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課教案(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09 12:07:24
科學活動課教案(4篇)
時間:2022-12-09 12:07:24     小編:zdfb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科學活動課教案篇一

1.通過玩各類能滾動的物體,體驗玩滾動游戲的樂趣,引發(fā)幼兒對滾動現象的好奇。

2.愿意表達自己在探索活動中的發(fā)現。

幼兒自帶1-2種自己認為能滾動的物體。

探索怎樣把物體滾動起來。

了解物體滾動的原因。

探索活動的成功會給人帶來心靈上的滿足和喜悅,能夠激發(fā)人向更高更難的方向發(fā)出挑戰(zhàn)和進取,本次活動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1.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物體滾動"的經驗。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哪些東西能滾嗎?

2.幼兒自由介紹自己帶來的能滾動物體。

師:你帶來的是什么?它能滾動嗎?

3.幼兒自由探索,嘗試使物體滾動起來。

師:你們玩玩、試試,看看到底哪些物體能滾起來。

4.幼兒自由選擇物體進行嘗試,并交流各自經驗,了解什么是"滾動"。

(1)引導幼兒根據嘗試后的經驗,將這些物體按照能否滾動進行歸類。

(2)請幼兒演示,并檢驗這些物體能否滾動。

(3)引導幼兒嘗試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滾動"。

(4)引導幼兒嘗試解釋物體滾動的原因:這些東西為什么能滾起來呢?

這些物體,有的像圓柱、有的像圓錐、有的像球體……在一般情況下,圓狀物體都可能會滾,不過,事情不一定就像我們猜想的那樣,只有試了才能真正知道它能不能滾動起來。

科學活動課教案篇二

有彈性的物品在我們的周圍非常的普遍,孩子喜歡玩一些利用彈性的原理制作的小玩具,但是他們只是覺得這類玩具好玩并不知道它的一些科學原理,而作為教師要根據他們的生活經驗適當地對其進行科學啟蒙,激發(fā)他們探索科學的興趣。本活動的設計主要是通過讓幼兒觀察、探索、操作等來理解物體的彈性。

重點:在探索、制作等過程中感知物體的彈性。

難點: 嘗試用簡單的符號記錄活動的發(fā)現并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出來。

1、對彈性物品感興趣,并能大膽探索。

2、發(fā)現彈性的特點,物體受力時,它的形狀就會發(fā)生變化;不受力時,它又能回到原來的樣子。

二、活動準備

1、刺猬球、羊角球、皮筋、絲襪每人1份。

2、乒乓球、夾子、橡皮泥、手鏈。

3、石頭、海綿、毛衣、彈簧、彈力球、玻璃珠、氣球、記錄表每組1份。

三、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初步感知彈性——請幼兒自選玩具,玩耍中初步感知彈性。

提問: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好多好玩的東西,這些東西都有一個小秘密, 請小朋友選自己喜歡的東西玩一玩,可以壓一壓,拉一拉,去發(fā)現他們共同的秘密。

幼兒玩操作材料,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分享:說說你玩了什么?你是怎樣玩的?

歸納:像刺猬球,羊角球,絲襪,皮筋這些物品,我們一用力,它們有的會變大,有的會變長,還有的會凹進去一些,我們不用力了,它們又都回到原來的樣子,這些物品都有彈性。

(二)比較嘗試,認識彈性物品和沒有彈性的物品。

教師出示夾子,乒乓球,手鏈,橡皮泥,讓幼兒猜想哪些物品有彈性,哪些沒有彈性,并注意驗證認識有彈性的和沒有彈性的物體。

(三)分組實驗,鞏固對彈性的認識。

1、師:現在老師這里有一組東西,小朋友們看看,然后猜猜這些東西哪些有彈性,哪些沒有彈性,討論說說并記錄。

2、分組實驗,填寫記錄卡。如果你認為這樣東西有彈性,你就在“有”這個格子下打“√”,如果你認為這樣東西沒有彈性,你就在“沒有”這個格子下打“ ”。

3、展示幼兒的記錄表,請幼兒自由表達操作中的發(fā)現并與預測的進行比較。

(四)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對彈性物品的認識和理解

在我們家里有哪些彈性物品呢?(沙發(fā)、席夢思、床墊子……)在我們的活動室里,幼兒園里有哪些彈性物品?(蹦蹦床、皮球、羊角球……)在你們的身上有哪些彈性物品?(松緊褲帶、襪子、皮筋、皮膚……)

(五)教師

總結

.

課后反思:本堂課氣氛活躍,孩子興趣很濃,達到了活動目標,但對于彈性的極限沒有闡釋清楚,以后備課需要思考的更全面一些。

科學活動課教案篇三

1、了解赤潮的成因和危害,尋求解決的方法。

2、激發(fā)幼兒保護海洋的情感。

1、課件:赤潮前后大海的景象;家用洗滌液及工廠排泄物對大海的污染。

2、活動前師生共同收集資料,布置主題墻,做好知識準備。

(一)欣賞課件,比較赤潮來之前和赤潮來之后大海發(fā)生的變化。

1、欣賞赤潮來之前的景象。

提問:你覺得大海美嗎?為什么?

2、觀賞赤潮來時和之后的景象。

提問:現在海水和剛才有什么變化?(變紅了)

海水大片變紅的現象叫什么?(赤潮)

赤潮來后,你覺得大海還美嗎?為什么?

(二)了解赤潮的成因。

1、赤潮到底是什么?(是一種浮在海面上的紅色水藻)

2、這些水藻為什么會繁殖的那么迅速,形成赤潮?(集體討論)

集體觀看課件:赤潮的產生是與人們使用的洗滌液和工廠的排泄物分不開的,它們磷含量非常高,大大促進水藻的繁殖,從而形成可怕的赤潮。

(三)、了解赤潮的危害。

了解赤潮的成因和危害,尋求解決的方法。激發(fā)幼兒保護海洋的情感。

1、赤潮會給大海帶來哪些影響?

2、赤潮會給人們生活帶來哪些危害?

3、赤潮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危害?(赤潮本身是有毒的,另外水藻需要大量的氧氣,致使海里的生物缺氧死亡。)

(四)、尋求解決的方法。

我們該怎么做才能避免赤潮的發(fā)生?

(五)活動延伸:

設計宣傳畫:《讓海水變藍》

科學活動課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通過談話、討論交流自己喂養(yǎng)蠶寶寶的經歷及對其生長、活動過程的認識。

2、能夠借助觀察記錄,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察結果。

3、對喂養(yǎng)活動感興趣,體驗收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蠶寶寶的記錄。

2、

教學

掛圖:《蠶的一生》。

活動過程:

1、出示蠶寶寶產的卵,引發(fā)幼兒討論的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從哪里來的?

2、出示教學掛圖,教師引導幼兒交流蠶寶寶的生長變化。

教師:蠶寶寶剛孵出來時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后來蠶寶寶是怎么長大的?它吃什么?是怎樣吃的?蠶寶寶是怎樣移動的?它有多少條腿?蠶寶寶長大時有什么變化?

教師:蠶寶寶長大后會怎樣?蠶寶寶從孵出來到吐絲一共生長了多少天?它是怎么樣吐絲的?結的繭子是什么樣子的?它在繭子里一共生活了多少天?最后他變成了什么?你還發(fā)現蠶寶寶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3、教師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喂養(yǎng)經歷,體驗收獲的快樂。

教師:蠶寶寶到我們班和我們做培養(yǎng)后,你為它做了什么?你是怎么樣做得?為什么要這樣做?

教師:當你為它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是怎么想的?當你看到蠶寶寶蠶卵時,你又是怎么想的?

4、請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蠶寶寶的生長、活動過程。

教師:請小朋友以小組為單位用表演的形式來表現蠶寶寶長大的過程,看哪組小朋友合作的好,表演的逼真。

請幼兒先商量,在進行表演,鼓勵幼兒大膽用身體動作進行表現。

活動反思:

由于自身經驗的不足,在課程審議時將這一活動安排在了還沒有蠶寶寶飼養(yǎng)的季節(jié)。由于這次的活動安排的時間還不是蠶寶寶飼養(yǎng)的季節(jié)。所以沒有蠶寶寶可以讓小朋友飼養(yǎng),因此對蠶寶寶的生長、活動等習性不熟悉。

農村本是家家戶戶都飼養(yǎng)蠶的,但是現在飼養(yǎng)蠶寶寶的家庭越來越少。所以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沒有接觸過蠶寶寶,對于蠶的生長過程一點都不了解。在出示蠶的生長過程圖后,我先讓孩子們猜蠶寶寶最初的樣子,小朋友都猜錯了。但是由于請小朋友自己自由的猜蠶的生長過程,小朋友對這個活動非常的感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回答問題。還會因為自己猜對蠶寶寶生長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歡呼雀躍。孩子們對于蠶寶寶在生長過程中會蛻皮充滿了好奇。這些都只能留待到養(yǎng)蠶的季節(jié)時再讓孩子們進行觀察。

主要采用了圖片和教師講解為主。如何讓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主動、積極參與呢?我就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猜想先討論、講述。我再進行糾正、補充,這樣不僅讓孩子參與到活動中來還能讓對所學知識映像更深刻。

在以后課程審議的過程中一定要更加注意到季節(jié)性活動的時間安排。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35093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