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最后的姿勢評課篇一
《最后的姿勢》是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人間真情”為主題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是根據(jù)發(fā)生在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8.0級特大地震中的真實事件改寫的感人故事。課文記敘了地震來臨的瞬間,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守護四名學生的感人事跡,展現(xiàn)了他恪盡職守,一心為學生的無私大愛,贊頌的是一位老師對學生的情,是他對學生的愛與責任。文章通過重要的環(huán)境和場景描寫以及第三段的側(cè)面描寫,渲染了人物,推進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升華了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起到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設計理念】
第一課時教學正是充分利用文本的這一寫作特點,引導學生讀出語氣、讀出問題、讀出場景,潛心閱讀文本,在讀中感悟,讀中品情。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從這個教學理念出發(fā),整節(jié)課圍繞一個“讀”字展開全文的教學。引導學生探究、體悟,讓學生在融情探究中與文本進行深入的對話,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的過程,也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更具有開放性,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地發(fā)展。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理解書后詞語的意思。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3.初步體會環(huán)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作用?!窘虒W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初步體會環(huán)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作用?!窘虒W過程】
一、導入課文。(3分鐘)
1.還記得2008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嗎?(四川汶川里氏8級地震),指名交流預習中搜集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2.看圖片(書上的兩幅),感受大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巨大災難。3.今天我們學習地震中的真實事件改寫的感人故事?!詈蟮淖藙荨煱鍟n題(提醒:“姿”女字一橫要長一點。)生書空,讀課題。【學生課前通過收集相關(guān)資料,不僅了解了有關(guān)地震方面的科學知識,增強了教材的知識性與文化性,同時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床鍒D,讓學生感受地震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更有利于學生盡快地走進文本,促進學生學習動機,與文本對話,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p>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胳,讀出語氣
過渡:有同學可能大致了解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是怎么發(fā)生發(fā)展的呢?讓我們一起走近它,請大家打開書,自己先讀讀課文,注意這幾個要求
一讀課文,正確流利 1.自由讀:出示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爭取讀正確、流利。(2)遇到生字或不容易讀好的地方多練習幾遍。2.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目標是讀準字音)
自我評價:課文讀過了,達到要求了就在課題旁加上1顆星。
【明確提出自讀要求,使得學生學習有目的,思考有方向。讀正確、流利既可深化字詞的理解,也為理解課文做了鋪墊?!?/p>
出示:
坍塌 塵埃騰空 地動山搖 生死攸關(guān) 幽默 充滿活力 繪聲繪色 妙語連珠 震撼 誓死護衛(wèi) 詮 釋 師德靈魂 讀正確了,很好!我想提醒大家兩個字。正音:坍(tān)塌 生死攸(yōu)關(guān)
二讀課文,理清脈胳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時間順序)找出文中表示時間的詞。你能按時間順序來給課文分段,并說說理由。
2.默讀,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5月12日,譚老師和平常一樣,早早地趕到學校上班。第二段(2-7)寫了譚老師在地震來臨時,用自己的身體保護四個學生的感人經(jīng)過。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員,獲救學生和老師的感受。第四段(11-12)人們對譚老師的深情贊頌。正確的同學為自己鼓掌。三讀課文,讀出語氣
詞語讀得不錯,相信大家課文讀得更好。1.指名讀。
(1)第一段:還沒有得星的,有沒有勇氣挑戰(zhàn)一下自己?
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師?對家人關(guān)愛 對工作盡責(“平?!?“早早”)齊讀第一段。
過渡:平平常常的一天,誰會料想到會發(fā)生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呢?在地震發(fā)生的時刻,譚老師又是怎樣說,怎么做的呢?
(2)第二段:誰來讀一讀第二段!
①出示: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就大聲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提示:這里地震剛剛發(fā)生時譚老師的話,該怎樣讀得更好? ②再指名讀。
點評:想一想譚老師可能想到了什么?他該用怎樣的語氣告訴他的學生呢? ③希望下面的朗讀,我們要像他們這樣,讀出人物的語氣?。ò鍟鹤x出語氣)
(3)第三段:比較長,我們分成三個部分,請一個同學讀第8節(jié),一個同學讀學生的話,另一個學生讀老師的話?
據(jù)情況正音:
想一想這三段話中分別有哪些詞語深深打動了你,請你用橫線畫下來!并寫下自己的感受!
(4)第四段:
想一想,學生眼中的譚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你能讀出你的理解嗎? 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
【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钡谝徽n時教學讓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讀出語氣,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讀出問題。(4 分鐘)
1.課文讀完了,誰來說說,文中提到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誰? 譚老師 老師 學生 救援人員 初讀課文后,你想對譚老師說些什么?
2.譚老師最后的姿勢是什么樣子,在文中一共出現(xiàn)了幾次,請用波浪線畫下來,再大聲讀一讀!
3.讀通了課文,現(xiàn)在誰來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記敘了地震來臨的瞬間,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守護四名學生的感人事跡,)
小結(jié):對,這也告訴我們,故事類文章,概括內(nèi)容,我們一定要說清誰干什么或怎么樣。
4.質(zhì)疑:學貴有疑,讀了全文,你的腦中有沒有產(chǎn)生疑問?
同學們能讀出問題了,真了不起。請大家也動動筆,在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板書:讀出問題)
四、精讀感悟,詞語組塊,讀出場景。(20分鐘)
剛才,我們讀準了字音,讀通了課文,感知了內(nèi)容。是不是滿足了?沒有,還要讀出文章背后的情感。
1.出示:震撼 誓死護衛(wèi) 詮釋 師德靈魂 ①誰來讀一讀。指名2人讀 ②震撼什么意思。誰能讀出來。
為什么在場的人都被震撼了呢?
③現(xiàn)在,誰再來讀這四個詞,(一齊讀)讀了這三個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以說誓死守衛(wèi)的樣子,也可以說是偉大的靈魂)
把這種情感帶到課文中去,我們就可以感受到譚老師偉大的靈魂?,F(xiàn)在誰來讀一讀這段話。
【字源識字法不僅強調(diào)幫助學生從漢字本源出發(fā)理解漢字的構(gòu)造和意義,合理、準確、快捷地解決識字問題,而且注重充分挖掘漢字文化的豐富營養(yǎng),以實現(xiàn)漢字教學的多重功能?!?/p>
④質(zhì)疑:學貴有疑,讀了這一段,你的腦中有沒有產(chǎn)生疑問?(如果劉備來到你的面前,你想問他什么問題。)
同學們能讀出問題了,真了不起。請大家也動動筆,在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板書:讀出問題)
2.出示:幽默 充滿活力 繪聲繪色 妙語連珠 ①指名讀。
②你從這四個詞讀出什么?說說自己的理解,(譚老師充滿陽光的一面以及學生對譚老師的懷念)
③一齊讀。
3.出示:坍塌 塵埃騰空 地動山搖 生死攸關(guān) ①指名讀后問:這三個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場面呢? 學生自由說。
2、是的,一剎那間,塵埃騰空,地動山搖。譚千秋留下了他人生最后的三句話、總共才十一個字;留下了他一生最后的三個動作。請同學們分別用“波浪線”和“○”劃出,聯(lián)系前后文讀讀想想,有什么感受,在旁邊寫一寫。
3、交流:
出示: “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這是譚千秋留下了他人生最后的三句話:你從簡短的話語中感受到什么?(引導學生從“文字”、“標點”、“句式”、“情境”??多角度理解,引導學生讀出危急感。)
指導朗讀。
出示: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這句話中抓住了譚老師的哪幾個動作,從他的這些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交流、相機提示:拉、撐、護,從這其中我們體會到了譚老師對學生的愛。動作的快。讀好句子。4.過渡:那譚老師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選擇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4-7自然段,邊讀邊劃出關(guān)鍵的詞句,品讀品讀,細細地體會。
教師語言渲染,把理解和朗讀引向深入:
這是一場殊死的戰(zhàn)斗:教師引讀第5節(jié),學生接讀“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這是一次生與死的抉擇:教師引讀第六節(jié)開頭“但是???”學生接讀“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這是一位普通老師對學生無盡的愛與責任:教師引讀:“在教學樓即將坍塌的瞬間??”學生繼續(xù)接讀“譚老師立即??”句。
5.齊讀課文4-7自然段。
剛才我們讀出了語氣、讀出了問題,現(xiàn)在誰能讀出當時的場面?板書:讀出場面
6.觀看視頻。說說感受。
這節(jié)課我們讀出了語氣,讀出了問題,讀出了畫面,相信隨著讀書的深入,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收獲。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詞語組塊,嘗試讓學生琢磨地讀,反復地讀,充分地讀,讀得如癡如醉,文我合一,力求豐富學生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提高語文素養(yǎng)?!?/p>
【我的思考】 第一課時究竟教什么?
從常規(guī)教學來說,識字學詞、通讀文本、整體感知應是第一課時的內(nèi)容。識字學詞雖說占據(jù)我們課堂教學的寶貴時間,而恰恰是閱讀教學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獲取語文素養(yǎng)最為有效的教學流程,是學生零距離接近母語的最佳形式。這節(jié)課我結(jié)合文本特點,設計角度新穎、思想獨特、內(nèi)容厚重,應該說讓本課增色不少。但回頭反思,這也是建立在犧牲學生讀書時間的基礎之上的。當然文本各有不同,是不是每篇課文都可以這么做,第一課究竟教什么,真的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第一課時的“讀”,究竟到什么程度
整節(jié)課,應該說版塊還是十分清晰的。我圍繞一個“讀”字展開全文的教學,引導學生讀出語氣、讀出問題、讀出場景,潛心閱讀文本,在讀中感悟,讀中品情。第一課時的讀,究竟到什么程度。我想底線是正確流利。也許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當學生帶著準備,高起點地走進課堂,預習背景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一定充滿生命的張力。
【板書】
6.最 后 的 姿 勢 讀出問題 讀出語氣 讀出思路 讀出場面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nèi)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3、能夠體會環(huán)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作用,學習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點: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nèi)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教學難點:能夠體會環(huán)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作用,學習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主要內(nèi)容,直入文本中心
1、通過上一節(jié)的學習,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這是一位多么可敬的老師,就讓我們?yōu)樗钌畹鼐弦粋€躬。(全體師生鞠躬)那么,譚老師究竟有什么可敬之處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文本,與譚老師來個零距離接觸。
二、共同學習,感受譚老師的愛與責任
1、出示自讀要求:
自讀課文,透過字里行間,感受譚老師的可貴品質(zhì),把你認為重要的句子畫下來,并在旁邊做上批注。
2、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⑴譚老師告訴學生們“人生的價值”是什么呢?(出示,生讀)
師:這是譚老師的言傳,是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為下文危難之時他堅定的抉擇埋下伏筆,他這樣做,不是偶然的,與他的人生追求,平時對學生的殷切希望息息相關(guān)。
⑵忽然,課桌搖晃起來!整個樓房都搖晃起來!地震!透過這三個嘆號,你明白了什么?(讀出情況危急)
⑶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就大聲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⑷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在文中找出與這一句想照應的句子。
出示: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
如何理解這一句話?(這是譚老師逝世時的自然姿勢,但正是這一姿勢,挽救了四個學生的生命,體現(xiàn)了在危難之際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以學生安危為重,恪盡職守、充滿無私大愛的高尚品質(zhì);正是這一姿勢,讓人們深深感動,永生難忘,并對譚老師產(chǎn)生崇高的敬意。)
⑸出示:救援人員、獲救學生和一位老師對譚老師的評價。體會側(cè)面烘托的作用,感受人們對譚老師的深深敬意。隨機指導正面描寫與側(cè)面烘托相結(jié)合的表達方法。
3、補充資料:
從教26年來,譚千秋不僅教學成績顯著,被評為特級教師,而且他非常愛學生,在校園里看到一塊小石頭都要撿起來,生怕學生們在玩耍時受傷,被同事們譽為“最疼愛學生的人”。
三、教師總結(jié),升華情感 汶川地震是一場百年不遇的災難,人在自然災難面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堅強和人間的大愛卻是光彩奪目的。在這國難家難突然降臨之時,可愛可敬的人們演繹了一個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譚千秋老師就是其中之一。讓我們記住他恪盡職守、充滿無私大愛的雙臂,記住他令世人永生難忘的——(齊讀課題)最后的姿勢!
全體師生面對可親可敬的譚老師,莊嚴地行隊禮。
四、布置作業(yè)(任選一題)
1、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像譚千秋老師這樣的英雄行為。請你搜集抗震救災中的動人事跡,辦一期手抄報。
2、通過查找資料,認識地震,了解地震的相關(guān)知識,辦一期手抄報,增強抗震救災及自救的能力。
板書設計: 最后的姿勢 愛與責任 英精
可敬的譚老師 雄神 不千 死秋
最后的姿勢評課篇二
《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
左權(quán)縣桐峪中心學校趙紅萍
【教學內(nèi)容】
《最后的姿勢》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新入選的一篇文章,文章編入第二單元“人間真情”這個主題單元。這一課以感人的筆觸記敘了2008年5月12日發(fā)生在四川汶川縣里氏8.0級特大地震中的一個感人事跡故事----在地震來臨的瞬間,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守護四名學生的感人事跡,贊頌了譚千秋老師高尚的師德和他對學生的無私大愛。文章質(zhì)樸感人,字里行間飽含著對譚老師的敬意。選文結(jié)合時代精神,體現(xiàn)了蘇教版教材的特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nèi)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3.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
4.能夠體會環(huán)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作用,學習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nèi)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教學難點】
能夠體會環(huán)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作用,學習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準備】
1.“5.12”大地震的概況,學生了解的當時地震信息和參與抗震救災的活動。
2.學生搜集到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3.譚千秋老師的人物介紹。
【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設計,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挖掘出情的根源。本文的教學設計,我緊扣文章的主旨“最后的姿勢”張開雙臂,護住學生,反復引導學生品讀、感悟,深刻的挖掘出這一姿勢的內(nèi)涵。
2、引領到文的品悟點。本節(jié)課設計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品讀在地震發(fā)生的第一時刻譚老師的表現(xiàn),學生深刻感悟這是老師愛與責任的表現(xiàn),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度,對文章內(nèi)涵的領悟力。
3、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以“以情帶讀”,老師首先就要做一個引導者,先感動自己,才能再去感染學生,本節(jié)課設計中,我還搜集了一些插圖,配上合適的背景音樂,學生的情感自然得到升華,于是他們對文章內(nèi)涵的感悟也會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得以體現(xiàn)。
【教學過程】
一、激起回憶,引入情境。
1.播放5.12地震圖片,配樂解說:
2008年5月1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震動了全國人民的心。這一天,是大地在咆哮怒吼;這一天,黃鶯不再啼唱,花兒不再微笑;這一天,巨大的悲愴覆蓋了心臟;無數(shù)的生命接受著死神的考驗,有些人苦苦堅持等待著沖破黑暗,也有些人已悄然沉睡。
人是如此渺小,卻又蘊含著強大的力量。災難面前,不言放棄,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譜寫出一曲曲不朽的頌歌。在這一天里我深深地記住了這個曾經(jīng)山清水秀的地方——四川汶川;
也正是在這一天里,我深深地記住了一個汶川老師,他的名字就是——譚千秋?。ò鍟鹤T千秋)2.簡介譚千秋生平事跡。
二、扣題讀書,直奔主題。
1、這是一個怎樣的姿勢?請你讀讀課文,劃出相關(guān)句子,好好讀一讀。
“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后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
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勢!
2、譚老師在怎樣的情況下做出了這樣的姿勢?再讀讀課文的4、5、6小節(jié)。
“忽然,課桌搖晃起來!整棟樓房都搖晃起來!地震!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就大聲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
快??”同學們迅速沖出教室,往操場跑去。”
“樓房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并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p>
“但是,那短暫的幾秒鐘,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學生都跑出去?在教學樓即將坍塌的瞬間,還有四位同學已沖不出去了!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3、“樓房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并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边@意味著什么?教學樓坍塌會有怎樣的后果?
4、而此時還有四位學生在教室里沖不出去,其實譚老師本來已指揮學生由四樓的教室跑到了三樓的走廊,剛他聽到還有四位學生還在教室時,又由三樓跑到了教室,就在教學樓即將坍塌的瞬間,他怎么做的?品味“立即”、“拉”、“撐”、“護”
“立即”說明反映的速度之快,當機立斷,他將學生的生命安全時刻掛在第一位。
“雙手撐”從力度上突出譚老師使出全身的勁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張開一把保護學生的保護傘,減輕碎裂的磚塊、水泥板直接重重地砸向課桌造成的嚴重惡果。
5、如果沒有譚老師最后的姿勢,就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惡果?(聯(lián)系第7小節(jié))
6、13日22點12分,當人們從廢墟中搬走壓在譚老師身上的最后一塊水泥板時,他們看到了什么?
“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后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
7、生字“凹”的字義和書寫筆順
8、這一句話和課文中的哪一句話相照應?至死都保持著張開雙臂,護住學生的姿勢。
9、這一句中有一組反義詞找出來,你從中體會到什么?(突出了譚老師將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
10、當?shù)卣饋砼R,譚老師害怕嗎?當教學樓即將坍塌,譚老師想逃離教室嗎?如果要逃,他逃得了嗎?
一位老師說——(理解“生死攸關(guān)”)
獲救的學生說——(獲救的學生還告訴記者:譚老師身上的血一滴一滴地落在身下學生的臉上,幾個學生嚇得哭起來:“譚老師,你是不是受傷了???”譚老師硬撐著說:“我沒事,放心吧!我鼓勵你們一定要堅持,我當然就更得堅持了!記住我的話,你們一定要互相鼓勵、一定要堅持??!不論什么時候,永遠不要放棄?!?/p>
后來才明白,譚老師其實是拼盡自己最后的一絲力氣給他們打氣。他怕自己真實的狀況會嚇著學生,讓學生更添恐懼,就一直硬撐著,每隔一段時間,便虛弱地鼓勵學生堅持下去,不要放棄。)第一個發(fā)現(xiàn)譚老師的救援人員眼含熱淚地說——(生:“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后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
師引讀:譚老師誓死護衛(wèi)學生的形象,——(生:讓他永生難忘!)讓所有的人永遠難忘。
11、千說萬說,在救援人員、同學和老師和我們心中,他就是一個()、()的老師。
12、你覺得這三個人的話能不能刪掉?為什么?(側(cè)面描寫)
三、再讀課文,豐滿人物形象
1、譚老師在我們的心目中除了是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他還是個怎樣的人呢?請你再細細地讀課文,你還讀出了一個怎樣的譚老師?(愛女兒、工作盡責、大公無私、臨危不懼、親切和善??)
四、總結(jié)全文
1、譚老師就是這樣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人,在生死攸關(guān)之際他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勢!
(這姿勢是譚老師逝世時的姿勢,這姿勢是挽救四個學生的姿勢,這姿勢是譚老師在生死攸關(guān)之際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的崇高品質(zhì),是以學生安危為重、充滿無私大愛的高尚品
質(zhì)??)
2、譚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師,他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
什么叫“詮釋”,生死攸關(guān)之際對譚老師來說 “愛與責任” 是什么?
3、這樣的老師已經(jīng)銘刻在人們的心中,最后的姿勢已成為了人們對他永恒的記憶,人們贊頌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你怎樣理解“英雄不死,精神千秋!”這句話的?
4、汶川大地震是一場百年不遇的災難,人在自然災害面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堅強和人間的大愛卻是光彩奪目的。在這場自然災難前,涌現(xiàn)了許許多多像譚千秋老師這樣的英雄事跡,誰來談談你所了解的動人事跡?
5、此時,你最想說些什么?讓我們一起滿懷敬意、滿懷感動,再一次讀課題:《最后的姿勢》。
五、作業(yè)
搜集汶川地震中讓你感動的故事,講給你身邊的人聽。
【設計意圖】
敘事性文章中最有價值的是細節(jié)。譚千秋老師在災難來臨之際,“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他張開的雙臂,是堅定的責任,是無聲的大愛。那一刻,他用行動證明了他對人生價值的追求。課文有四處重要的環(huán)境和場景描寫,這些描寫渲染了人物出場的情境,推進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升華了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因此,設計以細節(jié)描寫為抓手,以“愛與責任”為貫穿始終的情感主線,以四處“環(huán)境和場景描寫”及描寫人物言行的語言文字為切入口,讀中悟情,讀中品文,讀中懂得“最后的姿勢”的內(nèi)在含義,體會環(huán)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作用,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從而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課時目標。
最后的姿勢評課篇三
最后的姿勢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nèi)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3、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課后3)
4、能夠體會環(huán)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作用,學習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nèi)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教學難點:
能夠體會環(huán)境及其場景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zhì)的作用,學習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資源:
1、“5.12”大地震的概況,學生當時了解的地震信息和參與抗震救災的活動。
2、學生搜集到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3、譚千秋老師的人物介紹。
教學過程:
一、出示頒獎詞,質(zhì)疑
他以師者的本色展示了一位平凡普通人民教師的職業(yè)操守,以自己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德靈魂。他那張開的雙臂,是一雙恪盡職守、充滿無私大愛的雙臂。當大災到來時,那雙手臂不是急于尋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堅強不屈地擔負起保護學生的職責。
1、這是一位學生為老師撰就的頒獎詞,這里的他是誰?(譚千秋)
2、他在孩子們的眼里是位怎樣的老師?(板書:橫著寫 平凡普通、愛與責任)
3、譚千秋老師的平凡普通體現(xiàn)在哪里?愛與責任又集中表現(xiàn)在哪里?
二、學習第一段,感受譚老師的平凡普通
1、從文章的那些地方能讀出譚老師的平凡普通?
關(guān)鍵詞:第一小節(jié)中 平常給小女兒早早
2、教師小結(jié): 這一天是那樣的正常,是那樣的平靜,是那樣的自然。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地降臨,卻打破了今日的寧靜。
三、學習第二段,感受潭老師的愛與責任
1、播放地震的視頻
2、災難從天而降,譚老師表現(xiàn)的怎樣?
3、默讀課文2—7自然段,要求:
(1)畫出描寫譚老師語言、行動的句子;
(2)聯(lián)系上下文,反復揣摩,在旁邊寫上你的感受。
4、組織學生交流思考(1)語言
揭示: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就大聲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1)、指名讀。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
(2)、談感受(在危急時刻,譚老師首先想到的是同學們的安危,他拼命呼喊自己的學生快速離開,具有先人后己的精神。在災難面前,譚老師一心想到學生,想到孩子們的安危,惟獨沒有自己的得失。譚老師很焦急,想到讓更多孩子的脫離險境)
(3)、兩個“快”意思完全一樣嗎?(前面一個強調(diào)對孩子們動作的要求,后一個強調(diào)對孩子們動作的指導)
(4)、指導朗讀 要聲音響亮、語速急促。
5、組織學生交流思考(2)動作
揭示: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倒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1)這句話中刻畫了譚老師救助受困學生的一系列動作,哪個動作深深打動了你?(撐)
“撐”字一方面說明譚老師的力量大,另一反面說明課桌被穩(wěn)穩(wěn)的壓在那兒,給孩子們增加了一份安全感。
(2)“撐”字可以換成“伏”“放”嗎?組織學生對這三個動作進行演示。
(3)小結(jié):這段細節(jié)描寫連續(xù)用了三個動詞寫出了在危難時刻,譚老師舍己救人的場景,譚老師在短暫的時刻那種以生命來換取學生生存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我們。
最后的姿勢評課篇四
《最后姿勢》評課稿
《最后姿勢》評課稿1聽了陳老師所教學的《最后的姿勢》一課,我的收獲很多。陳老師教學風格沉穩(wěn),胸有成竹,課堂重點突出,收放自如,有著濃濃的語文味。她的課堂上沒有華麗的語言,學生們得到的更多的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
課文中有三處描寫“最后的姿勢”的句子,陳老師不但讓學生勾畫出,并且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去感悟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對關(guān)鍵詞句的朗讀、想象、體驗,喚醒了學生頭腦中相關(guān)的畫面,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地震的突如其來和可怕。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訓練了學生讀中想象的能力,使譚老師的臨危不懼、大愛無私的形象更加清晰、高大。
本節(jié)課陳老師重點在對學生進行側(cè)面描寫烘托的指導上。又通過兩篇文章的訓練閱讀,再次感受側(cè)面描寫對表現(xiàn)人物形象、品質(zhì)的'作用。
通過反復朗讀“人生的價值是什么?”讓學生不但將譚老師的形象與精神印在心中,而且使自己的心靈得到洗滌,為他們今后的人生道路指明了航向。
《最后姿勢》評課稿2昨天參加了學校六年級同課異構(gòu)活動課,六年級的郭老師與麥老師上的《最后的姿勢》,讓我看到了兩位不同風格的老師的教學風采。
兩位教師都能認真地研讀教材,認真地備課,都能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兩位教師都充分地利用了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一張張形象生動的幻燈片,烘托出了地震的可怕,讓學生深切感受到災難的無情,凸顯了人間的真情,譚老師的大愛無私。兩位教師都注重朗讀,通過朗讀重點語句來體會人物的高尚品質(zhì),麥老師注重學生個體的朗讀感悟,而郭老師則注重培養(yǎng)學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兩位老師都能運用自身的語言魅力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他們都注重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寫作的技巧。同一堂課,同一個教學內(nèi)容,讓我們看到的是不同的教材處理,折射的是教師本人的教學風采。
針于這兩堂課我有兩點思考:1、為什么不同的班級,學生的朗讀技巧、朗讀的語氣、語調(diào)差異這么大。我們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應從哪方面去提高學生的朗讀技巧,應怎樣做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應怎樣引導學生才能形成自身良好的語感?2、這課書讓我們感受到了譚老師舍身救人的高尚品質(zhì),我們敬佩他、懷念他,逝者已矣,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那么我們在學習課文時,能否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談談身邊為了學生默默奉獻的老師們,能否引導學生具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我們的老師,珍惜現(xiàn)在美好的生活呢?
《最后姿勢》評課稿3按照學校的安排部署,我承擔了對張老師執(zhí)教的《最后的姿勢》的評課任務。
首先,我在聽課之前解讀了教材?!蹲詈蟮淖藙荨芬愿腥说墓P觸記敘了xxxx年5月12日發(fā)生在四川汶川8.0級特大地震時,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身體護衛(wèi)四名學生的感人事跡,贊頌了譚千秋老師的高尚的師德和他對學生的無私大愛。
在聽了張老師的課后,我思考很多:
張老師大膽嘗試,長文短教,緊緊圍繞“環(huán)境描寫對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組織教學,對教材內(nèi)容、重難點的把握準確。
1.情境創(chuàng)設到位,奠定了課堂的感情基調(diào)。
課前的真心話大冒險讓學生說出真實的反應及選擇。面對危險時,我們必然會做出選擇,這時的選擇也許不理性,也許不高尚,但都是本心的體現(xiàn)。看似不經(jīng)意的游戲為學生理解譚老師最后的姿勢做了情感鋪墊。而后播放地震視頻,將學生帶入到了震撼、恐怖的地震氛圍中去,已深深觸動了學生的神經(jīng)。這比老師任何語言都具有表現(xiàn)力。
2.品詞析句有板有眼,真切感悟人物形象。
教學中,張老師悉心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畫出相關(guān)句子,進行圈點批注。抓環(huán)境描寫,抓側(cè)面烘托,引導學生感悟譚千秋老師的光輝形象和偉大人格,深刻領悟“最后的姿勢”對“愛與責任”的生動詮釋。
3.讀寫結(jié)合,大量閱讀,落實“語文主題學習”。
緊緊承接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閱讀地震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再次感受譚老師的光輝形象。接著又進行拓展閱讀《懶爸爸》《頂碗少年》,領會側(cè)面描寫的寫法。最后落實讀寫結(jié)合——運用側(cè)面描寫的方法,寫一位熟悉的人。
1.語文主題學習落實“一課一得”,要把握兩條主線:一是思想內(nèi)容(寫了什么),一是表達方法(怎么寫的)。但我們更側(cè)重于思想內(nèi)容,輕視了表達方法。
2.拓展內(nèi)容的選擇處理。拓展內(nèi)容的選擇,難易程度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拓展內(nèi)容的選擇,應緊緊圍繞“一課一得”的訓練點;拓展內(nèi)容的選擇,應與課文內(nèi)容從思想內(nèi)容上有內(nèi)在的關(guān)聯(lián),這樣便于融會貫通。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401077.html】