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想象教學反思篇一
啟示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自主學習
林黛玉教香菱寫詩,在講規(guī)律、明要旨后,向香菱推薦了王維、杜甫、李白的詩,要香菱以“這三個人作底子”,“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問你姑娘,或者遇見我,我講與你就是了?!闭麄€學詩的過程,黛玉充分相信香菱、尊重香菱,給足了香菱讀詩的時間,充分體現(xiàn)了香菱這一學習主體的主動性、自主性。即使是要求香菱根據(jù)“十四寒的韻”寫一首有關“月”的詩,也是“由你愛用那幾個字去”,不作具體的限制,給了香菱很大的表現(xiàn)空間。黛玉在教香菱學詩的整個過程中,至始至終堅持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觀點,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不能包辦代替。因此,在教的過程中,黛玉沒有“賣弄”自己的學識,沒有一講到底,沒有強行要香菱學這樣,記那樣,只是引導她該讀什么樣的書,遇到困難怎么解決。黛玉沒有以老師自居,她在香菱學詩的過程中充當?shù)氖且龑д摺Ⅻc撥者的角色。
黛玉在引導香菱體驗感悟時,做到了尊重體驗的主體,即學習的主人?!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睂W生不再是教學過程中被動、消極的吸納者,學生的能動性使他們能夠在更廣闊的空間自由翱翔。黛玉讓香菱暢所欲言,談自己對詩的“領略”,讓香菱成為體驗的主人。
啟示二:注重積累,循序漸進,激活創(chuàng)新思維
1、誦讀積累,夯實基礎
黛玉聽香菱說只愛陸放翁的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便知香菱還不知詩,于是給香菱開列書目,將王維、杜甫、李白的詩列在首位,接著要求香菱看陶、應、謝、阮、庾、鮑的詩。這說明黛玉深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謅”的道理,因此讓香菱通過誦讀積累為寫詩打下堅實基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魯迅先生也曾說:“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練,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的?!毙抡n標實驗教材注重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入選課文具有典范性和較大的思維拓展空間。語文教師首先應充分利用好教材范例。其次要引導學生多誦讀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詩文。
2、循序漸進,精講、精練,遵循教學規(guī)律
從黛玉讓香菱依次讀王、杜、李的詩可見其循循善誘:王維五律最能顯示他“詩中有畫”的風格,初學者讀易進入詩境;杜甫七律最能顯示他“沉郁頓挫”的風格,能使學詩者感受到詩歌的深刻意蘊;李白七絕最能顯示他“飄逸奔放”的風格,能使學詩者領略到詩歌的豐富想像,比較難學,因而放在最后。在黛玉及他人指點下,香菱循序漸進,通過苦學,終于有所創(chuàng)造。林黛玉的教學藝術表現(xiàn)為:
1.精選范文
中華民族的詩歌文化源遠流長,更是博大精深,任何人一輩子也讀不完,林黛玉深知教學內(nèi)容必須精選。于是她首先向香菱推薦三大家的作品,前面已介紹過。細細品味,令人驚奇不已,其一,高標準。詩必盛唐,唐朝的文學巨匠使詩歌創(chuàng)作達到頂峰。然成就最高的就是這三大家。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圣”,王維是“詩佛”。黛玉認為:學詩就要學第一流的。其二,代表性。王維的五言律具有情景交融之美;杜甫的七言律具有真情實感之美;李白的七言絕句具有創(chuàng)造想像之美。其三,廣泛性。林黛玉除了要求香菱熟讀三大家的詩,融會貫通之后,再讀南北朝等代表人的代表作,集百家之長,果真如此何愁不成詩翁?可見精選教學內(nèi)容,講授提綱挈領,必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2.少講精講
教學不可不講,但要精講。當林黛玉樂意擔當香菱的老師后便講:“什么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zhuǎn)合,當中承轉(zhuǎn)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實的,實的對虛的,若是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當香菱聽到林黛玉的講解對以前所見過的詩有所感悟時,林黛玉又進一步講道:“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林黛玉言簡意駭?shù)闹v解,揭開了詩詞的神秘面紗,切中了學詩要領,使人茅塞頓開。一句“不以詞害意”,更有畫龍點睛之妙。可見林黛玉的知識是何等的淵博。黛玉的講授有如下特點:其一,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其二,高屋建瓴,指點迷津;其三,親切自然,出神入畫。黛玉在教香菱學詩的過程中,精辟而高明的講解,值得我學習借鑒。我也應像黛玉那樣,教給學生智慧,傳給學生靈氣。而不是從上課講到下課,事無巨細,面面俱到。
3.精練提高
學習離不開練習,當香菱學詩學得出神入化之時,正如賈寶玉所說:“你已得了,不用再講,若再講,倒學離了。你就作起來,必是好的。”香菱也迫不及待地央林黛玉探春二人:“出個題目,讓我謅去,謅了來,替我改正。”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謅一首,竟未謅成,你竟作一首來。十四寒的韻,由你愛用那幾個字去”。由此可以看出,林黛玉布置練習匠心獨具:其一,時機成熟,學生想練,教師因勢利道,有順水推舟之妙。其二,選材得當,明月尚鑒,師生同步思維,更兼選取十四寒的韻,難易合適,初學者容易把握。其三,充分自由,不加限制,讓學生展開理想的翅膀。可見,在教學中,只有“精練”,才能達到目標;只有“精練”,才能真正“減負”;只有“精練”才能體現(xiàn)教學價值。
人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林黛玉精妙絕倫的教學藝術,為人們展示了一幅絢麗多姿的教學自由的畫卷,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愿用我的聰明才智和畢生精力,在教學自由的王國里展翅翱翔,抒寫出人生最華麗的教學新篇章。
教學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弱不禁風的黛玉如此善教,把自己的靈氣傳給香菱,使香菱學有所成。今天,我何不把黛玉作為我的老師呢?學她的教育策略,教學藝術,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精講精練,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體驗感悟,讓語文課充滿詩性、靈性,讓學生樂于語文學習,且樂此不疲。
想象教學反思篇二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八單元《可能性》屬于概率知識范疇的內(nèi)容。旨在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生活中的現(xiàn)象,初步體驗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不確定現(xiàn)象,認識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本冊教材第105頁例1、例2的教學,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是不確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這些現(xiàn)象。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我設計了用學生感興趣的摸球、放球、猜球一系列游戲活動及熟悉的生活情境作為教學素材,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知識。引導學生經(jīng)歷做數(shù)學的過程,讓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體驗“一定”、“不可能”、“可能”的現(xiàn)象。本節(jié)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我在教學中重組教材,從大家感興趣的“猜球”游戲入手,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體會“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數(shù)學概念。一下子抓住了學生學習的興致。使“可能性”等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易于被學生接受。
在這節(jié)課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放手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讓學生明白了“可能性”的幾種情況以及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事實。通過合作與交流,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
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游戲中自主合作學習,教師既是學生的指導者又是他們的合作者,學生在這樣的課堂環(huán)境中心情愉快,愿學、樂學,嘗到成功的快樂,建立了自信心。
初次體驗“猜球”和再次體驗“摸球”這兩環(huán)節(jié)因為小組合作和師生互動,學生熱情高漲導致活動時間過長,從而使整節(jié)課在時間的把握上有點頭重腳輕,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小組合作意義不大可以和第二環(huán)節(jié)合并改為師生互動,作為只是讓學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幾種情況,不是教學重難點,時間安排上還可以緊湊些、如果能把更多時間放在了解生活中的“可能性”和探究“可能性”大小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將會更為科學合理。
想象教學反思篇三
《故鄉(xiāng)的小路》是一首兩段體的抒情歌曲。4/4 3/4拍,d宮調(diào)式,全曲共分為兩樂段。第一樂段音區(qū)低而深沉,以弱起開始,曲調(diào)平穩(wěn),在以六度跳進到第二樂段之后,情緒逐漸得以抒發(fā)。這首歌曲要向我們表達的是一種對故鄉(xiāng)淡淡的回憶和深深的眷戀之情。歌曲的第一樂段,似乎是在用傾訴的口吻向我們描述著一段童年往事,清幽流淌著的旋律仿佛像這條童年走過的蜿蜒小路一般沁入人們的心里;第二樂段則是在第一樂段的鋪墊下,旋律上有了一些起伏,情緒逐漸在回憶的夢中升溫,將一種憶往事、思故鄉(xiāng)的情感傾訴出來?!豆枢l(xiāng)的小路》所要向我們表達的并非是噴涌而出的濃烈情感,而是像一眼淡淡的清泉,逐漸將那種內(nèi)斂而深沉的愛送達心底,令人回味無窮。
依據(jù)對教材的分析,本課設計思路的主線以“濃濃故鄉(xiāng)情”為情感基墊,在音樂情境中抒發(fā)故鄉(xiāng)情,表達故鄉(xiāng)愛。主要設計了以下3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故鄉(xiāng)小路上的回憶——導入新課。
2、演唱《故鄉(xiāng)的小路》——學習歌曲。
3、縱向挖掘不同藝術作品,歸“情”于“故鄉(xiāng)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情感的藝術。這節(jié)課,將課堂創(chuàng)設成一種具有音樂性和情感色彩的音樂情境,幫助孩子投入音樂活動,使音樂審美教學始終帶有濃郁的情感色彩,做到真正的情景交融。依據(jù)此,我確立了本課的三個關鍵處,分別是:
1、視唱旋律——感受旋律特點。
2、學習掌握升記號——體會其在歌曲中的表現(xiàn)作用。
3、激發(fā)對歌曲豐富的情感體驗。
我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始終感覺識譜教學是一個很難把握又必需抓牢的難點。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有利于進行音樂表演和創(chuàng)作等教學活動的開展。
《音樂課程標準》中對五六年級識讀樂譜做出了這樣的要求:能夠識讀簡單樂譜,并且能夠結(jié)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等常用記號
作為情感延伸的另外一種表現(xiàn)手段,我牢牢把握住“思鄉(xiāng)”這一條主線,分別選擇了描寫故鄉(xiāng)的不同藝術作品,在聆聽中感受不同作品的情感表達,拓寬了學生的認知廣度和深度。使孩子們了解到:對家鄉(xiāng)的記憶,不僅僅在那條通往故鄉(xiāng)的幽靜小路上,一枚小小的郵票,無不寄托著一個游子對家鄉(xiāng)的深深離愁別緒,故鄉(xiāng)的云,更是另一種激情澎湃的表達。這也正是我努力想向大家傳達的一個重要思想情感:“長長來時路,依依寸草心”。“歸情于故鄉(xiāng)”是整堂課的最終情感歸依。
總之:這節(jié)課最終能按照預想的目標得以實現(xiàn)。也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音樂的學習里,我只希望學生的情感世界能夠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對他人、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而需要我們做的,便是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他們走進音樂,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使他們在真善美的音樂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想象教學反思篇四
古人云:“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都說明復習的重要性!新課上完后,都是比較長的一段復習時間,對學生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地又有重點地復習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學生畢竟年齡小,對所學的知識容易遺忘或者已模糊不清,復習能有效地梳理和鞏固所學知識。
《成語》是我嘗試的一堂成語復習課。成語是漢語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逐步形成的非常精練、非常有表現(xiàn)力的一種固定詞組。成語語言精煉、生動有趣、意義深刻,被人們所喜愛。孩子們從平常交談和課文中接觸到許多成語,他們平時積累的成語多,但是都很凌亂,因此我想把成語進行歸類,因此我有了上一堂成語復習課的想法。在上完這堂復習課之后,我對這節(jié)課認真做了反思。
首先努力做到的地方:
1、注重復習方法的滲透和歸納
一堂復習課不可能讓學生牢牢掌握住成語知識,與其一味強求量的落實,不如講求方法的指導。學生只有掌握了成語的一般規(guī)律,才可能在課外時間開展有效的復習,才可能有量上的實質(zhì)提高。因此,我在《趣味成語》這堂復習課中,著重教學生學會進行成語歸類,引導學生從歸納總結(jié)出含有近、反義詞的成語、數(shù)字成語、動物成語,并由動物成語擴展延伸到來自于寓言故事、神話傳說、歷史故事這些成語,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框架,知道成語的大致分類。
2、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因此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比做對十道題更為重要。我也很注重對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哪些同學知道這些成語呢?老師想請同學來說說。不過在說之前老師有要求,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做到三到:眼到,要認真看;耳到,認真聽別人說;手到,把成語補充完整。明白了沒有?也就是邊看,邊聽,邊寫。”這些都是對學生進行方法的指導。
3、注重對學生的評價
課堂上,我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因為老師激勵的話語,熱切的目光,課堂的生命,滋潤著孩子的心靈,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作為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確,這時,我就運用巧妙的、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加以引導、幫助,既維護學生的自尊心,還能使學生更有信心地投入學習。比如:“你的腦筋動的可真快,要是再說具體清楚些,那該多好呀!”“你很會觀察,很會動腦筋?,F(xiàn)在老師想獎勵你……”課堂上,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教師的激勵性語言就是一種啟動思維的“催化劑”,會激活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閃現(xiàn)出“我要學習,我要思考”的火花。
4、注重與生活的聯(lián)系
語文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語文應該是生活中的語文,而不能脫離生活。這節(jié)復習課中,我也特別注意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我告訴學生:“我們的成語是前人智慧凝結(jié)而成的,它是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定型的詞語或短句,不能隨便亂改,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濫用、亂用成語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使我們特別是青少年對成語的理解有誤,因此我們要捍衛(wèi)成語,要當成語小衛(wèi)士。”設計了給成語改錯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要告訴學生我們的成語濫用、亂用的現(xiàn)象在生活中很普遍,希望他們能當生活的有心人。
其次不足之處及改進措施:
1、出題不夠嚴謹
出題過程中由于對第二階梯第一小題出題欠嚴密,于是導致學生在此題上耽誤了過多的時間,沒有按計劃完成本節(jié)課的任務。
2、運用成語還存在問題
在這節(jié)成語復習課中我注重對成語的類型進行歸納,但是忽略的對成語意思的講解,因此,學生并不是很清楚有些成語的意思,造成了運用不恰當?shù)暮蠊T谝院蟮慕虒W中要注意學生理解成語的意思,讓學生能利用成語詞典等工具書查找成語的意思,并正確使用。
想象教學反思篇五
《想別人沒想到的》這篇課文故事性強,文字淺顯,能夠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便于閱讀和理解。在教學時我主要是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同桌合作來完成。
學生圍繞課題提問題——誰想別人沒想到的?想了些什么別人沒想到的?想別人沒想到的有什么好處?……學生找到并讀出“畫師考畫藝的結(jié)果”兩句話后,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明白了什么,再讀一讀,想想可以提出哪些問題。當學生提出若干問題后,把問題進行歸納、合并,形成了“(1)三個徒弟各畫了什么?大、二徒弟各是怎么考慮的? (2)為什么畫師不滿意大、二徒弟的畫,而稱贊小徒弟的?(3)你覺得誰畫得最棒?為什么?(4)從三個徒弟的畫中,你體會到什么?”,再組織對文本的學習和探究。學生不但把內(nèi)容讀明白。更重要的是主動探索新知識,進行有效的思維訓練。
文中,畫師評畫是全文的重點。在發(fā)掘教材時,我把它設計成一個思維訓練點,故設疑問: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畫得多,為什么畫師對他們兩個人的畫不滿意,而對小徒弟的畫加以稱贊呢?而后,組織學生合作探究這三幅畫,自己去體驗小徒弟畫的妙處,然后引導學生用“雖然……但是……”“不但……而且……”來說一說這三幅畫。通過多層面感悟引領學生把握三徒弟的畫為什么與眾不同,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想別人沒想到的”的深層意義。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才,鍛煉學生的語言智能,又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還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探究的能力,使他們的思維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運用多種方法,走進詞語的世界,讓詞語成為學生言語表現(xiàn)的鮮活元素。在教學過程中,我重點突破兩個詞語“連綿起伏”、“若隱若現(xiàn)”,我用鮮明的插圖向?qū)W生提供感性材料,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并通過聯(lián)系課文插圖,引導學生理解小徒弟的畫與兩位師兄的不同之處在于能夠給人以想象,想象到在那山后還會走出許許多多的駱駝。這樣,既化解了詞語理解的困難,又領會了課文內(nèi)容。在教學“連綿起伏”一詞中,我用手勢來表示,再看課文插圖中一座座起伏的山峰,自然就水到渠成地領悟了“連綿不斷,連綿起伏”的含義。接著我再讓學生理解小徒弟為什么要畫連綿不斷的山峰?!叭綦[若現(xiàn)”一詞的教學方法也是如此。在理解詞語后,我便問學生看著這幅圖,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讓學生閉眼想象畫面給我們帶來的意境。
拓展延伸部分,先要學生為“深山藏古寺”詩句選擇一幅最適合的圖畫,并讓學生品評畫妙在何處,想象當自己是當時的畫師又會怎樣畫?然后請學生說說收集的有關創(chuàng)新的故事。一環(huán)節(jié)不僅在于拋磚引玉,更在于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最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故事中的道理的重要性,旨在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樣,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的思維活動雙向暴露,在讓學生看到了學生思維過程的同時,教師也看到了學生思維的真實過程,從而引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方向思維,他們在尋求答案獲取新的知識的過程中,也就有效的促進了創(chuàng)新思維的訓練。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38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