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美德的名言警句(大全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0-26 13:18:02
最新美德的名言警句(大全8篇)
時間:2023-10-26 13:18:02     小編:FS文字使者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美德的名言警句篇一

【出處】《荀子儒效》。

【大意】聽說過而沒有親眼見到,雖然聽得很多,必定會有許多是錯誤的;見到了而不能理解,雖然記住了,必定會有許多是虛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雖然知識豐富,也必定會遇到困擾。

【提示】在古人看來,耳聞、目見、心知、力行,是認識事物的四個途徑,但以力行最為重要。因為力行不僅可以檢驗通過前三種途徑所獲得的知識,而且還可以進一步促進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把握。

善言古者必有節(jié)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

【出處】《荀子性惡》。

【大意】善于談論古代的人必然要在現(xiàn)今尋找依據(jù),善于談論天道的人必然要在人事上尋找證明。

【提示】無論說什么話,如果想要讓別人相信自己,那就必須有充分的證據(jù)。而證據(jù)往往表現(xiàn)出事物的關聯(lián)性,所以,一定要用發(fā)展的、辯證的眼光看問題。

謹于言而慎于行。

【出處】《禮記緇衣》。

【大意】說話要嚴謹,行動要慎重。

【提示】這句話告誡人們,一個有修養(yǎng)、有道德的人應該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所以,在言行之前都要深思熟慮,切不可憑一時沖動而魯莽行事。

君子強學而力行。

【出處】揚雄《法言修身》。

【大意】有道德的人勉勵自己學習并且努力去行動。

【提示】強學和力行,都要求一個人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努力讀書學習,需要有毅力鉆研進去,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同時要縝密思考,把所學和所用有機結(jié)合起來。所以,學習不是最終目的,學以致用才是更重要的。

實事求是。

【出處】《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大意】從客觀事實中去研究,得出規(guī)律。

【提示】河間獻王劉德,是漢武帝的弟弟。他一生好學,不愛虛夸。平生的最大嗜好是收藏古書,遇到民間送上善本書,他都找人來謄寫一遍,然后把抄好的書給人家,自己保留原本。唐朝人顏師古評論他這種行為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是指他所珍藏的古書都是真正的好本子,所得古書中所講內(nèi)容也都符合古代事實。這就是實事求是的原意。后人把這句話引申為對一切事都應當尊重事實,從實際出發(fā),憑事實說話。

百聞不如一見。

【出處】《漢書趙充國傳》。

【大意】聽別人說一百次,不如自己親眼看一次。

【提示】雖然耳聞與目睹都是人類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但在許多情況下耳聞的真實性卻值得懷疑,因為經(jīng)常會被傳言所蒙蔽,只有自己親眼所見才更為確實。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

【出處】《漢書董仲舒?zhèn)鳌贰?/p>

【大意】站在深潭邊上希望得到里面的魚,還不如回去趕快編織漁網(wǎng)。

【提示】憑空想像而不去實踐,正如想品嘗魚的美味卻不想去編織漁網(wǎng),而僅僅站在水邊羨慕,是沒有意義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小事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向理想的目標邁進,腳踏實地去爭取,最終才能達到目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出處】《論語為政》。

【大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態(tài)度。

【提示】古人要求做人誠實,表現(xiàn)在學習方面,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而且,這種誠實更是智慧,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如果以不知為知,不僅不誠實,而且會影響自己的進步。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出處】《論語憲問》。

【大意】君子以說得多、做得少為恥辱。

【提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使自己的言行一致,如果只是夸夸其談,而在行動上一事無成,那就會被別人視為言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出處】《墨子修身》。

【大意】讀書人雖然有學問,但是親身實踐才是根本。

【提示】在先秦的諸子百家中,墨子是最講究實際行動的。他和他的弟子,都在實踐中推行墨家的施政思想。自古以來也有許多思想家、學問家在知與行的問題上作了有益的探索。李時珍走遍了南方許多省,收集民間藥方,逐一加以驗證,寫成了不朽的藥學名著《本草綱目》。僅僅靠書本知識而缺乏實踐的人,是很難成為大學問家的。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出處】《荀子修身》。

【大意】路程雖近,不走就達不到目的地;事情雖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提示】任何一項事業(yè)都要靠實踐去完成。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腳下,如果不能腳踏實地去走,永遠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那只會一事無成。

美德的名言警句篇二

6)虛偽永遠不能憑借它生長在權(quán)利中而變成真實?!└隊?/p>

8)修身以敬,勿托以尊。——晉書

11)聞人之謗當自修,聞人之譽當自懼?!尤?/p>

12)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T葛亮

13)凡是有良好教養(yǎng)的人有一禁誡:勿發(fā)脾氣?!獝勰?/p>

15)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涿兰~斯

16)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浊?/p>

18)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R克思

19)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p>

20)去讒賤貨,所以修身?!涤袨?/p>

22)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珴蓶|

25)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習慣之內(nèi)?!晾?/p>

29)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踉X夫

30)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祆?/p>

美德的名言警句篇三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抉R遷《報任安書》

3、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賤易志?!笇挕尔}鐵論?地廣》

4、寧可玉碎,不能瓦全?!侗饼R書?元景安列傳》

5、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钍烂瘛顿n蕭?》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芏仡U《愛蓮說》

7、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奶煜椤墩龤飧琛?/p>

8、名節(jié)重泰山,利欲輕鴻毛?!谥t《無題》

9、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谥t《石灰吟》

1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11、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嵺?/p>

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乾?象》

13、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独献印返谌?/p>

14、不怨天,不尤人?!墩撜Z?憲問》

15、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16、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睹献?告子下》

1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峨x騷》

18、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盾髯?修身》

19、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商君書?畫策》

20、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21、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22、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李咸用《送人》

23、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钋逭铡稙踅?/p>

24、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祆洹洞痨栔僦痢?/p>

25、修辭立其誠?!吨芤?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26、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肚f子?魚父》

27、失信不立?!蹲髠?襄公二十二年》

28、輕諾必寡信?!独献印返?3章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29、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30、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30、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墩撜Z》

32、民無信不立?!墩撜Z》

33、言必信,行必果?!墩撜Z》

34、一諾千金?!妒酚?季布欒布列傳》

美德的名言警句篇四

2.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肚f子·魚父》

3.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Μu《讀書錄》

5.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拙右住杜c元九書》

6.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钣M《易論第九》

7.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懢艤Y《與傅全美》

8.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9.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跏厝省陡倪^》

美德的名言警句篇五

1、上當不是別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貪,是因為自己才會上當。――馬云

2、殺了”現(xiàn)在”,也便殺了”將來”,將來是子孫的時代。――魯迅

3、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4、你所選擇的朋友,決定你的命運。――陳安之

5、一不為名,二不為利,但工作目標要奔世界先進水平。――鄧稼先

6、我是個拙笨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梅蘭芳

7、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9、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10、只有在斗爭中無所畏懼,才能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

11、不可同日而語。

12、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13、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優(yōu)惠的友情,得到仁惠的友情。――郭沫若

14、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chǎn)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zhì)。

15、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16、知識是從勞動中得來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jié)晶。――宋慶齡

17、百聞不如一見。

18、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

20、人若能夠耐得住寂寞,就能夠少受許多痛苦和少出許多洋相。――張小嫻

21、強弩之末,力不能穿魯縞。

22、要腳踏實地的從小做起,團隊重于個人作用。――史玉柱

23、有時候死扛下去總是會有機會的。――馬云

24、人生的旅途,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魯迅

2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26、昨天喚不回來,明天還不確實,你能確有把握的就是今天。――李大釗

27、我愛人生,所以我愿像一個狂信者那樣投身到生命的海里。――巴金

28、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陶行知

29、真理是平凡的,真理是跟平凡的事物和平凡的群眾分不開的。――馮定

30、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31、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32、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33、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實現(xiàn)夢想的瞬間,而是堅持夢想的過程。――韓寒

34、九牛一毫莫自夸,驕傲自滿必翻車。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陳毅

36、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39、愛國的主要方法,就是要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謝覺哉

40、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不斷地重復做。――陳安之

41、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

42、士別三日,須刮日相看。

44、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45、生活真象這杯濃酒,不經(jīng)三番五次的提煉呵,就不會這樣可口!――郭小川

46、不要想象自己說的每句話,都是真理,但要保證自己說的每句話都是真話。――張杰

47、青春像只唱著歌的鳥兒,已從殘冬窗里闖出來,駛放寶藍的穹窿里去了。――聞一多

48、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發(fā)現(xiàn)自己愛的人正好也愛著自己。――張愛玲

49、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jīng)懂事了。――李嘉誠

50、舉大事者,不忌小怨。

51、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謙虛;見多識廣有本領的人,一定謙虛。――謝覺哉

52、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53、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54、前車之覆,后車之鑒

5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6、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58、我想,天才就是勤奮的結(jié)果。――郭沫若

59、人生活的世界上好比一只船在大海中航行,最重要的是要辨清前進的方向。――潘菽

60、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吳玉章

61、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62、短的是生命,長的是磨難。――張愛玲

6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美德的名言警句篇六

53、輕諾必寡信。――《老子》

5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56、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57、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5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59、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60、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

61、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美德的名言警句篇七

13、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14、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15、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16、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17、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18、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m列傳》

1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20、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張載《經(jīng)學理窟?學大原下》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22、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2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美德的名言警句篇八

113、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114、義之所在,不傾于權(quán),不顧其利。――《荀子?榮辱》

115、知而好問者圣,勇而好問者勝。――《文字?自然》

116、視死如歸。――《管子?小匡》

117、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漢書?班超列傳》

119、初生之犢不懼虎。――羅貫中《三國演義》

120、率義之為勇。――《左傳?哀公十六年》

121、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3846625.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