱讀提示,默讀課文,邊讀邊動筆做記號,畫出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并在書上作簡單的批注,讀后根據(jù)自己的批注進行交流。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萬年牢》
看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萬年牢是什么意思?萬年牢指的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2.檢查字詞:多音字:把、悶、削。
詞語:走街串巷、掉皮損傷、晾曬、竹簽、耽誤、甩糖風、摻假、賺錢
(能認讀,并結(jié)合句子理解詞義)
3.課文三處寫了萬年牢,分別指什么?找出有關語段讀一讀。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第一處的萬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蘆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p>
a.為什么叫萬年牢?
b.這種糖葫蘆,父親是怎么做出來的?
(讀第二小節(jié),體會父親十分講究選料;讀第三、四小節(jié),體會父親在制作糖葫蘆中對蘸糖、甩糖風等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一絲不茍)
c.小結(jié):正是因為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所以他的糖葫蘆才能經(jīng)久不衰。
2.第二處的萬年牢指什么?
“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p>
a.什么叫正道?(憑著良心做買賣)
b.父親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滿意、看不下去、不聽、嫌、辭去工作”體會父親做生意認真實在)
3.第三處的萬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斌w會父親教導我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
4.這三處的萬年牢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啟發(fā)學生懂得:產(chǎn)品質(zhì)量好才贏得顧客,做事講認真、講實在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深入體驗
你是怎么理解父親的做人的道理的?結(jié)合具體的生活事例來說明。
交流“做事認真,講誠信”的故事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教案篇五
課文描述的是19世紀法國著名畫家米勒的作品《拾穗》,作者用樸實的語言向人們展示了米勒的畫的內(nèi)容,課文中還展示了《拾穗》這幅作品,優(yōu)美的圖畫、生動的語言,兩者相結(jié)合,可謂相得益彰,怎樣將看圖與學文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理解圖畫,讓學生在充分朗讀和看圖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圖畫所體現(xiàn)的中心內(nèi)容成為課文的重點和難點,而且在學文的過程中還要讓學生學會表達的順序。
二、學生分析
首先來說一下該年段的學生在識字、寫字方面的特點:已經(jīng)是四年級的學生了,應該具備良好的自主識字、寫字能力,但是結(jié)合這篇課文來看,課文中的生字比較難寫,在課堂上應該隨機給予一定的指導,比如“餐”字,應該在書寫方面給學生提個醒,“穗”“督”等字應該交流一下識字方法,幫助學生鞏固;對四年級的孩子課程標準中指出“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也就是在課文的學習中要挖掘課文中的內(nèi)涵,讓學生了解作者的情感。
三、教學設想與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和圖畫所表達的情感;
3.認識課文中“穗”等8個生字;
4.初步感受作者的寫作順序,讓學生在學文的過程中,學會觀察、表達。
四、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課文的背景材料
五、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課
教師板書課題之后,生讀,讓學生交流一下“穗”字的識字方法,再讓學生齊讀。設問:“讀過這個課題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小結(jié):帶上你的問題快去讀讀課文吧,并請你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課件出示課文中的生字,檢查生字的識記情況。(重點對“彌”“餐”“監(jiān)督”等字進行指導。先全班齊讀,再在同桌之間進行相互的檢查)
2.學生交流出讀課文的收獲。(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教師小結(jié):原來課文描寫的是19世紀法國著名畫家米勒的作品“拾穗”,向大家展示的是三個婦女在麥地里撿拾麥穗的情景。
教師設問:“逼真”是什么意思?學生交流。
教師引導:米勒為什么會把這樣一個情景描繪得如此“逼真”?相信大家讀過課后的背景材料會有很大的收獲的。
(三)讀背景材料,進一步理解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背景材料;交流讀后的收獲。(我知道了……)
教師引導:先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幅畫吧。
課件出示米勒的《拾穗》。
教師引導:作者看到這幅圖畫時,是怎樣描寫的呢?請同學們再去讀一讀課文,看看課文中的哪些內(nèi)容是可以在圖畫上看到的?一邊讀一邊畫下來。
(四)再讀課文、品味感情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
2.小組交流自己畫出來的句子。
3.請一個小組的同學匯報自己畫出來的句子。(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給學生即時的評價。比如:你讀書真仔細、你認真思考了、你真會讀書……)同時在課件上展示出來。
4.在學生把所有在圖畫上能夠看到的句子讀出來之后,讓學生對照圖畫,再來讀一讀這些句子。
5.讓學生交流,作者的哪一些描寫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重點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外貌和動作描寫,如:后背、肩膀、套袖;動作:攥、彎腰、撿拾;第三自然段的動作描寫,如:欠、攥、搜尋;第四自然段的神態(tài)描寫。)
6.體會畫面所表達的一種情感。讓學生交流看到這樣的畫面,作者想到了什么?(與學生談印象最深部分是同步進行。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7.進行感情朗讀。
8.讓學生看著圖畫簡單復述一下圖畫所傳達的信息。
9.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描寫的順序。(遠――近――遠)
教師小結(jié)并引導:我們一起欣賞了米勒的這幅作品,讓你來評價一下的話,你會說些什么?(學生充分交流后,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的6、7自然段。談一談讀后的收獲。交流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激化矛盾,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五)總結(jié)課文、感情升華
我們一起欣賞了《拾穗》,領略了米勒畫中的收獲,請問在今天的課堂上你又有什么樣的收獲呢?(學生自由交流學習的收獲。)
在寫作背景中提到了米勒的另外兩幅作品,請同學們找一找,并且認真欣賞圖畫,試著把畫中的內(nèi)容變成文字,和大家交流一下。
六、教后反思
整個設計掌握的一個原則就是將讀圖與讀文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撥動學生感情的弦,體會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課文的理解是建立在學生自主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的,在朗讀中還注意了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抓住課文中的“逼真”一詞,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不僅看出米勒畫得“逼真”,而且讀出作者描寫得“逼真”。讀圖與讀文相得益彰。通過學生的朗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兩個目標得以落實。在學習課文之前,先讓學生了解寫作的背景,降低了難點,對課文的理解就會更容易一些。讓學生先來看圖,再來讀書,這樣讓學生可以清楚地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
這篇文章是指導學生看圖做文的典范,因此作業(yè)設計是讓學生搜集米勒的另外兩幅畫,并認真觀察、進行文字創(chuàng)作,這既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習作能力。
七、案例點評
應該說本課的教學設計有幾個“突出”:
1.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比如:在識字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識字之后,讓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檢查生字,這是對學生的充分信任,也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2.突出了以“讀”為本,課堂上學生都在進行有效的朗讀,識記生字的初讀、讀圖后的精讀、以及理解課文后的品讀,讀的目的性明確而且讀的層次也十分明顯。不是為了讀而讀。學生每一遍朗讀都有每一遍的收獲,在朗讀中,理解了課文、體會到了作者的感情。
3.突出了語文的工具性。充分抓住課文的特點,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提煉出課文的寫作特點,并且引導學生進行習作練習,如:課后作業(yè)的設置,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目的。
4.突出了“圖文結(jié)合”。如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先看圖談談自己從圖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體會,讓學生先建立感性認識,接下來再讓學生讀課文,找出作者描寫圖畫的句子,對照圖畫,進行品讀,同時了解作者聯(lián)想的內(nèi)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再來進行感情朗讀,再讀后,讓學生再來看圖自己介紹一下畫中的內(nèi)容。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同時又教給了學生習作的方法,可謂“獨具匠心”,同時也突出了課文的學習重點。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教案篇六
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哈默堅持勞動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讓學生懂得一個人(一個國家)必須有尊嚴,懂得尊嚴對做人的重要性。
知識要求:不認識的字詞通過查字典、詞典自己解決;能找出文中描寫人物神態(tài)、動作、和語言的句子,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
能力要求: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展開想像,體會那個年輕人為什么把尊嚴看得那么重要;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正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朗讀課文;認識尊嚴對于做人的重要性;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具準備:常規(guī)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 講故事導入
2、 板書課題:尊嚴
二、 什么叫尊嚴,請大家討論
三、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四、 理解詞語
款待、疲憊不堪、愜意、狼吞虎咽、羨慕
五、 學習課文內(nèi)容
1、 請學生讀課文,每人一段,你知道文章講了什么事嗎?
2、 讀第一自然段,從哪看出這群逃難的人非常饑餓?
3、 讀二至五自然段,畫出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態(tài)和語言的句子,想想你體會到了什么?
4、 小組內(nèi)討論
5、 全班討論,把握兩個方面:年輕人的饑渴和一定要勞動后才吃飯的原因。
6、 哈默把尊嚴看得非常重要結(jié)合理解句子:
別看他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可他是個百分之百的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句子的理解從前后半句進行。得出結(jié)論:尊嚴比任何財富都重要,都寶貴,告訴我們只要有尊嚴,就會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7、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六、有感情讀全文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詩歌內(nèi)容,了解詩歌意境。
2、用配樂朗讀的方式感受我們對大海的熱愛”改變
3、感受爸爸、媽媽和“我”對大海的愛,以及大海對“我”的意志品格的影響。重點朗讀詩歌,感受我們對大海的熱愛。
難點“我讓奔騰的浪花鉆進我黝黑的身體”這句話的理解。
教具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交代目標
1、詞語讀準確。
2、簡單回憶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
二、理解課文,落實目標。
1、詩歌中共有三個人,他們分別怎樣做的。
2、學生匯報。
3、讀好一、二句。理解“曝光”的意思。現(xiàn)在都是數(shù)碼相機,簡單的講一下膠卷相機的原理,學生就明白這個詞語的意思。
小結(jié):剛才,是老師為大家講解了“曝光”的意思,平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是理解詞語的好的方法,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
4、爸爸為什么要把海浪裝進錄音機里呢?(把美留住,可以隨時聽到——)
5、媽媽為什么要把海浪留在軟片里呢?(看也看不夠)
6、想象一下,她都會留下什么樣的鏡頭?(波濤洶涌、波光粼粼等)
7、讀好這兩個句子。
8、我們還可以把海浪裝進什么里呢?
用誰,把海浪()在他的()里,說句子。
如:姐姐把海浪請到她的畫板上。
爺爺把海浪錄到他的錄象機里。
9、學生匯報。
10、昨天留了查字典的任務,你能說說“奔騰是什么意思?
小結(jié):查字典也是很好的理解詞語的方法。
11、想象一下:奔騰的浪花是什么樣?(不斷涌起的,向前不斷推進)
12、哎呀,浪花怎么會鉆進我的身體里呢?
13、什么樣的目光稱為“堅毅”?你在哪看到過這樣的目光。(當需要決策的`時候,堅強的目光等)
14、你們用聯(lián)系生活中的內(nèi)容,理解了堅毅的意思。這樣堅毅的目光是怎么來的?
小結(jié):我們又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把這個詞語的意思理解得更加透徹。
15、什么叫“無窮無盡”?還可以用“無窮無盡”形容什么?
16、“無”——“無”—的詞語都是表示沒有的意思,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小結(jié):在海浪的洗滌之下,小詩人得到了鍛煉,他有了強健的體魄,塑造堅韌了品格。
17、整體感情讀3——5詩節(jié)。
18、總結(jié)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活動練習,鞏固目標。
1、配樂品讀。
2、完成課后題。
3、總結(jié)寫作順序,背誦。
四、全課總結(jié)。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體會和理解林業(yè)工人對造林事業(yè)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
2、學習抓住特征表現(xiàn)人物的寫法。
3、培養(yǎng)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抓住特征描寫一雙手,以小見大的手法。
2、林業(yè)工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家說的較多的是勞動人民的手,這些手為家庭、為社會創(chuàng)造了和創(chuàng)造著財富,他們手上的每一塊老繭都印證著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每一塊疤痕都訴說著生活的滄桑。今天我們一起去認識一雙林業(yè)工人的手吧。
二、找一找
請同學們觀看課件上張迎善手的圖片,快速閱讀課文,邊讀邊找出描寫張迎善手的文字,給張迎善的手建立一個檔案。
手的檔案:
主人;身份;
手感;手的膚色;
紋路;掌面;
手指;手的大小;
手的別號;
三、合作探究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回答下列問題
1、課文是怎樣寫張迎善的“一雙手”的?
2、文章又是如何從對“手”的描寫中引出他的事跡,進而揭示其精神世界的?
提示:
1、抓住有特征的部分描寫人物外貌。表現(xiàn)人物不平凡的經(jīng)歷和執(zhí)著堅韌的精神,完全可以選取一些重大事件,進行詳實細致的描寫??杀疚淖髡邊s是避重就輕,省去了人物平常所做的具體事實,僅從“一雙手”來做足文章,通過“看”“問”“量”“搓”“介紹”等各個細節(jié),全面透徹地挖掘出“手”中所蘊涵的內(nèi)在品質(zhì)和精神,平淡中蘊涵著神奇,細微處包孕著博大,真正達到“以一當十”的藝術效果。真可謂“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2、綜合運用描寫、記敘、說明等表達方式,運用比喻、對比、列數(shù)字等方法,表現(xiàn)手的特征。贊美了主人公不畏艱辛,艱苦創(chuàng)業(yè),樂于奉獻的精神,更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和獨特的人格魅力。
四、亮點賞析
1、讓我們用優(yōu)美的文字來寫一寫生活中最有印象的手。
2、請選擇一位同學,抓住他特征的部分描寫人物,寫出來讓大家猜猜,你寫的是哪位同學。
3、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張迎善的手。
4、學生齊讀有關描寫張迎善的手的語句并賞析。
五、拓展延伸:動一動,練一練
播放授予照亮苗鄉(xiāng)的月亮:李春燕; 地球之巔的勇者:青藏鐵路建設者的頒獎詞請你借鑒以上兩條頒獎辭,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為張迎善也寫一段頒獎辭。
教師:通過主人公張迎善“一雙手”,讓我們從中看到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跡,更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崇敬的精神世界和獨特的人格魅力。
六、課堂寄語
早晨要扶你的犁,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
——印度諺語
七、課堂練習
1、賞析精彩語句。
我握的是手嗎?那簡直是半截老松木。
這雙手皮膚呈木色,紋絡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
2、課文開頭為什么要寫“各種各樣”的手?結(jié)尾有何妙處?
3、仔細觀察母親的手,寫一篇小作文。
提示:
1、 通過比喻的修辭,總描寫作者初見這雙手的印象,形象可感。突出這雙手粗糙;從顏色和紋絡刻畫手背說明這雙手常和泥土打交道。
2、課文運用烘托映襯的手法,以眾多的“各種各樣的手”突出“一雙手”;通過想象,抒發(fā)“我”內(nèi)心的感受,贊頌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偉大貢獻。
八、教師小結(jié)
一雙手,平平常常,本沒有什么奇妙之處,作者也未刻意雕琢,但卻能平中見奇、小中見大。通過主人公張迎善“一雙手”,讓我們從中看到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跡,更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崇敬的精神世界和獨特的人格魅力。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教案篇九
《拾穗》是列賓的一幅名畫,本文以同名做了一篇精彩的賞析。這是從低年級的看圖講故事、看卡通圖片等“看圖學語文”的形式,在這里有了一個飛躍,從單純的 “看”到了賞,從“想”到了“析”,這是一個思維深刻性的飛躍,但仍感覺飛躍的太快,四年級的孩子好像還沒有達到這樣的思想深度。于是我決定讀寫結(jié)合,先把“賞析”的方法教給學生。
整體感知之后我讓學生逐段讀課文。之前先整體看了圖,讓學生說感受,學生比較漠然。于是讀第一段,這一次“麥香、彌散”等詞引起了學生的興趣,讀了兩遍之后,學生再看圖,竟然說出了“我能感覺到這是豐收的季節(jié)”“我能感覺到有一股股的麥香”等語言??磥韺W生的思維真的被向“深刻”拉近了一步。于是抓住機會,適時出現(xiàn)“遠景”、“近景”等詞,學生立刻辨析出這段是描寫“遠景”的。
整節(jié)課沒有特殊的巧妙設計,只是逐段品讀,邊讀邊欣賞名畫,引導學生逐步了解怎樣“賞”,怎樣“析”,最后總結(jié)出“賞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遠景__近景__遠景__介紹作者__總體評價
看到看到看到背景資料結(jié)合背景資料
想到想到想到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教案篇十
教學要求:
能力要求:在學習中展開聯(lián)想;體會作者的聯(lián)想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重點難點: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的聯(lián)想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一邊朗讀一邊想像當時的勞動場面,理解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教具準備:中國地圖,長城的圖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2、 請幾位同學說說長城是什么樣的。(可以用書上的詞語)
3、 出示中國地圖,找出長城的東西端各在什么地方?長城經(jīng)過哪些地方?
二、 介紹長城
三、 仔細看圖,從圖上你了解到了什么?
四、 自學生字,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生字的
五、 學習第一、自然段。
1、 讀第一段,你從這段中知道了什么?
2、老師肯定學生發(fā)言。這段是作者從遠處看長城,是從整體上看長城像一條長龍,突出了長城的長,請同學一塊讀讀這段。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我們隨著作者一起去登長城,站在雄偉的長城上看看長城到底是什么樣子的。請一位同學做導游給我們介紹一下吧!讀讀這段課文。聽的同學從文中找一個詞來概括長城給你的印象。
2、大家說得真好!下面我們邊看圖邊讀課文,看看從哪些地方能體會到長城的高大堅固。
小結(jié):本段具體地給我們介紹了長城的結(jié)構,從長城的建筑材料,城頂?shù)臉幼?,城墻的外沿的垛子,射口的構造和作用,城臺的樣子和作用等方面做了具體說明。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如同實實在在看到了長城,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站在這樣的長城上,作者想到很大,下面我們一起學習第三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學生自己讀課文,標出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說什么?學生討論后發(fā)言。
三、全班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你對“偉大的奇跡”如何理解?
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補充相關內(nèi)容,加深對“偉大奇跡”的理解。
四、出示相關圖片,把感情融入課文朗讀。
五、喜歡哪一段課文?嘗試背誦。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一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3、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重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詞,其中田字個格中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詞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詞語及重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過程
一、簡單介紹生平,揭示課題。
可讓學生課前搜集一些與有光的資料,包括蘇軾的一些詩詞,然后老師再加以補充。
(1)介紹蘇軾
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拭與弟蘇轍情同手足,但長期天各一方,時直中秋,目睹別人家團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傷感之時,悟出真締,于是解脫惆悵,寫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千古絕唱。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練讀生字表上的生字
2)劃出課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3)力求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4)、學生練讀全文
5)、抽讀卡片
6)讀準字音
7)理解詞語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為事情不如意而對別人或事物表示不滿。
2 范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
1 細讀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兩個詞語
2 學習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
3 學習第三自然段
蘇拭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離”呢?
4 指導朗讀
作業(yè)布置:抄寫詞語
版書設計
心緒不寧形影不離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體會作者對兄弟蘇轍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工嬋娟”的含義。
三、教學步驟及過程
1、繼續(xù)細讀課文
自由讀課文
指明說說蘇拭為什么要埋怨月亮
蘇拭移情于月也戲人,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
自由練讀
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導想象
這個問題問的沒有必要,可刪去,因為課文已說得很完整了。
細讀5,6自然兩段
想到這而,他的心里似乎寬慰了許多,便底聲吟誦起來。
想到這兒還想到哪兒?
他為什么寬慰了許多?這說明了什么?人有悲歡離合,就象月亮有陰晴圓缺,恰是世之長理,實難十全十美,他的寬慰,正是他與常人不同的可貴之處。
理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們的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既然離別難免,那就不必傷悲,將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賞良宵美景。
2 、總結(jié)課文內(nèi)容
本課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北宋文學家蘇拭的名詞《水掉歌頭》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過。
3、指導背頌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樣句
示范: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
造句可隨課文教學,講到有關自然段直接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造句。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二
1、引導運用猜讀的方法,實現(xiàn)閱讀期待。
2、指引學生讀懂課文,了解中國結(jié)的寓意,體會其中飽含的中國情、中國心。
3、文章第五自然段是中心段落,通過研讀理解“頭”的意思及它的象征意義。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學習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理解中國結(jié)的寓意。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段。
教學難點
1、如何把實物說明與象征意義結(jié)合起來,理解課文中的“頭”,明白中國結(jié)是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征。
教學過程
一、 激發(fā)興趣,到入新課
2、播放課件
3、師:以上這些小玩意是不是既精致又透著濃濃的中國味呢?不過這幾年民間最流行的還是我們今天要學的代表著吉祥如意的——中國結(jié)。 板書:中國結(jié) (全班同學念一遍課題)
4、同學們,你們對中國結(jié)有哪些了解啊?誰先來談談?(生談)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2、(答案:在商店的櫥窗里,在百姓的客廳中,在機關單位的大門口;在歡慶申奧成功的人群中,在歸國旅游的白發(fā)蒼蒼的老華僑胸前,甚至在孩子們的頸上;在首都北京,在少數(shù)民族的村寨,到處都可以看到中國結(jié)那富于絲綢質(zhì)感的鮮紅、美麗、典雅的造型。) 師總結(jié):同學們都答對了,誰還可以告訴老師,在這段話中作者還用了哪個詞來形容幾乎在每個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國結(jié)的?(到處) 過渡:中國結(jié)點綴著中華大地,我們到處都可見到它那鮮紅、美麗、典雅的造型??梢娙藗兪嵌嗝聪矏鬯?同學們學到這里有什么想問的嗎?(激發(fā)學生問題意識,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
三、 精讀第三、第四自然段
理解中國結(jié)的豐富寓意 。
2、師:同學們談得好,中國結(jié)是民間藝人的杰作。它不僅造型美,而且寓意豐富。那么,大家現(xiàn)在覺得中國節(jié)美不美啊?你們喜歡上它了嗎? 既然喜歡,現(xiàn)在誰能帶著對中國節(jié)的喜愛美美地讀讀這兩句話?(課件) (這一環(huán)節(jié)多叫幾個學生讀,然后全班一起讀)(師可作范讀)(a、你能試著讀讀嗎?b、誰來給他評價評價?c、a老師聽出來了,你也很喜歡中國結(jié)。)
四、 學習第五自然段,結(jié)合實物理解段中的“頭”以及中國結(jié)是 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征。
3、師總結(jié):同學們說得真好,無論是國內(nèi)的人們還是海外的華僑,我們的祖國,我們的頭 我們的根在哪里啊?——中國。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就是這個中國結(jié)的一部分,我們誰也離不開誰,我們的心永遠緊緊的連系在一起,因此文中說中國結(jié)是( )的象征啊?全班一起讀讀這句話“中國結(jié)又是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征”再讀。
4、誰愿意帶著深切的感情讀讀這段話?看誰能讀出濃濃的中國情?可賽讀
5、全班配樂朗讀這段話。
五、 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總結(jié)全文,交流體會
2、同學們想不想看看這些代表著祥和與喜慶的中國節(jié)啊?(播放課件)
3、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后,你們喜歡中國結(jié)嗎?為什么呢? 讓生自由地說 。
六、 結(jié)束語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中國結(jié)之所以那么討人喜歡,除了因為它鮮紅、美麗、典雅之外,更因為它有著豐富的寓意,它能把我們中華兒女的心緊緊地連系在一起。今天非常感謝同學們能配合我上我這節(jié)課,下課!
附板書設計
詳和 杰作 幸福 中國結(jié) 憧憬——滲透文明 (鮮紅、美麗、典雅 ) 飽含中國情 不離不棄 圍繞起點。
篇
認知領域
使學生了解有關中國結(jié)的特點及作用,體會她的文化和藝術魅力。
情感領域
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在學習中樹立信心,克服困難,團結(jié)協(xié)作,互相學習、競爭,體驗成功的喜悅 。
技能領域
學會吉祥結(jié)編制,通過學習簡單結(jié),為復雜結(jié)的編制奠定基礎
教學重點
吉祥結(jié)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協(xié)調(diào)的完成吉祥結(jié)調(diào)整時的“拉內(nèi)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吉祥結(jié)半成品等
學習準備
編中國結(jié)的彩線及珠子之類裝飾物,泡沫,大頭針等
一,引趣激情,誘發(fā)學習動機(約10分鐘)
(課件)介紹繩結(jié)的來歷和古時候人們生活中的運用
2,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繩結(jié),請欣賞。(課件:古樂聲中逐一出示中國結(jié)圖片)
3,師:這些繩結(jié)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嗎? 生:中國結(jié)
4,(課件:哪扎提問“用來干什么”)
生,討論中國結(jié)的作用 師:小結(jié)
5,師:上次我們所學的鞭炮結(jié)就是中國結(jié)的一種基本結(jié),基本結(jié)還有很多,(課件:出示基本結(jié)圖片)
6,師:通過欣賞你發(fā)現(xiàn)中國結(jié)有什么特點啦?生:討論
(課件:哪扎說出兩個特點即學生的討論結(jié)果)
師:補充特點三并配合課件加以解釋三個特點
8,師:現(xiàn)代社會中中國結(jié)早已不僅僅是繩結(jié)和運用于服裝上了,你看(課件:花卉,動物,飾品等) (課件:哪扎也想要一個)
二,學做結(jié)合,掌握制作方法(約20分鐘)
2,師及時用吉祥結(jié)的半成品邊演示錯誤拉法和正確拉法邊解釋~編制要點二和三。
3,請小老師一起來指導同學,完成作品
三,及時評價,加強學習反饋(約8分鐘);
1,請同學自我推薦的作品
2,小組評選:色彩看的,做工最細致的,外形最美觀的作品送給哪扎
3,(課件:哪扎感謝大家,并表示下次想請小老師來教)
師:那你可還要有新的本領哦!
四,拓展延伸,促使學習遷移(約2分鐘)
學生:欣賞課本上別的中國結(jié)
師及時小結(jié):中國結(jié)的花樣其實還有很多呢,在課堂上我們無法把她全部都了解掌握,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更多的了解她,如上網(wǎng)(課件:網(wǎng)址)這里有許多的中國結(jié)編制方法,大家可以來學哦!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不如讓我們用最滿意的作品來打扮教室!到時,也請哪扎來玩,他也可從中找到他最喜歡,然后再拜小作者當老師!”
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自主發(fā)現(xiàn)識字的方法,培養(yǎng)主動識字的能力。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兒童生活的情趣。
3、模仿課文第一小節(jié),進行說話練習。
教學重點及難點:
識記7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兒童生活的樂趣和大自然的美。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到野外看野花,夜晚看星空;
2、教師準備教學課件、小卡片。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提示課題。
1、出示謎語:它的家在夜空,它是夜空的小眼睛,一閃一閃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明。
2、導入。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關于星星的兒童詩。
出示課題:13、鮮花和星星
指名讀;齊讀(指導“星星”的第二個字讀輕聲)。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請小朋友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用拼音,也可以向周圍的同學請教。
(學生自由練讀一遍)
2、課件出示:課文(生字泛紅),提出再讀要求。
請小朋友先讀讀詩中變紅的生字,再讀這首詩。
3、檢查自讀情況,及時正音。
4、選擇自己的幾個好伙伴,討論記住這7個生字的好辦法。
師小結(jié):適當歸納一下小朋友說的幾種識字方法。
三、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要用怎樣的心情(或語氣)去讀課文?(學生自由練讀)
2、選擇你喜歡的一小節(jié)讀一讀。
(指名幾位學生讀)
3、范讀。請小朋友閉上眼睛,看小電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4、請小朋友一邊讀課文,一邊配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504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