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的回顧,對未來的展望??偨Y要寫得客觀中帶有一些主觀評價,該如何衡量呢?范文是對總結寫作的一種示范,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總結的核心要點。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一
隨著中國日益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外交地位也愈發(fā)重要。近年來,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外交政策,為國際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新時代中國的外交心得涵蓋了多個方面,以下將從堅持和平發(fā)展、深化互利合作、推動全球治理、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弘揚中國文化等五個方面,對新時代中國的外交心得進行探討。
首先,新時代中國堅持和平發(fā)展,成為全球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積極倡導國際社會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指導,推動解決國際爭端與矛盾,在世界范圍內積極構建和平安全環(huán)境。中國堅守和平與發(fā)展的雙輪驅動,推動各國都能夠實現共同發(fā)展繁榮,從而有效地維護世界的和平穩(wěn)定。
其次,新時代中國深化互利合作,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中國倡導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區(qū)域合作與全球經濟發(fā)展。中國積極倡導“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沿線國家共同發(fā)展,加強經濟與文化交流合作。中國通過爭取國際大型企業(yè)、國際組織的參與,使得自身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得到極大提升。
第三,新時代中國積極推動全球治理,展現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中國致力于構建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推動形成公正合理的國際關系。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事務,并擔任重要職務,推動全球議程的制定與落實。中國還積極倡導金磚國家合作,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穩(wěn)定。
第四,新時代中國堅決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為發(fā)展中國家爭取利益。中國從來都是發(fā)展中國家的堅定支持者和伙伴。中國履行了對非洲的承諾,為非洲國家提供經濟援助,并積極推動南南合作。中國也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爭取發(fā)展中國家利益更多地得到保障。中國對外援助力度大,為全球減貧事業(yè)貢獻力量。
最后,新時代中國努力弘揚中國文化,增進國際文化交流。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中國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發(fā)展相結合,積極倡導文明對話與交流,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打下文化基礎。中國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引領人們秉持和平、互助、團結的思維方式,為世界帶來積極影響。
新時代中國的外交心得能夠從堅持和平發(fā)展、深化互利合作、推動全球治理、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弘揚中國文化等五個方面全面展示。隨著中國的崛起,其外交地位不斷提升,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促進全球發(fā)展與繁榮做出積極努力。相信在未來的發(fā)展中,中國將繼續(xù)以其特殊的外交心得,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二
外交通常是指一個國家為了實現其對外政策,通過互相在對方首都設立使館,派遣或者接受特別使團,領導人訪問,參加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參加政府性國際會議,用談判、通訊和締結條約等方法,處理其國際關系的活動。國家以和平手段對外行使主權的活動。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大家前來參考查閱!
對于從事當代中國外交史研究的中國學者們而言,他們難以避免地會經常受到這樣的詰問——對當代中國外交歷史的研究能夠對當前中國外交戰(zhàn)略提供怎樣的借鑒與指導?這個詰問本身無可厚非,它一方面出于中國長期以來要求“以史為鑒”、“經世致用”的學術文化傳統,要求學術研究能夠為現實提供某種“借鑒”并且發(fā)揮其“資治”的功能;另一方面更是由于當代中國外交史這一研究對象與當前中國外交的現狀本身就是緊密相連的,根本無法將它們割裂開來。研究者們身處于當下的中國,他們的現實“在場”無時不刻地關照著他們對當代中國外交史的研究。
毋庸置疑,從事當代中國外交史研究的中國學者需要對現實有所關懷,而當下這一關懷是與每一個學者作為中華民族一份子的身份認同緊密相關。當我們把近代以來的中國發(fā)展道路看作一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時,那么從這一視角出發(fā),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外交史自然將被描繪成一部為了爭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外交實踐的歷史。這便形成了對當代中國外交史的民族主義敘事取向的基本內核,它建立在這樣的一個基本判斷之上,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49年以來的一切外交實踐都是以爭取中華民族的正當利益為目的的??墒钱斘覀冋嬲嚯x地去考察這一時期的外交實踐時,會很容易地發(fā)現,某些歷史事實同上述的這一基本判斷存在矛盾。
首先,這種矛盾現象比較明顯地反映在冷戰(zhàn)時期中國處理陸地邊界糾紛的問題上。領土主權問題涉及到民族國家的根本核心利益,歷史上無數次的國際沖突都是圍繞著領土主權問題而發(fā)生的。因此在各國的外交實踐中處理領土歸屬問題和邊界糾紛永遠是頭等大事。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在領土主權和邊界糾紛問題上仍有許多遺留問題尚未徹底解決。而通過考察邊界談判的歷史,已有學者發(fā)現中國在這個核心問題上的有著一些特殊表現。
通過對歷史的梳理,可以說中國政府在最初設定解決邊界問題的原則和方針是務實合理的,它以維護國家正當利益為目的,采取了和平談判的方式,遵守了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和慣例。但是在當時的國際環(huán)境下,中國政府在處理邊界問題時并不是把保證和維護國家領土主權作為邊界談判的主要目標,而是試圖通過解決邊界問題,擺脫當時在外交上的困境。在這種情況下,領土成為了一種籌碼,解決邊界問題變成了實現某種外交政策或政治目標的手段。[1]根本的核心利益被異化成了外交手段,在不該輕易妥協的問題上作出了妥協退讓,這一現象無疑同民族主義敘事的基本判斷存在著某些矛盾。
其次,這種矛盾現象還表現在1964年中國與西歐資本主義國家外交關系的調整上。此番調整是以毛澤東提出“第二中間地帶”理論為前提的,1964年1月21日,《人民日報》在其頭版社論內正式提出了“第二中間地帶”的概念。[2]僅僅6天之后,中法兩國正式宣布建交。如今有學者認為“第二中間地帶”理論在當時是一種全新的對外戰(zhàn)略思想,對當時的中國外交擺脫兩面敵對、尋找新的戰(zhàn)略空間具有現實意義;并且也為發(fā)展和改善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關系奠定了理論基礎和政策基礎。[3]然而現實的外交實踐成果卻令人感到困惑。
于是我們可以發(fā)現在當代中國的外交實踐中出現了這樣的現象:中國政府在一些不應該輕易妥協的問題上妥協了,而在一些完全可以妥協的問題上卻堅持不妥協。這促使筆者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對當代中國外交史僅僅作民族主義的敘事是否完全符合其歷史經驗本身?筆者認為,這種對于當代中國外交史的民族主義敘事取向,本質上是由于簡單地、未經反思地運用西方國際政治的理論工具和概念去觀察當代中國外交史所造成的,而且學者們往往對此日用而不知。
我們應該意識到,僅僅是操作性地運用西方國際政治理論來研究當代中國外交史,將會造成對歷史解讀上的某些局限。國際政治理論的考察對象是國家間的政治行為,而這個“國家”被先天地設定為是西方意義上的“民族國家”以及一套與此密切相關的理念。它們是西歐歷史發(fā)展的觀念性產物,是建立于西方歷史經驗基礎之上的,伴隨著19世紀西方在全球范圍的殖民擴張才得以傳播。在中國,真正西方意義上的“國家”、“民族”、“主權”、“領土”等這些概念幾乎都要到20世紀初才開始被廣泛運用。[8]因此從現代民族國家的發(fā)展角度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還處在中國現代民族國家建設與發(fā)展的一個階段,它實際上是一個新興的現代民族國家,自1949年以來所面臨的一系列涉及民族國家的基本問題都亟待解決。[9]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本身又先天擁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這就使得在運用西方國際政治理論把當代中國作為一個“民族國家”來進行分析的時候,就會出現與現實歷史經驗不協調的地方。
那么如何彌補民族主義敘事或西方國際政治理論在解釋上的這種局限性與不協調呢?
首先,在當前的階段內,對當代中國外交史的研究在方法上仍應側重歷史學取向,以重建史實作為研究的主要任務。茅海建教授曾經提出過這樣見解:“外交史的研究有兩條規(guī)矩:一是避免過度的民族主義;二是注重檔案史料,尤其是多國的檔案史料?!盵10]事實上,注重利用檔案史料,尤其是利用多國檔案史料,并在此基礎上以重建史實作為取向的研究方法就是彌補民族主義敘事取向局限性的最好方法。通過對多國檔案史料的批判性閱讀,能夠使研究者能夠擁有更為廣闊的視域,它會讓我們深刻認識到當代中國外交史具有一種不可簡約的復雜性。在具體歷史細節(jié)和過程尚未被梳理清楚之前,應該避免利用某種理論和概念進行簡單化的解釋,甚至以此對當下的中國外交提供某種指導,因為理論上的簡單抽象會將豐富的歷史細節(jié)虛無化。
當然,這并不是說一定要求在研究當代中國外交史的過程中徹底拋棄對西方國際政治理論的運用。我們應該避免的是對于理論的某種操作性運用,因為政治科學事實上并不具備物理學意義上的操作性,甚至連某些經濟學意義上的操作性也不具備。[11]“民族國家”可以作為研究當代中國外交史的一種范式,這里所謂的“范式”應該被看做是一種理解和解釋歷史的模式,是觀察紛繁復雜的歷史的路徑和視角。[12]而我們自覺地去運用一些范式來考察當代中國外交史,其目的恰恰不是為了得出與某些理論解釋相契合的結論,反而是從中找出其中的矛盾之處。通過批判性的運用西方國際政治理論來反映當代中國外交史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比如沈志華教授通過對中蘇關系史的研究,從發(fā)現美國中央情報局對中蘇關系的評估報告存在嚴重誤判出發(fā),進而揭示出了社會主義國家關系的結構性弊病,主要表現為主權觀念不明確和平等意識不清晰。[13]這一理論上的創(chuàng)建,實際上是通過首先運用西方國際政治理論的概念觀察中蘇關系史,發(fā)現其中難以用理論進行解釋的矛盾現象,從而進一步得出國際關系理論方面的新見解。
最后,也有必要引入新的研究范式來進行補充,比如那些以往被我們忽略的視角。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近代以來中國革命運動的產物,而中國革命是真正意義上的“反體系運動”[14],它是階級斗爭和民族解放的混合物。這其實就造就了當代中國外交的兩條線索,一條是民族主義外交的線索,另一條是以階級斗爭為思維特質的革命外交的線索,而如今針對后一條線索的討論很少。楊奎松教授曾指出,基于階級斗爭理念的革命外交思想左右了新中國早期的外交實踐,這往往會導致對自身民族國家利益的嚴重損害。同時中國共產黨的“統戰(zhàn)”理念也是去理解當代中國外交的一種路徑。[15]這一路徑在解釋上述有關1964年中法建交以及中德伯爾尼會談的疑問是十分有力的。在選擇和什么樣的西歐資本主義國家親近時,中國的主要標準并不是看對方國家在事關自己主權核心利益的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如何,它更加看重對方國家的對美態(tài)度如何。就如同毛澤東在1964年9月曾說過的那樣,聯邦德國的問題就是聽美國話太多啦。[16]因此針對西歐國家所提出“第二中間地帶”,本質上是一個團結更多力量反對美國的統戰(zhàn)策略。
綜上所述,筆者想要指出的是,在當代中國外交史的研究過程中應當注意到采取民族主義敘事取向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本質上是習慣性地運用西方國際政治理論,以及未經反思地使用“民族國家”概念來觀察當代中國外交史的結果。對于當代中國外交史的研究,不應該急于得出任何理論性的規(guī)律,甚至奢望能夠對如此紛繁復雜的歷史經驗進行理論抽象,然后對當下的中國外交予以某種具體的指導和預測。理論只能以一種批判性的方式予以應用才是有益的。對于歷史學者而言,現階段的主要任務仍應秉持“如實直書”這一核心的方法論和價值觀去重建當代中國外交史的基本史實。這項工作不是最簡單的,而是最艱辛、最困難的。誠如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序言中所說的那樣:“對那具有堅實內容的東西最容易的事是作出判斷,比較困難的是對它進行理解,而最困難的,則是結合兩者,作出對它的陳述。
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新中國外交走過了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新中國從被包國、封鎖到全面融入世界,成為世界和平發(fā)展事業(yè)中的重要一員。
新中國成立前,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反對外來侵略與干涉的斗爭中,逐步與共產國際等外部力量展開交往,提出了制定對外改策和處理對外關系的指導原則,成立了外事工作機構,為新中國外交奠定了思想、組織和人才基礎。
新中國成立后,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下,我國堅定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奉行維護和平、反對侵略和戰(zhàn)爭的外交政策,創(chuàng)建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型外交。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歷史性決策,在對外政策上調整了以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劃線的做法,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和改策,努力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外部環(huán)境。十三屆四中全會后,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正確把握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倡導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領導新中國外交經受沖擊、應對危機,取得巨大成就。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志書記的黨中央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旗幟,始終不渝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zhàn)略,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深入開展全方位外交,我國的政治影響力、經濟競爭力、形象親和力、道義感召力與日俱增。
在黨的領導下,新中國外交為維護國家獨立、實現民族振興、推動人類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捍衛(wèi)國家獨立、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我國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清除帝國主義在華一切特權;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實現香港、澳門回歸并保持繁榮穩(wěn)定;挫敗境外“藏獨”、“東突”等敵對勢力的反華分裂圖謀,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11次挫敗反華提案;先后同14個陸地鄰國中的12個通過友好談判徹底解決邊界問題。
2、推動我國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全面發(fā)展。我國逐步擴大對外交往,建交國已達171個,同各國家、各地區(qū)的互利合作實現飛躍式發(fā)展,文化交流蓬勃發(fā)展,民間往來日益活躍,形成“中國的朋友遍天下”的可喜局面。
3、大幅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我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權利,參加了13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締結了300多項多邊條約,成為現行國際體系中的重要建設者和改革者。
4、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化外交布局。我國逐步形成了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fā)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的總體外交布局,積極開展經濟、安全、公共和人文等各領域外交工作,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進展。
5、有力促進了國家現代化建設。配合“引進來”、“走出去”戰(zhàn)略,推動能源、資源進口多元化,增添了我國發(fā)展動力;妥善處理經貿摩擦,推動81個國家承認我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減小了我國發(fā)展阻力;擴大同其他國家經貿合作,尋求互利共贏,拓寬了我國發(fā)展空間。
6、有效維護了海外中國公民和機構合法權益。大力發(fā)展中外領事關系,加強應急救援、護僑撤僑等海外行動能力建設,妥善處理了大量海外涉我公民和機構案件。2011年,我國政府從局勢動蕩的利比亞高效有序地撤回35860名中國公民,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7、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支持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捍衛(wèi)國家主權的正義斗爭,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致力于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熱點問題,積極參加國際合作,向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提供不附帶任何條件的真誠援助,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建設性、負責任的大國作用。
黨在領導新中國外交的歷史進程中,始終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統領外交工作,積極探索、勇于變革、不斷創(chuàng)新,積累了寶貴經驗。
1、堅持黨對外交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黨的堅強領導是新中國外交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外交取得的成就離不開黨中央的英明決策和中央領導人的正確指揮及親身實踐。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堅持外交大權在中央,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提出的對外大政方針和戰(zhàn)略部署上來,切實貫徹中央制定的各項外交政策。
2、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的根本立場,維護世界和平是中國外交的主要目標。我們堅持把國家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堅持從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fā)、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立足獨立自主同時堅持對外開放,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推進人類和平與發(fā)展事業(yè)。
3、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判斷形勢。科學分析判斷我國國情和世界形勢是正確制定外交政策的前提。我們黨歷來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中國和世界,及時對我國外交戰(zhàn)略和政策作出符合實際的調整。當前,我們要牢牢把握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抓住和用好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和平發(fā)展的新局面。
4、堅持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開展工作。這是我國外交的基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中國外交始終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為現代化建設營造了良好的周邊和國際環(huán)境,為實現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作出了重要貢獻。
5、不斷豐富和發(fā)展中國特色外交理論。新中國外交始終貫穿著理論創(chuàng)新。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同當代國際交往實踐相結合的中國特色外交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外交攻堅克難、勝利前進的行動指南。
6、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統一。原則堅定、策略靈活是中國外交的鮮明風格。我國在重大問題上始終原則堅定、旗幟鮮明,同時區(qū)分核心利益與一般利益、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把握“堅持韜光養(yǎng)晦”與“積極有所作為”的辯證統一,量力而行、順勢而為。
7、把統籌兼顧作為根本方法。這是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要求、做好新形勢下外交工作的根本方法。我們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處理好內政和外交的關系;統籌政府外交和各部門、各地方對外交往,形成總體外交合力;統籌機遇與挑戰(zhàn),切實提高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
8、切實履行外交為民職責。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黨領導下的中國外交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外交為民,在國際上為維護我國公民和廣大僑胞及港、澳、臺同胞的合法權益多做實事,把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到實處。
9、積極完善科學辦外交的體制機制。在黨中央領導下,外交部建立健全決策、管理和咨詢機制,完善部際部內協調機制、重大突發(fā)事件應急機制、領事保護預防預警機制,優(yōu)化人員配備和保障機制、駐外使領館管理體制,推動外交工作走上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
10、大力加強外交隊伍建設。堅持按照“站穩(wěn)立場,掌握改策,熟悉業(yè)務,嚴守紀律”的方針和“文裝解放軍”的要求推進外交隊伍建設。近年來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制定《關于進亠步加強外交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高素質、復合型、職業(yè)化”的外交隊伍建設目標,為外交事業(yè)發(fā)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新中國幾代外交工作者恪盡職守、甘于奉獻,創(chuàng)造了無愧于黨、無愧于祖國、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業(yè)績。
當前,中國外交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繼承外交戰(zhàn)線的優(yōu)良傳統和歷史經驗,進一步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創(chuàng)造性和實效性,為“十二五”規(guī)劃的順利實施營造良好外部環(huán)境,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續(xù)寫新的光輝篇章。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人民篳路藍縷,團結奮進,走過了波瀾壯闊的歷史征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70年來的中國外交,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為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尊嚴披荊斬棘,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yè)保駕護航,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入新時代接續(xù)奮斗、銳意進取,服務于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復興進程,實現了從鞏固獨立、融入世界到引領時代的歷史轉變。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極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撫今追昔,鑒往知來。全面梳理總結新中國外交70年的光輝成就和寶貴經驗,對繼承發(fā)揚對外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更好厘清新形勢下做好外交工作的原則和思路,開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現實和啟示意義。
堅定捍衛(wèi)國家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全方位服務國家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yè)。70年來,中國外交將“捍衛(wèi)獨立和主權,爭取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在此基礎上為國內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作為主要目標。新中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的屈辱外交,廢除列強在華特權和不平等條約,打破西方孤立和封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出“一國兩制”構想,順利實現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堅決遏制外部勢力介入和干預臺灣、港澳、涉藏事務,維護國家統一和國際社會一個中國格局。妥善處理同周邊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爭端,同14個陸地鄰國中的12個劃定和勘定邊界。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積極發(fā)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先后同170多個國家建交,全面加入了主要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建立了109對伙伴關系,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和開放格局,為我國發(fā)展和改革開放營造了良好外部條件。
自主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助推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確立了新中國獨立自主新型外交的基本格局,在國際社會中牢牢站穩(wěn)了腳跟。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實行獨立自主不結盟的全方位和平外交政策,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fā)生了積極的歷史性變化。黨的十八大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把握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的主線,開拓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外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更加鮮明地展現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路。
回顧70年崢嶸歲月,中國外交在五個方面實現了歷史性轉變。一是時代主題上,從“戰(zhàn)爭與革命”轉變?yōu)椤昂推脚c發(fā)展”,超越意識形態(tài)發(fā)展國家間關系,主動創(chuàng)建有利于和平發(fā)展的國際環(huán)境。二是政治格局上,“從對抗格局的成員轉變?yōu)榛诤推脚c發(fā)展的全球伙伴”,編織起遍布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良好局面。三是經濟全球化上,“從游離于經濟全球化之外到成為全球化發(fā)展的重要推手”,成為約130個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推動并引領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人民。四是國際角色上,從國際公共產品的一般消費者轉變?yōu)橹匾峁┱?,中國外交的全球貢獻日益顯現。五是世界方位上,從一開始被孤立封鎖,到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自身成為國際秩序演變關鍵因素,中國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始終展現了負責任大國擔當,在國際風云變幻中發(fā)揮了中流砥柱作用。70年來,中國外交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中發(fā)展,始終站在道義制高點上。中國在兩極對立的冷戰(zhàn)格局中堅持獨立自主,在亞非拉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斗爭中主持公道正義,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秉持互利共贏,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逆流中維持開放合作、捍衛(wèi)國際秩序,在世界格局的復雜深刻演變中保持定力、引領潮流,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為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形勢注入正能量。當代中國已被公認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在全球事務中的議程設置權、規(guī)則制定權、國際話語權不斷提升。
砥礪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神風骨,為國際政治和國際關系理論的豐富發(fā)展作出了寶貴貢獻。新中國成立后,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國際事務,先后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大小國家一律平等、不干涉內政、“三個世界”、永遠不稱霸、和平發(fā)展、和諧世界等影響深遠的重要外交理念,形成了以獨立自主、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為鮮明特色的外交傳統,贏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創(chuàng)性提出全球治理觀、發(fā)展觀、安全觀、文明觀、正確義利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外交新理念,確立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地位,使對外工作展現出與時俱進、奮發(fā)有為、開拓進取的嶄新風貌,為新時代外交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外交思想“科學回答了什么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如何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等重大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外交和新時代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既是對中國傳統哲學和政治智慧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更新,也是對傳統國際關系理論的揚棄和超越。這一思想的不少內容已上升為國際共識,推動了國際關系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處理國與國關系,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提供了新模式和中國智慧。
模范踐行了天下為公、外交為民宗旨,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外交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yè)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yè)而奮斗的政黨。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激勵70年來的中國外交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和天下情懷,為中國盡責,為世界擔當。黨的十八大以來,外交戰(zhàn)線以更寬廣的視野、更自覺的責任、更進取的作為,深入貫徹外交為民宗旨,服務國內開放發(fā)展,打造海外民生工程,有力維護企業(yè)和公民的合法權益,贏得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普遍贊譽;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fā)展、持續(xù)繁榮、長治久安凝聚廣泛共識。新時代外交的輝煌成就不僅極大振奮了黨心軍心民心,增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也對外彰顯了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中國所煥發(fā)的強大生機活力,在國際上顯著提升了中國的軟實力影響。
實踐蘊含智慧,歷史昭示未來。70年的實踐表明,中國外交是順應時代潮流、符合中國和世界人民利益、經得起歷史檢驗的。70年中國外交的光輝歷程,豐富發(fā)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理論體系,積淀形成了一系列優(yōu)良傳統和寶貴經驗,至今仍有重要的現實和啟示意義。
堅持黨的領導,是外交工作的“定盤星”。黨的領導是中國外交最鮮明的特征和優(yōu)勢。新中國成立之初,即確立了外交無小事、大權在中央的根本原則。70年來,外交工作堅決服從黨的領導,全面執(zhí)行黨的路線。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了外交工作始終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確保了外交大政方針的連續(xù)性、穩(wěn)定性,確保了在復雜尖銳的國際斗爭中實現對外工作“一盤棋”,勠力同心,攻堅克難。這也是在新時代做好外交工作“強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障”。
堅持獨立自主,為民族自立樹立新典范。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一以貫之的底色和原則。新中國成立后,面對帝國主義的干涉封鎖,毅然“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鑄就了中國外交獨立自主的錚錚鐵骨。無論國際形勢多么復雜嚴峻,外來壓力如何霸凌蠻橫,中國外交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政策立場,用自己的腦袋思考,用自己的腳走路;始終將國家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絕不拿原則做交易,“任何外國不要指望中國做他們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國會吞下損害我國利益的苦果”。這在國際上為中國外交贏得了理解和尊重,也為那些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增加了信心和底氣。
堅持和平發(fā)展,為世界和平貢獻新力量。和平發(fā)展是中國外交的根本方向。在維護核心利益前提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是著眼中華民族前途命運、傳承中國歷史文化傳統、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新中國一貫主張和平共處,維護世界和平穩(wěn)定,并在新世紀提出了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重要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和平發(fā)展的內涵進行了豐富和發(fā)展,進一步傳遞出勇擔國際責任的積極和平姿態(tài),為實現普遍和共同安全提供了理論支撐和現實基礎。堅持和平發(fā)展,走出一條不同于傳統大國的強國之路,是中國人民對實現民族復興偉大目標的自信自覺,也是中國對世界和平發(fā)展最有力的促進。
堅持命運與共,為人類進步擘畫新愿景。新中國外交素有天下為公的世界胸懷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大國擔當,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和平發(fā)展道路、構建和諧世界等外交理念無一不是這樣的體現。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人類整體利益高度,超越社會制度和發(fā)展階段差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為中國和世界開辟了一條共同發(fā)展的康莊大道,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未來指明了正確方向,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成為中國外交引領時代的鮮明旗幟。
堅持合作共贏,為國際關系探索新路徑。合作共贏是中國開展對外交流合作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中國外交的基本方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外交理念和倡議,如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共建“一帶一路”、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真實親誠的對非方針政策等,都以合作共贏作為核心原則和實現路徑。合作共贏摒棄了以強凌弱的叢林法則,超越了零和博弈的冷戰(zhàn)思維,以合作取代對抗,以雙贏多贏共贏代替獨占通吃,為各國擴大交流合作注入強勁動力,為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和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有利抓手。
堅持公平正義,為國際道義標注新高度。公平正義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國外交的價值取向,也是國家軟實力的獨特標識。中國外交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我們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共商共建共享共治為原則的多邊主義,倡導開放包容,奉行正確義利觀,為廣大發(fā)展中國家鼓與呼,在熱點問題上勸和促談,為世界的和平與正義承擔大國應盡的責任。正是秉持講公道話、辦公道事的精神,中國贏得了越來越多國家的信任和支持,中國外交的道路越走越寬,“朋友圈”越來越大。
大變局孕育大機遇,新時代開啟新前景。當前,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外交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
以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新時代外交工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外交思想,切實做到學懂弄通做實,使對外工作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學思踐悟習近平外交思想“十個堅持”的精髓要義,堅持運用戰(zhàn)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進一步把習近平外交思想運用到科學研判形勢、加強戰(zhàn)略謀劃、做好對外工作、建設外交隊伍上,轉化為開拓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強大動能,不斷提升外交行動力、謀劃力、創(chuàng)新力、塑造力。
加強黨對外交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外交大權在黨中央。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外交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不折不扣地將黨中央對外方針政策和戰(zhàn)略部署落到實處,確保黨和國家意志得到貫徹彰顯。強化外交黨建,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動外交戰(zhàn)線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外交為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維護國家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服務的政治自覺。推進落實對外工作體制機制改革。對照“四個永葆”總要求,“建設一支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政治堅定、業(yè)務精湛、作風過硬、紀律嚴明的對外工作隊伍”。
繼承發(fā)揚新中國外交的優(yōu)良傳統。新中國外交的優(yōu)良傳統和寶貴經驗,是中國外交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礦”。要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大小國家主權一律平等,國際事務由各國人民商量著辦,尊崇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分歧和爭端,反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堅持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fā)展道路和社會制度,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共存共榮。堅持正確義利觀,做到義利兼顧。同時,與時俱進地對外交傳統和經驗進行豐富發(fā)展,使之更好適應新時代要求,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向更高境界。
統籌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持穩(wěn)中有進總基調,立足大國基礎,著眼強國愿景,全面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發(fā)揮元首外交的引領作用,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推進建設新型國際關系。努力實現大國關系總體穩(wěn)定、均衡發(fā)展,塑造更加友好有利的周邊環(huán)境,做好同發(fā)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大文章,持續(xù)構建全球伙伴關系網絡。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拓展對外開放新格局。深入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繼續(xù)發(fā)揮負責任大國作用。
加強外交工作中的調查研究。樹立“大國外交、調研先行”意識,大興學習之風,深入調查研究,確保外交政策的正確制定與貫徹執(zhí)行,不斷提升對外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系統性、協同性。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透過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看本質,在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歷史性變化中分析問題,準確把握我國外部環(huán)境新變化和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新內涵。深化對新時代內政外交互動規(guī)律的認識,更好將中國發(fā)展與世界發(fā)展、將對外工作與全局戰(zhàn)略聯系起來進行通盤謀劃。在調研工作中善于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提高外交態(tài)勢感知、形勢分析研判、智能輔助決策的能力和水平。
加強外交理論與實踐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機遇和挑戰(zhàn)均前所未有,必須解放思想,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才能有效應對層出不窮的新問題新挑戰(zhàn),不斷展現新氣象新作為。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貫穿問題導向,聚焦突出矛盾和問題,把握繼承與發(fā)展的辯證統一關系,在回答時代課題中推進外交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進一步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為世界和平發(fā)展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要自覺加強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和話語體系建設,用華夏文明涵養(yǎng)外交理論,用中華思維建構外交理論,用中國實踐豐富外交理論,對外講好中國和中國外交的生動故事。
加強新時代外交的斗爭精神和擔當作為。新時代要有新的氣象,強國征程要有強的氣勢,大國外交要有大的樣子。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外交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zhàn)日益增多,面臨許多難啃的硬骨頭和硬任務,外交戰(zhàn)線必須做好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努力的準備。要增強戰(zhàn)略自信和定力,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堅決維護我國核心利益和主動有利的發(fā)展態(tài)勢。強化責任擔當,直面外交工作中的焦點難點問題,知重負重,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發(fā)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在新時代外交中敢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堅持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注意防范化解國際和外交領域重大風險,行穩(wěn)致遠。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三
“一帶一路”進行了五年,實際上已經步入一個新的階段,必須進行高質量的轉型和發(fā)展,我們需要更加系統、全面地提升研究,進一步把成果實化。
“一帶一路”建設,簡單地從技術和實務方面進行總結,有四個觀點進行匯報:
第一個就是“一帶一路”體現了兼顧國際、國外兩個大局的國家治理理念??梢钥吹剑瑢ν鈱用嫔现袊呀涍M入到一個令人矚目的全球舞臺的中心地位。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上也有很多期待,希望中國在經濟、技術各個層面提供幫助。“一帶一路”建設很好地體現了統籌國內國際,更好運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第二個“一帶一路”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和大國外交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耙粠б宦贰苯ㄔO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方面不管是理念還是實踐中的內容進行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給予完美展示,在周邊外交、發(fā)展中國家外交、多邊外交這幾個層面都得到了詮釋。
第三個觀點是“一帶一路”是中國推動全球化,并參與和改革全球治理體系的一個理念。特別是2016年以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領頭羊,能夠提出怎樣一種發(fā)展模式、一種什么樣的全球治理觀,推動全球化進一步向前邁進,任務很重。
第四個觀點是“一帶一路”是中國提出的世界共商共享共建的國際合作倡議,這個倡議首先是對中國自身來說具有首創(chuàng)優(yōu)勢?,F在首先的問題就是如何把首創(chuàng)優(yōu)勢、先發(fā)優(yōu)勢作為引領優(yōu)勢,其次是跟發(fā)展中國家如何進一步鞏固團體的問題。發(fā)展中國家是世界上主要的群體,把中國的“五大發(fā)展理念”、發(fā)展模式,如何共享給各國,讓周邊的發(fā)展中國家和相關的發(fā)展中國家借鑒,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務。
總的來看,“一帶一路”體現了中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在推進新時代大國外交中的歷史擔當。(本文系作者在學習***總書記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討會暨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學院成立大會上的發(fā)言,有刪減。)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四
本文主要從三個部分展開,第一部分是以麥金德的“大陸心臟”理論為例回顧一下傳統的地緣政治理論以及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一書中對歐亞大陸地緣戰(zhàn)略地位的描述;第二部分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特點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基于的地緣考量;第三部分就是回答地緣因素、地緣政治的理論在當代還有多少解釋力這個問題。
首先先來解釋一下,選擇麥金德“大陸島”理論的原因,因為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書中的觀點,也吸取麥金德“大陸心臟”理論,這樣更有連續(xù)性。
(一)麥金德的“大陸心臟”理論
如果說早期的技術發(fā)展使得海上運輸表現出比陸上運輸更大的便捷的話,那么20世紀早期科技的發(fā)展使得陸上權力占據了主導地位。鐵路,接下來的內燃機,以及現代化高速公路及公路網的建設,使得整個歐洲擁有了進行大規(guī)模物資輸送的能力。到那個時候,歐亞大陸的內部地區(qū)為大陸所包圍。麥金德注意到歐亞大陸的河流沒有一個是注入世界主要海洋的,北冰洋冰凍了歐亞大陸北部絕大多數海域,以及其海岸線的港口。進而,隨著鐵路技術的發(fā)展,20世紀的中東地區(qū),德國可以十分便利地通過陸路進入,正如19世紀時期英國通過海路進入一樣。英國,作為一個小島國,麥金德稱之為已經貶值的遺產的受贈者,嚴重缺乏自然資源。而主要的歐洲大陸強國都控制著有利的自然和人口資源。麥金德注意到,陸權與海權的競爭構成了歷史的永恒主題。海權演進的第一個循環(huán)圈隨著馬其頓帝國對地中海的控制而結束,在接下來的循環(huán)中,麥金德注意到陸上強國羅馬戰(zhàn)勝了海上強國迦太基,隨后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的內海。在古代的這兩個循環(huán)過程中---馬其頓對希臘、羅馬對迦太基---陸上強國成功地挑戰(zhàn)了海上強國。從技術角度看,曾經有利于海權的技術,到20世紀之后,開始向陸權傾斜。
當我們快速地回顧歷史的流轉時,是否某種感覺到某種恒久的地理關系已然變得清晰?難道不是真的存在著一個處于樞紐地位的歐亞大陸中心地帶,無法乘船只抵達,但一直以來卻總向馬上民族開放的地區(qū)?而今天,它已經向鐵路和公路網絡開放了。這個地域,大體上切合沙皇俄國的領土,占據著“中心的戰(zhàn)略地位”,并擁有“無法計算”的充分的資源,(麥金德將這一中樞地域稱作大陸心臟),他認為,這一地區(qū)被由歐亞大陸邊緣的主要大國所構成“內新月”所環(huán)繞,這些大國包括:德國、土耳其、印度和中國。而這些地區(qū)反過來又為由英國,南部非洲及日本等“外新月”地區(qū)所環(huán)繞。麥金德提出了其著名的格言:“誰控制了東歐,誰就控制了大陸心臟;誰控制了大陸心臟,誰就控制了整個大陸島,誰控制了大陸島,誰就將控制世界?!?/p>
(二)布熱津斯基在書中關于歐亞大陸地緣戰(zhàn)略地位的描述
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一書中為美國在二十一世紀保持其舉足輕重的地位提出了大膽而又可能引起爭議的地緣戰(zhàn)略設想。布熱津斯基中心思想就是美國應在歐亞這塊世界上人口最多、自然資源最豐富、經濟活動最活躍的大地上行使力量。歐亞大陸西起葡萄牙,東至白令海峽,北起拉普蘭南至馬來西亞,是一個"大棋盤"。在未來的歲月中美國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將在這個棋盤獲得認可和受到挑戰(zhàn)。他認為,美國面臨的主要任務是處理歐、亞和中東的沖突和關系,防止出現任何超級大國對手來威脅美國利益或福祉。
本書核心論述的是:歐亞大陸是未來世界舞臺的中心。美國,作為世界唯一的全球性大國,要確保其首要地位和利益,必須要在歐亞大陸建立一種多元性民主化政治與安全體系,并積極的適當的參與其中。在歐亞大陸的西端,圍繞德法建立一個不斷擴大的歐盟與北約,并吸引俄參與其中;在歐亞大陸的遠東地區(qū),政治上圍繞中國,而國際事務上圍繞日本建立一種復雜的三角平衡關系,其關鍵是與中國的關系,日本是作為制衡的力量卻不是主要的。歐亞大陸的連接地帶,五個新生中亞國家是歐亞大陸的“巴爾干”,恰當的處理這里的關系,是維持歐亞穩(wěn)定的重要一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的外交事業(yè)也展現出了新面貌,逐漸形成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格局,正是在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特點以及中國領導人關于我國外交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斷的指引下,中國才鋪開了“一帶一路”倡議這張宏偉藍圖。
(一)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特點
筆者認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特點在《十九大報告》中完美的展現了出來.《十九大報告》是中國歷史性的戰(zhàn)略性文件。報告不僅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思想,而且對指導和發(fā)展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也具有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妒糯髨蟾妗肪C合和提煉了外交思想是80年代初以來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達到了歷史性的新高度。
一是強調堅持和平發(fā)展道路。堅持和平發(fā)展道路,宣示了中國崛起采取什么樣的道路與戰(zhàn)略,有別于傳統大國暴力崛起的國際政治模式。中國30多年改革開放的過程也是堅持和平發(fā)展的過程。和平發(fā)展,中國才有了今天在世界上的地位。
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念。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全球治理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并且以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參與,這是新的理念和實踐。“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帶一路”的基本原則,而“一帶一路”是中國全球治理觀的實踐。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共”字是有重要意義的。獨立個人的“自在”離不開整個群體的“共在”。自我存在總是與共同存在相伴相生、共同發(fā)展,正如水滴與大海是并在的。尊重個體的“自在”和個體權利,也尊重自我與他者的“共在”和共同權利,“共”字充分體現了“co”這個英文前綴,所有以“co”起始的單詞都是共同的事情,比如“合作”。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時代是“co”時代?,F在的共享單車與消費習慣都有這種含義?!耙粠б宦贰辈煌隈R歇爾計劃,首先是要“共商、共建、共享”,而不是某一方的行為。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需要,在共商的基礎上才能共建,只有在共享的大背景下才能共同發(fā)展,這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的初衷與核心。國內治理我們也開始用了“共商、共建、共治”,兩者的思路是一致的。
三是構建總體穩(wěn)定、均衡發(fā)展的大國關系框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同任何一個大國的關系都保持總體穩(wěn)定,不大起大落,同所有大國的關系都均衡發(fā)展,既不同任何一個大國對抗,也不同任何一個大國結盟。在重視現有大國關系的同時,中國還特別重視同發(fā)展中大國的合作。一些發(fā)展中大國雖然目前還不具備世界大國的實力和地位,但是它們的發(fā)展?jié)摿薮?,它們成為世界大國只是時間問題。中國同發(fā)展中大國有更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在國際事務中也有更多的共同立場和共同話語。
四是在多邊外交中著眼于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并爭取話語權。中國要通過多邊外交來推動國際體系和全球治理改革。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國際體系面臨轉型,全球治理面臨許多新問題新挑戰(zhàn),全球治理體系需要變革。但是,西方大國在全球治理改革上普遍表現出動力不足或能力不夠,他們試圖繼續(xù)維系對他們有利但已經盡顯弊端的國際體系和全球治理體系。這正為中國外交提供了歷史性機遇。中國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基本取向是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增加代表性和話語權,進而更加公正合理。
五是大力開展政黨交流合作和公共外交。政黨在現代政治生活中居核心地位,是國家政策的制定者和民意輿論的引導者,所以,開展政黨交流與合作,對促進國與國的關系極為重要。中國共產黨同許多國家的各種類型政黨都保持著機制性的交往。2017年12月,在北京舉辦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創(chuàng)下一個歷史性紀錄:共有120多個國家近300個政黨和政黨組織領導人報名參會。這樣的交流對相關國家了解中國的大政方針、戰(zhàn)略走向,從而形成對中國的理性認知,避免誤解偏見是非常有益的。除了政黨外交,中國還重視其他層面的公共外交。“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同“政治組織的交流合作,推進人大、政協、軍隊、地方、人民團體等的對外交往”,其寓意就是公共外交。
六是“一帶一路”建設?!耙粠б宦贰背h首先是針對經濟發(fā)展和國際經濟合作,但是又不僅限于經濟,其實施過程和效果都與外交分不開,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外交戰(zhàn)略布局的推進,在某種程度上可算是為中國外交戰(zhàn)略布局增添了新內容?!耙粠б宦贰彪m然立足于中國的發(fā)展開放以及為之營造和平穩(wěn)定的外部環(huán)境,但卻有利于沿線國家的發(fā)展與和平。在全球治理遭遇困難的當下,“一帶一路”無疑為推進全球治理提出了一個充滿中國智慧的方案。在這樣一個廣闊的、可以視為“準全球”的地域實現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無疑將極大地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聯合國多次在決議中寫入“一帶一路”倡議。
(二)“一帶一路”倡議基于的地緣考量
當今世界正發(fā)生復雜深刻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xù)顯現,世界經濟緩慢復蘇、發(fā)展分化,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邊投資貿易規(guī)則醞釀深刻調整,各國面臨的發(fā)展問題依然嚴峻。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潮流,秉持開放的區(qū)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qū)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qū)域經濟合作架構。共建“一帶一路”致力于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互通,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伙伴關系,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實現沿線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耙粠б宦贰钡幕ヂ摶ネ椖繉⑼苿友鼐€各國發(fā)展戰(zhàn)略的對接與耦合,發(fā)掘區(qū)域內市場的潛力,促進投資和消費,創(chuàng)造需求和就業(yè),增進沿線各國人民的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讓各國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諧、安寧、富裕的生活。
當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高度關聯。中國將一以貫之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國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責任和義務,為人類和平發(fā)展作出更大的貢獻。這些正是中國基于本國所得地緣環(huán)境以及歐亞大陸整體的地緣環(huán)境,所做出鏈接歐亞大陸,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同時,我們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也應該警惕傳統地緣政治帶來的風險。我們必須要記住,“一帶一路”這樣巨額的基礎設施投資要穿越一系列的古代文明區(qū)和宗教信仰區(qū)。比如說有伊拉克和敘利亞這樣的國家,由于過去10到15年當中發(fā)生的一切,以及正在進行的戰(zhàn)爭。很多人開始避開這些國家,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放棄宗教,比如說在伊拉克這樣的國家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練瑜珈,而不是繼續(xù)恪守伊斯蘭教的教條,有去宗教的趨勢,但是以宗教之名,宗教極端主義組織,仍然是這種巨大的基礎設施的一個地緣政治的風險?!耙粠б宦贰背h提出已經5年了,現在重在落實,重在把“共商共建”的理念轉化成實踐,而在這個過程中,就更要考慮到一些地緣的因素,根據當地已經相對發(fā)展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和謀劃,以達到共贏的目的。
首先筆者認為,傳統的地緣政治理論已經不能完美的解釋當代國際關系的變化,因為傳統理論的背后蘊含著國家間利用地緣進行爭霸、戰(zhàn)爭的因素,并且最終總要把國家引向“零和博弈”的邊緣。而當今世界全球化趨勢勢不可擋,只有合作才能實現國家的長久發(fā)展與穩(wěn)定,命運共同體意識越來越強。因此,傳統的地緣政治理論只是國家對外決策的考慮因素之一,并沒有太多的解釋力了。但是,地理因素的重要性,特別是海洋地理位置,筆者認為反而更加重要了。不光是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包括俄羅斯提出的“歐亞經濟聯盟”、韓國提出的“歐亞倡議”、哈薩克斯坦提出的“光明大道”、蒙古提出的“草原之路”等一系列規(guī)劃倡議都是基于本國和本地區(qū)的地理因素做出的。我國自建國初就十分重視周邊外交局勢,近年來每年都會召開“中國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都是對地理因素的重視。
因此,雖然傳統的地緣政治理論不能很好地解釋和指導國際關系的發(fā)展,但是地理因素的重要性沒有下降,同時由中國基于地理因素的考量和研判,形成的新的“地緣理論”,做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商共建共贏”的理論,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合作與對外開放,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在聯合國框架下,推動20國集團、金磚國家、博鰲亞洲論壇、上海合作組織來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的一系列倡議,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的贊同與支持。
參考資料
【1】《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zhàn)略》.[美]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著.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2】秦亞青:《十九大報告》與中國外交的新時代.《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18年03期.2018.3。
【3】劉建飛:新時代中國外交戰(zhàn)略中的中美關系.《美國研究》。
【4】葉成城:重新審視地緣政治學:社會科學方法論的視角.《世界經濟與政治》.2015.05。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五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這70年,是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70年,是中國為世界不斷作出重大貢獻的70年。70年來,新中國外交作為新中國發(fā)展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助推了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歷史性轉折,實現了中國同世界關系的歷史性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外交工作繼往開來,開拓奮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昂首邁入了新時代。
一
70年春華秋實。中國外交為民族復興盡責,為人類進步擔當,堅持做國家發(fā)展的推動者、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合作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第一,推動我國外部環(huán)境實現歷史性改善。70年來,新中國建交國從18個增加到179個,建立了110對各種形式的伙伴關系,構建起遍布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我國同主要大國關系總體穩(wěn)定、均衡發(fā)展。中俄全面戰(zhàn)略協作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中美致力推進以協調、合作、穩(wěn)定為基調的關系,中歐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我國同周邊各國建立了伙伴與合作關系,解決了大多數歷史遺留問題。我國同發(fā)展中國家加強團結合作,實現整體合作機制全覆蓋,形成攜手并進、共同發(fā)展的新局面。
第二,捍衛(wèi)國家主權安全取得歷史性進展。從打破美西方孤立封鎖到開展反帝反霸斗爭,再到改革開放以來堅決捍衛(wèi)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中國外交經歷了一次次重大考驗,交出了一份份滿意答卷。70年來,我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臺灣事務,不斷鞏固一個中國的國際共識。我們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為香港、澳門順利回歸以及反干預斗爭作出貢獻。我們堅定捍衛(wèi)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同14個陸地鄰國中的12個劃定和勘定邊界,積極穩(wěn)妥應對東海、南海爭議,推動南海局勢趨穩(wěn)向好。我們同各種分裂勢力堅決斗爭,加強打擊“三股勢力”國際合作,牢牢把握反分裂國際斗爭的主動權。我們還大力協助開展國際追逃追贓。
第三,助力我國對外合作實現歷史性跨越。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外交以服務國家發(fā)展為己任,為維護中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拓展同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2013年,***總書記總攬世界大勢,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國際合作倡議。6年來,我國同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合作文件,成功舉辦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達成550多項合作成果,為促進中國開放發(fā)展和增進各國民生福祉帶來新機遇。
第四,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實現歷史性提升。新中國成立伊始即提出,“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通過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新中國登上國際舞臺,展現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全新風貌。時至今日,我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國、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和安理會五常中派遣維和軍事人員最多的國家。我國參與了幾乎所有政府間國際組織和500多項國際公約。聯合國糧農組織等4個聯合國專門機構的主要負責人由中方人員出任。我國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投票權份額上升至第三位,成功主辦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亞信、金磚國家等多場峰會,創(chuàng)設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fā)銀行等新多邊金融機構,國際話語權、規(guī)則制定權、議程設置權全面提升。我國同各國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網絡安全、公共衛(wèi)生等全球性挑戰(zhàn),積極參與解決朝鮮半島、伊朗核、敘利亞、阿富汗等熱點問題,作出了舉世公認的重要貢獻。
第五,中國外交理念的影響力得到歷史性增強。從首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三個世界”響徹聯合國講壇,從作出和平與發(fā)展是時代主題重要論斷到促進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新中國外交把握時代脈搏,以理念指導行動、以道義引領實踐,對當代國際關系產生重大深遠影響。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立時代潮頭,推進一系列重大外交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形成并確立了***外交思想,成為新時代我國外交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總書記提出的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正確義利觀、新發(fā)展觀、新安全觀、全球治理觀等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張,極富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了人類發(fā)展潮流,開辟了當今世界國際關系理論創(chuàng)新的新境界。
二
70年櫛風沐雨,中國外交鑄就了獨特精神,積淀了優(yōu)良傳統,砥礪了堅韌風骨。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進入新時代,繼承和發(fā)揚好這些優(yōu)良傳統和精神品質,對我國外交事業(yè)從勝利走向勝利具有重大理論與實踐意義。
黨的領導是中國外交的靈魂。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根本政治保障。我們黨是一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政黨,是一個有遠大理想和國際主義精神指引的政黨,是一個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政黨。正是因為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外交才能在70年風云變幻中攻堅克難、贏得勝利;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驚濤駭浪中不畏浮云、堅定前行。
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的基石。獨立自主是立黨立國的重要原則。70年來,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堅定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絕不允許任何人把他們的意志強加于中國人民。始終堅持從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發(fā),根據事情本身是非曲直獨立決定政策立場,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發(fā)展道路和社會制度的權利,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天下為公是中國外交的胸懷。大道之行,天下為公。70年來中國與世界同行的歷程證明,中國是世界之中國,中國發(fā)展進步離不開世界,世界和平繁榮也離不開中國,中國同世界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我們在國際社會應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發(fā)揮了中流砥柱作用。作為最大發(fā)展中國家,我們心系其他發(fā)展中伙伴,迄今已向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近4000億元人民幣發(fā)展援助,派遣60多萬援助人員,700多人為他國建設與發(fā)展獻出了寶貴生命。歷史已經證明,在攸關世界前途命運的重大關頭,中國沒有缺席,也決不會缺席。
公平正義是中國外交的堅守。70年來,新中國在國際政治中堅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在國際合作中踐行互利共贏、共同發(fā)展,在國際交往中講究相互尊重、重信守諾,贏得了國際社會廣泛贊譽和尊重。面對保護主義逆流,中國堅持開放包容發(fā)展的正確方向;面對單邊主義肆虐,中國堅守多邊主義的道義高地;面對地區(qū)熱點動蕩不定,中國堅持勸和促談和政治解決。不管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都會堅守原則底線,言出必行,約定必守,決不拿原則問題做交易。
互利共贏是中國外交的追求。不斷擴大同世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是新中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發(fā)展的成功經驗。中國致力于打破零和博弈、贏者通吃的舊藩籬,倡導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新理念,中國仍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fā)展的“快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累計吸引非金融類外商直接投資20343億美元,設立近100萬家外商投資企業(yè)。2018年,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達1205億美元。貨物進出口總額達4.6萬億美元,比1978年增長223倍,連續(xù)兩年居世界首位。
外交為民是中國外交的宗旨。新中國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外交是人民外交,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宗旨。我們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為維護人民群眾海外合法權益而不懈奮斗。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海外利益持續(xù)擴大,中國外交統籌推進海外中國平安體系建設,全面維護中國公民和機構的海外安全與正當權益,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海外出行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讓中國公民在世界各地都能感受到五星紅旗的力量與溫暖,感受到偉大祖國的尊嚴與榮耀。
三
70年風雨兼程。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中國外交接續(xù)奮斗的新起點。前進道路上既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將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為此,我們要繼續(xù)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外交思想,切實增強“四個意識”,不斷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積極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妥善應對和防范化解各種風險挑戰(zhàn),把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斷推向前進。
我們將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和平發(fā)展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根據自身歷史、國情和時代潮流作出的戰(zhàn)略選擇。我們將繼續(xù)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外交宗旨,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我們將同各國一道,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們將堅持打造全球伙伴關系?;锇殛P系為當今世界處理國與國關系提供了新模式。我們將不斷完善伙伴關系全球布局,全方位推進中俄新時代全面戰(zhàn)略協作伙伴關系,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妥善處理中美經貿摩擦,致力于發(fā)展以協調、合作、穩(wěn)定為基調的中美關系,與歐洲攜手推進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建設,按照親誠惠容理念進一步增強與周邊各國的戰(zhàn)略互信與利益交融。堅持奉行正確義利觀,同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加強團結合作。
我們將堅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耙粠б宦贰背h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實踐平臺。我們將在過去6年建設的基礎上,繼續(x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黃金法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xù)目標,積極打造全球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對接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規(guī)則、標準和最佳實踐,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方向不斷前進。
我們將堅持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作為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和負責任大國,中國將一如既往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堅決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努力避免治理真空和治理亂象,保持全球治理體系的健康穩(wěn)定。積極踐行中國特色熱點問題解決之道,為解決國際地區(qū)熱點問題發(fā)揮更大作用。
我們將堅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我們歷來都尊重別國的正當權益,同時,中國的正當以及合法權益也不容侵犯。我們將以更扎實的行動、更有力的舉措,構筑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牢固防線。我們將堅決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決捍衛(wèi)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對中國內部事務的任何干預挑釁。我們還將全力維護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正當發(fā)展權利,抵制任何針對中國的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
七十載歲月崢嶸,新時代乘風破浪。我們將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外交思想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攻堅克難,開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世界夢作出新貢獻。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六
***總書記所作的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外交部分開宗明義地強調,“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yè)而奮斗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如此莊重而鮮明地昭示黨的偉大世界使命,在黨的歷屆代表大會報告中還是第一次。這充分表明我們黨更加明確地把中國人民的命運同世界人民的命運密切聯系在一起,給中國外交賦予更加寬廣的思維、更加豐富的內涵和更加宏大的戰(zhàn)略目標,也標志著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進入新時代。
1949年,剛獲得民族解放和獨立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外交方面最重要的歷史任務是維護國家的獨立、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打開國際局面,在世界上贏得廣泛的承認、支持和尊重,為社會主義和平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毛澤東和周恩來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根據那個時代的國際國內形勢特點,制定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三個世界”理論,建立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國際統一陣線等思想,確定各種具體方針政策和措施,指導中國外交贏得一個接一個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國際環(huán)境。毛澤東外交思想為我國外交奠定了堅實雄厚的基礎,為中華民族站起來作出卓絕的豐偉貢獻。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這一極其重要的決定,開辟了改革開放的發(fā)展道路,中華民族進入富起來的歷史時代。鄧小平運用辯證思維方法縱觀國際風云變幻,洞察國內外形勢發(fā)展,結合我國現代化建設的要求,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在繼承和發(fā)展毛澤東外交思想的基礎上,對我國外交政策進行了全面深刻調整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創(chuàng)立了富有特色的鄧小平外交思想。在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劇烈變化中,指導著我國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尊嚴,確保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推動國民經濟持續(xù)高速發(fā)展,成為中華民族實現“富起來”的最可靠基礎和保證,豐功偉績彪炳千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洞察世界潮流的新動向,全面把握國際形勢的新變化,站在時代潮頭,結合中國國際地位新形勢和發(fā)展新要求,在保持對外大政方針連續(xù)性基礎上,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舉措,積極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與實踐創(chuàng)新,使我國外交呈現出輝煌壯麗的新局面,展現出蒸蒸日上的新氣象。
***外交思想已成為我國新時代外交的強大思想武器
十八大以來,***同志在外交理論上和在實踐上都有系統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主要新思想和新理念有: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打造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伙伴關系;建立以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家關系;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xù)的新安全觀;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真、實、親、誠”對非工作方針以及“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主張正確義利觀等。在實踐上主要體現在:完善我國外交戰(zhàn)略規(guī)劃與總體布局;全面運籌大國關系,妥善處理好與美、俄、歐三大力量關系,保持我國主動有利地位;積極經略和塑造周邊,堅決而穩(wěn)重地應對和解決東海問題、南海問題等周邊的復雜挑戰(zhàn);擴大和深化與發(fā)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開創(chuàng)對非洲、拉美、阿拉伯國家合作新局面,打造同中東歐國家互利合作新框架;引導和推進上合組織和金磚國家的新型合作;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fā)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打破西方國家長期壟斷國際金融領域局面;在全球治理中發(fā)揮日益顯著的引領作用,在處理和解決國際和地區(qū)問題上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展現中國力量。所有這些,都得到世界各國廣泛贊譽,成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成就的一個個亮點,彰顯出作為世界大國的嶄新風采。這充分證明***外交思想已成為我國新時代外交的戰(zhàn)略與策略主導。
***外交思想的發(fā)展,與國際和國內形勢的演變分不開。就國際而言,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形勢一直處于深刻而復雜的變化之中。隨著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蓬勃發(fā)展,特別是一大批新興經濟體的迅猛崛起,世界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的力量對比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日益鮮明地改繪著全球政治和經濟版圖。西方世界幾百年壟斷國際主導地位的體制、思想和理念暴露出越來越嚴重的缺陷與弊端。二戰(zhàn)以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建立的國際秩序和機構規(guī)章中不公平、不合理和不符合時宜的諸多事項,成為新興力量強烈要求改變和改革的主要對象。西方頑固堅持的所謂普世道路、理念和模式日益失靈,既難以應對世界發(fā)展出現的新問題,也不能解決這些國家本身存在的新麻煩。近年來美歐國家出現的各種紛亂現象和尖銳問題,進一步顯示出西方國家制度的弊端。世界人民呼吁新的全球治理思想、理念引導,要求出現新的主持正義和公正的領導力量。
新時代的中國外交具有更加寬廣的胸懷和更遠大的目標
從國內外形勢看,一方面經過新中國成立68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近40年來的艱苦努力和快速發(fā)展,我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進入由“富起來”轉向“強起來”的新時代;另一方面,我國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fā)展同各國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贏得國際廣泛尊重與贊許,國際地位和影響大幅提升,國際作用更加彰顯,使我國比任何時候都更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國際和國內形勢發(fā)展要求新的外交導向,***外交思想應運而生。
***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實際是黨的初心。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就提出,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貢獻”。鄧小平也一再強調:“中國在國際上有特殊的重要性,關系到國際局勢的穩(wěn)定與安全。”“我們國家發(fā)展了。更加興旺發(fā)達了,我們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就會大”,中國應當對人類有較大貢獻。這要求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應具有更加寬廣的胸懷和更遠大目標,既立足中國,也放眼世界,對國內國外兩個大局輸入新的思路和涵義。
我國的“世界觀”與美國謀求世界霸權的觀念和目的有本質的不同。我國早就向世界莊嚴宣布,中國決不謀求世界霸權,現在不會,將來強大起來也不會。我們清醒地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們剛剛步入由“富起來”到“強起來”過渡的歷史進程,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真正完全的富裕,還需繼續(x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強起來”也需不斷加強物質和文明基礎,以更加雄厚的綜合國力為堅實后盾。
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面臨新的發(fā)展機遇和廣闊前景,肯定也要面對諸多新的甚至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但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激勵下,在***外交思想指導下,必能繼續(xù)砥礪奮進,不斷贏取更多更大成就,創(chuàng)建新的輝煌。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七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撬開閉關鎖國的清政府大門,從此中國開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不僅讓我們意識到固步自封的危害、強國建設的重要、強大軍隊的關鍵,也讓我們更加珍視和平、合作、共享、共贏的發(fā)展環(huán)境,這就需要開展“大國外交”。
大國外交需要大國責任。隨著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也凸顯得淋漓盡致,中國擔當、中國胸懷、中國力量更是為國際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做出巨大的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完成28次出訪,飛行里程約57萬公里,累計時長193天,足跡遍及五大洲、56個國家以及主要國際和區(qū)域組織,讓中國聲音、中國智慧、中國能量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國應該共同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5年來,中國推動新時期中美關系持續(xù)健康穩(wěn)定向前發(fā)展,與東盟國家關系站上更高起點,確立中非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新定位……同時,不斷加強經濟組織合作引領,與金磚國家攜手打造新的“金色十年”,開啟“一帶一路”建設、設立亞投行,推動g20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于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扮演更重要角色……不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中國運籌帷幄,與各國求同存異、攜手共進,給自己創(chuàng)造了機遇,也讓全世界得到實惠。
但大國外交并非一路坦途。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勢必會與眾多資本主義國家開展激烈競爭,甚至形成掎角之勢。不少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始終不看好中國,從最初的“中國崩潰論”,到新時期的“中國威脅論”,各種錯誤論斷、偏激理論甚囂塵上。但中國的“大胸懷”,讓發(fā)展國力、合作共贏、包容和諧、拼搏奮進成了主色調,也進而得到了不少國家的理解、欣賞、信服。近年來、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中國經驗的國際影響力逐步吸引了外界的眼光,讓國際社會在好奇、驚訝之余,更好地了解、研究中國,攜手創(chuàng)新全球治理理念。
與此同時,大國外交需要大國擔當。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話語權的提升,中國也逐漸在國際社會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區(qū)域維和、世界反恐、國際援助、和平談話……中國用實實在在極大力度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讓世界更清晰地認識到,中國是負責任、寬胸懷、有格局的大國,中國需要和平的發(fā)展環(huán)境,也更愿意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營造和平有序的氛圍,讓世界各國搭乘中國發(fā)展的便車、共享改革的紅利。當然,大國擔當不僅在國際上有很高的威望,也為我國公民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也門撤僑、亞丁灣護航、國際巡邏等,始終將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讓人民時時刻刻感受到祖國就在身邊。
5年的努力,我國外交碩果累累,但我們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正確的認識,始終明確我國現在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依舊是我國的主要矛盾。我們務必攜手共進、堅定信念、頑強拼搏,把握好大國外交帶來的機遇,勇于接受挑戰(zhàn),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共同締造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近日,央視《大國外交》政論專題片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政府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在繼承新中國外交傳統、保持外交大政方針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的基礎上,積極作為,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外交成就,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給出了中國方案。
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5年來,以-----為核心的黨中央對“21世紀國際關系向何處去”這一時代命題做出了中國方案。堅決摒棄叢林法則、不搞強權獨霸、超越零和博弈,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命運共同體。一個家庭尚且有這樣那樣的分歧,關鍵的是不要把分歧當成采取對抗的理由。有些分歧是可以通過努力解決的,雙方應該加把勁,把它們解決掉。有些分歧可能一時解決不了,雙方應該多從對方的具體處境著想,以務實和建設性的態(tài)度加以把控。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fā)展道路的權利,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維護國際社會的公平正義。
分享中國經驗,為世界經濟發(fā)展提供有益借鑒。歐盟一體化遭遇挫折、經濟全球化披上陰霾、地區(qū)局勢動蕩不安……。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中國也一直在為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尋找辦法、謀劃出路,積極與各方分享中國經驗。-----多次在國際重要場合,結合中國的發(fā)展經驗和發(fā)展理念,為世界經濟發(fā)展深度“把脈”,開出了一系列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中國“藥方”。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從國內外比較的視角闡釋中國方案,充分演繹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fā)展理念,揭示中國發(fā)展奇跡的奧妙所在。最大限度發(fā)掘各國利益交匯的最大公約數,為陷入低迷的世界經濟發(fā)展指明了方向。伴隨著世界經濟的深度融合,各國日益相互依存,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濟命運共同體,必將越來越緊密。
提出全球治理體系,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踐行正確的義利觀,倡導合作、可持續(xù)的安全觀,堅持要合作不要對抗,要雙贏、多贏、共贏不要單贏。加強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耙粠б宦贰苯ㄔO的倡議,得到世界大多數國家的積極響應?!耙粠б宦贰辈坏塾诮洕系暮献鞴糙A,也致力于文明、文化間的溝通交流,促進各國人民的民心相通,以人文交流夯實各項合作的精神基礎,繼承和弘揚“絲路精神”,凝聚中國和參建各國的智慧,促進和平發(fā)展、共同發(fā)展,構建全球治理體系命運共同體。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綱領的全球治理體系,展現了對中國和世界各國關系長遠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思考,也給國際社會新秩序的建立帶來新動力。充分體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為解決全球熱點問題、難點問題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發(fā)揮建設性作用。
《大國外交》是為全面展現中國外交領域的新思想新戰(zhàn)略新實踐新成就,由中央組織拍攝的6集大型政論專題片。這部專題片緊緊圍繞------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深刻反映以-----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大格局、大氣魄、大手筆精心謀劃、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引領中國走進世界舞臺中心的恢弘歷程,充分展現我大國領導人風采和當今中國“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fā)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形象。
紀錄片《大國外交》共6集,分別為,《大道之行》《眾行致遠》
《中流擊水》《穿云破霧》《東方風來》《美美與共》。向我們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奉行“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合作、共贏”的大國外交理念,充分體現大國領導人風采和當今中國大國形象。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即我們將繼續(xù)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旗幟,踐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緊扣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大國外交中的自信表現,這極大地激發(fā)了人民群眾的民族自豪感。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的---28次踏出國門,飛行里程達到57萬公里,累計時長193天,出訪足跡遍及五大洲的56個國家以及主要國際和區(qū)域組織。外交是內政的延續(xù),中國要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離不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努力方向。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展示出非凡的生命力,一方面得益于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內政發(fā)展為外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夯實了敢于擔當的底氣;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國幾十年來的不懈努力,自新中國建立后我們提倡建立國際新秩序,努力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沉著應對紛繁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在“十三五”規(guī)劃進入深入推進的重要階段及中共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繼續(xù)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要秉持多邊主義,引領全球治理進程,特別是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包容互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經濟全球化已是大勢,順勢而行,利于千里。在全球治理的大環(huán)境下,建立更加公平互惠的經濟全球秩序是每一個發(fā)展中的新興國家最期盼的。公正合理的多邊外交能夠帶來互惠與共贏,是中國一直秉持推崇并將繼續(xù)推行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
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面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中國將始終站在和平穩(wěn)定一邊,站在公道正義一邊,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致力于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必將更有成效、大有可為。
央視近日播出的《大國外交》政論專題片,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充分展示了中國的大國智慧。
中國人愛好和平,中國歷來都堅持和平外交政策。早在1953年,中國提出的“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和完整體現,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guī)范國際關系的重要準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奉行中國特色外交政策,中國外交給人民帶來的獲得感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中國理念、中國方案的世界回響,充分展現我國領導人高瞻遠矚、廣交睦鄰的風采和當今中國“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fā)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的世紀形象。
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為了走向更加文明、更加繁榮,人們生活更加穩(wěn)定,敢于擔當大國的責任與使命。中國實行的特色外交政策,從頂層設計到深耕細作,不斷的為世界和平發(fā)展貢獻智慧、提供方案、展示謀略。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已經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支持、響應和好評。中國本著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不結盟,不自我膨脹,不稱王稱霸,對所有國家一視同仁。中國的倡議“一帶一路”讓中國發(fā)展機遇和世界廣泛分享,中國同時從世界共同發(fā)展中獲得更多機遇。在體現我們大國智慧的同時,也給某些西方國家輿論造勢的“中國威脅論”以有力的回擊。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華通訊社、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6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28日在中央電視臺等電視臺開播,全景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恢宏歷程。
如果說,7月份十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回答了時代之問和人民之問,讓人們對當下中國有了一個宏觀和客觀的認知,也讓人們在實現中國夢進程中有了清晰的認知和定位。那么,此次8月播出的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則回答了在世界環(huán)境中中國應置身何處,扮演什么的角色,在全球的語境下我們應怎樣的自我認同以及贏得他人認同。
在“沒有人可以是孤島”的當下,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中國夢的實現也不能離開世界,這就要求我們要與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搞好關系;要求我們不僅要自我發(fā)展,還要在世界的格局中發(fā)展,我們要借世界的他山之石,攻中國夢這塊玉。而這些不僅需要有國內外合適的環(huán)境,更需要我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自我認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于我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定位,積極服務國內發(fā)展,努力為國內發(fā)展營造良好外部環(huán)境,同時在國際上堅定維護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和正當權益,積極推進外交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內,不為“外界”打擾,安心工作,踏實的奮斗,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夢想和我們所有人共同的中國夢。這些都指向我們要和平和發(fā)展,要合作與共贏,我們最終是要實現共贏共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下的我們折射出“自我”是要有所擔當和有所實干的。
《大國外交》讓我們能更深刻的讀懂國家,更深刻的認知和理解世界,宏大的敘事為我們個體建構的提供了新視角,讓我們在國家和世界的語境下有機會重新構建自我認同,而這個重新構建的自我是我們面對“過去”的標尺,也使我們選擇“未來”的航向標。
《大國外交》是為全面展現中國外交領域的新思想新戰(zhàn)略新實踐新成就,由中央組織拍攝的6集大型政論專題片。這部專題片緊緊圍繞------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深刻反映以-----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大格局、大氣魄、大手筆精心謀劃、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引領中國走進世界舞臺中心的恢弘歷程,充分展現我大國領導人風采和當今中國“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fā)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形象。
紀錄片《大國外交》共6集,分別為,《大道之行》《眾行致遠》
《中流擊水》《穿云破霧》《東方風來》《美美與共》。向我們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奉行“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合作、共贏”的大國外交理念,充分體現大國領導人風采和當今中國大國形象。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即我們將繼續(xù)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旗幟,踐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緊扣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大國外交中的自信表現,這極大地激發(fā)了人民群眾的民族自豪感。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的---28次踏出國門,飛行里程達到57萬公里,累計時長193天,出訪足跡遍及五大洲的56個國家以及主要國際和區(qū)域組織。外交是內政的延續(xù),中國要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離不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努力方向。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展示出非凡的生命力,一方面得益于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內政發(fā)展為外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夯實了敢于擔當的底氣;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國幾十年來的不懈努力,自新中國建立后我們提倡建立國際新秩序,努力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沉著應對紛繁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在“十三五”規(guī)劃進入深入推進的重要階段及中共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繼續(xù)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要秉持多邊主義,引領全球治理進程,特別是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包容互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經濟全球化已是大勢,順勢而行,利于千里。在全球治理的大環(huán)境下,建立更加公平互惠的經濟全球秩序是每一個發(fā)展中的新興國家最期盼的。公正合理的多邊外交能夠帶來互惠與共贏,是中國一直秉持推崇并將繼續(xù)推行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
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面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中國將始終站在和平穩(wěn)定一邊,站在公道正義一邊,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致力于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必將更有成效、大有可為。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八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華通訊社、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6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28日在中央電視臺等電視臺開播,全景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恢宏歷程。
如果說,7月份十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回答了時代之問和人民之問,讓人們對當下中國有了一個宏觀和客觀的認知,也讓人們在實現中國夢進程中有了清晰的認知和定位。那么,此次8月播出的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則回答了在世界環(huán)境中中國應置身何處,扮演什么的角色,在全球的語境下我們應怎樣的自我認同以及贏得他人認同。
在“沒有人可以是孤島”的當下,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中國夢的實現也不能離開世界,這就要求我們要與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搞好關系;要求我們不僅要自我發(fā)展,還要在世界的格局中發(fā)展,我們要借世界的他山之石,攻中國夢這塊玉。而這些不僅需要有國內外合適的環(huán)境,更需要我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自我認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于我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定位,積極服務國內發(fā)展,努力為國內發(fā)展營造良好外部環(huán)境,同時在國際上堅定維護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和正當權益,積極推進外交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內,不為“外界”打擾,安心工作,踏實的奮斗,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夢想和我們所有人共同的中國夢。這些都指向我們要和平和發(fā)展,要合作與共贏,我們最終是要實現共贏共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下的我們折射出“自我”是要有所擔當和有所實干的。
《大國外交》讓我們能更深刻的讀懂國家,更深刻的認知和理解世界,宏大的敘事為我們個體建構的提供了新視角,讓我們在國家和世界的語境下有機會重新構建自我認同,而這個重新構建的自我是我們面對“過去”的標尺,也使我們選擇“未來”的航向標。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九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總書記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年、熱情關懷青年、充分信任青年,鮮明提出黨管青年原則,大力倡導青年優(yōu)先發(fā)展理念,著力發(fā)揮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推動青年發(fā)展事業(yè)實現全方位進步、取得歷史性成就。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中國青年展現了亮麗的青春風采、迸發(fā)出豪邁的青春激情。
堅定理想信念,勇挑時代之責。在做好工作所需的各種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青年一代只有保持對黨的忠誠心,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方能行穩(wěn)致遠、進而有為。一方面要信念如磐。年輕干部作為新時代的“弄潮兒”,能否系好第一??圩?,不僅事關個人成長,更關乎事業(yè)的成敗。夯實年輕干部成長根基,必須把鍛造“鐵一般”的信念放在首位,做到眼睛亮、身心正,自覺加強政治歷練,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另一方面要意志如鋼。身處偉大時代,面臨諸多挑戰(zhàn),我們一定要有堅強意志力,篤定正確的奮斗方向,并持之以恒為之奮斗,努力激揚起信念堅定的“青春力量”。
堅持人民至上,主動擔當作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有始終胸懷赤子之心,涵養(yǎng)民本情懷,才會真正激發(fā)同理心。既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知心人,把工作的著力點落實到基層,體現到一線,切忌脫離群眾和實際。與此同時,也多到一線、多沾泥土、多謀發(fā)展,心里多裝點基層的冷暖,在涵養(yǎng)民本情懷中主動擔當作為,用心用情為群眾解決|“急難顯盼”的事。百年來的奮斗歷程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群眾,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摸清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惡,才會看出我們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才能更加靠近群眾,贏得群眾信任。
淬煉過硬本領,矢志奮勇前行。歷史只會眷顧奮進者,而不會等待懈怠者。當前,我們正處在大有可為的新時代,年輕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擔,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淬煉過硬本領,勇于擔當作為。面對空前廣闊的建功立業(yè)舞臺,作為新時代青年,要立足崗位謀發(fā)展,通過加強學習,努力成為所在領域的行家里手。與此同時,持之以恒強化思想淬煉,通過積極投身偉大實踐,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在攻堅克難中擔負起時代重任。此外,注重篤行實干,通過做實各項日常工作,持續(xù)激發(fā)干事創(chuàng)業(yè)動力,甩開膀子干實事,勇于直面問題并善于解決問題、破解難題。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青年一代要不斷“充電”,時刻懷揣進取之心,砥礪前行,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大有可為的新時代大有作為。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十
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1000字集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近日,大型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在央視播出。氣勢恢宏的場景向我們展示著國家領導人------繁忙的外交歷程和新形勢下我國外交工作的歷史方位、指導思想、主要任務、非凡歷程和偉大成就,進一步堅定了廣大群眾的“四個自信”。
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中國最高領導人28次踏出國門,飛行里程約57萬公里,累計時長193天,出訪足跡遍及五大洲的56個國家以及主要國際和區(qū)域組織。
世界上很少會有如此繁忙的元首專機;接待數百人次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來華;主持或出席一系列重要國際會議和活動。一次又一次的出訪和外國元首、政府首腦來訪,無不彰顯著中國的發(fā)展壯大和中國夢的逐步實現,中國的外交從大國到周邊,從發(fā)展中國家到多邊舞臺。
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和文化多樣化深入發(fā)展,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相互依存更加不斷加深,逐漸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中國作為世界大家庭的一員,只有世界的環(huán)境整體和諧,中國的發(fā)展才會更順利,取得更長遠的發(fā)展,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立于世界之外獨自向前發(fā)展;中國作為世界大家庭中的重要經濟體,她的發(fā)展壯大和政治態(tài)度對世界的整體環(huán)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發(fā)展穩(wěn)步向前,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和諧穩(wěn)定,世界整體環(huán)境才會更加穩(wěn)定,中國發(fā)展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將對整個世界的發(fā)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作為一個世界大國,必須要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要在不斷總結實踐的基礎上,豐富和發(fā)展對外工作理念,樹立起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華民族是一個有夢想的民族,中國夢是13億中國人的夢,中國夢的實現不僅惠及廣大中國人民,也將惠及周邊國家和地區(qū),乃至整個世界,中國特色外交的逐步發(fā)展,將助推中國夢的盡早實現。
近日,央視《大國外交》政論專題片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政府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在繼承新中國外交傳統、保持外交大政方針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的基礎上,積極作為,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外交成就,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給出了中國方案。
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5年來,以-----為核心的黨中央對“21世紀國際關系向何處去”這一時代命題做出了中國方案。堅決摒棄叢林法則、不搞強權獨霸、超越零和博弈,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命運共同體。一個家庭尚且有這樣那樣的分歧,關鍵的是不要把分歧當成采取對抗的理由。有些分歧是可以通過努力解決的,雙方應該加把勁,把它們解決掉。有些分歧可能一時解決不了,雙方應該多從對方的具體處境著想,以務實和建設性的態(tài)度加以把控。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fā)展道路的權利,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維護國際社會的公平正義。
分享中國經驗,為世界經濟發(fā)展提供有益借鑒。歐盟一體化遭遇挫折、經濟全球化披上陰霾、地區(qū)局勢動蕩不安……。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中國也一直在為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尋找辦法、謀劃出路,積極與各方分享中國經驗。-----多次在國際重要場合,結合中國的發(fā)展經驗和發(fā)展理念,為世界經濟發(fā)展深度“把脈”,開出了一系列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中國“藥方”。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從國內外比較的視角闡釋中國方案,充分演繹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fā)展理念,揭示中國發(fā)展奇跡的奧妙所在。最大限度發(fā)掘各國利益交匯的最大公約數,為陷入低迷的世界經濟發(fā)展指明了方向。伴隨著世界經濟的深度融合,各國日益相互依存,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濟命運共同體,必將越來越緊密。
提出全球治理體系,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踐行正確的義利觀,倡導合作、可持續(xù)的安全觀,堅持要合作不要對抗,要雙贏、多贏、共贏不要單贏。加強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耙粠б宦贰苯ㄔO的倡議,得到世界大多數國家的積極響應?!耙粠б宦贰辈坏塾诮洕系暮献鞴糙A,也致力于文明、文化間的溝通交流,促進各國人民的民心相通,以人文交流夯實各項合作的精神基礎,繼承和弘揚“絲路精神”,凝聚中國和參建各國的智慧,促進和平發(fā)展、共同發(fā)展,構建全球治理體系命運共同體。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綱領的全球治理體系,展現了對中國和世界各國關系長遠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思考,也給國際社會新秩序的建立帶來新動力。充分體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為解決全球熱點問題、難點問題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發(fā)揮建設性作用。
央視近日播出的《大國外交》政論專題片,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充分展示了中國的大國智慧。
中國人愛好和平,中國歷來都堅持和平外交政策。早在1953年,中國提出的“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和完整體現,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guī)范國際關系的重要準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奉行中國特色外交政策,中國外交給人民帶來的獲得感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中國理念、中國方案的世界回響,充分展現我國領導人高瞻遠矚、廣交睦鄰的風采和當今中國“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fā)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的世紀形象。
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為了走向更加文明、更加繁榮,人們生活更加穩(wěn)定,敢于擔當大國的責任與使命。中國實行的特色外交政策,從頂層設計到深耕細作,不斷的為世界和平發(fā)展貢獻智慧、提供方案、展示謀略。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已經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支持、響應和好評。中國本著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不結盟,不自我膨脹,不稱王稱霸,對所有國家一視同仁。中國的倡議“一帶一路”讓中國發(fā)展機遇和世界廣泛分享,中國同時從世界共同發(fā)展中獲得更多機遇。在體現我們大國智慧的同時,也給某些西方國家輿論造勢的“中國威脅論”以有力的回擊。
近日,大型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開播,該片生動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展開了波瀾壯闊的歷史征程,譜寫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絢麗篇章。從“中國夢”的闡述到“親誠惠容”周邊外交新理念的提出,再到“一帶一路”等中國方案的確定,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正經歷著深刻“蝶變”。
獨具“深度”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皣灰岳麨槔?,以義為利也?!薄爸袊鴮⒂肋h向世界敞開懷抱,也將盡己所能向面臨困境的人們伸出援手,讓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绷暯降耐饨粚嵺`不斷印證著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深度。大國交往是中國外交實踐的關鍵領域,中國人民不僅希望自己過得好,同時也希望世界人民過得好,在國與國相處的過程中,不分國土面積的大與小,也不論國家實力的強與弱,中國始終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理念,這正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獨具的深度。
獨具“廣度”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隨著全球化的縱深發(fā)展,世界各國的利益和命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這賦予了中國外交前所未有的廣度。構建合作共贏新型國際關系,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秉持“親誠惠容”周邊外交新理念,讓周邊命運共同體理念開花結果;深化同發(fā)展中國家互利合作,共同進步。這既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砥礪前行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與世界共同彈奏的交響曲,還是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和諧共生的圓舞曲。
獨具“溫度”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拿破侖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fā)抖。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绷暯皆谥蟹ńń?0周年紀念大會上首提“新獅子觀”,既是對中國發(fā)展的生動詮釋,也是對中國的大國外交、周邊外交、多邊外交等的完美概述。中國人常講:“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敝袊c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是這顆蔚藍色星球上的家庭成員,因此發(fā)展起來的中國不會抱有“零和博弈、你輸我贏”的狹隘思維,開放、合作、共贏等樸實而有溫度的現代化外交理念將成為國與國交往的通行證。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華通訊社、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6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28日在中央電視臺等電視臺開播,全景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恢宏歷程。
如果說,7月份十集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回答了時代之問和人民之問,讓人們對當下中國有了一個宏觀和客觀的認知,也讓人們在實現中國夢進程中有了清晰的認知和定位。那么,此次8月播出的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則回答了在世界環(huán)境中中國應置身何處,扮演什么的角色,在全球的語境下我們應怎樣的自我認同以及贏得他人認同。
在“沒有人可以是孤島”的當下,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中國夢的實現也不能離開世界,這就要求我們要與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搞好關系;要求我們不僅要自我發(fā)展,還要在世界的格局中發(fā)展,我們要借世界的他山之石,攻中國夢這塊玉。而這些不僅需要有國內外合適的環(huán)境,更需要我們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自我認知。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于我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定位,積極服務國內發(fā)展,努力為國內發(fā)展營造良好外部環(huán)境,同時在國際上堅定維護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和正當權益,積極推進外交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內,不為“外界”打擾,安心工作,踏實的奮斗,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夢想和我們所有人共同的中國夢。這些都指向我們要和平和發(fā)展,要合作與共贏,我們最終是要實現共贏共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下的我們折射出“自我”是要有所擔當和有所實干的。
《大國外交》讓我們能更深刻的讀懂國家,更深刻的認知和理解世界,宏大的敘事為我們個體建構的提供了新視角,讓我們在國家和世界的語境下有機會重新構建自我認同,而這個重新構建的自我是我們面對“過去”的標尺,也使我們選擇“未來”的航向標。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撬開閉關鎖國的清政府大門,從此中國開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不僅讓我們意識到固步自封的危害、強國建設的重要、強大軍隊的關鍵,也讓我們更加珍視和平、合作、共享、共贏的發(fā)展環(huán)境,這就需要開展“大國外交”。
大國外交需要大國責任。隨著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也凸顯得淋漓盡致,中國擔當、中國胸懷、中國力量更是為國際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做出巨大的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完成28次出訪,飛行里程約57萬公里,累計時長193天,足跡遍及五大洲、56個國家以及主要國際和區(qū)域組織,讓中國聲音、中國智慧、中國能量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國應該共同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年來,中國推動新時期中美關系持續(xù)健康穩(wěn)定向前發(fā)展,與東盟國家關系站上更高起點,確立中非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新定位……同時,不斷加強經濟組織合作引領,與金磚國家攜手打造新的“金色十年”,開啟“一帶一路”建設、設立亞投行,推動g20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于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扮演更重要角色……不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中國運籌帷幄,與各國求同存異、攜手共進,給自己創(chuàng)造了機遇,也讓全世界得到實惠。
但大國外交并非一路坦途。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勢必會與眾多資本主義國家開展激烈競爭,甚至形成掎角之勢。不少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始終不看好中國,從最初的“中國崩潰論”,到新時期的“中國威脅論”,各種錯誤論斷、偏激理論甚囂塵上。但中國的“大胸懷”,讓發(fā)展國力、合作共贏、包容和諧、拼搏奮進成了主色調,也進而得到了不少國家的理解、欣賞、信服。近年來、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中國經驗的國際影響力逐步吸引了外界的眼光,讓國際社會在好奇、驚訝之余,更好地了解、研究中國,攜手創(chuàng)新全球治理理念。
與此同時,大國外交需要大國擔當。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話語權的提升,中國也逐漸在國際社會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區(qū)域維和、世界反恐、國際援助、和平談話……中國用實實在在極大力度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讓世界更清晰地認識到,中國是負責任、寬胸懷、有格局的大國,中國需要和平的發(fā)展環(huán)境,也更愿意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營造和平有序的氛圍,讓世界各國搭乘中國發(fā)展的便車、共享改革的紅利。當然,大國擔當不僅在國際上有很高的威望,也為我國公民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也門撤僑、亞丁灣護航、國際巡邏等,始終將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讓人民時時刻刻感受到祖國就在身邊。
5年的努力,我國外交碩果累累,但我們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正確的認識,始終明確我國現在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依舊是我國的主要矛盾。我們務必攜手共進、堅定信念、頑強拼搏,把握好大國外交帶來的機遇,勇于接受挑戰(zhàn),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共同締造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大國外交》是為全面展現中國外交領域的新思想新戰(zhàn)略新實踐新成就,由中央組織拍攝的6集大型政論專題片。這部專題片緊緊圍繞------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深刻反映以-----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大格局、大氣魄、大手筆精心謀劃、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引領中國走進世界舞臺中心的恢弘歷程,充分展現我大國領導人風采和當今中國“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fā)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形象。
紀錄片《大國外交》共6集,分別為,《大道之行》《眾行致遠》
《中流擊水》《穿云破霧》《東方風來》《美美與共》。向我們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奉行“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合作、共贏”的大國外交理念,充分體現大國領導人風采和當今中國大國形象。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即我們將繼續(xù)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旗幟,踐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緊扣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大國外交中的自信表現,這極大地激發(fā)了人民群眾的民族自豪感。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中國最高領導人的---28次踏出國門,飛行里程達到57萬公里,累計時長193天,出訪足跡遍及五大洲的56個國家以及主要國際和區(qū)域組織。外交是內政的延續(xù),中國要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離不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努力方向。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展示出非凡的生命力,一方面得益于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內政發(fā)展為外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夯實了敢于擔當的底氣;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國幾十年來的不懈努力,自新中國建立后我們提倡建立國際新秩序,努力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沉著應對紛繁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在“十三五”規(guī)劃進入深入推進的重要階段及中共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繼續(xù)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要秉持多邊主義,引領全球治理進程,特別是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包容互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經濟全球化已是大勢,順勢而行,利于千里。在全球治理的大環(huán)境下,建立更加公平互惠的經濟全球秩序是每一個發(fā)展中的新興國家最期盼的。公正合理的多邊外交能夠帶來互惠與共贏,是中國一直秉持推崇并將繼續(xù)推行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
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面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中國將始終站在和平穩(wěn)定一邊,站在公道正義一邊,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致力于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必將更有成效、大有可為。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十一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撬開閉關鎖國的清政府大門,從此中國開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不僅讓我們意識到固步自封的危害、強國建設的重要、強大軍隊的關鍵,也讓我們更加珍視和平、合作、共享、共贏的發(fā)展環(huán)境,這就需要開展“大國外交”。
大國外交需要大國責任。隨著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也凸顯得淋漓盡致,中國擔當、中國胸懷、中國力量更是為國際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做出巨大的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完成28次出訪,飛行里程約57萬公里,累計時長193天,足跡遍及五大洲、56個國家以及主要國際和區(qū)域組織,讓中國聲音、中國智慧、中國能量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國應該共同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年來,中國推動新時期中美關系持續(xù)健康穩(wěn)定向前發(fā)展,與東盟國家關系站上更高起點,確立中非全面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新定位……同時,不斷加強經濟組織合作引領,與金磚國家攜手打造新的“金色十年”,開啟“一帶一路”建設、設立亞投行,推動g20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于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扮演更重要角色……不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中國運籌帷幄,與各國求同存異、攜手共進,給自己創(chuàng)造了機遇,也讓全世界得到實惠。
但大國外交并非一路坦途。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勢必會與眾多資本主義國家開展激烈競爭,甚至形成掎角之勢。不少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始終不看好中國,從最初的“中國崩潰論”,到新時期的“中國威脅論”,各種錯誤論斷、偏激理論甚囂塵上。但中國的“大胸懷”,讓發(fā)展國力、合作共贏、包容和諧、拼搏奮進成了主色調,也進而得到了不少國家的理解、欣賞、信服。近年來、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中國經驗的國際影響力逐步吸引了外界的眼光,讓國際社會在好奇、驚訝之余,更好地了解、研究中國,攜手創(chuàng)新全球治理理念。
與此同時,大國外交需要大國擔當。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增強、國際話語權的提升,中國也逐漸在國際社會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區(qū)域維和、世界反恐、國際援助、和平談話……中國用實實在在極大力度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讓世界更清晰地認識到,中國是負責任、寬胸懷、有格局的大國,中國需要和平的發(fā)展環(huán)境,也更愿意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營造和平有序的氛圍,讓世界各國搭乘中國發(fā)展-的便車、共享改革的紅利。當然,大國擔當不僅在國際上有很高的威望,也為我國公民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也門撤僑、亞丁灣護航、國際巡邏等,始終將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讓人民時時刻刻感受到祖國就在身邊。
5年的努力,我國外交碩果累累,但我們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正確的認識,始終明確我國現在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依舊是我國的主要矛盾。我們務必攜手共進、堅定信念、頑強拼搏,把握好大國外交帶來的機遇,勇于接受挑戰(zhàn),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共同締造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十二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外交戰(zhàn)線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篇章。
精心做好元首外交服務保障,展現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新氣象。對標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深入貫徹新發(fā)展理念,為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爭取更有利外部條件。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外部風險挑戰(zhàn)。
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穩(wěn)定、均衡發(fā)展的大國關系格局,深化中俄戰(zhàn)略互信和互利合作,夯實兩國全面戰(zhàn)略協作伙伴關系;落實中美元首達成的共識,探討確立中美關系指導原則并校正航向;密切中歐高層往來和戰(zhàn)略溝通,推動中歐關系行穩(wěn)致遠。堅持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加強同發(fā)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維護和拓展發(fā)展中國家正當權益。
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助力世界經濟復蘇發(fā)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讓這條造福世界的“發(fā)展帶”更加繁榮,惠及人類的“幸福路”更加寬廣。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基礎上,為中外人員往來提供更多便利,維護產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暢通,培育全球發(fā)展的新動能。
旗幟鮮明反對一切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針鋒相對回擊外部勢力干涉中國內政的圖謀,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同一切企圖遲滯甚至阻斷民族復興進程的勢力堅決斗爭,牢牢掌握發(fā)展和安全的戰(zhàn)略主動。
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大力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以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為路徑,以落實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為依托,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為全球發(fā)展和安全事業(yè)形成更多共識、促成更多行動。
深入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闡釋宣介,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中國人民的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深入介紹中國式現代化的主要特色和本質特征,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道路的理解和認同。
乘歷史大勢奮進,走人間正道致遠。新征程上,外交戰(zhàn)線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自信自強、守正創(chuàng)新,胸懷天下、踔厲奮發(fā),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營造更加主動有利的外部環(huán)境!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十三
弱國無外交!外交是任何一個領土完整、主權不被侵犯的國家所具備的權力!
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承并不斷創(chuàng)新外交思想和理念,進一步完善和優(yōu)化外交戰(zhàn)略布局,繼續(xù)鞏固周邊外交的優(yōu)先地位,著力塑造新型大國關系新框架,更加重視同發(fā)展中國家的關系,有效維護并拓展了中國的國家利益。
經過多年的外交實踐,中國外交形成了“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fā)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的全方位外交布局。外交工作的布局根據不同情況、不同事情的輕重緩急而定,而中國和平發(fā)展道路是否走的順暢,關鍵是大國關系是否穩(wěn)定。
比如近期中美之間的貿易紛爭,雖然是中美兩國的經貿紛爭,但是世界各國的經貿都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所以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也尤為重要,而大國之間的關系也尤為的重要。
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理念以建設新型國際關系為核心,奉行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在國際層面建立全球伙伴關系,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國與國的交往新路。中國致力通過和平方式實現發(fā)展,在此基礎上走全面發(fā)展之路,并且建立一種共同可持續(xù)的安全觀,共同合作治理,共同建立一種安全的國際環(huán)境。
在外交工作中要堅持正確義利觀,國際事務上主持公道、伸張正義,國與國交往中義利相兼、以義為先。正確義利觀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成為中國軟實力的一面鮮明旗幟,得到國際社會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普遍贊譽。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有兩個明確的目標:一是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將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fā)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最后是積極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就超過了3萬億美元,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yè)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qū),為有關國家創(chuàng)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yè)崗位。為配合倡議實施,中國還發(fā)起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中國主導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亞投行)已經總77名成員。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已經同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協議,同30多個國家開展機制化產能合作。同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發(fā)出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倡議。在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變?yōu)楝F實,建設成果豐碩。
并且在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強海外利益保護能力,包括外交部領保中心24小時值班,收集我們在各國發(fā)生事情的求助電話,而且也加強了使領館的領事保護力度。
例如:2011年的春天,就是利比亞發(fā)生戰(zhàn)爭的時候,36000多國人要在12天里迎接接送回來,而且做到無一人傷亡,中國一共調派了182架次的中國民航包機,24架次的軍機,還租用了70架外籍的飛機,動用了5艘貨輪、1艘軍艦,海陸空出擊,涉及40余個國家,最終順利將35860名同胞安全撤離和運送至中國。
在復雜國際環(huán)境下,中國妥善處理了與外部世界的關系,通過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進一步彰顯了中國不斷提升的大國責任和大國形象。
新時代中國外交將更加體現民本思想,更加積極地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更加彰顯大國責任意識,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fā)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最后是積極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十四
央視近日播出的《大國外交》政論專題片,緊緊圍繞***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充分展示了中國的大國智慧。
中國人愛好和平,中國歷來都堅持和平外交政策。早在1953年,中國提出的“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和完整體現,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guī)范國際關系的重要準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奉行中國特色外交政策,中國外交給人民帶來的獲得感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中國理念、中國方案的世界回響,充分展現我國領導人高瞻遠矚、廣交睦鄰的風采和當今中國“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fā)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的世紀形象。
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為了走向更加文明、更加繁榮,人們生活更加穩(wěn)定,敢于擔當大國的責任與使命。中國實行的特色外交政策,從頂層設計到深耕細作,不斷的為世界和平發(fā)展貢獻智慧、提供方案、展示謀略。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已經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支持、響應和好評。中國本著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不結盟,不自我膨脹,不稱王稱霸,對所有國家一視同仁。中國的倡議“一帶一路”讓中國發(fā)展機遇和世界廣泛分享,中國同時從世界共同發(fā)展中獲得更多機遇。在體現我們大國智慧的同時,也給某些西方國家輿論造勢的“中國威脅論”以有力的回擊。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十五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二十大報告開宗明義宣示:“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fā)展崇高事業(yè),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強調“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這些重要論述旗幟鮮明地闡釋了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屬性和使命宗旨,毫不含糊地明確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政治立場和歷史自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擘畫引領和親力親為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奮進新時代新征程,展現新擔當新風范,為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作出了新的重要貢獻。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進行了系統總結和精練概括,又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作出了一系列戰(zhàn)略部署。我們要認真領悟報告精神,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旗幟下,進一步學習踐行習近平外交思想,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一)踐行黨的初心使命,需要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清晰地書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堅定地落實到自己的行動中,賦予中國外交與西方傳統大國外交截然不同的底色和特征。黨的本質屬性決定了中國外交必須始終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增強戰(zhàn)略自信,堅定捍衛(wèi)黨領導人民選擇的社會主義道路;黨的使命宗旨決定了中國外交必須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黨的價值追求決定了中國外交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弘揚公平正義,堅守人間正道。
(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步伐不可阻擋。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實現目標,越將面臨風高浪急甚至是驚濤駭浪的風險考驗。國際體系變革期的不確定不穩(wěn)定因素日益突出,我國發(fā)展進入戰(zhàn)略機遇和風險挑戰(zhàn)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偉大復興必然伴隨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開展更具全球視野、更富進取精神、更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為實現民族復興營造和平穩(wěn)定的國際和地區(qū)環(huán)境。
(三)應對世界百年變局,需要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當今世界,國際力量對比和全球格局正在經歷深刻演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國際關系民主化潮流勢不可當。同時,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依然橫行,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弊鳛橛兄?000多年文明積淀的大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我們有必要通過開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國外交,履行承擔的國際責任與義務,同各國一道走出一條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新路,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邁入新時代,立足新方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胸懷天下,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指出我國對外工作要“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奮力開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進行了頂層設計和全局謀劃。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使我國對外工作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并將其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和戰(zhàn)略部署。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國對外工作要牢牢把握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條主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指導思想、使命任務、戰(zhàn)略布局、獨特風范,為我們全方位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指明了正確方向、確立了基本方略。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在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中,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指揮、引領推進了波瀾壯闊的新時代外交實踐。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得以全面推進,在全球變局中開創(chuàng)新局,在世界亂局中化危為機,戰(zhàn)勝了各種艱難險阻,辦成了不少大事要事,取得了全方位、開創(chuàng)性歷史成就。
(一)黨的領導全面加強。黨中央成立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召開兩次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和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強化對各領域各部門各地方外事工作的統籌協調。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更加堅強有力,對外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對外工作大協同更加順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外部風險挑戰(zhàn)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正確舉旗定向,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斷走向勝利提供了根本保證。
(二)國際影響全面提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倡議,回答“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推動全球治理變革完善,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為人類向何處去貢獻了中國方案。提出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同149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相繼簽署合作文件,打造起廣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和開放合作的國際合作平臺。提出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推動全球發(fā)展共同體、安全共同體建設,為和平與發(fā)展事業(yè)注入新的動力。從聯合國講壇到達沃斯論壇,從亞太經合組織北京會議到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從應對埃博拉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fā)揮了砥柱中流作用。
(三)外交布局全面拓展。習近平主席42次出訪成果豐碩,足跡遍及五大洲69個國家,在國內接待10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以精彩紛呈的元首外交為外交全局提供戰(zhàn)略引領。推動新型國際關系建設,伙伴關系網絡覆蓋全球,同1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鐵桿朋友和戰(zhàn)略支點更加鞏固。構建總體穩(wěn)定的大國關系框架,中俄新時代全面戰(zhàn)略協作伙伴關系更加成熟堅韌,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建設穩(wěn)步推進,為中美關系指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正確方向。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深入推進,中國—東盟建立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瀾湄等次區(qū)域合作加速發(fā)展,《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署生效,中亞成為我國周邊首個戰(zhàn)略伙伴集群。同發(fā)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持續(xù)深化,中非高質量落實“八大行動”、推進“九項工程”,中非命運共同體更加緊密,中阿建立全面合作、共同發(fā)展、面向未來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中拉關系進入平等、互利、創(chuàng)新、開放、惠民的新時代。
(四)公平正義全面促進。堅持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guī)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發(fā)展成果應該由各國共同分享。倡導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一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持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立場,提出并踐行中國特色熱點問題解決之道,推動伊朗核、朝鮮半島核、阿富汗、中東等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積極開展南南合作,堅定維護發(fā)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和發(fā)展空間。
(五)國家利益全面維護。面對無理訛詐和極限施壓,保持戰(zhàn)略定力,發(fā)揚斗爭精神,展示不畏強權的意志決心,堅定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民族尊嚴,牢牢掌握了發(fā)展和安全主動權。堅決反制任何侵犯我國主權、干涉我國內政的錯誤行徑,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堅定捍衛(wèi)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連續(xù)與臺灣地區(qū)9個所謂“邦交國”建復交,有力打擊“臺獨”分裂勢力氣焰,鞏固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格局。連續(xù)挫敗利用臺灣、涉疆、涉港、涉藏、涉疫、人權等問題對我國發(fā)動的各種攻擊抹黑。組織實施19次海外公民撤離行動,竭力守護海外同胞生命安全。開展海外公民接種疫苗“春苗行動”,及時救治染疫的中國同胞。開通12308全球24小時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保障海外機構、人員正當合法權益。加快構建海外民生工程,積極踐行外交為民理念。
(六)服務發(fā)展全面深化。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提供全方位、高質量服務。著眼構建新發(fā)展格局,深化經貿、投資、產能、科技、互聯互通等領域對外合作,以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建設合作共贏的開放體系。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qū)網絡,我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主要貿易伙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嚴守“外防輸入”國門關,開設人員往來“快捷通道”,打造貨物運輸“綠色通道”,保障產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暢通。通過主場外交、國際展會、全球推介等平臺支持地方開放發(fā)展。
(七)戰(zhàn)略運籌全面增強。增強歷史主動精神,面對大是大非旗幟鮮明,面對風險挑戰(zhàn)積極化解,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戰(zhàn)略上主動運籌、戰(zhàn)術上靈活機動,外交“工具箱”不斷充實,開展大國外交的能力不斷提升,服務“國之大者”的作用更加彰顯。
風云變幻,不改人間正道;滄海橫流,更當破浪前行。新時代中國外交在世界變局中砥礪前行,在大國博弈中從容自信,取得一系列來之不易的成果,關鍵在于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在每個重要節(jié)點作出正確戰(zhàn)略判斷和決策部署;關鍵在于習近平外交思想科學指引,始終從人類發(fā)展大潮流和世界變化大格局中準確把握同外部世界關系。
先進思想輝映非凡事業(yè),科學理論引領偉大實踐。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最前沿,直面人類新挑戰(zhàn),提出一系列原創(chuàng)性外交戰(zhàn)略思想和重大理念倡議,創(chuàng)立了習近平外交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在對外工作領域的最新理論成果,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在對外交往中的集中體現,精辟回答了新形勢下應推動建設什么樣的世界、構建什么樣的國際關系,中國需要什么樣的外交、發(fā)揮什么樣的國際作用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體現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根本屬性。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外交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外交的源泉和根基。只有毫不動搖堅持黨對外交工作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始終保持中國外交的政治本色,使中國外交聚焦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在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變化中保持定力、把握主動。
(二)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把握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正確途徑。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現代化。我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zhàn)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那種損人利己、充滿血腥罪惡的老路給廣大發(fā)展中國家人民帶來深重苦難?!敝袊浆F代化道路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這條道路不是傳統大國崛起的翻版,不是國強必霸的再版,而是造福中國、有利于世界的正道。中國外交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中謀求自身發(fā)展,又以自身發(fā)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fā)展。
(三)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彰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世界情懷。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并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進一步闡明了新形勢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意義、精神實質和實現路徑。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明確了中國外交的世界愿景,回應了各國人民求和平、謀發(fā)展、促合作的普遍訴求,指明了解決全球性問題的根本路徑,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
(四)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開拓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全新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要堅持對話而不對抗、包容而不排他,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擴大利益匯合點,畫出最大同心圓?!备鲊荒苌眢w進入21世紀,腦袋還停留在殖民擴張的舊時代里,停留在冷戰(zhàn)思維、零和博弈的老框框內。要以相互尊重超越恃強凌弱,以公平正義超越霸凌霸道,以合作共贏超越以鄰為壑,對近代以來的權力政治觀念予以揚棄,走出一條國與國交往的新路。
(五)倡導全人類共同價值,構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價值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呼吁,“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和平與發(fā)展是我們的共同事業(yè),公平正義是我們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們的共同追求。各國歷史、文化、國情不同,但人民心靈相通,都有追求和探索實現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平等權利。不存在高人一等的“自由民主”,不存在唯我獨尊的“普世價值”,把本國價值觀強加于人只能增加動蕩之源,按意識形態(tài)劃線極易造成沖突之禍。
(六)展現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塑造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獨特風范。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堅持以對外工作優(yōu)良傳統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為方向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范”。新時代中國外交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與當今中國外交實際結合,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結合,與新中國外交優(yōu)良傳統結合,堅持自信自立、守正創(chuàng)新,塑造了中國外交獨特風范,實現了歷史使命與時代潮流的高度統一、民族精神與國際主義的高度統一、中國氣派與世界情懷的高度統一。
新時代的中國外交堅持和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科學指引下,以更寬廣視野、更開放胸襟、更積極姿態(tài),擔當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fā)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開辟了國際關系理論與實踐的新境界,書寫了人類政治文明進步的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共產黨“必須堅持胸懷天下”,指出“我們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類發(fā)展進步潮流,積極回應各國人民普遍關切,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貢獻,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yōu)秀文明成果,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將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自信自立、胸懷天下,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力推進實現民族復興和促進人類進步的歷史征程。
(一)堅持獨立自主,捍衛(wèi)國際公平正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維護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維護國際公平正義?!蔽覀儗⒗^續(xù)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fā)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冷戰(zhàn)思維,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搞雙重標準。我們將堅決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外部勢力膽敢玩火挑釁,必將予以迎頭痛擊。中國的發(fā)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無論發(fā)展到什么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二)堅持拓展全球伙伴關系,深化全方位外交布局。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發(fā)展友好合作,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伙伴關系,致力于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蔽覀儗猿执龠M大國協調和良性互動,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穩(wěn)定、均衡發(fā)展的大國關系格局。將堅持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正確義利觀,加強同發(fā)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維護發(fā)展中國家共同利益。講好中國的故事、中國人民的故事、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不斷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理解和認同,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
(三)堅持對外開放,推動共同發(fā)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zhàn)略,不斷以中國新發(fā)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蔽覀儗猿忠愿邩藴?、可持續(xù)、惠民生為目標,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fā)展。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進雙邊、區(qū)域和多邊合作,促進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營造有利于發(fā)展的國際環(huán)境,共同培育全球發(fā)展新動能,反對保護主義,反對“筑墻設壘”、“脫鉤斷鏈”,反對單邊制裁、極限施壓。將加大對全球發(fā)展合作的資源投入,致力于縮小南北差距,堅定支持和幫助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加快發(fā)展。
(四)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完善全球治理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我們將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主義,反對搞針對特定國家的陣營化和排他性小圈子。推動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機制更好發(fā)揮作用,擴大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合作機制影響力,增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fā)言權。積極參與全球安全規(guī)則制定,加強國際安全合作,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為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qū)穩(wěn)定發(fā)揮積極作用。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五)堅持胸懷天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和平發(fā)展超越沖突對抗,以共同安全取代絕對安全,以互利共贏摒棄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鑒防止文明沖突,以綠色發(fā)展呵護地球家園,順應了世界大勢和人心所向。面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zhàn),只有各國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繁榮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我們愿同世界各國一道,以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為根本路徑,以落實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為重要依托,以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為價值追求,攜手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旗幟指引方向,奮斗鑄就輝煌。新征程上,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學篤行習近平外交思想,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篇章而不懈奮斗!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十六
近日,央視《大國外交》政論專題片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政府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在繼承新中國外交傳統、保持外交大政方針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的基礎上,積極作為,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外交成就,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給出了中國方案。
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5年來,以-----為核心的黨中央對“21世紀國際關系向何處去”這一時代命題做出了中國方案。堅決摒棄叢林法則、不搞強權獨霸、超越零和博弈,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命運共同體。一個家庭尚且有這樣那樣的分歧,關鍵的是不要把分歧當成采取對抗的理由。有些分歧是可以通過努力解決的,雙方應該加把勁,把它們解決掉。有些分歧可能一時解決不了,雙方應該多從對方的具體處境著想,以務實和建設性的態(tài)度加以把控。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fā)展道路的權利,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維護國際社會的公平正義。
分享中國經驗,為世界經濟發(fā)展提供有益借鑒。歐盟一體化遭遇挫折、經濟全球化披上陰霾、地區(qū)局勢動蕩不安……。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中國也一直在為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尋找辦法、謀劃出路,積極與各方分享中國經驗。-----多次在國際重要場合,結合中國的發(fā)展經驗和發(fā)展理念,為世界經濟發(fā)展深度“把脈”,開出了一系列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中國“藥方”。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從國內外比較的視角闡釋中國方案,充分演繹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fā)展理念,揭示中國發(fā)展奇跡的奧妙所在。最大限度發(fā)掘各國利益交匯的最大公約數,為陷入低迷的世界經濟發(fā)展指明了方向。伴隨著世界經濟的深度融合,各國日益相互依存,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濟命運共同體,必將越來越緊密。
提出全球治理體系,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踐行正確的義利觀,倡導合作、可持續(xù)的安全觀,堅持要合作不要對抗,要雙贏、多贏、共贏不要單贏。加強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耙粠б宦贰苯ㄔO的倡議,得到世界大多數國家的積極響應?!耙粠б宦贰辈坏塾诮洕系暮献鞴糙A,也致力于文明、文化間的溝通交流,促進各國人民的民心相通,以人文交流夯實各項合作的精神基礎,繼承和弘揚“絲路精神”,凝聚中國和參建各國的智慧,促進和平發(fā)展、共同發(fā)展,構建全球治理體系命運共同體。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綱領的全球治理體系,展現了對中國和世界各國關系長遠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思考,也給國際社會新秩序的建立帶來新動力。充分體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為解決全球熱點問題、難點問題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發(fā)揮建設性作用。
新時代中國外交兩篇篇十七
《大國外交》是一部大型政論專題片,共分為六集:“大道之行”、“眾行致遠”、“中流擊水”、“穿云破霧”、“東方風來”、“美美與共”。該片以正發(fā)生深刻演變的國際格局和世界秩序為背景,以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心的中國為主線,記錄了五年來,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展開的波瀾壯闊的歷史征程,譜寫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輝煌史詩,用翔實的資料給我們呈現出了一幅新時代中國外交的壯美畫卷。認真觀看此片后,我非常振奮,對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加自信,感概頗多,深有體會。
1、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思考并洞察人類前途命運、中國和世界發(fā)展大勢,緊緊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fā)展安全兩件大事,在外交領域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引領中國外交銳意進取、攻堅克難,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2、五年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對“21世紀國際關系向何處去”這一時代命題給出了中國答案。中國全方位外交布局實現新拓展,中國的全球伙伴關系網更加緊密。面向未來,放眼寰球,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必將不斷書寫新的篇章,鑄就新的輝煌!
3、一個有擔當的負責任大國,必須做有益于人類的事業(yè)。共贏共享,中國智慧點亮世界;遇到難題,中國方案從不缺席;面對挑戰(zhàn),中國行動自信從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藍圖。總書記全面闡述中國的新安全觀、新發(fā)展觀、全球治理觀等理念主張,引領中國以實際行動不斷推動國際秩序向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我國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空前緊密,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得到顯著提升。
4、中國外交不辱使命,書寫了無愧擔當的動人篇章。五年來,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堅定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核心重大利益,在尊重歷史事實和國際法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必要和有力的斗爭,同國際社會積極開展反腐敗追贓追逃合作,取得巨大成就,極大振奮了黨心軍心民心,也贏得國際社會廣泛尊重。
5、獨行快,眾行遠。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著眼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促進各國共同繁榮進步,提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四年來,總書記親力親為,推動“一帶一路”實現從理論設想到創(chuàng)新實踐的重大跨越。“一帶一路”已經進入全面展開的新階段,成為我國提供的重要全球公共產品,為中國與世界共同發(fā)展注入強大動力,在國際社會獲得廣泛認同和熱烈回響。
6、世事紛繁多元應,縱橫當有凌云筆??倳浽趪H舞臺上的領袖風采和氣質魅力,有目共睹,令人折服,在友情外交、體育外交、文化外交等對外交往中留下眾多佳話,展現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元首外交的有力引領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呈現出的新風格和新氣派,中國的“軟實力”與國際話語權不斷提升,中國開放、包容、自信的負責任大國形象日益鮮明。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3986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